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原理及器械
- 格式:ppt
- 大小:13.48 MB
- 文档页数:54
脊柱内固定基本原理
脊柱内固定是一种外科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脊柱疾病,如脊柱骨折、脊柱侧弯、脊柱滑脱等。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患者的脊柱上植入金属器械(如螺钉、钩子、棒子等),将患者的脊柱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使其能够愈合并维持稳定性。
脊柱内固定的手术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和消毒手术部位
2.进行全麻或局部麻醉
3.通过小切口进入患者的脊柱
4.植入金属器械(如螺钉、钩子、棒子等)
5.对器械进行调整,使脊柱处于正确的位置
6.关闭手术切口
脊柱内固定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手术后康复时间,同时减少了手术期间的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但是,它也有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器械损坏、神经损伤、感染等。
因此,患者在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之前,应该仔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利益,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决策。
- 1 -。
SP脊柱内固定器使用说明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编号: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国药管械(准)字XXXX 第XXXXXX 号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YZB/国 XXXX-2007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苏药管械生产许 XXXXXX 号 安装使用本产品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SP 脊柱内固定器使用说明书一、产品介绍常州市武进XXXXXX 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新开发和研制的脊柱内固定器SP01~05型用于人体内,主要是针对人体脊柱的创伤、胸腰椎段退变、肿瘤以及侧弯等病症。
脊柱内固定器在人体内以钉棒形式组成符合力学原理的框架结构,帮助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和生理机能。
二、选用材料本产品采用GB/T13810-1997钛合金材料(TC4)制成(抗拉强度≥895MPa ,表面硬度≥260HV10),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骼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等特点。
各种型式的产品及其配套工具可提供多方向、多角度的矫形,具有方位加压、撑开、旋转等多项功能,能够获得很好的三维矫形效果。
三、产品的组成、型号、规格号、性能及应用范围1.产品组成:a.金属椎弓根螺钉;b.锁紧螺母;c.横连座;d.连接棒;e.横连杆;。
2.型号:零件设计顺序号设计顺序号产品型号椎弓根螺钉标志说明:T WJD05 ΦX.X ×XX xxxxx分别表示材料、厂名、直径×长度、批号四、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1.性能a)金属椎弓根螺钉外径范围是Φ5-Φ7 mm ,螺纹内径自钉尖端向尾部由细逐渐增粗直至螺纹消失,并有一段无螺纹连接处,可供旋入骨组织的螺钉长度范围为25~55mm 。
矫形钉类型有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其中分体式螺钉与金属矫形棒可在任意的范围内转动15°,完全可满足临床多段固定的需要(适用于中间部位安放)。
b)金属连接棒可根据手术的要求和骨椎生理弧面弯曲成所需的弧度,以达到正常的临床效果。
椎间融合器的基本原理
椎间融合器(InterbodyFusionDevice)是一种用于治疗
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疾病的医疗器械。
它的基
本原理是通过在椎间隙内放置植入物,刺激骨创伤愈合和骨融合,从而达到稳定脊柱和减轻症状的目的。
1.刺激骨创伤愈合:椎间融合器通过在椎间隙内放置植入物,创造骨创伤。
这种创伤会刺激机体的生物学反应,从而引发骨
细胞的增殖和骨生成。
2.提供稳定性:椎间融合器能够提供稳定性,防止椎间盘的
异常运动,从而减轻症状和脊柱的应力。
3.促进骨融合:椎间融合器的材料通常具有生物相容性,并
且能够与周围骨组织结合。
这有助于促进骨融合的发生,使椎
间隙内的植入物与邻近的椎体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4.恢复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器可以通过支撑作用恢复或保
持正常的椎间隙高度。
这有助于维持椎间盘的功能和相邻椎骨
的正常解剖关系。
椎间融合器通常用于脊柱手术中的椎体间融合手术,例如腰
椎间盘切除术(LumbarDiscectomy)、椎间孔扩大术(Foraminotomy)和脊柱融合术(SpinalFusion)。
它可
以使用多种材料制成,如金属合金、聚合物和生物材料,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进行选择。
总之,椎间融合器通过刺激骨创伤愈合、提供稳定性和促进骨融合的机制,对于治疗椎间盘退变和其他脊柱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脊柱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脊柱内固定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一种金属的内置物放到体内去矫正脊柱骨折或者脊柱病变所引起的畸形、错位,对脊柱进行稳定,帮助脊柱恢复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按照三柱分类的概念说法,脊柱的稳定性是依赖中柱的完整,后方韧带复合结构对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柱分类中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其中前柱是指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椎间盘的前部;中柱是指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后柱是指关节突、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进行脊柱内固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植骨、椎间盘植骨融合器(BAK)、钛钢螺纶椎体融合器(TFC)等将脊柱复位并进行固定,通过机械装置避免上、下椎体负荷过重,增加脊柱稳定性,最终达到骨性融合。
脊柱内固定最初是为治疗脊柱侧弯设计的,作为一种临时的复位系统辅助脊柱融合。
进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主要原则就是减压、固定以及融合,对脊柱的载荷进行重新分配,限制局部运动来保持其稳定性,在稳定的基础上促进骨融合。
进行脊柱内固定融合术的原理。
主要是以患者出现病变的椎体为中心,对其上下两个椎体之间进行融合,将他们变成一个整体。
进行手术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肢体的运动,防止椎体畸形的发生。
植骨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自体骨和异体骨两种。
自体骨主要包括肋骨、胫骨、腓骨和髂骨。
脊柱内固定时要使用专有的内固定器械。
那么这些内固定器械又是如何使用的,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
脊柱内固定器械有他的优点,可以帮助脊柱复位,维持复位的稳定性,防止畸形进一步发展,并促进骨性融合。
1.内固定物的基本构成内固定物可以分为长构件结构,固定椎体构架以及将上述二者连接起来的部分。
长构件结构包括棒、钢板和线缆。
固定椎体构架包括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椎板下钢丝、前方椎体螺钉。
2、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使用(1)颈椎器械螺钉的使用颈椎单纯的螺钉固定在在使用的最初是为了治疗上颈椎的不稳定。
C1-C2后路关节间螺钉固定技术可以保持C1-C2复合体的稳定,促进融合,并且不需要Halo支架,前路单纯螺钉固定用于齿状突Ⅱ型骨折的轴向固定。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
英文名称:暂无
成份:
脊柱内固定专用器械主要由开路锥、直开路器、弯开路器、压棒器、后路加压器、原位弯棒器、椎弓根定位器、复位螺钉折断器、横连折弯器、椎弓根直探针、椎弓根弯探针、梅花起子、插塞起子、万向钉起子、短尾万向钉起子、单
轴钉起子、短尾单轴钉起子、万向复位钉起子、万向螺钉起子、单轴复位钉起子、临时锁紧起子、最终锁紧起子、横连接起子、T型扳手、六角旋棒扳手、套
筒扳手、对抗扭矩扳手、丝攻、快速连接手柄、模棒、复位套筒、横连接模板、撑开钳、大力钳、加压钳、持棒钳、弯棒钳、横连接钳、蛙式复位钳、折断钳、摇摆钳等多个品种规格组成。
适应症:
适用于脊柱骨折复位,椎体滑脱复位及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操作。
用法用量:
暂无
不良反应:
暂无。
禁忌:
暂无。
注意事项:
暂无。
贮藏:
暂无
有效期:
暂无
标准文号:
鲁威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1100013号。
脊柱内固定手术配合(USS钉棒)一、用物准备:脊柱器械包、剖腹敷料、手术衣、持物筒、USS钉棒及器械、人工骨粒、手套、0.5%碘伏、75%酒精、0.9%生理盐水、丝线1# 、4# 、7# 各1包、刀片11# 、21# 各1个特殊用物:电刀、吸引器、C臂机套、灯套、引流管、花生米(4—5个)、(骨蜡、棉片、明胶海绵备用)、骨科贴膜1块、电刀刷1个二、麻醉方式: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三、手术体位:俯卧位四、手术步骤及配合:1、递卵圆钳夹持碘伏纱球消毒皮肤,协助医生铺无菌手术巾(治疗巾→中单→腹单),贴手术贴膜,套无菌灯套2、递21#刀切开皮肤,条形纱布于切口两侧压迫止血,递电刀切开皮下及筋膜,递自动牵开器2个暴露术野3、递电刀沿棘突中线切开棘上韧带与椎旁肌附着处4、递骨膜剥离子剥除骨膜,分离骨膜下侧骶棘肌,递干纱布填塞椎旁肌间隙止血,显露椎板5、用自动牵开器牵开周围组织,显露关节突、椎板横突并清除软组织组织6、递鹰嘴或尖嘴咬骨钳咬除上关节突部分皮质骨,递开孔器于椎弓根开孔,然后递定位克氏针7、用干纱布压住伤口,无菌治疗巾盖住术野,无菌C臂机套套住C臂两端,用C臂机进行定位8、递扩孔器进行扩孔,递探针测量深度,选择合适螺钉,拧掉螺帽,将螺钉固定在改锥上递给术者进行固定(共4枚)9、递模拟棒测量棒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棒,必要时递大力剪和弯棒器进行裁棒和弯棒至合适弯度10、递固定夹和金属棒(用持棒器夹持)给术者安装两侧固定夹和金属棒(4个固定夹、两根金属棒)11、复位后分别将螺帽套在套筒内递给术者拧紧螺帽(4个螺帽)12、递骨凿、骨锤凿除多出骨组织13、递压棒器金压住属棒,撑开器复位后,递套筒加固所有螺帽14、递横向连接金属棒和固定夹,递内六角拧紧固定夹螺帽固定横棒(2 个固定夹、1根横棒,必要时裁棒)15、将人工骨粒放入药杯内,递给术者,用弯血管钳将人工骨粒植入椎间隙内,并压实。
16、递断钉器将螺钉多余部分断掉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换干净纱布17、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消毒皮肤,递尖刀及引流管放引流,用角针7 # 丝线固定引流管18、清点器械,递1# 可吸收线或圆针7# 丝线关闭术野至皮下筋膜19、再次清点后,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圆针1#丝线缝合皮下20、递角针4#丝线缝合皮肤,组织钳夹持酒精纱球再次消毒切口周围皮肤21、递酒精纱块(不要显影)两块分别覆盖切口及引流管口,递大纱布覆盖切口22、整理手术器械分别打包,将术后器械及敷料经污物通道送出分别放置(特殊感染手术须套双层黄色垃圾袋,并贴上标签注明)递模拟棒测量棒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棒,必要时递大力剪和弯棒器用手机扫此二维码继续阅读:。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脊柱手术技术,通过在椎体椎弓根部位植入螺钉进行内固定,实现脊柱的稳定和恢复功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逐渐成为脊柱手术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及优势。
同时,结合新技术和新项目的介绍,探讨这些创新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效果评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关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知识,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组织架构及各部分内容的主要意义和逻辑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背景和意义;文章结构部分便是当前所在的这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所要讨论和分析的主题与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简介、新技术介绍和新项目实施步骤三个小节。
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简介中,将介绍该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新技术介绍部分将通过分析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来评价其应用前景;新项目实施步骤将详细介绍新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结论部分将包括新技术应用前景展望、临床效果评价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小节。
在新技术应用前景展望部分,将对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临床效果评价部分将通过案例分析和临床实验来评价新技术的实际效果;未来发展趋势将探讨该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应用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新技术新项目的相关内容,探讨这一技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
通过全面介绍这一新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临床效果,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多关于脊柱内固定治疗的参考资料,促进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专利名称:经皮穿刺脊柱内固定器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王伟
申请号:CN03216516.1
申请日:20030414
公开号:CN2617324Y
公开日:
200405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经皮穿刺脊柱内固定器,属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内固定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的问题。
构成中设有椎弓根钉、紧固件和固定棒,各椎弓根钉的连接螺杆上有U形槽,改进后的构成中增设活动杆,固定棒为弧形,各椎弓根钉的连接螺杆及U形槽延伸至体外,活动杆位于各椎弓根钉延伸的U形槽中、并与其中一个椎弓根钉的U形槽上端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同时,由于弧形固定棒留置于肌肉深层,符合力学要求,对皮肤刺激小,故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也不存在虚拟X线导航系统价格昂贵的使用限制问题。
适宜作为在C形臂X线透视下治疗胸腰椎脊柱病变损伤时作内固定器使用。
申请人:王伟
地址: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252医院骨科
国籍:CN
代理机构:石家庄冀科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