发展心理学之-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9.87 MB
- 文档页数:63
发展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阶段,也是心理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发展心理学研究了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阶段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发展心理学对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应用。
青春期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身份认同、自我意识和社交关系的变化。
首先,青春期是一个探索自我身份认同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价值观进行深入思考,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
他们开始主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并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和对照。
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青少年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形成了个人身份认同。
其次,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进行反思和觉察。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发展心理学发现,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呈现出更加内省和自我反省的特点。
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还为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青春期是社交关系重新调整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从家庭中独立出来,与同龄人建立更为密切和重要的社交关系。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少年往往更加倾向于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关系,并经历友谊和恋爱的阶段。
这种社交关系的重塑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培养社交技巧和情感智慧。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首先,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支持和指导青少年的成长。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可以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和资源,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素养。
此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
青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自我认同困惑、情绪波动和社交关系问题等挑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解决,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婴幼儿期(0-2岁):在婴幼儿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感觉和运动发展:婴幼儿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在这个阶段快速发展。
他们逐渐能够感知周围的世界,并通过探索、触摸和移动来与环境互动。
2.情感依附:婴幼儿对主要照顾者建立强烈的情感依赖,表现出对安全、亲密关系的需求。
他们逐渐形成了对照顾者的信任感,这对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3.语言和认知:语言和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
婴幼儿逐渐能够通过声音和表情来沟通,并开始理解简单的语言。
儿童期(3-11岁):在儿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认知发展:儿童开始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逐渐学会使用符号来表示对象和概念,并开始理解数量、时间和空间等抽象概念。
2.社会认同:儿童开始构建自我认同,并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身份。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并通过与同伴互动来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
3.自主性发展:儿童逐渐获得自主性,开始独立思考和决策。
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和控制权,并通过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行为来探索自我身份。
青少年期(12-20岁):在青少年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身体和性别认同:青少年经历着身体和性别的巨大变化,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
这个阶段的身份探索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尤为重要。
2.自我认知:青少年逐渐形成更复杂的自我认知,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
他们对自己的个性、强项和弱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规划。
3.社交关系:青少年开始建立更长久的友谊,关注同伴的认同和集体价值观。
他们渴望独立和获得社会接受,并在社交关系中寻求支持和归属感。
成人期(21岁及以上):在成人期1.职业和家庭:成人开始面临职业和家庭建设的任务。
他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并建立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关系。
2.自我成长:成人期是个体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阶段。
他们开始追求自我价值和幸福感,并努力发展自己的技能和兴趣。
1.孩童期(0-12岁):-心理特点:孩童期是个体人格的形成时期,孩子开始发展基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
他们具有天真、直接和乐观的特点,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容易受到影响。
-认知发展:孩童期的认知发展非常快速,他们开始理解基本的概念和逻辑,能够逐渐掌握语言和符号系统。
他们的思维常常是具体的、直观的和非逻辑的。
-情感发展:孩童期的情感发展主要表现为与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他们开始发展友谊,感受到爱和被爱的需要,但也容易受到拒绝和孤立的影响。
-社会发展:孩童期是习得社会技能和道德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遵守规则和分享资源。
2.青少年期(13-19岁):-心理特点:青少年期是个体逐渐独立和成熟的时期,具有探索、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的特点。
他们常常经历情绪波动和对自我和他人的怀疑。
-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呈现出逻辑和抽象思维的特点,他们开始能够思考理论和概念,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他们开始对未来做出决策和制定目标。
-情感发展:青少年期的情感发展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探索。
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也面临自我认同和性别角色探索的挑战。
-社会发展:青少年期是建立独立和自主的重要阶段。
他们需要学会处理权力和责任,并与同伴建立稳定和健康的关系。
3.成年期(20-39岁):-心理特点:成年期是个体进入社会和建立家庭的阶段,具有稳定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成年人面临许多责任和挑战,如事业发展、婚姻和子女抚养等。
-认知发展:成年期的认知发展表现为更加成熟和复杂的思考方式。
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具有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能够预测和规划未来。
-情感发展:成年期的情感发展主要涉及建立稳定和亲密关系,如婚姻和亲子关系。
他们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并对家庭、事业和社会责任有更深的体验。
-社会发展:成年期是建立社会网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处理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和冲突。
4.老年期(40岁及以上):-心理特点:老年期是个体陷入身体和认知衰退的时期,但也可以是智慧、总结和个人成长的时期。
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年龄范围:11或12岁到17或18岁结束,历时6年11或12岁到14或15岁这段时间可称为青春期、少年期14或15岁到17或18岁,可称为青年早期第一节青少年身心发展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1:三大巨变: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技能的增强;性的发育和成熟2:身体外形的变化:A:身高的增长,女孩先于男孩,但男孩的生长速度更快一些B:体重的增长,男孩在12到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长最快,13岁时是增长高峰;女孩在11到13时体重增长最快,11到12岁是增长高峰。
C:第二性特征的出现D:头面部的变化3:体内技能的增强:A: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B:肺部的发育;C:肌肉力量的增强;D:大脑的发育。
4:性的发育和成熟:A:性激素的增多;B:性器官的发育;C:性机能的发育。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A: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他们渴望快速进入成人的世界。
B:由于性的成熟,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好奇,体会到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A:青春期个体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
B:成熟性体现在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来自身体的快速成熟及性的发育。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法、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C: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a:反抗性和依赖性:想独立、不愿听取父母的建议,但又想得到父母的支持。
b:闭锁性和开放性:封闭内心但又不断的寻找朋友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c: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做事情冒冒失失,很少感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但少男少女们在公共场合由羞羞答答。
d:高傲与自卑:几次成功就可以让他们沾沾自喜,但几次失败由会让他们极度自卑。
e: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第二节:青少年思维的发展【359—371】本节以看教材为主基本模式: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思维逐步符号化一: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征:A: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特点为: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可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比列、排除、概率及因素分析等逻辑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