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第四章复习思考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7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提纲第一章1、名词解释: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调整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CT值、井斜角、井斜方位角、井号编排、钻时、钻时录井、岩心、岩心收获率、岩心编号、岩屑、岩屑录井、岩屑迟到时间、捞砂时间、钻达时间、套管程序、方入、进尺、补心高、补心海拔。
2、录井方法一般包括哪几种?3、影响钻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钻时来判断岩性?4、现场上常用的荧光录井方法有哪几种?5、如何划分碎屑岩的含油级别?6、为什么要进行岩心归位?简述岩心归位的原则和步骤。
7、如何获取有代表性的岩屑?常用的测定迟到时间的方法有哪几种?8、在钻井中泥浆的功能是什么?泥浆性能包括有哪些?9、什么是泥浆的失水量和泥饼?钻井过程中对其作何要求?为什么?10、如何根据井号编排判断井别:渔浅1井、荆参2井、浩4 -3井、陵1井、沙36井。
11、泥浆显示分为哪几类?12、完井方法因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哪几类?13、如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来判断油、气、水层和其它特殊岩层?14、通过岩心录井及岩心分析可获得哪些资料及信息?第二章1、概念:油气水的综合判断、束缚水、可动水、含油饱和度、相渗透率、增阻侵入、减阻侵入、地层测试、中途测试、跨隔测试、测试垫。
2、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低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低?3、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高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高?4、简述在碳酸盐岩双重孔隙结构中,基质孔隙系统和裂缝系统的主要区别。
5、说明钻柱测试压力卡片上不同压力段测试阀、旁通阀、封隔器所处的工作状态,标注压力卡片上各点所表示的压力。
6、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压力卡片才能供我们解释分析用?7、对几张典型的压力卡片进行初步分析。
8、简述低阻油层的成因。
9、简述水淹层的地质特征。
第三章1、名词解释:有效厚度、沉积旋回、细分沉积相、标准层、标准剖面、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测井相、地震相。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石油地质学的复习题:
什么是石油地质学?请简述其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石油形成的机理是什么?请简述其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石油勘探是石油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述常用的石油勘探方法及其原理。
石油储层是石油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请简述石油储层的特征及其分类方法。
石油地质学在石油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请简述石油地质学在石油勘探、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应用。
希望以上题目能够帮助您巩固、回顾石油地质学的知识。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石油地质学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一、解释概念:石油,天然气,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油田水,矿化度。
二、回答问题1.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哪些特征?2.正烷烃分布曲线的特征取决于哪些因素?3.什么是石油的组分组成和馏分组成?4.你所了解的常见生物标志化合物有哪些?5.如何对石油进行分类?试述石油的地球化学分类方案及各类的成分特点。
6.海相油和陆相油在化学组成上有何区别?7.化学成分、温度、压力等对石油的颜色、比重、粘度等有何影响?8.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各有何特点?9.为什么石油具有荧光性?10.为什么石油具有旋光性?11.与常规油相比,重质油和沥青砂在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上有何特别之处?12.天然气有哪些产状类型?13.油田水的赋存状态和来源有哪些?14.油田水的主要化学组成有哪些?如何对油田水进行水型划分?水型与环境有何关系?12.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如何?石油、天然气的碳氢同位素组成有何特征?13. 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14.某油田水分析结果如下(毫克当量数/升): Cl :16.12, SO4:1.55, HCO3:16.05, Na 4:0.0, Mg: 0.2, Ca :0.15;试确定其水型。
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一、概念:干酪根沥青成熟温度门限深度门限温度生油窗液态窗(液态石油存生)石油的死亡线 TTI 石油热裂解石油热焦化湿气指数二次生油生油岩生油层生油层系剩余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细菌气生物气煤层气煤型气煤成气煤气发生率低熟油二、回答问题1. 石油成因说有几大学派,各自的实质是什么?2. 早晚有机成因说的区别是什么?3.生油的原始物质是什么?为什么?4.直接生油物质是什么?其结构和成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化学成分将干酪根分几种类型,各自是什么?根据干酪根的H/C,O/C你能区分其类型吗?5. 油气生成需要什么样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条件6. 细菌、催化剂和放射元素在油气生成过程中都起什么作用?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7.油气生成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什么关系?8. 自述TTI计算的基本原理、TTI计算的具体过程,并学会利用实际资料计算TTI值?9. TTI在油勘探中有何作用?10. 叙述油气生成的现代模式?11. 有哪几类生油岩评价指标,明确其作用,并熟记其数值?12. 天然气有哪几种成类型,各自的识别标志是什么?13.生物气的形成条件是什么?14.生物气的组成特点是什么?15.煤型气的组成特点是什么?16.如何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天然气?17.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1.什么是储集层?储集层具备哪些基本特性?2. 什么是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度与渗透率的表示单位、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是什么?3.什么是岩石孔隙结构?它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4 .什么是排替压力?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5. 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砂岩体的成因类型和主要特征是什么?6. 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试比较碎屑岩、碳酸盐岩、特殊岩类三类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差异。
张厚福1999版《石油地质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什么叫石油沥青类?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和1.1.什么叫石油沥青类?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有哪些?重质油、沥青砂有哪些主要物理和化学特征?2.2.重质油、沥青砂有哪些主要物理和化学特征?海相和陆相原油在碳同位素组成上有何区别?3.3.海相和陆相原油在碳同位素组成上有何区别?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近年来1.1.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近年来有何进展??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有何进展么?近年来有何进展?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物质主要有哪些?2.2.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物质主要有哪些?何谓干酪根?干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3.3.何谓干酪根?干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可将其分为几类?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的演化特征有何异同点?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和岩相古4.4.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和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
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5.5.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TTI的基本概念和地质含义是什么?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6.6.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何谓生油门限和生油窗?7.7.何谓生油门限和生油窗?何谓低熟油?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8.8.何谓低熟油?低熟油气的成因机理有哪些?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有哪些?9.9.煤中有利于石油生成的显微组分主要有哪些?煤成油的演化阶段有什么特点?试比较分析天然气生成条件与石油的异同。
10.10.试比较分析天然气生成条件与石油的异同。
11试总结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识别标志?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的好坏?常12.12.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的好坏?常用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地球化学指标分别有哪些?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其13.13.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方法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1.1.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何谓渗透率、相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2.2.何谓渗透率、相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3.3.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试分析多相流体孔隙中影响相渗透率的因素?4.4.试分析多相流体孔隙中影响相渗透率的因素?试比较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性质的差异。
《石油地质学》第四章复习思考题.doc第四章复习思考题讲课的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除书上讲的五种无机成因学说外,还有哪些无机成因说?地幔脱气说、费■托合成说(nCO+(2n + l)H2^CnH2n+2+nH2O))2、什么是现代宇宙说?在太阳系某些星球的大气中,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太阳系星球中碳氢化合物宇宙成因的可能性,这就是现代宇宙说3、“不同石油的成分相似,但不相同”的现象为什么能够支持石油的有机成因?石油的相似性是主要的,正好说明他们的成因可能大致相同,而他们在成分上的差异则可能与原始生油物质和生成环境的不尽相同、油气生成后经历的变化有关。
4、现代沉积物中的油气生成过程。
沉积物t里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物(干酪根)在温度的作用下达到成熟,通过热降(裂)解生成大量液态石油和天然气5、干酪根的类型及不同类型有机质(干酪根)的产桂率。
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来自藻类堆积物,产坯率80% 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较高,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产绘率60%I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低,氧含量高,来自陆地高等植物,产怪率30%6、各种类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
I型干酪根H/C在1.25^1.75之间,O/C在0.026-0.12之间II型干酪根H/C在0.65-1.25之间,O/C在0.04-0.13之间Ill型干酪根H/C在0.46-0.93之间,0/C在0.05~0.30之间7、有机质与干酪根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机质包含干酪根,干酪根指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齐啲有机质,包含分散的和集中状态的。
8、沉积有机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腐泥型和腐殖型9、干酪根的类型与有机质的类型有什么联系?不同有机质类型形成的干酪根类型不同,I型干酪根来自藻类堆积物,II型干酪根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III型干酪根来自陆地高等植物。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绪论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石油地质学:又称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油气藏。
2.石油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成盆、成烃、成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主要内容。
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可归纳为:生、储、盖、圈、运、保,所以本课程根据由浅到深可归纳为以下四部分内容: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流体、生储盖层、圈闭。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生成、运移、聚集。
油气藏成藏分析:成藏条件、保存与破坏。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3.石油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答:①在工业及交通运输上作为燃料,称为工业的血液;②在轻纺工业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称为工业食粮;③在农业上,为农机燃料,化肥、农药的原料,是良田沃土;④在军事上,为战略资源和物质基础。
4.解放后我国石油工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1949年——1958年油气勘探重点在西部地区,56年5月发现克拉玛依、四川的扬高寺气田,56年12月发现鸭尔峡油田。
第二阶段:1959年——1978年勘探重点由西部转向东部,1959年9月26日,发现了大庆油田,1963年发现胜利油田,1964年发现大港油田,1965年发现江汉油田,1967年发现下辽河油田,1970年发现长庆油田,1971年发现南阳油田,1975年发现任邱油田,1975年发现中原油田。
第三阶段:1978年12月——现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面向海上,进军国际石油市场。
发展东部:东部油田继续增储上产,寻找隐闭油气藏。
发展西部: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等大油田的相继建成,……面向海上:发现海上大陆架,查明近海盆地的油气概况,有近10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储量主要在渤海4亿多吨,珠江口4亿多吨,北部湾1亿多吨;气主要在琼东南,东海、辽东有少量的气,……。
深部海域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存。
进军国际石油市场:自1992年以来,先后在秘鲁、加拿大、苏丹、委内瑞拉、马六甲、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合作项目或股权,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南美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区。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讲课的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除书上讲的五种无机成因学说外,还有哪些无机成因说?地幔脱气说、费-托合成说(nCO+(2n+1)H2→C n H2n+2+nH2O))2、什么是现代宇宙说?在太阳系某些星球的大气中,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太阳系星球中碳氢化合物宇宙成因的可能性,这就是现代宇宙说3、“不同石油的成分相似,但不相同”的现象为什么能够支持石油的有机成因?石油的相似性是主要的,正好说明他们的成因可能大致相同,而他们在成分上的差异则可能与原始生油物质和生成环境的不尽相同、油气生成后经历的变化有关。
4、现代沉积物中的油气生成过程。
沉积物埋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物(干酪根)在温度的作用下达到成熟,通过热降(裂)解生成大量液态石油和天然气5、干酪根的类型及不同类型有机质(干酪根)的产烃率。
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来自藻类堆积物,产烃率80%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较高,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产烃率60% I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低,氧含量高,来自陆地高等植物,产烃率30% 6、各种类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
I型干酪根H/C在1.25~1.75之间,O/C在0.026~0.12之间II型干酪根H/C在0.65~1.25之间,O/C在0.04~0.13之间III型干酪根H/C在0.46~0.93之间,O/C在0.05~0.30之间7、有机质与干酪根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机质包含干酪根,干酪根指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包含分散的和集中状态的。
8、沉积有机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腐泥型和腐殖型9、干酪根的类型与有机质的类型有什么联系?不同有机质类型形成的干酪根类型不同,I型干酪根来自藻类堆积物,II型干酪根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III型干酪根来自陆地高等植物。
绪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石油2.天然气3.油田水4.δ13C1二、简答题1.石油可以分离为哪几种族组分?2.石油中包含哪几种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3.石油中包含哪几类烃类化合物和非烃化合物?4.天然气中含有哪些主要的烃类气体和非烃气体?5.在苏林分类中,地层水被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油田水主要为何种类型?说明不同类型的地层水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储集层2.盖层3.绝对渗透率4.相对渗透率5.相渗透率6.有效渗透率7.区域性盖层8.局部性盖层9.直接盖层10.上覆盖层12.物性封闭13.超压封闭14.烃浓度封闭15.排替压力16.扩散作用二、简答题1.岩石的绝对渗透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岩石的相对渗透率与哪些因素有关?2.岩石的孔隙按孔径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哪几类?3.岩石毛细管压力的大小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4.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有哪几类,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是什么?5.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有哪几类,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是什么?6.什么是储集层的储集物性?7.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与哪些地质作用有关?8.什么是溶蚀作用?9.对碳酸盐岩储集物性的改造有重要意义的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环境中(或什么条件下)?10.碳酸盐岩溶蚀孔隙发育带的分布与地层不整合面有什么关系?11.除了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储集层外,还有哪些次要的储集岩类型?这些岩性的岩石成为储集层的条件是什么?12.盖层按其岩性可以划分为哪几大类?13.盖层的封闭机理主要有哪几种?14.盖层形成物性封闭的机理是什么?物性封闭用什么参数评价?15.盖层超压封闭的机理是什么?超压封闭用什么参数评价?16.盖层烃浓度封闭的机理是什么?烃浓度封闭用什么参数评价?17.盖层评价中,除上述微观封闭特征外还要考虑哪些宏观特征?三、论述题1.试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石油地质学复习整理》绪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和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科学问题:①油气成因问题②油气成藏问题③油气分布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问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一、名词解释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掩饰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广义:自然界的一切气体;狭义: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主要是烃类气体。
3.油田水广义:指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 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4.δ13C1碳的一种稳定同位素,δ13C值有助于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二、简答题1.石油可以分离为哪几种族组分?可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分2.石油中包含哪几种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主要元素:碳和氢次要元素:硫、氮、氧3.石油中包含哪几类烃类化合物和非烃化合物?烃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非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4.天然气中含有哪些主要的烃类气体和非烃气体?烃类气体:甲烷为主,重烃为次,重烃以乙烷和丙烷最为常见非烃气体:N2,CO2,H2S,H2,CO,SO2,和汞蒸气等5.在苏林分类中,地层水被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油田水主要为何种类型?说明不同类型的地层水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
地层水划分为:NaHCO3型、Na2SO4型、MgCl2型、CaCl2型;油田水主要为CaCl2型NaHCO3型和Na2SO4型形成于大陆环境、Mg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海洋环境、Ca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深成环境;地层封闭性:CaCl2>NaHCO3>MgCl2>Na2SO4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名词解释1,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集,并在其中渗透的岩层都称为储集层。
2,盖层: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石油地质学复习思考题1.分析不同类型沉积有机质的特点2.沉积有机质生烃演化阶段及生烃特点3.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有哪些。
4.试从天然气的物理性质特点,分析天然气在成藏过程中的特殊性。
5.分析影响圈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6.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7.试分析导致原油组成和性质不同的原因?它们是如何影响的?8.分析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9.确定油气成藏期次方法有哪些?10.分析油气差异聚集原理。
比较分析油气从油气藏溢出与泄漏后油气组成及物性的变化。
11.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如何判断地下气藏是凝析气藏?12.试比较分析砂岩储层与灰岩储层储集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
13.按照孔隙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分哪几种类型?根据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说明不同类型储层的分布特征。
14.分析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空间类型及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
15.分析断层对油气藏形成演化和分布的作用。
16.分析不整合在油气藏形成和分布中的作用。
17.分析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
18.分析压实作用在烃源岩排烃和储层演化中的作用。
19.分析烃源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原因;说明烃源岩异常高压排烃的基本特点。
20.分析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的影响因素;试述油气二次运移方向研究的主要方法。
21.试分析隆起区有利的成藏条件。
22.试从源岩条件、储盖层发育、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地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23.分析盆地斜坡区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
24.试从油气来源、储集体类型、输导特征、圈闭类型和保存条件等方面分析箕状断陷陡坡带油气成藏的基本特点。
25.比较分析裂谷盆地、前陆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藏分布特点。
26.分析地层异常压力产生的因素,分析异常压力对油气藏形成条件和油气藏分布的作用。
27.非常规油气资源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28.分析不同油气聚集和分布单元间的区别和关系29.分析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30.含油气系统研究的思想和内容。
⽯油地质学思考题及答案第⼀章油⽓藏中的流体——⽯油、天然⽓、油⽥⽔⼀、名词解释1.⽯油:(⼜称原油)(crude oil):⼀种存在于地下岩⽯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油的灰分:⽯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种微量元素,⽯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油的灰分。
3.组分组成:⽯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油分成若⼲部分,每⼀部分就是⼀个组分。
4.⽯油的⽐重:是指⼀⼤⽓压下,20℃⽯油与4℃纯⽔单位体积的重量⽐,⽤d420表⽰。
5.⽯油的荧光性:⽯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延缓时间不⾜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6.天然⽓:⼴义上指岩⽯圈中存在的⼀切天然⽣成的⽓体。
⽯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
7.⽓顶⽓:与⽯油共存于油⽓藏中呈游离⽓顶状态产出的天然⽓。
8.⽓藏⽓:单独聚集的天然⽓。
可分为⼲⽓⽓藏和湿⽓⽓藏。
9.凝析⽓(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形成的⽓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10.固态⽓⽔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条件下由天然⽓分⼦和⽔分⼦结合⽽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11.煤型⽓: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成的天然⽓。
12.煤成⽓: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成的天然⽓。
13.煤层⽓: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
14.油⽥⽔:是指油⽥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即油层⽔。
15.油⽥⽔矿化度: 即⽔中各种离⼦、分⼦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加热⾄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总量来表⽰,单位ml/l、g/l或ppm。
⼆、问答题1.简述⽯油的元素组成。
组成⽯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
碳含量为:84-87%,平均84.5%;氢含量为:11~14%,平均13%;两元素在⽯油中⼀般占95~99%,平均为97.5%。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思考绪论基本知识: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基本知识:1.石油2.生物标志化合物3.油气显示4.石油旋光性5.石油荧光性6.石油凝固点7.石油的馏分8.湿气和干气 9.非伴生气 10.气顶气 11.气藏气 12.固态气水合物 13.煤层气14.伴生气15.凝析气 16.天然气(狭义) 17.非常规气藏 18.底水和边水 19.油水的矿化度20.油田水 21.油矿物 22.油气苗 23.同位素效应 24.同位素类型曲线 25.同位索分馏作用思考问题:1.简述海相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2.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3.蒂索和怀特(1978)提出的石油分类。
4.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5.油田水的分类(Sulin,1948) 。
6.油田水的来源。
7.油田水的产状。
8.油田水的化学组成。
9.不同成因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碳氢稳定同位素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基本知识:1.束缚孔隙2.渗透性储集层3.孔隙结构4.相对渗透率5.有效孔隙度6.流体饱和度7.有效渗透率 8.储集层(岩) 9.合油气层 10.储集模式 11.圈闭盖层 12.盖层的自封闭13.区域盖层 14.盖层的微渗漏 15.盖层 16.闭合度 17.油气柱高度思考问题:1.简述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其成因。
2.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3.按孔隙大小可分为几种类型?4.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5.如何评价储集岩的物性?6.如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7.影响砂岩储集性的因素有哪些?8.影响砂岩储集性的成岩后生作用有哪些?9.影响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因素有那些?10.沉积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的不均一性有几种类型?11.成岩后生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影响成岩后生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影响其他岩类储集层有哪些岩类?12.沉积环境对碳酸盐岩储集性的影响如何评价盖层的好坏?13.盖层的封闭机制。
一、名词术语01.石油——(又称原油)是以液体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02.天然气——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
狭义的天然气是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
03.油田水——广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区域(含油田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田联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04.δ13C1——05.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既包括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也包括以集中状态存在于煤中的不溶有机质。
06.生油门限——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只有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干酪根才开始大量生烃,这个温度界限称为干酪根的成熟温度或生油门限,这个成熟温度所在的深度称为成熟点。
07.氯仿沥青“A”——用氯仿从岩石中抽提出来的有机质,也就是能够溶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
08.油型气——指Ⅰ型和Ⅱ1型干酪根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它包括伴随生油过程形成的是其以及高成熟阶段和过成熟阶段由于干酪根和液态石油裂解形成的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09.煤型气——指腐殖质型有机质(包括分散的Ⅱ2型、Ⅲ型干酪根和煤等)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
10.生油窗——11.未熟-低熟油——12.生物成因气——在低温(<75℃)还原环境下,厌氧细菌对沉积有机质的生物化学作用所形成的富含甲烷的气体称为生物化学气,也称之细菌气、沼气、生物气或生物成因气。
13.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并排出了或者正在生成和排出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14.生物标志化合物——15.储集岩(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存在其中渗虑的岩石(层)。
16.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时,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成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
石油地质基础-期末复习思考题及答案_74131525659819125《石油地质基础》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干酪根2. 油气藏3. 递变层理4. 储集层5. 摩氏硬度计6. 化石7. 剪节理8.气孔构造9.水平层理 10.地层层序律 11.沉积相 12. 圈闭 13.平行层理 14.文象结构 15.沃尔索相律二、填空题(每空1分)1. 油气形成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2.辫状河三角洲可以分为、和3个亚相。
3.控制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和。
4.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包括、、、、和运移条件6种。
5.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中,内颗粒包括、、、、等几分为种类型。
6. 地球的年龄是亿年。
地质年代单位从大到小包括、、、、和时。
7.冲积扇相可分为、、三个亚相。
8.地球的外部圈层、、三个。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两个面分别为、。
9.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可分为、、和碎裂结构。
10. 显生宙分为、、三个代;新生代从老到新包括、、三个纪。
11. 根据火山活动状态将火山类型分为、和三种类型。
12. 按圈闭的成因,油气藏可以划分、和三大类。
13.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包括、、、、 5种类型。
14.砂岩的胶结类型根据填隙物的含量及其颗粒间的关系分为、、、镶嵌式四种胶结类型。
15.扇三角洲根据主控因素不同,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
16.代表活动论的大地构造学说主要包括、、三大学说。
其中学说是在、两大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7.河流根据其弯曲度和分叉参数分为、、、四种类型。
18.圈闭的三要素包括、、。
19.摩氏硬度计的10种矿物组成中,硬度从小到大依次为、、、、、、、黄玉、、。
20. 火山作用分为和两种喷发方式。
21. 地球的内部圈层从地心到地表包括、、三个圈层。
22. 储集层按岩性主要有、和其他岩性。
23. 地质年代表中包括、、三个宙。
中生代从老到新包括、、三个纪。
24. 叠层石是富和交互出现,呈叠层构造或叠层藻构造。
三、简答题1. 显生宙包括哪几个代?每个代包括哪几个纪?请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列出,并写出其代号。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讲课的知识点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除书上讲的五种无机成因学说外,还有哪些无机成因说?地幔脱气说、费■托合成说(nCO+(2n + l)H2^CnH2n+2+nH2O))2、什么是现代宇宙说?在太阳系某些星球的大气中,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太阳系星球中碳氢化合物宇宙成因的可能性,这就是现代宇宙说3、“不同石油的成分相似,但不相同”的现象为什么能够支持石油的有机成因?石油的相似性是主要的,正好说明他们的成因可能大致相同,而他们在成分上的差异则可能与原始生油物质和生成环境的不尽相同、油气生成后经历的变化有关。
4、现代沉积物中的油气生成过程。
沉积物t里藏到较大深度,到了成岩作用晚期或后生作用初期,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物(干酪根)在温度的作用下达到成熟,通过热降(裂)解生成大量液态石油和天然气5、干酪根的类型及不同类型有机质(干酪根)的产桂率。
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来自藻类堆积物,产坯率80%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较高,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产绘率60%II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低,氧含量高,来自陆地高等植物,产怪率30%6、各种类型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
I型干酪根H/C在1.25^1.75之间,O/C在0.026-0.12之间II型干酪根H/C在0.65-1.25之间,O/C在0.04-0.13之间Ill型干酪根H/C在0.46-0.93之间,0/C在0.05~0.30之间7、有机质与干酪根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机质包含干酪根,干酪根指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齐啲有机质,包含分散的和集中状态的。
8、沉积有机质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腐泥型和腐殖型9、干酪根的类型与有机质的类型有什么联系?不同有机质类型形成的干酪根类型不同,I型干酪根来自藻类堆积物,II型干酪根来自海相浮游生物(植物为主),III型干酪根来自陆地高等植物。
10、沉积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有哪几种?分散状态和集中状态11、如何从沉积岩中分理出可溶有机质和干酪根?岩石粉碎,用氯仿溶解出可溶有机质,剩下的用非氧化性的酸、碱溶解,过滤得到干酪根12、干酪根的显微组分与干酪根的类型有何区别与联系?干酪根显微组分有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腐泥组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含腐泥组多的干酪根为I型;而壳质组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抱子、角质, 可形成II型干酪根;镜质组、惰质组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较多,形成III型干酪根。
13、干酪根是如何形成的?何谓腐殖化作用?何谓腐泥化作用?生物体埋藏T生物降解和转化f腐泥化、腐殖化形成地质聚合物f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具有很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干酪根腐殖化作用是动物、高等植物、微生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
腐泥化作用是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遗体在生物、化学作用下转变为腐泥的过程。
14、原始有机质与干酪根的中间产物是什么?结构规则的大分子生物聚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部分或完全被分解, 形成一些单体分子,它们或遭破坏、或构成新的地质聚合物,通过腐殖化、腐泥化作用实现,其产物是一些结构不规则的大分子。
15、如何从干酪根结构上理解干酪根生油的化学机理?干酪根由具有方向结构的核和具有脂肪族链状结构的支链组成,干酪根形成有其的过程就是干酪根核生连接着这些支链的化学键发生断裂使支链从核上脱落的过程。
使化学键断裂的主要能量来自地下的温度,干酪根形成油气的过程受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16、何谓化学动力学?何谓化学动力学参数,有何物理意义?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
反应速率常数k、活化能Ea、指前因子A、R气体常数、热力学温度T。
这些参数可以表征反应体系的速率特征。
17、干酪根的化学动力学参数与油气生成有什么关系?可以表征干酪根生成油气时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18、干酪根生炷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作用和关系是什么?干酪根的反应程度与温度呈指数关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时间的影响是次要的。
19、如何理解油气生成过程中时温互补原理?高温短时间和低温长时间可以使干酪根达到相同的反应程度。
20、生油门限温度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埋藏时间有关,地层越老,干酪根的生油门限温度越低。
21.生油门限深度(成熟点)的深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地温梯度和埋藏时间有关22.干酪根活化能的高低对油气生成有什么影响?活化能越高,生成油气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
23.除了研究温度对油气生成的影响外,阿伦纽斯方程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可用于研究活化能、时间对油气生成的影响,可用于研究其他化学反应中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4.化学动力学推导得出的油气生成过程中的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如何与地质实际相结合?沉积盆地中的干酪根赋存与沉积地层中,地层的年龄和温度近似代表了其中所含干酪根生绘的时间和温度,将干酪根刚刚开始大量生怪的点,的门限温度倒数和时间的对数作图,呈直线分布,证明了温度的影响呈指数关系、时间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温度影响是主要的,时间影响是次要的;并且实际地质资料显示地层越老,生油门限温度越低,证明了油气生成过程中温度和时间作用的互补性。
25.有机质生油门限处的Ro值是多少?0.5%26・生油门限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是什么?干酪根开始大量生'胫的温度,其对应的埋藏深度为成熟点。
对于油气勘探来说,低于生油门限温度的地层无法找到油气”生油门限可以扌旨导人彳门确定一个盆地是否具有成熟的绘源岩。
27.生油门限如何确定?有机质演化曲线,A/TOC和深度关系图中的拐点即为生油门限。
28.什么是正烷坯的奇数碳优势?奇数碳优势说明什么地质意义?即奇数碳的正烷胫含量比偶数碳正烷胫多很多,说明有机质的演化正处于生物生气(未成熟)阶段29・随着有机质演化程度的增加,其形成的正构烷炷分布的主峰碳位置如何变化?为什么?正烷:胫碳原子数及分子量递减,奇数碳优势消失,相对分子量低的正烷绘剧增。
原因是温度升高,长链绘裂解成小分子绘,甚至使已形成的液态石油C-C 键断裂形成相对分子量较低的气态怪。
30・为什么在有机质的高成熟阶段有干酪根直接生成的天然气较少?而主要是液态石油裂解形成的天然气?因为,高成熟阶段Ro在L2%〜2.0%之间,干酪根热降解气大量生成的Ro 值在之间,主体在Ro <1.6%已经完成;而原油热裂解气大量生成在Ro >1.6%的阶段,明显晚于干酪根降解气的生成时间,而生气量大约是干酪根的4倍。
31 •“石油窗”与“生油窗”有什么不同?石油窗指热催化生油阶段和热裂解生湿气阶段,代表地下液态石油赋存的范围,而生油窗指热催化生油阶段,即石油的生成范围,热裂解生湿气阶段主要是液态石油的裂解阶段了,不包括在生油窗的范围。
32.在什么条件下坯源岩可以发生“二次生炷” ?在地质发展史较复杂的沉积盆地,如果经历数次升降作用,地层中的有机质可能在演化到一定程度,生成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又遭遇太盛,因此演化和生'胫过程停止,直到沉降埋藏到相当深度(比原深度深)后又发生生坯过程,即为所谓的"二次生姪〃33・在有机质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的天然气,其甲烷含量有什么变化规律?生物成因气高-伴生气低-裂解气高34.在有机质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的天然气,其甲烷碳同位素值有什么变化规律?—直增大35・有机质成熟和高成熟阶段形成的煤型气为什么比相同演化阶段形成的油型气重姪气含量低?煤型气是腐殖型有机物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而油型气是由腐泥质形成的,腐殖质直链姪碳数比油型气的要少,所以重绘含量少36・随着坯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其形成的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值如何变化?增加37.在有机质相同演化程度下形成的油型气和煤型气的甲烷碳同位素值有何不同?煤型气的甲烷同位素比值比油型气的大39・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天然气碳同位素的倒转?不同源气的混合、不同成熟度的气的混合、同位素的分f留40. 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馆作用有哪些表现?碳同位素的倒转41.生物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无机气甲烷碳同位素值的变化有何规律?无机甲烷富集重碳同位素的甲烷碳同位素比值最大,一般大于-20%o ,生物成因气富集轻碳同位素的甲烷碳同位素比值最小,小于・55%。
,油型气和煤型气介于两者之间42.如何理解桂源岩中“有机碳含量”是“剩余有机碳”和“总有机碳” ?总有机碳含量是干酪根中的有机碳和可溶有机质中的碳,剩余有机碳是岩残留下来的有机质中的碳的数量43.坯源岩中氯仿沥青的石油地质意义。
氯仿沥青A是用氯仿从岩石中抽提岀来的有机质,是最常用的有机质丰度指标之一,可以判定炷源岩的好坏44・姪源岩热解SI、S2各代表什么地质意义?S1表示岩石中的残留怪,相当于氯仿沥青A , S2表示干酪根在热解过程中生成的怪,两者之和可以计算绘源岩的生绘潜量,对绘源岩进行评价。
45・坯源岩中的“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和热解S1是什么关系?是一样的46・随疑源岩演化程度的增加其可溶有机质中正烷坯分布如何变化?不成熟的怪源岩抽取物的正烷'胫主峰碳靠近高碳数一段,具有奇数碳优势,随着怪源岩成熟度增加,主峰碳逐渐向低碳数方向偏移,奇数碳优势逐渐消失47.根据什么进行油源对比和气源对比?油源对比:正构烷绘分布特征、笛、砧烷分布、异戊间二烯烷绘相对含量, 生物标志、化合物多参数对比气源对比:根据天然气成因类型确定气源岩类型、根据天然气的成熟度确定天然气气源岩的埋深(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