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这样一种精神 阿里木先进事迹演讲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新疆库尔勒人阿里木在过去的近10年时间里,将卖烤肉挣得的十几万元,用于资助当地的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生。
阿里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我通过报纸、网络上读到了阿里木的先进事迹,感受很深,很多网友也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的慈善家”。
从新疆到贵州,近乎崇拜般尊重文化的阿里木坚持着一个朴素的理念: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站出来的,都是英雄。
我们首先要学习阿里木的善良。
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善良是道德的基础。
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首先是因为他善良。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的俭朴。
古人说:“俭以养德”,真是一点不假,表面上看阿里木的节俭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可细究看来,时节俭成就了阿里木精神。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物质的意念高度集中,大多数人都缺少一中精神和理念,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金钱的奴隶,房子、车子、票子让人疲于奔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对幸福的体验却逐渐被物欲和焦虑所冲淡。
我们还要学习阿里木的快乐。
阿里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他既要面对生活条件的艰苦,又要克服语言交流上遇到的困难,可是让人意外的时,阿里木整天乐呵呵地做生意,微笑和快乐的情绪在言语不通的民汉之间就是沟通的桥梁。
用他的话来说:“快乐是一种行为”。
的确,很多生活无忧无虑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不能享受生活,就是因为缺少对生活中快乐因素的发现,缺少快乐行为。
最后我们还应该学习阿里木的草根精神,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包围着他,闪光灯照耀着他,领奖台上被人群簇拥着,在这种辉煌中,阿里木没有眩晕,没有失神,没有膨胀,他不求虚荣,不恋浮华,没有陷入物欲私念的漩涡,依然保持着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朴实、善良的本质。
实际上,打动我们的并不只是这些被媒体宣传后的感人事迹,而是他对待这些铺面而来的荣誉的那份淡然。
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依旧蹲在地上吃着泡馍说:“这些(荣誉)都只是一场风,终有一天会过去的,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学习阿里木精神心得体会这个时代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可以引领、激励、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动力,当这种精神汇聚到一起时,它将会变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它将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个普通的人,他也许平凡、也许默默无名、也许贫穷、但倘若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有开阔的胸怀,那么,今后的每一天他都将快乐而幸福。
阿里木,他普通的犹如身边的每一个人,却做了让我震撼久久的事迹,有谁能在自己本身就不富裕的情形下,倾其所有,资助100多名贫困孩子求学读书,他能。
他就是我们新疆人民的好儿子,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阿里木。
他虽平凡,但他那朴实的话语中,教会了我太多不平凡的人生道理。
他小时候有一个愿望:“一定要让这个家振兴,一定要让这个家里的人以我我骄傲,为表率,大家好好努力,共同奋斗,一起过上富裕而美好的生活。
”多年后的今日,他明白了使责任心,促使他萌生出这个愿望。
是的,责任心使每个人必不可缺的素质,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责任指引我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尤其是在工作生活中,如果拥有了责任心,并时刻保持着它,那么任何工作生活都将是快乐的。
他常说:“不要为明天的事忧愁,也不要为过去的事烦恼,顺其自然活在当下。
”我时常很苦恼,我什么时候能够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总在为将来困惑,总在羡慕别人的生活。
若早能像阿里木说的这样,不要总是抱怨,不要想着不着边际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干好眼前的事,那么,我的生活定会充实而满足。
“人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彼此相互包容学习、接纳吸收、融为一体。
在新疆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更要如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特点,各民族之间应当相互学习,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乡将会更加繁荣。
“人生在世,要为他人开一朵尊重的花。
”当今,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总在替自己“着想”,什么时候都在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却忽略了他人。
也许不经意间,我就放弃了这朵美丽的花朵。
阿里木事迹介绍(小编推荐)第一篇:阿里木事迹介绍(小编推荐)阿里木事迹介绍阿里木全名阿里木江·哈力克,维吾尔族人,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和静县,曾经在不对服过兵役,1992年退伍,退伍之后在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直到1997年,阿里木离开了新疆开始南走北闯,靠着卖羊肉串谋生。
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在毕节,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各民族贫困学生。
这些年,阿里木曾牵着马沿着陡峭的斜坡,给山坳里的孩子送去新书包和文具;曾只身前往玉树地震灾区救灾;在毕节学院、贵州大学他设立了这些学校金额最小而分量最重的助学金“阿里木助学金”。
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穿就是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就是他的一顿饭。
“很多有钱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太复杂,我不喜欢。
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其实,阿里木的全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因为“阿里木”简洁上口,毕节人就这么称呼他了。
后来,大伙也就叫他阿里木。
在2010年年末,阿里木有点忙。
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中,阿里木入选成为60名候选人之一,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就在2010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顶了他一票:“民族兄弟阿里木,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串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余万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维吾尔族汉子感恩回馈牵出慈善情阿里木背着烤肉炉子开始闯荡始于1997年,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等地都留下过他执著而忙碌的身影。
2001年,揣着仅剩的10元钱,阿里木带着烤箱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
阿里木在最困难的时候遇上了好心的毕节人。
毕节人刘老二在毕节市倒天河畔经营一家小酒吧,阿里木想在酒吧门前的梧桐树下烤羊肉串,刘老二同意了,并借给他100元钱买材料。
阿里木精神大家谈:“阿里木精神”的启示阿里木〃哈里克,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汉子,一位从军营里走出来的战士,在贵州10年间用卖烤羊肉串的钱资助了数百位贫困学生,凭着一串串的羊肉串,一颗善良的心,2010年12月31日阿里木以最高票当选为“中国网事〃感动中国2010年度网络人物”。
在当今这个崇尚物质享受的社会,阿里木能够放弃物质上的需求,更多想到的是为他人多做一些好事,他得到的是富足的精神追求,自己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今后,将要更好地向他学习,做一个精神上富有的人。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更好地为他人服务,在服务他人中收获快乐,竭尽所能的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
也希望所有受着病痛的患者健康、长寿、平安幸福!在生活中,阿里木是个非常节俭的人,至今阿里木仍住在毕节市文峰路租来的房子里,夏热冬冷。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行为,阿里木反问道:“有很多钱快乐吗?我不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像比尔•盖茨、陈光标那样拥有更多财富来做慈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阿里木”,都能把帮助别人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这就是我们学习他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家园,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是一家人。
只是由于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机遇不同,分工不同,所以在拥有财富数量上有了差别。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能够成为富人是幸运的,但你拥有的财富绝不可以仅仅属于自己个人,你有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更多地回报社会。
“阿里木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他的存在,他的奉献,时刻提醒着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积累,经营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们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就获得阿里木那样的精神财富,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与他平行的。
轮台县阳光医院李彦红 0996-*******。
阿里木精神大家谈——争做阿里木精神的传承者初次听到阿里木的故事,他的行为给这个格外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一股直达人心的融融暖流,他的出现也让我们如此真实地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普通人能拿出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给别人,已经感觉自己觉悟很高了,而像阿里木这样拿出自己的全部资助素不相识的异乡人,他没有民族、学历、等级、身份之分,他的思想境界太高尚了。
任由时间流转、社会变迁,爱与善都是社会主流、时代潮流。
尽管,有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难测,甚至也出现好人得不到好报的尴尬。
但"阿里木们"始终坚持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不问得失,不计回报。
正是他们的存在,人们才更加相信爱的阳光并未消失,只是被那些功利、市侩、冷漠的"浮云"遮蔽罢了。
阿里木现在成了新疆人的形象大使,他的长年坚持捐助被誉为"新疆精神",有人对此概括为:勤劳、感恩、助人、善良、奋斗和敬老。
我们要向阿里木学习。
然而,我们到底要学阿里木什么?当前,社会分配不公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被剥夺感",即使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对未来的焦灼也使得他们认定自己是"穷人",舆论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心穷"。
人们已经习惯了以"物"的尺度来衡量幸福,那些本属于人的精神生活与感受几乎被抛弃。
回过头来看看阿里木。
到现在为止,阿里木在贵州毕节的住房还是租的。
阿里木精神,贵就贵在他把卖烤肉的微薄收入拿出来捐给更需要钱的贫困学生,而且一捐就是八年;贵就贵在他是一个"心富"的人。
阿里木是个凡人,做的事很普通。
但阿里木精神却无比崇高,这是因为,我们多数人仍然跪拜在物欲面前,忘记了人活在世上,还有精神生活和感受。
学习阿里木,就要学他抛弃物质的引诱,通过一点一滴的捐助,去实现自己人生的远大目标。
阿里木出名了,众多媒体围着他,闪光灯照着他,领奖台上簇拥着他。
个人学习阿里木事迹心得体会 (2)个人学习阿里木事迹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学习阿里木事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启发。
阿里木是一个充满勇气和决心的女性,她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追求教育,并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她不仅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还积极寻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阿里木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下,也要坚持学习和保持求知的欲望。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阿里木的毅力和决心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她在困境中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坚持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阿里木的事迹还向我展示了坚守初心的重要性。
她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信念,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她的事迹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相信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不断前进。
总的来说,阿里木的事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她的故事鼓舞了我继续努力学习和追求梦想的决心。
同时,她的坚持和毅力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信心和勇气,相信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个人学习阿里木事迹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阿里木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勇敢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人,他选择放弃自己的自由和幸福,选择留在这个贫困落后的地方,为了改变他乡人民的命运,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他毅然决然地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从阿里木事迹中,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伟大。
他并没有拥有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没有等待别人的帮助,也没有期待一夜暴富,他选择亲自动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逐渐改变了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阿里木事迹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改变。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周围的人做出帮助和贡献。
爱无微,心扬善——感动中国之阿里木岁月流连,感动中国依旧上演。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知道了巾帼英雄任长霞,飞行员李剑英,最美洗脚妹李丽,“暴走妈妈”陈玉蓉,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等等。
而这一年,我看到了新中国核事业的先驱朱光亚,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奠基中国肝胆医学年届九十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坚持12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从成都到高原地区扎根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从八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
其中,最令我热泪盈眶的便是阿里木那生活的淡然、理想的向往以及无私的奉献。
我无法想象他倾注了多少的信任,以至于在供销社欠下一万多帐;我无法想象他倾注了多少的勇气,让他不屈服于土匪的刀光剑影;我也无法想象他倾注了多大的包容,以至于他能看开私欲横行的亲情;我更无法想象他倾注了多大的岁月和心血,凭着每串羊肉串3毛的利润,8年来奉献了15万多的捐款!在我看来,阿里木承受得太多了。
作为退伍军人,他本有着一份可以过活局得滋滋润润的工作,可惜他太轻信别人了,落下当时可以说是巨额的债务。
在西安,他遭受同行欺压,被迫投奔贵州。
在贵州获得发展后,他把他的亲人接了过来,然而,令他也令我乃至每一位观众寒心的是,他所谓的亲人竟想方设法霸占他的财产、把他扫地出门!从这里,我看到了社会的一个缩影——生活之下,金钱至上。
令人震撼的是,阿里木将这归咎于社会的受教育问题,从此走上了发展公益事业的道路。
这是怎样的一种大度!阿里木不富有,在我们常人看来甚至是贫穷的——他没房没车,只是靠着烤羊肉串过日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叔叔,却在2006年毕节学院设立了阿里木助学金。
8年来,他陆续把自己辛辛苦苦卖烤羊肉的钱捐献给贫困学生,汶川地震与贵州雪灾,他都踊跃捐款。
阿里木精神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阿里木以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精神,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其他少数民族和善于别人的高尚情怀,树立了新时期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
荀子说过“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学习阿里木,就是要从自身和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付诸于行动,执着追求,方能知微见著,博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容是一个人最为可贵的品格,阿里木无私帮助别人,真情奉献爱心,以至大非大,有容乃大的广阔胸襟和包容别人的精神气度,诠释了民族地区团结尤其是民族团结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包容是团结的基石,人类社会需要包容,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包容,阿里木以实际行动帮助和包容别人,从而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阿里木精神昭示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你能做的,而不是想要做的事,。
只有帮助、包容、肯定别人,别人一定会因为你的所作所为反过来尊重、理解和肯定你,这正是加强关乎发展、稳定和谐的民族团结的需要。
(研究室)。
民族团结手抄报阿里木的故事
阿里木叔叔是一个外出务工、靠卖羊肉串为生的普通的
维吾尔族人,但是他又是不普通的,因为叔叔正凭着他的所作所
为感动着贵州、感动着新疆、感动着中国。
八年来,阿里木叔叔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
的“慈善家”。
他的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在全国营造出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纵情怒放。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团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各族人民之间的关心和爱护是天经地义的。
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为新疆的安
定团结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携手共
进!让我们向阿里木叔叔
学习,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
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像火一样红!。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有关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对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面材料。
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简介和事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个人简介阿里木,男,40岁,新疆维吾尔人。
阿里木在新疆石河子参军入伍。
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2002年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
他在毕节看见很多穷孩子上不起学。
阿里木深知缺乏教育给人生带来的晦暗。
从2006年起,阿里木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
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个人事迹他历经8年,烤卖30万串羊肉串,攒下10多万元钱,全部用来捐款助学。
他,就是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走出来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历经8年之久,烤卖30万串羊肉串,攒10余万元资金,全部回报社会。
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好巴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如是赞誉阿里木(上图。
本报记者戴岚摄)。
在新疆第二届“道德模范”颁奖盛典上,身披绶带、手执鲜花的阿里木,眼噙泪花,向人们挥手致意。
标志性的络腮胡子,维吾尔族小花帽,憨厚的笑容……他还是那样善良和质朴。
善良的阿里木“总是在最无助时,有好心人帮助”40年前,阿里木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1998年初夏,他怀揣着500元钱,开始了创业生涯。
“其实,这也是我流浪生涯的开始!”忆起那一段段揪心的往事,阿里木有时哽咽得说不下去。
然而,他更愿意讲述他遇到的好心人,他得到过的帮助。
时代需要这样一种精神
什么是精神?精神就是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的动力和外在的活力。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可以引领、激励、鼓舞人们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活力,这种活力变成一种精神,就能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个人没有一种精神不行,一个社会没有一种精神也不行,一个时代没有一种精神更不行。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倡导社会精神,他号召全国人民要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老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雷锋同志学习上的钉子精神、生活上的助人为乐精神。
倡导这些精神,其实就是弘扬一种时代风尚,引领一种时代潮流。
在新疆大开放、大发展、大建设的伟大时代,提倡和宣扬阿里木宽容厚道、感恩助贫的精神,对于净化人们心灵、陶冶人们情操、激励人们一心向善、乐为他人、和谐共处,具有强烈的时代指向。
阿里木不是富翁,说穿了他就是一个靠卖羊肉串为生的打工仔。
他的可贵之处是他把自己挣来的辛苦钱都采用设立基金、上门施善的办法,回报给了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人,这种乐施好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当前社会值得大力弘扬的,有一首歌的歌词大意是: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假如人们都能像阿里木那样,用大海一样的宽广胸襟去拥抱生活,用明镜一样的美好心灵去创造生活,用火一样的炽热去编织生活,用激情、理想、感恩去回报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五年级(2)班
让阿里木精神不断传承
8年时间、30万串烤肉,这组数字会让你想到什么?一个名叫阿里木的“好巴郎”给了我们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他用一根根烤肉扦子串起的是上百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的上学梦。
阿里木这样解释自己的举动:“没读书,缺文化,我只会烤羊肉串。
不能让那些贫困孩子像我一样。
”他的行为给这个寒冬带来了一股直达人心的融融暖流,他的出现也让我们如此真实地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普通人能拿出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给别人,已经感觉自己觉悟很高了,而像阿里木这样,拿出自己的全部去资助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没有民族、等级、身份之分,他的思想境界令人敬佩,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更是当今社会应该倡导的主流精神。
任由时间流逝、社会变迁,爱与善永远都是社会的主流。
尽管有不少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人心难测,甚至有人遭遇“好心得不到好报”的尴尬,但依然有许多“阿里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坚持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不问得失,不计回报。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人们才更加相信有爱就有阳光。
“金钱不重要,人只要活得有价值就行”,阿里木用质朴的话语、真挚的行动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看着阿里木,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明白什么是大爱无疆!
阿里木的“特立独行”让我们敬佩——我们必须敬佩,只是一个小小的烤肉炉子、一张张带着烤羊肉香味的钞票,就圆了上百个孩子的上学梦,为孩子们插上了拥抱理想和未来的翅膀。
从阿里木的感人事迹当中,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阿里木说过这样一句话:“把字写在石头上,可以保存到永远;把字写在沙子上,只能保存一时。
只有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仔细品味。
阿里木,一个朴实善良、无私真挚的普通人,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种精神,更应该学习和秉承这种精神,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做一个胸怀坦荡、懂得感恩、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人。
五年级(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