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的哲学之思
- 格式:pdf
- 大小:122.64 KB
- 文档页数:2
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哲学道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
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
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
意思就是说,如果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
就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达到的。
通常用以比喻教育人要经过磨练,才能有所成就。
扩展资料:
意思相近的诗句: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出自《上堂开示颂》,意思就是说,不经过一番寒风刺骨,梅花怎么可以得到扑鼻的芳香。
该诗用梅花顶风冒雪开放、发出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从而表达了诗人劝诫世人为人做事应有梅花这般品性的思想。
2、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意思就是说想要出人头地,必须经过一番艰苦奋斗。
这是一句谚语,出自元·秦简夫《东堂老》三:“这厮便早识些前路,想着那破窑中受苦。
正是: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人生观(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常识高考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
但主要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2.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精神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2:价值观1.价值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人皆有之。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就往往不一样。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
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
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
艰苦奋斗的名人名言艰苦奋斗的名人名言11、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
(南宋诗人戴复古)2、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
(北宋文学家苏轼)3、安得长翮大翼扣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台。
(唐代文学家韩愈《忽忽》)4、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孙中山)5、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
(学者和教育家谢觉哉)6、不可居心发财,想做大官;要立志牺牲,想做大事。
(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孙中山)7、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明代文学家王守仁)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训欲遗规》《训欲遗规》)10、志坚者,功名之柱也。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11、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
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12、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格言联璧》)艰苦奋斗的名人名言21、人无志,非人也。
(三国魏文学家嵇康)2、苦之,以验其志。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吕不韦)3、志犹学海,业比登山。
(隋代文人王通)4、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5、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明末清初学者程允升)6、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7、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唐代诗人王勃)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9、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10、丈夫志四方,忍为别离哀。
(晚清官员郭嵩焘)11、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下面,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
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全班交流,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老师先给大家提供几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比亚德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凯勒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
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1.作者图片2.作者资料(可参考以下资料)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
“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家喻户晓。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奋斗正当时的哲学角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知难而上、坚韧不拔、不畏劳苦、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
本文通过对艰苦奋斗价值取向的深入哲学思考,把艰苦奋斗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进而使艰苦奋斗精神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弘扬。
一、艰苦奋斗的唯物论证明艰苦奋斗精神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一致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无限多样的,但又是统一的。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得出这一结论与人们的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既然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要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脚踏实地地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而不是不假思索,毫不费力地求助于神灵和信仰。
这样,才能攻克未知世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堡垒。
艰苦奋斗作为系统,既体现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蕴含了意识的反作用,唯物论和辩证法在这里实现了高度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反作用。
既然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就应一切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物质的决定作用。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人类意识是能动的主体对被动的客体的真实反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必然态势。
因为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得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索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而有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往往是积极进取的艰苦奋斗意识。
同时,艰苦奋斗一旦作为群体意识而被崇尚,又必然以其强大的推动力反作用于客体。
这里,艰苦奋斗精神通过武装人们的头脑,支配人们的行动,进而使人们的实践活动根本区别于被动的、机械的、本能的生物性运动而变成真正人的实践活动。
百家论点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李静文(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无数经典诗篇,这些诗篇中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等精神品格归纳总结后既为艰苦奋斗精神的核心内涵。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艰苦奋斗1引言中国传统经典著作有很多内容与“艰苦奋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周文王所著《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墨子著作《墨子·辞过》中:“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非乐上》中:“懒其力者生,不懒其力者不生”;孟子著作《孟子·告子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尚书·大禹谟》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李商隐所著《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众多历史名家所推崇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勤俭节约等精神品格即是当代艰苦奋斗精神的核心内涵。
本文将从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勤俭节约三个方面来阐述艰苦奋斗精神的核心内涵。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由北宋哲学家张载在《西铭》中:“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一句演变而来,意思是指要成功,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
“艰难困苦”是指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欲达“玉成”,个体必须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必须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劳动人民正是凭借这一美德创下了许多卓越的功绩。
公元前7世纪起开始修筑的长城,经由世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于明代扩建成为拥有1.2万多里长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国古代举世无双的建筑奇迹。
万里长城这一世界建筑史上的罕见杰作,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
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传说同样反映出了古代中国人民那种锲而不舍、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的故事及意义一1940年春,旅居新加坡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带着南洋广大华侨的殷殷嘱托,率团回到祖国慰问抗日军民,第一站当然是战时首都重庆。
蒋介石十分重视,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接待工作,务必让客人满意。
他这样要求是有原因的。
陈嘉庚是同盟会出身的爱国老华侨,整个厦门的集美学村就是他用一生的积蓄捐献的。
抗战开始后,他作为“南洋华侨总会”主席,负责整个东南亚地区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工作。
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广大侨胞每个月都向国内捐钱捐物,这都是他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因为当时的海外华侨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
三年以来,广大华侨通过总会,共为祖国筹得约合4亿多国币的款项,物资无数。
总会还在新加坡和重庆设立制药厂,挽救了许多抗日将士的生命。
抗战的生命线滇缅公路建成后,司机和修理工奇缺。
陈嘉庚登高一呼,3000多名华侨青年挥别亲人,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不停地抢运军需物资,许多年轻的生命就留在这条公路上。
可以说,没有陈嘉庚和广大华侨,抗战的胜利肯定要推迟。
按照蒋介石的指示精神,国民政府成立了阵容庞大的欢迎委员会,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侨委会等20多个党政军重要部门组成。
在财政极其拮据的情况下,列支了充足的接待资金,其中光宴请费用就达8万元——根据中国价格史资料推算,当时这笔钱能买800头牛!这样,陈嘉庚在重庆的60多天里,正事没时间做,每天被迫在各种宴会中疲于奔命。
国民党的高级干部无不以陪陈嘉庚吃饭为荣,美酒佳肴越是高级、越是罕见,越有面子。
但不管什么山珍海味,陈嘉庚一口也咽不下去。
他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大敌当前的中国是多么缺钱。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竟是战时首都大小官员的常态,行政院长孔祥熙在办企业,为陈嘉庚服务的司机虚开汽油费发票,这些都让陈嘉庚反感和痛苦:这样的政府能领导全民共赴国难吗?民族复兴还有希望吗?陈嘉庚再三恳求就此打住,对方认为这是客气话,不开宴会怎么表达感情?无奈,陈嘉庚不得不空中喊话,连续三天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罢宴声明,这在全世界也是少见的:“在此抗战中艰难困苦时期,望政府及民众实践节约,切勿消耗物力!”重庆让他感到窒息,“绝无一项稍感满意,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合耳!”到滇缅公路看望过他的子弟后,尽管蒋介石不高兴,陈嘉庚还是决定奔赴传说中的延安,看看偌大的中国是否真有净土。
反对享乐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享乐主义作为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之一。
享乐主义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
认识享乐主义的现状及危害,对于高扬艰苦奋斗的旗帜,摒弃享乐主义,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大力提倡艰苦奋斗。
早在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就提出要纠正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
1938年4月,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说:“共产党也有它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
”在中国革命即将全面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提醒全党同志预防享乐主义思想的滋生,号召同志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建国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同志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明确指出“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
今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讲到,要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党92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
在建国前,我们党靠艰苦奋斗精神,顽强奋战,百折不挠,以小米加步枪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我们党靠艰苦奋斗,改变了国家积贫积弱、人民生活艰难困苦的状况,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全面发展和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还是靠艰苦奋斗,成功探索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综合国力快速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作者: 肖庆庆;冯文全
作者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87-8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0期
主题词: 青少年;“艰苦奋斗”;哲学思考
摘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青少年应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青少年的“艰苦奋斗”教育却越来越少了。
面对这一现状,本文站在哲学的视闽,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把理想转变为现实的途径,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手.阐述青少年“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以唤醒青少年“艰苦奋斗”的本真活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导语】如果咱们能够为咱们所承认的伟⼤⽬标去奋⽃,⽽不是⼀个狂热的⾃私的⾁体在不断地抱怨为什么这个世界不使⾃我愉快的话,那么这才是⼀种真正的乐趣。
整理“⼈⽣在勤,不索何获,关于努⼒奋⽃的名⼈名⾔”,以供⼤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家! 篇⼀:艰苦奋⽃的名⾔ 1、⼈的⼤脑和肢体⼀样,多⽤则灵,不⽤则废。
——茅以升 2、⼈类要在竞争中求⽣存,更要奋⽃。
——孙中⼭ 3、天才就是⽆⽌境刻苦勤奋的潜质。
——卡莱尔 4、成⼤事不在于⼒量的⼤⼩,⽽在于能坚持多久。
——约翰⽣ 5、停⽌奋⽃,性命也就停⽌了。
——卡莱尔 6、勤劳⼀⽇,可得⼀夜安眠;勤劳⽣命,可得愉悦长眠。
——达·芬奇 7、在这个并⾮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游⼿好闲则要受到惩罚。
——⽑姆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作了好事受到职责⽽坚持下去,这才是奋⽃的本⾊。
——巴尔扎克 10、所有坚韧不拔的努⼒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11、只有勤勉毅⼒才会使咱们成功……⽽勤勉⼀毅⼒⼜来源于为到达成功所需要的⼿段。
——史密斯 12、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计较享受的优劣,⽽同别⼈⽐较⾰命⼯作的多少和艰苦奋⽃的精神。
——刘少奇 13、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等待机会。
14、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是⼈的品质之⼀。
——爱因斯坦 15、顽强的毅⼒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座⾼峰。
——狄更斯 16、与其战胜敌⼈⼀万次,不如战胜⾃我⼀次。
17、⾰命军的职责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
——孙中⼭ 18、只有这样的⼈才配⽣活和⾃由,假如他每⼀天为之⽽奋⽃。
——歌德 19、想象你⾃我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是应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种进取的和明智的⽅式同它们奋⽃。
——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20、业精于勤⽽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21、⾐不求华,⾷不厌蔬。
——王安⽯ 22、⼀个⼈务必⾯向未来,想着要着⼿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