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
- 格式:docx
- 大小:22.84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一、读诗歌,填一填。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选自《__________》,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_____,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
3.《天净沙·秋》是白朴写秋景的一首小令。
前三句诗人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典型景物来表现秋天傍晚的萧瑟。
4.《太阳的话》这首诗是艾青到延安以后写的一首诗,富有浪漫气息,是诗人的一首代言诗。
作者借太阳,象征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进步、民主的新生活的向往。
二、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4.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5.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6.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篇: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案例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构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如花中奇葩,在我校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
作为诗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各种形式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在诗歌中感受学习语文的氛围和激情,让这一深厚的文化资源走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诗歌的魅力。
学习目标1、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诗歌或记录芜湖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能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激发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2、整理资料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学会欣赏诗歌、交流从中体悟到的情感,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策划分组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社会交往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活动程序: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策划分组,制定计划阶段2、自主合作,计划实施阶段3、总结经验,成果展示阶段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策划分组,制定计划(课内)课堂指导(一)导入: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二)学生交流搜集来的创作的诗歌及家乡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在小组中读读找到的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目的: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和兴趣](三)阅读、欣赏诗歌1、自读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诗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中的注释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2、在小组内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对话、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逐步构思出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构思、策划活动1、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搜集到的诗歌,如何分类?2、小组交流:关于诗歌有哪些知识和故事?3、说说你知道我们家乡芜湖的哪些民歌、童谣?4、策划分组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和研究的专题不同,自由组合,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民主推举组长,组长在小组内集体制订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要在组内演说通过。
诗海拾贝与诗同行一、活动背景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追求着物质与利益的满足,却忽视了内心灵魂的栖息。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让人们沉淀思绪、释放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之处。
为了激发人们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综合实践活动《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应运而生。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2.增加学生的诗歌写作技巧,激发创造力。
3.促进学生与诗歌互动,感悟生活的美好。
三、活动方案1. 诗歌欣赏在活动开始的第一阶段,学生将通过课堂讲解和阅读材料的引导,学习不同朝代、不同主题的经典诗歌。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共鸣。
2. 诗歌创作在学习诗歌欣赏的基础上,进入活动的第二阶段,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将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创作出真实、动人的作品。
3. 诗歌分享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歌作品,进行朗读或演唱,并分享创作背后的灵感和感悟。
通过分享交流,学生可以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还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诗歌展览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学生们的诗歌作品,我们将组织一场诗歌展览活动。
学生的作品将以文字形式展示,配以简洁而富有艺术感的设计布局。
通过展览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与观众互动交流,增加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四、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1.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能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
2.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了提升,能够用更加准确、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激发,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诗意,并有能力将其转化为优秀的作品。
4.学生通过活动的分享和展览,增强了与他人的交流能力,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
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教学设计一、单元定标: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写儿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二、课文定标:1.阅读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讨论和制订班级的活动计划。
3.成立活动小组,制订各小组的三、课时定标:1.阅读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讨论和制订班级的活动计划。
3.成立活动小组,制订各小组的活动计划。
根据单元目标预习课文,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小组上台展示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一、激趣导入,初探魅力。
同学们,诗歌给人的感受很奇妙。
热情的诗往往让人心潮澎湃,悲伤的诗往往让人心绪难平,内涵丰富的诗会给人无限的回味,节奏明快的诗会让人神清气爽!二、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1.引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在无计划”。
一个好的学习计划会引领我们最大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因此,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我们必须制订一个好的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往我们在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都做了哪些工作?2.回顾汇报,适时归纳。
(1)组成学习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4)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阅读材料,明确要求。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小组讨论交流:围绕“诗海拾贝”,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3)小组汇报,师适时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情况:①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创作的诗歌或记录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②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③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品的感情。
第一课时诗海启航教学目标:1、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讨论并制定小组的活动计划。
一、激趣导入:1、趣味古诗。
师: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相信我们的同学们肯定背过很多的诗,老师来考考你们怎么样?课件出示:第一关:填数字:(1) 不知细叶谁裁出,__月春风似剪刀。
(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__月下扬州。
(3) 飞流直下__尺,疑是银河落__天。
(4) 朝辞自帝彩云间,__里江陵__日还。
第二关:1,2,3,4,5,6,7,8,9,10。
哪些古诗中包含这10个数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雪诗》郑板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2、揭题:在我们的诗歌里还藏着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教师板书课题《轻扣诗歌大门》,我们要轻轻敲开诗歌大门,走进诗的国度,去领略诗歌带给我们的乐趣。
二、了解课文板块一)浏览教材,明确活动内容1、这个单元由哪两个内容组成?(由哪两个内容组成?生:《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
)2、浏览教材。
师:这一次的综合性活动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意思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
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在这一次的综合性活动中我们可以干些什么?有所发现的可以将它划起来。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请关注:l 导语l 活动建议l 文中的小泡泡生浏览教材。
3、汇报交流:师:你发现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自己动手写写诗、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合作编本小诗集、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4、拓展活动方式师:除了课文当中的活动建议,我们同学还有哪些金点子吗?(指名交流)教师推荐:搜集有关诗歌的故事、给诗歌配配画、配上歌词来唱一唱等等。
5、将能够进行的活动在课件中展示出来。
二)确定活动主题师:看来我们能进行的活动可真多,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制定计划了呢?有什么困难吗?(诗海浩瀚,缺少方向。
综合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综合学习一.主题:轻敲诗歌的大门二.学习内容: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三.学习的目标:1.增强对诗的兴趣,感受诗的美,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分类。
2.读后把握诗的大体意思,想象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读、欣赏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四.和老师一起学:(一)诗海拾贝:1.读诗歌1)古诗∶《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2)儿歌:《天上的街市》、《白桦》。
2.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二)与诗同行:1.读诗歌1)诗歌《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2)给诗加“腰”、诗中的“秋”2.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及感受。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拼音。
汉字注音童叟碑帖气馁蛟龙二.读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1.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东张西望。
()2.节日的北京,到处张灯结彩。
()3.船离开了码头,帆没有张开。
()4.教室里贴着四张宣传画。
()三.填关联词语。
1.()遇到什么困难,他()有办法解决。
2.李老师讲课()有趣,()不拘谨,同学们都乐意听。
3.张华()自己学习好,()乐意帮助别人。
4.蜜蜂()在酿蜜?/font>)在酿造生活;()为自己,()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四.回忆课文填空。
1.安徒生是()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有()、()等。
2.曹孟德是出自小说《》中的人物;“王熙凤”是出自小说《》中的人物;“保尔”是出自小说《》中的人物;“唐僧”是出自小说《》中的人物。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ד1.“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种词所表示的关系是相似的。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采用了夸张手法。
()3.《一夜的工作》、《凡卡》、《粜米》、《书的故事》都是写人物的文章。
()4.“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一句缩句为“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六上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教案六上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教案第六组综合学习:打开诗歌之门诗海拾贝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海的浩瀚,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搜集、整理、诵读、欣赏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仔细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回忆积累的诗歌,从中获得灵感并选择主题。
3、制定适合实际的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中要安排好搜集和欣赏诗歌、给诗歌分类、举行诗歌朗诵回的活动时间,确定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分工。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确定合适的研究课题,制定实践计划。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
诗海拾贝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探讨诗歌,激发探索诗歌的兴趣1、谈话: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经岁月淘洗,保留下来的语言的精华,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
当我们欣赏美丽的西湖时,我们会想起苏轼的诗:如果我们想将西湖与西方进行比较,浓妆艳抹总是合适的。
当我们望着从高高的悬崖上直挂下来的瀑布时,就会情不自禁吟诵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当我们回忆起母爱之深时,自然会想起孟郊游子歌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可以说,没有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就没有当代汉语的多姿多彩。
4.解体:这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活动,学生们也积累了很多诗歌。
今天,让我们学习第6单元的“叩诗之门”,在诗歌海洋中进行全面的学习活动,去游泳,捡拾贝壳!杰蒂:在诗海中拾贝壳第二板块:浏览材料,初探诗歌门路1、自由浏览“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首先,请阅读教科书p100-105页。
让我们一起读《读物中的六首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2.你对哪首诗歌感兴趣?了解到哪些相关的知识?3、交流,师相机指点l《诗经采薇》关于诗经。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
它有2000多年的诗歌史。
(2)诗歌:《诗经》收录诗歌305首。
诗海拾贝——五年级古诗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巩固学习过的古诗。
二、活动准备:1、挑选好四位(男生2位,女生2位)主持人。
2、各小组组织熟练背诵学过的古诗。
3、各类节目准备:诗朗诵、小合唱。
5、收集有关“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的古代诗词。
三、活动过程:(前奏)女1: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华夏文化;男1: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
女2:它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男2:它仿佛春日的遍野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女1: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男1: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人生教益。
女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
男合:今天,让我们共同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
第一部(闲情)1、全体朗诵《春江花月夜》带入诗境女1:踏着暮色,伴着月光光,让我们一起欣赏《春江花月夜》。
2、小组轮流诵诗女1:一首《春江花月夜》,为我们展现了浩瀚深幽、恬静多彩的巨幅画卷。
男1:神奇美丽的四季风光,能不叫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工?合:看,各小组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诗人笔下的自然风光图。
一小组:火红的江花,湛蓝的江水,这画面描绘的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小组成员齐背)二小组:一池的碧叶,映日的荷花,使我们想起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组成员齐背))三小组:夕晖晚照,枫叶流丹。
下面由我们小组背诵杜牧的——《山行》(小组成员齐背)四小组:(出示图)白雪茫茫,梅花初绽,我们小队为大家带来的名句——《早梅》(小组成员齐背)3、学生自由背诵男1:四时风光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
轻叩诗歌的大门,绽放稚嫩的花朵
------------------------六年级语文综合学习有成果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原化学校六年级语文进行了诗歌篇的综合性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
在第一个“诗海拾贝”板块中,学生们搜集了许多古诗词,然后分小组进行分类整理,在班上开展了“古诗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等,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主动去积累背诵了许多经典古诗,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扬。
在第二板块“与诗同行”中,同学们开始学习写诗,一首首稚嫩的小诗像一朵朵小花绽放,同时,各小组还编订了自己的小诗集,个个精彩纷呈。
看着同学们的成果,老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希望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原化学校麻淑平报道)。
“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构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如花中奇葩,在我校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
作为诗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各种形式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在诗歌中感受学习语文的氛围和激情,让这一深厚的文化资源走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诗歌的魅力。
学习目标
1、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诗歌或记录芜湖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能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激发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2、整理资料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学会欣赏诗歌、交流从中体悟到的情感,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策划分组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社会交往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活动程序:
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策划分组,制定计划阶段
2、自主合作,计划实施阶段
3、总结经验,成果展示阶段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策划分组,制定计划(课内)
课堂指导
(一)导入: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二)学生交流搜集来的创作的诗歌及家乡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在小组中读读找到的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目的:激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和兴趣]
(三)阅读、欣赏诗歌
1、自读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诗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中的注释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2、在小组内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对话、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逐步构思出本次活动的具体做法。
]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构思、策划活动
1、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搜集到的诗歌,如何分类?
2、小组交流:关于诗歌有哪些知识和故事?
3、说说你知道我们家乡芜湖的哪些民歌、童谣?
4、策划分组
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和研究的专题不同,自由组合,分成5个学习小组,并民主推举组长,组长在小组内集体制订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要在组内演说通过。
经过全班交流讨论,成立以下学习小组:
ⅰ诗海畅游组;
ⅱ民歌xx组;
ⅲ知识故事组;
ⅳ艺术表演组;
ⅴ诗歌创作组
ⅵ网络编辑组。
[目的:通过明确活动任务,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更有针对性,自由按兴趣组成小组,能增强学生凝聚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动力,更大发挥学生的潜力。
]
※第二阶段:自主合作,实施计划(课外)
各组按指定的计划进行活动,诗歌组的同学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查询,到图书馆里翻阅资料,阅读报刊、杂志和相关书籍并作分类整理。
创作组的同学通过阅读同龄人的诗歌,想想他们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情感的,并自己试着创作诗歌,与本组同学交流。
民歌童谣组的同学邀请当地老人,聆听他们唱芜湖流传的民歌、童谣,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在小组里进行整理。
艺术表演组的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在老师带领下到少年宫找老师学唱诗歌改编的歌曲及由芜湖民歌改编的舞蹈,传说故事组要通过查资料、走访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后按内容进行分类。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成果展示(多媒体教室)
各小组按组排列,展示长达两周的“走进诗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
(一)谈话导入:
经过两周的“走进诗歌与诗同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无不惊叹诗歌的博大精深,它的确是祖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
这堂课就来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三)分组展示。
1、艺术表演组展示。
①歌舞展示:学生将诗配以舞蹈,演唱琅琅上口的优美诗歌;②小品:学生分别扮演诗歌中的人物角色。
2、诗歌畅游组
①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诗配画、配乐诗作品-----小组成员配乐朗诵。
②诗朗诵----组长领诵,其他小组成员集体诵读,让大家从动人的画面上,从传情的乐声中,想象、体味、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③展示本组同学通过想象为诗歌绘出了生动活泼的画面而创办的诗画报。
3、诗歌创作组
①介绍本组同学阅读同龄人写的诗歌的收获,重点说说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感受的。
②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并展开互动点评。
4、知识故事组
①资料展示----学生在广泛搜集诗歌知识、故事和诗人趣闻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类:传说类,知识类,故事类……
剪贴成小报、小册子或者制作成电子幻灯片;
②诗歌知识竞赛---该组选派组员主持竞赛活动,用电子幻灯片出示赛题,选派两名组员当判官,公布正确答案,并选派两名组员现场发放奖品。
5、民歌xx组
①组长介绍本组成员如何搜集整理资料的情况并相机展示图文资料、影像资料。
②展示本组成员将精选的童谣在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的同时,拍手击掌吟诵的情景,激发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6、网络编辑组
①该组同学在组长带领下,请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将本次活动作为一条新闻发布到校园网上,并把所有资料整理、合并,建立一个“走进诗歌与诗同行”
的专题学习网站,定期刊登同学们抄录绘制的诗配画及配乐诗影像,并刊登同学们创作的诗歌,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发动同学们用诗歌互赠交流。
②展示本组同学录制的各组开展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彩花絮,交流总结综合性学习的经验和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