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12.47 KB
- 文档页数:2
股静脉穿刺术
一、适应证
适用于婴幼儿穿刺取血。
操作方法
(1)患儿取仰卧位,脱去一侧裤腿,将穿刺侧腹股沟处垫高,用尿布覆盖会阴,以免患儿排尿污染穿刺部位。
(2)将患儿大腿稍外展、外旋,并由助手固定
(3)触得股动脉搏动后(一般在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新生儿可在近中点处),局部皮肤消毒,在动脉内侧垂直刺人;或在腹股沟下lcm 处呈45°角刺人,若不见血,则--面保持注射器负压,一面退回注射器,直至抽得血液。
针头拔出后以棉球压迫2~3分钟。
三、注意事项
(1)有出血倾向者忌用此法,以免出血难止。
(2)如穿刺时偶然刺人股动脉,则抽出血液为鲜红色,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压迫穿刺处数分钟以防出血。
(3)穿刺后应注意观察有无继续出血。
如穿刺失败,不宜再于同侧穿刺。
股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将导管插入股静脉以达到输液、输血、药物给予和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等目的的操作。
下面是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a. 患者安全,保持宽敞的操作环境。
b. 携带所需的消毒工具和材料。
c. 洗手并佩戴清洁手套。
2. 定位和准备皮肤:
a. 选择适当的股静脉穿刺部位,通常是位于腹股沟上缘的中间位置。
b. 用无菌试剂或酒精棉球擦拭穿刺部位的皮肤,从内向外擦拭,保持擦拭区域干燥。
3. 屏息,确定插针角度:
a. 用无菌巩膜或手指压迫腹股沟上方远离穿刺点的区域,以减少患者疼痛。
b. 插入中线穿刺针或针头,在穿刺点附近插入皮肤。
4. 穿刺控制:
a. 在中线以下多次感觉到“弹入”感,表示已穿过皮肤和静脉壁。
b. 保持血液正常流动,确认针头已完全进入静脉。
5. 固定导管:
a. 缓慢将导管插入静脉,注意避免针头穿刺到血管的反面。
b. 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避免活动和拔出。
c. 使用透明敷料覆盖导管插入点,保持干燥清洁。
6. 清理场地和观察:
a. 清理手术场地,包括清除无菌垃圾。
b. 观察患者有无异常症状,如出血、疼痛或感染等。
注意事项:
- 操作前确保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情况和禁忌症。
-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和尺寸。
- 操作前进行必要的洗手和戴手套,以减少感染风险。
- 进行穿刺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同意。
- 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停止操作和处理任何不适情况。
小儿股静脉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背景小儿股静脉穿刺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小儿静脉输液、输血等需要经静脉给药的治疗过程中。
由于小儿的静脉系统比成年人脆弱且难以找到合适的穿刺点,小儿股静脉穿刺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正确掌握小儿股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减少穿刺操作的风险至关重要。
二、穿刺前准备在操作小儿股静脉穿刺前,必须明确患儿的年龄、体重、性别、身体状况等影响穿刺的重要参数,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1.选取合适的穿刺器材小儿股静脉穿刺需要采用一次性穿刺器材进行操作,这种器材一定要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绝对干净和无菌。
同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来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穿刺针。
在医疗操作中,由于小儿的静脉较细小且脆弱,尤其是早产儿和新生儿更是如此,因此需使用较小规格的导管和穿刺针。
2.定位切口在进行小儿股静脉穿刺前,需要在股动脉上方和髌骨下方的股动脉三角区域内找到合适的穿刺点。
在定位切口时应该注意避开患儿的脉管,避免对血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三、穿刺操作下面是小儿股静脉穿刺的具体操作步骤:1.患儿取半侧卧位,用布或者纱布将患肢展开固定。
2.洗手消毒,戴好手套,穿刺针镶入针头,拉开针盖,使针头处于暴露状态。
3.用碘酒或者75%酒精对股动脉区域进行消毒,等消毒液晾干。
4.穿刺针尖沿着股动脉方向斜切入皮肤,一次穿刺到股静脉内,如阻力大,应稍作调整,不可盲目用力推进。
5.确认进入股静脉后,拉出穿刺针内芯,将导管插入穿刺针内,用穿刺针推入导管,使导管进入股静脉。
6.导管插入后感觉到进口松动即为插入正确,再用眼观察导管在皮下部位是否稍有膨隆即可确认是否插入到位。
7.将导管固定好,并连接输液管或抽血管即可。
四、注意事项1.操作前需对常规操作进行反复饰演,减少患儿的情绪波动。
2.小儿股静脉穿刺前,应充分测量患儿多项生理指标,以便在发生不良反应时采取及时和正确的处理措施。
3.在股动脉三角区域内寻找穿刺点时,应该避开患儿的脉管、神经及其他皮下结构,避免对血管造成损伤。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采集静脉血样或输注液体药物。
以下是股静脉穿刺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 穿刺前准备:消毒皮肤,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2. 选择合适的穿刺针: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穿刺针,常用的有18G至22G的针。
3. 穿刺技巧:以穿刺点为中心,将穿刺针以30度角向上穿刺,同时对准股动脉下缘,感觉到针穿过皮肤后,将针向上提一下,然后再将针缓慢推进静脉。
4. 确认位置:穿刺到静脉后,需要通过抽吸方式确认针尖是否在静脉内,如有血液吸出即为穿刺成功。
5. 注意事项:穿刺时应确保无活动的股动脉和神经,避免损伤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穿刺后应注意止血和消毒,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以上是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
- 1 -。
股静脉穿刺术注意事项及护理体会1股静脉穿刺术注意事项股静脉穿刺术(Peripheral intravenous puncture,简称PIV)是一种常用的护理诊疗技术,是用针管针刺入静脉,连接管路进行血液样本及药物用药的手段。
穿刺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患者的痛苦感受、做到细致施工,但也会存在操作不当引发的并发症,所以对穿刺的过程课及使用的管路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制定合理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减少操作误差,保证穿刺的安全。
一、操作前的准备1.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病情、使用的药物等,以便正确选择穿刺部位。
2.熟悉穿刺部位后,可以查看对方是否有外伤,然后选择合适的消毒液、针管及管路,确保其质量合格。
3.合理摆放针管及管路,操作方便,不影响穿刺安全性。
4.了解使用针管及管路规格,以做到合适安全。
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舌腹、指缝、肱二头肌等可以考虑,但穿刺的位置不能太深,以免穿刺太多的血管。
2.穿刺过程中,轻轻平稳,注意监测患者的痛苦程度,尽快完成。
3.注意手洗、消毒,以防止感染意外发生。
4.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将管路固定,采用正确的护理手段。
2股静脉穿刺术护理体会我对股静脉穿刺术的护理诊疗有了一些体会:首先,在穿刺的前期,要多向护士长学习护理技能,熟悉穿刺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时更新领域最新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其次,要熟悉使用的设备,如针管、管路等,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与质量;第三,穿刺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轻轻平稳,完成穿刺,以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操作;最后,操作完成后要牢记细节处理,及时将管路固定,采用正确护理手段,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通过股静脉穿刺诊疗,让我学会了解患者,熟悉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专业技能,更加明白,护理不仅仅是技术操作,还要做到细致周到。
股静脉穿刺法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及精神状况。
2、评估患儿穿刺处皮肤情况及肢体活动情况。
3、评估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有无凝血机制障碍。
二、护理措施
1、操作者应技术熟练,动作娴熟、迅速。
2、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3、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并观察局部渗血情况、下肢活动及末梢循环情况。
4、操作过程中注意安抚患儿,减轻疼痛。
三、健康指导要点
告知家属采集的目的,取得家长配合。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
3、穿刺部位不得有糜烂或感染。
4、穿刺时针头不要向上穿刺太深,以免伤及腹腔脏器。
5、穿刺时如抽出鲜红色血液,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按压 5 分钟以上。
避免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
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术1. 介绍股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婴幼儿中获取静脉血样或给药。
这种技术能够准确、安全地获取血液样本,以便进行临床分析和诊断。
2. 操作步骤股静脉穿刺术包括以下步骤:2.1 准备在进行股静脉穿刺术之前,医护人员应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 确认患者身份和合适的穿刺部位- 消毒穿刺部位以降低感染风险- 准备所需的穿刺器械和材料2.2 操作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股静脉穿刺:1. 将患者的腿部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使股静脉区域易于观察和穿刺。
2. 用消毒液清洁穿刺区域,用消毒棉球擦拭皮肤。
3. 穿戴手套,并将穿刺针握在适当的位置上。
4. 用拇指和食指分开患者的股骨上缘和均匀拉开。
5. 用穿刺针缓慢垂直穿刺皮肤,并逐渐向内倾斜,直到穿刺到股静脉。
6. 当穿刺到血管时,会观察到鲜红色的血液进入穿刺针内的横塞。
7. 迅速降低穿刺角度,同时将针尖插入血管内,并注意确保穿刺针进入血管而不是周围组织。
8. 当针尖完全进入血管内,应进行必要的操作,如采集血液样本或给药。
9. 操作完成后,缓慢抽出穿刺针,用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穿刺部位,以避免出血。
10. 应丢弃使用过的器械和材料,并对穿刺部位进行适当处理和包扎。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股静脉穿刺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器械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 手术前应先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稳定、轻柔的手法,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损伤。
- 需要时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 操作后应监测患者的病情反应,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4. 结论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获取静脉血液样本或给药的方法。
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解剖特点
股静脉为髂外静脉的延续,在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内,位于动脉的内侧,在腹股沟韧带下1.5-2cm处有大隐静脉汇入。
由于此处股动脉搏动容易触及,定位标志明确,与之伴行的股静脉直径较粗大,因此行股静脉穿刺容易成功。
1. 病人取平卧位,其穿刺侧下肢轻微外展外旋,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内下方1.5-3.0
cm(即股动脉搏动之内侧)处定为穿刺点并标记。
2.消毒、铺巾,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内下方(即股动脉穿刺点内侧方0.5-1.0cm),轻轻
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右手持穿刺针管,向左手中两指间股静脉穿刺点的皮肤刺入。
进针方向是注射针管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30-40度角顺血流方向(针尖指向病人脐部),逆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慢刺入。
4.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时,即有静脉血回流入注射针管内,此时需再进针2-4mm便可采血或注射药物。
5.用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置入深静脉导管,上肝素锁,缝皮。
6.消毒、覆盖纱布,贴3M贴膜,术毕。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股静脉采血技巧一、股静脉采血技巧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常规的技术操作。
在为患儿采集血标本时,护士习惯选择周围静脉,特点是直观、清楚,易于触摸。
但对于休克、外周循环差、婴幼儿、肥胖、长期输液病人,很难在周围静脉找到采血的静脉。
因此,遇到这些情况,需要选择股静脉穿刺采血。
二、操作前准备1、准备用物:一次性手套、根据需要选择注射器(采血针)、采血试管、0.5%碘伏,无菌棉签、弯盘。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操作者洗手,戴手套。
3、做好心理护理,操作前向患儿及家属说明穿刺目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儿紧张情绪,取得患儿配合。
4、评估患儿穿刺部位皮肤,不得有破溃或腹股沟处有伤口。
三、操作方法1、正确选择穿刺部位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2、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将操作侧大腿稍外展。
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联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
四、操作技巧1、操作者用用左手示指、中指第一指节指腹中心正对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做标记,部位确定后以标记为中心,消毒皮肤6--8cm, 戴手套,左手示指指尖轻按于搏动点,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尖紧贴于左手示指内侧,以股动脉搏动点内侧约0.5cm垂直进针1- 2cm,或在腹股沟下1-2cm处呈45°角进针2-3cm,持续轻轻抽吸,以便进入静脉后即有暗红色血液回流,未见回血可边退边抽吸,至所需血量拔针(也可用采血针以同样的方法进针,有暗红色血液流出时连接试管)。
杜绝试探性进针,增加病人疼痛感。
2、操作者用3根无菌棉签贴着穿刺点及周围稍微用力按压5分钟,有出血倾向的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至不出血为止。
3、进针深度要根据患儿胖瘦、血管搏动的强弱而定,因肥胖患者血管深,搏动感遥远,刺入要略深-一些。
穿刺后要细心体会,进入血管后有落空感,轻轻抽吸回血。
五、注意事项1、有凝血机能障碍者不宜采用股静脉采血。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
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在手术前测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并清除部位的毛发和皮屑。
手术者需要做好手卫生和穿戴手套以防止感染。
穿刺前还要确认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2. 穿刺技巧
在确定穿刺部位后,用无菌准备好的刀片刮去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然后用消毒的棉球擦拭穿刺部位。
用无菌手套戴好后,用无菌的针头插入穿刺部位,保持针头与静脉成一定的角度,直到可以抽出血液。
要注意穿刺的深度,不要刺穿动脉,避免出现静脉穿刺并发症,如局部肿胀、感染、出血等。
3. 穿刺后处理
取出针头后,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以便止血和避免出血、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或异常。
在需要长时间进行输液或输血的情况下,要注意定期更换位置,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项操作繁琐的医疗技术,要求手术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穿刺过程中,手术者应随时注意体位、呼吸和心跳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出现静脉穿刺并发症时的及时处理方法。
同时,在穿刺过程中,要做好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股静脉穿刺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股静脉穿刺部位: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
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
2.穿刺处皮肤不得有破溃。
?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穿刺时,针头不要向上穿刺太深,以免伤及腹腔脏器。
4.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抽血完毕,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按压3~5分钟以上,避免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
5.有凝血机能障碍者不宜采用股静脉采血。
操作方法:备齐常规采血无菌用物;协助患者仰卧,将其一侧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曲90度角呈蛙状,充分暴露局部。
消毒皮肤(比常规面积要大)。
用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摸到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好,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直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缓缓刺入,刺入深度要根据患者胖瘦而定。
穿刺时需细心体会,当感觉到针头有进入血管的落空感后,轻轻抽吸回血。
如抽出暗红色血,则提示已进入股静脉,立即停止进针,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至见血为止。
采血完毕用干棉球按压针眼3~5分钟。
进针的部位首先要触及股动脉搏动点,根据股动脉搏动点结合患儿年龄、体形选择股静脉的进针部位。
一般的,1岁以内应在腹股沟线略偏内、靠近搏动点的位置进针;2~3岁患儿在腹股沟的正中位置,食指触及搏动点的内下0.2cm处进针;3岁以上患儿进针位置在腹股沟中线略偏外处,在触及搏动点内下0.3~0.4cm处。
但由于过胖或严重哭闹的患儿、新生儿触不清或触不到搏动点的位置时,在腹股沟处轻摸可摸到一个不明显的凹陷,以此处为进针点,采用7号针头进行穿刺。
穿刺采血前,要做好“三查”。
采血前检查注射器,对可疑有倒刺的针头用无菌干棉签顺针头方向擦拭针尖,如无棉丝遗留针尖方可使用。
将注射器乳头与针栓旋紧,以免在抽血的过程中因抽吸力量过大.导致乳头处分离。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介入性操作,通常用于长期静脉内营养支持、药物输注、血液透析等治疗或检查的需要。
这种技术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操作规范,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一、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尤其需要注意患者的血凝状态、静脉通畅程度、周围大血管的位置和病变情况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和穿刺技术。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禁饮、局部消毒、心理疏导等,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增加患者的合作度。
二、的操作技术的常用穿刺技术有两种,一种是Seldinger法,另一种是直接穿刺法。
前者需要先用针头穿刺静脉,并通过针孔导入导管,再拔出针头。
后者则直接穿刺静脉,将导管插入穿刺口。
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确保手术间注射物、药品和器材的选用符合规范和术中需要。
同时还需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静脉内压力,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出血、穿刺困难、导管位置等情况。
定期更换导管、检查导管位置和皮下皮瓣的情况,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三、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操作,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如出血、血栓、感染、管内血栓等。
特别是在老年人、营养不良、全身感染等高危人群中,更需要谨慎操作和注意观察。
此外,术中过程中,还需注意穿刺位置距离髂峰的距离,在选择左侧穿刺后,应该注意穿刺处与左精索以及左侧的关键性血管相关解剖关系,防止术后引起相关并发症,比如最常见的是血肿感染等。
技术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但如果不注意操作规范和细节、技术和操作误操作,仍然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所以在术前术中,都需要认真思考、周密计划和细心操作,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四、总结是一种重要的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它为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但是,它的安全和有效需要依赖严格的操作规范、科学有效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定期的并发症监测和处理。
小儿股静脉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小儿血管很细小,针头又相对于小儿血管来讲比较粗,而且,小儿情绪变化快,在对其穿刺过程中容易哭闹不止,小儿又没有个人自主意识,无法对其用语言沟通稳定情绪,提高配合性,导致对小儿穿刺时候,采集的血液量不足进而出现了溶血,溶血又极其容易损伤血管,耽误医生对小儿进行及时治疗,对于病情危急的小儿来讲,及时穿刺治疗更是不容半分钟延误。
最近几年,我国医院对小儿进行静脉采血都是采用股静脉穿刺的方式来对小儿采血,收集血液标本的,股静脉穿刺有着极高的成功几率,较高的成功穿刺几率对患儿来讲,可谓是大大减轻了穿刺过程中的痛苦。
一、穿刺方法对患儿姓名和个人信息进行核对确认,然后医护人员将患儿放置于仰卧姿势,用软垫子把将要穿刺的一侧垫高,让腹股沟保持平展,穿刺侧大腿保持外展和躯干成四十五度角,护士助手则站立于患儿头的那一侧,协助将患儿双下肢和躯干进行固定,穿刺医护人员则站立于患儿的足端。
穿刺前将以上操作一一核对后,穿刺医生在患儿腹股沟内部三分之一处用手触摸患儿股动脉,然后对确定好的要穿刺位置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消毒,并对穿刺医生左手的食指进行消毒,消毒后穿刺医生食指对患儿的股动脉搏动地位进行继续触摸。
穿刺医生右手拿着注射器,沿着患儿的动脉内侧刺入股静脉内。
穿刺法有两种,其一是,直接刺入法,沿着股动脉内侧垂直于患儿大腿内侧刺入,然后缓慢的进行提针抽吸,穿刺医生看见有回血后立即固定好位置,将抽血到所需要的量,拔掉针后立即进行压迫穿刺位置,按压止血五分钟左右,观察手拿开并无出血情况即可。
其二是斜着穿刺法,穿刺医生先对患儿进行股动脉触摸感受寻找,摸到后,左手手指不要拿开,保持不动,右手则持针在患儿腹股沟下部位的两厘米处和皮肤保持三十度到四十五度角的倾斜方向将针斜着穿刺进去,医生在对患儿一边进针的时候一边抽吸,见到有回血之后,立即将位置固定,将血液抽吸到所需量,同理,拔针后对患儿进行穿刺点按压止血五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通常用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注、输液等治疗和检查中。
正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股静脉穿刺的技巧:
1、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一般在大腿外侧中上方选择穿刺位置,穿刺点应该在股动脉外侧,距离腹股沟2-3cm处。
2、操作前必须彻底消毒:对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保证手术环境的无菌。
3、固定穿刺部位:用左手将穿刺部位固定,避免股动脉的受压,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4、用导丝引导穿刺针:在选择好的穿刺点处,用导丝引导穿刺针沿股动脉方向穿刺,穿透静脉后,应暂停一下,等待血液自然流出。
5、插管成功后,及时固定插管。
股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1、要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和疼痛缓解工作,让患者尽可能地保持安静。
2、穿刺前要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以免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3、注意穿刺过程中的卫生防护,穿戴好手术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物品。
4、要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5、穿刺后要注意患者的休息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穿刺并发症。
以上是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临床医生的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