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 运动与力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76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 平=21212V V V V + 10、注意:过桥过洞、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超错车时间、水流问题、平均速度、比值问题。
11、能量形式: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等。
(注意能量之间的转化)12、运动的分为宏观物体运动和微观世界运动。
(三种运动:分子运动、机械运动、天体运动)✓ a 宏观: ○1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2天体运动,。
✓ b 微观:○1分子热运动:(先看课本认识下物体微观结构,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不能有外力作用,例:花的香味,炒菜会变咸;○2原子运动:例: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核电站以及核武器的使用;○3电磁运动:就指电磁波,例:宽带上网,光纤,使用 ,红外遥控,无线电通信等等。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第1节认识运动【知识与技能】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2.了解物质世界常见机械运动方式.3.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观察、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重点】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2.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物质世界常见的宏观机械运动形式.【难点】初步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知识点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21,完成以下问题: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合作探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答: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和其他运动的区别是看物体的位置有无变化,位置的变化包括距离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知识点二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1-22,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在这三种状态中,气态物质分子运动最活跃.3.科学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909年,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4.20世纪物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合作探究】演示一物质的三态及其分子运动情况上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排列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分子的运动情况及其特征是什么?答:由固态的分子排列示意图可知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活动,其特征是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无流动性;由液体的分子排列示意图可知,液体物质的分子相对活跃,就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其特征是有一定体积,无一定形状,有流动性;由气态的分子排列示意图可知,气态物质的分子运动剧烈,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其特征是无一定体积,无一定形状,有流动性.演示二1909年,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是?答: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太阳系中的行星绕着太阳运动.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小微粒都不是分子,例如灰尘、粉尘、PM2.5等.【跟进训练】1.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人类的视野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延伸,大到宇宙、小到夸克.空间尺度太小各异.以下四个物体尺度最小的是(C)A.地球B.分子C.质子D.太阳系2.原子核是由(B)A.质子和电子组成的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D.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1.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1)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2.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1)分子的运动(2)原子内部运动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2章 运动和力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第1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1、 什么是机械运动? 2、 常见的运动有哪些? 3、 什么是动能? 4、 什么是弹性势能? 5、 什么是重力势能?6、 什么是机械能?第2节 机械运动 1、 什么是参照物?2、 机械运动的分类有哪些?3、 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4、 比较物体的快慢的方法有哪两种?5、 什么是速度?速度可以定量的地描述什么?6、 速度公式各字母代表什么物理量?7、 1米/秒等于多少千米/时?第3节 力的存在1、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哪两方面?3、 什么是力?什么是施力物体?什么是受力物体?举例说明:放在桌面上的科学书。
4、 简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5、 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说明鸡蛋碰石头。
6、 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弹力?7、 测量力的工具是什么?其原理是什么? 8、 能否在失重状态下,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力的大小? 9、能否在失重状态下,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第4节 力的图示1、 力的三要素包括哪三要素?2、 什么叫做力的图示?3、 什么叫做力的示意图?4、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是什么?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 什么是重力?2、 重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3、 重垂线可以确定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吗?4、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存在何种关系?用字母如何表示?各字母代表何种意义?5、 g=9.8N/kg 表示什么含义?6、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否相等?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 1、 什么是摩擦力?2、 常见的摩擦力有哪三种?如何来判断三种摩擦力的方向?3、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4、 如何来增大摩擦?写三种方法。
5、 如何来减小摩擦?写三种方法。
第7节 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 我们通过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牛顿第一定律的?3、 什么是惯性?惯性只跟什么因素有关?4、 利用惯性来解释一些现象。
物理第二章认识运动笔记
(一)、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
车、船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二)、微观世界的运动
1、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彩图讲解:通过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史实可知;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一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
(2)分子不是静止的,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物质分子相互进入对方时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是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有力证明。
(4)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多原子组成。
(5)原子也具有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围绕原子核不停地运动着。
(6)原子核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原子内部存在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
材料的发光、燃烧有关。
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
(7)这些运动与光现象、电磁现象、核反应等有着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