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土力学PPT教案01 图文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土力学PPT教案01 图文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土力学PPT教案01 图文

安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

汪仁和

Chapter 0 introduction?什么是土??土有哪些特点?绪论?土力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学好土力学??土力学的发

展简介与展望Soil MechanicsChapter 0 introduction

绪论(1)什么是土?

岩石风化颗粒堆积物地球地球土是指:

地球表面的整体岩石在大气中经受长期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的、覆盖在地表上碎散的、没有胶结或胶结很弱的颗粒堆积物。

Soil MechanicsChapter 0 introduction

(2)土有哪些特点?岩石风化的产物碎散性

??非连续介质??受力以后易变形体积变化主要是孔隙变化剪切变形主要由颗粒相对位移引起强度低Soil MechanicsChapter 0 introduction

(2)土有哪些特点??固相—土骨架?液相—水?气相—空气三相体系?土的组成多相介质??受力后由土骨架、孔隙介质共同承担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孔隙流体流动Soil MechanicsChapter 0 introduction

最新土力学教案

土力学教案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1.1 概述 土是由固体颗粒、水、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体系。 土=土粒(固相)+水(液相)+空气(气相) 1.固相——包括多种矿物成分组成的土的骨架。 2.液相——主要是水(溶解有少量的可溶盐类)。 3.气相——主要是空气、水蒸气,有时还有沼气等。 各相的性质及相对含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土体的性质,土粒大小和形状、矿物成分及排列和联结特征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土粒矿物成分与土粒大小有关: 粗大土粒:往往保留原生矿物,多呈块状或柱状。 细小土粒:主要是次生矿物,多呈片状。 无粘性土——当土样中巨粒(土粒粒径大于60mm )和粗粒(60~0.075mm )的含 量超过全重50%时属无粘性土。 土中水影响粉性土和粘性土的可塑性、胀缩性、湿陷性、冻胀性等物理特征。 1.2 土的组成 一、 固体颗粒(土粒) ? ?? :有机质组成由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无机矿物颗粒土粒 原生矿物:由岩石经物理风化生成的颗粒,它的成分与母岩的相同,如:石英、长 石、辉石、角闪岩、云母等。 特性:颗粒一般较粗,多呈浑圆形、块状或板状;吸附水的能力弱,性质比较稳,无塑性。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生成的新矿物,它的成分与母岩的完全不同。 如:由长石风化成的高岭石、由辉石或角闪石风化成的绿泥石等。 特性:颗粒极细,且多呈片状;性质活泼,有较强的吸附水能力(尤其是由蒙脱石组成的颗粒),具塑性。遇水膨胀。 粗大土粒一般是化学性质较稳定的原生矿物颗粒,有单矿物颗粒和多矿物颗粒两种形态。 细小土粒主要是次生矿物颗粒和生成过程中介入的有机物质。

二、土粒粒度分析方法 土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土粒的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和级配对土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影响。土粒的粒径由粗到细逐渐变化时,土的性质相应地发生变化。例如土的性质随着粒径的变细可由无粘性变化到有粘性。 (一)几个概念 粒度——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常以粒径表示。 粒组——界于一定粒度范围内的土粒,称为粒组。 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常用粒组的界限粒径:(根据国标《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 200mm,60mm,2mm,0.075mm,0.005mm 200、 60、2、0.075 0.005 mm 20、50.5、0.25、0.10.01 漂石或块石、卵石或碎石、圆砾或角砾、砂砾、粉粒、粘粒。 (二)土的颗粒级配 1.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重的百分数)。 土粒的组合情况——大大小小土粒含量的相对数量关系 2.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1)颗粒分析试验 ①筛分法, 0.075mm ≤粒径≤60mm的粗粒组 将风干、分散的代表性土样通过一套自上而下孔径由大到小的标准筛,称出留在各个筛子上的干土重,经计算可得小于某一筛孔直径土粒的累积重量及累计百分含量。 ②沉降分析法,比重计法和移液管法,粒径<0.075mm的细粒组(下沉速度) 土粒下沉速度与粒径的理论关系,用比重计法或移液管法测得颗粒级配。

土力学教案

课题: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这门课的学习意义及主要内 容,理解土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地基基础埋深等概念的理解上。 四、教学时数: 2 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 0 学时。 五、习题: 六、教学后记: 这一章的内容总体上较易理解,基本概念需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具体的实例,如由于基础地基引起的一些破坏。

第一章绪论 土力学部分第3-5章本课程的重点 地基基础部分第6-10章 第1- 2章基本概念的介绍 一、基本概念: 1、关于土的概念 (1)、土的定义:土是地表岩石经长期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逐渐破碎成细小矿物颗粒和岩石碎屑,是各种矿物颗粒的松散集合体。 (2)、土的特点: 1)散体性 2)多孔性 3)多样性 4)易变性 (3)、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1)作为建筑物地基 2)作为建筑材料 3)建筑物周围环境 2、土力学:研究土的特性以及土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性状的一门力学分支。 3、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1)、基础: 1)定义:建筑物的下部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传给地基,起着中间的连接作用。(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2)分类:按埋深可分为:浅基础: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例如挖槽、排水) 施工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大,一般5 m)。 埋深较小,可采用 深基础:需借助特殊施工方法的基础(埋置浓度超过5m)。 桩基础、地下连续墙 (2)地基 1)定义:基底以下的土体中因修建建筑物而引起的应力增加值(变形)所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土层。(承受建筑物荷载而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的土层。)(地层) 持力层:直接与基础接触,并承受压力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下受建筑物荷载影响范围内的土层。 2)分类:天然地基:在天然土层上修建,土层要符合修建建筑物的要求(强度条件、变形条件) 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加固地基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地基。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标准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2.课程简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一是为后续课程《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奠定基础,二是为将来的就业——建筑施工技术奠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土质及地基处理等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基础施工图的能力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重要基础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包括土的分类及性质、土应力计算、地基变形计算、土坡稳定、岩土勘察、深浅基础、地基处理等内容。通过学习,掌握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法,掌握浅基础、深基础的计算过程,理解基础的构造要求,能正确识读基础结构施工图,并能处理建筑施工中的一般地基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掌握土应力及地基变形的计算;

3、掌握土坡稳定性的条件,能够分析挡土墙; 4、掌握岩土勘察的流程及验槽所需注意的事项; 5、掌握浅基础、深基础的计算过程及设计方法; 6、掌握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对地基基础计算进行理论简化的能力; 2、具有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3、具有对岩土工程勘察流程进行有序工作的能力; 4、具有对实际工程中地基基础进行处理的能力; 5、具有通过实训课以增强工程实践和综合职业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通过对土应力及地基基础计算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一丝不苟的思维方式; 2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培养遵循设计规范而创新的能力,设计规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综合性技术法律法规,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应用,处理遵守与创新能力的矛盾; 4、培养学生能够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综合应用的能力,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待综合性技术问题,能够采用多途径解决工程技术方法的能力。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版)》教案8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授课教案 班级名称 日期/地点 周次/星期 上课节次 课时章节或 授课题目 土压力类型、静止土压力的计算及朗肯土压力理论 课程思政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幸福是通过奋斗出来的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理解三种土压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2.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 能力 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土压力的类型; 2.能应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简化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土压力; 3.清楚朗肯土压力理论的误差。 素质 目标 1. 能结合课程中的案例及习题练习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 2.学会团结合作共同探究 教学设计 复习要点或题目教学方法 1.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什么?可以用什么试验方法测 定? 2.地基极限承载力与容许承载力的区别是什么? 提问,5min 授课提纲及重难点分析 教学方法及 课程思政设计 教学时间5.1土压力理论概述 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 背产生的侧向压力。由于土压力是挡土墙的主要外荷载,因 此,设计挡土墙时首先要确定土压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和 作用点,土压力的计算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随挡土墙可 能位移的方向分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 土压力的大小还与墙后填土的性质、墙背倾斜方向等因素有 关。 1.教学方法设计: 授课过程中主要 采用讲授、讨论等方式 进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土压力类型 1. 静止土压力 挡土墙在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 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 2. 主动土压力 在土压力作用下,挡土墙离开土体向前位移至一定数 值,墙后土压力减小至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 在墙背的土压力 3. 被动土压力 在外力作用下,挡土墙推挤土体向后位移至一定数值, 墙后土压力增大至土体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 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的比较:在挡土墙高度和填土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上述三种土压力之间有如下关系: 5.2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作用在挡土结构背面的静止土压力可视为天然土层自 重应力的水平分量。 静止土压力强度: z Kγ σ = 墙上的静止土压力为: 2 02 1 K H Eγ = 5.3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 平衡条件而得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1.假设条件 挡土墙背垂直、光滑;填土表面水平;墙体为刚性体 2.课程思政设计: 主动和被动思考 隐喻挡土墙的主动土 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帮 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深刻理 解“幸福是通过奋斗出 来的”。 75min

第一学期课程表

安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二零一四年第一学期各年级专业教学计划及课表时间安排学时分配3456年级专业课程名称教室月289151622232930月19202627月112425月1521222829面实教师1121014授验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高级财务会计学常小梅30上下上下下上考2010级北校区会计学西红楼会计制度设计陈亚树20下上上下考102(本)证劵投资学荀守奎20上下下下考采场顶板控制与监测张向阳下上上下上考242010级北校区矿业系统工程采矿工程西红楼张华磊上下下下下考24103(本)非煤矿开采技术殷志强上上下20下考30机械电子控制陈国凡上上下下上上考2010级北校区24王开松机械CAD/CAM 上上下下上考机械电子工程西红楼304刘齐更机电传动控制★下下下上下上实下考104(本)30杨洪涛机电系统设计上下上下下下考张晓亮数值与计算方法上下上下上考242010级北校区王强路基路面工程下上下上24上考土木工程西红楼24道路勘探设计上上下下胡功宏下考105(本)曹菲菲20建筑工程概预算下下上下考830许家昌操作系统下下上上上全实上考2010级北校区周华平数据库概论下上下下824全实上考计算机科学技西红楼术刘奥川编译原理下下上上24下考106(本)李敬兆24微型计算机技术上全上8全实下考说明: 1.表中“上、下、全”表示上课;“实”表示实验;“上考、下考”表示考试;“分组”表示上午分组见面会;"答辩"表示上午毕业答辩 2.上课、实验时间:

上午为5学时,下午为5学时。上午8:00开始上课,下午2:00开始上课;教师、学生均应遵守作息时间。3.学生应在学期结束前完成各门课程作业,完不成作业者,取消考试资格;缺考、缓考者皆须完成作业,否则不得参加补考。 4. 带“★”号为学位考试课。 5. 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安排,百度→安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下载中心查询。共11 页,第1 页 安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二零一四年第一学期各年级专业教学计划及课表时间安排学时分配4563年级专业课程名称教室月19202627月112425月1521222829月289151622232930教师面实1210141授验六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六日税务会计陆硕上上下下下30上考2011级北校区西方会计孙丽艳上上上20上考会计学西红楼会计软件应用王智峰下下下820全实下考107(本)预算会计陆硕下下上上24下考采掘机械王开松20下下上上考2011级北校区矿井设计徐乃忠30上上下下下上考采矿工程西红楼矿山压力与控制★钱彪40下下上上全下考108(本)煤矿特殊开采孙建20上上下下考8控制工程基础李宪华30上上下下上全实上考2011级北校区机械电子工程4液压与气压传动程迎松24西红楼上下上下下实下考109(本)机械电子学陈国凡24下上下上下考Visual Basic8祝敏24上下下上全实上考2011级北校区计算机科学技数字通讯技术杨大禹30三号楼下全上下下考3101术(本)

博士课程设置汇总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节选 一、课程设置 博士生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具体的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专业补修课程等。博士生必须至少修满18学分(1学分相当于18学时)学位课考试成绩75分及以上为合格。 1、总学分不低于18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1学分,非学位课不低于5 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门数不限,一外为非英语的必修。 2、补修课程为同等学历或硕士阶段为非本专业的博士生需修的课程。对有 特殊情况的博士生(如跨学科、同等学力考取者),根据本专业知识结构需要和学生状况,由导师指定两门博士阶段课程作为补修课(跟同专业的硕士生上课)。需补修的博士生必须参加考试,并记入个人培养计划,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 3、学术报告:2学分,其中作学术报告1学分,参加学术报告1学分。每位博士生至少要参加8次以上学术报告会方可获得1学分,并至少要作2次学术报告方可获得另1学分。 4、开题报告要有详尽的文献综述,文字不少于5000字,阅读和引用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至少10篇为外文文献。 、其它要求 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上以安徽理工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若以第二作者,则导师须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3篇以上(含3篇)与科研课题有关的(或阶段性的)学术论文,其中 2 篇应为核心期刊或1篇被El、SCI或ISTP收录(含在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要求: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在100篇以上,其中近5年的参考文献不少于80%,外文文献原则上不少于四分之一

研究方向: 01 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09 3S技术集成与应用 02 煤层气与瓦斯地质10 GNSS集成导航定位技术 03 能源地质11 矿井水文地质 04 煤矿开采地质条件评价12 矿井工程地质 05 煤矿工程地质13 矿区环境地质 06 矿井水害防治14 矿山水文与工程地质 07 开采地质条件评价15 水资源与环境

安徽理工大学专业介绍

安徽理工大学专业介绍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是全国最早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专门培养民用爆破器材和工程爆破技术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创建于1977年,是安徽省首批本科教改示范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火炸药、起爆器材、火工烟火技术、爆炸理论、工程爆破及安全技术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并能在公安、消防、安全等公共管理机构及化工、铁道、水利水电、矿业、建筑工程、兵器工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研发、产品制造、实验测试和科技与安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专门技术人才。 学生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化学基础课、化工原理、化工机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爆炸理论、燃烧理论、炸药化学与工艺、起爆器材、爆炸技术基础、特种爆破、弹药学、烟火学、动态测试技术、安全技术与评价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生录取时要求考生无色弱。 采矿工程专业 采矿工程学科是国内创建最早的学科之一,是安徽省重点学科,该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该学科建立了特殊开采研究所(部批)、教育部和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采矿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采矿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矿业工程基地获首批安徽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矿床开采、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矿区开发规划,能在矿山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采矿学、岩石力学、矿山通风与安全、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有采矿学、材料力学、岩土力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采掘机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地质学、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

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案

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案(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案 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授课教案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第一 章绪论§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科与实践:国内外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及分类举例并分析事故原因二、本门课程知识构架三、地基基础设计 中需满足的技术条件要求:概括了解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种类及原因.对本学科需解决的问题有初步的总体认识.了解地基基础概念,建筑 工程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了解本门课程的知识构架.了解地基基础设 计中需满足的技术条件.授课方法:通过大量图片实例,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和对本课程的兴趣,学生提早适应和入门.§本课程发展概况要求:了解本学科中关键理论的产生、发展情况及学科现状.授课方法:在强调学科的实验性时,要举例简要讲解.如:2个土压力理论,3种剪切试验方法.§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要求:了解本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及实验性,对本课程应掌握的内容要有总体的认识.授课方法:讲解本门课程知识构架时,对应土力学定义, 结合教材目录.使学生清楚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原因.从而对本课 程教学内容有宏观和总体的把握.第二章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土的三相组成要求:了解土的矿物成分.掌握土的粒组、颗粒级 配概念.理解颗粒级配曲线的含义及Cu、Cc与级配好坏的关系.理解毛细水分类与原理,强弱结合水的概念和特性.掌握土的结构和构造 划分.重点:土的粒组,颗粒级配的概念.弱结合水的工程特性,毛细水

对工程的影响.授课方法:结合生活与工程实际举例讲解毛细水的作用.使用图例讲解土的结构与构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要求:理解掌握三项基本指标的概念.了解基本实验方法.理解掌握六项换算指标的概念.了解和区别指标的常见值及工程应用.了解应用三相草图求解换算公式.记住有效重度与饱和重度关系公式.重点:9个指标的含义及区别.指标的工程应用.三项基本指标的实验方法.授课方法:通过指标定义公式的比较及强调各自的物理意义,区别9个物理性质指标.通过与实际工程中各种建筑材料的重度的比较,使学生记住各种重度的常见值,增强学生的量化概念.§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一、无粘性土的密实度要求:掌握密实度的概念及各种密实度指标概念.了解各种指标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密实度划分结果.重点:砂土,碎石土密实度划分方法及划分结果.二、粘性土的稠度要求:掌握稠度及稠度界限含水量的概念.掌握界限含水量概念含义和实验方法.掌握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概念含义及应用.掌握粘性土软硬状态的划分.了解粘性土灵敏度和触变性的概念.重点:指标的含义和应用.授课方法:对比强调无粘性土、粘性土在影响松密和软硬因素方面的差异.§土的压实性要求:了解压实原理.理解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重点:最大干密度概念及室内试验方法.难点: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最优含水量、击实功)§地基土的工程分类要求:掌握《地基规范》分类法划分结果.理解各类土的定义分类依据,定名.掌握碎石土,砂土,粘土工程特性.重点:砂土,粘土,粘性土定义、分类依据、定名及工程特性.第三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地基中的自重应力一、均质地

安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公共关系学教案13

第十三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在现代社会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无疾而终者几乎没有。疾者,危机也。正如一位公共关系专家所说:“在充满传奇的世界上,我们面临着无法预见的恐怖,这些恐怖事件能够破坏绝大多数灵敏而有名气的公司的声誉和销售额”。公共关系危机给社会组织造成危害,给组织的正常运行形成阻碍,甚至危及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给相关公众带来损失,给社会环境带来破坏。因此危机的预防和处理成为了危机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公共关系危机概说 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处理是一项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公共关系实务工作。为了更好地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公共关系人员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涵义。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涵义 公共关系危机,是指影响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从而使组织形象遭受损失的某些突发事件。公共关系危机现象很多,如管理不善,防范不力,交通失事等引发的重大伤亡事故;厂区火灾,食品中毒,机器伤人等引发的重大伤亡事故;地震、水灾、风灾、雷电及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由于产品质量或社会组织的政策和行为引起的信誉危机等等。对这些危机事件处理不当,将会对社会组织造成灾害性的后果。 危机公共关系,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指灾难或危机中的公共关系;从动态的角度来界定,危机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在危机事件中的开发和应用,是处理危机过程中的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危机的特点 1.必然性和普遍性 危机的必然性是指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有公共关系就会有公共关系危机。这是因为:首先,由于人们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和客观规律的隐蔽性,使人们认识规律,驾驭规律的能力必然会存在偏差,所以任何的错误都可能变为现实;其次,公共关系是一个层次众多的大系统,包括了许多彼此联系的复杂的子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干扰的主控系统,不确定因素的复杂性增加了危机产生的必然性;再次,信息传播是公共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公共关系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过程,更是一种控制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就是信源通过信道向信宿传递并引发反馈的过程。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噪音的干扰势必产生失真现象,失真即有误差,误差导致错误,错误导致危机;最后,任何策划和决策都以信息为基础,而且方案的执行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信息经过多层系,多渠道,多阶段的传输之后,其失真现象必趋严重,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减弱,一旦震荡度加大,危机便接踵而至。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遇到性质不同,表现形式各异的危机。1985年,美国莱克西肯传播公司对美主要企业领导人的一项调查表明,89%的领导人认为“企业发生危机如同死亡和税收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 2.突发性和渐进性 公共关系危机事件是一种突发性事件,但往往是渐进式的形成。它的发生常常是在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它是不可预见的或不可完全预见的。由于公共关系大系统是开放的,每时每刻都处在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之中。其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因某种偶然因素而致失衡,崩溃,形成危机。它具有突发性特征,也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特征。从本质上讲,公共关系危机的爆发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危机从其自身发展来说,一般由四个阶段:前兆期——加剧期——处理期——消除期。 前兆期:危机的隐患初露端倪,向组织发出警告。大量事实表明,它是一个转折点,这时危机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此时重要的是如何使这种状态向好的方面转化,扼制住它向坏方向转化的可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如果对前兆期的危机信号熟视无睹,它就会膨胀,到一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较好地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跨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一门及以上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身心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岩土工程 (1)爆破理论及应用 (2)工程爆破与岩石破碎 (3)岩土力学与巷道加固技术 (4)冻土工程 (5)矿山岩土工程 (6)深基坑与边坡工程 (7)岩石爆破与围岩控制技术 (8)边坡与地基加固技术与设计理论 (9)边破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2.结构工程 (1)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支护技术 (2)新型支护材料与结构 (3)新型建筑结构及其应用 (4)工程结构抗爆炸性能理论与应用 (5)钢结构计算理论与设计 (6)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

(7)高强度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 (8)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 (9)工程结构加固与改造技术 (10)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与结构体系研究 (11)岩土工程测试与反分析 3.市政工程 (1)城市地下工程 (2)城市固废处理和处置理论与技术 (3)地下结构的破坏机理及加固措施研究 (4)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研究 (5)市政基础工程 4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1)防护工程 (2)地下工程防灾减灾 (3)深部岩爆过程及防治对策 (4)爆炸理论与爆炸防治 (5)地下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及抗震措施研究 (6)隧道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应对措施研究 (7)岩土工程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与方法 (8)工程结构损伤识别和破坏机理 5.桥梁与隧道工程 (1)桥梁结构性能评价方法及检测加固新技术 (2)桥梁加固理论与技术 (3)隧道施工理论与技术 (4)深部隧道工程稳定性 (5)隧道工程特殊施工技术 (6)隧道工程的环境影响 三、课程设置请见附表 四、其它要求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

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专业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学评控中心主任:

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授课地点: 2-205、2-605、1-106 授课时间: 9月日 1周 1节

课堂组织: 第一部分:对本专业介绍进而引入本课程(时间:…10…分钟) 首先自我介绍,进行点名,然后介绍建筑工程专业的特色,从业方向,主要接触哪些东西,进而引入本课程,对本课程的地位性质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时间:…80…分钟) 【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5…分钟) 新课导入: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且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通过对土力学和地基基础概念的解读引出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学习的内容、方法及目标。结合中外建筑在地基与基础工程上的实例,从不同方面阐述七重要性,激发雪上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模块0 绪论 教学目的: 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步骤二】新内容的引入(时间:…5…分钟) (一)绪论 【步骤三】多媒体演示与换算演示(时间:…30…分钟) (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发展简史的展示 【步骤四】学生互动训练(时间:…35…分钟) 让学生思考之前的知识,各自出一个题目,接下来等待抽取,学生之间可互相讨论。 【步骤五】小结(时间:…5…分钟) 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强调本项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的理解。 课后练习与教师答疑: 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换算。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老师辅之于课后针对性的指导与辅导答疑。 专业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学评控中心主任:

土力学教案静止土压力计算

郑州交通技师学院 授课教案首页 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师: 燕胜坤第15周课次22

§4-2 静止土压力计算 一、复习 1、三种土压力的概念 2、影响挡土墙土压力的主要因素 二、引入: 上节课我们说过对于拱桥桥台应根据受力和填土的压实情况,采用静止土压力或静止土压力加土抗力(土抗力是指土体对结构的弹性抗力,与位移成正比)。但对于静止土压力的大小我们如何来确定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讨静止土压力是如何计算的。 三、新课: 静止土压力计算 静止土压力只发生在挡土墙为刚体,墙体不发生任何位移的情况,实际工程中,作用在深基础侧墙或者U形桥台上土压力,可近似看作静止土压力。 1、按土体处于侧限条件下的弹性平衡状态进行计算。

静止土压力系数ξ 对于侧限应力状态: 静止土压力强度 p0 =σx =ξσz =ξγz, kP a ξ:静止土压力系数; p0:作用于墙背上的静止土压力强度,kP a;γ:强后填土的重度,kN/m3; z:计算点离填土表面的深度,m。 静止土压力系数,对正常固结土,ξ=1-sinφ´,对超固结土,ξ=(1-sinφ´)1/2,φ´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º);缺乏资料时可取经验值;沙土ξ,黏性土ξ=0.5到0.7之间。 有上式可知,p0和z成正比,静止土压力强度分布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若墙高为H,则作用于单位长度墙上的总静止土压力E o为 =1/2(ξγH)H=1/2(ξγH2), kN/m E E 方向水平,作用线通过p0分布图形心,作用点应在墙高的1/3处。 o 2、考虑地下水的静止土压力计算

若墙后填土中有地下水,则计算静止土压力时,水中土的重度应取浮 重度。 静止土压力系数 K 的确定,静止土压力计算的关键是静止土压力系 数的确定。K 可由室内的或现场的静止侧压力试验来测定。对于砂或正 常固结的粘土,可根据有效内摩擦角来确定:砂土 K 0;粘性土 K 。 四、小结

安徽理工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土木建筑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柱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月 13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目录 1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4) 1.1 课程设计目的 (4) 1.2课程设计建议 (4) 2 课程设计资料 (4) 2.1工程设计概况 (4) 2.2荷载情况 (4) 2.3工程地质资料 (5) 2.4设计内容及要求 (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标准值Q uk 4确定桩数及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桩数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桩的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桩基的承载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5承台设计与验算. (6) 5.1承台抗冲切验算 (6) 5.2角桩冲切验算 (7) 5.3承台受剪计算 (7) 5.4承台受弯计算 (8) 5.5桩身结构设计及计算 (9) 5桩及柱的配筋图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一:荷载组合分配表 (12) 附录二: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 (13) 附录三:桩的布筋图 (14) 附录四:承台的布筋图 (14) 附录五:钢筋表 (14)

土力学土体中的应力计算-安徽理工大学

第五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第一节概述 大多数建筑物是造建在土层上的,我们把支承建筑物的这种土层称为地基。由天然土层直接支承建筑物的称天然地基,软弱土层经加固后支承建筑物的称人工地基,而与地基相接触的建筑物底部称为基础。 地基受荷以后将产生应力和变形,给建筑物带来两个工程问题,即土体稳定问题和变形问题。如果地基内部所产生的应力在土的强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那么土体是稳定的,反之,土体就要发生破坏,并能引起整个地基产生滑动而失去稳定,从而导致建筑物倾倒。地基中的应力,按照其因可以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 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有效重量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一般而言,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已压缩稳定,不再引起土的变形(新沉积土或近期人工充填土除外)。 附加应力:由于外荷(静的或动的)在地基内部引起的应力称为附加应力,它是使地基失去稳定和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 附加应力的大小,除了与计算点的位置有关外,还决定于基底压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 一、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真实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在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时,常把土当成线弹性体,即假定其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服从广义虎克定律,从而可直接应用弹性理论得出应力的解析解。 1、关于连续介质问题 弹性理论要求:受力体是连续介质。而土是由三相物质组成的碎散颗粒集合体,不是连续介质。 为此假设土体是连续体,从平均应力的概念出发,用一般材料力学的方法来定义土中的应力。 2、关于线弹性体问题 理想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直线关系,且应力卸除后变形可以完全恢复。 土体则是弹塑性物质,它的应力应变关系是呈非线性的和弹塑性的,且应力卸除后,应变也不能完全恢复。为此进行假设土的应变关系为直线,以便直接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