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陆游钗头凤原文及赏析陆游的《钗头凤》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
钗头凤【作者: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赏析】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
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
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
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
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
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钗头凤·红酥手》是宋朝陆游的诗作。
全文如下: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琬)的爱情悲剧,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全词情感真挚,多用对比,节奏急促,声韵凄紧。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译文] 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
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出自] 南宋陆游《钗头凤》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注释:唐琬,原是陆游的妻子,后因陆母反对而分开。
陆游独游沈园,无意中遇到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一词。
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这一首《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他们二人大概是“有缘无分〞最典型的例子了。
钗头凤:词牌名,取自诗句“可怜孤似钗头凤〞。
红酥手:一种类似面果子一样的下酒菜。
黄滕酒:又名黄封酒。
因官酒以黄纸封口得名。
离索:离群索居。
浥:沾湿。
鲛绡:神话中鲛人所织的纱绢。
山盟:指盟约。
古人盟约多指山河为誓。
锦书:前秦窦滔妻苏氏织锦文诗赠其夫,后人以锦书喻爱情书信。
译文1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
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回忆起来都是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没有人可以投托。
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及注释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译文 ] 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
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出自 ] 南宋陆游《钗头凤》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注释:唐琬,原是陆游的妻子,后因陆母反对而分开。
陆游独游沈园,无意中遇到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一词。
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这一首《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他们二人大概是“有缘无分”最典型的例子了。
钗头凤:词牌名,取自诗句“可怜孤似钗头凤”。
红酥手:一种类似面果子一样的下酒菜。
黄滕酒:又名黄封酒。
因官酒以黄纸封口得名。
离索:离群索居。
浥:沾湿。
鲛绡:神话中鲛人所织的纱绢。
山盟:指盟约。
古人盟约多指山河为誓。
锦书:前秦窦滔妻苏氏织锦文诗赠其夫,后人以锦书喻爱情书信。
译文1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
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没有人可以投托。
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译文2品着红酥手(一种点心),饮着黄藤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
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都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错了!错了!错了!所有的一切都错了!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了。
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荒废,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这份深情再也无法用书信来传递了。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陆游《钗头凤》的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陆游《钗头凤》的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钗头凤[宋]陆游红酥手,黄贵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碰掮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是一位高产诗人,一生留下近万首诗。
陆游的诗,不仅有壮岁从戎、气吞残虏的千般豪迈,也有低回婉转、愁肠寸断的万种柔情。
让陆游一生牵肠挂肚的,不只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悲不见九州同”,还有一个叫唐婉的女子。
这是一出爱情的悲剧。
陆游和唐婉两小无猜,婚后郎情妾意,感情非常好。
陆游的母亲却对这个媳妇百般地看不顺眼,并逼迫陆游休妻。
后来,陆游另娶,唐婉也改嫁赵士程。
在一个春日,陆游在绍兴的沈园和前妻唐婉不期而遇。
唐婉殷勤款待,陆游非常悲伤,在园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据说,唐婉看后,不久便郁郁而死。
多少年后,陆游再次来到沈园,留下缅怀之作,其中有两首著名的《沈园》诗写于他75岁之时:“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段情缘,让诗人一生都未能从中走出,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也为我们留下了《钗头凤》这篇千古佳作。
首句“红酥手,黄贵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意思是:在柳色青青,百花盛开的时节,前妻唐婉亲手端上佳肴美酒款待我。
她的手红润而又白嫩,令人无限怅惘。
也有人说,红酥手,是一种糕点;黄贵酒,是一种官酒;宫墙柳,是以柳喻唐婉。
她此时已另嫁他人,有如宫禁里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即。
总之,美景、美酒、美食,虽然都是一个“美”字,却仿佛镜中花、水中月,隔着岁月无法抵达的距离。
钗头凤陆游原文陆游钗头凤陆游唐婉钗头凤原文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光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翻译: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光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红润柔嫩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涟漪着春季的风景,宫墙里摇摆着绿柳。
东风多么可恶,把浓烈的欢情吹得那样稀疏,满怀抑塞着忧虑的情绪,分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回首起来都是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绵书难托。
莫,莫,莫!漂亮的春光依旧如旧,不过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谢,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久相爱的誓词虽在,但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
深谋远虑一下,只有莫,莫,莫!这首《钗头凤》曾被写在绍兴沈园的墙壁上,是陆游在休离唐婉几年以后,再遇唐婉,突发感触,写下来送给唐婉的诗。
《钗头凤》以陆游家中所传下来的凤钗为题,慢慢诉说着中间的无奈与酸楚。
因为陆唐两家订交极好,所以陆游与唐婉常常来往,以诗词订交,陆家以凤钗作证,定下了唐家的亲事。
陆游与唐婉结婚以后更是情义浓浓,本应将功名放在首位的陆游却因为爱妻在旁而将此事忘掉,这让母亲大为不满。
在母亲多次从旁敲打无效的状况下,母亲终于用自己的性命作为威迫,要求陆游将唐婉休掉,并为他从头娶了此外一名老婆。
此后在一次旅行沈园的途中,陆游看见了自己日日想念的唐婉,但是此刻的唐婉已经不是自己的老婆,她的手也不过为自己的丈夫倒酒,陆游忽发感触,唐婉好像那绿柳同样遥远,即便当初的誓词还存在,但是此刻却不可以再交书信了。
唐婉在看到陆游所写的第一部分的《钗头凤》后,留下了第二部分,将自己对陆游的感情显露了出来,也所以唐婉愁闷,不久以后就走开了人间。
陆游关于唐婉的感情是诚挚的,但是在孝的眼前,陆游不得不选择了屈服,但是他却为唐婉留下了诗作,以此纪念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与誓词。
唐婉《钗头凤》全词注解及解释哎呀呀,你知道唐婉的不?那词可真是绝了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你看哈,这“红酥手”不就是那红润细腻的手嘛,就好像春天里刚绽放的花朵一样娇艳欲滴呀!这
不就写出了两人曾经的美好嘛,例子就像你和你曾经特别亲密的朋友
一起玩耍的那种快乐时光。
“黄縢酒”呢,就是那美酒呀,这场景多有
氛围感呀!就跟你在一个特别美的地方享受美好事物一样。
“满城春色宫墙柳”,这景色描写得多美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好像你走在春天的公园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这“东风恶”呀,就像是生活中的那些不如意呀,把美好的感情都给破坏了。
“欢情薄”,曾经的快乐都变得那么少了。
“一怀愁绪”,满满的都是忧愁啊,就好像你心里有好多烦心事解不开一样。
“几年离索”,这几年都是分
离和孤单呀,哎呀,真让人难受。
例子就像你和你爱的人因为某些原
因被迫分开好久好久。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春天还是那个春天,可是人却瘦了呀,这得多伤心呀,眼泪把那手帕都湿透了。
就好像你因为伤
心哭了好久好久,眼泪都止不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桃花都落了,那池塘边的楼阁也显得那么冷清。
曾经的山盟海誓还在呢,可是
却没办法写信传达感情了。
这多无奈呀,就像你有好多话想对一个人说,却没办法说出口一样。
我觉得呀,唐婉这写得太有感情了,把那种爱而不得、无奈、伤心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真的太让人感动了!。
陆游钗头凤全文及解释
1、陆游钗头凤全文: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2、陆游钗头凤解释:
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怀的忧愁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错,错,错!春天美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原文及赏析陆游的《钗头凤》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
钗头凤【作者:陆游】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赏析】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
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
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
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
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
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陆游之爱,千古之悲
江津中学王新建
亘古男儿一放翁。
他,就是南宋大诗人陆游。
陆游一生为苦难的中国而歌唱,而战斗,他的大量作品,慷慨激昂,豪气冲天。
然而,他在感情世界里遭受了一次重创,痛彻骨髓,恨满一生。
一生中,他从未停止对那段爱情的歌吟,那些深沉哀婉的歌吟惊天地泣鬼神,那份对爱情的执着冠绝古今。
陆游的原配夫人唐婉是其舅舅唐闳之女,也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提起的美丽多情的才女。
他们喜结良缘之后,伉俪相得,琴瑟甚和。
时年陆游二十岁。
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的婆婆——陆母对才华横溢的儿媳总是看不顺眼,强逼陆游休弃唐婉。
陆游哀求无效,采取敷衍态度,将唐婉置于别馆,时时暗暗相会。
不久,陆母发现这一秘密,采取断然措施,棒打鸳鸯,致使这对有情人终作劳燕分飞。
时年陆游二十三岁。
不久,陆游在母命之下另娶王氏,唐婉也改嫁同郡士子赵士程。
时间,能冲淡爱情的蜜汁吗?岁月,能淡化思念的苦酒吗?
八年之后,一个明媚的春日里,陆游游览家乡禹迹寺南的沈家花园。
猛然,陆游邂逅唐婉。
当时唐婉正携夫春游。
陆游无语。
赵士程按着唐婉的意思,非常大度地命家童送去酒肴以致意。
陆游饮着苦酒,品着伤感,在沈园的一堵墙上题写了哀怨悱恻的千古绝唱《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在春风骀荡的沈园里,夫妻共赏春色。
唐婉用美丽红润的双手为丈夫殷勤把盏,那手的红、酒的黄、柳的绿,不正构成一幅温馨而和谐的夫妻恩爱图吗?
而沈园,注定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的地方。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东风肆虐,爱之花凋零,那不是婆婆吗?母亲是封建礼教的代表,她摧残了我们的美满姻缘,几年来带给我们的只是满怀的愁怨,苦不堪言。
三个“错”字奔泻而出,沉痛无比,到底是谁的错?
是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写下休书?
是母亲一意孤行,冷酷无情酿造的悲剧?
是不合理的礼教制度恶狠狠的扼杀?
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留给了读者。
词的下片回到现实,抒写夫妻生生分离的深哀巨痛。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依然是从前的春日,但心爱之人却那样憔悴,那么无助。
你看她泪眼迷离,巨创与相思何尝未曾折磨着她的心?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现在你我邂逅,却见桃花凋零,园林
冷落,不正是你我境遇的象征吗?
明明相爱,却又不能相爱;明明不能再爱,却又割舍不断。
爱乎?念乎?痛乎?怒乎?
三个“奠”字,三声长长的叹息:罢了!罢了!罢了!
不了亦了,了犹未了……
世间事孤掌难鸣。
陆游凄风也就罢了,偏偏唐婉又来苦雨。
原来,陆游题壁的《钗头凤》碰巧被情缕未绝的唐婉看到。
她抑制不住掩藏多年的苦闷和伤痛,啜泣出一首令读者心酸、心痛、心绞的《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词的上片情感复杂交织。
唐婉的愤恨劈头喷出:“世情薄,人情恶”。
其实,世态、人心的险恶与寡恩缘于封建礼教。
如若不信,请读:《礼教·内则》:“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
“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手法,暗指自己备受摧残的悲惨境遇。
“晓风干,泪痕残”,黄昏中雨湿花草,晓风吹干,而自己通宵哭泣的泪水,天明时残痕犹在。
雨水?泪水?雨水喻泪水?抑或泪水似雨水?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她想用信笺写下自己的别情、相思、抑郁、痛楚,但身为人妻的唐婉能做到吗?
三个“难”字,多么沉重,似乎要击倒弱不禁风的唐婉:做女人难,做离异的女人还难,做再婚的女人更难,做情梦煎熬的女人尤难!
词的下片极写自己的悲惨境遇和深重的痛苦。
起首三句“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有情人痛遭离异而两地相隔,今日的痛苦相思取代了昨日的恩爱甜蜜,身心疲惫,积思成疾,梦魂萦绕,化作病魂。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深感不幸的是,离异再婚后,连悲哀与哭泣的自由都丧失殆尽:让夜色掩饰相思,让笑容掩饰心悲。
三个“瞒”字,字字滴血!在婚变痛苦中一往情深,在岁月流逝中珍藏相思。
然而,瞒,意味着欲哭无泪;瞒,意味欲叹无声。
不久,唐婉在这郁郁寡欢中永别了这个令她牵挂,又令她心碎的世俗世界。
在这个世界,陆游还活着。
但他活得沉重,活得疲惫。
他的精神世界装着大宋国运,他的情感世界只容纳了唐婉一人。
不幸的离异已致陆游一生遗憾,沈园的邂逅与永诀,更击碎了他的心灵。
悲伤与痛苦,梦魇般萦绕五十余年。
翻开那本《剑南诗稿》,能读到各个时期的悼亡诗。
公元1199年,陆游重游沈园,写下了最脍炙人口的《沈园》两首,是年陆游七十五岁。
《沈园》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城上斜阳”为全诗背景。
惨淡的夕阳给沈园涂抹上一层悲凉色彩,而高亢凄厉的画角声更增悲凉之感。
沈园已经“非复旧池台”,距当年邂逅唐婉四十五载,心上人
已作古,连景物也非旧景观,真是人非物亦非啊!
那么,能联想起故人的景物就没有了吗?突然,陆游发现“桥下春波绿”,一如当年当日,让他联想到唐婉的仙姿:“曾是惊鸿照影来”。
那一天,陆游于迷茫之间,忽见唐婉如“翩若惊鸿”的仙子,轻盈飘临于春波之上。
她是那么温婉,又是那么凄楚。
此时想起来,仍是令人心碎神伤啊!
唐婉,陆游的魂;沈园,心中的结。
《沈园》其二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唐婉作古已四十余年,连当年邂逅之处的沈园之柳也呈苍老之态,不再“柳絮纷飞”了,我何尝不是那棵苍老的柳树,无欲无求,无所作为呢?
自己行将就木,化作“稽山土”,但我心有不甘哪!今天来到沈园,凭吊唐婉遗踪,眷恋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泪雨滂沱。
这泪,有爱,有情,有恨,有悔!
七十五岁的诗人哪,为唐婉蓄积了几十年的老泪,在此纵横,在此挥洒!
在政治上,陆游近乎痴呆;在爱情上,为何如此痴情?
公元1209年,陆游八十四岁。
年迈的诗人,你的诗思枯竭了吗?不!请读陆游的《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原来,高龄的陆游再游沈园,嘟嘟囔囔的自语中方显爱情“老手”的本色,吟出了如痴如迷、如梦如幻的“情诗”。
沈园了繁花似锦,一半的原因恐怕是它们认识我陆放翁呀!那花是心上人的魂吗?我相信我的唐婉已经离世,但那如幽梦般美丽的爱情匆匆离去,却让我痛不欲生,终生难以承受。
这是陆游最后一次来到沈园,那么,来世陆游与唐婉还会在这里邂逅吗?
这是陆游的爱情绝命诗。
这一年,陆游八十四岁。
世界上有如此老的老人写情诗吗?如果陆游地下有知,会为自己创吉尼斯纪录自豪吗?
公元1210年,陆游八十五岁,他怀着深深的遗恨羽化而去。
不,他是去邂逅心上人,以化解郁积在心中六十余年的爱情之结。
也许,陆游临终之时,会为自己铸此一生大错而悔恨不已。
也许,他会为自己能到另一个世界去纠错而稍感欣慰。
陆游之爱,千古之悲。
但是,陆游的错误,是天地间最绚烂而美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