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大致范围
- 格式:pdf
- 大小:53.58 KB
- 文档页数:1
民用建筑分类、耐火等级设计要求一、民用建筑的分类1.分为单层、多层和高层三类;高层按建筑高度、楼层建筑面积以及使用功能分为一类和二类;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a、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b、公共建筑的高度超过50米;c、超过24米且藏书超100万册图书馆、书库;d、超过24米且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以及重要的公共建筑;e、电信、邮政、商店、展览、财贸金融以及综合楼的24米以上部分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IOoO平方米(以楼板标高为准);f、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楼、防灾(网局级及省级电力)调度楼。
3、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米(住宅超过27米)的两层以上且不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民用建筑;4、单多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单层和多层建筑、高度不大于27米的住宅以及单层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二、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1.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2、耐火等级是由相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确定,不同的耐火等级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也不一样,常见的建筑构件有墙体、柱、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疏散楼梯以及吊顶。
a.墙的耐火极限:四个等级的防火墙均要求为耐火极限不小于3.0小时(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不小于3.0小时,楼梯间、前室、电梯井以及住宅分户的墙不小于2.0小时,非承重外墙和走道两侧的墙不小于1.0小时,房间隔墙不小于0.75小时;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构件耐火极限只是在以及的基础上承重墙减小0.5小时和房间隔墙减小0.25小时,其余构件耐火极限不变;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构件在二级的基础上只有房间隔墙耐火极限不变其余构件均减少0.5小时;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耐火极限非承重墙不限,承重墙和楼梯间、前室、电梯井以及住宅分户的墙为难燃0∙5小时,其余0.25小时;b.柱的耐火极限:一二三级从3小时开始每降一个等级耐火极限减小0.5小时,四级为可燃0.5小时(一般是以木柱承重);注意:设置防火墙的柱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G梁的耐火极限:梁的耐火极限从2.0小时开始每降低一个等级耐火极限减少0.5小时;注意:设置防火墙的梁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d、楼板、屋顶承重构件∙楼梯的耐火极限:一二三级从1.5小时开始每降一个等级耐火极限减小0.5小时,四级可采用可燃烧体,耐火极限不限;A吊顶的耐火极限:一二级不得低于0.25小时,三级不低于0.15小时,四级可采用可燃烧体,耐火极限不限;f、以木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然材料的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确定。
建筑规模划分标准建筑规模是指建筑物的大小和容积,通常是以建筑的总体积或者占地面积来衡量。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对建筑规模的划分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而建筑规模的划分标准则是指根据建筑的大小、用途、功能等方面的特点,将建筑分为不同的规模等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规划。
下面将介绍建筑规模划分的标准和相关内容。
一、建筑规模的划分标准。
1.按建筑面积划分。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包括建筑的占地面积和总建筑面积。
按照建筑面积的大小,可以将建筑划分为小型建筑、中型建筑和大型建筑。
一般来说,小型建筑的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中型建筑的建筑面积在500-5000平方米之间,大型建筑的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
2.按建筑高度划分。
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的垂直尺寸,通常是指建筑物的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按照建筑高度的大小,可以将建筑划分为低层建筑、中层建筑和高层建筑。
一般来说,低层建筑的高度在24米以下,中层建筑的高度在24-100米之间,高层建筑的高度在100米以上。
3.按建筑体量划分。
建筑体量是指建筑物的整体体积和容积,包括建筑的总体积和内部空间的容积。
按照建筑体量的大小,可以将建筑划分为小体量建筑、中体量建筑和大体量建筑。
一般来说,小体量建筑的体量在10000立方米以下,中体量建筑的体量在10000-50000立方米之间,大体量建筑的体量在50000立方米以上。
二、建筑规模划分的意义。
1.便于规划和设计。
建筑规模的划分可以帮助规划者和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建筑的特点和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不同规模的建筑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对于建筑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便于管理和监管。
建筑规模的划分可以帮助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更好地进行管理和监管工作。
不同规模的建筑在使用、维护、安全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监管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监管水平。
民用建筑1类2类
民用建筑是指供人们居住、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使用的建筑物。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民用建筑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其中,1类和2类是比较常见的两种类型,下面将对它们进行详细介绍。
1类民用建筑是指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酒店、剧院、体育馆等。
这类建筑物的特点是人流量大,需要考虑人员疏散和安全问题。
因此,在设计和建造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如消防
安全、建筑结构安全、电气安全等。
此外,1类民用建筑还需要考虑人们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如通风、采光、声学等方面的设计。
2类民用建筑是指人员较少的场所,如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等。
这类建筑物的特点是使用频率较高,需要考虑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在设计和建造时需要注重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设计。
同时,2类民用建筑也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如防火、防盗等方面的设计。
总的来说,民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
安全、舒适度、便利性等。
在实际工作中,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
用途和性质,结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民用建筑的安全
和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分类
民用建筑指的是用于居住、办公、商业、娱乐、文化、教育、医疗等日常生活活动的建筑物。
其中,公共建筑是指面向公众开放、提供公共服务的建筑。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对象,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寓、别墅等,用于居住和生活。
2.商业建筑:包括商场、超市、专卖店等,用于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
3.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办公楼等,用于提供办公场所。
4.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用于展示文化艺术和提供文化服务。
5.教育建筑:包括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用于教育和培训。
6.医疗建筑: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用于医疗服务。
7.娱乐建筑:包括电影院、KTV、游乐园等,用于提供娱乐活动和服务。
以上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分类仅供参考,实际建筑物可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不同类型的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具有不同的设计和建造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改进,以满足使用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 1 -。
民用建筑的一般知识民用建筑是指专门为人们生活或工作提供场所的建筑物,广泛应用于居住、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了解民用建筑的一般知识对于理解建筑设计、规划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民用建筑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使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一、定义和分类民用建筑是指为满足人们居住、工作、学习、娱乐等基本需求而建造的建筑物。
按照功能和用途的不同,民用建筑可以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文化建筑等多个类别。
住宅建筑是供人们居住的建筑物,包括公寓、别墅等;商业建筑是为商业活动提供场所的建筑物,如商场、办公楼等;教育建筑是为学校、大学等教育机构服务的建筑物;医疗建筑是为医疗机构提供场所的建筑物,如医院、诊所等;文化建筑是为文艺、娱乐等活动提供场所的建筑物,如剧院、博物馆等。
二、设计原则1. 功能性:民用建筑的设计首要考虑是满足建筑物所需要的功能。
不同类型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用途来确定其功能性需求,并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以实现最佳使用效果。
2. 安全性:民用建筑的安全性是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建筑师需要考虑人员疏散、防火、防盗等方面的问题,并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和设备,确保建筑的安全性能达标。
3. 美观性:民用建筑的美观性是提升建筑价值和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在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注重建筑的外观设计、空间布局和细节处理,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4. 可持续性:在当今社会,“绿色建筑”已经成为设计的重要目标。
民用建筑的设计应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健康舒适等方面的要求,选择可持续材料、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民用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民用建筑界不断推出新的理念和技术。
民用建筑定义的标准1、建筑一般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满足功能要求并提供活动空间和场所的建筑称为建筑物;仅满足功能要求的建筑称为构筑物。
2、建筑物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类。
工业建筑是供生产使用的建筑物,民用建筑是供人们从事非生产性活动使用的建筑物。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类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的建筑物,如图书馆、车站、办公楼、电影院、宾馆、医院等。
3、民用建筑分类(1)按建筑层数和高度分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的规定,民用建筑按地上建筑高度或层数进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建筑高度不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0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②建筑高度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0m的,为高层民用建筑;③建筑高度大于100.0m为超高层建筑。
(2)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建筑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应为50年。
(3)按建筑物的承重结构材料分①木结构。
传统木结构多用在民用和中小型工业厂房的屋盖中。
现代木结构是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方向之一。
②砖木结构。
适用于低层建筑(1-3层)。
③砖混结构。
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
④钢筋混凝土结构。
⑤钢结构。
适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
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型钢、钢筋、混凝土三者结合使型钢混凝土结构具备了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与钢结构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结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好,节省钢材的优点。
应用于大型结构中,力求截面最小化,承载力最大,节约空间,但是造价较高。
(4)按施工方法分①现浇、现砌式建筑。
②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柔性连接技术,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构件质量好,受季节性影响小;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强连接节点,优点是生产基地一次投资比全装配式少,适应性大,节省运输费用,便于推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缩短工期,实现大面积流水施工,结构的整体性良好,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民用建筑分类一类二类标准(一)民用建筑分类一类二类标准什么是民用建筑分类民用建筑是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或生产经营所建的建筑工程,根据建筑设计的用途分为不同类别,通常被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一类民用建筑一类民用建筑通常是指人员密集、重要性较高、灾害风险较大的建筑,例如医院、学校、剧院、体育馆、展览馆等。
因为一类民用建筑的特殊性,它们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都需要更严格的标准。
•一类民用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消防、安全等行业标准。
•一类民用建筑的装修和材料选择也需要严格审批,不能使用有害物质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材。
二类民用建筑二类民用建筑通常是指普通商铺、办公楼、居民楼等建筑,这些建筑在人员密度、重要性、灾害风险等方面相对较低,但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二类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但相较于一类民用建筑,标准相对宽松。
•二类民用建筑的装修和材料选择也需要严格审批,不能使用有害物质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材。
需要注意的事项•民用建筑分类是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建筑工程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筑分类。
•不同类别的建筑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设计、施工和监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需要严格审批,确保不存在有害物质和不符合标准的建材。
以上就是民用建筑分类一类二类标准的相关信息,建议在日常建设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确保人员安全和建筑工程质量。
•对于一类民用建筑来说,其使用寿命必须在50年以上。
•对于二类民用建筑来说,其使用寿命必须在30年以上。
•建筑施工阶段要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培训,确保工人的安全。
结语民用建筑分类一中二类标准是建筑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标准,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标准,确保都市公共建筑安全、优美、卫生,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是我们建设美好城市的重要一步。
建筑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等级及承接业务的范围1、建筑工程根据民用建筑的类型和特征等因素将民用建筑分为特、一、二、三级四个等级,各级别设计单位承担任务范围如下:1)甲级? 承担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范围不受限制。
2)乙级①民用建筑:承担工程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民用建筑设计项目。
②工业建筑:跨度不超过30米、吊车吨位不超过30吨的单层厂房和仓库,跨度有超过12米、6层及以下的多层厂房和仓库。
③构筑物:高度低于45米的烟囱,容量小于100立方米的水塔。
容量小于2000立方米的水池,直径小于13米或边长小于9米的料仓。
3)丙级①民用建筑:承担工程等级为三级的民用建筑设计项目。
②工业建筑:跨度不超过24米、吊车吨位不超过10吨的单层厂房和仓库、跨度不超过6米、楼盖无动荷载的3层及以下的多层厂房和仓库。
③构筑物:高度低于30米烟囱,容量小于80立方米的水塔,容量小于500立方米的水池,直径小于9米或边长小于6米的料仓。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2、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等级及承接业务的范围有哪些?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立甲、乙两级,原则上不设丙级。
边远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有必要设置丙级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须经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建设部同意后,方可设置。
丙级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由所在地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丙级专项资质承接的业务范围仅限当地使用。
承担任务范围:1)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格的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承担各种类型和高度的建筑幕墙工程专项设计。
2)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乙级资格的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承担高度在80米以下的各类建筑幕墙专项设计。
3、建筑业施工企业资质分为几类?根据建设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
承接范围:1)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
承担施工总承包的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或者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
民用建筑等级分类
民用建筑等级分类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规模,按照国家标准对民用建筑进行等级分类。
根据中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条例》及相关规定,民用建筑等级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层建筑:指建筑物高度达到或超过36米的建筑物,根据
安全与消防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2. 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博物馆等,根据建筑规模和安全消防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3. 中型公共建筑:包括商场、写字楼、宾馆、超市等,根据建筑规模和安全消防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4. 小型公共建筑:包括餐饮、娱乐场所、加油站等,根据安全与消防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5. 住宅建筑:包括高层住宅楼、小高层住宅楼、别墅等,根据建筑规模和安全消防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等级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同时,等级分类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维修等环节的要求和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分类
民用建筑工程按照用途和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住宅建筑:用于居住的民宅,包括单户住宅和多户住宅。
单户住宅一般为独立的小别墅或公寓,而多户住宅则是指同一建筑中分隔开的多个住宅单位。
2. 商业建筑:用于商业活动的建筑,包括购物中心、超市、百货商店、专卖店等。
这些建筑通常具有较大的空间以容纳许多商业活动,并且拥有舒适的环境和设施。
3. 办公建筑:用于办公活动的建筑,包括写字楼、办公大楼、企业总部等。
办公建筑通常设有多个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区和配套设施,以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
4. 文化建筑:用于文化和娱乐活动的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音乐厅、电影院等。
这些建筑具有特殊的空间设计和艺术性,旨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展示文化和娱乐内容。
5. 教育建筑:用于教育和培训的建筑,包括学校、大学、培训中心等。
这些建筑需要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以支持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活动。
6. 医疗建筑:用于医疗保健的建筑,包括医院、诊所、养老院等。
医疗建筑需要满足特殊的功能和安全要求,以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和护理环境。
7. 运动建筑:用于体育和运动活动的建筑,包括体育馆、游泳池、健身房等。
这些建筑需要提供宽敞的空间和相应的设施,以支持各种运动项目和活动。
8. 旅游建筑:用于旅游和休闲的建筑,包括度假村、酒店、民宿等。
这些建筑需要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便利的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以上是民用建筑工程按照用途和结构形式进行的分类,每一类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设计要求,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民用建筑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级标准一级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宾馆、饭店、商场、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这些建筑外墙基本为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
A level one civil building refers to residential buildings, hotels, restaurants, shopping malls, office buildings and other densely populated places. These buildings are mainly made of brick-concrete or frame structures.二级民用建筑包括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馆、火车站、码头、机场等建筑。
这些建筑大部分为框架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Leveltwo civil buildings include schools, hospitals, theaters, stadiums, train stations, docks, airports and other buildings. Most of these buildings are frame structures or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三级民用建筑指的是车站、码头、宾馆、商场、影剧院等建筑,这些建筑外墙结构多为预制板结构或者轻钢结构。
A level threecivil building refers to stations, docks, hotels, shoppingmalls, theaters and other buildings. The outer wall structure of these buildings is mostly prefabricated panel structure or light steel structure.四级民用建筑主要是指停车场、仓库、小型商店、地下室、采光井等建筑。
建筑设计民用建筑定义及分类建筑设计是一个多元复杂的领域,它旨在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休闲和文化等需求。
民用建筑是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涵盖了住宅、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建筑设计中民用建筑的定义以及不同类型的分类。
**一、民用建筑的定义**民用建筑是指为了居住、工作、休闲、教育、医疗等非工业或农业用途而建造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民用建筑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1. **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是为人们提供住所的建筑,包括单户住宅、公寓、别墅等。
它们的设计注重居住者的生活品质,考虑到舒适性和私密性。
2.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主要用于各类商业活动,如零售店、办公楼、餐厅和娱乐场所。
这些建筑需要考虑商业运营的需求,如展示、储藏和顾客流量。
3. **教育建筑:** 教育建筑包括学校、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
它们需要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同时满足安全和教育需求。
4. **医疗建筑:** 医疗建筑包括医院、诊所和养老院。
它们的设计要考虑到患者的医疗和护理需求,同时提供舒适和卫生的环境。
**二、民用建筑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民用建筑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 **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是用于居住目的的建筑,可以分为单户住宅和多户住宅。
单户住宅通常是独立的房屋,而多户住宅包括公寓和共管公寓,多户住宅的设计需考虑多个家庭在同一建筑内的生活。
2.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包括零售店、写字楼、餐厅、酒店等。
这些建筑通常需要吸引客户,提供合适的展示和办公空间,以便顾客和员工能够舒适地进行交易和工作。
3. **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和音乐厅等,它们旨在提供文化和娱乐体验。
这些建筑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功能需求,以满足文化活动的要求。
4. **教育建筑:** 教育建筑包括学校、大学、幼儿园和培训中心。
建筑工程施工范围涉及广泛,包括各类房屋建筑工程、构筑物工程、道路、通信、管网管线等设施工程。
下面详细介绍建筑工程施工范围的具体内容。
一、房屋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结构形式的民用建筑工程、工业建筑工程、构筑物工程。
工程内容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屋面、装修装饰、建筑幕墙、附建人防工程以及给水排水及供暖、通风与空调、电气、消防、防雷等配套工程。
1. 民用建筑工程:如住宅、酒店、商场、医院、学校、文化设施等。
2. 工业建筑工程:如工厂、仓库、车间、办公楼等。
3. 构筑物工程:如烟囱、水塔、冷却塔、火炬等。
二、施工总承包资质等级标准承包范围1. 特级资质:可承担各类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2. 一级资质:可承担单项建安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下列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
(1)40层及以下、各类跨度的房屋建筑工程;(2)高度2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3)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3. 二级资质:可承担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上的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1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高度12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3)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4)单跨跨度39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4. 三级资质:可承担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5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高度7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3)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4)单跨跨度27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三、其他工程1. 道路工程:包括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桥梁等。
2. 通信工程: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光缆通信等。
3. 管网管线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石油、化工等管网管线工程。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房屋建筑工程、构筑物工程、道路工程、通信工程、管网管线工程等多个领域。
不同资质等级的企业承担的工程范围也有所不同,资质等级越高,承担的工程范围越大。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
2、工业建筑,指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建筑,包括生产用房、辅助生产用房、动力、运输、仓库等用房。
3、农用建筑,指供人们进行农牧业种植、养殖、储存等用途的建筑。
一、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1、居住建筑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宿舍建筑:单身宿舍、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2、公共建筑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办公建筑:各级立法、司法、党委、政府办公楼,商务、企业、事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设计楼等文化建筑: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展览馆、音乐厅、礼堂等商业建筑: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饮食店、银行、邮局等体育建筑: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交通建筑: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司法建筑:法院、看守所、监狱等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园林建筑: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综合建筑:多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商务中心等按建筑高度与层数分1、低层建筑,主要指1~3层的住宅建筑2、多层建筑,主要指4~6层的住宅建筑3、中高层建筑,主要指7~9层的住宅建筑4、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总高度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5、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1]注:在已经实施的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为单、多层民用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民用建筑。
按耐久年限分根据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建筑物按耐久性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物和高层建筑;2、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3、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4、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按耐火强度分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指标,它是由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最低值所决定。
民用建筑的基本规定1 民用建筑分类1.1 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1.2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注: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1.3 民用建筑等级分类划分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2 设计使用年限2.1 民用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1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4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4.1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基地应选择在无地质灾害或洪水淹没等危险的安全地段;2 建筑总体布局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不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3 建筑物周围应具有能获得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的卫生条件;4 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应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确保卫生安全的环境;5 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应进行处理,并应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应引起公害;6 建筑整体造型与色彩处理应与周围环境协调;7 建筑基地应做绿化、美化环境设计,完善室外环境设施。
5 建筑无障碍设施5.1 居住区道路、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相连接。
5.2 设置电梯的民用建筑的公共交通部位应设无障碍设施。
5.3 残疾人、老年人专用的建筑物应设置无障碍设施。
5.4 居住区及民用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实施范围和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规定。
3.6 停车空间6.1 新建、扩建的居住区应就近设置停车场(库)或将停车库附建在住宅建筑内。
民用建筑的定义与范围民用建筑是一种既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又能满足居民社会经济活动需要的建筑形态,它是城市及其他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定义、形式、用途、层次和类型的角度,就民用建筑的定义以及范围进行全面阐述。
一、定义民用建筑是指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需要、居于及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建筑群的总称,它不包含工业建筑及军事建筑。
二、形式民用建筑一般分为三类:1、住宅建筑:以军队军官宿舍、农家厝、小屋、住宅楼等构成,它们大多为公共、社会和私人住宅,其中具有住宅、营业、办公功能。
2、商业建筑:以超市、商场、商店、酒店、旅馆、餐馆等构成,这些建筑为商业部门提供了营业、展示、聚会场所,具有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
3、公共建筑:以学校、交通运输、医院、政府、其他公共部门构成,它们是满足公众需求的基础设施,起到了指导、调节人们行为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三、用途民用建筑可分为住宅、商业、公共三种不同类型。
1、住宅:用于居住生活、解决生活居室情况,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居住者提供安全的环境。
2、商业:用于营业活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人们购物、娱乐、就餐提供便利和服务。
3、公共:用于社会事务的活动,直接支持公共部门的工作、促进社会进步。
四、层次经济、技术、文化及科学发展水平影响着民用建筑的分类,建筑层次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1、宏观层次:指地理位置、居民经济条件、资源类型等基本因素,决定着建筑类别和空间布局,反映民用建筑规模及其相应的投资。
2、微观层次:指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设计特征,它决定了空间的构造、室内外的空间组织,以及形成民用建筑的具体功能。
五、类型根据新旧、大小、功能多样性等不同特点,民用建筑可分为传统民用建筑、现代民用建筑和功能性民用建筑三大类:1、传统民用建筑:以古代文化遗存和传统建筑形式为主,其中包括古代的木楼、砖楼、泥楼等,它们不仅展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现代民用建筑:包括超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建筑、悬索桁架结构建筑等,它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美观性。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类别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类别
一、民用建筑
1、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2、层数层>24 >15 >7 ≤7
3、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
4、檐高m >67 >42 >20 ≤20
1、公共建筑:一类:檐高≥36m,跨度≥30m,建筑面积≥7000㎡;二类:檐高≥20m,跨度≥15m,建筑面积≥4000㎡;三类:檐高<20m,跨度<15m,建筑面积<4000㎡
一、工业建筑:
1、单层:一类:檐高≥20m,跨度≥24m;二类:檐高≥12m,跨度≥15m;三类:檐高<12m,跨度<15m。
2、多层:一类:檐高≥24m,建筑面积≥6000㎡;二类:檐高≥12m,建筑面积≥3000㎡;三类:檐高<12m,建筑面积<3000㎡。
说明:1、以单位工程为类别划分单位,在同一类别中有几个特征时,凡符合其中之一者,即为该类工程。
2、高度指从设计室外地面标高至檐口滴水的高度(有女儿墙的算至女儿墙顶面标高)。
附件1
民用建筑大致范围
民用建筑(包括但不限于)一般可分为住宅类建筑、行政办公类建筑、文教类建筑、体育类建筑、医疗类建筑、科研类建筑、商业类建筑、交通类建筑、展览类建筑、观演类建筑、通讯广播类建筑、生活服务类建筑、宗教民政类建筑。
各类民用建筑的典型建筑形式见下表。
类别典型建筑形式
住宅类建筑住宅、公寓、宿舍及其配套设施等
行政办公类建筑行政楼、办公楼等
文教类建筑幼儿园、学校、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文化中心等体育类建筑体育馆(场)等
医疗类建筑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等
科研类建筑科研楼、实验楼等
商业类建筑商场、餐馆、宾馆、酒店、招待所、仓库等
交通类建筑候车室、候船室、候机室、经营性地上车库
展览类建筑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观演类建筑影剧院、杂技场等
通讯广播类建筑广播台、电视台等
生活服务类建筑食堂、菜场、浴室等
宗教民政类建筑教堂、庙宇、殡葬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