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 溪 沙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汉语中的伤春悲秋⽂化诗词解读汉语中的伤春悲秋⽂化诗词解读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1],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花前常病酒[2],不辞镜⾥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3],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楼风满袖[4],平林新⽉⼈归后[5]。
[1]闲情:闲愁。
[2]⽇⽇:⼀作“旧⽇”。
[3]青芜:形容草⾊碧绿。
[4]楼:⼀作“桥”。
[5]⼈:指游⼈。
冯延巳(903—960),⼜名延嗣,字正中,⼴陵(今江苏扬州市)⼈。
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两朝,三度⼊相,官终太⼦太傅,谥忠肃。
冯延巳当政时,南唐国势已⽇渐衰微,他⽆⼒扭转乾坤,同时⼜卷⼊激烈的党争中,这种现实处境所造成的内⼼⽭盾,在他的词作中时有反映。
冯延巳词的题材虽然与花间词并⽆⼆致,多写歌舞宴饮、相思离别,但是他并不醉⼼于描写⼥⼈的容貌举⽌和服饰,⽽是着重描写⼀种⼼理体验,表现⼀种感情境界。
这种创作倾向正如王国维所⾔“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堂庑特⼤,开北宋⼀代风⽓。
”(《⼈间词话》)解题《鹊踏枝》,⼀作《雀踏枝》,唐⽞宗时教坊曲名,后⽤为词调,即《蝶恋花》。
冯延巳有《鹊踏枝》⼗四⾸(其中部分作品与欧阳修相混),本词为其中之⼀。
全词抒写春天的闲愁,词旨隐晦,感慨深沉。
摊破浣溪纱李璟菡萏⾹销翠叶残[1],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2],不堪看。
细⾬梦回鸡塞远[3],⼩楼吹彻⽟笙寒[4]。
多少泪珠⽆限恨[5],依阑⼲。
[1]菡萏(hàndàn):荷花。
[2]绿波:⼀作“碧波”。
[3]韶光:美好的时光。
⼀作“容光”。
[4]鸡塞:即鸡⿅塞,汉朝的边塞,此处泛指边塞。
“鸡塞远”,⼀作“清漏永”。
[5]吹彻:犹指吹遍。
“彻”,本为⼤曲的最后⼀遍,故可以解释为曲终。
[6]多少:⼀作“籁籁”。
⽆限,⼀作“何限”。
李璟(916—961),字伯⽟,初名景通,徐州(今属江苏)。
南唐烈祖李昇的长⼦。
公元943年嗣位称帝,年号保⼤。
即位之初,曾⽤兵攻取建、汀、漳、泉等州,使南唐⼀度成为拥有35个州的“⼤国”。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
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1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赏析上阙写废寺之外景,荒凉冷寂,繁华消歇。
“败叶填溪水已冰”,秋天的树叶凋零了,遂成“败叶”,而萧瑟的秋风又将这些枯叶吹到溪水里。
“填”字说明败叶之多,给人一种沉重压抑之感。
“水已冰”说明时令已值深秋冬。
“夕阳犹照短长亭”说的是荒秋暮景。
黄昏时分,夕阳斜照长亭短亭,而行人已经杳无踪迹。
此句表面上说的是亭,实际上是人,因为长亭也好,短亭也罢,在古代皆含送别之意。
此句勾勒的残阳落照、野亭萧然的暮景与前句“败叶填溪水已冰”的意境十分相合,遂为全词定下凄凉的基调。
有了背景的铺垫后,作者开始切入“废寺”主题。
“何年废寺失题名”,古人游览庙宇时常题名以资纪念,这些题名经年遭受风吹雨打,最终模糊难辨,以至作者想要追问这究竟是哪一年的寺庙。
这一句是正面渲染废庙的冷落苍凉。
下片写废寺内景,残破不堪,香火断绝。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
此二句谓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来闲游的过客,或。
三.八年级上册望月wàngyuè(dù望岳(杜 dàizōng fū r ú岱宗夫如 zàohuàzhōng 造化钟神dàng xiōng 荡胸生曾(一)课内古诗fǔ)甫)hé?qí l ǔ qīng wèi liǎo 。
何?齐鲁青未了。
shén xiù,yīn yáng gē hūn xiǎo 。
秀,阴阳割昏晓。
shēngcéngyún ,jué zì rù guī niǎo 。
云,决眦入归鸟。
huìdāng l íng juédǐng ,yī lǎn zhòngshānxiǎo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chūn wàng ( dù fǔ)春望(杜甫)guó pò shān hé zài ,chéng chūn cǎo mù shēn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gǎn shí huājiàn lèi ,hèn bié niǎo jīng xīn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fēng huǒlián sān yuè,jiā shū dǐ wàn j īn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ái tóu sāo gèng duǎn ,hún yù bù shèng zān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shí háo lì(dù fǔ)石壕吏(杜甫)mù tóu shí háo cūn ,yǒu l ìyè zhuōrén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真题集提分版填空题 (16分)开放题。
“我读书,我快乐”系列活动之“创意书签制作”开始了,作为参赛选手,请你用关于读书的诗句或名言作为书签的内容,工整、美观地写下来。
(温馨提示:不得抄写本卷中出现过的诗句和名言)_______________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在本册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_____的盘古、_____的精卫、_____的周恩来,_____的王戎……(2)老师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善于提出疑问,这样才能进步,正如王充所说的:“_____”当然,除了刻苦勤奋外,还要善于抓住机会,因为“_____”。
(3)一言既出,_____。
差之毫厘,_____。
(4)古诗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雪梅》中“_____,_____。
”写出了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夏日绝句》中“_____,_____。
”直接抒发了作者不计生死,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之,_______。
(2)当机会来临时,我会用“______________”来劝人奋进,把握时机。
当有人觉得自己很优秀,看不起别人时,我这样劝告他“______________”。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的数据测量必须精确到位,工程师们经常这样提醒工人:______________。
(以上填八字词语)(3)《别董大》中描写送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中描写将士即将出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要求填空。
①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祖国的山河是多么壮丽!有“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 ”的波澜壮阔的长江;有“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诗词第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诗词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诗词春眠不觉晓;春风不度玉门关;春色满园关不住;春风何不到天涯;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潮带雨晚来急;春风吹又生;春城无处不飞花;春风又绿江南岸;杜鹃花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江山代有才人出;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流婉转绕芳甸;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潭落月复西斜;江山依旧枕寒流;江入大荒流;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之意。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花自飘零水自流;花间一壶酒;花落知多少;花腿残红青杏小;花寒懒发鸟慵啼;花开堪折直须折;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唐·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古诗《浣溪沙》赏析古诗《浣溪沙》赏析1张泌——《浣溪沙》【年代】:唐【作者】:张泌——《浣溪沙》【内容】: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依约残眉理旧黄,翠鬟抛掷一簪长,暖风晴日罢朝妆。
闲折海棠看又拈,玉纤无力惹余香,此情谁会倚斜阳。
翡翠屏开绣幄红,谢娥无力晓妆慵,锦帷鸳被宿香浓。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飞莺语隔帘栊,杏花凝恨倚东风。
花月香寒悄夜尘,绮筵幽会暗伤神,婵娟依约画屏人。
人不见时还暂语,令才抛后爱微嚬,越罗巴锦不胜春。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钿金缕镇眉心。
小槛日斜风悄悄,隔帘零落杏花阴,断香轻碧锁愁深。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蕊黄香画贴金蝉。
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
【作者】:张泌(生卒年不详),字于澄,常州(今江苏常州)人。
起初担任过句容(今江苏句容)尉,南唐后主任为监察御史,历任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
南唐亡国后,随后主李煜投降北宋,升迁为郎中,故基本上属于南唐词人。
传说后主李煜死后,张泌每年寒食日都要去后主坟上祭奠,哭得颇为伤心。
由此可见,他对李后主的感情是很深的。
【注释】:①泛:透出。
【赏析】这首春夜怀人的小词,抒写了作者对心上人的深切怀念与刻骨相思。
月明之夜,花香四溢,独立寒阶,睹景思人。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下片着重抒情。
当初一别,人间既难再见,便只有在梦中寻访,以慰相思。
这首词委婉含蓄,情味深长而又真挚感人。
《花间集》:张子澄时有幽艳语,“露浓香泛小庭花”是也。
时遂有以《浣溪沙》为《小庭花》者。
《餐樱庑词话》况周颐云:张泌词,其佳者能蕴藉有韵致,如《浣溪沙》诸阕。
浣溪沙
教学目标一、了解李璨的生平经历。
二、朗读感悟,理清全词的创作思路。
三、赏析意境,探究景情关系;品味语言,找出全词的词眼,解读秋思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细腻生动的写景词句,鉴赏景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出全词的词眼,解读秋思中蕴含的家国衰败之感。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作者简介:李景(916—961)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史称南唐中主,他即位之初,国势尚兴旺,但随着北周的兴起,南唐受到强邻的威胁,国势日下。
后来,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迫使李碌上表削去帝号,称国主。
此时的南唐,已经内外交困,身当乱世,忧心时局,李景自己有心兴国但无力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沉哀。
李景多才艺,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
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
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二、品读探讨
1.学生自由朗读,对照注释,读准字音,疏通词意。
全词的上下片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片由景生愁,下片怀念远人。
2.找出上片中直接表达主人公愁情的词。
[明确]愁、憔悴、不堪看。
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问。
”这两句写景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试比较“菡萏香销翠叶残”与“荷瓣凋零荷叶残”。
[明确]“菡萏”出于《尔雅·释草》,本身就表现了一种珍贵的品质。
“香销”,美好的芬芳销尽。
“翠叶”碧绿的荷叶,给人美的享受。
但原本那么大、那么圆满的荷叶慢慢枯干,残破了。
美好的生命的凋零衰败更是引人哀怜。
李景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了个人和家国之感。
两句描写的是荷花落尽,香气消失,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从绿波中起来,这菡萏生长的整个大环境的摇落的悲哀,更使人发愁。
这两句景物的描写引起下文中的愁思,韶光是美好的,在荷花落尽时,美好时光过去了,还有跟美好时光一起消失的,是人的青春。
人憔悴了,不堪去看花叶的凋零。
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由秋残引入深愁残年。
倘从另一角度看,作者借用思妇眼中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用花叶凋零来比周师进攻,南唐割江北地求和,感叹朝代的没落,那么这两句里有家国之痛,又和《离骚》的家国之痛的用意相似。
4.请你谈谈读完“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你有什么感悟?
[明确](仅供参考)美好的事物终究逝去;再繁华的朝代也会覆灭;再多的荣华富贵也只是过眼云烟;再美好的年华也要走向暮年;再奢侈的生活享受也会化为乌有……
论词的标准:同样是讲爱情思念的词,就要看你所写的词里边有没有境界,所以词是以境界为最上的,有的词里边写的美女跟爱情就有境界,给你一种高远的理想,给你很多丰富的联想。
因为词这种作品,很难衡量,不能够用诗跟文章的载道、言志的标准去衡量,所以你要看这首词有没有言外的意思。
同样写美女,同样写爱情,有没有给你更高的一种理想?有没有给你很丰富的联想?有没有对你的精神有一个境界的提升?王国维说中主《浣溪沙》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这又是依据什么样的一种联想呢?
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晴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个艺术品,要带有使读者感动和感发的力量,并经过读者的欣赏,向它投注,跟它融合,才能使这个艺术成品有生趣,有它的生命力。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5.赏析“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一名句的妙处。
[明确]下片别开一境,看似与上片断开了联系,实际上依然紧密相连,一句远,一句近。
①“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
②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
③情景交融,对偶工整。
细雨梦回,梦醒独伤,笙断泪下,寂寞寒冷,孤独的小楼细雨之夜,无不体现出浓厚的相思怀念之情。
④辅助材料:
a.唐诗“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b.韦庄词“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C.中国音乐中提到笙要暖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这笙上要有一个芦苇的薄膜,那个薄膜要在暖气之中吹出来的声音才好听,冷了就不好听了。
他说现在这个玉笙已经寒了,这个曲子已经吹了那么久了。
讲解词时,回顾诗歌中相同主题的名句,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强化学生对词的理解。
7.“倚阑干(即栏杆)”含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你能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吗?
[明确]凭栏远望与登高望远,都有无尽的思念与执著期盼的含义。
在落寞的残年愁睹残景,更是泪眼无限,面对残景,遥望远方,愁肠百结。
辅助材料:温庭筠写过一首小词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倚栏是为了望远,望远是为了期待远方的征人,所以“倚栏”是一种期待,温庭筠说梳洗罢,我要把我自己打扮得很美,等着我所爱的人回来。
从早晨一直看到日落,斜晖脉脉、流水悠悠,这个人还没有回来。
每日的盼望,每日的落空。
同样,在《浣溪沙》的结尾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无穷的惆怅,无尽的怨恨。
8.探讨: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映照。
”请找出《浣溪沙》的词中之“眼”,并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愁、恨、残。
愁:对景生愁,青春易逝;怀远生愁,怅惘已极。
恨:美人迟暮,梦里寻人,细雨梦醒,凭栏远望,不胜怨恨。
残:傅庚生先生别有会心地以“残”字为词眼。
他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意以为全阕固脉注于一‘残’字耳。
‘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
王氏(王国维)之所云有美人迟暮之感者盖如此。
‘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多少泪珠无限恨’,矧(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全阕脉络贯通,若拆散便不可得其解;而意相联属,似亦并不宜摘句以欣赏之耳。
”
课堂小结:一首秋思,对景伤情,散发无穷悲秋之感,“不堪看”沉郁之至;独处小楼,吹笙寄恨,凝想远人,“倚阑干”含蓄不尽。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