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伪钞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8
《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标准工作组一、标准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
2018年,为落实国务院“推动构建以标准引领、企业履责、政府监管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提升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以下称金标委)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称国标委)批准,《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以下称《规范》)正式列入2018年的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83385-Q-320。
《规范》拟在金融行业标准《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JR/T0154-2017,以下称机具金标)基础上制定,金标委协调中国防伪协会标准化委员会(以下称防伪标委会)对《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GB16999-2010,以下称《条件》)进行修订,使其与该国标相适应。
《规范》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的专项支撑,课题名称为“金融风险防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二)标准编制目的与意义。
一是应对人民币反假货币形势的需要。
人民币现金机具是阻截流通中假币的基础设施,在保障公众合法权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流通中现金规模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假币平均年收缴量近8亿元,严峻的假币形势危害公众利益。
在货币流通领域,现金从业人员和普通公众对现金机具鉴伪功能依赖性强,现金机具性能对于阻截假币非法流通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顺应现金机具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全社会对现金机具的需求持续上涨。
目前,全社会现金机具总体规模在千万台以上,其中包括金融机构使用的点验钞机、纸币清分机、自助存取款一体机、硬币清分机,以及各类智能化现金机具,和公众日常使用的自助售货机、售票机、缴费机等。
但现金机具市场鱼龙混杂、产品鉴别能力参差不齐,公众误收假币、利益受到侵害事件时有发生。
有必要制定国家标准,统一规范机具鉴别能力,遏制现金机具行业乱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反假人民币知识竞赛试题库(870题)一、单选题(450题)二、多选题(270题)三、判断题(148题)一、单选题:31.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的牵头单位是(),召集人是()。
A.国务院,国务院总理B.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C.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答案:(B)32.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筛选出可疑的新型假币,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报送行在解缴假币实物时将筛选出的假币()提交。
A.妥善保管,年末时集中B.单独C.与其他假币一并答案:(B)34.()年颁布了《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GB_16999-2010)。
A.2010B.2011C.2012答案:(A)35.《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GB_16999-2010)中定义的A级点验钞机应具有券别,套别及版别识别能力中的()种。
A.1B.不少于1C.2D.3答案:(D)36.银行业金融机构交存人民银行发行库的已清分完整券投放到另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后,长短款、假币等差错责任由()承担。
A.发现差错行B.人民银行C.出售清分系统的一方D.实施清分操作的一方答案:(D)37.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硬币,处理方法为()。
A.应当面以统一格式的专用信封封装并在封口处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B.应当面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C.应当面加盖“假币”字样的戮记,并以统一格式的专用袋加封答案:(A)38.《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 (GB_16999-2010)中定义的A级点验钞机要求使用大于等于()种鉴别技术。
A.12B.9C.5D.4答案:(B)39.()是输入待查冠字号码的部分字符、取款时间段等不完整信息或模糊信息,从查询到的结果中再搜索是否包含待查现钞的查询方式。
A.精确查询B.模糊查询C.对应查询答案:(B)40.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应当自受理鉴定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
A.5B.10C.15D.20答案:(C)41.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假人民币收缴工作的通知》(银货金(2013) 159号)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清分中心发现假币后应().A.退回来源单位B.按照假币收缴程序收缴C.直接销毁D.按照假币处置规程封装交人民银行答案:(D)42. 根据冠字号码查询结果判定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付出的假币,有假币实物的应()A.退还持有人B.予以收缴C.交由公安处理答案:(B)43. 为确保冠字号码检索系统安全,应设立系统准入机制,检索人员可以通过()进入系统。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货币,对于鉴别真伪是非常重要的。
人民币鉴别仪作为一种专门用于鉴别人民币真伪的设备,在金融、商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人民币鉴别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对其进行了规范和标准化管理。
一、标准号GBxxx-2010《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二、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三、主要内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民币鉴别仪的技术要求、鉴别性能、安全性能、环境要求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所涉及的一些术语、标准和规范均参考了国家标准,确保了技术要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术语和定义本章节明确定义了人民币、鉴别仪等相关术语的含义,以便读者准确理解标准的内容。
4. 技术要求人民币鉴别仪应具有良好的鉴别性能,能够准确地鉴别人民币的真伪。
还应具备好的安全性能和稳定的环境要求。
5. 鉴别性能鉴别性能是人民币鉴别仪的核心要求,其直接关系到人民币真伪的准确鉴别。
这一部分具体规定了鉴别仪的光学、磁性、红外线等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6. 安全性能为了防止人民币鉴别仪本身被伪造或者被篡改,本标准对其安全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密码保护、防伪造防篡改等方面。
7. 环境要求人民币鉴别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方面,以确保其正常的工作和鉴别准确性。
8. 试验方法本标准还详细描述了对人民币鉴别仪进行各项性能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保证鉴别仪在实际使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适用范围本标准作为人民币鉴别仪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标准,适用于所有人民币鉴别仪的设计、制造、检测和使用。
五、结语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的发布,对国内市场的人民币鉴别仪生产和使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规范作用,为保障人民币的安全流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希望生产厂商和使用单位能够严格遵守本标准,确保人民币鉴别仪的质量和性能,共同维护国家金融秩序和人民币的信誉。
以上是对《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的详细解读,相信对于广大生产厂商和使用单位来说,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本标准,为人民币的鉴别和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电磁兼容(EMI)抑制技术设计指南作者:刘梦晴白荣涛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11期摘要:本文全面地论述了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详细地分析了形成电磁干扰的基本要素,提出了抑制和防止电磁干扰的各种措施及整改方案,整改样机通过实验室验证确认,符合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的国家标准。
关键词: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电磁兼容干扰源设计验证确认中图分类号:TH6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1-0110-021、引言随着人民币的高速流通以及假钞的频频出现,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已广泛应用于各大银行机构,并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民币伪钞鉴别仪行业是平阳县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占温州地区的63%,产量占全国的38.5%。
但一直以来,该行业存在整体技术力量薄弱,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特别是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弱,电磁兼容检测项目(电源端子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合格率一直不高,影响我县金融机具行业技术升级和市场开拓。
因此,如何提升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电磁兼容能力已迫在眉睫。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是使所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实现电磁兼容。
其要求是使人民币伪钞鉴别仪满足EMC标准的规定并具有两方面的能力:(1)能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无性能降低或故障;(2)对该电磁环境不是一个污染源。
2、电磁兼容性的规范和标准1998年我国发布了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方法》,2008年发布了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人民币伪钞鉴别仪为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产品在其规定的检测项目中,涉及GB9254的部分修改为“电源端子传导骚扰、电信端口传导骚扰、1GHz以下辐射骚扰和1GHz以上辐射骚扰”,自2009年9月1日起实施。
3、电磁干扰源的分类各种形式的电磁干扰是影响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电磁兼容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它是电磁兼容性设计中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反假货币考试(真题试卷5)以下红色字体为正确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30分)1、查询人对首次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假冠字号码查询结果有异议的,查询受理单位应告知查询人在接到查询结果通知书后___A____个工作日内持查询结果通知书和相关资料向受理单位的上级行或者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申请再查询。
A.3B.7C.15D.302、《假人民币没收收据》第___C____联交假币持有人。
A.一B.二C.三D.四3、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下列选项不属于央行性质的是___D____。
A.发行的银行B.政府的银行C.银行的银行D.公众的银行4、金融机构清分中心在金融机构网点缴存的现金中发现假币,假币实物由___B___直接收缴。
A.清分中心的上级部门B.清分中心C.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D.中国人民银行总行5、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的光变面额数字的颜色变化是由___C____。
A.蓝变金B.金变绿C.绿变蓝6、___C____,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发行棕色伍元券和枣红色壹角券的通告》,标志着第三套人民币的正式发行。
A.1955年5月10日B.1959年12月1日C.1962年4月17日7、查询申请表、____B___和查询结果通知书应自成类别,以业务发生时间先后为序,按年装订,保存期为5年。
A.申请人申请资料B.再查询申请表C.申请书8、查询申请表、再查询申请表和查询结果通知书应自成类别,以业务发生时间先后为序,按年装订,保存期为___A____年。
A.5B.10C.209、“假币”印章应加盖在___C____上。
A.假币实物B.假币收缴凭证C.假币实物或假币收缴专用袋D.假币没收收据10、1999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的竖冠字号码是___A____。
A.红色B.黑色C.蓝色D.绿色11、假币专用封装袋的规格为___A____。
A.22cm(长)×14cm(宽)B.25cm(长)×14.5cm(宽)C.20cm(长)×15.5cm(宽)D.25cm(长)×15.5cm(宽)12、1元,下列选项中对图片上标①防伪特征名称描述正确的是___A____。
银行点验钞机具质量问题探讨韩艳霞;高连林【摘要】随着我国纸币流通量的逐年加大和假币投诉事件的增多.银行出纳柜台现金处理工作日益繁重,点验钞机具已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可缺少的设备,加强银行点验钞机具的质量标准化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本文从银行使用的点验钞机具现状、银行点验钞机具需求特点以及银行点验钞机具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银行业点验钞机具质量标准化的建议.【期刊名称】《河北金融》【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银行机具;质量标准化;探讨【作者】韩艳霞;高连林【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石家庄050000;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4银行点验钞机具具有纸币计数和辨伪的功能,由于我国居世界现钞发行之最,纸币流通量逐年加大且假币投诉事件时有发生,银行出纳柜台现金处理工作繁重,点验钞机具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设备,加强银行点验钞机具的质量标准化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目前,国内银行业使用的点、验钞机具是1997年版国标的规定,要求具有“荧光鉴别、磁性鉴别、安全线鉴别、水印鉴别、图形鉴别、纸币纸质综合鉴别、红外鉴别、纸币透光度鉴别、其他方式鉴别”9项鉴别功能中的任意2种即可算达标,不能满足当前反假货币和银行业务开展的需要。
据对唐山辖区21家金融机构的1146个营业网点进行调查,现正在使用的点验钞机53个品牌7329台,全部为1997年国标。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11年5月1日实施的新的点验钞机标准《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GB16999-2010),其技术要求遵循“以真鉴假,以假鉴假”的技术原理而制定。
该标准对点验钞机鉴伪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意味着未来的点验钞机必须具备荧光鉴别、磁性鉴别、安全线鉴别、水印鉴别、图形鉴别、纸币纸质综合鉴别、红外鉴别、纸币透光度以及冠字号码识别与统计这其中所有的鉴别能力,这就为银行点验钞机质量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鉴伪技术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鉴伪技术介绍目前流行的伪钞鉴别仪的鉴伪技术,提出在改善现有验钞设备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鉴伪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鉴伪;伪钞鉴别仪(验钞机);人民币 Techniques of Discriminating Machine for RMBTANG Chunhui(Optical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Key words: discrimination; discr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鉴伪技术介绍目前流行的伪钞鉴别仪的鉴伪技术,提出在改善现有验钞设备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鉴伪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鉴伪;伪钞鉴别仪(验钞机);人民币Techniques of Discriminating Machine for RMBTANG Chunhui(Optical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Key words: discrimination; discriminating machine for banknote; RMB 磁性检测就是对磁性线或对磁性油墨的检测。
1.1安全线磁性检测钞票纸正面偏左位置有1.2mm宽的安全线,用磁性检测器检验有磁性反应。
大部分验钞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
对第四套人民币的磁性辨伪最初是检测钞票安全线有无磁性,后来提高到对钞票的磁性分布和强弱进行分析,但由于客观原因要进一步提高辨伪水平比较困难。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GB16999-2010点验钞机新国家标准)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3)5 要求 (3)6 试验方法 (5)7 检验规则 (9)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附录A (规范性附录)鉴别仪常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11)附录B (规范性附录)检验规则 (18)参考文献 (22)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起草规则编制。
本标准技术要求遵循以真鉴假,以假鉴假的技术原理。
本标准代替GB16999-1997《人民币伪钞鉴别仪》。
本标准与GB16999-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原《人民币伪钞鉴别仪》修订为《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见封面)。
---修改了标准范围,修改为:对流通纸币进行自动鉴别的点验钞机和验钞仪产品(见第1章)。
---修订定义为术语和定义,修改了部分术语并新增了术语(见第3章)。
---增加了产品分级方法(见4.1.2)。
---修订技术要求为要求。
对鉴别技术种类进行了规范,分为光鉴别技术与磁鉴别技术两大类。
增加:鉴别技术种类划分表及多光谱图像分析鉴别技术和冠字号码识别技术等(见5.1.1表1)。
---增加:鉴别仪使用寿命时间要求(见5.3)。
---修改了试验方法内容。
增加:鉴别仪鉴别能力和漏辨率、误辨率检测选用测试样张等试验方法(见6.2.4)。
---增加规范性附录A 鉴别仪常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见附录A)。
---增加规范性附录B 检验规则(见附录B)。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梓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公安部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钞长城金融设备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维融电子有限公司、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纬实业总公司、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中钞信达金融设备有限公司、深圳贝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湖南丰汇银佳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南京新创验钞设备有限公司、苏州少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康艺电子有限公司、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5311工厂)、广东百佳百特实业有限公司、南京理工速必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圣福伦科技有限公司。
GB 16999-200X《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修订起草工作组——————————————————-———————2009年4月10日GB 16999-200X《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及意义GB 16999-1997《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国家标准,自1997年10月5日被批准发布,于1998年7月1日实施以后,为规范“人民币鉴别仪”研发、生产和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打击假币犯罪行为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人民币防伪技术和防伪鉴别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发展,原有的国家标准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
这是因为,1)GB 16999-1997《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国家标准的出台,是针对当时的第四套人民币防伪技术而设计、制订的。
时至今日,人民币版本及防伪技术已经历了自1999年10月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和2005年新增强版本的两次防伪技术升级,它的整体防伪技术水平较第四套人民币有了质的提高和飞跃。
2)随着犯罪分子或犯罪集团伪造假币(伪造币、变造币等)技术的提高,尤其目前HA90等假币猖狂蒙骗低端点钞机或蒙骗群众事件的发生,给人民币信誉、国家金融和群众经济财产造成受损,也给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危害。
因此,为了有效打击制、贩假人民币活动,保障人民币正常流通,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鉴别仪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针对现行流通的人民币,亟待对GB 16999-1997《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国家标准进行修订,提供满足市场和形势需要的鉴别仪。
2003年6月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03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标委计划[2003]37号)立项批准,下达了《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计划编号:20030673-Q-469,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司(原)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2006年6月30日,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标准的急需,在完成国家标准清理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重新下达了2006年第一批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进一步明确、落实了《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
1.2 起草过程2003年7月至2005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了北京、南京、沈阳、广州、深圳、浙江等地多家企业、以及各大银行机具业务负责人、研究机构等参加的GB 16999-1997《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多次组织专家讨论,征求修改意见,几易其稿,于2005年6月份形成了修订标准(草案稿)。
2005年下半年,由于05新版人民币将要发行,又有新的防伪技术被新版人民币采用。
标准的修订又需做出新的调研和调整。
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新版人民币防伪技术可公开的政策支持后,标准才可做出有关规定和要求。
标准审查筹备工作暂处顺延状态。
2006年,又随着05新的增强版人民币发行,标准的修订工作处于技术跟踪、技术积累阶段,直到2008年8月。
2008年9月,根据《国家防伪标准体系表》的整体框架技术要求,防伪标委会组织了有关单位及机构负责起草了“GB 16999-200X《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征求意见稿草案)。
于2008年12月中旬,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该项标准研讨会,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订。
会后,又先后组织有关单位及技术人员参加标准征求意见,经充分协商和论证,于2009年4月初,标准起草工作筹备组提出了“GB 16999-200X《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2. 编制原则根据“GB 16999-1997 《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国家标准贯彻实施十年来的实践经验,本次标准修订应遵循下列原则。
2.1 目的性原则1)通用性要求。
本标准是鉴别仪的通用技术条件,用统一的原则分类产品,对鉴别仪的共性指标和防伪特性提出要求,做好产品通用性技术条件的规定。
同时兼容由于鉴别仪在品种、规格、使用场合的多样性,导致市场对其特性指标需求及档次差异较大,对于具体产品的个性化指标,允许其在产品标准及供货合同中另行规定。
即人民币鉴别仪标准将由以下方面系列标准构成:第一层为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要求;第二层包含a) 人民币静态鉴别仪特殊要求;b)动态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特殊要求等;第三层,在第二层的分类基础上,再分各具体技术产品鉴别仪标准。
这样,按产品内在联系尽可能地成套编制标准,保证鉴别仪机具系统完整和协调,发挥整体效能,提高整个社会反假币鉴别仪的技术水平。
2)保密性要求。
标准尤其是其核心技术指标和防伪特性指标制定时,要从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群众安全、金融安全等考虑,遵循法律、法规要求,兼容社会各层次的需求,确定适用于机读设备识读、鉴别操作需要的各项指标,满足标准需求的多样性。
即标准的编制,要考虑那些内容能写,那些不能写,以什么为主来编制标准,写到什么程度,要有度,要遵循一定的保密要求的。
否则,如写的不好,应该采取保护措施保密的未保密,将核心技术或工艺泄漏,标准则成了造假的标准(依据),岂不成为社会公害!这是防伪标准编制时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3)防伪性能要求。
根据人民币防伪技术属于国家机密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标准修订、编制时,要从识别、鉴别人民币防伪特征及其属性的通用性等方面多下功夫,把握标准技术内容和水平,设计考核指标与评价方法。
为鉴别仪的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
同时,也为新涌现或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留有发展余地,鼓励创新和产品升级,保证标准技术指标的可扩展性。
2.2 “以真治假(鉴真)”原则为反假币,老版本的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工作理念是鉴别伪钞,其带来的不足点是:与真钞采用的新防伪技术、措施和印制技术联系得不够紧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法分子伪造假币采用的手段不同,其假币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在社会出现的时间上,随时可能出现。
这样造成鉴别仪反假币工作总是处于被动跟踪、破译和封堵的不利局面。
因此,在本次标准修订中,需要转变理念,密切联系新版人民币的新防伪措施及印制技术,研究鉴别仪反假币机理,建立“以真治假(鉴真,或鉴真保真)”技术标准内容。
“以真治假(鉴真)”就是以查验货币上的防伪特性作为设计鉴别仪反假币的思路,将查验到的防伪特性是否与真币防伪特性相符合的作为判断真假币的首要条件。
可以说,查验币上的防伪特性,是本次标准编制、研究的一项主要技术内容。
2.3 协调性原则标准的修订及有关技术条款的确定,一是要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相协调,满足他们的要求;二是要与各相关标准间协调,在规定好产品通用性技术条件时,还要兼容具体产品的个性化指标的需求,允许其在满足通用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规定出其自身产品标准要求。
科学、合理规划,使标准和指标成体系,发挥整体效能,促进技术进步。
2.4 前瞻性原则标准的修订、研制首先以国内外应用比较成熟的、体现国内外技术先进性的产品为基础进行标准及有关技术条款修订。
在保证技术领先,规范现有成熟技术的同时,还要为新涌现或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要科学的划分、筛选产品特性及技术指标,在搞清诸质量特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突出真正重要的特性,做到“主次分明”、“宽严适度”。
标准中的部分基础指标选取了多数企业的平均值,以利于标准在发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同时,使标准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2.5 适用性原则本标准作为通用技术条件,其技术及考核指标的选取与确定,不仅要结合考虑目前国内外机构及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还要结合考虑到国内外人民币防伪技术发展及鉴别仪产品成熟、应用状况等因素综合编制,以适应我国鉴别仪的实际情况,指导、规范行业的发展。
3 本标准与97版标准的主要差异及主要技术指标说明3.1本标准与97版标准的主要差异3.1.1 修订的基础本次标准的修订,是在总结、借鉴“GB 16999-1997 《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国家标准贯彻实施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参考了“GB 16999-1997《人民币伪钞鉴别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2月3日颁布,2000年5月1日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04月15日颁布,2003年7月1日施行)、《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11月13日印发)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
3.1.2 修订的思路新修订标准(草案)在遵循上述修订的原则基础上,主要修订思路体现以下5个方面:①提出产品分类要求。
标准草案中鉴别仪产品(按鉴别性能等分级)分4级(A、B、C、D);一为区分底端和高端产品打基础;二为区别目前市场中所有产品统称“伪钞鉴别仪”,混淆其技术含量及鉴伪能力不一样的差异,给用户(或消费者)正确选购带来的困难;三为真正具有技术实力和良好服务的产品发展,实现优质优价留下空间;四为规范市场秩序提供评判的技术依据。
②提高鉴别技术或能力指标要求。
标准草案中根据鉴别仪产品分类的不同,提出不同的技术指标。
增加新的鉴伪技术,提高鉴别能力要求,A类产品不少于4种。
③严格考核指标。
在上述(②提高鉴别技术或能力指标)的基础上,提高“漏辨率”和“误辨率”指标要求;这两项技术指标,是考核鉴别仪鉴伪能力的核心指标,也是鉴别仪鉴别(查验)人民币防伪技术重要指标的体现。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无论鉴别仪具备多少种鉴别技术,最终皆可从这两项防伪指标上得以反映。
④完善测试方法。
严格“动态(假币样本)数据库”样本要求,保证试验中测得的“漏辨率”和“误辨率”指标数据准确、科学,保证产品鉴别能力真实、客观、公正和权威。
“动态(假币样本)数据库”样本对评判“鉴别仪”鉴别质量优劣,有着直接影响。
有什么样的假币样本,就会有的什么样的“漏辨率”和“误辨率”数据,就能评判出具备什么样技术水平的“鉴别仪”产品。
严格“动态(假币样本)数据库”样本要求,这一方面是“人民币的(重要)防伪技术属于国家机密”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民币防伪“以真治假(鉴真)”,抓住本质,变“长期以来假币识别存在被动和滞后”为主动和先进所在。
体现机具的生产应有创新意识,应围绕着真的钞票做文章,高新技术设计的思维应在先,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增加主动性,使机具的生产适合于社会的应用。
⑤增加相关功能。
目前,《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新增技术内容有:多光谱图像鉴伪、磁码分析鉴伪、纸币号码识别、记录、保存。
由于上述内容均为首次提出,还未见有可借鉴的标准资料。
因此,该《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制定,具有较大难度,在技术上具有导向性,防伪力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