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分类及高度计算完结
- 格式:pdf
- 大小:170.37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分类方法、层数和高度的计算建筑一词,既表示建筑工程的建筑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
通常将供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影剧院等;“构筑物”是指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如水塔、烟囱、堤坝等一、建筑分类(一)按建筑使用性质,可分为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民工”(1)农业建筑。
是指农副产业生产建筑。
如暖棚、牲畜饲养场、蚕房、烤烟房、粮仓等(2)工业建筑。
是指工业生产性建筑。
工业建筑按使用性质不同,分为加工/生产类厂房(辅助生产房)和仓储类库房2大类,厂房和仓库又按其生产和储存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甲—>戊)(3)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按照功能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民用建筑根据其H和层数可分为:单/多、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H、使用功能、楼层的建筑S可分为:一、二类高层民用建筑1)住宅建筑是指供单身或家庭成员短期或长期居住使用的建筑2)公共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教育、科研、文化、医疗、交通、商业、服务、体育、园林、综合类建筑等3)商业服务网点是指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2层(1-2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S≤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住房(即,只能住宅下,1-2层且∑S≤300m2/单元,否则为公建)4)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房间。
分为地下室、半地下室。
若ΔH为地下室地面与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差(即,地下室内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局高度)、h为地下室房间净高:ΔH>h/2时为地下室、ΔH∈(h/3,h/2] 时为半地下室5)老年人照料设施是指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其它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①老年人照料设施包括3种形式,即独立建造的、与其它建筑组合建造的、设置在其它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②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包括与其它建筑贴邻建造的老年照料设施。
建筑的高度及分类一、建筑高度的计算要点主要有:以室外设计标高起算“坡面取均〞“平面取顶〔不含女儿墙〕〞“台阶各算〔前提是满足墙+口+道〕〞“多顶取大〞还有几种不计入的情况:①辅助用房局部突起缺乏屋面面积1/4的;②住宅特有的不计入:底部室内高度缺乏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及地下室顶高地〔地下室顶板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缺乏1.5m的〔简单记即+2.2及-1.5以内的均不计入〕、建筑分类1.首先看是民用还是工业用建筑;2.是民用的再看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住宅的划分相对简单,就27,54两个节点,分为单多层、〔27,54]的二类高层〔以下简称高二类〕、>54m的一类高层〔以下简称高一类〕、超高层〔>100m的〕;3.公共建筑的划分相对复杂,不过其上限和下限相对简单,上限>50m的为高一类,下限<24m的为单多层.介于〔24,50]的要注意啦,正常情况下为高二类,但是碰到满足口诀“千商有才今暂信,一中百万书掉光〞情形,应升级为高一,测试经常考此类情况.4.再看工业建筑,其划分界限同公共建筑,其无高二类需从严至高一类的情形,相对简单.5.临界点是“就低不就高〞三、在计算建筑层数时,根据建筑的自然层数确定.需要注意: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不计入建筑层数内〔这个适用于所有的建筑〕2、建筑屋顶上凸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无面积限制,在建筑高度计算时需要考虑其面积与屋顶面的比例〕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这个适用于所有的建筑〕.对以上注释:民用建筑分为:住宅和公共建筑两类〔工业建筑分为:厂房和仓库〕,住宅建筑相对于公共建筑来说危险等级会低一些,所以它在划分是,界限就会高一些,住宅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这个商业效劳网点,当住宅下面有一些不满足商业效劳网点的店铺等,那就直接划分为公共建筑,根据公共建筑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中的,下表2/3/4/5这四项的前提条件都是高度超过24m的前提下,第2项一定要注意是超过24m的楼层出现建筑面积?1000H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功能组合建筑,这个低于24m出现建筑面积?1000m2,超过24m没有建筑面积?1000m2,将不属于一类高层建筑.下表中提到的其他多功能建筑:不含住宅,也就是说和住宅组合建筑的即使其他条件符合这一条但也不属于一类.当然如果有住宅的公共建筑高度大于54m时同样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对于单层民用建筑来说,不管上下均属于单多层民用建筑.民用建筑裔业效劳网点:设置在住宅建筑的苜层虱首层及二层,建筑面积不大于却OmZ的经营小型商店、邮局、理发店等住宅建筑.*外,1计地向/台阶地印假设比筑AB 间仃:①有防火墙分隔②各门仃符合标准规定的平安出口③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理贯穿式或尽头式泄防车道建筑商出分别“露建筑A 的建筑高度为H=F2建筑B 的H=H1假设不满足上述条件,那让筑A 和针筑B 为一个建筑AB 建筑高度H-H3辅助用房间积/屋面而积<1/4,我筑高度辅助用厉面积/屋面面积>1再.注筑高改H=H2建筑高度H=(Hl+H2)/2建筑高度H=H1建筑高度H=(h1+h2〞2、(h."h5〞2.h3这.个中的大值股以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大八、“二、H.":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悌出口小间等赧助用房H2室外设“地」1HNv2,2m住宅建筑高度H=HlH2>2.2mf行宅建筑N5度HHH-H2,H2VL5m住宅建筑高度口=1~11H2A1.5mH:宅建班育度H-H1十H2宅外设iI」也面'.建筑高度H=H1»H2计地面室外设i!地血特殊情况:自行车昨储腌空敞『空间ISRsO.OOiii标高OSOm林高930m建筑高度H=59if3=593i:i仅存在于住宅堂外出汁地而IIInbivp*iJtui'u地F室华地卜室在这个建筑高度计算中, 定要注意关于屋顶辅助用房和特殊情况〔案例中、综合考的可能很大〕。
民用建筑的分类
名称
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
民用建筑一类二类
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
(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
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
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
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
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
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
点的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
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
种功能组合的建筑
(商展邮电金、多功能组合)
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
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
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
建筑
(省级广电防灾、网局和省电力调度)
5.藏书超过l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
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
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
他公共建筑。
民用建筑的分类一、按使用功能分类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二、按建筑的层数分类1、低层建筑:1--3层2、多层建筑:4--7层3、高层建筑:8层以上建筑总高:244、超高层建筑:总高超过24米以上三、按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所使用材料分类1、砖木结构建筑2、混合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4、钢结构建筑四、按结构平面布置情况分类1、框架结构2、全剪力墙结构3、框架--剪力墙结构4、框--筒结构5、筒体结构6、框支结构7、无梁楼盖结构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一、基础(一)概念概念: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重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二)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的基本条件1、强度、稳定性和均匀沉降2、耐久性3、经济性(三)地基常用加固方法常用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桩基(四)基础的类型1、按基础的埋置深度分类2、按基础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3、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二、墙体1、墙体的作用2、墙体的类型3、砖墙结构砖墙材料砖墙细部结构(1)墙脚构造(2)门窗过梁与窗台(3)墙体加固措施(4)变形缝构造三、楼板层和地面(一)楼板层的组成(二)楼板的类型(三)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按施工方式不同,可分为: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楼地面构造1、楼地面的组成2、楼地面的分类3、踢脚线四、阳台及雨棚(一)阳台的类型(二)雨棚五、楼梯与台阶(一)楼梯的组成(二)楼梯的形成(三)台阶六、屋顶(一)屋顶的设计要求(二)屋顶形式七、门和窗门和窗在房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住宅设计规范一、总则二、术语三、套内空间设计主要规范四、共用部分设计规范第三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一、术语二、用地与建筑三、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四、住宅五、绿地六、道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发布时间:06-12-27 17:43:09阅读次数: 1433编辑: 灰色银币来源: 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民用建筑高层分类和高度分类(一)民用建筑高层分类和高度分类一、民用建筑高层分类在民用建筑中,高层建筑是指建筑物的层数较多,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
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高层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住宅楼:主要用于居住的高层建筑。
通常包括公寓楼、排屋和别墅等。
住宅楼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经济适用房、普通住宅和豪华住宅等。
2.商务楼(办公楼):用于商业和办公的高层建筑。
商务楼通常会提供办公室、商场、酒店等功能。
根据不同的商务需求,商务楼也可以分为写字楼、综合商务楼和商业中心等。
3.酒店楼:专门用于提供住宿服务的高层建筑。
酒店楼通常包括客房、餐厅、会议室、休闲设施等。
根据服务质量和设施设备的不同,酒店楼可以划分为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酒店等。
4.教育楼:用于教育和培训的高层建筑。
教育楼可以包括学校、大学、培训机构等。
根据不同的学段和专业领域,教育楼也可以细分为小学、中学、高等院校等。
5.医疗楼:提供医疗服务的高层建筑。
医疗楼通常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根据医疗设备和服务水平的不同,医疗楼可以划分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
二、高层建筑高度分类根据建筑的高度,高层建筑可以被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超高层建筑:通常指建筑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物。
超高层建筑具有很高的视觉冲击力和辨识度,常常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2.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在100米至300米之间的建筑物。
这类建筑在城市中起到了重要的垂直连接作用,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和繁荣。
3.中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在50米至100米之间的建筑物。
中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和人居环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住宅和办公空间。
4.低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在10米至50米之间的建筑物。
低层建筑通常用于居住、商业和文化休闲等功能,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5.普通建筑:指建筑高度在10米以下的建筑物。
这类建筑主要用于一些较小规模的设施,如小型商铺、独栋别墅等。
结论通过对民用建筑的高层分类和高度分类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作用和特点。
民⽤建筑怎么分类的?你清楚吗1.按建筑物的层数和⾼度分根据《民⽤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民⽤建筑按层数或⾼度分类如下:(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度不⼤于27m)为中⾼层住宅,10层及以上或⾼度⼤于27m为⾼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建筑⾼度不⼤于24m者为单层或多层建筑,⼤于24m者为⾼层建筑(不包括建筑⾼度⼤于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
(3)建筑⾼度⼤于100m的民⽤建筑为超⾼层建筑。
2.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1)⼀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于重要的建筑和⾼层建筑。
(2)⼆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于⼀般性建筑。
(3)三级建筑: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于次要的建筑。
(4)四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于临时性建筑。
3.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结构。
⼀般分为重型梁柱⽊结构和轻型桁架⽊结构。
(2)砖⽊结构。
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砖⽊做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的墙体、柱⼦采⽤砖砌,⽔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采⽤⽊材。
(3)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是以⼩部分钢筋混凝⼟及⼤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适合开间进深较⼩、房间⾯积⼩,多层或低层的建筑。
(4)钢筋混凝⼟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如梁、板、柱采⽤钢筋混凝⼟材料,⽽⾮承重墙⽤砖砌或其他轻质材料做成。
(5)钢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均⽤钢材构成。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强,抗震性能好,适⽤于建造⼤跨度和超⾼、超重型的建筑物。
(6)型钢混凝⼟组合结构。
是把型钢埋⼊钢筋混凝⼟中的⼀种独⽴的结构形式。
型钢、钢筋、混凝⼟三者结合使型钢混凝⼟结构具备了⽐传统的钢筋混凝⼟结构承载⼒⼤、刚度⼤、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与钢结构相⽐,具有防⽕性能好,结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好,节省钢材的优点。
型钢混凝⼟组合结构应⽤于⼤型结构中,⼒求截⾯最⼩化,承载⼒最⼤,可节约空间,但是造价⽐较⾼。
民用建筑等级分类
民用建筑等级分类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规模,按照国家标准对民用建筑进行等级分类。
根据中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条例》及相关规定,民用建筑等级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层建筑:指建筑物高度达到或超过36米的建筑物,根据
安全与消防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2. 大型公共建筑:包括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博物馆等,根据建筑规模和安全消防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3. 中型公共建筑:包括商场、写字楼、宾馆、超市等,根据建筑规模和安全消防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4. 小型公共建筑:包括餐饮、娱乐场所、加油站等,根据安全与消防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5. 住宅建筑:包括高层住宅楼、小高层住宅楼、别墅等,根据建筑规模和安全消防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等级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同时,等级分类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维修等环节的要求和标准。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类别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类别
一、民用建筑
1、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2、层数层>24 >15 >7 ≤7
3、面积㎡>12000 >8000 >3000 ≤3000
4、檐高m >67 >42 >20 ≤20
1、公共建筑:一类:檐高≥36m,跨度≥30m,建筑面积≥7000㎡;二类:檐高≥20m,跨度≥15m,建筑面积≥4000㎡;三类:檐高<20m,跨度<15m,建筑面积<4000㎡
一、工业建筑:
1、单层:一类:檐高≥20m,跨度≥24m;二类:檐高≥12m,跨度≥15m;三类:檐高<12m,跨度<15m。
2、多层:一类:檐高≥24m,建筑面积≥6000㎡;二类:檐高≥12m,建筑面积≥3000㎡;三类:檐高<12m,建筑面积<3000㎡。
说明:1、以单位工程为类别划分单位,在同一类别中有几个特征时,凡符合其中之一者,即为该类工程。
2、高度指从设计室外地面标高至檐口滴水的高度(有女儿墙的算至女儿墙顶面标高)。
《建筑高度分类》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3.1:3.1.1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3.1.2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注: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1.3民用建筑等级分类划分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以上是最简单划分,但是实际工程中,情况有时会很复杂,所以我们需要更精准详尽的定义。
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1.0.3: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1.0.3,高层建筑是指: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也就是说,住宅应该按层数来定义划分建筑属于低层还是高层,居住建筑也可以这样划分。
而其他建筑,就应该按实际高度来确定其属于低层还是高层建筑。
因此,我们这里要讨论到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2的注一和注二:注:1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2建筑层数的计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民用建筑分类
商业服务网点: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不大于300m 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 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 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 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
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
5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6 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1 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 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建筑选址。
民用建筑的分类
名称
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
民用建筑一类二类
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
(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
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
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
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
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
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
点的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
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
种功能组合的建筑
(商展邮电金、多功能组合)
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
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
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
建筑
(省级广电防灾、网局和省电力调度)
5.藏书超过l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
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
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
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
他公共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