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每个人都是天才》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3
每个人都是天才教案教案标题:每个人都是天才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才能和潜力。
2.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并激发他们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才能。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天才的定义和特点。
2.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强调他们如何通过发掘自己的才能取得成功。
3. 分析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才能和技能。
4. 探索不同领域的才能,如艺术、音乐、体育、科学等,并激发学生对这些领域的兴趣。
5.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并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天才?你认为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才能或优势?”-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问题。
2. 分享成功人士的故事(10分钟):-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如爱因斯坦、贝多芬、爱迪生等。
- 强调他们如何通过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才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 分析学生的兴趣和优势(10分钟):- 让学生列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擅长的领域。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兴趣和优势转化为具体的才能和技能。
4. 探索不同领域的才能(15分钟):-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领域,如艺术、音乐、体育、科学等。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了解该领域的一位成功人士,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5. 制定个人目标(10分钟):- 鼓励学生制定一个短期和一个长期的个人目标,与他们的兴趣和优势相关。
- 学生可以写下目标并与同伴分享,以获得支持和反馈。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并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才能和潜力。
-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并激发他们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才能的积极心态。
教学资源:1. 成功人士的故事和资料。
2. 小组合作活动的指导材料。
3. 目标制定和反思工具,如目标设置表和反思日志。
评估方法:1. 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六年级下册《每个人都是天才》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天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天才,天才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
教学内容:1. 天才的定义和特点2. 如何正确看待天才和普通人教学活动:1. 讨论:什么是天才?2. 分享:天才的故事和实例3. 小组讨论: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第二章:发现自己的潜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也存在潜能。
2. 培养学生发现和挖掘自己潜能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每个人都有潜能2. 如何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教学活动:1. 讨论:我有哪些潜能?2. 分享:发现潜能的方法和技巧3. 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挖掘自己的潜能第三章:培养自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自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信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自信的定义和作用2. 如何培养自信教学活动:1. 讨论:自信的重要性2. 分享:培养自信的方法和技巧3. 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自信第四章:激发创新思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定义和作用2. 如何激发创新思维教学活动:1. 讨论:什么是创新思维?2. 分享: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3. 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学习中第五章: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团队协作的定义和作用2. 如何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教学活动:1. 讨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 分享:发挥团队协作的方法和技巧3. 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团队任务,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第六章:积极面对挫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
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作用2. 积极面对挫折的方法教学活动:1. 讨论:遇到挫折时我们会有哪些感受?2. 分享:名人和普通人如何积极面对挫折的故事3. 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制定应对挫折的计划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是天才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学习作者善用过度,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3、了解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迪,树立自信,不断努力。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受到启迪,树立自信。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善用过渡,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第一课时累计85节月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用过度,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3、了解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迪,树立自信,不断努力。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受到启迪,树立自信。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善用过度,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名言导入1、学生说一些关于“成功”的名言。
2、板书课题,齐读。
本文的作者是台湾的作家刘墉。
你读过他写的一些励志的小故事吗?“每个人都是天才”,你也这么认为吗?你心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交流共享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
2、说一说这篇文章那个主要写了什么?理清文章层次。
3、出示本课重点词语,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词语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思考交流1、出示学题:细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人都是天才?说说他们成为天才的条件。
谈谈你对“每个人都是天才”的理解。
抓住文中重点语句理解感悟,体会深刻含义。
2、围绕学题,自主读书。
3、小组交流感受,全班汇报:可以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关注学生对自信的关注,对自己及他人优点的认可及挖掘。
了解他们成功的关键是自我的不断努力,引导学生举例,还可以用一些名言来鼓励大家。
4、注意过渡段的教学。
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说说它们的作用。
四、整体回顾,领悟写法1、齐读重点段落,明确要不断努力,建立自信,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学习作者善用过渡,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五、总结全文六、作业请到生活中发现“天才”,将他们成功的事例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每个人都是天才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自信努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累计 86节月日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六年级下册《每个人都是天才》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天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才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学重点:1. 天才的定义和特点。
2. 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故事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天才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天才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天才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天才并非遥不可及。
3. 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或身边人的天才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4. 总结: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关键是发现并发挥出来。
第二章:发现自己的潜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培养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学重点:1.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 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发现自己潜能的思考。
2. 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解释潜能的概念。
3. 活动: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4. 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断尝试,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故事或案例。
教学过程:第四章:培养创新思维1. 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创新思维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创新思维训练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创新思维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思维的思考。
2. 讲解:介绍创新思维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 活动:进行一些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如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每个人都是天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信的教育。
2.学习围绕主题组织材料的方法,能抓住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会本课6个要求会写的字。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基础知识】摄摄影摄像摄政叛叛别叛处叛若云泥骂骂人咒骂指桑骂槐辑辑录辑要编辑肆放肆肆意肆无忌惮钧钧启钧鉴千钧一发【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性文章,作者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的剖析以及阐述个人观点,说明了每个人都是天才的道理,内容通俗易懂,文字朴实,语言具体生动,把深刻的道理蕴涵在平实的讲述之中,深入浅出,观点明确,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教材。
2.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
3.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
4.教学突破点:课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课文前半部分列举了三个事例,重点是叙事,用故事本身去说明道理,这三个事例有他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
后半部分侧重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
【教法设计】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1.读课题,它能使你想到些什么?2.由课题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深入学习课文内容1.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
先把握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读全文,说出文章主要内容。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首先,要了解课文结构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弄清作者表达的意图。
课文前半部分列举了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有他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图,理解这些事件本事并不困难,关键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例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理解作者的议论,相对会更容易一些。
其次,要关注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体会。
这篇课文本身语言很朴实,不会太难理解,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懂内容,在一些重点词句里,包含着作者的观点和感受,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反复的品味,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每个人都是天才》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学习作者善用过度,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3、了解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迪,树立自信,不断努力。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受到启迪,树立自信。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善用过渡,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第一课时累计85节月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用过度,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3、了解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迪,树立自信,不断努力。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受到启迪,树立自信。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善用过度,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名言导入1、学生说一些关于“成功”的名言。
2、板书课题,齐读。
本文的作者是台湾的作家刘墉。
你读过他写的一些励志的小故事吗?“每个人都是天才”,你也这么认为吗?你心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交流共享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
2、说一说这篇文章那个主要写了什么?理清文章层次。
3、出示本课重点词语,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词语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思考交流1、出示学题:细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人都是天才?说说他们成为天才的条件。
谈谈你对“每个人都是天才”的理解。
抓住文中重点语句理解感悟,体会深刻含义。
2、围绕学题,自主读书。
3、小组交流感受,全班汇报:可以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关注学生对自信的关注,对自己及他人优点的认可及挖掘。
了解他们成功的关键是自我的不断努力,引导学生举例,还可以用一些名言来鼓励大家。
4、注意过渡段的教学。
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说说它们的作用。
四、整体回顾,领悟写法1、齐读重点段落,明确要不断努力,建立自信,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学习作者善用过渡,使行文流畅的写法。
五、总结全文六、作业请到生活中发现“天才”,将他们成功的'事例记录下来。
《每个人都是天才》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信的教育。
2.学习围绕主题组织材料的方法,能抓住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自信心,把自己当成天才,并努力去挖掘。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把自己当成天才,并努力去挖掘。
教学准备1.查找刘墉的资料2.查找名人成才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老师最欣赏的现代散文家是谁么?(刘墉)是的,他的才华,他的幽默,他的潇洒,他的风度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你们对他有多少了解,能介绍一下么?他的成功和一个人有关,想知道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词语并理解在文中的意思:浓眉大眼、斑白、翻版、璀璨、按摩、逃避、叛逆、闯祸、大发雷霆、捣蛋、感慨、狂傲、编辑、笔墨纵肆、气韵、脚踏实地、诧异、宝藏、别有风骨、沾沾自喜、指名读文,检查朗读情况。
检查预习情况三、指导熟读课文学生读文,为深入理解课文打基础。
四、作业查阅古人成才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这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读课文,看文中讲了几个人成为天才。
他们成为天才的条件是什么?我把王鼎钧先生说的哪句话称为“金言”?为什么?读读课文,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
1. “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2.你要相信上天给每个人一份天才,只是它藏在某个角落,等着你的老师或是你自己把它发掘出来。
三、总结全文: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就看你是否发现并努力去展示它,发掘它。
四、拓展与运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天才,你发现了么?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交流。
五、作业1.把名人成才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年级下册《每个人都是天才》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天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才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1.2 教学内容介绍天才的定义和常见的特点。
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天才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和他人的特长和潜能。
第二章:发现自己的潜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学会发掘和利用自己的潜能。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发现自己的潜能。
教授如何利用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和反思,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自己的潜能,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3.1 教学目标3.2 教学内容3.3 教学活动第四章:培养创新思维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授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五章: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5.2 教学内容介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授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的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团队合作训练,并分享在团队中发挥自己优势的经验。
第六章: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沟通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介绍沟通与表达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6.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了解沟通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第七章:培养时间管理能力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会有效管理时间。
《每个人都是天才》教学设计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
生:每个人都是天才
师:文中都写了哪些天才?都提到了谁?
生:陆沙舟作者作者的学生
师:文中除了讲述他们三位的故事,在故事之后还写了什么?
生:写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师:从你们的回答,谁能概括的说一说,文章分为几部分?都写了什么?
生:2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3个人的经历,第二部分写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走近三位天才的故事,仔细阅读1~21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汇报
师:谁来填写第一件事?
生:(预设:他是什么样,他逃避现实,叛逆,功课不好,还常常闯祸。
存心捣蛋。
发生了什么事,一次闯祸,被罚锯木板,他故意锯出一个相反的木块,原以为老师会大发雷霆,没想到,老师居然大加赞美。
受到鼓励后他一步步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个摄影家。
)师: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终于说明他成为摄影家,经过了很大的努力,吃了很多的苦,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师:你猜测,他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
生:(预设:开始没有人欣赏他的作品,没有钱买摄影器械,没有钱租房子,有时候甚至没有钱吃饭。
但是他不气馁,有机会就去学习,多向优秀的摄影家请教,学会了很多拍摄技术。
一有时间就出去拍摄,在成千上万的作品中,总会有一个好的,慢慢地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欢迎,成为了著名的摄影家。
)
师:陆沙舟是著名的摄影家,许多明星的写真集都由他拍摄,他不但拥有一流的摄影技术,他的绘画能力超群,在美术方面,颇有天赋。
你认为陆沙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生:他有才华,被导师发现了他的才能,他自己的不断努力。
师:陆沙舟还没上小学,仅是个几岁的孩子,就要每天晚上带着失明的双亲去给人按摩。
暗暗的小巷里,一个几岁的孩子,领着自己的父亲,父亲牵着母亲,这样的场景令人心酸。
谁能想到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他没有好的家世,最后却成为了专业的摄影家。
对于陆沙舟的故事你怎么看?
生:(预设:一个出身贫寒的孩子,曾经的他叛逆逃避,一次受到老师的鼓励,他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他一步步努力,终于成为摄影家。
)
师:付出就有回报。
陆沙舟的故事让作者很有感慨,好像看到了自己。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本文的作者刘墉,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谁来填表格?生:(预设:起初他不用功火气很大狂傲,发生了什么事,写了一篇狂傲的文章,本以为会挨骂,没想到,老师不但大加赞美,而且建议登在校报上。
受到鼓励后,作者愈写愈多,愈写愈勤。
一路走到了今天。
)
师:今天的刘墉是什么样呢? 介绍刘墉对于刘墉的成功你怎么看?
生:(刘墉的老师发现了他的写作天赋,鼓励他,他越写越多,最后成为散文家。
)
师:同样的做法,刘墉又带到了自己的教室。
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故事的衔接很自然?为什么呢?
生:故事之间都用了过渡段(过渡句)?
师:过渡句能使文章衔接更紧密,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个新的写作技巧,使用过渡句。
那你找到文中的过渡句了吗?
生:“看这篇报道,我有很多的感慨,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
“同样的做法,我也带到了自己的教室。
”
师:“我”的教室发生了什么事呢?谁来填第三件事?
生:(预设:起初学生的字写得又黑又脏,但是笔墨纵肆,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笔墨纵肆,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放纵,不受约束。
同样的字表面看似又黑又脏,可在这背后又蕴藏着另一种美,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批注了甲下。
鼓励他,还告诉他要脚踏实地的学,受到鼓励后他一天天进步,不再又脏又烂,不再横涂竖抹。
结果,居然能代表班上参加书法比赛。
)
师:这个学生的字当初真的就那么好吗? 他自己也这样认为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他瞪着自己的成绩,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可以看出,他也很吃惊。
师:我很疑惑,那他的字到底是写得好还是不好?
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说,从传统的规矩来看,又脏又烂,不好。
但是从气韵的角度,他的字自成一家,就是好。
师:看来我们真的要留心发现身上的宝藏了,才会有新的收获。
他的字写得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这是他的优点,他没有发现,是老师看出来他的才能,帮助他找到了宝藏。
请你猜测,如果当时老师没有看出他的才气,而是像以往的规矩一样,更不会鼓励他,他会什么样?
生:(他认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又黑又脏,他不认为自己在写字方面有什么优点,还是像以前一样的写,不会有改进。
)
师:可如今的他却能代表班级参加书法比赛了。
天才和普通人仅是一步之遥。
可是在生活中万一我们碰不到这样识才的老师怎么办?你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
生:(预设:“你可以假设你自己是好老师,从自己的身上发现各种优点,然后发挥自己、鼓励自己、肯定自己、完成自己!”
发挥鼓励肯定完成,概括地描述出了成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离不开自己,可见自我调动,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
师:通过这个表格,老师发现,他们三个的成功有一些共同因素,你发现了吗?
生:他们本身有才华,被老师发现了他的才能,鼓励他。
他们自己不断努力,才能成功。
师:在天赋别人的鼓励自己的努力这三个因素中,你就得哪个最重要?为什么?
生:(预设:自己的努力,即使别人发现了你的优点,如果你自己不努力,慢慢也会被别人落在后面。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天赋,只能说他在这方面稍稍比别人强,需要继续勤加练习,只有很优秀,才能成为这方面的天才。
成为天才,别人的发现和鼓励只是一小步,更多的是自己的努力。
)
师:成功是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
对于他们的成功,作者也是这么认为的,让我们走进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对于这
句话你怎么理解?请你结合文中的3个天才来说。
思考小组交流
汇报
(预设:这段话是王鼎钧先生说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讲了成才的四个条件:家世、学校、老师、志气。
在这四个条件中,强调了“上进的志气”的决定性作用。
陆沙舟没有好的家世,他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刘墉受到鼓励后愈写愈多,愈写愈勤,那个学生自己在一天天的进步。
上进的志气来自我们自己,实际是说,我们的成功要靠自己。
前面的3个因素是我们所不能决定的,但是我们只要有上进的志气,我们也可以成功。
)
师:如果让你把这句话最为名言送给别人,你应该怎么说?说能读一读?
(向机指导,语调越来越高,读出排比的句式,最后志气应该重读)
你还对第二部分哪句话印象深刻,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你要相信上天给每个人一份天才,只是它藏在某个角落,等着你的老师或是你自己把它发掘出来。
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对不对?”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上天给每个人的一份天才比作宝藏,可见这份天才的价值。
课文以问句结尾,耐人回味,使人深思。
)
(宝藏指的就是我们的天赋,它不易被发现,我们要用心去寻找,我们的老师或是我们自己都可能去发现它,与老师相比,而最先发现我们天赋的,应该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对自己最了解。
)
师:你还知道哪些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才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学,你发现了他的优点,请你告诉他,并鼓励他。
或是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请你静下心来,写下你想说的话。
师:谁来读一读?(大家给予鼓励)
师:通过文章的学习,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对“每个人都是天才”的理解。
2015-03-09 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