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过电压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雷击过电压的防护措施
雷击过电压防护措施:
① 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带,引导雷电安全入地;
② 在重要设备附近设置电涌保护器(SPD),吸收过电压;
③ 采用等电位连接,将金属物体连接在一起,减少电位差;
④ 确保接地系统良好,接地电阻符合安全标准;
⑤ 电缆进出建筑物处加装屏蔽层,防止感应雷侵入;
⑥ 重要电路使用隔离变压器,增加电气隔离;
⑦ 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确保其功能正常;
⑧ 敏感设备加装稳压电源,避免电压波动损害;
⑨ 在雷电多发地区,增加防护措施的密度和强度;
⑩ 提高建筑物本身的屏蔽性能,减少直击雷的危害;
⑪ 对于户外设备,尽可能采用地下布线方式;
⑫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了解雷电防护的基本知识。
35kV线路雷击过电压原因与处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6-25T16:33:40.5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张帅力[导读] 摘要:35kV线路因受路径地理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山区线路大多都穿越山岗,就很容易遭受雷击。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衡阳 421500)摘要:35kV线路因受路径地理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山区线路大多都穿越山岗,就很容易遭受雷击。
本文将根据防雷现状,深入分析35kV线路雷击过电压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35kV线路;雷击;过电压一、防雷现状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电力部门在雷电观测、雷电形成机理研究及防雷保护等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这些科技成果广泛运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中,对线路防雷保护起到有效作用。
但是在现阶段雷害仍然是影响其安全的重要乃至主要因素。
因此山区无架空地线线路的防雷方案:第一,在10个雷击点挂装35kV有机复合绝缘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第二,在大档距的杆塔上对绝缘子串上增加一片悬式瓷瓶5处。
实施后,线路运行一年跳次数减少,基本满足了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
对35kV送电线路来说,考虑经济效益一般不宜沿全线架设避雷器,一般在变电所或发电厂的进线段,架设1-2km避雷线。
到目前为止,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均是在线路进出变电所1-2km的范围内架设避雷线,其余地方的线路不架设避雷线。
目前35kV线路的防雷,主要有二种措施:一种是安装避雷器,另一种是降低接地电阻。
二、雷击过电压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35kV线路因绝缘水平较低,雷闪放电引起导线对地闪络是无法避免的,线路由于雷击过电压而跳闸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在出现雷击时雷电过电压超过线路的绝缘水平引起线路绝缘冲击闪络,不过其所持续的时间仅仅只有几十微秒,线路开关还没有来得及跳闸。
第二个是冲击闪络然后转成稳定的工频电弧,这对35kV线路来说就是形成单相接地短路,从而造成线路跳闸,而导致线路跳闸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
雷击过电压的分类
雷击过电压是指由于雷电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电压过高,对电力系统设备和电力用户造成的损害。
雷击过电压的分类主要有三种:直接雷击过电压、感应雷击过电压和接地电流过电压。
一、直接雷击过电压
直接雷击过电压是指由于雷电直接击中电力系统设备或电力用户,产生的电压过高。
当雷电击中电力系统设备或电力用户时,会产生一定的电流,这些电流会通过设备或用户的接地线路流入地面,从而产生电压过高的现象。
直接雷击过电压的特点是电压过高、电流大、时间短暂,对设备和用户的损害较为严重。
二、感应雷击过电压
感应雷击过电压是指由于雷电在地面附近产生的电磁场作用,使得电力系统设备或电力用户中的导体内部产生电压过高的现象。
当雷电在地面附近产生电磁场时,会使得地面附近的导体内部产生电流,这些电流会通过电力系统设备或电力用户的接地线路流入地面,从而产生电压过高的现象。
感应雷击过电压的特点是电压较高、电流较小、时间较长,对设备和用户的损害较为轻微。
三、接地电流过电压
接地电流过电压是指由于电力系统设备或电力用户的接地线路中存在电流,导致接地电阻产生电压过高的现象。
当电力系统设备或电力用户的接地线路中存在电流时,会使得接地电阻产生电压过高的现象,从而对设备和用户造成损害。
接地电流过电压的特点是电压较低、电流较大、时间较长,对设备和用户的损害较为严重。
雷击过电压的分类主要有三种:直接雷击过电压、感应雷击过电压和接地电流过电压。
不同类型的雷击过电压对电力系统设备和电力用户的损害程度不同,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雷击过电压的产生和传播,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输电线路如何防止雷击跳闸摘要:近年来,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较多。
雷击已成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
对供电工区来说防雷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态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雷击闪络做一系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降低雷击跳闸率,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一、线路雷击过电压种类1、雷电感应过电压。
雷击于输电线路附近的地面时,可在导线上感应产生过电压,称为雷电感应过电压。
感应过电压只会危害电压等级较低(如35kV以下)的输电线路。
感应过电压的出现极为普遍,只要雷击线路附近的地面时,便会在架空线路的三相导线上出现感应过电压。
此时的感应过电压的幅值一般不会超过300~400kV,因此不会引起导线闪络。
2、直击雷过电压。
就是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引起直击雷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要比感应过电压的幅值大得多,因此对于线路防雷来说,主要是防直击雷。
直击雷过电压又可分为反击雷过电压和绕击雷过电压两种:(1)反击雷过电压。
雷击于输电线路的杆塔或避雷线时,在杆塔的塔顶和横担上形成很高的电位,相应地在线路绝缘子串两端(即导线和横担之间)产生较高的电位差,造成雷击的线路跳闸故障。
(2)绕击雷过电压。
当雷电绕过避雷线,即避雷线保护失效,直接击在导线上,由此造成的雷击线路跳闸故障。
二、雷击跳闸原因分析1、避雷线的保护角度问题架空线路对于避雷线的设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防雷最基础的措施。
避雷线和导线保护角度,也就是避雷线与外侧导线间的连接线与避雷线和对面垂直线间的夹角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增加或减小保护角都会对避雷效果产生影响。
跳闸的几率和保护角的大小存在正比关系,角度增大导致雷击概率增加,反之雷击概率降低,只有保护角减小到一定角度时,才可能有完全屏蔽雷电的效果。
根据实际经验,直线杆塔出现雷击跳闸的几率和保护角有关,保护角的降低可有效地减少雷击。
浅谈变电站与雷击过电压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某110kV变电站接线情况,针对雷击过电压理论及110kV 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性能,对比分析各种情况下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的计算结果,并提出改善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110kV变电站雷击线路仿真防雷电网架空输电线路以及变电站容易遭受雷击,而雷电波沿输电线路侵入或直击变电站在变压器中性点上产生过电压,对中性点绝缘构成威胁,因此并研究雷击下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表现特性及引入过电压保护设备后的限压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1架空输电线路分析1.1雷击线路分析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将产生雷电波沿导线传播的渡过程。
变电站内有许多联络短线(如变压器到母线和避雷器的连线等),它们和输电线路一样,在持续时间极短的雷电波作用下,表现为各个联络线段间行波的传播和快速折、反射过程,并且通常在此过程中产生瞬时幅值极高的过电压,容易对设备造成危害。
1.2雷电波冲击下变压器Y型绕组参数分析电力变压器的三相绕组一般按Y、Y0或△等接线方式联接。
当变压器采用YO接线时,如果不计三相绕组间的电磁耦合,则不论一相、两相或三相进波,均可按三个末端接地的独立绕组来分析。
2110kV级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情况110kV级变压器中性点采用分级绝缘方式,即分为35kV、44kV、60kV,现在厂家主要生产中性点60kV级绝缘的变压器,不同绝缘级别的中性点绝缘特性不同,它们的绝缘耐压水平见表1。
考虑实际情况、绝缘老化及工频电压的安全系数等,绝缘耐压值应取一定的系数,取中性点综合耐受雷电冲击裕度系数为0.6,综合耐受工频裕度系数为0185,实际取各级绝缘耐压参考值见表1。
3仿真计算设某110kV变电站2台变压器(Y/△)并列运行,2回110kV进线,4回35kV 出线,一次接线见图1。
在雷电波冲击下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上必然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对中性点绝缘构成威胁,下面用ATP程序对各种情况进行仿真分析计算。
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摘要:10kv 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遭遇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配电线路的运行,给工农业的发展带来损失。
本文首先说明了10kV 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形式,然后分析了发生雷害事故的危害和主要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10kV 配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防雷;过电压;绝缘一、10kV 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形式(一)直击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是雷云击中杆塔、电力装置等物体时,强大的雷电流流过该物体泄入大地,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很高的电压降。
(二)感应雷过电压研究表明,10k V 架空配电线路由雷击引起线路闪络或故障的主要因素不是直击雷过电压而是感应雷过电压,配电线路遭受直接雷过电压的概率很小,约占雷害事故的 20%,感应雷过电压导致的故障比例超过 80%。
因此 10k V 配电线路的防雷研究主要针对感应雷过电压。
二、发生雷害事故的危害和主要原因分析(一)雷害事故的危害雷害事故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一种的灾害,而一旦发生雷害,对于电力装置和配电电缆甚至是周边的一些建筑物,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雷击事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一般情况下,雷害事故的的雷击过电压都会超过80k V,从而容易击穿电器绝缘,会使得电力设备发生闪络的现象,轻则造成电路跳闸,使得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大面积停电,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重则可能由此引起电力火灾或者造成路过的人民群众的触电;2、一旦发生雷害事故,电力企业势必要对电力装置或配电电缆进行维修抢救,如果雷害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将会对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度上涨,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发展。
(二)发生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1、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目前对于10k V配电线路防雷的资金投入还不多,导致10kV 配电线路防雷水平设施存在很多缺陷,甚至有一些配电设备还没有安装足够的防雷装置。
科技凰捌翻龇弱电设备雷击过电压危害分析张新德(浚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浚县456250)脯要】弱电设备一般都放置在室内,它们承受瞬间过电压的能力非常低,极易受到过电压和雷电电磁脉冲等外界干扰,遭受到雷电直接袭击的可船挫不大。
但雷击形成的冲击过电压过电流,都有可能与弱电设备相连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接地线等通过各种接口。
以传导、辐射、耦合等形式侵入弱电系统和弱电设各缱成弱电设备毁坏、系统瘫痪或酿威严重事故。
因此,雷击对于弱电设备的危害集中体现在雷击过电压方面。
汝j键词】雷击;弱电设备;雷电过电压2007年8月25日中午12点左右,浚县遭受强雷电风雨侵袭,最大降雨量130.6毫米、最大风速5秒米。
电力线路跳闸37条次,其中l O kV工3线路动作”次并重合成功,配变、避雷器、绝缘子等设施也遭到了损坏。
这次强雷电天气还导致供电公司的弱电设备也不同程度的遭到损坏:办公楼内计算机主板8台;信息中,b的网卡2块、终端服务器1台、交换机用户板1块;调度中心的交换机主控机1台、监视器1台、录音设备的电源1台、语音板2块、硬盘2块、烟雾探测器1只:计量中心的24袁位单相电能表标准装置4台电脑主机串口:变电站内的锶栅保护测频板2块、网关1块等等被损坏。
近年来,通信、监控、调度、信息、计算机网络等系统大量应用了集成电路、C PU单元等电子弱电设备,它们承受瞬间过电压的能力非常低,极易受到过电压和雷电电磁脉冲等外界干扰,从而产生误动或损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弱电设备一般都放置在室内,遭受到雷电直接袭击的可能性不大,但雷击避雷针、建筑物、大地、架空线或空中雷云放电时直接形成的,或由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形成的冲击过电压过电流,都有可能与相连的电源线、信号线、接地线等通过各种接口,以传导、辐射、耦合等形式侵入弱电系统和弱电设备造成弱电设备毁坏、系统瘫痪或酿成严重事故。
1雷击分类雷电是~种自然现象,实测表明:对地放电的雷云绝大多数带有负电荷,在雷云电场的作用下,大地被感应出与雷云极性相反的电荷,就象一个巨大的电容器,其问的电场强度平均小于1kV/m,但雷云个别的电荷密度可能很大,当雷云附近—部分的电场强度超过大气的绝缘强度时,就使空气游离,放电由此开始。
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摘要:城乡电网主要为10kV架空配电线路,该线路途径存在着复杂的地理环境,且处于较低的绝缘水平,因雷击造成事故而跳闸的概率较高,在配置架空配电线路时,需实施良好的防雷措施。
依据运行线路的实际配置中,改善防雷配置措施,可对配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因雷击影响而对10kV 架空配电线路造成损伤,保证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安全用电。
关键词: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一、10kV架空配电线路雷击的过电压形式1、直击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表示雷云在击中建筑物过程中,该物体会有较强的雷电电流产生于内部,在其中进行流过,确保该物体内部有较高的电压产生,比如电力装置、杆塔。
2、感应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表示雷电在对周围大地进行击中时,由于导电本身的电磁感应会有较大的过电压产生。
一般情况下,可两部分划分感应雷过电压,构成部分包括电磁分量和静电分量,在进行静电分量时,主要经先导通道中的雷电荷突然消失静电场而引发电磁感应电压,其中可以达到较高的值。
在电磁分量中,主要采用雷击电流于先导通道中有磁场变化形成而引发的感应电压,其中放电通道垂直导线,两者不具备较大的互相感应现象,表示为电磁感应。
电磁分量在这种情况下,属于较小的经典分量,因此,静电分量可起到巨大作用。
线路在10kV架空配电线路中,是由直击雷过电压产生故障或闪络,并不是感应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会影响配电线路,但影响范围较小,配电线路受到感应雷过电压存在着较大的故障比例,因此,需要有效防护感应雷过电压,展开全面分析。
二、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一直以来,雷击事故是影响10KV架空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为防止雷击事故,可采取以下措施。
1、架设避雷线避雷线架设在线路上方并且直接接地,可以降低雷击事故的概率,提高线路耐雷能力。
避雷线可抑制感应雷过电压,以距地10KV的架空线路为例,通过计算可得在线路遭受雷击时的感应雷过电压约为500KV;当架设避雷线后,感应雷过电压约为300KV,比未架设避雷线感应过电压降低近20%,由此可见避雷线可以有效抑制感应雷过电压。
过电压的形式
过电压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雷击过电压:当雷电击中或接近高层建筑、金属构筑物等物体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从而导致过电压。
2. 操作过电压:当操作设备(如开关、隔离开关等)动作时,由于弧光的产生,会引起瞬间过电压。
3. 瞬变过电压:当电网出现瞬时故障(如短路、接地等)时,会产生瞬变过电压。
4. 谐波过电压:当电网中存在谐波电压或电流时,会导致谐波过电压。
5. 感应过电压:当变压器、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运行时,由于磁场变化引起的电动势也会引起过电压。
6. 瞬间断电过电压:当电网瞬间断电时,会产生瞬间断电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及防护雷电放电涉及气象、地形地质等许多自然因素,有很大的随机性,因而表征雷电特性的各种参数也就带有统计的性质。
许多国家地区都选择典型地区地点建立雷电观测站,并在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中附设观测装置,进行长期而系统的雷电观测,将观测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相应的雷电参数,为研究和防雷提供依据,从而进行保护。
一、雷电参数雷暴日:每年中有雷电的天数。
雷暴小时:每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 的地区为少雷区;超过40 的为多雷区;超过90 的地区及根据运行经验雷害特别严重的地区为强雷区地面落雷密度γ:每一个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对地面落雷次数。
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建议取γ= 0.07次/平方公里. 雷电日。
雷电通道波阻抗:雷电通道如同一个导体,雷电流在导体中流动,对电流波呈现一定的阻抗,该阻抗叫做雷电通道波阻抗(规程建议取300 ~ 400Ω)雷电流的极性:国内外实测结果表明,负极性雷占绝大多数,约占75 ~ 90 %。
雷电流幅值雷电流:雷击具有一定参数的物体时,若被击物阻抗为零,流过被击物的电流规程规定,雷电流是指雷击于的低接地电阻物体时,流过该物体的电流。
雷电流波头:1 ~ 5 μs 范围内变化,多为2.5 ~ 2.6 μs,规程规定取2.6 μs;雷电流波长:20 ~ 100 μs ,多数为50 μs 左右。
为简化计算,视为无限长;雷电流陡度:陡度α与幅值I 有线性的关系,即幅值愈大,陡度也愈大。
一般认为陡度超过50 kA/μs 的雷电流出现的概率已经很小(约为0.04)波形:二、防雷的基本措施1、避雷针和避雷线避雷针(线)的保护原理当雷云的先导向下发展,高出地面的避雷针(线)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至有可能影响下行先导的发展方向,使其仅对避雷针(线)放电,从而使得避雷针(线)附近的物体免遭雷击。
对避雷针(线)的要求(1)为了使雷电流顺利地泄入大地,故要求避雷针(线)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直接雷击过电压雷云直接对电器设备或电力线路放电,雷电流流过这些设备时,在雷电流流通路径的阻抗(包括接地电阻)上产生冲击电压,引起过电压。
这种过电压称为直接雷击过电压。
雷电反击过电压雷云对电力架空线路的杆塔顶部放电,或者雷云对电力架空线路杆塔顶部的避雷线放电,这时雷电流经杆塔入地。
雷电流流经杆塔入地时,在杆塔阻抗和接地装置阻抗上存在电压降。
因此,杆塔顶部出现高电位,这个高电位作用于线路的导线绝缘子上,如果电压足够高,有可能产生击穿,对导线放电,这种情况称为雷电反击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是指在电气设备(例如架空电力线路)的附近不远处发生闪电,虽然雷电没有直接击中线路,但在导线上会感应出大量的和雷云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形成雷电过电压。
在输电线路附近有雷云,当雷云处于先导放电阶段,先导通道中的电荷对输电线路产生静电感应,将与雷云异性的电荷由导线两端拉到靠近先导放电的一段导线上成为束缚电荷。
雷云在主放电阶段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这时输电线路导线上原有束缚电荷立即转为自由电荷,自由电荷向导线两侧流动而造成的过电压为感应过电压。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因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在输电线路导线中形成迅速流动的电荷称它为雷电进行波。
雷电进行波对其前进道路上的电气设备构成威胁,因此也称为雷电侵入波。
一般的变电所,如果有架空进出线,则必须考虑对雷电侵入波的预防。
雷电侵入波对电气设备的严重威胁还在于:当雷电侵入波前行时,例如遇到处于分闸状态的线路开关,或者来到变压器线圈尾端中性点处,则会产生进行波的全反射。
这个反射与侵入波迭加,过电压增高一倍,极容易造成击穿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