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吃法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9
野菜怎么吃8种地道野菜吃法
对于生活在乡村的孩子,春天挖野菜那是必不可少的春季活动。
现在,人长大了离开了家乡,挖野菜也只能成了记忆中的事。
今天,我们就一一说道一下,不同野菜的吃法!
一、凉拌蒲公英
做法:
1.蒲公英只取嫩叶,洗净,沥干水分
2.锅中水烧热,放入沥干水的蒲公英焯水2分钟,捞出
3.蒜剁成蒜泥,花生米炒熟,碾半碎,枸杞洗干净备用
4.碗中放入蒲公英、酱油、醋、盐、味精、蒜泥搅拌均匀,撒上花生、枸杞即可。
二、马齿苋鸡蛋饼
做法:
1.马齿苋洗干净切碎,放入碗中,打入一个鸡蛋,加入适量的面粉
2.搅拌一下,看粘稠度加入适量水,和成面糊
3.锅烧热后,刷一层油,倒入蛋液铺平,烙至两面金黄即可
三、槐花猪肉馅水饺
做法:
1.面粉中,打入一个鸡蛋,和成面团醒发
2.槐花焯水,自然冷却后,挤去水分
3.槐花剁碎,韭菜一小把切碎
4.猪肉三层肥,剁成肉末
5.猪肉、槐花、韭菜放入和馅盆,加入花椒粉、胡椒粉、酱油、葱末、姜末、花生油、盐、适量碱面和均匀即可。
6.面团先揉成长条,切成小剂子,擀成饺子皮
7.馅料放入饺子皮中间,对折捏紧。
8.锅中水烧开,放入少许盐,下入饺子,煮三开即可捞出食用。
四、野蒜炒五花肉
做法:
1.野蒜去根须,切成段
2.五花肉烧掉猪毛,洗干净后,切成薄片
3.锅中放油烧热,放入姜片、花椒粒爆香,倒入五花肉炒至变色
4.加入适量的郫县豆瓣酱,炒出香味,加入适量的盐即可。
野菜的食用方法一般野菜食用加工目的主要在于去除异味和有毒成分,并且尽可能保持其营养价值。
野菜的食用加工,还没有一套很完善的方法,目前比较可靠的办法就是总结广大群众所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野菜的食用方法1.生吃(调食)。
已知无毒或具有美味的野菜,例如苦荚菜、小根蒜等,将野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后,即可加调味品生吃。
这种吃法最好,可以保存野菜中各种营养素。
但必须注意野菜有无污染或虫卵寄生,并要选择已有食用经验证明无毒的野菜,以免感染疾病或导致中毒。
2.直接炒食。
已知无毒或无不良口味的野菜,例如刺儿菜、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蓄菜、鸭跖草等,将嫩茎、叶摘洗净、切碎后即可炒食做菜。
从保存营养素的观点来说,这样的加工方也很理想。
3.蒸食。
蒸食是将野菜(如扫帚苗、白蒿、水菠菜、面条菜等)洗净,拌面、蒸熟、再加熟油、盐、蒜调食;蒸菜馍则将菜与面混合、拌匀,做成馒头或捏成窝窝头,蒸食;做菜包是把野菜如荠菜、马齿苋等。
用开水炸或不炸,洗净,切碎,加油、盐调成馅。
4.凉拌。
已知无毒并具有柔嫩组织的野菜,例如马齿苋、巨荚菜等,将野菜用开水烫或煮开三五分钟后,将菜捞出,挤出汁液后,加入调味料凉拌吃。
这样的吃法可以除去一些不良的苦涩味,并且对营养素的损失也影响不很大。
5.煮浸。
这是在群众中间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些具有苦涩味并可能具有轻微毒性的野菜都可采用这一办法。
例如,败酱、胭脂麻、珍珠菜、水芹、堇菜、酢桨草、龙芽草等,采取嫩茎、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10分钟,然后捞出,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并不时换水,浸泡时间随野菜的苦味的大小而定,必要时可以超过24小时。
将浸后的野菜捞出后可以炒食。
或与主食配合作馒头、窝窝头,或与黄豆掺合作豆酱等。
野生植物中含有的苦味和单宁、甙某些毒素如生物碱等,在加热及浸渍过程中均可逐渐消除,因此对一般的野生植物来说,这样的处理方法对毒素的消除,是比较有效的,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不必要的过分浸煮,以免营养素(维生素)的大量损失。
野菜的特点与食用方法野菜的特点与食用方法一、荠菜的生长特性荠菜又名护生草、菱角菜。
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全草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
荠菜营养价值很高,可谓百蔬之冠,维生素C和核黄素含量极高,蛋白质,胡萝卜素,脂肪,各种矿物质含量也比较高,还含有十多种氨基酸。
荠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名义别录)上说:“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止血明目。
”祖国医学证实:荠菜具有培脾,健胃;明目、止血、强骨、和肝,消炎,解毒、利尿的功效。
治疗血症有独特作用,它能缩短出凝血时间;所含的荠菜酸为有效止血成分,还能止咳血、便血、子宫出血等。
用小蓟水煎服可治月经过多;能预防高血压和中风。
用荠菜汤加米面做成的“百岁羹”,被人们称为益寿延年的“寿食”。
二、荠菜的食用方法荠菜的吃法很多,可凉拌、炒肉、做汤、煮粥、笼蒸,做馅包水饺,也可做荠菜鱼卷、荠菜冬笋等。
无论哪种吃法,都有荠菜独特的清香。
荠菜粥做粥的时候,首先要把荠菜洗净,然后切成寸把长,与面粉、粉条、花生仁、姜末混合放上适量盐,煮开就做成了香喷喷甜丝丝的荠菜粥。
荠菜饺子把采回来的鲜荠菜洗净,切碎的荠菜与豆腐及鲜猪肉拌好,再放入佐料调好饺子馅,包成饺子煮熟后香气扑鼻。
荠菜肉丝荠菜切成丝,猪肉切丝同炒,起锅时再用水淀粉勾芡,此菜白绿相同,清香爽口。
荠菜鸡汤取荠菜嫩叶略烫一下,盛入碗中,再把鸡蛋打入荠菜中搅匀,水发木耳洗净,鲜姜洗净切末,炒锅加油至五成熟,下姜末炒出香味,冲入清汤烧开后去浮沫,加入鸡蛋荠菜,放入木耳、盐、味精再煮沸即可。
荠菜炒鸡蛋将荠菜切碎成末,与鸡蛋一起下锅炒,边炒边用锅铲压成菜饼,黄中透绿,鲜嫩清香,吃时用刀分成数块。
凉拌将荠菜在开水锅中煮熟之后,切碎了和豆腐干拌着吃需要注意的是,荠菜虽然营养丰富,功效非凡,但因荠菜中草酸含量较高,食用荠菜前要用开水焯一下,尤其是和豆制品、木耳、虾仁搭配食用时更应用水焯,以免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其次,肠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过多荠菜。
东北53种野菜样本,别错过,快收藏1、曲麻菜: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
吃法:春季开花前采挖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用。
2、苦脉菜(苦荬菜、苦碟子) : 治阑尾炎,肠炎,各种化脓性炎症,吐血,衄血,头痛,牙痛,胸、腹痛,黄水疮,痔疮。
吃法:春季开花前采挖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用。
3、黄花菜(忘忧草):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
镇静,利尿,消肿。
吃法:新鲜的黄花菜,先在热水里烫一下,否则有毒的,然后用辣椒,肉,蒜苗(葱也可以)爆炒一下吃。
4、蒲公英(婆婆丁):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吃法: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包饺子或包子。
5、马蜂菜(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菌痢。
吃法:取鲜嫩马蜂菜去根、洗净后,下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用清水冲洗两次,洗去粘液,将蒜泥、香醋、盐、酱油浇在马蜂菜上,淋上香油,拌匀。
6、荠菜(地菜): 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吃法:包饺子、包子、馄饨。
另外荠菜不能生食、也不宜多食。
记住荠菜不能与鲫鱼、鳖肉同食。
7、燕尾菜: 性凉,味甘苦,具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痛等。
吃法:可用来做火锅和炒食。
8、小根蒜(小蒜): 蒜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对降低血糖有益。
吃法:有拌豆腐、炒肉、炒鸡蛋、小蒜白木耳粥等。
9、刺儿菜(刺刺芽): 刺儿菜具有凉血、袪法瘀、止血的功效。
吃法:酸辣刺儿菜、刺儿菜粥。
食用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食10、山苜楂(山麻楂): 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水的功效。
吃法:山苜楂可以凉拌,可以炒食。
通常多被大家用来包包子,包饺子,包馄饨。
11、地肤(扫帚苗): 强壮,利尿,明目,有溶解尿酸作用,适用于尿酸过多的疾病,尿酸性痛风等并可用于夜盲症。
其嫩苗亦有利尿消炎,清热明目作用。
吃法:凉拌,包饺子、包包子。
12、灰菜:具有抗癌、清热、减肥等功效,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吃法:经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烧肉、炒肉丝,也可腌渍来吃。
常见野菜的功效和吃法常见野菜的功效和吃法常见的野菜有马齿苋、荠菜、蒲公英、苋菜、苦菜、水芹菜、薄荷、榆树钱、车前草、艾草等。
不同的野菜其功效与吃法均有所不同,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野菜的功效和吃法。
1、马齿笕马齿苋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水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粥等。
2、车前草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作用。
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暑湿泻痢,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食用方法:可切碎,加盐、味精、蒜泥、醋、香油或花椒油凉拌食用;也可以炒制或者是加入到鸡蛋、排骨汤中做汤食用;或者做成馅料用于包子、饺子、馅饼中。
还可与大米同煮做成菜粥。
3、苋菜苋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有较多的氨基酸等。
苋菜还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磷等营养成分,补血功能奇佳。
同时还可用于明目除邪、清热解毒、急性肠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甲状腺肿、子宫癌等。
苋菜常用烹调方法包括炒、炝、拌、做汤、下面和制馅。
但是烹调时间不宜过长。
4、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
可以凉拌、炖汤或泡茶。
味香可口。
5、苦菜,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以治疗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蜂窝组织炎。
苦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可炒肉、炒蛋、做汤。
吃野菜的注意事项因生长在山野之中,所以野菜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也不乏含有剧毒的野菜,因此我们在吃野菜的时候需要慎重,尤其是不认识的野菜,是不能随意吃的。
下面再来看看吃野菜还要注意什么。
1、一些野菜需要浸泡,如山药、山蒜等。
如果不经浸泡,食用后易出现周身不适。
这类野菜在煮食前,务必要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
2、树上的野菜如刺嫩芽、榆树钱等不宜炒着吃。
春季挖这些野菜来吃养生功效堪比良药(6) 苦菜苦菜在民间已经有2000多年的食用历史,4月正是苦菜生长的营养期。
长条形的叶状,边缘呈稀疏小齿状或不规则羽裂状。
新鲜的苦菜没有怪味,但晒干后有强烈的气味,像脚臭味。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祛瘀止痛。
采摘经验:在路边林下高地容易就能找到它。
最佳吃法:凉拌苦菜将苦菜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迅速捞出洗去苦味,挤干水切碎,放入盆中待用;将蒜泥、盐、味精、香油和醋放在小碗中搅匀,浇在苦菜上拌匀即可。
紫背天葵紫背天葵很好辨别,叶大而细长,叶背跟茎为紫红色。
刚长出来的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元素,到了5月花期的时候会开粉红色的花。
功效:润肺止咳、散瘀消肿、生津止渴。
采摘经验:温暖潮湿的地带很容易找到它。
最佳吃法:素炒紫背天葵将紫背天葵去老根洗净沥干水分备用,锅中放肥肉煸出油分,下入蒜末和红辣椒炒香,加入紫背天葵同炒,出锅前加入盐和香油即可。
亥菜亥菜是福州鼓岭特有的一种绿色蔬菜,外形和气味跟韭菜很像,但菜叶要比韭菜宽大。
据说“亥菜”是以洋人碰面打招呼“Hi”字音译过来的,当时人们不懂其意,就把这个野菜命名为“亥菜”。
功效:散瘀活血,行气导滞,益肝健胃。
采摘经验:用小刀从底部割起,选叶子颜色为翠绿色的为佳。
最佳吃法:亥菜炒蛋把亥菜洗净,切成段;鸡蛋打碎放入一勺姜黄粉,适量盐,搅拌均匀;锅热,倒入油,把切好的蒜米爆香,再倒入切好的亥菜,把火调制中火;倒入调好的鸡蛋,等到鸡蛋微熟,上面还有点湿湿的,关火,出锅。
苋菜苋菜的叶片是圆卵形,部分叶片是红色或者紫色。
苋菜生长很快,一场春雨过后,山间路边就可以见到星星点点的幼苗贴地而生。
功效:补血补气,清热明目,减肥清身,防止便秘。
采摘经验:春雨过后,嫩叶生长,是最佳采摘时节。
苋菜洗净,沥干水份,切掉根部和比较老的梗,从中间切一刀,大蒜切碎;锅里热油,放入一半大蒜碎炝锅,加入苋菜,大火翻炒均匀;苋菜熟的时候,关火,加入剩余的蒜碎,调入味精,拌匀即可。
十种野菜的作用及吃法]1、婆婆丁,又叫蒲公英,很多人都在野外见过。
它的花粉里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有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婆婆丁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和利尿。
它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它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比如海蜇皮拌婆婆丁、婆婆丁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
2、苦菜可抑制白血病[]苦菜的学名叫取麻菜或苣荬菜。
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舌状。
晒干了的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锰﹑锌﹑铜等元素。
苦菜能够清热燥湿、消肿排脓、化淤解毒、凉血止血。
苦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比较常见的吃法有蒜茸拌苦菜、酱拌苦菜、苦菜烧猪肝等。
3、蕨菜有安神作用[]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
蕨菜叶是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
吃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
但干蕨菜或用盐腌过的蕨菜在吃前最好用水浸一下,使它复原。
常见的吃法有滑炒里脊丝蕨菜、蕨菜扣肉、凉拌蕨菜等。
4、桔梗抗溃疡[]桔梗又叫明叶菜﹑和尚帽,朝鲜族人所说的道拉基就是它。
它的枝端能够开出蓝色的小花。
我们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它有祛痰镇咳、镇痛﹑解热﹑镇静、降血糖、消炎、抗溃疡、抗肿瘤和抑菌的作用。
5、补虚健脾吃荠菜]荠菜的花期在4至6月,田边地里,人们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白色荠菜花。
它的主要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
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凉拌、蘸酱﹑做汤﹑做馅﹑炒食都可以,还可以熬成鲜美的荠菜粥。
6、燥热天多吃苋菜苋菜的根一般为紫色或淡紫色;茎上很少有分枝,有绿色或淡紫色的条纹;叶子为卵形。
我们一般吃的都是比较嫩的苋菜茎叶,它们有清热利尿﹑解毒、滋阴润燥的作用。
除了炒食﹑凉拌﹑做汤外,苋菜也常用来做馅。
咱这能找到的野菜的功效和吃法闲来没事,在网上查了下本地的野菜,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好,哈哈,存档啦,嘻嘻,祝位看官谁还知道,补充一下?1、车前草(车轮菜):车前草功能应用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车前草的食用方法:春季或夏季采集幼苗及嫩株,洗净后用开水烫熟,捞出切碎,加盐、味精、蒜泥、醋、香油或花椒油凉拌食。
或将车前苗去除杂质,洗净,用开水烫一下,挤干水分稍晾,用花椒、蒜片、葱花末炝锅后,放入该菜快速煸炒,其味亦很鲜美;或用洗净的车前苗,用开水烫后,加入到鸡蛋、排骨汤中做汤食用;或者将洗净、烫过的车前去除水分,晾干,切碎,拌入肉馅及调味品做馅,可蒸包子,煮饺子,烙馅饼等,其馅十分鲜嫩;或者将车前与大米同煮做菜粥食之。
2、蒲公英:蒲公英又名黄花苗、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多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河滩及旷野中,全国各地均有野生分布。
蒲公英药用价值:蒲公英最早见于唐朝《新修本草》,称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是一味极其常用的中草药。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各种杆菌及卡他球菌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在剂型应用上现已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剂等不同剂型。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结膜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还可治胃炎、肝炎、胆囊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
此外,蒲公英也在美容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不论是干性皮肤、油性皮肤、老化皮肤,还是雀斑、色素斑、皮肤炎、粉刺,以及痤疮、须疮、白发、脱发等,蒲公英都能帮你消除“美中不足”,摆脱烦恼,使你“白璧无瑕”,容光蒲公英的食用方法:蒲公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野菜,主要食用部分为叶、花、花茎、根。
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
挖其嫩幼苗,开水烫后,冷水漂洗,炒食、凉拌、做汤。
风味尤佳。
3、苦麻子:(苣荬菜)【别名】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苣菜、曲麻菜、苦苦菜、败酱【汉语拼音】qu mai cai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脓疡;急性阑尾炎;叶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4、苦碟子:(满天星)【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止痛。
治阑尾炎,肠炎,痢疾,各种化脓性炎症,吐血,衄血,头痛,牙痛,胸、腹痛,黄水疮,痔疮。
【原生形态】抱茎苦荬菜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许。
根粗壮而垂直。
茎直立。
根生叶排成莲座状,叶片长圆状倒披针形,倒向羽裂状或羽状缺刻,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惭狭成柄,花期通常不萎落;茎生叶基部抱茎。
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圆摘状,外层苞片极短小,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花黄色,全部为舌状花,先端5齿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冠毛白色,一层。
瘦果纺锤形,稍扁,果喙长约为瘦果的1/4,通常与瘦果不同色。
花期春季。
生于山脚、路边、疏林内、河边。
5、野蒜:又名薤白、薤根,藠子,小独蒜,薤白头小蒜、小根菜:呈不规则卵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
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腊肉、炒鸡蛋、小蒜白木耳粥等。
野蒜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常食对降低血糖有益。
6、灰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钾、钙、磷等微量元素,还含有稀有的促脱皮甾酮、鞣质成份,具有抗癌、清热、减肥等功效,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春天采集粗壮嫩绿的幼叶,经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烧肉、炒肉丝,也可腌渍来吃,是我国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
目干山山脉也是主产区之一。
7、马齿苋:又名马齿菜(蚂蚱菜)、马齿草、五方草、长寿菜: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象倒卵形。
它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
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
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水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粥等。
8、苋菜:俗称西甜骨,是一种开绿白色小花的野菜,俗称“人青草”,春夏之季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而食用则以春天所萌发的嫩叶为佳。
苋菜生长较快,每当春雨过后,或在房前屋后,或在路旁场边,娇嫩的幼苗便星星点点贴地而生。
这时摘其嫩叶入馔,清香嫩滑,食之润口,可谓春季的一味上乘珍馐。
苋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有较多的氨基酸等。
苋菜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磷都比较高,红苋菜所含的铁质比菠菜还多。
近代医学介绍,苋菜由于含铁及钙质较多,是贫血患者、婴儿手术后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
特别是贫血患者,更适宜较多食用。
因苋菜中的铁、钙由于没有草酸的干忧,其利用率较高,没有副作用,有利于血液的合成与再生苋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补血菜”、“长寿菜”可明目除邪、通窍,利大小肠、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止痢、消炎退肿的功效,可用于治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伤寒、扁桃体炎、尿路感染,便秘、血吸虫病、丝虫病、甲状腺肿、子宫癌等症,外用可治蜈蚣、蜂蜇伤等。
苋菜可以长吃,但不宜一次吃得过多,否则易引起日常性皮炎。
消化不良、腹满、肠鸣和大便稀薄者要少吃或暂时不吃为好。
(人人叫它补血菜,在野外受了重伤留学过多,处理包扎好伤口以后弄点这个吃跟现代城市生活比,算是昂贵的营养品了。
整草捣碎了可以治疗毒虫毒蜂咬伤)9、榆树钱:榆钱是榆树的果实,当春暖花开之际,榆树枝头会生长出一簇簇状如铜钱的嫩绿果实,人们把它叫榆钱。
榆钱也是餐桌上的一道好食品。
北方农民吃榆钱能吃出许多花样来。
榆钱汤:把榆钱洗净,去除杂质,放入水中煮沸。
届时搅进鸡蛋白,洒进少许香油和味精。
盛入碗中,白绿相间,十分悦目,闻之清香,食之滑润可口。
榆钱糕:把洗净的榆钱跟面粉、食糖或食盐配在一起,做成蛋糕状,放入笼屉中蒸15分钟。
香糯宜人。
榆钱羹:把榆钱与玉米面或小麦面和食盐放在一起加水搅成糊状。
锅里水烧开后,将其徐徐倒入锅中,边倒边用筷子在锅里按一个方向搅动,等水再次煮沸即可停火食之。
榆钱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和维生素A等成分。
10、猪毛菜:别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蓬豆芽、轱辘娃子。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
茎自基部分枝,枝互生,淡绿色,有红紫色条纹,生稀疏的短硬毛。
叶片丝状圆柱形,长2-5cm,宽0.5-1.5mm,生短硬毛,先端有硬针刺,基部边缘膜质,稍扩展而下延。
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比花被长,苞片及小苞片与花序轴紧贴;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长约2mm,结果时自背面中上部生鸡冠状突起;花被片在突起以上部分近革质,花药短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
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
种子横生或斜生,直径约1.5mm,先端平。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润肠通便。
主高血压病;多病;眩晕;失眠;肠燥便秘11、刺槐花:又名:洋槐、胡藤,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
树皮褐色,有深裂槽;枝上具刺针。
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3厘米,基部膨大;托叶变化为针刺;小叶7~19枚,椭圆形至长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头,有时微凹,有小细刺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光滑或幼时被短柔毛,叶质薄,鲜绿色。
花序腋生,花白色,甚芳香,密生成总状花序,作下垂状,长10~20厘米,花轴有毛,花梗长7毫米,有密毛;萼钟形,先端不整齐5裂,稍带唇形而被密毛;花冠蝶形,由旗瓣、翼瓣和龙骨瓣组成,其中旗瓣基部有一黄斑;雄蕊10,2体;子房圆筒状,花柱头状,先端具绒毛。
荚果线状矩圆形而扁,长8~12厘米,熟时赤褐色,内含种子4~10颗。
种子肾形,褐色而有微小黑斑。
花期初夏。
【功用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崩。
"12、黃花菜:【别名】萱草、忘忧草、金针菜、萱草花、健脑菜、安神菜、绿葱、鹿葱花、萱萼。
连珠炮、下奶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条参、绿葱根、镇心丹、金针菜(《云南中草药选》),野皮菜、真金花、鸡脚参、小提药、鸡药葛根、凤尾一枝蒿、萱草(《云南中草药》)。
养血平肝,利尿消肿。
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血。
《云南中草药选》:镇静,利尿,消肿。
治大肠下血:摺叶董草根端膨大体十个,水煎服。
治肺热咳嗽,腮腺炎,咽喉肿痛:摺叶萱草根端膨大体五钱,水煎服。
(③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⑥治乳痈肿痛,疮毒:黄花菜根捣敷。
(⑦治小儿疳积黄花菜叶三钱,水煎服。
近代中外学者对黄花菜的药用价值更有进一步发现,如日本学者把黄花菜称“健脑菜”:中国《营养学报》曾评价黄花菜,具有显著地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人们知道,胆固醇的增高是导致中老年疾病和机体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抗衰老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并不多,而黄花菜恰恰相反具备了这些特点。
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13、艾蒿:又名棉花草功效与作用: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鲜嫩艾草包水饺、艾草叶煮面、艾草褒鸡、艾草煮鸡蛋艾蒿可以炒肉吃,也可以凉拌,艾草可以用来泡水,用泡的水洗澡对皮肤很好作用: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
醋艾炭温经止血。
用于虚寒性出血。
还可以晒干捣烂如绒,制成艾卷、艾柱,做灸法之用。
一般家里用可以泡脚,或者点燃熏灸,对于寒证病人来说有一定帮助,但是也要小心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