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_1
- 格式:docx
- 大小:14.83 KB
- 文档页数:6
阿里木的故事在咱们这片热土上,有个叫阿里木的小伙子,他的故事啊,就像那沙漠里的绿洲,让人听了心里头暖洋洋的。
阿里木,土生土长的南疆汉子,皮肤晒得跟熟透的杏子似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透着股子憨厚劲儿。
他家里不富裕,小时候就帮着爹娘放羊,那时候他就想啊,长大了得干点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时间过得比羊儿跑得还快,转眼间阿里木就长大成人了。
他没念过多少书,但心里头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有一天,他听说城里人爱吃羊肉串,心里一动:“嘿,这不就是我的老本行吗?”于是,他卷起铺盖,揣着几个干馕,踏上了去城里的路。
城里的生活可不比乡下,刚开始,阿里木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更别说找地儿摆摊了。
但他不怕,每天起早贪黑,挨家挨户地问,终于在一个热闹的小巷子里找到了落脚的地儿。
他支起炉子,穿起羊肉串,那手艺,真是绝了!外焦里嫩,香气四溢,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阿里木人实诚,做生意从不缺斤少两,还总爱跟客人拉家常,一来二去,就交下了不少朋友。
他的羊肉串摊也慢慢有了名气,生意越来越红火。
但阿里木心里头有个更大的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做点啥。
有一天,他听说村里的小学缺书缺文具,孩子们上学条件艰苦。
阿里木心里那个急啊,跟被火烧了似的。
他二话不说,拿出攒了好久的钱,买了几大箱子书和文具,还特意挑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开着自己的小三轮,一路颠簸着送回了村里。
当孩子们看到那一箱箱崭新的书籍和文具时,眼睛里都闪着光,围着阿里木又蹦又跳,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阿里木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他拍拍胸脯说:“以后啊,你们的书我包了!”从那以后,阿里木就更忙了。
他不仅忙着卖羊肉串,还忙着联系各方爱心人士,为家乡的学校筹集更多的物资。
他的事迹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四面八方。
人们都说:“这阿里木啊,真是个大好人!”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阿里木的羊肉串摊已经成了城里的一道风景线,而他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大伙儿心中的“爱心大使”。
新疆人阿里木“十年慈善”感动中国中广网贵州1月5日消息(刘莹)1月4日,《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以及《贵州日报》等新疆、贵州多家媒体来到毕节市,采访新疆人阿里木。
阿里木扎根毕节地区、靠烤羊肉串支持百余名贫困学生上学的故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今年39岁的阿里木是新疆和静县人,20岁就离家出来“闯江湖”,到过乌鲁木齐、北京、重庆、昆明及贵州的几个地州市,但均未立足下来。
2001年夏天,阿里木来到毕节,经历了贫困的煎熬,靠一个素不相识的酒吧老板借的100元钱,阿里木在这位老板门前摆烤肉摊,每天二三十元钱,一个星期以后,阿里木还给酒吧老板100元钱。
随后,烤羊肉串成了阿里木的生存手段。
在与毕节人的接触中,阿里木感受到了毕节人给他带来的温暖。
“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经常得到毕节好心人的帮助。
我来毕节10年了,毕节人容纳我,把我当朋友,每年过年,都有好心人接我到家里过年。
”阿里木说。
怀着感恩之心,阿里木把户口从新疆迁到贵州毕节,决定把卖羊肉串挣来的钱用来做慈善。
他选择的慈善方式主要是资助贫困生上学。
毕节学院的贫困学生则是阿里木长期资助的对象。
2006年,阿里木拿着烤羊肉串攒下的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学生资助中心,提出要帮助这里生活困难的学生。
看着一张张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味道的毛票,院方被震动了,最终,毕节学院将这笔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从阿里木最初设立助学金到现在,毕节学院来自各方的资助金已经翻了10倍,很多人都是因为阿里木的行为而选择了无私捐助。
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说:“阿里木的助学金是全院资助金额最小的,无法与其他高达几十万的助学金相比。
但他体现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助学情结,从德育教育的角度看,资金小而意义大。
”阿里木在与毕节人打交道时,了解到大山里有很多贫困孩子,他就不辞辛劳前往资助。
大方县达溪镇的聚河村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地方,他了解到那里的180多名孩子没有书包,就买上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把书包送到学生手中。
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过去的近10年时间里,将卖烤肉挣得的十几万元,用于资助当地的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生。
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我通过报纸、网络上读到了阿里木的先进事迹,感受很深,很多网友也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从新疆到贵州,近乎崇拜般尊重文化的阿里木坚持着一个朴素的理念: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站出来的,都是英雄。
我们首先要学习阿里木的善良。
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善良是道德的基础。
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的俭朴。
古人说:“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表面上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时节俭成就了阿里木精神。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物质的意念高度集中,大多数人都缺少一中精神和理念,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金钱的奴隶,房子、车子、票子让人疲于奔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对幸福的体验却逐渐被物欲和焦虑所冲淡。
我们还要学习阿里木的快乐。
阿里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是让人意外的时,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微笑和快乐的情绪在言语不通的民汉之间就是沟通的桥梁。
用他的话来说:“快乐是一种行为”。
的确,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中快乐因素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最后我们还应该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包围着他,闪光灯照耀着他,领奖台上被人群簇拥着,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漩涡,依然保持着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朴实、善良的本质。
实际上,打动我们的并不只是这些被媒体宣传后的感人事迹,而是他对待这些铺面而来的荣誉的那份淡然。
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依旧蹲在地上吃着泡馍说:“这些(荣誉)都只是一场风,终有一天会过去的,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天山网讯(记者隋云雁报道)2月3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新疆骄傲”阿里木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他用自己的大爱和道德力量再次感动了国人。
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辞这样评价阿里木: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
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将来我们夫妻俩还要继续烤羊肉串,继续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建成一所留守儿童学校。
”3日晚,记者打电话向阿里木表示祝贺,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这一刻,他正陪着妻子在鄯善省亲;这一刻,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在播放先前录制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10年前,维吾尔族汉子阿里木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卖烤羊肉串为生。
2
年后,他开始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并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
8年来,阿里木将卖出的30多万串烤羊肉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助给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2010年12月31日,阿里木当选“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
2011年1月2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与回到新疆的阿里木拉钩成为好兄弟,叮嘱他在外务工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并勉励他将这一份暖暖的善心延续下去。
2011年,阿里木继续过着烤羊肉串奉献爱心的生活。
他继续感动着国人,并以高票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优秀7篇.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慈善家篇一40岁,新疆维吾尔人。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哪怕只有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
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
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中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颁奖辞∶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
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卓琳——平凡至伟篇二原中央军委办公厅顾问、邓小平同志夫人卓琳。
1937年,卓琳离开北平,转到延安。
1939年认识邓小平并与邓小平结为连理。
为着支持抗日,鼓舞士气,卓琳跟随邓小平不避炮火连天。
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卓琳随后就带着孩子们也赶到那里。
卓琳在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后,依然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遵循着党的原则,有着共产党人不可动摇的信仰;文革中,卓琳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仍然以顽强精神,赴港见证香港回归。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积蓄10万元全部捐给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
感动中国2023十大人物颁奖词(含人物事迹篇三“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
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
下面是详细介绍:1、明月共同途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阿里木,一个从新疆来到祖国内地做烧烤生意的新疆人,一个具有伟大人格并让人佩服的中国人。
他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不管是谁,只要能及时站出来的,都是英雄”。
这就是阿里木,一个另人称道的真男人。
以下是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欢迎阅读。
阿里木的感动中国故事阿里木全名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人,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曾经在不对服过兵役,1992年退伍,退伍之后在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直到1997年,阿里木离开了新疆开始南走北闯,靠着卖羊肉串谋生。
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在毕节,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各民族贫困学生。
这些年,阿里木曾牵着马沿着陡峭的斜坡,给山坳里的孩子送去新书包和文具;曾只身前往玉树地震灾区救灾;在毕节学院、贵州大学他设立了这些学校金额最小而分量最重的助学金“阿里木助学金”。
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穿就是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就是他的一顿饭。
“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
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其实,阿里木的全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因为“阿里木”简洁上口,毕节人就这么称呼他了。
后来,大伙也就叫他阿里木。
在2010年年末,阿里木有点忙。
由新华社主办的“感动2010年”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中,阿里木入选成为60名候选人之一,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就在2010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顶了他一票:“民族兄弟阿里木,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串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余万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维吾尔族汉子感恩回馈牵出慈善情阿里木背着烤肉炉子开始闯荡始于1997年,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等地都留下过他执著而忙碌的身影。
阿里木事迹篇一:阿里木先进事迹阿里木·哈力克,新疆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人。
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某部服役,1992年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
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靠卖每根仅有3毛左右利润的羊肉串谋生。
2000年,阿里木来到毕节。
20XX年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20XX年12月,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XX”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
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网上为阿里木投票,并号召网民力挺阿里木。
此后,阿里木的得票数节节攀升,最终获得了245050张选票。
20XX年1月13日,阿里木等10位草根英雄从6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XX”年度网络人物,并在北京参加盛大的颁奖典礼。
20XX年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为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阿里木江·哈里克的先进事迹,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阿里木江·哈里克同志“新疆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经历阿里木是个快乐的卖烤羊肉串的新疆人。
毕节学院20XX年阿里木助学金颁发现场[1]8年前,他流浪到了贵州省毕节市(一个县级市),一下车,哇,那么多背箩筐的人,显然这里太穷了!他很开心,立刻决定在这里落脚烤羊肉串:一定没有人跟我竞争!阿里木的生意从不好到火得不得了,羊肉串好吃,风趣善良的阿里木更可爱啊!毕节人爱上了他的烤羊肉串,也爱上了快乐开朗的阿里木。
有一年春节,他一天卖了七千多块钱的羊肉串,居然赚了那么多钱!他那天高兴得不得了,那可是5毛钱一串的啊!快乐的阿里木就这样靠烤羊肉串赚钱,从五毛钱一串卖到一块钱一串。
一、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提名名单(43人):1、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慈善家(男,40岁,新疆维吾尔人。
)2、陈起贤:倾其所有捐资助学的爱心教师(男,87岁,海南海口大坡中学的退休教师。
)3、邓卫星:卖猪肉的“慈善家”(男,52岁,广东省英德市下石太镇农民。
)4、高金磊:坚守大别山的大学生村官(男,26岁,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村官。
)5、胡丙申:辛苦10年为乡民还债的诚信局长(67岁,山西运城人,退休前任山西省夏县的乡镇企业局局长。
)6、胡艳萍:收留智障者的“爱心阿姨”(女,37岁,吉林省长春市私营企业主。
)7、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者(两人均为四川藏区福利学校志愿者,教师。
)8、刘发英:托起大山希望的“英子姐姐”(女,41岁,湖北省长阳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
)9、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的领导干部(男,56岁,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
)10、刘竹承:慈善路上的“台湾爸爸”(男,68岁,台湾商人。
)11、孟佩杰:汉族照顾养母12年的孝女(女,20岁,山西师范大学学生。
)12、史铁生:挑战生命极限的作家(59岁,逝于2010年年底,北京作家。
)13、宋金萍:细心照顾老师28载的“感恩学生”(男,69岁北京市退休教师)14、杨丽:一生献给工人的工会主席(女,61岁,退休前为昆明市工会主席)15、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女,52岁,台湾云林县人,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
)16、王天昌:11年坚持治沙的当代愚公(男,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农民。
)17、朱光亚:中国两弹元勋863计划领导人(男,1924—2011,湖北武汉人,著名科学家。
)18、孙焕平:为食品安全鼓与呼的农民(男,42岁,江苏淮安楚州农民。
)19、王光国:愚公书记(男,40岁,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任店子坪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20、许月华:130个孩子的妈妈(女,55岁,湖南省湘潭市福利院供养人员。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
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个人简介
阿里木,男,40岁,新疆维吾尔人。
阿里木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参军入伍。
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20XX年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
他在毕节看见很多穷孩子上不起学。
阿里木深知缺乏教育给人生带来的晦暗。
从20XX年起,阿里木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个人事迹
他历经8年,烤卖30万串羊肉串,攒下10多万元钱,全部用来捐款助学。
他,就是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走出来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历经8年之久,烤卖30万串羊肉串,攒10余万元资金,全部回报社会。
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好巴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如是赞誉阿里木(上图。
本报记者戴岚摄)。
在新疆第二届“道德模范”颁奖盛典上,身披绶带、手执鲜花的阿里木,眼噙泪花,向人们挥手致意。
标志性的络腮胡子,维吾尔族小花帽,憨厚的笑容……他还是那样善良和质朴。
善良的阿里木
“总是在最无助时,有好心人帮助”
40年前,阿里木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1998年初夏,他怀揣着500元钱,开始了创业生涯。
“其实,这也是我流浪生涯的开始!”忆起那一段段揪心的往事,阿里木有时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