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秋)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物理试题(有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879.50 KB
- 文档页数:7
绝密★启用前2015届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高三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 , , 。
可见,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的建设、维护、恢复等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职责,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①而它们贮藏食物的行为帮了森林的忙,它们把果实埋藏在距离母树较远的地方,帮助树木传播了种子②没有了它们,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蛇类、猛禽类以及猫科、犬科、鼬科动物了③当啮齿类动物吞噬果实的时候,种子也随之散布到更远的地方④啮齿类动物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们是大自然的基石,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失的一环 ⑤绝太多数肉食类动物都以它们为主要食物⑥而且有些植物的种子必须经过老鼠或其他动物的消化道才能萌发 A .④②⑤①③⑥ B .⑤②①③⑥④ C .④⑤②①③⑥ D .②⑤①③⑥④试卷第2页,共13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据专家估算,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
与此同时,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一方面失独父母承受着失去子女的悲痛,另一方面面临着养老、医疗等难题。
B .重庆市有关领导指出,良好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服务质量、较高的办事效率,是两江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 .滨湖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就在校园内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D .李雪健因成功塑造了《渴望》中的宋大成这一人物而一举成名。
他生在山东巨野,接近他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一种纯朴真诚的东西是他的本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从这个角度来讲,眼下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运动,至少过于短视和急功近利,与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城市,往往是 。
大同一中、同煤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第Ⅰ卷 客观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4{|log 1}A x x =<,{|2}B x x =≥,则R A B =ð( )A .(,2)-∞B .(0,2)C .(,2]-∞D .[2,4)2. 若复数z 满足(34)|43|i z i -=+,则z 的虚部为( )A .4-B .45-C .4D .454.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04312x y x x y ≥⎧⎪≥⎨⎪+≤⎩,则231x y x +++的取值范围是( )A .[1,5]B .[2,6]C .[2,10]D .[3,11]5.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35710133()2()48a a a a a ++++=,则数列{}n a 的前13项之和为A .24B .39C .52D .1046.已知函数()sin()f x x ϕ=-,且230()0f x dx π=⎰,则函数()f x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A .56x π=B .712x π=C .3x π=D .6x π= 7.如图所示,用过A 1、B 、C 1和C 1、B 、D 的两个 截面截去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两个角后得 到一个新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为( )8.在△ABC 中,已知向量AB 与AC 满足()0||||AB AC BC AB AC +=,且12||||A B A C A B A C =,则△ABC为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9.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 (0a >,0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以1F 、2F 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渐近线的一个交点为(3,4),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A .221169x y -= B .22134x y -= C .221916x y -= D .22143x y -= 10.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 若//m α,//n α,则//m n ② 若m α⊥,n α⊂,则m n ⊥ ③ 若m α⊥,m n ⊥,则//n α ④ 若//m α,m n ⊥,则n α⊥ A .4B .3C .2D .111.设(0,)2πα∈,(0,)2πβ∈,且1sin tan cos βαβ+=,则A .32παβ-=B .32παβ+=C .22παβ-=D .22παβ+=12.已知函数()2ln 1f x x =+的图象与直线2y x a =-恰好有一个交点.设2()x g x e x a =-+,当[1,2]x ∈时,不等式2()4m g x 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 B .]e C .[,e - D .)+∞第II 卷 主观卷(共90分)二、填空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3sin()45x π-=,则sin 2x = .14.已知(1,1)A -、(1,2)B 、(2,1)C --、(3,4)D ,则向量AB 在CD 方向上的投影为 .15.已知函数2220()20x xx f x x xx ⎧--≥⎪=⎨-<⎪⎩,若2(3)(2)f a 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6.如图,已知点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点P 是其准线l 上的动点,直线PF 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
第Ⅰ卷客观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A.是真核生物B.含有叶绿体C.是自养生物D.能有丝分裂2.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骨架:蛋白质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共性的是A.都具有遗传物质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C.都具有核糖体D.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4.右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B.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小C.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D.种子成熟期间的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时相反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能够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般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C.所有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有一定的功能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6.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线粒体的功能会阻碍细胞吸收氧气B.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供根尖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时消耗C.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吐”的过程可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会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H202酶催化H202分解的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结构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D.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做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8.下图是生物体内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1可以自蛋白质的水解B.能量1可以自丙酮酸的氧化分解C.能量2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光解D.能量2可以用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9.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少许CaCO3可使叶片研磨更充B.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10.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2015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试题相对原子质量:Ca 40 S 32 O 16 H 1 Cu 64第1卷 客观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共计48分。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如下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答案是A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 .CH 2F 2的电子式:C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D . 16O 2与18O 2互为同素异形体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开展密切相关。
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答案是①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均不可食用;②明矾水解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③目前我国市场的汽油标准已由“国Ⅲ〞提到“国Ⅳ〞,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物;④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⑤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过量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⑥PM 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 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⑦棉、麻、羊毛与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O ,故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A .②⑤⑦B .①③⑥C .①③⑦D .④⑤⑥ 3.如下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 .结合质子能力:ClO ->HCO 3->SiO 32B .离子半径:F ->Na +> Be2+C .复原性: H 2S> HCI> HFD .热稳定性:H 2O> H 2S> PH 3 4.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A .BaSO 4、NaHCO 3、CH 3COONH 4均属于强电解质B .NH 4Cl 、KHCO 3、(NH 4)2CO 3三种物质受热后均无固体剩余C .FeCl 2、NaHSO 3、Fe(OH)3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响直接制得D .SO 2、NO 2、NO 都是二次污染物5.如下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通入足量CO 2后的溶液中:Na +、AlO 2-、CH 3COO ﹣、CO 32﹣B .无色溶液中:Mg 2+、Cr 2O 72﹣、SO 42﹣、K +—CH 3 NO 2—C.12()10()c Hc OH+-=的溶液中:NH4+、Al3+、NO3﹣、Cl﹣D.c(ClO﹣)=1.0mol•L﹣1的溶液:Na+、S2O32﹣、I﹣、SO42﹣6.如下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BaSO4饱和溶液中参加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Ksp(BaSO4)大于Ksp(BaCO3)B.H2C2O4、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表现出复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C.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一定都有一种产物一样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N2〔g〕+3H2〔g〕 2NH3〔g〕△H=﹣92.4kJ•mol﹣1,当有3N A个电子转移时,△H变为﹣46.2kJ•mol﹣1B.1mol Na与O2完全反响,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N A个C.2.9g熟石膏〔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1N A个D.由1mol CH3COONa和少量CH3COOH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 A个8.在室温时,如下各组物质分别与一定量NaOH溶液反响,在溶液中可能生成6种酸根离子的是:A.A12O3、SO2、CO2、SO3B.C12、A12O3、N2O5、SO3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9.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如下图所示,如此如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X的分子式为C12H16O3B.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氧化等反响C.在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1 mol X最多只能与5 mol H2加成D.可用溴水区分苯酚和XA .1 mol S(g)与O 2(g)完全反响生成SO 2(g),反响放出的热量小于297.0 kJB .一定条件下1 mol SO 2(g)和12 mol O 2(g)反响,生成1 mol SO 3(g)放出热量为98.7 kJC .在一样条件下,SO 2 (g)比SO 3 (g)稳定D .S(s)与O 2(g)反响生成SO 3(g)的热化学方程式S(s)+32O 2(g)SO 3(g) ΔH =+395.7 kJ·mol -111.含乙酸钠和对氯酚( )的废水可以利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其原理如右图所示: A 、B 极是正极 B 、B 极是阳极C 、每转移2mol 电子,有1molCH 3COO -被氧化D 、A 极电极反响式为:1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响:2X(g)Y(g),温度T 1、T 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 (X)随时间t 变化的曲 线如下列图。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试题 文 第1卷 客观卷〔共60分〕一、选择题:〔每一小题5分,共60分。
〕1. 集合{|42}A x x =-≤≤,{|,04}B y y x x ==≤≤,如此如下关系正确的答案是( ) A .R R A B ⊆ B .R A B ⊆ C .R B A ⊆ D .A B R =2. 假设1z i =+,如此z iz i +=( ) A .2- B .2i -C .2D .2i 3. 假设命题:P x R ∀∈,211x +≥,如此该命题的否认是〔 〕A .x R ∀∈,211x +≤B .x R ∀∈,211x +<C .x R ∃∈,211x +<D .x R ∃∈,211x +≤4.假设关于x 的方程||220x x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如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1)-∞-D .(,1]-∞-5.△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假设OH OA OB OC =++,如此H 是△ABC 的(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6.x 、y 满足约束条件20220220x y x y x y +-≤⎧⎪--≤⎨⎪-+≥⎩,假设z y 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如此实数a 的值为( )A .12或1-B .2或12C .2或1D .2或1-7.如图,M 是半径R 的圆周上一个定点,在圆周上等可能的任取一点N ,连接MN ,如此弦MN 的长度超过2R 的概率是( )A .15B .14 C .13 D .128. 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F 与双曲线22179x y -=的右焦点重合,抛物线的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点A 在抛物线上,且||2||AK AF =,如此△AFK 的面积为 A .4 B .8 C .16D .32 9. 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假设过该球心的一个截面如下列图,如此图中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是A .3B .2C .22D .12510.函数()2tan f x x x =-在(,)22ππ-上的图象大致为11.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奇函数,且满足3()()2f x f x -=,(2)3f -=-,数列{}n a 满足11a =-,且21n n S a n n =⨯+,如此56()()f a f a += A .3-B .2-C .3D .2 12.椭圆22122:1x y C a b += (0a b >>)与双曲线222:14y C x -=有公共的焦点,2C 的一条渐近线与以1C 的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于A 、B 两点,假设1C 恰好将线段AB 三等分,如此A .2132a =B .213a =C .212b =D .22b =第II 卷 主观卷〔共60分〕二、填空题 (每一小题5分,共20分)13.3sin()35x π-=,如此5cos()6x π-=. x x x xy y y y14.假设两个正实数x 、y 满足211x y+=,并且222x y m m +>+恒成立,如此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5.椭圆22221x y a b+= (0a b >>)的一个焦点为F , 假设椭圆上存在一个P 点,满足以椭圆短轴为直径的圆与线段PF 相切于该线段的中点,如此该椭圆的离心率为.16.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右上图所示,如此该四面体的四个面中最大的面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7.(10分) 一个盒子里装有三张卡片,分别标记有数字1、2、3,这三张卡片除标记的数字外完全一样,随机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张,将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依次记为a 、b 、c(1) 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 b c +=〞的概率;(2) 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a 、b 、c 不完全一样〞的概率.18.(12分)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前n 项和为n S ,且(1)2n n n a a S +=(*n N ∈) (1) 求 n a ;(2) 设12n n b S =,12n n T b b b =+++,求n T .19.(12分) △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8a b c ++= (1) 假设2a =,52b =,求cos C 的值; (2) 假设22sin cos sin cos 2sin 22B A A B C +=,且△ABC 的面积9sin 2S C =, 求a 和b 的值.20.(12分)如下列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A CB =,1AB AA =,160BAA ∠=(1) 证明:1AB AC ⊥ (2) 假设2AB CB ==,16AC =,求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21.(12分)椭圆22221x y a b += (0a b >>)的离心率为32,右焦点到直线60x y ++=的距离为23,(1) 求椭圆的方程;(2) 过点(0,1)M -作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交x 轴于N 点,且满足75NA NB =-,求直线l 的方程.22.(12分) 设函数()ln m f x x x=+ (m R ∈), (1) 当m e =时,求()f x 的极小值;(2) 讨论函数()()3x g x f x '=-零点的个数; (3) 假设对任意0b a >>()()1f b f a b a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 2015届高三联考数学(文)答案与评分标准三、解答题17.18.19.20.(1)略(2) 3 21.22.。
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联考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5分)已知集合A={x|log4x<1},B={x|x≥2},则A∩∁RB=()A.(﹣∞,2)B.(0,2)C.(﹣∞,2] D.[2,4)【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A中其他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根据全集R及B求出B的补集,找出A与B 补集的交集即可.【解析】:解:由A中的不等式变形得:log4x<1=log44,得到0<x<4,即A=(0,4);∵B=[2,+∞),全集为R,∴∁RB=(﹣∞,2),则A∩∁RB=(0,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5分)若复数z满足(3﹣4i)z=|4+3i|,则z的虚部为()A.﹣4 B.C.4 D.【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求模.【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由题意可得z==,再利用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法则化简为+i,由此可得z的虚部.【解析】:解:∵复数z满足(3﹣4i)z=|4+3i|,∴z====+i,故z的虚部等于,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法则的应用,属于基础题.3.(5分)已知a>0且a≠1,函数y=logax,y=ax,y=x+a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指数函数和对数的函数的单调性,和一次函数的纵截距所得的a的范围是否一致.故可判断.【解析】:解:当0<a<1,y=logax,y=ax均为减函数,且y=x+a与y轴的交点纵坐标小于1,当a>1,y=logax,y=ax均为增函数,且y=x+a与y轴的交点纵坐标大于于1,观察图象知,A,B,D均错,只有C正确.故选:C【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4.(5分)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取值范围是()A.[1,5] B.[2,6] C.[3,10] D.[3,11]【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分析】:再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只需求出直线l0过A(0,4)时l0最大,k也最大为11,当直线l0过B(0,0))时l0最小,k也最小为3即可.【解析】:解: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设k==1+,整理得(k﹣1)x﹣2y+k﹣3=0,由图得,k>1.设直线l0=(k﹣1)x﹣2y+k﹣3,当直线l0过A(0,4)时l0最大,k也最大为11,当直线l0过B(0,0))时l0最小,k也最小为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以及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属于基础题.5.(5分)在等差数列{an}中,有3(a3+a5)+2(a7+a10+a13)=48,则此数列的前13项和为()A.24 B.39 C.52 D.104【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把3(a3+a5)+2(a7+a10+a13)=48,化简6a4+6a10=48,从而可a1+a13=a4+a10=8而,从而可求【解析】:解:∵3(a3+a5)+2(a7+a10+a13)=48,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6a4+6a10=48∴a1+a13=a4+a10=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数列的求和.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若m+n=p+q,则am+an=ap+aq.6.(5分)已知函数f(x)=sin(x﹣φ),且f(x)dx=0,则函数f(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A.x=B.x=C.x=D.x=【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定积分.【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由f(x)dx=0求得cos(φ+)=0,故有φ+=kπ+,k∈z.可取φ=,则f(x)=sin(x﹣).令x﹣=kπ+,求得x的值,可得函数f(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解析】:解:∵函数f(x)=sin(x﹣φ),f(x)dx=﹣cos(x﹣φ)=﹣cos(﹣φ)﹣[﹣cos(﹣φ)]=cosφ﹣sinφ=cos (φ+)=0,∴φ+=kπ+,k∈z,即φ=kπ+,k∈z,故可取φ=,f(x)=sin(x﹣).令x﹣=kπ+,求得x=kπ+,k∈Z,则函数f(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x=,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定积分,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对称性,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7.(5分)如图所示,用过A1、B、C1和C1、B、D的两个截面截去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两个角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为()A.B.C.D.【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直接利用三视图的定义,正视图是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据此可以判断出其正视图.【解析】:解:由正视图的定义可知:点A、A1、C1在后面的投影点分别是点D、D1、C1,线段A1B在后面的投影面上的投影是以D1为端点且与线段A1B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即可得正视图.故选:A.【点评】:从正视图的定义可以判断出题中的正视图,同时要注意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虚线表示.8.(5分)已知非零向量与满足且=.则△ABC为()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形状判断.【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向量的数量积为0,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通过=求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然后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析】:解:因为,所以∠BAC的平分线与BC垂直,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又因为,所以∠BAC=60°,所以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考查三角形的判断,注意单位向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9.(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l,F2,以|F1F2|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渐近线的一个交点为(3,4),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A.B.C.D.【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根据题意,点(3,4)到原点的距离等于半焦距,可得a2+b2=25.由点(3,4)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得到=,两式联解得出a=3且b=4,即可得到所求双曲线的方程.【解析】:解:∵点(3,4)在以|F1F2|为直径的圆上,∴c==5,可得a2+b2=25…①又∵点(3,4)在双曲线的渐近线y=上,∴=…②,①②联解,得a=3且b=4,可得双曲线的方程故选:C【点评】:本题给出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求双曲线的方程,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中档题.10.(5分)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m∥α,n∥α,则m∥n②若m⊥α,n⊂α,则m⊥n③若m⊥α,m⊥n,则n∥α④若m∥α,m⊥n,则n⊥αA. 4 B.3 C. 2 D.1【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答.【解析】:解:对于①,若m∥α,n∥α,则m与n平行、相交或者异面;故①错误;对于②,若m⊥α,n⊂α,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m⊥n;故②正确;对于③,若m⊥α,m⊥n,则n∥α或者n⊂α内;故③错误;对于④,若m∥α,m⊥n,则n⊥α或者n⊂α;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运用;关键是熟练有关的定理,正确运用.11.(5分)设α∈(0,),β∈(0,),且tanα=,则()A.3α﹣β=B.3α+β=C.2α﹣β=D.2α+β=【考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化切为弦,整理后得到sin(α﹣β)=cosα,由该等式左右两边角的关系可排除选项A,B,然后验证C满足等式sin(α﹣β)=cosα,则答案可求.【解析】:解:由tanα=,得:,即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sin(α﹣β)=cosα.由等式右边为单角α,左边为角α与β的差,可知β与2α有关.排除选项A,B后验证C,当时,sin(α﹣β)=sin()=cosα成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训练了利用排除法及验证法求解选择题,是基础题.12.(5分)已知函数f(x)=2lnx+1的图象与直线y=2x﹣a恰好有一个交点,设g(x)=ex﹣x2+a,当x∈[1,2]时,不等式﹣m≤g(x)≤m2﹣4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 B.[,e] C.[﹣e,] D.[,+∞)【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用导数求出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即可得到a的值,再利用导数求出函数g(x)=ex﹣x2+a,当x∈[1,2]时的最值,再根据不等式﹣m≤g(x)≤m2﹣4恒成立,求的m的范围【解析】:解:∵函数f(x)=2lnx+1的图象与直线y=2x﹣a恰好有一个交点,∴直线y=2x﹣a与f(x)相切设曲线的切点为P(x0,y0),∵f′(x)=,∴f′(x0)==2,∴x0=1,∴y0=2lnx0+1=1,∴2﹣a=1,∴a=1∴g(x)=ex﹣x2+1,∴g′(x)=ex﹣2x,x∈[1,2]设h(x)=ex﹣2x,x∈[1,2]∴h′(x)=ex﹣2>0在[1,2]恒成立,∴h(x)=ex﹣2x,x∈[1,2]为增函数,∴h(x)min=h(1)=e﹣2>0,∴g′(x)>0在[1,2]恒成立,∴g(x)=ex﹣x2+1在[1,2]为增函数,∴g(1)≤g(x)≤g(2),即e≤g(x)≤e2﹣3∵当x∈[1,2]时,不等式﹣m≤g(x)≤m2﹣4恒成立∴解得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和函数的最值的关系,以及导数的集合意义,以及恒成立的问题,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5分)已知sin(﹣x)=,则sin2x的值为.【考点】:二倍角的正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和两角和公式对sin2x化简整理,然后把sin(﹣x)=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解析】:解:sin2x=cos(﹣2x)=1﹣2sin2(﹣x)=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中的二倍角公式.属基础题.14.(5分)已知A(﹣1,1),B(1,2),C(﹣2,﹣1),D(3,4),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与物理意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分别算出=(5,5)、=(2,1),从而算出=15且||=5.再利用向量投影的公式加以计算,即可得到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的值.【解析】:解:∵C(﹣2,﹣1),D(3,4),∴=﹣=(5,5),同理可得=﹣=(2,1),∴=5×2+5×1=15,==5设、的夹角为α,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cosα===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给出A、B、C、D各点的坐标,求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着重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的公式及其运算性质和向量投影的概念等知识,属于中档题.15.(5分)已知函数,若f(3﹣a2)<f(2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a<1.【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去掉“f”,转化为关于a的不等式,求解即可得到a的取值范围.【解析】:解:∵函数,作出分段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函数的图象可得,函数f(x)在定义域R上是单调递减函数,∵f(3﹣a2)<f(2a),∴3﹣a2>2a,即a2+2a﹣3<0,∴﹣3<a<1,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a<1.故答案为:﹣3<a<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图象,对于分段函数的问题,一般选用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求解.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运用了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将不等式进行合理的转化,然后利用单调性去掉“f”.属于中档题.16.(5分)如图,已知点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点P是其准线l上的动点,直线PF 交抛物线C于A、B两点.若点P的纵坐标为m(m≠0),点D为准线l与x轴的交点,则△DAB 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为(4,+∞).【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解三角形;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抛物线C:y2=4x可得焦点F(1,0).设A(x1,y1),B(x2,y2),直线PF的方程为:y=k(x﹣1).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可得:k2x2﹣(2k2+4)x+k2=0,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弦长公式,求出点D(﹣1,0)到直线AB的距离d.再利用S△DAB=d•|AB|,即可得出所求范围.【解析】:解:由抛物线C:y2=4x可得焦点F(1,0).设A(x1,y1),B(x2,y2),直线PF的方程为:y=k(x﹣1).联立,化为k2x2﹣(2k2+4)x+k2=0,则x1+x2=2+,x1x2=1.∴|AB|=•=•=.点D(﹣1,0)到直线AB的距离d=.∴S△DAB=d•|AB|=•=4>4.∴△DAB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为(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问题转化为方程联立,同时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弦长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1,CD=2,AC=.(Ⅰ)求cos∠CAD的值;(Ⅱ)若cos∠BAD=﹣,sin∠CBA=,求BC的长.【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解三角形.【分析】:(Ⅰ)利用余弦定理,利用已知条件求得cos∠CAD的值.(Ⅱ)根据cos∠CAD,cos∠BAD的值分别,求得sin∠BAD和sin∠CAD,进而利用两角和公式求得sin∠BAC的值,最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得BC.【解析】:解:(Ⅰ)cos∠CAD===.(Ⅱ)∵cos∠BAD=﹣,∴sin∠BAD==,∵cos∠CAD=,∴sin∠CAD==∴sin∠BAC=sin(∠BAD﹣∠CAD)=sin∠BADcos∠CAD﹣cos∠BADsin∠CAD=×+×=,∴由正弦定理知=,∴BC=•sin∠BAC=×=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综合运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18.(12分)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1≠0,2an﹣a1=S1•Sn,n∈N*(Ⅰ)求a1,a2,并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nan}的前n项和.【考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数列的求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令n=1和2,代入所给的式子求得a1和a2,当n≥2时再令n=n﹣1得到2an ﹣1﹣1=Sn﹣1,两个式子相减得an=2an﹣1,判断出此数列为等比数列,进而求出通项公式;(Ⅱ)由(Ⅰ)求出nan=n•2n﹣1,再由错位相减法求出此数列的前n项和.【解析】:解:(Ⅰ)令n=1,得2a1﹣a1=,即,∵a1≠0,∴a1=1,令n=2,得2a2﹣1=1•(1+a2),解得a2=2,当n≥2时,由2an﹣1=Sn得,2an﹣1﹣1=Sn﹣1,两式相减得2an﹣2an﹣1=an,即an=2an﹣1,∴数列{a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n=2n﹣1,即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n﹣1;(Ⅱ)由(Ⅰ)知,nan=n•2n﹣1,设数列{nan}的前n项和为Tn,则Tn=1+2×2+3×22+…+n×2n﹣1,①2Tn=1×2+2×22+3×23+…+n×2n,②①﹣②得,﹣Tn=1+2+22+…+2n﹣1﹣n•2n=2n﹣1﹣n•2n,∴Tn=1+(n﹣1)2n.【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an与Sn之间的转化,以及由错位相减法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的应用.19.(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 ⊥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专题】:计算题;证明题;综合题;数形结合;转化思想.【分析】:(Ⅰ)因为∠DAB=60°,AB=2AD,由余弦定理得BD=,利用勾股定理证明BD⊥AD,根据PD⊥底面ABCD,易证BD⊥PD,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证PA ⊥BD;(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P的坐标,求出向量,和平面PAB的法向量,平面PBC的法向量,求出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即可.【解析】:(Ⅰ)证明:因为∠DAB=60°,AB=2AD,由余弦定理得BD=,从而BD2+AD2=AB2,故BD⊥AD又PD⊥底面ABCD,可得BD⊥PD所以BD⊥平面PAD.故PA⊥BD(Ⅱ)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AD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A(1,0,0),B(0,,0),C(﹣1,,0),P(0,0,1).=(﹣1,,0),=(0,,﹣1),=(﹣1,0,0),设平面PAB的法向量为=(x,y,z),则即,因此可取=(,1,)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x,y,z),则,即:可取=(0,1,),cos<>==﹣,故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为:﹣.【点评】:此题是个中档题.考查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应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问题,查了同学们观察、推理以及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0.(12分)如图,椭圆C:+=1(a>b>0)的离心率e=,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B1、B2,焦点为F1、F2,四边形F1B1F2B2的内切圆半径为.(1)求椭圆C的方程;(2)过左焦F1点的直线交椭圆于M、N两点,交直线x=﹣4于点P,设=λ,=μ,试证λ+μ为定值.【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Ⅰ)设四边形F1B1F2B2的内切圆与边B2F2的切点为G,连接OG,则|OG|=.由利用等积法得bc=,e=,由此能求出椭圆C的方程.(Ⅱ)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1),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3+4k2)x2+8k2x+4(k2﹣3)=0.由此利用韦达定理结合已知条件能证明λ+μ=0为定值.【解析】:(Ⅰ)解:如图所示,设四边形F1B1F2B2的内切圆与边B2F2的切点为G,连接OG,则|OG|=.由==,|OB2|=b,|OF2|=c,|B2F2|=a,得bc=,又e=,a2=b2+c2,解得a=2,b=,故椭圆C的方程为.…(5分)(Ⅱ)证明:根据已知条件可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1),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3+4k2)x2+8k2x+4(k2﹣3)=0.设M(x1,y1),N(x2,y2),则.又P(﹣4,﹣3k),由,,得,.…(9分)∴λ+μ=﹣=﹣=﹣,∵2x1x2+5(x1+x2)+8=2•==0,∴λ+μ=0为定值.…(13分)【点评】: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两数和为定值的证明,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合理运用.21.(12分)设函数f(x)=﹣x+alnx(a∈R)(e=2.71828…是一个无理数).(1)若函数f(x)在定义域上不单调,求a的取值范围;(2)设函数f(x)的两个极值点分别为x1和x2,记过点A(x1,f(x1)),B(x2,f(x2))的直线斜率为k,若k≤•a﹣2恒成立,求a的取值集合.【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专题】:导数的综合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1)求出导数,令g(x)=x2﹣ax+1,其判别式△=a2﹣4.讨论①当﹣2≤a≤2时,②当a<﹣2时,③当a>2时,由导数符号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a的范围;(2)运用韦达定理可得a=x1+x2=x2+>2,作差f(x1)﹣f(x2),再由条件,结合恒成立思想,运用函数的单调性,构造函数F(x)=﹣x+•lnx(x>1),通过求导,判断单调性可得x2≥e,即可得到a的范围.【解析】:解:(1)∵f(x)的定义域为(0,+∞),f′(x)=﹣﹣1+=﹣,令g(x)=x2﹣ax+1,其判别式△=a2﹣4.①当﹣2≤a≤2时,△≤0,f′(x)≤0,故f(x)在(0,+∞)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②当a<﹣2时,△>0,g(x)=0的两根都小于零,故在(0,+∞)上,f′(x)<0,故f(x)在(0,+∞)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③当a>2时,△>0,设g(x)=0的两个根x1,x2都大于零,令x1=,x2=,x1x2=1,当0<x<x1时,f′(x)<0,当x1<x<x2时,f′(x)>0,当x>x2时,f′(x)<0,故f(x)分别在(0,x1),(x2,+∞)上单调递减,在(x1,x2)上单调递增,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2,+∞).(2)依题意及(1)知,a=x1+x2=x2+>2,∵f(x1)﹣f(x2)=﹣x1+alnx1﹣(﹣x2+alnx2)=+(x2﹣x1)+a(lnx1﹣lnx2),∴k==﹣﹣1+a•=﹣2+a•.若k≤•a﹣2,则﹣2+a•≤•a﹣2,∴≤,不妨设x1<x2,则x1﹣x2≤(lnx1﹣lnx2).又x1=,∴﹣x2≤(﹣2lnx2),∴﹣x2+lnx2≤0(x2>1)①恒成立.记F(x)=﹣x+•lnx(x>1),F′(x)=﹣﹣1+•,记x1′=[﹣],x2′═[+],由(1)③知F(x)在(1,x2′)上单调递增,在(x2′,+∞)上单调递减,且易知0<x1′<1<x2′<e.又F(1)=0,F(e)=0,所以,当x∈(1,e)时,F(x)>0;当x∈[e,+∞)时,F(x)≤0.故由①式可得,x2≥e,代入方程g(x2)=x22﹣ax2+1=0,得a=x2+≥e+(∵a=x2+在x2∈[e,+∞)上递增).又a>2,所以a的取值集合是{a|a≥e+}.【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单调区间、极值,主要考查极值的运用,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函数的单调性的运用和基本不等式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难题.22.(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是(φ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C2的坐标系方程是ρ=2,正方形ABCD的顶点都在C2上,且A,B,C,D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A的极坐标为(2,).(1)求点A,B,C,D的直角坐标;(2)设P为C1上任意一点,求|PA|2+|PB|2+|PC|2+|PD|2的取值范围.【考点】:椭圆的参数方程;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确定点A,B,C,D的极坐标,即可得点A,B,C,D的直角坐标;(2)利用参数方程设出P的坐标,借助于三角函数,即可求得|PA|2+|PB|2+|PC|2+|PD|2的取值范围.【解析】:解:(1)点A,B,C,D的极坐标为点A,B,C,D的直角坐标为(2)设P(x0,y0),则为参数)t=|PA|2+|PB|2+|PC|2+|PD|2=4x2+4y2+16=32+20sin2φ∵sin2φ∈[0,1]∴t∈[32,52]【点评】: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考查圆的参数方程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第Ⅰ卷客观卷(共100分)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第一小节 (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Do You Want To Change the Future of Education?Our goal is to give a world-class education to everyone, everywhere, regardless of gender,income or social status.Today, , a not-for-profit website, provide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from around the globe with access to free education .We offer amazing quality classes by the best professors from the best schools. We e nable our members t o find out a new passion that will transform their lives and their communities.Around the world from coast to coast, in over 192 countries, people are making the decisionto take one or several of our courses. As we continue to grow our operations, we are lookingfor talented passionate people with great ideas to join the ed team. We aim to create anenvironment that is supportive ,diverse, and as fun as our brand.If you’re hardworking and ready to contribute to an unparalleled member e xperience for our community, we really want you to apply.As part of the ed team, you’ll receive·Competitive compensation·Generous benefits package·Free lunch every day·A great workplace where everyone cares and wants to change the worldWhile we appreciate every applicant’s interest, only those under consideration will becontacted .We regret that phone calls will not be accepted. We p romise that every applicant will be treated fairly.All positions are located in our Cambridge offices.1.What’s the aim of the text?A. To give an introduction to ed.B. To encourage people to join ed.C. To predict the future of education.D. To advise us to choose quality education.2. What does ed mainly do?A. Providing free courses.B. Studying people’s learning habits.C. Discovering people’s new passion.D. Researching the trend of education .3. According to the text, ed____?A. aims to change the worldB. tries to build more schoolsC. has schools in nearly 200 countriesD. teaches people how to choose their coursesBApparently everyone knows that global warming only makes climate more extreme. A hot, drysummer has caused another flood of such claims. And one of the players that benefit the mostfrom this story is the media the idea of “extreme” climate simply makes for more exciting news.Consider Paul rugman writing breathlessly in The New Y ork Times about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extreme events.” He claims that global warmin g caused the current drought in America’s Midwest, and that supposedly record-high corn prices could cause a global food crisis(危机)。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 客观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 8为单项选择题,9 ~ 12为多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一未知电路,现测得两个端点a 、b 之间的电阻为R ,若在a 、b 之间加上电压U ,测得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 ,则该未知电路的电功率一定为( )A .2I RB .2U RC .UID .2UI I R - 【答案】C【考点】电功、电功率2.某汽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空载时的最大速度为1v ,装满货物后的最大速度为2v ,已知汽车空车的质量为0m ,汽车所受的阻力跟车重成正比,则汽车后来所装货物的质量是 ( )A .1202v v m v -B .1202v v m v +C .1201v v m v - D.102v m v 【答案】A【解析】当汽车空载时,有:P =f 1v 1=km 0gv 1.当汽车装满货物后,有:P =f 2v 2=k (m 0+m )gv 2【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3.如图所示,铁板AB 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方。
先缓慢抬起铁块B 端使θ角增加(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磁铁始终相对铁板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铁所受合外力逐渐减小B .磁铁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 .铁板对磁铁的弹力逐渐增加【答案】D【解析】对铁块受力分析,受重力G 、磁力F 、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如图由于始终平衡,故合力为零,故A 错误,B 错误;根据平衡条件,有:mg sin θ-f =0F -mg cos θ-N =0解得:f =mg sin θN =F -mg cos θ由于θ不断变大,故f 不断变大,N 不断变大,故C 错误,D 正确;【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4.A 、B是两颗不同的行星,各有一颗在其表面附近运行的卫星。
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客观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的革命”A.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B.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2.据史书记载:北宋时东京城内“傥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
”该段记载可以印证北宋时期A.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专业分工B.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东京城中的劳动力完全商品化D.出现了流动的手工业工人3.徽商“……吝啬而负气,家赀累万,垂老不衣绢帛……然……或输边储,或建官廨,或筑城隍,或赈饥恤难,或学田、道路、山桥、水堰之属、输金千万而不惜”。
这说明徽商A.节俭而好义B.深谙经营之道C.输财毫无原则D.凡事勤俭节约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A.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B.在我国的运用更贴近百姓生活的实际C.在中外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D.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5.意大利法学家朱塞佩·格罗索在《罗马法史》中指出:“这个理念概念有时也被用来表述某些制度功能的普遍性,即使这些制度在罗马法中是独树一帜的……准确地讲,它针对的是那个在历史上适用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
”引文中“这个理论概念”指的是A.公民法B.万民法C.人人平等D.天赋人权6.有人说:“14—18世纪是一个迷失的时代,丢掉了人性,没有了世界,只有市场。
”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世界市场形成7.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有衡”。
第Ⅰ卷 客观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 8为单项选择题,9 ~ 12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一未知电路,现测得两个端点a 、b 之间的电阻为R , 若在a 、b 之间加上电压U ,测得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 ,则该未知 电路的电功率一定为( ) A .2I RB .2U RC .UID .2UI I R -2.某汽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空载时的最大速度为1v ,装满货物后的最大速度为2v ,已知汽车空车的质量为0m ,汽车所受的阻力跟车重成正比,则汽车后来所装货物的质量是 ( ) A .1202v v m v - B .1202v v m v + C .1201v v m v - D .102vm v 3.如图所示,铁板AB 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方。
先缓慢抬起铁块B 端使θ角增加(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磁铁始终相对铁板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铁所受合外力逐渐减小B .磁铁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 .铁板对磁铁的弹力逐渐增加4.A 、B 是两颗不同的行星,各有一颗在其表面附近运行的卫星。
若这两颗卫星分别绕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由此可判断 ( )A .两颗卫星分别绕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一定相等 B .两颗卫星分别绕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一定相等C .行星A 、B 的质量一定相等D .行星A 、B 的平均密度一定相等5.如图,直线①和曲线②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车的v-t 图像,已知t 1时刻两车在同一位置,则在t 1到t 2时间内(不包括t 1、t 2时刻)( ) A .乙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vO tt 1t 2①②B .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且二者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C .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 且二者间距离一直增大D .甲、乙两车的加速度总是不同6.如图,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 和C 围绕B 做匀速圆周运动,B 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 、C 和B 的距离分别是L 1,和L 2.不计三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则A 和C 的比荷(电量与质量之比)之比应是( ) A .212()L L B . 312()L L C .221()LL D .321()L L 7.如下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斜面倾角为30°物 体质量为m ,若想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至少需要施加 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F = 0.2mg ,则( )A . 若F 变为大小0.1mg 沿斜面向下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0.1mgB . 若F 变为大小0.1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0.2mgC . 若想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上滑,F 至少应变为大小1.2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D . 若F 变为大小0.8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0.7mg 8.如图所示,界面PQ 与水平地面之间有一个正交的匀强磁场B 和匀强电场E ,在PQ 上方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A 自O 静止开始下落,穿过电场和磁场到达地面。
设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复合场中,小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在复合场中,小球下落过程中的电势能增加C .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到水平地面时的动能等于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和D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大磁感应强度,小球从原来位置下落到水平地面时的动能不变9.某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现闭合电键S ,电压表V 1的示数为4.0V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1.0VB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C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60AD .电源的电动势可能为8V ,内阻为5Ω 10.如图所示,为某一点电荷所形成的一簇电场线,a、b、c三条虚线为三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O点射入电场的运动轨迹,其中b虚线为一圆弧,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且三个粒子的电荷量大小相等,不计粒子重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是正粒子的运动轨迹,b和c一定是负粒子的运动轨迹B.由于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故U AB=U BCC.a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小,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D.b虚线对应的粒子的质量大于c虚线对应的粒子的质量11.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粗糙,上面放置一小铁块,现有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于铁块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铁块与长木板都向右运动,且两者一定保持相对静止B.若水平力足够大,铁块与长木板间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突然反向,铁块与长木板间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D.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突然反向,铁块与长木板间仍将保持相对静止12.如下图所示,三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左水平抛出,小球A落到D点,DE=EF=FG,不计空气阻力,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关于三小球()A.B、C两球也落在D点B.B球落在E点,C球落在F点C.三小球离地面的高度AE∶BF∶CG=1∶3∶5D.三小球离地面的高度AE∶BF∶CG=1∶4∶9第II卷主观卷(共52分)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21分)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 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1) 计算B 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22B OB v gs =,乙同学用2ACB S v T=。
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2) 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从而计算出阻力f =________N. (3) 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 之间扯断,他利用A 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14.某实验小组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 的阻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某同学正确的连接导线后,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 1、I 1.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稍微向右移动,然后再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 2、I 2后,断开开关.两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格:(1) 表格中,滑动触头P 移动后,所读出的示数应当是表格中的第________组数据(填“A ”或“B ”).(2) 从表格中数据计算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3) 某同学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标签,发现电压表内阻为400 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那么该电阻的真实值应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 (共31分)15.(9分) 如图所示,在空间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宽度为d 的有界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自下边界的P 点处以速度v 沿与下边界成30°角的方向垂直射U(V) I(mA) 第A 组数据 3.01 86.0 第B 组数据3.1590.0入磁场,恰能垂直于上边界射出,不计粒子重力,题中d 、m 、q 、v 均为已知量.则: (1) 粒子带何种电荷? (2)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少?16.(9分) 空间有一匀强电场,电场方向与纸面平行。
一带正电,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 的作用下沿虚线以速度0v 由M 匀速运动到N ,如图所示.已知力F 和MN 间夹角为 ,MN 间距离为L ,则: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多少? (2)MN 两点的电势差为多少?(3)当带电小球到达N 点时,撤去外力F ,则小球回到过M的等势面时的动能为多少?17.(13分) 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 段为一半径R =1.0 m 的光滑圆弧轨道,BC 段为一长度L =0.5 m 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 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 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 =0.2 kg ,与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 =0.8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 =10 m/s2)(1) 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 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 点时恰好静止,求P 、C 两点间的 高度差h .(2) 若将一水平恒力F 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 P 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 ① 求F 的大小.② 当速度v =5 m/s 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 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 点间的距离。
MN2015届高三联考物理答案与评分标准二、 实验题(每空3分 共21分)13.(1)乙 (2)9.5 0.06 (3)能 14 .(1)B (2)35 (3)38.4三、计算题 (共31分)15.[解析] (1)(3分)粒子带正电;(2)(6分)r ,由几何关系可得 r cos30°=d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 v B =m v 2r由以上两式可解得B =3m v2qd .16.(1)qF E qE F ==,(2)(3)(每问3分)17. [解析] (1)(3分)物块从P 点下滑经B 点至C 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μ1mgL =0①代入数据得θ cos 21 2 0 FL mv qU E E NM KN KM += + = θθ cos cos L q-EL U MN = = -Fh =0.2 m ②(2)(5分)①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P 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θ,由几何关系可得cos θ=R -hR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块有mg tan θ=ma ④对工件和物块整体有F -μ2(M +m )g =(M +m )a ⑤联立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F =8.5 N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