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5---96页。
教材分析:《秒的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学习了“学看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快到几时”;在本册“时分的认识”中已经知道了1时=60分。
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似简单,但由于“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建立“秒”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经历认识秒的过程。
2、体验一秒有多长,知道1分=60秒。
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描绘具体的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结合生活中与秒有关的事情,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体会时间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策略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我在教学中充分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利用小闹钟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秒针;通过倾听、亲身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对“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逐步建立表象,最后达到在学生的头脑中“秒”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是与自己的某一动作相联系的,在多次体验中,最终使学生能够脱离钟表,准确地判断几秒、十几秒,甚至1分钟的长短,使秒的概念真正内化。
又通过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把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情境课件钟表一块补充资料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师引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王国正在举行百米赛跑了,想不想去看一看啊?2、出示情景图(课件),看看谁来参加比赛了?谁跑得快?猜一猜谁可能得第一?根据是什么?那咱们就预祝鸵鸟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共1学时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一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初步培养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习这部分知识,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重点:组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家喜欢过节吗?在咱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而且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猜猜这是什么节日?课件出示:在201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你们看,他们正在倒记时“十、九、八、六、五、四、三、二、一”。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4.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的过“秒”?二.互动新授1.秒的认识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出示钟表给学生观察。
2.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3.认识1秒课件出示秒针走一小格的动作指出: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1秒就是这么滴答一下。
你能在一秒钟内做点什么?(如:打开电视的开关、看电视时调一个台、呼吸一次、一眨眼睛等)4.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一秒有什么感受?5.认识几秒刚才咱们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仔细看,这次秒针走了多长时间?如果秒针走5个大格呢?1圈呢?板书:60秒6.探究秒与分之间的关系1圈,分针会有什么变化?出示钟面给学生观察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板书:1分师:秒针转动1圈经过60个小格。
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1个小格也就是1分钟,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板书:1分=60秒2分等于多少秒?你怎么知道?三.活动体验1、感受1分钟60秒是一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1)原地活动体验写汉字写字母写数字背口诀(2)拍球跳绳跳动这一分钟里,我们可以拍几十个球、跳几十下绳,看来一分钟的价值挺大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进率。
教学用具演示用的实物钟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答。
(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一圈呢?(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间?(3)1时等于多少分?2.说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并写出来。
二、揭示课题计算很短的时间,如运动会60米、1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做2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等,一般不用时和分计时,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这节课就来学习“秒的认识”。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三、教学新课1.认识时间单位“秒”。
出示带有秒针的实物钟,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针走得最快?指出: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做“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我们平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认识分与秒的进率。
教师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然后慢慢地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
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3)那么1分是多少秒?板书:1分=60秒3.体验1秒时间有多长。
(1)教师报秒数,让学生从1写到10,看需要用几秒钟?(2)你呼吸一次,用几秒?四、巩固练习1.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有()根针,比较短的针叫()针,比较长的针叫()针,又细又长的针叫()针。
(2)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分。
(3)60分=()时 60秒=()分2.练习教材第72页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共1学时1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0页《秒的认识》第一课时2学情分析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带着以上的问题,我对所教的38位同学进行了前期调研,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调研情况如下:1.你知道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36位同学回答:秒;2位同学回答:不知道2.你知道这个时间单位和分之间的关系吗?32位同学回答:1分=60秒;2位同学回答:1分=10秒、10秒就是1分钟;4位同学回答:不知道3.你觉得1秒能干什么?你对秒有什么感觉?33位同学都进行了回答:“拍一下手”“点一下头”“一件完整的事情也干不了。
”“太短了!”“什么也干不了。
”我的思考:1.学生已对本节课中的知识性目标了解很多,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2.学生普遍认为“1秒”很短,也干不了什么。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1秒”“几秒”也是有价值的,从而感到珍惜时间的重要?3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单位。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境设疑,初步感受秒一分钟口算,限时完成师:今天的口算有什么特点?生:限时一分钟。
师:你能在这个要求中找到已经学习过的时间单位吗?生:分师,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生:时师:时和分有怎么的关系呢?生:1时=60分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进行了全校接力赛跑,为班集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国家队的运动员们也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曾经也有一位田径运动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被世界称为“东方神鹿”,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你知道他是谁吗?生:刘翔。
师:说得对!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刘翔110米栏夺金时,激动人心的场景吧!(播放刘翔110米跨栏的比赛全过程)师:感觉怎么样?生1:刘翔跑得真快!生2:他真厉害!师:为了给祖国争光,刘翔奋力拼搏,跑出了好成绩。
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秒的认识,掌握秒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对时间的珍惜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秒的定义:秒是时间的基本计量单位,等于一分钟的六十分之一。
2. 秒的符号:秒的符号是“s”。
3. 秒的计量:在日常生活中,秒常用于计量较短的时间间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秒的定义、符号和计量单位。
2. 教学难点:秒的符号和计量单位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秒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道具:秒表、钟表、计时器等。
2. 教学材料:秒表使用说明书、计时卡片、小组活动记录表等。
3. 教学环境:教室里要有充足的光线和适宜的温度,以确保学生能集中注意力。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引出秒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秒的定义:讲解秒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计量单位,等于一分钟的六十分之一。
3. 讲解秒的符号:讲解秒的符号是“s”,并让学生记住这个符号。
4. 讲解秒的计量:讲解在日常生活中,秒常用于计量较短的时间间隔。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使用秒表进行实践活动,如测量一分钟内能完成多少个特定的任务。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关于秒的问题,如秒的定义、秒的符号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秒的概念,并分享讨论成果。
3.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与秒相关的游戏,如“猜时间”,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秒的认识。
八、巩固练习1. 填写练习题:让学生填写关于秒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活动: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些需要测量时间的任务,如测量步行速度、测量心跳等。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公开课《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材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解1分=60秒。
秒的认识执教者:何利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 P60、61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时、分、秒是时间单位的一部分,“秒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及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秒的知识已有零星的经验积累,但学生对1秒或者几秒的时间观念缺乏具体体验及把握能力,所以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建立1秒的概念,理解1分=60秒。
教学准备:教学PPT、学生习题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还记得这个画面吗?今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课件)像刚才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要用到比时、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是什么?揭示课题:秒的认识2、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秒呢?教师出示收集的资料(红绿灯、秒表、电子表、钟面等)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1、认识秒针,体验1秒。
(1)出示钟面:这是有秒针的钟面,估计一下,哪一根是秒针?(2)你知道,1秒时间大约有多长吗?一起看着钟面感受一秒的时间。
板书: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3)体验1秒想一想,1秒你能干什么?你能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秒有多长吗?用你喜欢的速度再来感受1秒的长短。
2、体验几秒,加深对秒的认识.(1)感受5秒.观察钟面,这是过了几秒?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板书:秒针走1大格是5秒。
(2)体验10秒和20秒。
.提问:如果秒针从2出发,到几刚好是10秒?看着钟面,用你喜欢的速度和方式感受10秒.不看钟面,也没有声音,能自己估计出10秒吗?试一试.闭上眼睛,你觉得10秒到了就悄悄地举手示意。
对自己估计很满意的同学说一说自己估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