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类别:必修课制定时间:xx年7月9日英德华粤艺术学校制《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型:必修课二、先修课程: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三、学时:180学时四、课程概述: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实践。
五、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发现法、课堂模拟教学等以及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六、重难点:七、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杨文尧主编,《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许卓娅主编,《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冯晓霞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石筠韬主编,《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袁爱玲主编,《学前创造教育活动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周兢、陈娟娟主编,《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汪荃主编,《在游戏中成长活动区游戏指导》,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8]王俊美主编,《幼儿园数学活动指导》,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9]顾荣芳、薛菁华主编,《幼儿园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许卓娅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应彩云主编,《孩子是天,我是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2]《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指导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白爱宝主编,《幼儿发展评价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刘炎主编,《幼儿园游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xx;八、考核形式:笔试根据我校客观实际情况,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形成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单一的评估形式,并且加大过程性评估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权重系数,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各占学期成绩的50%和50%。
《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能够设计并实施健康教育活动;4. 提高学生的健康认识和生活质量。
二、导学内容:1. 健康教育的定义和内容;2.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3.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思考健康对于个人的重要性;2. 引入健康教育的观点,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
第二步:进修1. 介绍健康教育的定义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健康教育的广泛性和深入性;2. 分析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家当;3. 探讨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健康教育技巧。
第三步:实践1. 组织学生设计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的思量;2. 学生分组进行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展示他们的设计效果;3. 老师和同砚进行评判和反馈,总结活动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步:总结1. 结合进修和实践经验,让学生总结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2. 强调健康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鼓励学生将健康教育融入平时生活中。
四、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包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进修收获和未来计划等;2. 设计一个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目标、形式、实施步骤等。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和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健康认识和生活质量。
希望学生能够将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入平时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上)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64 学分 4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理论理解,协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态度、基本知识及技能,为展开各种幼儿教育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幼儿园课程1、基本内容(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3)幼儿园课程的结构(4)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2、基本要求理解幼儿园课程概念,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结构;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实施。
重点:幼儿园课程的结构(二)幼儿园教育活动1、基本内容(1)幼儿活动理论(2)幼儿教育活动理论2、基本要求理解幼儿活动划分标准,确立游戏是幼儿主导活动的思想。
理解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幼儿活动、幼儿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
能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及其关系。
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方法和实施原则。
重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
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基本内容(1)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概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和原则(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具体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创编活动设计(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实施与指导的一般要求体育课的实施与指导早操活动的实施与指导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2、基本要求(1)掌握概念:健康、体质、健康教育活动(2)从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两方面把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组织。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骆阳审核人:黄珠红编撰日期:20XX年10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是学前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主干课程。
它是一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活动过程的学科。
具体研究对象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的发展;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师怎样引导学前儿童学科学、怎样开展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教师怎样为学前儿童科学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设备;以及怎样进行评价及其效果等。
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与自然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虽然是一门教育学科,但它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和生物、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理卫生等自然科学紧密联系。
同时,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必须以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制定不同的科学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材内容及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还要以学前儿童教育的一般原理为根据来分析科学教育的实际问题。
所以,自然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根据,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有助于这几门学科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是幼儿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科学教育为各科教育提供具体的内容,而各科教育又为科学教育的开展给予了生动形象的手段和形式,共同完成学前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活动的认识,全面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的目标、理论、内容、方法、活动设计和评价等专业知识,从而具有进行该课程的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开展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学)科研工作的初步技能。
《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二、学分与总学时数8学分,128学时三、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四、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课程的价值,掌握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
有效地为0——6岁幼儿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并评估教学效果,进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儿童观、课程观。
五、教学要求本学科需要在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钢琴、舞蹈、声乐课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除了使用常用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采用参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并利用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七、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2学时)内容提要:课程的基本含义和范畴,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1. 1什么是幼儿课程学时)1、课程的含义2、课程简史3、幼儿课程的含义及范畴§1. 2幼儿需要从课程中学到什么(课程的价值)学时)1、知识2、技能3、情感、态度§1. 3平衡课程学时)1、意义2、平衡的幼儿课程3、教学内容的选择4、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1. 4平衡课程与综合课程学时)1、综合课程2、综合课程的价值3、平衡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第二章教学计划(2学时)内容提要:幼儿园教学计划的基本知识、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及基本的教学原则,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程序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程序和方法§教学计划概述学时)1、教学计划2、教学大纲(纲要)3、学时计划§教学大纲(纲要)学时)1、教学内容的确定2、教学内容的编排3、幼儿园教学的几点原则§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1学时)1、教学目标/学习目标2、教学方法3、教学步骤4、教材及教具的选择5、教学的评估第三章教育环境的创设(2学时)内容提要:环境及幼儿园环境的含义,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技能。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152034—35)一、课程说明(一)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二)课程类别:专业课(三)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理论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态度、基本知识及技能,为开展各种幼儿教育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课程的价值,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为3——6岁幼儿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并能够评估教学效果;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教学观、儿童观、课程观。
(五)先修课程: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六)学时、学分数:72学时、3.5学分(七)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1、以讲述法、案例分析讨论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从典型事例中推出一般的原理。
2、辅以练习法,要求学生能具备设计与指导各类教育活动的基本技能。
3、加强平时的见实习工作。
4、设施要求:利用系网站教学案例库及有关的音像资料、课件;利用学前教育实验室(模拟幼儿园活动室)进行教学训练。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平时(以课堂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模拟教学为主)考核占30%,期末以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占70%。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时分配表学时数章节次数章节名称总学时理论实践1 绪论2 22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0 20 103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64 24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6 4 25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6 4 26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6 4 27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6 4 28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6 4 29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4 4合计72 50 22 (二)各章节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本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了解学习本门学科的意义,明确学习本门学科的方法,产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幼儿园健康课程的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幼儿园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 教授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蛋奶肉类等食物的营养价值。
- 引导学生了解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并培养他们拒绝食用垃圾食品的意识。
- 组织健康饮食活动,如水果日、蔬菜色彩餐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饮食的乐趣。
2. 日常卫生- 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引导学生养成刷牙、洗脸、洗澡等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
- 组织日常卫生活动,如清洁活动、环境整理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卫生意识。
3. 运动锻炼- 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如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等。
- 组织各种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 营造积极的运动氛围,组织运动比赛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4. 安全教育- 教授学生安全意识,如交通安全、火灾安全、食品安全等。
- 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如模拟疏散演习、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 鼓励学生向家长汇报安全意识培养成果,增强家校合作。
教学方法- 通过故事、图片、游戏等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评估方法- 设计简单的问答、填空或绘画题目,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是否遵守卫生习惯、是否选择健康食物等。
- 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参考资料- 《幼儿园健康教育指南》- 《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材》以上为幼儿园健康课程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园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作业设计方案一、活动背景: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增强健康认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健康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增强学生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3. 激发学生对健康的兴趣,增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医生或健康教育专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介绍常见疾病预防、保健方法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
2. 健康生活展示:学生自愿参与健康生活展示活动,在展示中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食谱等,激发他人的健康兴趣。
3. 健康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健康体验活动,如瑜伽课程、户外健身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生活带来的快乐和益处。
4. 健康问答竞争:开展健康知识问答竞争,激发学生进修健康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健康的关注度。
四、活动安排:时间:活动共计3天,每天2小时,共计6小时。
地点:学校多功能活动室。
人员:活动由学校健康教育组织,学生自愿参与。
五、活动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对活动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健康教育活动的反馈;2. 对活动效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六、活动预算:1. 健康知识讲座费用:200元;2. 健康生活展示材料费用:100元;3. 健康体验活动费用:300元;4. 奖品费用:100元。
七、活动效果:通过本次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将增强健康认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养,为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团队合作认识,营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教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大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72 周学时数:2 课程类型:必修开课系:学前教育系一、教育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实践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教学内容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绪论 1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 6 1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14 3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 26 10 第四章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技能8 4 总课时72 55 17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的意义,学会学习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时数】1 【本章主要内容】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幼儿园教师设计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用书。
它是以我国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规程》为出发点,以《纲要》为依据,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而编写的教材。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概括阐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特点和基本类型,以及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这部分内容主要从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入手阐述了教育目标的设计、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教育活动方法的选择与运2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等。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阐述了各自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以及幼儿在上述各领域的发展特点,并以案例及点评的方式说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课程教案大纲执笔人:黄珠红审核人:刘育红编撰日期:2009年9月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属于B类课(理论+实践),也是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健康领域(含体育)活动的专业必修课,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二)教案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健康观,进一步明确健康领域教育的特殊意义,熟悉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教案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案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案实践。
(三)教案手段方法本课程主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案。
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
实践部分将通过组织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模拟练习、评课、说课、创编设计,校外实训:到幼教机构观摩、社会调查等方式来进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开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45学时,共3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学期。
其中,理论教案时数30学时,实践教案时数15学时(集中实训不含在本课程课时)。
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熟悉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教案内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案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教育教案实践。
同时结合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开展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的教育教案能力。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的测量和评价。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能力培养、思维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由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部分构成。
1、学习内容考核,主要看平时作业和课程实践,占70%。
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2次。
课程实践通过观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的程度,动手的能力等进行成绩评定。
2、学习方式考核,主要看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情况、小组学习情况、到课情况及学习笔记情况等,占30%。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二)终结性考试。
本课程终结性考试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掌握在课程教案大纲所规定的教案要求和教案内容范围之内,试卷要覆盖全部八个学习单元(章)。
第一、二章学前儿童健康以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述,占试卷总分25%;从第三章到第九章关于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教育、营养教育、体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部分的活动设计与实施,占试卷总分75%。
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
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要求:让学生了解儿童健康、健康教育等基本概念、内容,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以及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进一步对加深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了解。
第一节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发展简况一、健康教育的概念二、健康教育发展概述三、我国集体教育教养机构健康教育发展简况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第三节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途径二、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第四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概述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第二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教案要求:让学生了解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的内涵和特点,掌握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以及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在教育活动的实施。
第一节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一、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的内涵和特点二、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三、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中的教育活动的实施第二节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一、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内涵和特点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整合方式第三章学前儿童安全教育教案要求:了解幼儿园安全教育价值、意义及基本教育内容,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与组织。
第一节学前儿童安全教育概述-、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具体要求二、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二节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实施一、制度的保证二、日常的防范三、活动的渗透四、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实施的原则第三节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事故—、意外伤害事故的状况二、意外伤害事故的特征三、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处理四、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教案要求:了解幼儿园生活保健与生活自理教育价值、意义及基本教育内容,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与组织。
第一节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镶述一、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二、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钧途径和方法第二节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实施一、学前儿童一日生活中的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二、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项三、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第五章学前儿童体育教案要求:掌握幼儿园体育的基本内容以及活动设计与指导要点,学会活动计划的写作,并能进行实际操作。
第一节学前儿童体育概述一、体育锻炼对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作用二、体育锻炼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一、学前儿童体育目标和内容设定的基本原则二、学前儿童体育的总目标和内容三、学前儿童体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和内容第三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含典型活动设计案例分析)一、学前儿童的早操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二、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三、学前儿童体育教案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四、幼儿园“亲子运动会”的设计与组织第六章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教案要求:掌握学前儿童营养教育的基本内容,了解营养素缺乏对于学前儿童的影响,参与学前儿童营养教育活动,学会活动计划的写作,并能进行实际操作。
第一节营养与健康概述一、营养的含义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第二节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一、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目的二、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内容第三节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实施一、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原则二、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三、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方法四、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途径五、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汁第七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参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简单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咨询、治疗以及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心理健康概述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与评价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测量的工具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健康水平评价的注意事项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的基本途径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分析第四节学前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简介一、游戏治疗法二、家庭疗法三、沙盘疗法四、行为疗法五、感觉统合训练第五节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一、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概述二、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八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教案要求:掌握学前儿童健康评价的指标、方法、步骤等。
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平价理论模式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一、外貌模式二、CIPP评价模式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一、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三、筛查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五、绝对评价与个体间差异评价相结合六、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一、确定评价目的二、设计评价指标三、确定资料收集的方案四、实施评价、收集资料五、分析整理资料六、形成评价结论七、及时反馈修订第四节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评价一、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二、学前儿童心理发育评价第五节学前教育健康管理制度的评一、生活作息制度二、健康检查制度三、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价制度四、常见疾病管理制度五、传染病管理制度六、体弱儿健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