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科学九年级下册第3章 人的健康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浙教版练习题八十一
- 格式:docx
- 大小:915.41 KB
- 文档页数:10
2019-2020年科学九年级下册第3章人的健康第3 节身体的防卫浙教版拔高训练五十➢第1题【单选题】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以下行为容易传染艾滋病的是( )<!--{cke_protected}{C}%3C!%2D%2DE1%2D%2D%3E-->A、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C、与艾滋病病人握手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羊肚菌是生长在我国西北方地区的一种优良食用菌。
含有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羊肚菌的营养方式是自养,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多食用羊肚菌,对肿瘤的抑制有一定的作用D、我们主要通过种子来繁殖羊肚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体是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B、感染SARS病毒康复后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C、一种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D、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强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B、抗体、控制传染源理科部分试卷第5页(共16页)C、抗原、保护易感人群D、抗原、控制传染源【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B、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识别C、免疫不能出生后获得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给婴幼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下列关于该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人体来说是抗原B、对人体来说是抗体C、能直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原体D、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九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3 身体的防卫第3节身体的防卫【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人体的三道防线,识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②简述抗原、抗体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③认识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功能差异,识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过程与方法:①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思考与讨论,并结合图片分析,逐渐形成对人体三道防线的认识;②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络,了解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③借助流程图,运用对比方法认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④通过阅读资料、生活现象的分析,掌握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了解身体,了解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②能够珍爱生命,懂得保护自己,让身体变得更强大,远离微生物的威胁;③科学对待身体免疫现象,并从中学会坚强、团结、积极向上。
4、科学与探究:探讨人体免疫的相关问题,认识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防线的组成与作用。
【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2、教学难点:理解抗原和抗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习课型】知识新授课,以概念学习为中心【学习方法】读图分析、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认识到微生物会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知道病原体会引发传染病,而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结合生活体验,能够了解人体的一些免疫现象,也知道感冒伴随的一些常见症状,知道炎症、化脓是身体的自我防卫。
【教材地位】本节是科学(浙教版)第六册第三章《人的健康》的第三节内容——《身体的防卫》第一课时教学。
教材在新课展开前用“虽然我们的身体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能够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创设问题情境,在知识矛盾中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顺利展开新课教学“对微生物的抵抗”。
接着,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结合丰富的图片,逐渐揭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符合学习的逻辑认知序。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人的健康第3 节身体的防卫浙教版复习巩固十第1题【单选题】国家规定每年的12月4日,4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是因为儿童服用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 )A、抗原B、抗体C、病毒D、杀菌物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免疫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B、免疫使人体对任何疾病都能抵抗C、免疫是后天得到的D、计划免疫是获得免疫力的惟一途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卫生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在乙类传染病中,居病死率榜首的竟是狂犬病。
人得狂犬病的主要原因,是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咬伤所致。
在下列与狂犬病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狂犬病病毒属于生物B、狂犬病病毒属于传染源C、接种狂犬病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D、接种狂犬病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这是因为( )A、疫苗能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细菌B、能增强人的体质C、能使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D、给人体注入了抗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艾滋病的检测、防治和研究,现有的医学及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的是( )A、用药物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B、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艾滋病病毒,研究艾滋病病毒的结构C、用接种疫苗的方法有效预防艾滋病D、用检测抗体的方法来确诊艾滋病患者与携带者【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世界上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日本D、英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及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人类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
3.3 身体的防卫【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免疫现象;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了解抗原和抗体;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了解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
2.能力目标:学会读图和分析图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免疫现象及自身免疫能力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了解免疫现象。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教学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准备】练习题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设问: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很多微生物,我们是否都会生病呢?在感冒流行期间,是否周围的每个人都会被传染呢?学生回答后引入: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抵抗病原体,保护自己不生病的能力。
且不同的人抵抗力不同。
二.新课(一).对微生物的抵抗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有两类: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学生读图并讨论:哪些结构能把病原体阻挡在体外?哪些结构能杀死病原体?学生小结:(鼻黏膜分泌的黏液;纤毛;泪液;胃酸等)介绍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作用。
小结:以上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后介绍:抗原;抗体;B淋巴细胞的作用;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的作用;细胞免疫等知识。
游戏:以讲述的形式用教室代表人体,部分学生代表病原体,部分学生分别代表皮肤、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模拟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过程。
强调:1.抗体是一类蛋白质,通常称为免疫球蛋白。
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有免疫记忆功能3.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来消灭抗原的免疫反应,称为体液免疫;由T淋巴细胞来完成的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免疫。
4.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5.人天生的抵御能力,称为自然免疫。
学生讨论:1.有些传染病,你只要得过一次,就不会得第二次,这是什么原因?2.为什么移植的器官会遭受排异?练习: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B 抗原不同会引起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C 抗体一旦在体内产生即可终身存在D 进入人体的抗原包括病原体和异物等2.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而不植入外来皮肤,这是因为()A 会产生免疫反应B 神经血管不易接通C 外来皮肤含菌量的大D 外来皮肤含有抗体3.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
身体的防卫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等。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知识点二:特殊的防病措施1.自然免疫;2.人工免疫;3.计划免疫。
知识点三:人体免疫功能1.抗感染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2.自我稳定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3.免疫监视功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 身体的防卫1.对微生物的抵抗A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结构和方法a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b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人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皮肤、粘膜以及溶菌酶等。
2.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a组成:皮肤和粘膜等。
b作用: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黏膜上的纤毛通过不停的摆动,能够清除空气中的异物和病菌。
(2)第二道防线a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b作用: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和消化。
注: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a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b作用: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属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称为细胞免疫。
初中九年级科学学科人体的防卫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三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前一节内容学生刚学习了微生物的威胁,知道了人们身边有许多可以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细菌和病毒,也埋下了问题,既然有那么多病原体,可人为什么不是总生病呢。
所以很顺理成章的学习点就从第二节引到了第三节人体防卫,学生也一如既往的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很想搞清楚人体是怎么防御这些微生物的侵袭的,很想要自己去探索这些新知识。
但是这节内容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如什么是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抗体抗原等等,而这些知识又让学生看到或者体会到,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很多学生都听说过这些概念,也能说出点一二来,陌生的是里面好几个概念容易混淆,分不清楚,很多学生自己预习课本上的内容理解起来都有点吃力,这样会慢慢消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所以如何很好的把这堂课中抽象的概念讲清楚,讲生动,让学生容易理解,爱听爱看,就成了本堂课教师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
二、学情分析作为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特别喜欢生物方面的内容,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主动意识非常强烈,虽不能做到全面地看待事物,但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积极思考讨论,勇于创新,教师应尊重学生,平等参与,给予每一位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示自我机会。
三、教学目标1.认识免疫现象。
2.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了解抗原和抗体。
4.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四、教学重点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五、教学难点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这堂课的内容中抽象的概念比较多,如果只是一味的教师讲解就显得过于枯燥乏味了,而在多媒体视频的应用上,我们能选择的也只有图片跟视频,这些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视频如果用多了也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感觉,越是内容丰富的视频,反而学生越难在视频中提炼出与跟课本有关知识内容,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被动接受知识了。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人的健康第3 节身体的防卫浙教版拔高训练第三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 )A、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B、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抗感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D、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禽流感病毒对人体来说是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中的(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A、能直接杀灭病原体B、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C、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D、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麻疹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B、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C、特异性免疫一般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D、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抗体、抗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体是一类蛋白质B、抗原可以是某种病原体,也可以是某种大分子异物C、引起人体产生抗原的物质叫抗体D、抗体存在与体液,故相应的免疫叫体液免疫【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进行行预防。
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图反映了人体内的某种生命活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细胞吸水B、免疫反应C、受精过程D、反射活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专家预言,我国今后几年,患爱滋病的人数将有可能大量增加,从我国情况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①混用针筒注射毒品;②不遵守性道德;③输用了带爱滋病病毒的血;④没有对爱滋病病人及时治疗;⑤没有限制外国人入境A、①③B、②⑤C、①②D、④⑤【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对______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______免疫。
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人的健康第3 节身体的防卫巩固辅导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有些哺乳动物常用沾满唾液的舌舔伤口,能使伤口好转.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A、抗体B、消化酶C、溶菌酶D、抗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免疫的是( )A、B型血的红细胞在A型血中凝集B、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血液中衰老、死亡的红细胞C、人体的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D、肝脏将有毒的氨转化为尿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狂犬病是由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B、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体C、注射狂犬疫苗让人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传染源【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人体经常会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而得病,如感染甲型H1N1病毒会得甲型H1N1 流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______;某中学在甲型H1N1 流感流行期间,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项措施属于______。
注射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这种免疫方法属于______免疫。
【答案】:无【解析】:第6题【填空题】白血病是由于骨髓的造血功能异常引起的。
1999年,我国大陆地区的一名女学生身患白血病,接收了台湾一位志愿者捐献的1000毫升骨髓后,经过医护人员治疗,逐渐恢复了健康。
患病女生的血型是O 型,而台湾骨髓捐献者的血型是A型。
分析回答:捐献者在捐献骨髓一段时间后,身体可完全恢复正常,这说明骨髓具有______能力。
他们的骨髓能相配对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决定两人骨髓性状的某些______相似程度非常高。
2019-2020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3章人的健康第3 节身体的防卫]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五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在发挥作用。
如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后天形成的防御功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及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现在婴儿刚一出生医院就给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这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B、增加吞噬细胞数量C、特异性免疫D、预防神经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病的原因是( )A、直接杀死结核杆菌B、全面增强易感人群的体质C、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结核病的抗体D、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 )A、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B、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抗感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D、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①特异性免疫②非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人工免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得病,这是因为有免疫系统的保护。
如图中的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免疫,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______。
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
2019-2020学年度科学九年级下册第3章人的健康第3 节身体的防卫浙教版
练习题八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是( )
A、为预防甲肝,全校同学注射甲肝疫苗
B、小明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C、小华被狗咬伤,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
D、进入人体的致病细菌被白细胞吞噬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就是病原体
B、吞噬细胞等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和产生的免疫种类分别是:( )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体、特异性免疫
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病
C、抗体、非特异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①特异性免疫②非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人工免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免疫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是( )
A、体液的杀菌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______。
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
该实验说明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______,如______、______、移植器官、花粉等。
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______。
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刺激______细胞,______细胞就产生一种______,抵抗该病原体,它是一种特殊______,也称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人体经常会受到微生物的感染而得病,如感染甲型
H1N1
病毒会得甲型H1N1 流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细胞和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差异是______;
某中学在甲型H1N1 流感流行期间,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项措施属于______。
注射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这种免疫方法属于______免疫。
【答案】:无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据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报告死亡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是艾滋病、肺结核和狂犬病.请回答: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其生殖方式为______生殖
带有狂犬病毒的狗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
计划免疫常用接种卡苗来预防结核病,这属于______免疫.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对微生物的抵抗方法有:一是防止______侵入体内;二是______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人体的______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______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由______器官和______细胞组成的。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______细胞。
其中B 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______“作战”,这种方式称为______免疫;T 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这种方式称为______免疫。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计划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______,从而达到______的目的。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玲玲的父亲经常咳嗽,医生给他检查后确诊为肺结核,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
治疗期间,玲玲和哥哥轮流护理,因为玲玲和哥哥接种了卡介苗,所以都没有染上肺结核,请分析回答: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______。
肺结核是引发咳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我国规定,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必须注射卡介苗,以预防肺结核。
在免疫学上,卡介苗属于______。
(填“抗原”或“抗体”)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玲玲的父亲是属于______。
从免疫角度来看,玲玲和哥哥因预防接种产生的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用小鼠A、B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小鼠先后感染同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据此请回答如下问题:
假设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体,则B鼠会______,原因是______。
根据图中信息,对于某些预防接种有什么指导意义?______理由是什么?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
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 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资料二: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
资料三:古人云:“是药三分毒”。
但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有的人把它当作感冒等疾病的“万灵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 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______;
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
甲流流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而甲流的病原体是______。
【答案】: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