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系统:蠕动、酶→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便
秘
• 神经系统:精神不振、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
头痛眩晕耳鸣
• 其他:月经失调、低热、蛋白尿
9
(四)诊断要点
10
• 病史
发病年龄、籍贯、病程经 过及伴随症状、喂养史、既 往病史、用药史、个人史、 家族史等。
11
• 体检
生长发育、营养、皮肤 粘膜、指甲毛发、肝脾 淋巴结。
茶、咖啡 蛋、牛奶 植物纤维
18
• 铁的运转和储存:
运输形式:转铁蛋白 储存形式:铁蛋白
含铁血黄素
19
• 铁的排泄 2/3通过脱落的肠粘
膜细胞和胆汁自肠道排出, 其余部分通过肾脏和汗腺。
20
(四)病因
21
• 储备不足
早产、多胎及母亲患严重缺铁性 贫血、胎儿宫内失血等均可出现 贮存铁不足。
22
• 生长速度快
正常儿 3 - 5 个月体重为出生时 2 倍,1岁时为 3倍。 早产儿增长更快。 青春期前后发育也快 如饮食中无足够的铁供应,即可 发生缺铁性贫血。 女孩在月经来后,由于月经的损失,缺铁问题可更严重
23
• 摄入不足
牛乳、米、面粉等人工喂养的婴儿 习惯不良或营养不良的年长儿
24
• 吸收障碍
消化系统的疾病如长期慢性腹泻、脂肪
。 痢 、食物搭配不当
25
• 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鲜牛
奶过敏、消化性溃疡、钩虫病、 多发性肠息肉、梅克尔憩室炎
急性失血见于外伤、鼻出血
26
(五)发病机制
(1)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游离原卟啉(FEP)、锌原卟啉(ZPP)增多、血红
蛋白合成减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缺铁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肌红蛋白、含铁酶活性降低 体力减弱,易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