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课后达标检测

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课后达标检测

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课后达标检测
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课后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洗衣机等五大类家电产品将启用新能效标准。但也有人预测新上市的高能效家电产品会因其高价格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导致高能效家电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

B.能耗量降低,消费者竞相购买

C.生产水平高,供应量少

D.作为新产品,其替代商品不足

解析:选A。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高能效家电产品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某国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1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B.120亿元

C.130亿元D.132亿元

解析:选A。2012年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0亿元÷10亿件=10元;2013年M商品的数量为10亿件×(1+10%)×(1+20%)=13.2亿件,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元÷(1+20%)=25/3元,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25/3元×13.2亿件=110亿元。

3.读漫画“铁路站票与坐票同价不合理”。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票价的变化应以铁路客运市场需求为基础

②站票与坐票同价却无法享受同样的服务

③服务性商品的价格应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④站票与坐票按相同价格出售违背价值规律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铁路站票与坐票同价不合理”在于服务商品的价格不反映价值,违背价值规律,②④符合题意。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①③表述错误。

4.下图中A1和A2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P为价格,Q为数量),假设该商品需求曲线A3不变,当该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②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减少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选B。在商品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曲线左移,意味着商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5. 俗话说:“要长寿,吃羊肉”。2013年因牛羊肉市场需求量大,羊肉价格一路飙升,一年涨近四成,网友戏称“牛魔王”“羊贵妃”。这表明()

A.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B.牛羊肉的价格是由其营养价值决定的

C.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D.牛羊肉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

解析:选C。牛羊肉因市场需求量大,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表明供求影响价格,故选C项。A项与题意相反;B项表述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6.2013年的国庆长假期间,7座以下小车继续享受高速免通行费,使得旅游景区宾馆、餐饮因人员剧增而价格大涨。这反映了()

A.竞争使价格总是上涨

B.价格受供求影响而波动

C.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国家决定的

D.景点商品价值量大

解析:选B。消费者增多,价格上涨,说明供求影响价格,B正确;价格涨落是围绕价值展开的,不会无限上涨,A观点错误;价格涨落是由价值决定、供求影响的,不是宏观调控的结果,C观点错误;D说法也错误。

7.2013年淘宝网掀起的“11·11”购物节,最核心的宣传点是5折促销(图中D1为打折前,D2为打折后)。打折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可示意为()

解析:选B。商家节日促销打折,使商品价格降低,会引起消费需求量的增加,故选B 项。A、C、D三项错误。

8.2013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下半年价格工作将继续紧紧围绕宏观调控中心任务,坚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不放松,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形势分析,管理好通胀预期。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若物价上涨则会导致()

①人们购买力的提高②商品消费量的减少③家庭消费水平的下降④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物价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降低,商品消费量越少,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9.受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地罐装液化气价格上涨很快,不少居民觉得用电比用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2课《多变的价格》word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分二目,一是从学生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进而引出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二是揭示价格波动的决定因素是价值量,继而了解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最后归纳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社会热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耳濡目染,对某些价格问题如商业促销活动、轿车彩电手机等商品的降价风等存在困惑,教师若能抓住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切入点,容易引起共鸣。由于前两周的学习,学习方式上,已初步接触分组讨论发言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1、资料准备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1)举例揭示影响价格的因素。(2)国产轿车因何频频降价? 2、教学组织管理准备全班56人以座位情况就近分成12个讨论学习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书记员。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分别有哪些? 2、供求变化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是什么?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高一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单元综合测评一 Unit 1Friendship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8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 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1.________ all the figures to see how much they ________. A.Add; add up to B.Add up; add up to C.Add up; add up D.Add; add to 解析:考查固定搭配。add up把……加起来;add up to加起来总共是。 答案:B 2.—What's the matter with Rod? —I think he's still ________ that we forgot his birthday. A.unfair B.stubborn C.reliable D.upset 解析:答句句意:我想他还在因为我们忘记了他的生日而不高兴。upset难过的,符合题意。 答案:D 3.—So you didn't say “hello” to him last night? —Well, I stopped and smiled when I saw him, but he ________ me and walked on. A.ignored B.refused C.denied D.missed 解析:考查动词辨析。ignore不理会;refuse拒绝;deny否定;miss错过,想念。 答案:A 4.Don't be nervous! Keep ________ even when you are in the face of danger. A.still B.calm C.silent D.quiet

岳麓版高中历史_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使用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铁犁的运用 2.《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说明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3.“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奖励农耕 D.商鞅变法 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5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个体小农经济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6.清人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D.商品经济的繁荣 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自耕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人口和土地等项目的基础上,这表明 A.我国是人口众多土地广袤的大国 B.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我国历代政权都重视农业的发展 D.封建地主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9.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10.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生产中的使用C.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D.部分奴隶主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11.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一英语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英语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0分) 21. If you want to the narrow alleys(胡同)of old Beijing, you’d better use the pedicab(三轮车). A. explore B. express C. exchange D. explode 22. —What happened to the family in the accident? —All of the family the daughter got injured. Fortunately, they are all improving. A. other than B. rather than C. less than D. more than 23. You may not understand what they have done, because they a younger generation. A. belong to B. apply to C. refer to D. appeal to 24. (2013•南宁高一检测)—, a ten-year-old boy can finish the task in ten days. —He is quite talented and diligent as well. A. Exactly B. Fortunately C. Happily D. Amazingly 25. —The kind-hearted lady is popular with her neighbors, right? —Yes, she is ready to help others without expecting anything. A. in store B. in return C. in charge D. in turn 26. At present, many people from countryside went to the cities better jobs. A. in search of B. in place of C. in memory of D. in spite of 27. the website of the Fire Department in your city, and you will learn a lot about fire fighting. A. Sell B. Select C. Shoot D. Search 28. —Brad is Jane’s brother. —he reminds me so much of Jane! A. No doubt B. Above all C. No wonder D. Of course 29.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s little chance that mankind would a nuclear war. A. stand B. persuade C. transform D. survive 30. The new bridge by the famous architect is under construction now. A. built B. designed C. blown D. damaged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What I noticed first about my new parrot, Chico, was that he couldn’t fly. His wings had been cut short and he was stuck on the31just like us humans. When the weather turned nice, I took Chico outside. I sat him on a branch of a tree, hoping to make him32. At first he seemed 33. He walked back and forth on the branch looking anxious or nervous. He didn’t even flap his wings in an attempt to fly. Somehow he knew he was34. One day Chico got especially excited. He paced back and forth and made an incredible amount of 35. Then all of a sudden he stopped and let out an even louder scream. He started36 flapping his wings for the first time ever—then he lifted off the37like a space shuttle! I was amazed and38. Little did I know his feathers had been growing back, and Chico had been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诗两首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 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一、课内双基 1.关于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括号内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比喻) 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顶真)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设问) D.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葬的年代。(排比、拟物) 【答案】D(拟物→拟人)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雨巷》一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B.《再别康桥》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写出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情感温柔细腻,节奏轻缓、徐舒。 C.《再别康桥》全诗表达出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 D.“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活泼。 【答案】D(活泼——静美) 3.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这里融情入景,营造出难以言传的优美意境。 B.第三节紧承上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向诗意的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C.第四节诗,诗人的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拉回到现实中,离情缕缕,别绪重重,现在哪有心思歌唱呢?诗情达到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惟其如此,才能表达诗人对母校的离情。 D.从以上几节诗可以看出,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无限的伤感,虽然诗歌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 【答案】D(“无限的伤感”一语不对,应为“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一次月考试题 莫旗一中高一地理组 一 .单项选择题(共34题,每题2 分.共68分,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月球 B.金星 C .水星 D. 地球 3.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色球层的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4.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地热 B.核能 C.煤、石油 D. 潮汐能 5.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B.23°26′C.66°34′ D.90° 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

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 7.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8.下列日期中,莫旗白昼最长的是 A.6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2月22日 9.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北半球的春季是 A.2、3、4三个月 B.3、4、5三个月 C.4、5、6三个月 D.5、 6、7三个月 10.121°E比东经120°E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晚日出 D.地方时晚 11.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南北温带 B.南北寒带 C.北温带和北寒带 D.热带和南温带 12. 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 13.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原运动方 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 ..(léng)蓊蓊 ..郁郁(wěng) B.颤.动(zhàn)落蕊.(ruǐ)潭柘.寺(zhè)脉脉 ..含情(mò) C.涸辙.(hé)蕈菌.(sùn)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 D..漪.澜(yī)深邃.(suì)黑.(xū)混混沌沌 ..(d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寂寞幽辟弥望缕缕清香 B.缈茫宛然歧韵平平仄仄 C.嘻游瞥见镶嵌急不暇择 D.嫩绿攀缘峻峭恍然大悟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4.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 B.幽僻品尝柔弱 C.幽僻赏玩柔弱 D.幽静赏玩软弱 5.对下列词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许多人都曾经被譬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纯洁、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社会中,许多人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4分) 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媛(yuán)女 B.霎(chà)时一椽(chuán)面颊(jiá)混沌(dùn) C.鞭挞(tà)船舶(pō)隽(juàn)永漪(yī)澜 D.黝(yǒu)黑蕈(xùn)菌瞥(piē)见吞噬(s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受斑驳丰姿悠远迁延顾步 B.颓废萧索喇叭嬉游梳梳落落 C.攀缘骄弱移锁犹疑繁茂苍绿 D.凝滑黯淡玷污鼓膜慢不经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滑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般________。 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A.消逝淋漓尽致百家争鸣B.消失隐晦曲折百家争鸣 C.消逝淋漓尽致百花齐放D.消失隐晦曲折百花齐放 4.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必修一第一单元 一单词部分(35X1’=35) 1.心烦的,苦恼的____________ 2.忽视vt._________ 3. 在户外_____________ 4整个的,全部的___________ 5. 受苦,遭受_________ 6.n. 孤独,寂寞___________ 7. 痊愈;恢复_________ 8 感激的,感谢的__________ 9.不喜欢,厌恶___________ 10.第二;其次____________ 11.loose________ 12.vet________13.Jewish______ 14.German_________15.Nazi__________ 16.spellbind____________ 17.dusk___________ 18.thunder_______ 19.entirely ______20.power__________21.curtain ____________ 22.dusty___________23.partner__________24.settle___________ 25.pack___________26.highway___________ 27.suitcase_________ 28.overcoat___________ 29.teenager____________ 30.gossip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disagree___________ 33.grateful___________34.tip______________ 35.swap ______________ 二短语部分(18X2’=36’) 1.add up______________ 2.calm down___________ 3.have got to_________________ 4.be concerned about __________ 5.walk the dog_____ 6.go through______________ 7.set down___________ 8.a series of_____________ 9.on purpose________________ 10.in order to____________11.at dusk___________ 12.face to face___________ 13. no longer__________14.suffer from________ 15.get tired of ________ 16. get along with__________ 17.fall in love_________ 18.join in____________ 三句子翻译(5X3’=15) 她让日记成为她最好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变得对一切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都无比狂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熬到11点半故意不睡觉,为的是独自好好看看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我一年半来第一次目睹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看这些已经不再是乐趣,因为大自然是你必须亲身体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法部分(2X5’=10’) 1. Tom asked Li Lei why he had gone to bed so late the night before.(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y did you choose your book and old letters? ”his father asked him.(间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数为37的原子应该有() 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2.下列各组微粒半径(r)之比大于1的是 A. rF/ rCl B. rI-/rI C. rMg2+/Na+ D. rF-/rCl-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B.H2O C.SiCl4D.PCl5 4.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 A.CO2 B.H2O C.N2O D.CH4 5.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6.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O2 B.I2C.NaHSO4D.HNO3 7. 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E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B元素是() (A)P (B)Mg (C)Cl (D)Si 8.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9.第4周期某主族元素的原子,它的最外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B.氯化物难溶于水 C.其氢氧化物的碱性比NaOH强D.碳酸盐难溶于水 10.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Y 2 B.X 2 Y 3 C.X 3 Y 2 D.X 2 Y 11.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 2(B)KOH (C)H 2 O (D)NH 4 F 12.最近,科学家研制是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和12C都是碳的核素 (C)含离子键(D)中含共价键

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课后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洗衣机等五大类家电产品将启用新能效标准。但也有人预测新上市的高能效家电产品会因其高价格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导致高能效家电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 B.能耗量降低,消费者竞相购买 C.生产水平高,供应量少 D.作为新产品,其替代商品不足 解析:选A。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高能效家电产品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技术要求高,价值量大,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某国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1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B.120亿元 C.130亿元D.132亿元 解析:选A。2012年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0亿元÷10亿件=10元;2013年M商品的数量为10亿件×(1+10%)×(1+20%)=13.2亿件,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元÷(1+20%)=25/3元,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25/3元×13.2亿件=110亿元。 3.读漫画“铁路站票与坐票同价不合理”。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票价的变化应以铁路客运市场需求为基础 ②站票与坐票同价却无法享受同样的服务 ③服务性商品的价格应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④站票与坐票按相同价格出售违背价值规律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铁路站票与坐票同价不合理”在于服务商品的价格不反映价值,违背价值规律,②④符合题意。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①③表述错误。 4.下图中A1和A2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P为价格,Q为数量),假设该商品需求曲线A3不变,当该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座号: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郡县制 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表明当时()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 B.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 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 4.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河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分段治理 5.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 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 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 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

6.《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法律制度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度 7.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 C.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D.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国,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明实行中外朝() A.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A.皇帝制度的确立 B.郡县制的实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10.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常常出现“君主近臣,代起执政(执行政令)”,结果削弱了本朝原有中枢机构的职权。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秦朝设置三公九卿②西汉设置中朝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11.“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精选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精选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小编准备了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 1、给出下列命题 (1)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完全相同的,则这个几何体是正方体 (2)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则这个几何体是长方体 (3)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矩形,则这个几何体是长方体 (4)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这个几何体是圆台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四个项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A.3 B.4 C.3 D.6 3、长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之和为11,十二条棱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 A.2 B. C.5 D.6

4、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 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平行于圆锥的一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B.平行于圆台的一条母线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C.过圆锥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D.过圆台一个底面中心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6、过球面上两点可能作球的大圆的个数是( ) A.有且只有一个 B.一个或无数多个 C.无数多个D不存在这种大圆 二、填空题 7、用长、宽分别是3和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则圆柱的底面半径是___________ 8、给出一块正方形纸片,边长为a,用它剪拼成一个长方体模型,则这个长方形的体积为__________ 9、若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把它们两个全等的面重合在一起组成大长方体,则长方体的对角线最长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正四棱台AC的高是17cm,两底面的边长分别是4cm 和16cm,求这个棱台的侧棱长和斜高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练习(无答案)(必修1)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2019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2]在2018年这个火热的夏天,常温奶价格大幅缩水,各大乳企的促销力度空前,一袋奶的价格甚至不如瓶矿泉水。这一现象反映出( ) ①商品价格的变动扑朔迷离,无规律可循 ②季节因素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 ③需求影响价格是价值规律的重要体现 ④矿泉水的用途没有牛奶的用途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19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高三一联,16)同一城市不同菜市场上,蔬菜差价较大。与偏远城区、普通居民小区旁相比,中心城区、高档小区旁的菜价一般较高。经营者反映,其主要原因是菜市场远离产地,运输成本高;蔬菜品质好,进价高;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以保证卖相。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高品质蔬菜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决定了它的价格更高 ②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偏好对蔬菜的市场需求与供给有重要影响 ③中心城区菜市场客流量大,蔬菜供不应求,是价格高的根本原因 ④高档小区旁菜市场上蔬菜耗费了更多劳动,价值量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9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二次质量考评,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若其他因素不变,对于劳动生产率变化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一联,3)2018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走高的影响,国内油价不断上涨。到目前为止,汽油已累计上调了1 265元/吨,柴油累计上调了1 225元/吨。现在国内92号汽油平均零售价格为7.8元/升,95号汽油已经全面“破八”。这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①人们对汽油、柴油的需求量会减少 ②新能源汽车需求量也会下降 ③物流业的成本增加 ④导致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盟高三二联,5)2018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到2018年9月3日经历18次上调,2018年汽油价格累计上调880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上调855元/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能正确表示成品油价的上调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带来的影响是( ) A. B. C. D. 6.(2019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协作体高三期中,5)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补商品,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变化会导致甲商品价格降低的是(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2019福建省永春县四校高三一联,6)假设201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uò) 百舸(ɡ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ɡ) B.谤讥(bànɡ) 寥廓(liáo) 胆怯(qiè) 浪遏飞舟(è) C.忸怩(nǐ)丰腴(yú) 戛然而止(ɡá) 有恃无恐(shì) D.青荇(xínɡ) 长篙(hāo)挟持(xié) 怒发冲冠(ɡuān)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 是 () A.伴侣慷概主宰风华正茂 B.岐视草霉废墟激浊扬清 C.奥丧追朔斑斓鱼翔浅底 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2)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3)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 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是 ()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活报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极大的欢迎。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 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媛(yuán)女 3.B.霎(chà)时一椽(chuán)面颊(jiá)混沌(dùn) 4.C.鞭挞(tà)船舶(pō)隽(juàn)永漪(yī)澜 5.D.黝(yǒu)黑蕈(xùn)菌瞥(piē)见吞噬(shì) 6.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7.A.消受斑驳丰姿悠远迁延顾步 8.B.颓废萧索喇叭嬉游梳梳落落 9.C.攀缘骄弱移锁犹疑繁茂苍绿 10.D.凝滑黯淡玷污鼓膜慢不经心 1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2. 13.①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滑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般________。 14.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15.A.消逝淋漓尽致百家争鸣B.消失隐晦曲折百家争鸣 16.C.消逝淋漓尽致百花齐放D.消失隐晦曲折百花齐放 17.4.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18.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9.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20.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21.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22.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23.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4.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25.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年级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试号 _______________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推断①我国已有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2、史料记载:“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其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 .石器锄耕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 牛耕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水利建设出现了一次高潮,同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水利技术的进步 C.政治局面的稳定 D.耕作技术的进步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地位的提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5、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 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 6、“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为此封建国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均田”或“限田”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取消农民赋税 D.禁止租佃关系发展 7、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地256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的盛行 B.豪强地主强占土地 C.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8、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9、下列对春秋时期齐、鲁等国税制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些改革明确宣布废除井田制②改革的目的是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