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电流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539.84 KB
- 文档页数:3
常用电流计算公式以常用电流计算公式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电流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量度,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大小与电荷的量和通过导体的时间有关。
2. 电流计算公式根据电流的定义,可以得出电流计算的公式为:I = Q / 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t表示通过导体的时间。
3. 电流计算公式的应用3.1 电流和电荷量的关系根据电流计算公式,可以推导出电流和电荷量的关系:I = Q / t可得 Q = I * t这表示,电荷量等于电流乘以通过导体的时间。
例如,如果电流为2A,通过导体的时间为5秒,则电荷量为10库仑(C)。
3.2 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这个公式表明,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如果给定电压和电阻的数值,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电流的大小。
3.3 电流和功率的关系根据功率的定义,可以得出电流和功率的关系:P = U * I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个公式表明,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如果给定功率和电压的数值,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电流的大小。
4. 电流计算公式的应用举例4.1 计算电子流经过电路的时间假设一个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量为1.5 * 10^18个,电流为0.5A,我们可以使用电流计算公式来计算电子流经过电路的时间:t = Q / It = (1.5 * 10^18) / (0.5)计算可得,电子流经过电路的时间为3 * 10^18秒。
4.2 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假设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12V,电流为3A,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路中的电阻:R = 12 / 3计算可得,电路中的电阻为4欧姆(Ω)。
4.3 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假设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6V,电流为2A,我们可以使用功率公式来计算电路中的功率:P = U * IP = 6 * 2计算可得,电路中的功率为12瓦特(W)。
电线平⽅与允许的最⼤电流2.5平⽅的电线可以带多少负荷电线负荷的计算⽅法⼀、常⽤电线的载流量: 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中敷设,⼯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 1.5平⽅毫⽶——22A 2.5平⽅毫⽶——30A 4平⽅毫⽶——39A 6平⽅毫⽶——51A 10平⽅毫⽶——74A 16平⽅毫⽶——98A ⼆、家⽤的⼀般是单相的,其最⼤能成受的功率(Pm)为:以 1.5平⽅毫⽶为例 Pm=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取安全系数为1.3,那么其长时间⼯作,允许的功率(P)为: P=Pm÷1.3=4840÷1.3=3723⽡ “1.5平⽅”的铜线。
能承受3723⽡的负荷。
三、1.5平⽅毫⽶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是22A,220V的情况可以长时间承受3723W的功率,所以24⼩时承受。
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平⽅毫⽶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安全的电⼒是每平⽶6A 如:1.5 mm2 bvV需要计算⽅式应该是 1.5平⽶×6A=10.5A10.5A×220W=2310W 这就是1.5单轴最⼤输出功率。
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1.5×8A/mm2=12A,功率=电压×电流=220×12=2640⽡=2.64千⽡ 1.5平⽅的铜芯电缆最⼤电流的,可⽤于三相动⼒设备(额定电压380V的2.5KW以下的电机),可⽤能承载接近25A电流的,可⽤于三相动⼒设备于单相照明等(额定电压220V)设备,每相能承载2.5KW以下的单相设备的。
在作为三相电机的接线电缆不太长(10⽶内)时可载荷2.5KW(10.5A),线段过长相应载荷降低。
⼀般按每平⽅载流4~6A选取,长线取⼩值,短线取⼤值。
2根1.5平⽅铜芯电线穿线管理论上是3平⽅,实际载荷多少千⽡。
在220V电压是2.64千⽡。
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国标线缆是指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要求的电线电缆产品。
电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和电气设备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能和质量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是指线缆根据其结构和导体材料的特性,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安全承载的电流大小。
本文将论述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的相关知识和影响因素。
一、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的重要性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的确定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过大的电流容量会导致线缆过载甚至燃烧,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过小的电流容量会造成线缆过热、烧损,增加电力系统的损耗和维护成本。
因此,合理确定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既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又能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
二、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的判据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的判据主要基于线缆的导体材料、结构参数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
1. 导体材料线缆的导体材料是决定允许标准电流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导体的截面积越大,电流的通行能力就越强。
常见的导体材料有铜和铝,其中铜导体的导电性能较好,通常比铝导体具有更高的允许标准电流值。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铜包铝和铜包铝包钢等复合导体材料,从而进一步提高线缆的电流容量。
2. 结构参数线缆的结构参数也对允许标准电流值有一定影响。
主要考虑的参数包括导体形状、绝缘层材料、绝缘层厚度等。
例如,对于同等截面积和导体材料的线缆,圆形导体的电流承载能力大于扁平形导体;采用高耐热性和低介电常数的绝缘层材料,可以提高线缆的允许标准电流值。
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是确定国标线缆允许标准电流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下,线缆的导体温升会有所不同。
因此,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需要对线缆的允许标准电流值进行合理调整。
此外,考虑到线缆的密集敷设、大气湿度、环境振动等因素,还需考虑线缆的短时过载能力和短路能力等安全指标。
电线负荷的计算方法一、常用电线的载流量: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1.5平方毫米——22A 4840瓦2713.333332.5平方毫米——30A 6600瓦0.560606064平方毫米——39A 8580瓦6平方毫米——51A 11220瓦10平方毫米——74A 16280瓦16平方毫米——98A21560瓦二、家用的一般是单相的,其最大能成受的功率(Pm)为:以 1.5平方毫米为例 Pm=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取安全系数为1.3,那么其长时间工作,允许的功率(P)为: P=Pm÷1.3=4840÷1.3=3723瓦“1.5平方”的铜线。
能承受3723瓦的负荷。
三、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是22A,220V的情况可以长时间承受3723W的功率,所以24小时承受2000瓦的功率的要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综合上述所说的,现在的电力衰减厉害,加上电力设备的质量中等化,所以安全的电力是每平米6A电力使用每平米7A ,安全的电力使用每平米应该为6A,如果您需要计算方式应该是1.5平米×6A=10.5A10.5A×220W=2310W这就是1.5单轴最大输出功率如:1.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1.5×8A/mm2=12A 220V的电压的话就是功率=电压×电流=220×12=2640瓦=2.64千瓦应该根据负载的电流来计算功率的,1.5平方的铜芯电缆最大能承载接近25A电流的,可用于三相动力设备(额定电压380V的2.5KW以下的电机),可用于单相照明等(额定电压220V)设备,每相能承载2.5KW以下的单相设备的。
⑴P=1.732UIX0.8算得I=45.58A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导线在短路状态下的允许电流计算导线的短路状态是指导线两端之间的电阻接近于零的状态,导线内部发生故障或损坏导致电流可以直接通过短路产生回路,短路电流会很大,可能会对整个电路系统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导线时,需要计算允许的短路电流,以保证电路的安全运行。
导线的允许电流是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导线可以稳定承受的最大电流值,超过该值可能导致导线过热、熔化、着火等危险情况,甚至引发火灾和电击事故。
导线的允许电流取决于导线的材料、截面积、散热条件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
首先,计算导线的截面积。
导线截面积决定了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电阻大小,一般使用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导线的截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承载能力也就越大。
其次,确定导线的材料。
导线的材料也会影响导线的短路电流。
常见的导线材料有铜和铝。
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能,因此,相同截面积的情况下,铜导线的承载能力要高于铝导线。
根据导线的材料和截面积,可以查阅相关的导线材料表或标准,找到相应的允许电流数值。
然后,考虑导线的散热条件和环境温度。
导线的散热能力会影响其承载能力。
如果导线周围散热较好,能够及时将导线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那么导线的承载能力较高;反之,如果散热条件较差,导线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导线的承载能力则会降低。
此外,环境温度也对导线的承载能力有影响。
一般情况下,导线的允许电流是在一定环境温度下确定的,通常为20℃或30℃。
如果实际环境温度高于标准环境温度,则需要对导线的允许电流进行修正。
最后,根据以上几个因素计算导线的允许电流。
假设要计算一根铜导线的允许电流,该导线的截面积为2.5mm²,环境温度为30℃,导线周围散热良好。
根据铜导线的材料表,该导线的允许电流为25A。
总结来说,导线在短路状态下的允许电流计算需要考虑导线截面积、材料、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等因素。
合理计算导线的允许电流,可以保证导线的安全运行,防止因短路电流过大而引发的危险和损坏。
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是描述电荷运动的物理量。
在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对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电流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的,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
I = V / 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V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当我们知道电压和电阻的数值时,可以直接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有一个电压为10伏特、电阻为5欧姆的电路,那么根据公式可得:I = 10 / 5 = 2安培这表示电路中的电流为2安培。
在实际应用中,电流的计算对于电路设计、电器选择和安全保护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通过计算电流,可以确定电路中的功率消耗和电器的工作状态,从而进行电路的合理设计和电源的选择。
电流的计算还可以用于电阻的测量。
根据欧姆定律,当我们知道电压和电流的数值时,可以通过公式I = V / R来求解电阻的大小。
例如,如果有一个电压为5伏特、电流为1安培的电路,那么根据公式可得:5 = 1 * R解得R = 5欧姆这表示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为5欧姆。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是变化的。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压和电阻的数值,而电流的方向取决于电压的极性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恒定的;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改变。
电流的计算公式是描述电流大小和方向的重要工具。
通过使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应用于电路设计、电器选择和电阻测量等方面。
熟练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电路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2.5平方的电线可以带多大的电流?教您如何计算电线的承载电流电线负荷的计算方法一、常用电线的载流量: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1.5平方毫米——22A2.5平方毫米——30A4平方毫米——39A6平方毫米——51A10平方毫米——74A16平方毫米——98A二、家用的一般是单相的,其最大能成受的功率(Pm)为:以 1.5平方毫米为例Pm=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取安全系数为1.3,那么其长时间工作,允许的功率(P)为:P=Pm÷1.3=4840÷1.3=3723瓦“1.5平方”的铜线。
能承受3723瓦的负荷。
三、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是22A,220V的情况可以长时间承受3723W的功率,所以24小时承受2000瓦的功率的要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综合上述所说的,现在的电力衰减厉害,加上电力设备的质量中等化,所以安全的电力是每平米6A电力使用每平米7A ,安全的电力使用每平米应该为6A,如果您需要计算方式应该是1.5平米×6A=10.5A10.5A×220W=2310W这就是1.5单轴最大输出功率如:1.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1.5×8A/mm2=12A 220V的电压的话就是功率=电压×电流=220×12=2640瓦=2.64千瓦应该根据负载的电流来计算功率的,1.5平方的铜芯电缆最大能承载接近25A电流的,可用于三相动力设备(额定电压380V的2.5KW以下的电机),可用于单相照明等(额定电压220V)设备,每相能承载2.5KW以下的单相设备的。
电流计算公式电流是任何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电流计算公式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基础知识。
电流是指从一个电路过程中每秒经过的电子数量,它用单位安培(A)来表示。
电流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电子工程师们精确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以及设计准确电路。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电流计算公式,以及它们的含义。
首先,让我们来熟悉一下基本的电流计算公式。
最基本的电流计算公式是Ohm定律,它定义电流的大小:i=U/R,其中U是指电压大小,R代表电阻大小。
Ohm定律表明,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也会增加,反之,当电压减小时,电流也会减小。
电路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电感,电感可以把电流转换成电压。
它的计算公式是:L=V*t/i,其中V是电感电压,t是时间,i代表电流大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路中更具体的电流计算公式。
根据Kirchhoff定律,电流分为两种:入口流量和出口流量。
它们的公式分别是:I_in=U_in*t/L(入口流量计算公式),I_out=U_out*t/L(出口流量计算公式),其中U_in和U_out是电路中的电压,L表示电路的电感大小。
此外,当电路中有两个电源时,公式可以再简化:I=U_1/R_1 + U_2/R_2。
这是电流计算公式的另一种形式,它表明当有多个电源时,全部电源的电流叠加起来的总电流。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高级的电流计算公式极距公式。
极距公式可以用来求解环形电路中的全部电流,它可以表示为:I_1 + I_2 + I_3+ + I_n = 0。
它表明了在环形电路中,全部电流的总和等于零。
总之,电流计算公式是电子电路设计的重要参考,它可以帮助电子工程师们精确的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以及设计准确的电路。
此外,电流计算公式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电路原理,及其工作原理。
电线安全荷载电流计算与应用
一电流计算口诀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电线几平方是指导体的截面积。
一般规格为:1,1. 5,2. 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等。
)
口诀解释:10 mm2以下的铝线,用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知道安全载荷的电流安培数了,若是铜线需升级算。
例如:1.5mm2铜线需要升计算。
2.5*5=12.5a可以与下表对照符合国标。
( 口诀只能作为估算)
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铜线负载电流值标准:
1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6A--8A;
1.5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8A---15A;
2.5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16A--25A;
4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25A--32A;
6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32A--40A;
二实际应用
家庭用的电线通常有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及10平方这几种。
照明1.5mm2,
插座2.5mm2,
空调4mm2专线
储水式电热水器的电源有 2.5mm2规格的就够了,即热式电热水器却需要6mm2甚至更大的线材。
此表额定电压为220v。
电缆允许短期过载电流的计算(YJV22 8.7/10kV 3×240) 为准确计算地下敷设电缆的暂态响应,可根据惠司门法,将电缆和周围媒介分成六个区域分区计算:1单位长度电缆各部分热容的计算1.1 电缆导电线芯的热容的计算:式中,c kt 为导电线芯的热容系数,c kt =3.5×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c C kt KT =3.5×106×240×10-6=840 J •℃-1 1.2 XLPE 绝缘(含导体屏蔽层)热容的计算:∇⨯=i i kt KT式中,i kt 为导电线芯的热容系数,i kt =1.2×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i i kt KT =1.2×106×(30.82-18.42)×π/4×10-6=575 J •℃-11.3 金属屏蔽层的热容的计算:∇⨯=s s kt KT式中,s kt 为导电线芯的热容系数,s kt =3.5×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 ∇⨯=s s kt KT =3.5×106×(31.12-30.82)×π/4×1.22×10-6=62.25J •℃-11.4 内衬层的热容的计算∇⨯=g g kt KT式中,g kt 为导电线芯的热容系数,g kt =1.7×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g g kt KT =1.7×106×(71.42-67.02)×π/4×10-6=813J •℃-11.5 金属屏蔽层的热容的计算:∇⨯=swa wa s kt KT式中,swa kt 为导电线芯的热容系数,swa kt =3.6×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c C kt KT∇⨯=swa swa kt KT =3.6×106×(73.42-71.42)×π/4×0.7×10-6=573J •℃-11.6 外护套的热容的计算∇⨯=kt KT式中,kt 为导电线芯的热容系数,kt =1.7×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kt KT =1.7×106×(79.22-73.42)×π/4×10-6==1182 J •℃-11.5 周围媒介土地的热容的计算:将土地划分为四个同心圆区域,第一区域的内径为电缆本身的外径,第四区域的外径D4=4L ,L 为敷设深度,取L=1000mm.四个区域的截面积之比为1:4:16:64,且第一个区域的面积为A ,各截面直径分别为D1,D2,D3,D4,列方程组: ()()()()⎪⎪⎪⎪⎩⎪⎪⎪⎪⎨⎧-=-=-=-=232422232122221464416444A D D A D D A D D A D D e ππππ求解: ()224854A e D D -⨯=π()()22083.01*4340-=π=0.148 m 2 214e D A D +=π=0.441m 21216D A D +=π=0.871m 22364D A D +=π=1.737m土地区域中第I 区的热容的计算:I=1 ∇⨯=kt KT式中,kt 为土地的热容系数,kt =2.52×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kt KT =2.52×106×0.148=3.72×105 J •℃-1I=2 ∇⨯=kt KT式中,kt 为土地的热容系数,kt =2.52×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kt KT =2.52×106×0.148×4=1.49×106 J •℃-1I=3 ∇⨯=kt KT式中,kt 为土地的热容系数,kt =2.52×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kt KT =2.52×106×0.148×16=5.96×106 J •℃-1I=4 ∇⨯=kt KT式中,kt 为土地的热容系数,kt =2.52×106 J •m -3•℃-1 , ∇为体积 (m 3)∇⨯=kt KT =2.52×106×0.148×64=2.38×107 J •℃-11.6 电缆各区的热容:分相屏蔽型电缆本体两区的热容计算:第一区: ⎪⎭⎫ ⎝⎛+=23i C KT KT KT ⎪⎭⎫ ⎝⎛+=23i C KT KT KT =3×(840+575/2)=3382 J •℃-1第二区: J i s KT KT KT KT +⎪⎭⎫ ⎝⎛+=23 KT KT KT KT KT KT KT swa s J i s ++++⎪⎭⎫ ⎝⎛+=23=3617J •℃-1 第三区: ∇⨯=kt KT =2.52×106×0.148=3.72×105 J •℃-1 第四区: ∇⨯=kt KT =2.52×106×0.148×4=1.49×106 J •℃-1 第五区: ∇⨯=kt KT =2.52×106×0.148×16=5.96×106 J •℃-1 第六区: ∇⨯=kt KT =2.52×106×0.148×64=2.38×107 J •℃-11.7 电缆各区的热阻计算:分相屏蔽型电缆本体两区的热阻计算: 第一区: 161T T =I 161T T =I =0.257/6=0.0429 ℃·m/W第二区: 32161T T T T ++=I I 32161T T T T ++=I I =0.174℃·m/W第三区: ⎪⎪⎭⎫ ⎝⎛=I I I e T D D Ln T 142πρ=0.328 ℃·m/W第四区: ⎪⎪⎭⎫ ⎝⎛=1242D D Ln T T IV πρ=0.130 ℃·m/W第五区: ⎪⎪⎭⎫ ⎝⎛=2342D D Ln T T V πρ=0.132 ℃·m/W 第六区: ⎪⎪⎭⎫ ⎝⎛=3442D D Ln T T VI πρ=0.159 ℃·m/W 1.8 电缆各区发热时间常数,由 i i KT ⨯T =τ 得:111KT ⨯T =τ=0.0429×3382=145S222KT ⨯T =τ=0.174×3617=629 S333KT ⨯T =τ=0.328×3.72×105=1.22×105S444KT ⨯T =τ=0.130×1.49×106 =1.94×105S555KT ⨯T =τ=0.132×5.96×106 =7.85×105S666KT ⨯T =τ=0.159×2.38×107 =3.80×106S初始负载为零时,允许短期过载电流的计算:短路时间为10分钟由于短期过载电流时间短,可近似认为线芯损耗产生的热量等于电缆各部分的温升之和,即:∑∆=-i C θθθ0(各区温升之和)∑∑--∆=∆)1(/i t i i e m τθ∑=∆i mi T W θ 即等于流经该区的热流与该区的热阻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