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木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阿里木是个乐观开朗的新疆人,他的肉串深受毕节人民的喜欢,他本人就是一个节俭的人而且非常的善良。
他把赚来的钱全部捐给了那些贫困的学生,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关注身边需要援手的群体。
我们大家都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伟大的祖国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共同建造和谐社会。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都精诚团结起来,我们就是真正的爱我中华。
阿里木他普通的犹如身边的每一个人,却做了让我震撼久久的事迹,有谁能在自己本身就不富裕的情形下,倾其所有,资助100多名贫困孩子求学读书,他能。
他就是我们新疆人民的好儿子,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阿里木。
他虽平凡,但他那朴实的话语中,教会了我太多不平凡的人生道理。
阿里木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为祖国做出惊天的伟业,但是他数年如一日的贡献着自己的绵薄力量,就像一条绵绵不断的小溪,滋润着它所流淌过的土地,他的贡献是渗透到每一位人民心中的,在构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大潮中,需要的正是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用我们全社会的人的力量去构建和谐社会。
这个时代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可以引领、激励、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动力,当这种精神汇聚到一起时,它将会变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它将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就是阿里木的精神。
阿里木的故事在咱们这片热土上,有个叫阿里木的小伙子,他的故事啊,就像那沙漠里的绿洲,让人听了心里头暖洋洋的。
阿里木,土生土长的南疆汉子,皮肤晒得跟熟透的杏子似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透着股子憨厚劲儿。
他家里不富裕,小时候就帮着爹娘放羊,那时候他就想啊,长大了得干点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时间过得比羊儿跑得还快,转眼间阿里木就长大成人了。
他没念过多少书,但心里头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有一天,他听说城里人爱吃羊肉串,心里一动:“嘿,这不就是我的老本行吗?”于是,他卷起铺盖,揣着几个干馕,踏上了去城里的路。
城里的生活可不比乡下,刚开始,阿里木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更别说找地儿摆摊了。
但他不怕,每天起早贪黑,挨家挨户地问,终于在一个热闹的小巷子里找到了落脚的地儿。
他支起炉子,穿起羊肉串,那手艺,真是绝了!外焦里嫩,香气四溢,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阿里木人实诚,做生意从不缺斤少两,还总爱跟客人拉家常,一来二去,就交下了不少朋友。
他的羊肉串摊也慢慢有了名气,生意越来越红火。
但阿里木心里头有个更大的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做点啥。
有一天,他听说村里的小学缺书缺文具,孩子们上学条件艰苦。
阿里木心里那个急啊,跟被火烧了似的。
他二话不说,拿出攒了好久的钱,买了几大箱子书和文具,还特意挑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开着自己的小三轮,一路颠簸着送回了村里。
当孩子们看到那一箱箱崭新的书籍和文具时,眼睛里都闪着光,围着阿里木又蹦又跳,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阿里木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他拍拍胸脯说:“以后啊,你们的书我包了!”从那以后,阿里木就更忙了。
他不仅忙着卖羊肉串,还忙着联系各方爱心人士,为家乡的学校筹集更多的物资。
他的事迹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四面八方。
人们都说:“这阿里木啊,真是个大好人!”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阿里木的羊肉串摊已经成了城里的一道风景线,而他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大伙儿心中的“爱心大使”。
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过去的近10年时间里,将卖烤肉挣得的十几万元,用于资助当地的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生。
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我通过报纸、网络上读到了阿里木的先进事迹,感受很深,很多网友也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从新疆到贵州,近乎崇拜般尊重文化的阿里木坚持着一个朴素的理念: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站出来的,都是英雄。
我们首先要学习阿里木的善良。
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善良是道德的基础。
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的俭朴。
古人说:“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表面上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时节俭成就了阿里木精神。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物质的意念高度集中,大多数人都缺少一中精神和理念,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金钱的奴隶,房子、车子、票子让人疲于奔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对幸福的体验却逐渐被物欲和焦虑所冲淡。
我们还要学习阿里木的快乐。
阿里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是让人意外的时,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微笑和快乐的情绪在言语不通的民汉之间就是沟通的桥梁。
用他的话来说:“快乐是一种行为”。
的确,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中快乐因素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最后我们还应该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包围着他,闪光灯照耀着他,领奖台上被人群簇拥着,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漩涡,依然保持着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朴实、善良的本质。
实际上,打动我们的并不只是这些被媒体宣传后的感人事迹,而是他对待这些铺面而来的荣誉的那份淡然。
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依旧蹲在地上吃着泡馍说:“这些(荣誉)都只是一场风,终有一天会过去的,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阿里木·哈力克,新疆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人。
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某部服役,1992年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
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靠卖每根仅有3毛左右利润的羊肉串谋生。
2000年,阿里木来到毕节。
2006年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2010年12月,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
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网上为阿里木投票,并号召网民力挺阿里木。
此后,阿里木的得票数节节攀升,最终获得了245050张选票。
2011年1月13日,阿里木等10位草根英雄从6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并在北京参加盛大的颁奖典礼。
2011年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为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阿里木江·哈里克的先进事迹,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阿里木江·哈里克同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经历阿里木是个快乐的卖烤羊肉串的新疆人。
毕节学院2010年阿里木助学金颁发现场[1]8年前,他流浪到了贵州省毕节市(一个县级市),一下车,哇,那么多背箩筐的人,显然这里太穷了!他很开心,立刻决定在这里落脚烤羊肉串:一定没有人跟我竞争!阿里木的生意从不好到火得不得了,羊肉串好吃,风趣善良的阿里木更可爱啊!毕节人爱上了他的烤羊肉串,也爱上了快乐开朗的阿里木。
有一年春节,他一天卖了七千多块钱的羊肉串,居然赚了那么多钱!他那天高兴得不得了,那可是5毛钱一串的啊!快乐的阿里木就这样靠烤羊肉串赚钱,从五毛钱一串卖到一块钱一串。
个人学习阿里木事迹心得体会 (2)个人学习阿里木事迹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学习阿里木事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启发。
阿里木是一个充满勇气和决心的女性,她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追求教育,并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她不仅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还积极寻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阿里木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下,也要坚持学习和保持求知的欲望。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阿里木的毅力和决心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她在困境中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坚持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阿里木的事迹还向我展示了坚守初心的重要性。
她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信念,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她的事迹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相信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不断前进。
总的来说,阿里木的事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她的故事鼓舞了我继续努力学习和追求梦想的决心。
同时,她的坚持和毅力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信心和勇气,相信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个人学习阿里木事迹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阿里木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勇敢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人,他选择放弃自己的自由和幸福,选择留在这个贫困落后的地方,为了改变他乡人民的命运,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他毅然决然地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从阿里木事迹中,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伟大。
他并没有拥有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没有等待别人的帮助,也没有期待一夜暴富,他选择亲自动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逐渐改变了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阿里木事迹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改变。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周围的人做出帮助和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个人简介阿里木,男,40岁,新疆维吾尔人。
阿里木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参军入伍。
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201X年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
他在毕节看见很多穷孩子上不起学。
阿里木深知缺乏教育给人生带来的晦暗。
从201X年起,阿里木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个人事迹他历经8年,烤卖30万串羊肉串,攒下10多万元钱,全部用来捐款助学。
他,就是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走出来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历经8年之久,烤卖30万串羊肉串,攒10余万元资金,全部回报社会。
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好巴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如是誉阿里木(上图。
本报记者戴岚摄)。
在新疆第二届“道德模范”颁奖盛典上,身披绶带、手执鲜花的阿里木,眼噙泪花,向人们挥手致意。
标志性的络腮胡子,维吾尔族小花帽,憨厚的笑容……他还是那样善良和质朴。
善良的阿里木“总是在最无助时,有好心人帮助” 40年前,阿里木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1998年初夏,他怀揣着500元钱,开始了创业生涯。
“其实,这也是我流浪生涯的开始!”忆起那一段段揪心的往事,阿里木有时哽咽得说不下去。
然而,他更愿意讲述他遇到的好心人,他得到过的帮助。
阿里木的故事体现了哪一种价值观
《阿里木》是一则来自古代西域文化的传说故事,讲述了木匠阿里木成功逃出苏菲河大堡垒的故事。
故事里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古老的文艺学者马坎,另一个是勤奋好学的木匠阿里木。
阿里木虽然为古老的文艺学者马坎所推崇,但他开始学习的目的却是让他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而不是为了追求荣耀或权力。
阿里木被困在大堡垒里,他唯一的出路是掌握文艺学术及其神奇的力量。
于是,他拿起笔开始学习,毫不费力就学会了当时最先进的文艺学技术。
在马坎的指导下,阿里木以非凡的智慧和执着的毅力完成了无数的学习任务,他为自己积累了无数的文艺学术知识,并成为当时最优秀的木匠。
阿里木成功逃出大堡垒,并归国显赫后,他的精神和执着的毅力为后世传颂。
多年以后,人们将阿里木的故事传到各地,并将其中的价值观与普通人熟知,这就是勤奋好学的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人们似乎更加看重通过短暂的考试和前行,而不是通过勤奋好学来获取成功。
然而,从阿里木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勤奋好学仍然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而没有勤奋好学也无法获得长久的成功。
通过对阿里木的故事的思考,可以提醒人们,克服种种困难,追求勤奋好学,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正如阿里木的故事,勤奋好学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为了获得长久的成功,需要竭尽全力,一步一步地去努力,而不是依靠简单的运气和一次性的表现。
只有拥有勤奋好学的精神,才能使人们在激烈的
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胜利。
阿里木事迹介绍阿里木全名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人,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曾经在不对服过兵役,1992年退伍,退伍之后在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直到1997年,阿里木离开了新疆开始南走北闯,靠着卖羊肉串谋生。
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在毕节,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各民族贫困学生。
这些年,阿里木曾牵着马沿着陡峭的斜坡,给山坳里的孩子送去新书包和文具;曾只身前往玉树地震灾区救灾;在毕节学院、贵州大学他设立了这些学校金额最小而分量最重的助学金“阿里木助学金”。
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穿就是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就是他的一顿饭。
“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
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其实,阿里木的全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因为“阿里木”简洁上口,毕节人就这么称呼他了。
后来,大伙也就叫他阿里木。
在2010年年末,阿里木有点忙。
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中,阿里木入选成为60名候选人之一,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就在2010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顶了他一票:“民族兄弟阿里木,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串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余万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维吾尔族汉子感恩回馈牵出慈善情阿里木背着烤肉炉子开始闯荡始于1997年,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等地都留下过他执著而忙碌的身影。
2001年,揣着仅剩的10元钱,阿里木带着烤箱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阿里木在最困难的时候遇上了好心的毕节人。
毕节人刘老二在毕节市倒天河畔经营一家小酒吧,阿里木想在酒吧门前的梧桐树下烤羊肉串,刘老二同意了,并借给他100元钱买材料。
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阿里木,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一个从新疆来到祖国内地做烧烤生意的新疆人,一个具有伟大人格并让人佩服的中国人。
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不管是谁,只要能及时站出来的,都是英雄”。
这就是阿里木,一个另人称道的真男人。
以下是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欢迎阅读。
阿里木全名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人,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曾经在不对服过兵役,1992年退伍,退伍之后在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直到1997年,阿里木离开了新疆开始南走北闯,靠着卖羊肉串谋生。
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在毕节,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各民族贫困学生。
这些年,阿里木曾牵着马沿着陡峭的斜坡,给山坳里的孩子送去新书包和文具;曾只身前往玉树地震灾区救灾;在毕节学院、贵州大学他设立了这些学校金额最小而分量最重的助学金“阿里木助学金”。
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穿就是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就是他的一顿饭。
“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
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其实,阿里木的全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因为“阿里木”简洁上口,毕节人就这么称呼他了。
后来,大伙也就叫他阿里木。
在2010年年末,阿里木有点忙。
由新华社主办的“感动2010年”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中,阿里木入选成为60名候选人之一,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就在2010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顶了他一票:“民族兄弟阿里木,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串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余万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维吾尔族汉子感恩回馈牵出慈善情阿里木背着烤肉炉子开始闯荡始于1997年,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等地都留下过他执著而忙碌的身影。
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阿里木是一名普通的新疆青年,从小生长在草原上,从小就受到了草原外那辽阔的世界的吸引。
他深深地想要融入那个世界,想要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阿里木努力学习汉语,无数个日日夜夜耕耘学习,步履蹒跚走过千山万水,最终终于考上了大学。
他兢兢业业,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当他了解到有很多人不同于他,他们面临着许多种种的问题,阿里木终于下定决心,成为他们的帮助者。
阿里木发扬汉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他成立了一家非营利组织,倡导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通过各种渠道,他不断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帮助受困群体,举办各种募捐和志愿者活动,力所能及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他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对着不同的群体,他总是以理解和关心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
不管他面对的是来自内地的孩子还是来自新疆的乡亲,他热情周到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看着阿里木的辛苦,群众们深深地感到了他们的帮助者是多么可爱,多么不可或缺。
他的努力没有落空,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在群众的共同助力下,他成功地完成了许多关心社会民生的事业,帮助了那些面临困境的人们。
阿里木完全融入了社会中,他的执着和决心感动着每一个与他有关的人。
阿里木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传颂。
他充满朝气的形象、智慧和勇气,不断引领着社会文明进步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他的故事鼓励和激励着更多的人们走上公益之路,为社会做出贡献。
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更是一种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宝库。
它告诉人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我们都应该愿意担负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为改善社会、服务大众,奉献我们的力量。
天山网讯(记者隋云雁报道)2月3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新疆骄傲”阿里木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他用自己的大爱和道德力量再次感动了国人。
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辞这样评价阿里木: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
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将来我们夫妻俩还要继续烤羊肉串,继续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建成一所留守儿童学校。
”3日晚,记者打电话向阿里木表示祝贺,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这一刻,他正陪着妻子在鄯善省亲;这一刻,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在播放先前录制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10年前,维吾尔族汉子阿里木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卖烤羊肉串为生。
2
年后,他开始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并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
8年来,阿里木将卖出的30多万串烤羊肉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助给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2010年12月31日,阿里木当选“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
2011年1月2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与回到新疆的阿里木拉钩成为好兄弟,叮嘱他在外务工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并勉励他将这一份暖暖的善心延续下去。
2011年,阿里木继续过着烤羊肉串奉献爱心的生活。
他继续感动着国人,并以高票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