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入院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患者入院、出院管理制度和标准第一篇:患者入院、出院管理制度和标准中医医院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一、入院制度(一)病人住院持门诊、急诊医师签署的住院票、本人身份证、医疗保险证、医疗保险卡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
急、重、危病人优先收治,无床时护士应加床收治,不得拒收或推诿。
(二)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时,对再次入院患者应明确上次住院费用是否结算完毕。
(三)凡办理入院手续的病人应于当日入科,对未发生费用的患者予以“取消入院”;对已发生费用的患者按出院办理。
(四)危重病人入院时,应由医护人员用平车推送至病房,并于病区医护人员进行床旁病情交接;对行走不便的病人应主动搀扶、护送至病房。
(五)病区护士对入院病人应热情接待,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详细介绍住院规则和病区环境,准备好住院病历,并于5分钟内通知医师进行检诊处理,同时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
入院标准:1.符合本专业收治范围、标准;2.需要进一步明确、完善诊疗;3.其他情况。
(三)转出科室须派人陪送病人到转入科室,并向值班人员交清病历资料和病人情况。
专科标准:1.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其他科室病情或确诊为他科疾病);2.患者所患他科疾病比本科疾病更为严重;3.患者及家属坚持要求转入其他科室;4.其他情况。
四、转院制度(一)病人转院,应由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批准。
征得转入医院同意,病情允许者,方可转院,并按出院办理手续。
(二)病人转院时,可带病历摘要,如因治疗需要可按规定复印相关客观资料。
(三)病情较重的病人转院时,应派人护送,并带急救药品器材,途中有危险者不得转院。
转院标准1.患者的病情复杂、特殊,因本院设备条件、技术力量有限,不能处理的患者;2.本院有能力、技术、设备条件进行治疗,但患者或其他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者。
第二篇: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和标准磁县中医院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一、入院制度(一)病人住院持门诊、急诊医师签署的住院证、本人身份证、医疗保险证、医疗保险卡到入院处办理住院手续。
医院入院制度一、入院流程1. 患者到达医院后,前往门诊部或者急诊科咨询入院事宜。
2. 在门诊部或者急诊科,患者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并填写入院申请表。
3.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4. 若需要住院治疗,医生会向患者介绍入院流程,并告知患者需要准备的相关材料。
5. 患者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医保卡、住院保证金等相关材料,并按医生的指示前往住院部办理入院手续。
二、入院准备1. 患者入院前,应将个人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并带上必要的生活用品和个人洗漱用品。
2. 患者应穿着整洁、舒适的衣物入院,并避免佩戴过多饰品。
3. 患者入院时,应携带医生开具的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相关医疗文件。
三、入院检查1. 患者入院后,将进行入院检查,包括身体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2. 入院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四、住院费用1. 患者入院前,需交纳一定的住院保证金,用于支付住院期间的费用。
2. 住院费用包括床位费、诊疗费、药品费、检查费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
3. 患者可选择使用医保卡进行费用结算,也可以选择自费支付。
4. 医院会定期向患者提供费用清单,并及时解答患者的费用疑问。
五、住院生活1. 患者入院后,将被分配到相应的病房,并由护士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指导。
2. 患者应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保持病房的整洁和肃静。
3. 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叮嘱进行相应的饮食和活动,遵守医嘱,配合治疗。
六、治疗计划1. 患者入院后,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并告知患者治疗的方法和进度。
2. 患者需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措施。
3. 治疗期间,医生会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七、出院安排1. 患者治疗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可以出院。
2. 出院前,医生会向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并开具相应的出院医嘱。
XXX医院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服务标准为进一步实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继续服务好患者,打造患者满意医院,完善、规范患者入院、出院、转院、转科服务流程,特制定此服务标准。
一、入院服务标准1、在患者入院之前应准备好床单位。
2、热情接待患者记录各项生命体征,告知入院须知。
3、陪同患者至指定的床位并确保其舒适。
4、责任护士耐心向患者解释并告之住院规则、须知及病房有关制度(病室环境、住院安全、作息时间、膳食制度等)。
5、完成优质护理评估。
6、根据患者的需要制订护理计划。
二、出院服务标准1、接到患者出院医嘱后,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帐明细无误后,通知住院处结帐。
2、患者出院前,认真向患者及其亲属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
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活动、复诊时间、往诊预约等。
3、准确告知患者和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
4、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5、清点患者床单位公用物品:包括被服类,家具等。
6、收到患者出院证明条后,方可允许患者离院:嘱患者带齐个人用物,将患者送出病房。
7、出院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更换床上用品。
三、转院、转科服务标准1、接到患者转院、转科医嘱后,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
2、患者转院转科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目前的病情,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等。
3、转科时病历应随同转科交接;转院时应将医师的病历摘要及其它必要资料备妥随同转院,保障医疗信息资料连续性。
4、转院、转科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的处理有预案和具体准备措施。
5、转科时填写好交接清单,交接时经现场核对后签字确认。
二O—O年三月十日。
病人入院、离院管理制度和标准一、入院管理制度和标准1. 病人信息收集:在病人入院前,医院会收集以下信息:- 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等;- 病史和诊断:病情描述、既往病史、过敏史等;- 检查和化验结果:如血压、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 入院准备工作:- 护理评估:护士会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评估;- 住院协议:病人和医院需要签署住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经济安排:确保病人对住院费用的了解和支付方式的确认。
3. 入院流程:- 登记:病人到达医院后,需前往登记处进行信息登记和办理住院手续;- 分配床位:医院按照病情和科室性质为病人分配床位;- 安排护理:护士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并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4. 入院标准:- 疾病诊断:病人需要经过医生诊断,确认需要住院治疗;- 病情稳定:病人的病情需要稳定,不适合在家中进行治疗或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护;- 医院资源:医院需要有足够的床位和医疗资源来接纳病人。
二、离院管理制度和标准1. 出院准备工作:- 医嘱整理:医生会对病人进行出院医嘱写作和整理;- 检查和化验:确认病人的体征和化验结果符合出院标准;- 床位安排:根据需要,医院会为病人安排出院床位。
2. 出院流程:- 落实医嘱:护士会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用药、给予指导等;- 支付费用:病人需要完成医疗费用结算;- 出院时间确认:确定病人的出院时间,并通知家属或病人本人。
3. 出院标准:- 病情好转:病人的病情需要明显好转,不再需要住院治疗;- 医生建议:医生认为病人可以出院,并给予相应的医嘱;- 家庭支持:病人有家庭成员或社区机构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照顾。
以上为病人入院、离院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简要介绍。
医院将根据这些制度和标准,为病人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大叶性肺炎【临床入院判定标准】1、主要病史及必要的门诊治疗经过急性发病,寒战、高烧、胸痛,咳嗽,咯白色粘痰或脓痰或铁锈色痰,胸部X线检查证实为肺炎,门诊治疗3-5天无效。
2、主要临床症状高烧不退,体温39℃以上,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
3、体格检查与主要阳性体征口唇发绀,皮肤、粘膜出血点或巩膜黄染;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齐;肺部叩浊音,语颤增强及支气管呼吸音;血压降低,四肢厥冷,多汗。
4、必备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伴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X线检查肺部密度均匀一致的阴影按叶、段分布或伴有胸膜炎,可有并发空洞、气胸、脓气胸征象。
痰涂片或培养明确病原菌。
血清病原体测定。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1、症状和体征症状体征消失。
2、辅助检查结果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胸部阴影大部分吸收。
2、肺炎【临床入院判定标准】(1)病史: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2)症状:急性发病、寒战、高烧、胸痛、咳嗽、咯白色粘痰、脓痰、呼吸困难、烦躁、嗜睡。
(3)体征:心率增快或心率不齐:肺部叩浊音,语颤增强及支气管呼吸音。
(4)辅助检查:X线示肺部有密度均匀一致的阴影按叶、段分布;血常规自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伴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临床出院判定标准】1、症状和体征症状体征消失。
2、辅助检查结果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
胸部阴影大部分吸收。
3、肺结核(空洞型并发咯血)【临床入院判定标准】(一)是继发性肺结核的慢性类型。
肺组织破坏显著,伴有明显纤维组织增生、厚壁空洞,造成患侧肺组织收缩或纵隔、肺门牵拉移位,肺中、下野常见代偿性肺气肿。
常伴有较广泛的支气管播散性病变及明显的胸膜增厚。
(二)病程较长,病情的好转与恶化反复交替出现。
好转时除咳嗽、咯痰、咯血外无明显中毒症状,恶化时全身及局部症状均明显。
体检可见气管向患侧移位,该侧胸廓下陷,呼吸动度受限,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常有大小不等的湿罗音,有杵状指。
医院患者入院规范1. 目的方便患者住院,规范住院要求,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 适用范围临床科室、住院处、收费处3. 定义无4. 工作程序4.1 入院工作规范4.1.1 住院处、收费处、护理部、医师及医院总值班通力合作,保证有住院指征的患者可顺利入院诊疗。
4.1.2 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方有资格收治其专业范围内的患者,所有住院证上必须写明入院初步诊断或收住的正当理由,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以下解释工作:4.1.2.1 住院的理由;4.1.2.2 治疗计划,特别是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治疗和有创性、高副作用治疗;4.1.2.3 不住院治疗可能出现的结果和治疗的预期结果;4.1.2.4 初步估计的住院费用;4.1.2.5 其他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做出住院决定的信息。
4.1.3 医院应关注在就医和入院治疗过程中存在某些困难的患者,如老年人、残疾人、语言交流和听说功能受损者,并给予一定帮助。
4.1.4 住院处负责全院床位的统一安排,收费处负责节假日及夜间患者的床位协调,如有困难及时与总值班联系。
4.1.5 住院处或收费处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安排患者到最适合的病区住院,即首先考虑安排本专科的病区,在本专科病床已满的情况下,根据疾病性质就近安排至相关的内科或外科病区。
4.1.6 所有患者入院前需缴纳预交款,对于病情不稳定、急需抢救的患者,必须先抢救患者。
4.1.7 医院应首先保证急诊、手术预约患者入院。
普通患者入院采取预约制,按照先登记先住院的原则由住院处视各科收住患者的数量统一安排。
具体安置顺序如下:4.1.7.1 病房危重患者转ICU。
4.1.7.2 ICU患者转病房。
4.1.7.3 外科手术后患者送ICU。
4.1.7.4 急诊患者送ICU。
4.1.7.5 急诊患者住院。
4.1.7.6 手术预约患者入院。
4.1.7.7 普通患者择期入院4.1.8 所有住院患者必须指定固定的医生(主管医师)和护士(责任护士)协调和处理患者住院期间的一切诊疗相关的事宜。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入院流程的规范、高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入院患者。
三、入院标准1. 符合医疗机构诊疗范围的疾病;2. 经门诊或急诊医师评估,需住院治疗的患者;3. 患者及家属同意住院治疗。
四、入院流程1. 患者持相关证件(身份证、医保卡、病历等)到门诊或急诊就诊;2. 经医师评估后,开具住院通知单;3. 患者或家属持住院通知单、相关证件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4. 住院处工作人员核对患者信息,登记联系人信息;5. 病房医务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6. 患者家属将患者相关资料(病历等)交给医生,并详细介绍病情;7. 患者入院后,病房医务人员负责安排床位,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事宜。
五、入院注意事项1. 患者入院时,应如实告知病情,不得隐瞒;2. 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各项检查、治疗工作;3. 患者入院后,应遵守病房规章制度,保持病房整洁、安静;4. 患者入院期间,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5. 患者出院前,应结清相关费用,并办理出院手续。
六、出院流程1. 经治医师评估患者病情,认为符合出院标准;2. 患者或家属持出院通知单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3. 住院处工作人员核对患者信息,结清相关费用;4. 患者及家属领取病历、药品等物品;5. 患者出院后,如需复查或继续治疗,应及时联系医务人员。
七、责任与监督1. 住院处负责入院、出院手续的办理,确保流程规范、高效;2. 病房医务人员负责患者入院后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3. 医师负责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确保诊疗质量;4.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入院管理制度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医疗机构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医疗机构的需要。
患者入院、出院规章制度和标准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患者的入院和出院程序,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供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参考。
入院程序1. 预约入院:患者应提前与医院预约入院时间,并了解相关入院规定。
2. 登记信息:患者到达医院后,应前往接待台进行登记,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和相关医疗文件。
3. 接受体格检查:患者将接受必要的体格检查,以评估病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4. 住院手续:患者将与医务人员完成住院手续,包括签署相应的入院同意书、了解费用结算方式等。
5. 安排病房: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需求,医务人员将安排合适的病房供患者居住。
入院规章制度和标准1. 服从医嘱:患者应服从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嘱咐,如定时服药、检查等。
2. 遵守纪律:患者在医院内应保持良好的纪律,不得妨碍其他患者的治疗和休息。
3. 遵守安全规定:患者应遵守医院的安全规定,包括不随意离开病房、不擅自更换治疗方案等。
4.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患者应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如用药、检查等,减少浪费。
5. 维护病房环境:患者应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整洁,不随意损坏医疗设施和设备。
出院程序1. 医生评估:经医生评估确认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考虑出院。
2. 医嘱和病历整理:医生将给出出院医嘱并整理患者的病历。
3. 离院审批:患者将前往医院行政部门办理离院手续,包括结算费用、核实医嘱等。
4. 出院指导:医务人员将向患者提供出院指导,包括饮食、康复、用药等注意事项。
5. 离院交接:患者将与医务人员完成离院交接,返回家中或者转至其他医疗机构。
出院规章制度和标准1. 完成相关手续:患者应按时完成出院相关手续,如缴费、核对医嘱等。
2. 持药回家:患者应领取所需的药品,并按照医生嘱咐正确使用。
3. 饮食调理:患者应按医生指导的饮食要求进行调理,以促进康复。
4. 出院复诊:患者根据医生要求,定期复诊以评估康复情况。
5. 遵守医嘱:患者应继续按医生的治疗嘱咐进行康复治疗,如药物使用、锻炼等。
就诊者入院、出院规章制度和标准1. 入院规章制度
1.1 就诊者报到
- 就诊者到达医院后,应前往医院接待处报到。
- 接待处会指导就诊者填写入院登记表和相关信息。
- 就诊者需提供身份证明和医保卡等相关文件。
1.2 健康检查和初步诊断
- 就诊者报到后,将安排健康检查和初步诊断。
- 医生将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和询问。
- 就诊者应如实提供个人病史和症状,并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1.3 入院通知和签订相关文件
- 若医生判断需要住院治疗,将发出入院通知。
- 就诊者应当及时签收入院通知,并与医院签订入院协议和相关文件。
- 入院协议应包括治疗方式、费用支付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
2. 出院规章制度
2.1 医生判断
- 出院需经医生判断,对病情已恢复或达到出院条件的就诊者方可出院。
- 医生将综合评估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作出决定。
2.2 出院通知和相关安排
- 医生出院判定后,将发出出院通知,并安排出院日期。
- 就诊者应及时签收出院通知,并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相关安排。
2.3 结算费用和开具相关证明
- 就诊者出院前应前往费用结算处结算相关费用。
- 医院将开具出院结算证明或等相关证明文件。
2.4 出院须知和复诊安排
- 医生在出院时将告知就诊者出院须知和复诊安排。
- 就诊者应按照医嘱进行出院后的护理和复诊。
以上为就诊者入院、出院规章制度和标准的简要说明,详细内容请与医院相关部门联系确认。
注意:该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规章制度和标准请以医院实际执行为准。
医院入院规则制度范本一、入院流程1. 患者持医生开具的住院证明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 住院处工作人员核验患者的身份信息和住院证明,收取相关费用,为患者分配床位。
3. 患者凭住院处出具的住院通知单到所分配的病区报到。
4. 病区护士长或值班护士接待患者,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入院评估,告知患者及家属医院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
5. 患者及家属签署入院告知书,表示已知并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二、病房管理1. 病房内设有床位、床头柜、衣柜等基本生活设施,患者应保持房间整洁,不得随意挪动家具。
2. 患者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
3. 病房内禁止吸烟、饮酒、赌博、乱扔垃圾,不得使用电热毯、电暖器等大功率电器。
4. 患者及家属不得在病房内煮食,遵守医院食堂就餐规定。
5. 患者应按时参加诊疗活动,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与医护人员沟通。
6. 患者不得擅自离院,如有需要,请办理请假手续。
7. 患者及家属应遵守医院网络安全规定,不得随意使用医院网络资源。
三、医疗行为1. 患者应按照医生开具的医嘱进行治疗,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2. 患者在进行检查、治疗时,应遵循医护人员的要求,配合完成各项检查。
3. 患者如有病情变化或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 患者及家属不得干预医生的诊疗决策,如有疑问,可通过正当途径提出。
四、出院手续1. 患者出院前,需向主治医生办理出院手续,医生开具出院证明。
2. 患者持出院证明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结清费用。
3. 患者离开病区前,需向护士长或值班护士告知出院情况。
4. 患者及家属应当按照医院规定办理出院手续,不得擅自离院。
五、其他规定1. 患者及家属应遵守医院公共场所秩序,尊重他人权益。
2. 患者及家属不得在医院内发生纠纷,如有争议,可通过法定程序解决。
3. 患者及家属应当爱护医院设施,如有损坏,需照价赔偿。
4. 患者及家属应按照医院规定使用医院资源,不得擅自占用。
入 院 记 录 (一)
姓名:陈明建 职业:职员
性别:男性 民族:汉族
年龄:69岁 出生地:湖南长沙
婚姻:已婚 住址:岳麓区梅溪湖中塘村
入院时间:2011年3月29日10:30 步行入院 记录时间:2011年3月29日 12:00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认为可靠
主诉:反复头昏4年、胸闷、气促1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4年前开始出现头昏,持续数小时不等,无视物模糊、视物旋转,无胸痛胸闷,无恶心呕吐,无颈肩部酸痛,多次测血压均高于正常,血压最高达160/95mmHg ,就诊于外院,诊断为“高血压病”,经降压和改善循环等治疗(具体不详)后,头昏可好转,此后间断服用降压药(具体不详),头昏仍反复出现。
1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夜间不能平卧入睡,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胸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双下肢浮肿,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高血压病、冠心病”收入我科治疗。
患者起病以来,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
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有“胃部分切除”病史,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无外伤、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长沙,平时饮食生活规律,吸烟40余年,20-40支每天,饮酒2-3两每周,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毒物接触史。
无特殊不良嗜好。
婚育史:一生未婚。
家族史:无特殊家族遗传病史可询。
体 格 检 查
T 36.2 ℃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 15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头颅五官形态大小无异常,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 ,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
外耳道无流脓。
鼻翼无煽动,鼻腔无异常分泌物。
唇发绀,口角无歪斜,鼻唇沟无变浅,伸舌居中、
咽无红肿,双侧扁桃体不大。
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充盈,甲状腺无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
胸廓对称无
陈明建 125634
入院记录(二)
畸形,胸壁无压痛,双肺语颤正常,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可,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约0.5cm,心脏各瓣膜区未扪及震颤,心界叩诊向左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腹平坦,上腹部可见一长约12cm陈旧性手术疤痕,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明显包块,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肝区无叩击痛,肠鸣音10次/分,音调不高。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膝腱反射正常,克巴布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缺
入院诊断:
1、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心脏扩大
2、冠心病
心绞痛
心功能IV级
李利
2011 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