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Ⅰ卷(36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幽僻(pì) 颤(zhàn)动平仄(zè) 不能自已(yǐ)B.参差(cī) 袅娜(nà)混(hùn)沌脉(mò)脉含情C.煤屑(xiào) 霎(shà)时猗(yī)郁揠(yà)苗助长D.淅沥(lì) 孔隙(xì)移徙(xǐ) 梵(fàn)阿玲【解析】A项“颤”读“chàn”,B项“娜”读“nuó”,C项“屑”读“xiè”。
【答案】 D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
【解析】A项翻—番;C项度—渡;D项击—激。
【答案】 B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C.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该到哪里申请登记、登记中该注意什么问题?林科长也一一作了回答。
D.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利伟……等等,他们伴随着我们走过泥泞,走过贫穷,走过幼稚,走向光荣。
【解析】A项分号改为逗号;C项问号改为逗号;D项删掉省略号或“等等”。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事实上,达赖这种恬不知耻、处心积虑、欺世盗名的谎言,掩盖不住其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的真实意图和反动本质。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6)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媛(yuán)女B.霎(chà)时一椽(chuán)面颊(jiá)混沌(dùn)C.鞭挞(tà)船舶(pō)隽(juàn)永漪(yī)澜D.黝(yǒu)黑蕈(xùn)菌瞥(piē)见吞噬(s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消受斑驳丰姿悠远迁延顾步B.颓废萧索喇叭嬉游梳梳落落C.攀缘骄弱移锁犹疑繁茂苍绿D.凝滑黯淡玷污鼓膜慢不经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滑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般________。
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
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A.消逝淋漓尽致百家争鸣B.消失隐晦曲折百家争鸣C.消逝淋漓尽致百花齐放D.消失隐晦曲折百花齐放4.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的竞选。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期中期末试题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颜福庆:一生为了中国医学现代化颜福庆出生于上海一基督教牧师之家,少年时代便立志学医,悬壶济世。
1909年,年仅27岁的颜福庆成为耶鲁第一个获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
回国后,颜福庆应聘为长沙雅礼医院的医生,他常常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
他常说:“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能为我的同胞服务,这太令人激动了。
”然而当时的医院主要是由国外传教机构开办的,颜福庆目睹外国同事高高在上,用偏执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人,深感依靠外国人只能让人摆布,于是下决心创办独立医学院。
1914年在长沙,他创建了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地区教学机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1925年,他与美国医生胡美合作,在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湘雅的成功确立了他在以西方人为主的中国医务界的地位,也为他十多年后打造中国独立的医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1927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由外国人管理的我国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也很受冲击,为此,董事会决定将学校逐步移交给中国人。
在人选确定上,他们把眼光锁定在了湘雅的颜福庆身上,委任他为协和副院长。
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中国人,在协和医学院的历史上是转折性的事件。
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即后来的中央大学),其中,医学院设于上海。
当时医学院只有8位教师、29名转校生,规模和师资远不及医学传教机构在华创办的学府,前景不明。
然而,颜福庆还是毫不犹豫地离开协和高级管理层,回到上海与医务界同仁共同组建中国自己的西医学院。
由于颜福庆教授的到来,中央大学医学院像一块磁铁,吸引了一批优秀师资。
然而,学院创办所需资源实在太多,颜福庆为此费尽周折。
他首先说服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颜惠庆将上海红十字会医院提供给医学院充任教学医院,再鼓动校友叶子衡捐出名噪一时的叶家花园,改建成上海第一所肺结核医疗院,此后该疗养院成了医学院第二所教学医院。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模块综合测试题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20世纪以前,我们都说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不过,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并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术界关于神话是文学起源的观点就居于主流地位。
神话是具有神圣性的关于神的故事,重在社会功用性,神话当然对西方文学影响很大。
那么,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究竟是神话,还是六经呢?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他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没有神话概念,这就意味着神话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
所谓的上古神话,其实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上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当下文学史著作中所讲述的上古神话,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共工触山等,并不是产生在上古,而是战国以后,真正属于上古的神话很有限。
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黄帝战蚩尤等,这属于上古神话,而这些神话都有历史作内核,其实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即使神话存在,也构不成文学之源的功能。
所谓“源”,一定要形成对“流”的规定性作用才行。
即所谓“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它要决定其“流”之巨细清浊。
只有有了“流”,“源”的意义才能成立。
尽管中国上古产生过神话,但这些神话对中国文学并没有规定性,形不成“源”的功能。
无论怎样抬高它,它也无法取得像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学史上那样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并不像研究者所说的那般巨大。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问和思考:假如没有上古神话,中国文学是否会逊色?中国文学史是否会改变它的形态与发展方向?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巨星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是否会出现?我想结论是很清楚的。
假如没有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理论与观念的输入,恐怕至今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有神话的存在。
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明眸.(móu)倩.影(qiàn)独处.(chù)鹢.首徐回(yì)B.宁.静(níng)悄.悄(qiāo)曲.折(qǔ)妖童媛.女(yuàn)C.脉.脉(mò)霎.时(chà)乍.看(zhà)缕.缕清香(lǚ)D.羞涩.(sè)煤屑.(xiè)踱.步(duó)参差.斑驳(cī)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指美好的姿态)B.但杨柳的丰姿..C.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美的姿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沿着的公路,沐浴迎面吹来的熏风,浏览路途中的风景,大家一路轻松地说笑着,终于来到了的朝岭村。
我们伫立在村头远眺,但见(),围拥着一个优雅娴静的村落,如同进入一个桃花源般的胜境。
正值朝食过后的上午时分,在明媚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村子里头云蒸霞蔚,山岚飘拂,飘散着氤氲的雾气,透露出清新凉爽的气息。
在青翠明净的山冲里,散落着数十户人家,掩映在无边的绿色当中,绿树葳蕤,幽篁掩映,流泉欢歌,炊烟缭绕,透露出原始自然的风貌,确实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地方。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但是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如同一个精致而美丽的山水盆景,给人以小家碧玉、清新婉约的印象。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B. 因为地域看上去较为偏僻,所以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眼前的景象却显得优雅别致C. 眼前的景象虽然显得优雅别致,但是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D. 虽然看上去地域较为偏僻,村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眼前的景象却显得清静无为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蓝天白云,碧空如洗,群山逶迤,森林蓊郁B. 蓝天白云,群山逶迤,森林蓊郁,碧空如洗C. 群山逶迤,森林蓊郁,蓝天白云,碧空如洗D. 群山逶迤,蓝天白云,碧空如洗,森林蓊郁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蜿蜒曲折如诗如画闻名遐迩山清水秀B. 连绵起伏如诗如画如雷贯耳鸟语花香C. 蜿蜒曲折美轮美奂如雷贯耳山清水秀D. 连绵起伏美轮美奂闻名遐迩鸟语花香6.“通感”又叫“移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挑选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姥姥(lǎo) 撮土(cuō) 撑持(zhǎng) 黑黝黝(yǒu)B.袅袅(niǎo) 蓊郁(wěng) 粗犷(kuàng) 凉飕飕(sōu)C.汩汩(gǔ)廿三(niàn) 摇荡(yè) 毛茸茸(róng)D.高大(kúi)真诚(qián)笃厚(dǔ)乌溜溜(li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敷衍浑厚殷勤童心未氓B.敬佩滞留慷概赏心悦目C.领衔抱谦惦记悠然自得D.绿阴遮挡荫庇安稳无恙3.顺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主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②我花一分钱买了张电报稿纸,正要填写,发觉一个电话间是空着的,不是长途,是市内公用电话,真难得。
③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突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地上。
A.迁就偶然爆发B.迁就突然爆发C.将就突然暴发D.将就偶然暴发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毛病的一项是()A.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
B.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形。
我疑虑、惧怕。
C.她回答说:“由于她有坚固的刺,冶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特殊的风骨!”D.“巴金准高兴,让他高高兴兴地上飞机。
”她说,“电文越随便就越亲切。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评卷老师们认为这篇作文语言流畅,见解独到,结构也很清楚,对一个高中学生的考场作文不应鸡蛋里找骨头,因此将它评为满分。
B.黄天荣是单位里的大好人,热情助人,又肯以义气为重。
同事们平时叫他帮忙办点什么事,他常常是二话不说,尽量做到有求必应。
C.他们两家住同一层楼,一家朝南,一家面北,可谓门当户对。
语文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第Ⅰ卷一、基础知识题(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煤屑.(xiè)B.霎(chà)时一椽(chuán)梵(fán)语混(hùn)沌C.愆(qiān)期杂糅(róu) 自缢(yì) 芰(jì)荷D.谣诼.(zhuó) 乘.(chéng)凉溘.(kè)死匝.(zā)道2.下列各选项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蓊郁丰姿落寞斑驳陆离没精打采B.点缀馍馍闲暇众志成城杯水车薪C.陨落青衿笙箫呦呦鹿鸣溘然长逝D.婆娑迁徒瞥见揠苗助长物事人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格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救援队上下一心,夙兴夜寐....,克服困难,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救死扶伤,赢得好评。
B.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C.我疲累于灰暗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D.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内各大奶制品公司纷纷信誓旦旦....地对自己产品的质量作出保证,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来,广为传布,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卷(本试卷共12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倩.影(qiàn)袅娜.(nuó)畸.形(qī) 脉脉..含情(mò) B.纤.细(qiān) 吞噬.(shì)凋.谢(diāo) 未雨绸缪.(móu) C.裙裾.(jǖ) 嗔.怒(chēn)蜷.缩(quán) 刚愎.自用(bì) D.数.落(shǚ) 惬.意(qiâ)翱.翔(áo) 不屑.一顾(xiāo)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吞噬挥霍深邃落寞抑郁酣睡B.猗郁倩影蕈菌婆娑移徙葱茏C.颤栗睫毛皇城开释碗牒颤动D.姿态赏玩嬉戏厮混干燥消受3.结合课文,给下列句子选出正确的一组词语()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⑵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A.⑴照浮⑵洒静B.⑴淌升⑵洒独C.⑴泻升⑵漏独D.⑴泻浮⑵漏静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王主任退休后,画画、跳舞、垂钓的闲情逸致,使他精神矍铄....。
C.妈妈批评起我来,总是滔滔不绝,洋洋洒洒....,没完没了。
D.头一天我打电话约他在公园门口见面,第二天不期而遇....地在公园门口见到了他。
5.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是()(l)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池旁有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2)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立在池旁,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3)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我们现在才把它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4)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4分)1.下列加点字注意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谬种(mìu)监生(jiàn)朱拓(tuò)惴惴不安(chuǎi)B.新正(zhēng)炮烙(páo)孤僻(pì)战战兢兢(jīng)C.怂恿(cǒng)膝盖(_ī)间或(jiān)莞尔而笑(wǎn)D.形骸(gāi)蹙眉(cù)泅水(qiú)安然无恙(yàng)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陶治周济精致诞皮赖脸B.响午寒喧馋言张冠李带C.惦记烟蔼悲悯冒冒失失D.忌讳诡秘简捷沸翻盈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祖父)且笑着:〝翠翠,你人,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②别里科夫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人世,不受外界影响.③〝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④突然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淀全起来.A.乖戾隔阂淡泊震荡B.乖巧隔绝淡然震荡C.乖巧隔绝淡泊震撼D.乖戾隔阂淡然震撼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位学者对中国法律制度的某些缺陷作了透彻分析,加上他巧舌如簧,风度翩翩,使得全场听众为之倾倒.B.他明明知道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够了,还主动请缨,主审另一要案,这种做法难道不是火中取栗吗?C.有所抬头的右翼势力企图让日本重走军国主义的道路,这种做法在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的大趋势下,自然是舍本逐末.D.有人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必然将取代纸笔,如果还欣赏着自己的墨守无疑是抱残守缺,但我不同间这种看法.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清肺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由工黄.玄黄.牡丹皮等配制而成的,它以独特的的配方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成为同类产品的佼佼者.B.据《中国税务报》报道,为确保百姓正常使用人民币,国家每年为此花费印刷.运输.储藏.清点等成本近100多亿元左右.C.网名为〝第四维〞的小作家郭敬明,他说自己喜欢看电影和用四十五度角仰望长满云朵的天空;也认为自己的性格有〝一半明媚一半忧伤〞.D.成功的小说都能借助文字来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如《边城》就表现出质朴.纯真人性与庸俗.堕落的现代文明的冲突.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地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C.窗外春风荡漾,而二老傩送的头脑中一直盘踞着一个问题:〝我是应该选择碾坊?还是应该选择渡船?〞D.女人们在场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7.下列各句中与上下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百年来,中国人曾被讥为一盘散沙,.一时间内,它凝聚不起来,这不怨沙,而怨没有吸沙的磁石.A.其实,这是对中国人人诬蔑,中国人的心并不散.B.如果硬要比作沙,那么中国人不是泥沙,而是铁沙.C.其实,中国人的心并不散,这是对中国人的诬蔑.D.如果硬要比作散沙,总有一天它会凝聚成坚固的堡垒.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祝福》和《狂人日记》分别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迫害和〝吃人〞本质.B.翠翠.水生嫂.沙子龙.小芹分别是小说《边城》(沈从文).《荷花淀》(孙犁).《断魂枪》(老舍).《小二黑结婚》(赵树理)中的人物形象.C.契诃夫是19世纪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D.现代文学史上有以孙犁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它们分别以清新淡雅和质朴通俗的语言风格而著称.二.(33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9~13题.(22分)[甲]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乙]①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 )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 )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②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 )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9.(1)[甲]文中〝百无聊赖〞的意思是: (1分) 〝尘芥〞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2)[乙]文中小括号里的词语依次应是( ) (3分) A.缠绕蹦跳浮B.缠绞蹦跳笼C.摆动跳跃飘D.缠绞跳跃笼10.(1)[甲]文1~3句是小说三要素的哪种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乙]文中两处①.②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4分) 11.[甲]文中,请联系全文,说说〝无聊生者〞与〝厌见者〞分别是指什么人?在这段中有分别哪些词的所指对象与它们相同?(4分)12找出[甲]文中一个运用反语的句子,并分析句子反映出〝我〞怎样的感情(3分)13.[乙]文的三段文字,作者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幽美的夏夜农家编织图.这幅图与当时战争气氛看起来很不融洽.请分析作者的意图.(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_17题.(11分)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 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哈哈哈!〞①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②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③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14.从情节发展来看,文中的加点的字,一〝推〞.一〝笑〞和别里科夫的一〝滚〞.一〝死〞说明了什么?(2分)15.划线句①中,几声〝哈哈哈〞的笑声就结束了别里科夫的性命,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 分)16.画线句②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既然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肯流露出快活的情感?(3分)17.划线句③,在全文中起到了作用?(3分)三.(1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1题雁阵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许是走得急了些吧,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好天!〞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哪能不来呢?〞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儿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头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咦呀!〞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看天.狗娃也扬起了头.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赤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他呆了.他也呆了.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狗娃!〞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狗娃没回头.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狗娃的双眼溢满了浊泪.18.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 狗娃是个报复心极重的人,在监狱中被关五年,仍然不思悔改,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驼爷报复.B. 刀〝急不可耐蠢蠢欲动〞,〝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这些描写,渲染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C. 面对〝排成人字形〞的雁阵,驼爷和狗娃蓦然都〝呆了〞,这一描写暗示两人间的冲突得到了解决.D. 驼爷及时提醒狗娃莫忘爹娘,终于使狗娃幡然醒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且决心要混出个人样来.E. 这篇小说反映了护林工作的艰巨,说明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19. 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思想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分)20. 〝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4分)21. 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些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_25题.(13分)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昭襄蒙故业蒙: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秦人开关延敌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2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约从离衡〞中〝离〞字用法不相同的是( )(3分)A.会盟而谋弱秦B.却匈奴七百余里C.争割地而赂秦D.以愚黔首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B.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C.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D.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25.选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请概括九国之师反秦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各用四个字以内的短语概括.(3分)五.综合题(12分)26.一个整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别里科夫,却能〝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且〝全城都受着他辖制他〞,联系《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创作背景和全文情节,说说你对此的见解.(6分)27.默写(6分)(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答题卷班级:_______姓名:成绩:一.选择题:(37分.前11题各3分,第18题4分)1 2 3 4 5 6 7 8 9(2)23 24 18(2项)二.(一)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二)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9.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0.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2.蒙:爱:延:弊: (4分)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7.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6分)(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成绩:一.选择题:(37分.前11题各3分,第18题4分)1 2 3 4 5 6 7 8 9(2)23 24 18 B A B D D B BB DC C BC二.(一)9.(1 )〝百无聊赖〞:生活或感情上没有寄托〝尘芥〞:人世间(2分)10.(1)环境描写,渲染出当时沉闷.寂静,衬托出〝我〞心情的沉重.孤寂.3分) (2) ①写出了劳动的时间.地点(或〝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的环境〞),衬托出了水生嫂的勤劳纯朴的性格②用苇席的洁白来衬托水生嫂的心地善良与纯洁的形象.4分) 11.祥林嫂那样的受苦的下层百姓;像鲁四老爷那样的封建思想的卫道士.阔人们.分别与〝陈旧的玩物〞.〝活得有趣的人们〞所指相同. (4分)12.(1)〝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表现了〝我〞听到祥林嫂死讯后的激愤与沉痛,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2)〝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凄惨死去,更加深了〝我〞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与强烈控诉.(3分)13.美好的家园,宁静的生活,这一切都不容许遭受破坏.侵占.为了反抗侵略,必须奋起抗战,保家卫国.为情节作铺垫. (也更好的体现人性美也崇高品质)(3分)(二)14.意味着双方矛盾冲突达到高峰,情节达到高潮.(2分)15.说明貌似强大的别里科夫实际上是非常脆弱,以此揭示了沙皇统治的脆弱本质.(3 分)16.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高压统治依旧,人们对沙皇统治仍然感到畏惧.(3分)17.深化了思想内涵,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表明作为一切守旧势力的典型形象的别里科夫现象存在的普遍性,沙皇专制统治仍然禁锢人们的思想.(3分)19. ①忠于职守(如〝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等)②面对威胁不退缩(如〝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③坦荡.自信(如〝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④关心他人(如〝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⑤对像狗娃这样犯过罪的人也并不丧失信心(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等) (6分)20. ①〝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4分)21.①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蓝空的日头.②A. 空阔无人的野地,增加紧张氛围,使矛盾冲突更显尖锐.B. 晚秋时节,蓝天丽日的描写,突出〝雁阵〞的象征意义.(4分)22.蒙:继承爱:吝惜延:迎战弊:困乏.疲惫(4分)25.攻秦.赂秦.服秦(3分)26. 从手法上看,夸大了别里科夫这个人的作用,夸大了事实;从别里科夫的典型意义上看,他代表的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走狗形象,这些人的确使人感到思想压抑.控制着人们的思想.(6分)27.(6分)(1)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 云无心以出岫 , 鸟倦飞而知还 .(4) 木欣欣以向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注:①洗沐:官员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荐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B.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C.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D.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老之言指“黄老思想”。
第一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人的感情世界。
朱自清调动艺术表现手段,将蓄积已久、不吐不快的情感诉诸文字,郁积之情得以畅释、转移。
在创作上,他热衷于自然。
他把自然人性化、人格化。
他能与自然交流对话,情趣盎然、物我两忘,达到“以我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执着于山水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特征,唯有在那里,才能解脱名缰利锁,潇洒自在。
即便是表现“颇不宁静”,“荷”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些描写既展示了作者运用比喻等技巧,也写出了作者在此境中的感受——静谧的荷塘边,勾起了作者对冰清玉洁、特立独行的品格的自我期待,特有的景、物、光、色、味的浸漫诱惑下,他的灵魂潜入到另一世界——那是一个由真与美组成的生机勃勃的、和谐纯净的世界;那里没有纷争,远离尘嚣,无物的困扰,无权的左右,那是朱先生苦苦追寻的“士”的家园。
朱自清在《你我》中讲:“我依着时光老人的引导,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世界民’,这条路非走不可。
”为什么非要走这“忆之路”?因为现实“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暂时只有逃避一法”。
为何“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一个具有仁爱思想的“士”,当然是“不能或不愿参加”到屠杀者的行列。
他逃避法之一,便是“忆之路”,而忆的结果则是对自己的解剖:“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范畴终于只是范畴,此外也只能是廉价的新瓶装旧酒的伤感。
”社会形势的前逼后追、日常琐事塞实了他的心房,一颗“士”心几乎被吞没,精神家园濒于沦丧。
那么,神游荷塘,仿佛梦魂归家园,漂泊的“士”魂回到了心室,心灵复苏了。
这是陈酿的“旧酒”从死封的“新瓶”中潜溢出来,弥漫朱先生周身,熏香、微醉。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编写“简帛学百年研究论著目录”的设想杨晓华在长达两千多年甚至更长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主要靠简帛记载历史, 传递华夏文明。
直到东汉魏晋以后, 纸张逐渐成为书写的主要载体, 简帛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百年以来, 地不爱宝, 大量的简帛重现于世, 以此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简帛学”既是中国特有的学科,也是国际显学之一。
东到日本,西及欧美,以中华本土为主,研究论著如雨后春笋,时时涌现,数以千计。
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部能够全面反映简帛学百年学术史的论著目录, 更不要说对百年学术史的回顾和梳理了。
所以对百年来简帛学论著目录的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其理论意义在于:第一,全面反映百年来简帛研究的学术成就; 第二, 系统回顾简帛学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到全面繁荣的百年历程; 第三, 揭示简帛学的学科结构, 比如简帛学与考古学、历史研究学、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等之间的关系;第四, 分析简帛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简帛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这是一项基础性学术研究,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首先,通过汇辑目录、排比类次,达到辨彰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 为百年简帛学史的编写提供坚实的前期成果;其次,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工具书性质, 为专家学者提供方便可用的目录索引,为初涉简帛研究的学者开启学术门径。
目前, 有关简帛学论著目录的研究, 国内外虽然已经出现了少量的专著和大量的论文,但总体上非常零散,谈不上全面周到,更没有系统可言。
与同样是国际显学的甲骨学、敦煌学相比, 简帛学在论著目录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显得较为薄弱, 至今还没有一部能够全面系统汇辑百年论著目录的专著出版。
这一局面, 一方面暴露出我们在简帛学学术史研究方面的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 与具有国际显学地位的简帛学研究非常不相称。
简帛学界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 中国学人更是责无旁贷。
编撰百年来简帛学论著目录,应当达到以下研究目标:第一、全面汇辑百年来国内外简帛学的论著目录,从总体上反映百年简帛研究的辉煌成就;第二、科学编制分类索引和篇名、人名索引,系统回顾简帛学的百年发展历程;第三、通过专题研究和定量分析,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展示简帛学的学科构成;第四、分析简帛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探讨简帛研究的自身规律和发展趋势;第五、编制分类合理、检索方便的论著总目, 为学术界提供研究工具, 为初学者指引学术门径; 第六、全面系统地梳理简帛学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基础题(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涸.辙(gù)淅.沥(xī)揠.苗助长(yà)B.婆娑.(shuō)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C.珍.重(zhēn) 猗.郁(qī) 毫不犹豫.(yù)D.蕈.(xùn)菌囚系.(xì) 永.不屈服(yǒ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葱笼淅沥攀缘姹紫嫣红B.脉络纤细繁茂归然不动C.公寓喜悦常春藤诚心诚意D.猗郁简漏琼浆玉液直截了当3. 下列各项中,修辞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B.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1945年,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C.郁达夫,小说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其小说带有明显的自传体色彩。
散文代表作有《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小狗包弟》。
D.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等。
《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期间,暗含着作者渴望民族自由解放的心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朱自清字佩弦,“弦”,绷紧,性刚动。
虽然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
高一必修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及答案(粤教版)语文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必修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撮(cuō)土殷勤(yīn) 刮痧(shā) 脸颊(jiaacute;) 童心未泯(mǐn)B. 鬈(juǎn)曲苍虬(qiuacute;) 饭甑(zegrave;ng) 虔诚(qiaacute;n) 岿然不动(guī)C. 聘任(pigrave;n) 钦佩(qīn) 笃厚(zhuacute;) 庇荫(yīn) 恫吓唬人(xiagrave;)D. 摇曳(yegrave;) 蓊郁(wēng) 皮癣(xuǎn) 汲水(jiacute;) 婀娜多姿(nuoacute;)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沧老纯林溪畔一愁莫展B. 飘缈敷衍起迄别出新裁C. 安祥侨眷余遐蜂涌而至D. 刮痧滥觞梦魇功亏一篑3. 下列词语填入各句恰当的一项是( )①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知识的传播以空前的速度,几乎无时空阻隔地迅速扩散。
②长久以来,露天早点摊卫生差、质量差、影响环境等问题一直着这里的居民。
③王刚惯了,现在遇上个严肃的领导,觉得浑身不舒服。
A. 由于干扰轻松B. 因为困扰轻松C. 因为干扰轻浮D. 由于困扰轻浮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印度是印美联合军事演习的既得利益者,它既可以借机打开武器装备引进渠道多样化的闸门,又可以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B. 幼年时期,我曾跟从方之孝先生学习古琴。
几十年来,方先生那种正直淳朴的高尚品格,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疾言厉色的恳切态度,谆谆善诱的耐心教诲,深深铭记在我的心中。
C. 我们登上黄山主峰,如堕五里雾中,只见云气氤氲,周围的山景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
D. 小巨人姚明在22日火箭对老鹰的恶战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真可谓银样镴枪头,全场竟拿下了登陆NBA以来的最高分41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注:①洗沐:官员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荐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B.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C.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D.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老之言指“黄老思想”。
必修二第一单元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郁郁(wěng)..(léng)蓊蓊B.颤.动(zhàn)落蕊.(ruǐ)潭柘.寺(zhè)脉脉..含情(mò)C.涸辙.(hé)蕈菌.(sùn)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D..漪.澜(yī)深邃.(suì)黑.(xū)混混沌沌..(d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寂寞幽辟弥望缕缕清香B.缈茫宛然歧韵平平仄仄C.嘻游瞥见镶嵌急不暇择D.嫩绿攀缘峻峭恍然大悟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4.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5.对下列词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人都曾经被譬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纯洁、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社会中,许多人受物质利益的诱惑,能像瓦尔登湖的贤者少之又少。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表现荷香的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特点,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袅(niǎo)娜敛裾(jū)涸(hé)辙媛(yuán)女B.霎(chà)时一椽(chuán)面颊(jiá)混沌(dùn)C.鞭挞(tà)船舶(pō)隽(juàn)永漪(yī)澜D.黝(yǒu)黑蕈(xùn)菌瞥(piē)见吞噬(s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消受斑驳丰姿悠远迁延顾步B.颓废萧索喇叭嬉游梳梳落落C.攀缘骄弱移锁犹疑繁茂苍绿D.凝滑黯淡玷污鼓膜慢不经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几年过去了,她那光滑的脸上平添了皱纹,短暂的青春像流水般________。
②名家作品,皆有独特的文章风格,有的朴素,有的色彩斑斓;有的以含蓄取胜,有的则________。
我们在文坛上,应当使不同的风格________。
A.消逝淋漓尽致百家争鸣B.消失隐晦曲折百家争鸣C.消逝淋漓尽致百花齐放D.消失隐晦曲折百花齐放4.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汤三圆子捏着甜腻腻的嗓子,花言巧语。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的竞选。
B.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两大领域内,中国科技界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姿态勇敢地迎战,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表现不俗。
C.近几年来,关于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以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观点,十分流行。
D.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7.翻译下列语句。
(1)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补写名句。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辍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_。
(3)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________,黄犬之与骆驼。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9—13题。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________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________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________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________,更________。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9.在文中空格处依次所填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A.伸、拉、伸长、靠近、密切B.探、牵、触摸、接近、密切C.伸、牵、伸长、接近、亲密D.探、拉、触摸、靠近、亲密10.“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这里“葱笼的爱和幸福”是什么意思“猗郁的年华”又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这里“生的欢喜”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植物是多固执啊!”这里的“固执”指的是什么隐含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说“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里的“魔念”又是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答题卡将1-6和9填空题填入下面空格里:7、.翻译下列语句。
(1)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补写名句。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辍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_。
(3)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________,黄犬之与骆驼。
10.“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这里“葱笼的爱和幸福”是什么意思“猗郁的年华”又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这里“生的欢喜”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植物是多固执啊!”这里的“固执”指的是什么隐含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说“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里的“魔念”又是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单元测试题1.D(A.媛yuàn女;B.霎shà时;C.船舶bó)2.A(B.“梳梳落落”应为“疏疏落落”;C.“骄弱”应为“娇弱”;D.“慢不经心”应为“漫不经心”)3.C4.D(不是通感,其余三项都是通感)5.C(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A.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B.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D.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6.B(A.句式杂糅,原句应改为“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角逐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
”或“非洲足联主席哈亚图在韩国郑梦准等人的支持下,将与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一起参加下届国际足联主席的职位的竞选。
”C.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
D.语意重复,“万一”和“若”二者只能选用其一)7.(1)船慢慢地来回摇荡着,双方传递着酒杯。
(2)那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
(3)害怕弄湿了衣服而露出微笑,害怕船儿倾倒而提一提衣襟。
8.(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月光如流水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3)鲈鱼之与大蟹9.C10.“葱笼的爱和幸福”意思是说绿色象征生命,青翠茂盛,有无穷的爱和幸福孕育其中。
“猗郁的年华”中“猗郁”亦即“抑郁”,意思是说被囚住的绿色如同“猗郁的年华”。
11.这里“生的欢喜”指的是绿的枝条虽被囚住,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12.“固执”指的是被囚住的绿的枝条要摆脱囚禁的强烈愿望,例如“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隐含了作者对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由衷的敬佩之情,曲折有致地表现了自己热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
13.“魔念”指的是被囚住的绿的枝条这种抗争精神给了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一种精神上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