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5
桂林市200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学科考试范围、内容及要求根据《桂林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方案》精神,特制定各学科考试范围、内容及要求。
一、语文㈠考试要求命题以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初中教学内容为考试范围,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业水平的考查,努力使语文学业考查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业水平的平台。
命题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命题力求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试题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双基”的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
命题力求充分发挥试题独特的测试功能,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杜绝繁、偏、怪题,鼓励学生合理而有创意的解答。
㈡考试范围⒈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容包括:常用字(含形、音、义)、词(含成语)、句(含标点符号)、文学文化常识及默写、课外阅读检测等。
文学文化常识以教材涉及内容为准,默写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词)文选材,课外阅读检测以课标推荐阅读书目为主。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⒉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
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文,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注解,重点句子的翻译等。
⒊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着眼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领悟、归纳、评析等方面,重视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能力。
具体考查“词句的理解,文意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
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考查学生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的选材以课外为主,强调选文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注重人文价值导向,体现母语特点,突出综合性。
⒋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广西省玉林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一、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 酝(yùn )酿阴晦(huì)憧(chōng )憬轩(xuān)榭B 阔绰(chuî)潮讯(xùn)水藻(zǎo)瀑(pù)布C 惘(wǎng)然埋(mán)怨狼藉( jí)斟酌(zhuï)D 气氛(fēn)澄(chéng)清蹒(mǎn)跚琐(suǒ)屑2、把“没有一种冰不被自信的阳光融化”抄写在田字格中,以展示你的书写水平。
(3分)联合国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正像水的问题一样,许许多多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成了社会发展的新的危机,可以这样说,环境问题已经警钟长鸣。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你所在的学校为此举办了“环境保护周”系列活动。
3、学校团委结合“环境保护周”活动,举办了一次以“要不要节约用水”为话题的辩论会。
会上,反方代表说:“我们这里水资源那么丰富,不用它也会哗哗地流掉,没必要节约用水。
”假如你是正方代表,请你加以反驳。
你说: (3分)4、学校为了开展经常性的环保活动,向全校师生征集“环保主题活动”方案。
请你选择一个切合实际活动主题(除节约用水外),并列举活动的主要内容。
主题: (1分)内容: (2分)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24分)5、根据课文和要求,默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每小题2分,共8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明月几时有》)(3)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4)乡愁是一种抹不掉的记忆。
初中阶段你所学过的古诗词中,用家书来写乡愁,表达作者思念家人的一个句子是: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6题。
2009年中考考点梳理名著导读专家解读考点:文学名著是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珍奇瑰宝。
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文学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
它有别于文学常识,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名家名篇阅读。
2008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涉及这样一些内容:①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故事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②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③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④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⑤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⑥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
文学名著导读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的阅读状态,其篇目主要是教育部推荐的文学名著。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文学名著导读的题型主要有:①概述题: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某一片段的故事情节。
②推介题:从作家、作品及推荐理由三个方面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名著;在指定的文学名著中选一部用备选词语写一段话进行介绍;从文学名著名称、内容、理由三个方面给同学推荐一部文学名著。
③填写题:以某一部文学名著为范围,从备选人物中选填与某一情节相关的人物。
解题方略: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典型例题透视:例名著阅读。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
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
”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
”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
”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08年中考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二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依次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⑴避开xuān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⑵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⑶故乡的山水如诗如画,抬头是湛蓝的天空,俯首是如茵.的绿草。
⑷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rónɡ合、创新的过程。
A.暄 diàn yīn 融B.喧 diàn yīn 融C.喧 diàn yīng 溶D.喧 dìng yīn 融2.下面加点词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5月1日至7日,一场汇集了民间绝技、传统工艺、传统戏曲、民歌民乐、巴渝小吃五道大餐的民间文化盛宴..,在古色古香的湖广会馆举行,给市民带来了节日的享受。
B.书市,是一次知识的盛宴..。
书市选择重庆,是重庆人民之福,更是送给重庆直辖十周年的一份珍贵贺礼。
C.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到酒店吃年夜饭。
许多酒店抓住商机,推出口味各异、适合不同消费水准的除夕盛宴..,以吸引顾客。
D.九寨沟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感受的是眼睛,打动的是心灵。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伫立烦躁坎坷耗费B.吝啬憎恶统筹干涸C.贪恋干涉斜恶沃土D.空旷诅咒诧异困扰4.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去掉“由于”)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
(“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2小题,总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2、本试卷共6页,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问卷4页,答卷2页。
答卷前,请先在答卷规定的位置认真填写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包括作文)必须用黑色或蓝色墨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或另加页均无效。
答题时请对准题号,把答案写在答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第6题7分,第7题8分,其余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塑.料(s ù) 允.许(y ǔn ) 翘.首(qi áo ) 长吁.短叹(y ū) B. 按捺.(n à) 刹.那(ch à) 忏.悔(qi ān ) 叱咤.风云(zh à) C. 拂.晓(f ú) 湖畔.(p àn ) 匀称.(ch èn ) 锋芒毕露.(l ù) D. 模.样(m ó) 惬.意(qi è) 箴.言(zh ēn ) 擎.天撼地(q 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稀罕 筹划 不屈不挠 中流抵柱B .松弛 制裁 张皇失措 融会贯通C .造型 苍桑 获益匪浅 提纲挈领D .绯红 蓬蒿 一泄千里 断章取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扑朔迷离....,对焊接的要求很高,技术难度很大。
B .近日,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首府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参演艺术家们玲珑剔透....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赢得观众的阵阵赞叹。
C .现在,上网交流越来越成为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交际方式,但随之而来的不规范用字却比比皆是....,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不和谐音。
D .今年起,端午节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一时间各种文化主题活动欣欣..向荣..,人们以此来表达对我国这一传统节日的庆贺。
北京密云县2008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 文 试 卷第Ⅰ卷 (共60分)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巢穴.(xu ã) 庇.护 (b ì) 笨拙.(zhu ó) 脍.炙人口(hu ì)B .哄.笑(h ōn ɡ) 滑稽. (j ì) 瞥.见(pi ý) 装模.作样(m ú)C .虐.待(n ûâ) 祈.祷 (q ǐ) 强.迫(qi án ɡ) 载.歌载舞(z ài )D .炫.耀 (xu àn ) 执拗. (ni ù) 琐屑.(xi â) 锐不可当.(d ün 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歧视 书籍 踊跃 手屈一指 B .偶像 魁梧 蓬勃 栩栩如生 C .和谐 急躁 抵御 再接再励 D .安详 侧隐 敞开 跋山涉水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碧万顷 一.鼓作气 B .唯利是.图 搬弄是.非 C .家喻.户晓 不言而喻. D .名.正言顺 名.列前茅 4.下列与成语相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苏秦——战国——铁杵磨针——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B.诸葛亮——东汉末——三顾茅庐——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C.陶渊明——晋朝——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蔺相如——战国——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现代——朱自清B.《饮酒》——东晋——陶渊明C.《陋室铭》——唐代——刘禹锡D.《变色龙》——法国——契诃夫二、填空(共8分)6.默写(5分)(1),长河落日圆。
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停滞(zhì)陨落(yǔn)岔开(chà)饶舌(ráo)B.婆娑(suō)灼伤(sháo)粗犷(kuàng)岑寂(chén)C.禀赋(bǐng)威慑(shè)驽钝(nú)咫尺(zhǐ)D.钦差(chāi)熹微(xī)拘谨(jǐn)窒息(zhì)【答案】B【解析】B灼伤(zhuó)粗犷(guǎng)岑寂(cé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笨拙悖谬不言而喻一劳永逸B.愤慨隘口痛心疾首稍纵即逝C.眷顾蹒跚兴致勃勃无动于衷D.鳞峋谩骂死心塌地水泄不通【答案】D【解析】嶙峋3.下列加点成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B.央视《“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却让听者潸然泪下....。
【答案】A【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目前,“智慧桂林”城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答案】C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嫡称为“左迁”。
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③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桂林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阅读理解、作文等。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每题2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 答案:苏轼2.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答案:反映了黛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3. “春眠不觉晓”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答案:孟浩然4. “水调歌头”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词?- 答案: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宋词。
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形容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不自夸,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追随。
二、古诗文默写(每题2分,共10分)1.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中的前两句。
-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后两句。
-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请默写《论语·学而》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材料略,以下为题目及答案示例)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 答案:文章中的“他”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和勇于面对挑战的品质。
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她”的性格特点?- 答案:作者通过“她”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语言和行为等细节描写来展现其性格特点。
3. 请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 答案:文章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将“枯叶”象征生命的终结,通过这种手法加深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 文章的结尾部分对主题的深化有何作用?- 答案:文章的结尾部分通过总结和反思,对主题进行了深化,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2008年广西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①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望洋;抬头仰望的样子。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闻:闻:见闻,见识。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穷,穷尽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A.野语有之.曰(之:代词,指代这种说法或这样的说法。
)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至于”与现代汉语“至于”用法相同。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黑质而白章”两句中的“而’”用法相同。
D、“河伯始旋其面目”中的“始”与“始吾弗信”中的“始”意思不一样。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每小题2 分。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听到上百条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我呀。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我永远被得大道(学识渊博或见识广博)的人耻笑(取笑、笑话)12.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前后发生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3 分)答:大与小是相对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自满。
(答出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骄傲自满的意思即可得2分)【参考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
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
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
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
面向东看不见水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太原市二OO八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含四道大题,22个小题,共8页。
答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其中书写4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本大题含6个小题,共20分)1.运用积累在①~⑦句的横线上填空。
(8分)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mò生。
①“亲朋无一字,”的凄楚读来总令人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
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战。
正所谓“多难兴邦”。
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mò生苍凉脊梁3.结合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分)风雨:4.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2分)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
②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提高同学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5.有一幅题为《武大郎开店》的讽刺漫画,店中的小二都比掌柜武大郎矮,店内对联的横批是“王伦遗风”。
请你结合《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说说这一横批的含义。
(3分)6.假如你是校篮球队的队长,你的好友小亮多次让你推荐他加入球队,而他的球技确实不佳。
当他再次向你提出要求时,你将如何应对?(3分)你说: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6分)2008年是奥运年,山西省正积极营造“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旅游环境。
7.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
广西桂林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 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注音和字形,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展翅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竟技场。
奖牌背面镶嵌.()着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juān( )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yù()。
A 、qiàn 镌huī郁B、qiàn 隽huī郁C、jiàn 镌fěi 郁D、jiàn 隽fěi 郁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D )A.2003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志,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容易辩识....。
B.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等地的龙船歌,歌声雄浑壮美,叩人心弦....。
C.面对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13 亿中国人众志成诚....,风雨同舟。
D.“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人的舞月之旅指日可待....。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D )A、清明节对于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情感与幽思,由此成为一个永不间断的文化话题。
B、老百姓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C、中秋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春节,春天的节日。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4、下面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的一幅名联,填入对联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满地花阴风影一亭山色月人”。
A.吹窥B、弄窥C、吹照D、弄照5、默写填空。
(每空l 分,共7 分。
漏写、错写、多写,该空不得分)( l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院溪沙》)( 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6.课外阅读(3 分)《西游记》有许多惊险、有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等,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用简练的语言介绍它的主要情节。
答:能介绍清楚故事的主要内容,语句通顺得3分。
关键的人物写得混淆扣l 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欣赏(16 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如梦令李清照①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②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痕‛。
7.下面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D )A、“绿肥红瘦”呼应了“海棠依旧”。
B、“绿肥红瘦”说自己酒喝多了,而人消瘦了。
C 、“绿肥红瘦”是说海棠长得很茂盛,而人因下雨刮风失眠而消瘦。
D、“绿肥红瘦”的本义是海棠因“雨疏风骤”,叶儿茂盛,花儿凋零。
8.仿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有效练习。
请从李清照《如梦令,画线的三句中任选一句进行仿写。
(不必仿整首词,只要意思连贯、押韵即可。
)( 2 分)仿写示例:如梦令昨日河洲散步,看见红白无数。
试问何怪物,却道袋装弃物。
禁塑,禁塑!还我清清江渚。
答:如:“昨晚发烧呕吐,今早舌干口苦。
“咳嗽,咳嗽,高烧不退依旧”等,不要求平仄、用词的严谨,只要与被仿句字数相等,意思完整、通顺连贯、押韵即可。
如果仿句意思前后不相干,给1分。
(二)阅读《秋水》选段,完成9 一12 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①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望洋;抬头仰望的样子。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闻:闻:见闻,见识。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穷,穷尽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A.野语有之.曰(之:代词,指代这种说法或这样的说法。
)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至于”与现代汉语“至于”用法相同。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黑质而白章”两句中的“而’”用法相同。
D、“河伯始旋其面目”中的“始”与“始吾弗信”中的“始”意思不一样。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每小题2 分。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听到上百条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我呀。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我永远被得大道(学识渊博或见识广博)的人耻笑(取笑、笑话)12.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前后发生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3 分)答:大与小是相对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自满。
(答出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骄傲自满的意思即可得2分)三、现代文阅读(30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3 一21 题。
乡村教师岳勇(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2)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
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3)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
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
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
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
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
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
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8)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
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
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
但他并没有放弃。
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9)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
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10)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
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
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14)‚是的。
‛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
我是其中一位。
1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4 分)答:即将大学毕业的娟子主动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定回乡工作。
同宿舍的姐妹们大惑不解,于是娟子给她们讲述了一个乡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真实故事,为乡村教师的精神所感动,同宿舍的三个姐妹跟着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乡村教师。
答题要点:1、娟子的决定;2、乡村教师的事迹;3、事迹对我们的感染;4、“我们“的举动”。
每个要点1分。
14、“乡村教师”这一题目有两层含义,请分别写出来。
(2 分)答:①以此纪念舍己数学生的乡村教师;②以此赞扬去乡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
15.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 分)答:插叙。
(1 分)作用是:把娟子回乡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16.在“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的时候,“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这是为什么?( 4 分)答:一是为小学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精神所感动(或“感激小学教师的救命之恩”,或“传承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爱”),以当一名乡村教师为荣;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让贫苦的家乡不再贫苦。
答题要点:1、精神鼓舞(或“载誉而归”,或“传承爱心”);2、回报家乡。
每个要点2分。
17.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么?( 4 分)答:联想到汶川大地震中许许多多感人泪下英雄壮举………………感悟到了“天地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坚强、感悟到了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舍身忘死;感悟到了什么叫血浓于水、什么叫情情无价;感悟到了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什么叫国际主义精神……此题每项两分,感悟到一两点即可。
(二)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科学证明,节约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神圣法则。
稻秆和麦秆等植物都是空心的,其奥妙就在于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稳固的结构,草木植物在风力和果实重力的作用下,秆子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实心圆截面秆子和空心圆截面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
显然,植物长成空心秆有利于将摄取的营养集中到果实上来,同时也缩短了生长期,这不是绝妙的生长方法吗?另外,我们常见的萄萄、杨梅等都是圆球状的。
这是因为建造圆球形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却最大。
植物如此,动物在发展过程中也极其惊人地贯彻了节约的法则。
例如,恒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这是共同的节约法则起了微妙的作用。
众所周知,水是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水的比热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动的。
据测定,在35℃时,水的比热最小,这意味着,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又比如,蜻蜓的翅膀长只有5厘米,面积是 4.6平方厘米,重量仅0.005克,然而,它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每秒钟能扑动20至40次,飞行速度达到每秒15米,这种翅膀的构造真可说是节约的典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