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60例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60例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60例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60例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60例

辛丽;辛恬熙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年(卷),期】2017(007)035

【摘要】腰腿疼是针灸推拿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T、MIR 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也五花八门,疗效大多不稳定,更多的被推向了手术台,疗效也不是百分之百,带给患者的是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从事针刀治疗十八年来,收治了众多的被西医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用小针刀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660例中,治疗一个疗程563例(85.3%),二个疗程的97例(14.7%).在取得痊愈和显效的530例(80.3%)中,有32例是做了二个疗程,好转的75例(11.4%),无效55例(8.3%).总有效率91.6%.有效病例中250例得到了半年至五年的随访,远期疗效满意.

【总页数】2页(320-321)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小针刀治疗

【作者】辛丽;辛恬熙

【作者单位】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山西原平034100;山西中医药大学14级中西医班山西晋中 0306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

【相关文献】

1.针刺结合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10例 [J], 谢波

2.硬膜外注射加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J], 铁木尔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与治疗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与治疗由NordriDesign提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以腰椎间盘为主的退行性变; ?二是退变的组织和物质必须对腰部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构成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临床症状。

?腰部疼痛:绝大部分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脊柱侧弯: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

?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 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表现为马尾神经症状;如果是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患肢温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 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 ?主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 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治疗: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起缓解 疼痛症状作用。缺点:对病情没有帮助,且西药多含激素,副作用大,不宜长期服用,患有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者尤须注意禁忌。 ?2、牵引治疗治疗:通过牵引方式,释放腰椎间盘内压, 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症状。缺点:达不到根治目的;只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患者,如椎间盘已凸出或脱出,牵引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3、封闭治疗治疗:减轻神经根炎症现象,麻醉神经,使 其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痛苦。缺点:无法清除腰椎间盘突出物,从而不能达到根治效果。 ?4、手术治疗治疗: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 经根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缺点:手术损伤大,正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针刀手术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针刀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与该手术有关的患者或家属提供相关信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法调查需行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6例,了解其术前的护理需求、最想了解的有关知识,并让患者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按个体需求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系统的护理,使患者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或明显减轻了其恐惧心理,使其能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期。 标签:小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重要病因之一,小针刀疗法既能在局部松解粘连[1],舒缓筋骨,又能调整软组织的整体协调水平,恢复脊柱力学平衡,还具有微创的特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疗效,该方法具有见效快、方法简单、经济、痛苦小、术后不留疤痕等优点。但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做好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1年~2012年采用小针刀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男性62例,女性44例,年龄38~71岁,其中腰L4、L5 49例;腰L5、L6 21例;腰痛8例,腰痛、腿痛15例;腰痛、腿痛伴麻木13例;由于严格掌握了手术适应症,加之整个治疗过程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使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佳,优良率75%,有效率93%。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担心住院会增加家人精神和经济负担,普遍有焦虑、急躁、自卑等情绪。并且由于对小针刀治疗这一新的治疗方法认识不足,有恐惧心理,对疾病的预后信心不足[2]。护士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建立对医护人员及对该疗法的信任和安全感,取得术中的密切配合。心理护理的方法为以下方面。 2.1.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开展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和前提。患者入院后,护士要主动接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护士语言要亲切诚恳,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心理护理的开展。 2.1.1.1.1用認真、负责、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患者的信任,以热情和蔼的态度与良好的沟通方式了解对方的心理世界[3],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腰间盘突出保守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腰间盘突出保守治疗方法 导语: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疾病,现在腰间盘突出的病人是越来越多了,治疗腰间盘突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疾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疾病,现在腰间盘突出的病人是越来越多了,治疗腰间盘突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务必做好对于腰间盘突出的预防工作,一旦患上了腰间盘突出要及时去治疗才行,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腰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方法。 骨病专家说腰间盘突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所以一旦患上了腰间盘突出我们要认真的加以对待,目前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这样治愈的效果才会更好,下面为您介绍几种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1、牵引疗法,治疗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不推荐,牵引是一种暂时的,缓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由软骨板的破坏和纤维环,如果不当容易损伤,导致神经纤维牵引环损伤,所以使用更少或没有。 2、物理疗法可以松弛神经根粘连,促进水肿吸收,可以有镇痛、缓解症状,无痛无破损,低价格,容易被接受的人但治疗区别大了。 3、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这些疾病目前,更多的患者,许多好朋友非常认同,中医疗法是高安全,没有副作用,所以为什么中药治疗?、中药的功效它纯吸收速率高,有直接的影响,疾病,不会被其他器官来学习,这是中国医学的独特性,但也要选择好,现在有太多的人在羊肉卖狗肉,治疗的选择,不要被愚弄了,所谓的医生没有治好,喝粥去掌握, 4、在床上,在保守治疗,卧床休息是治疗不应被忽略。保守治疗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疗方案

痹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方案 【定义】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称为偏痹。常见于L4—5及L5—S1间隙。 【病因】 1、传统医学: 中医学认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引发本病的原因,l是外伤;2是劳损;3是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4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2、现代医学: 内因:①、间盘先天发育异常。②、间盘退变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退。 外因:①、一次较重的外伤。②、反复多次轻度外伤,积累性损伤。③、寒冷刺激。 【病理变化】

l、突出前期 髓核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纤维环反复损伤、变薄、产生裂隙,病人可有腰部不适或疼痛,无放射性下肢痛。 2、突出期 神经根发生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充血、水肿、变粗和极度敏感。 3、突出晚期 ①、突出物纤维化、钙化。 ②、椎间盘整个变性,纤维环皱缩,椎体上下面骨质硬化,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 ③、神经根发生粘连、变性、萎缩,其支配区运动、感觉丧失。 ④、黄韧带肥厚为继发病变。 ⑤、椎间关节退变与增生,因间盘突出后,椎间隙变窄,椎间关节代偿性负荷增加。 ⑥、继发性椎管狭窄。 【分类】 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 1、旁侧型突出:突出物位于间盘的后外侧,压迫神经根,引起放射性腿痛。 ①、根肩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外前方(肩部),将神经根向后内侧挤压,脊柱多向健侧弯,向患侧突。 ②、根腋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的内前方(腋部),将神经根向后外侧挤压脊柱多向患侧弯,向健侧突。

针刀治疗的概论

一、针刀疗法的作用和机制 针刀疗法是朱汉章教授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把中医的针刺疗法和西医的外科手术疗法有机结合的一种“简、便、廉、验”的新疗法。 针刀的治病机制是通过针刀直刺病灶将软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组织切开、松解、破坏。根据生物电原理和压电学原理分析,通过针刺使机械能转变为热能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加强局部病变组织的营养供应,同时促使局部组织蛋白分解,末梢神经介质增强,产生血管、神经的活性物质,降低致痛物质在血清中的含量,使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大量阳离子被阴离子置换,以减轻镇痛的目的。 二、针刀疗法的四大核心理论 1、闭合性手术理论 闭合性手术即(针刀疗法)是不打开皮肤,直接在体内行切割、松解等操作而达到手术治疗目的的方法。在“盲视”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就要求掌握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微观解剖学、立体解剖学、体表定位学、动态解剖学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效地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脏器。操作时要有空间概念,手下功夫,既要有西医的精确性,又要有中医的模糊性,两者有机的结合,才可以使闭合性手术顺利开展。 2、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学理论 针刀医学认为软组织包括人体除了唯一的硬组织之外所有的组织,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力学特征,其损伤病理变化也有相同的规律,为顽

固慢性内脏组织器官疾病的治疗找到了有效的方法 软组织损伤的各种类型:包括暴力型、积累性、情绪性、隐蔽性、疲劳性、侵害性、自重性、手术性、病损性、环境性、功能性损伤十一大类。 软组织受到损伤后逐渐出现粘连、挛缩、瘢痕、堵塞等病理变化,从而出现各种疾病症状,如疼痛、酸胀、麻木等。 软组织损伤疾病可致人体动态平衡失调。人体运动器官在生命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量和度以内,自由的活动状态叫人体的“动态平衡”。反之则叫动态平衡失调。 3、骨质增生新的病因病理学理论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进行研究,证实骨性关节炎的根本原因是“力平衡失调”。如关节扭伤,不仅软组织损伤,而且关节也必错位,即中医骨错缝。这种骨错缝未得到恰当的治疗,受拉力损伤的一侧软组织松弛变长,受压力压缩的一侧,必然挛缩变短。久而久之受压力部位就会形成骨性突起,即骨刺。 4、经络实质的学说理论 经络是中医的整体观念抽象思维的产物,是神经调节系统、体液调节系统、电生理调节系统组成的人体庞大的信息反馈系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着巨大的作用。 三、针刀疗法的六大学说 1、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关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关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准备粗食盐500克,没有粗食盐就用细的代替,或者用粗沙子代替,小沙包一个。 2、铁锅子放火炉上干烧3分钟,去除锅子中的水分。 3、将粗盐倒入锅中翻炒,炒10分钟后盐一直很热。 4、将食盐迅速装入小沙包中,然后用沙袋捂在腰部,根据温度决定停留的时间,如 果太热,可稍微放凉一点再捂。 5、患者要坚持睡硬板床,并进行锻炼。 6、锻炼的方法就是双手抱膝睡于床上,然后身体左右摆动,让硬床板按摩腰部。也 可以俯卧床上做抬腿动作。 7、治疗原则、沙袋热敷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但不能根除疾病,而 且可以促进更好的条件。 物理疗法: ①间动电疗法: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两到 五分钟、疏刻波五分钟、间升波五分钟。 ②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 电疗法。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 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椎间盘病通过 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①椎间盘病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 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 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②椎间盘病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 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 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一、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锻炼方法。 3、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二、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2、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3、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4、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

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然后右手在上,向左侧后方摆。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100次。 5、前弯后伸两侧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漫慢向前弯腰,使手逐渐接触地面,然后再向后伸腰,向后伸到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 三、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四、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

十天治好腰间盘突出

十天治好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在社会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计。可能我们会知道一些预防和锻炼腰椎的的方法,那您是否又知道其中倒走是被认为预防腰痛及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最有效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倒走的功效吧! 倒走都有哪些好处? 1、长期坚持倒走对腰腿酸痛、抽筋、肌肉萎缩、关节炎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减小脊柱的压力。 2、更重要的是,由于倒走属于不自然活动方式,可以锻炼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和对人体的协调功能。 3、对于青少年来说,倒走时为了保持平衡,背部脊椎必须伸展,还有预防驼背的功效。 4、能锻炼您的颈椎,但是它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只锻炼颈椎,它主要是改善人体脊柱的力学结构。人倒着走的时候最受益的事您的颈椎与腰椎,能够使您的腰椎曲度恢复正常。 5、倒走可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的循环,平衡人的机体,对防治脑萎缩特别是腰腿痛都有疗效。 倒走要注意哪些? 倒走要领是:走时膝盖不要弯曲,步子均匀而缓慢,双手握拳,轻轻地向前后摆动,挺胸并有规律地呼吸。每天坚持200~400步。 倒走时要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要选择安全的地带进行倒走锻炼。如果穿中跟鞋和坡跟鞋无益却有害,会让重心前移,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加大,与高跟鞋相比只是程度的问题,而且学术界早就指出,中跟鞋有益健康是伪科学。 这个不利因素很容易被忽视,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是雪上加霜,需要康复锻炼的患者更要注意。 在原地踏步感觉适应的情况下,高抬腿轻落步向后走。开始步子要稳,步子不可过大和走得过急。可以走走、停停,两臂轻松地前后摆动,用以维持身体平衡。

对腰痛、关节炎患者,每天进行倒走练习2-3次,每次100—200步,中间休息2分钟,往复4-5次。要循序渐进。腰椎疼得厉害时若能立即进行倒走锻炼,可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慢性腰患者若能长期坚持倒走,2个月便可收到良好效果。 特别要提醒的是:如果是急性腰痛切记不可锻炼。因为急性腰痛时,腰部有肿胀,腰肌僵硬不宜活动,加重负担,不应倒退着走。建议您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锻炼。 倒走姿势要正确 倒走时腰的动作 (1)倒走时,挺胸收腹必然要求腰保持正直,此时腰肌和背肌板紧而吃力,因此,倒走一开始就要着意放松腰部,使它始终保持直而不僵、活而不前俯后仰、左歪右斜的平衡的状态。 (2)腰在倒走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腰是腿脚的发动机,是身体上、下部的协调机,是总体的平衡机。 如果您感觉倒走见效慢、时间又少、麻烦的,可以试试这个更快捷的,更科学的,那就是我们古人的智慧结晶,我们的膏药,黑蒙王膏药根据古人智慧,加之现在科学的研究,新一代膏药很是好用。 倒走时肩臂肘手的动作 (1)倒走时,肩、臂、肘、手要与腿脚的节奏保持同步进行,脚走一步,臂摆一次,左右对应。左腿后退时,右臂向后摆,右腿后退时,左臂向后摆。开始练习时,有时会出现顺拐,顺拐似乎是易于把握重心,其实,只要一侧加速,就增加了阻力,破坏了平衡,因此,开始时就应注意纠正顺拐。 (2)臂垢摆幅,可在45°左右,如肩背有病,摆幅还可大些,也可回手拍肩,左手拍打右肩,右手拍打左肩。 倒走时头的动作 头正颈直挺胸,目光平视。倒走时,头也可微微转动,用两眼余光扫视道路,避开障碍物,头转动次数不宜太多,应少于脚后退次数,避免频率过快会产生头晕。头的转动要同上下肢活动有机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温馨提示

治疗腰间盘突出最好的方法是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治疗腰间盘突出最好的方法是怎样的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腰间盘突出这种症状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吧,腰间盘突出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治疗腰间盘突出这种症状的发生不但会给我们带来了疼 相信大家对于腰间盘突出这种症状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吧,腰间盘突出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治疗腰间盘突出这种症状的发生不但会给我们带来了疼痛的感觉而且还容易影响到我们的行动,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好对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的预防工作,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治疗腰间盘突出最好的方法是怎样的。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5)髓核化学溶解法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臭氧针治疗腰间盘突出怎么样

臭氧针治疗腰间盘突出怎么样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比较多,臭氧注射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专用的臭氧针,它的直径只有0.3毫米左右,通过穿刺的方法进行治疗,这种方法不会损害周围的一些组织,对于缓解疼痛,缓解压力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臭氧针治疗适用于骨关节疼痛,颈椎病,尾骨痛等等。 ★定义 臭氧注射疗法是采用专用的臭氧针,它的直径只有0.3毫米,穿刺的时候无论是盘内、关节腔、局部注射都不会损害周围的组织。采用重叠疗法并根据不同患者的臭氧注射浓度和注射量,盘内注射,配合盘外注射和纤维环减压术或盘内药物注射等疗法治疗。 ★椎间盘突出治疗 ★1、盘内注射原理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同时还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将它注射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内可以瞬间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 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的功能丧失,细胞产生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的渗透压不能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2、盘外注射原理 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压迫硬脊膜、神经根及周围静脉,引起回流障碍,出现渗出和组织水肿。纤维环断裂后释放的糖蛋白和β蛋白等作为抗原物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无菌性炎症。臭氧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总之盘内溶核盘外注射拮抗无菌性炎症让椎间盘达到真正治疗的目的。两者结合,有人将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方法称为臭氧溶核术(ozone chemonucleolysis)。 ★治疗范围

1、臭氧治疗应用于疼痛科、康复理疗科、针灸科、针刀科、骨科等。 2、骨关节痛:颈椎病,肋软骨炎,尾骨痛,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3、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超微针刀疗法 绝密!

《超微针刀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是在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方法。其疗法特点: 1.刀口只有0.4 mm,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2.不用麻药和激素,解决手麻、腿麻、疼痛等立竿见影,安全无副作用。 3.进针深度为1cm左右,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要血管,为临床提供了安全保障。 4.进针手法简单,只有提插切割没有其他的辅助手法,这样学员更加容易学习、掌握。 5.治疗时间每次1—2分钟,每三天一次,疗程1—3次即可。这样大大的节省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为我们医生能更好地树立形 象品牌。 6.疗效立竿见影:对颈椎病引起的手麻、头昏、腰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麻木可立刻见效。手麻及头昏可当场消失90%左右。7.刀法切割部位:为深浅筋膜、筋节、浅在的肌肉附着点、皮神经卡压部位等。 8.超微针刀术后仅有轻微后遗痛,无需对刀口进行保护及处理,当天可洗澡。无需用消炎药等防治感染的措施。 总之,超微针刀采用运动医学理论,具有痛苦小、安全无副作用,是患者接受的疗法。

《超微针刀疗法》是运用刀口只有0.5mm的极小的刀锋,切割人体劳损处的筋膜,或人体非固有的支持结构系统,直到肌肉、肌腱、皮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的目的,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种疗法。人体的肌筋膜或人体非固有支持系统,一般位于浅层或皮下。针刀深度只有1cm或1.5cm。将这些肌肉或肌腱的附属部分切断,或部分切断,并不影响其运动功能,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多的伤害。另外,重要的神经,血管一般都位于人体较深部位。1―1.5cm的切割深度不会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刀法是非常的安全,极大地保证了患者及医生的安全。刀法中因为刀口小,治疗时无需打麻药。少了这一环节,也避免了因麻药过敏或麻药误入血管造成病人死亡的风险。刀法起效的核心理论为改变软组织中是力学平衡失调。通过人体的骨性杠杆作用或肌肉的力学传导或牵引作用,将人体深层的病变提到浅层来治疗。通过对人体表浅部位进行松解,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考虑人体的修复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体的自我康复功能。 做手法的老师都知道,人体引起疼痛,是因为人体关节。发生了错位或错缝;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是因为软组织的劳损;椎间盘突出是周围的支持系统劳损或因为局部的临近组织损伤痉挛牵拉所致。临床上我们手法将其错位或错缝关节复位,将劳损的肌肉进行修复性的治疗,对粘连的肌肉或肌腱进行松解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这一点我们无需怀疑。这是一种很直接的疗法,行之有效。超微针刀疗法不是将刀伸到肌肉或肌腱中去松解,而只是松解劳损肌肉附着点处的浅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退行性病变,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姿势所导致,症状是突出的椎间盘水肿,粘连,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疼痛。药物治疗建议外用膏药,腰椎骨坊世医贴,平时最好睡硬板床,对于减少腰椎间盘承受压力有帮助。腰部平时要保暖,可以带个护腰,既保暖对于腰椎也有保护作用。不要做腰部承重较大的活动和劳动,以免引起复发。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药物治疗:腰椎骨纺世医贴、止痛、消炎、消肿、松弛肌力痉挛等,药物是使病者减痛和舒缓、改善病情。 3、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推拿按摩:该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就痉挛,从而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暴力推拿或者是按摩的话,则是会导致病情加重的。 5、封闭疗法:急性期可以采用此方法,但是打了封闭针,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者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 6、物理疗法:理疗包括针灸,按摩,牵引,推拿,拔罐相对来说对于坐骨朄痛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是长期来看理疗仅仅能够起到消炎的效果。 7、手术疗法:严重症状以及病变长久治疗都无效,痛楚持续而影响生活。因为手术有风险,所以手术是最后的选择。但是手术必须对因治疗,无法缓解治疗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坐骨神经的原理是切除压迫五,扩大空隙解压,植骨融合固定脱位或者植入金属支架固定与支撑脊椎患处等。 腰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1、在睡觉时,或者弯曲髋关节横向侧卧,或者在腿下面垫上垫子屈腿仰卧。枕头要用稍硬一些偏低的,如脖下有空隙,可用卷起的毛巾塞满。 2、晨睡醒后突然坐起常会伤了腰部。睡醒后应先床被上将腿屈起做左右倒的体操,然后再用胳膊支撑上身起床。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60例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60例 摘要】腰腿疼是针灸推拿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T、MIR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也五花八门,疗效大多不稳定,更多的被推向了手术台,疗效也不是百分之百,带给患者的是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从事针刀治疗十八年来,收治了众多的被西医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用小针刀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660例中,治疗一个疗程563例(85.3%),二个疗程的97例(14.7%)。在取得痊愈和显效的530例(80.3%)中,有32例是做了二个疗程,好转的75例(11.4%),无效55例(8.3%)。总有效率91.6%。有效病例中250例得到了半年至五年的随访,远期疗效满意。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小针刀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320-02 Introducing 660 cases of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y using small needle knife Li Xin1,Tianxi Xin2. 1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anping city in Shanxi Province,Yuanping city,Shanxi province 034100, 2 Grade 14 class of combin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zhong city,Shanxi province 030619,China. 【Abstract】Lumbago and skelalgia is a common disease in th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CT,MIR have widely used,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diagnosed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Nevertheless,the therapeutic method of a wide variety, efficacy is not stable.Many people is pushed to the operating table while the curative effect is not one hundred percent guaranteed and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bringing a huge economic burden to the patients.I have engaged in acupotomologic therapy for more than eighteen years, many patients who diagnosed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rom Western medicine are received 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with small needle knife. In 660 cases, 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 in 563 cases (85.3%), two courses of 97 cases(14.7%). About 530 cases were cured and acquired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80.3%),32 cases were made of the second course, 75 cases were improved (11.4%)and 55 cases(8.3%) were in vain. The total of efficiency cases reached to 91.6%, 250 effective cases got half a year to five years of follow-up and the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was satisfactory. 【Key words】Wais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mall needle knife therapy 腰腿疼是针灸推拿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T、MIR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是腰痛(部分人不痛)活动受限,一侧或双侧臀部(部分伴肌萎缩)、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部分伴肌萎缩)及足部发生放射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腱反射迟钝或消失(部分人)。治疗方法也五花八门,疗效大多不稳定,更多的被推向了手术台,疗效也不是百分之百,带给患者的是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从事针刀治疗十八年来,收治了众多的被西医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用小针刀[1]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为了统计准确,我单挑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经西医诊断为腰间

腰椎间盘突出完整病历

腰椎间盘突出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间歇性腰痛1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疼4天。 现病史:患者汽车修理工,长期弯腰工作,自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増,时痛如刀割火燿,并以蚁行感沿右下肢放射,在私人诊所予“腰痛宁胶囊,VitB1、VitB12肌肉注射”未见好转,以后反复发作,腰部酸软困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4天前,劳累过度,致腰痛加生,今日来我院,行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门诊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收住入院住院。症见:神清,精神差,表情痛苦,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上述腰痛症状仍存,纳可,夜寐安,二便自调。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中毒等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不详;预防接种史不详;未发现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省,无异地长期居住史,居住条件可,无阴冷潮湿之弊,生活上无特殊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一男一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6℃P :76次/分R:20次/分BP:140/90㎜/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舌质淡, 苔白腻,脉迟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无发绀,

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包块,颈静脉无怒张。 专科情况: (一)腰脊柱姿势 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腰椎轻度侧右弯畸形。 (二)压痛点 L4、L5,、S1棘间及棘右旁压痛(+),右环跳穴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右下肢放射疼痛、麻木。 (三)特殊检查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左侧(-)。腹压增高则且右下肢麻木加重。 (四)腱反射改变 右膝腱反射减弱,右跟腱反射消失,右下肢外后侧及足底感觉减弱。踇趾背伸力。 (五)腰部功能活动(站位) 前屈500、后伸100、左侧屈100、右侧屈100、左右侧旋100。 (六)其他骨盆挤压试验(-)、双侧“4”试验(-),双侧梨状肌牵拉试验(-)。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其余脊柱、四肢关节形态、功能均正常。 辅助检查: X线检查:L4-5、L5-S1椎间盘突出,L34椎体骨质增生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肾阳虚 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论坛-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论坛-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组综合征。 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在治疗上,方法很多,有正骨、按摩、针灸、小针刀、口服中药、手术、封闭、卧床休息、放血疗法、导药疗法、穴位注射、艾灸、拔罐等等综合治疗。我认为最后的疗法当属于手术治疗了。 我从医40年,在临床也遇到很多这样的病人,我感觉还是

综合治疗效果比较好。我在临床治疗多以综合疗法为主,很多病人经过综合治疗达到痊愈的目的。 这个疾病在骨科医生看来就是手术指证,可是,用综合疗法治疗会很快改善症状或者痊愈。 综合疗法比单纯针灸或单纯按摩效果都会好。我用这种方法治疗多例,有效率是百分之百而痊愈率是百分之九十以上。希望大家可以借鉴。 下面是我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病例,希望大家可以借鉴。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间馆狭窄 腰间盘突出是由于腰间盘纤维环的断裂,髓核脱出,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腰腿痛的。腰间盘突出后,突出物与周围神经及组织的广泛粘连是腰间盘突出症的真正病理,此时如果长久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导致椎间馆狭窄。 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腰痛麻木,腿痛多呈放射性的疼痛、刺痛或灼痛,并有间歇性瘸行。当站立或行走时,痛麻就会出现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剧,以至于不能行走而被迫停下来休息。这种现象会反复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是因为椎间馆狭窄,血行受阻,神经缺乏足够的血液濡养。痛麻是一种缺血的反应。我对这样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治疗方法:针灸穴位注射放血疗法火针按摩和导 药疗法

有关腰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

腰椎部位没有血管通过,药物很难达到病变部位,而且长期服药会伤及肠胃 中药粉贴疗法,为纯中药粉末 睡硬板床,注意保暖,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运动,平时提重物时先蹲下再拿起,不要弯腰, 平时饮食要注意补钙,多吃豆制品,牛奶,虾皮,海带,芝麻酱 北京退休医师侯廷瀚,肩负使命,六十年如一日专攻此类疾病,他依据“人间有种病,地上就有一种草”的 中医理念,对元代《十药神书》收载的云南民间疗骨奇方做了大量研究,终有产品“仙草活骨膏”问世,配 方中他大胆创新,一改传统疗法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之陈规,独创穴位贴敷,靶向溶解之新法,该产品内含大 量生物活性酶,能够进入组织深部发挥作用,使突出物失水萎缩,溶解消失直至恢复正常,水肿粘连钙化 增生炎症消除,从而解除对神经和脊髓的压迫,根据对大量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40%的同志使用后24小 时见效,80%的患者7天左右见效甚至短时间内症状完全消失,另有少数患者,要够一个疗程才能见效, 本品特别适用于那些经历了多少医院多少专家仍没能治愈的顽固患者。多数患者4个疗程左右康复,本品 不含川乌、草乌、马钱子,没有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 《济南中德骨科医院》 传统保守疗法★★中德正规保守康复疗法★★ 吃药(长期服用,对胃、肝、肾有伤害)中药熏蒸(中药外用,对胃、肝、肾无损害),改善血管的通透 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针灸(疗程长,效果不显著针灸(山东针灸学会会长亲诊)、艾灸、小针刀,具有激发全身 统的修复、代偿等功能。 打封闭(有一定副作用)臭氧注射等(非激素,无毒副作用) 推拿(定位达不到严谨和准确)三维腰椎牵引、推拿,(电脑定位更准确)膏药(见效慢)蜡疗(见效快)、中药熏蒸烤电中频脉冲电疗(收效快、疗效持久) 其它体外短波治疗、冲击波疗法、PT/OT等 :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 肉瘫痪。腰4、5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5神经根麻痹所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 和伸趾肌瘫痪。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骶1神经根受累麻痹而出现小腿三头肌瘫痪; 间歇性跛行: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重,跛行是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 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侧弯能使神经根松弛,减轻疼 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前外侧时,脊柱则凸向患侧。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时,脊柱则凸向 健侧。侧弯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近年来射频热凝技术在我国发展 迅速,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也随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贴灵骨膏黄医生经过多年来的临床 实践证明,射频热凝技术能针对性处理引发疼痛的椎间盘纤维环上的突出物,然后用纤维环

腰间盘突出症状及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体征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和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症状可以相差悬殊。因此,对本病症状的认识与判定,必须全面了解,并从其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的角度加以推断。现就本病常见的症状阐述如下。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①机制:主要是由于变性髓核进入椎体内或后纵韧带处,对邻近组织(主为神经根及窦-椎神经)造成机械性刺激与压迫,或是由于髓核内糖蛋白、β-蛋白溢出和组胺(H物质)释放而使相邻近的脊神经根或窦-椎神经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学性和(或)机械性神经根炎之故。 ②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椎管狭窄者亦可出现此征,但持续时间甚短,仅数分钟)。卧木板床、封闭疗法及各种脱水剂可起到早日缓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①机制:与前者同一机制,主要是由于对脊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和(或)化学性刺激之故。此外,通过患节的窦椎神经亦可出现反射性坐骨神经痛(或称之为“假性坐骨神经痛”)。 ②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对脊神经的刺激加重(即屈颈试验),因此患者头颈多取仰伸位。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7-26T11:12:51.12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作者:孙长平 [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比较常见的病,通常发病年龄于中老年群体中,且近几年研究发现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吉林省东丰县中医院吉林辽源 1363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针刀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配合牵引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小针刀作为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恢复速度。结果:两组相比较,康复组患者恢复速度比对照组更快,效率更高,而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上,将小针刀应用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中,能有效的缓和患者腰腿疼等症状,加快患者腰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比较常见的病,通常发病年龄于中老年群体中,且近几年研究发现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是一种因急性损伤和退行性变等原因造成腰椎间盘纤维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突出[1]。因脊神经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腰部疼痛并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的疾病[2]。该病复发率较高,且治疗难度大。经调查临床中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也有小部分患者并未遵从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研究探讨小针刀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均分方式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康复组,每组均包含4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7.7±5.6)岁;康复组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56.5±6.3)岁,所有患者均有正常认知功能,并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配合牵引疗法进行治疗。采用腰椎自动牵引床,对患者进行腰椎牵引,牵引力度控制在患者体重的60%-80%左右。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受力程度进行调整。每日对患者进行一次腰椎牵引,每次牵引时间为半小时,连续牵引两周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康复组:康复组患者采用小针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疼痛感受,判断患者的压痛点,通常情况下来说,压痛点能寻找到三个或四个,找到压痛点后,对压痛点进行标记,采用常规消毒,并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采用四步法对患者进行针刀,在进行手术时,医师需要采用无菌手套,并用无菌孔巾进行针刀。对患者进行针刀,当刀尖抵达患者患部时,可感厚韧感和阻力感。在针刀时,应当对切口进行纵行切开,再进行横向剥离,医师感觉患部有所松动,且光滑无阻力时,可将针拔出,这种治疗方案,每周治疗一次,每两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两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腰部及腿部的疼痛感进行对比,优:腰疼和腿疼等症状完全消失且4个月内恢复正常生活;良:腰腿舒适,但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后腰部及腿部有酸痛感,需坐立30min左右才能恢复正常,但不影响生活;可:腰腿间歇性疼痛,只能做轻松的体力劳动;差:临床症状增加或并无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根据两组患者身体恢复的情况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康复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社会发病率呈年轻化的趋势,且发病率逐渐增高,传统的治疗方式已不能达到患者的预期效果,影响正常生活及需求[3]。为改善患者生活,小针刀是一种将手术刀与针灸技术进行结合的医疗器械,不仅能够起到现代医学松解痉挛和剥离粘连的效果,还能够对患者进行脉络疏通,调节患者体内阴阳,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将小针刀治疗方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腰部和髋部的骨密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生活状况尽快恢复,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这种锻炼方案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对患者造成用药不良影响,多数患者可以进行自我缓解,无需药物治疗[4],这种手术方案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以及神经压迫状况,使患者病灶周围组织器官的血供得到恢复和改善,并且改善患者病灶周围的氧分压,对于患者病灶周围炎症康复,有十分积极的效果[5]。 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6.09%,康复组优良率为45.65%。康复组患者的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 >0.05)。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上,采用小针刀治疗方案,能有效的缓和患者腰腿疼等症状,加快患者腰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