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
- 格式:docx
- 大小:8.87 KB
- 文档页数:4
N o n g j i y u w e i x i u一、使用中常见误区1、供油提前角应早一点有的驾驶员在柴油发动机供油提前角时往往喜欢早一点,有的甚至超出规定值2-3度。
他们认为供油提前角调的早一点,发动机工作起来有劲(功率大),但过早的供油提前角对柴油机的工作与过迟的供油提前角同样是有害的。
一是过高的爆发压力使高温燃气容易窜入下曲轴箱内,导致机油的高温裂变,机油也容易蒸发成油汽,造成曲轴箱着火燃烧。
二是缸内过量燃油的迅速燃烧回增加活塞顶的热负荷,引起活塞的过热损害。
三是汽缸套振动加剧加速了汽缸套和机体穴蚀产生,导致损坏。
四是会引起敲缸,增加活塞对汽缸套的冲力,使汽缸套振动加剧,导致汽缸套的疲劳损坏。
五是过早的供油提前角使上止点前缸内积聚的燃油过多,燃烧后爆发压力增加过多,会加大活塞连杆的机械负荷,引起这些零部件的损坏。
六是过高的热负荷会导致汽缸盖产生裂缝,气门座圈变形脱落。
2、柴油机转速应低一点许多驾驶员不愿柴油机在使用转速下工作,他们认为转速打些不会出故障。
其实,过低的转速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过低的转速会减小柴油机的输出功率,降低其动力性;二是过低的转速会导致各部件工作转速下降,将恶化部件的工作性能,降低机油泵的输出压力等;三是降低了柴油机的储备功率,使本来处于正常工作的柴油机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状态;四是转速过低使联动机构工作机械的转速也降低,就会降低工作的机械性能,如降低水泵的出水量,减少水泵的扬程等。
3、柴油机工作条件要求简单,就对保养掉以轻心,易造成穴蚀。
穴蚀是指柴油机缸套外壁与冷却液接触表面被破坏成针孔状的孔洞,这些孔洞逐渐加深最后形成深孔和裂纹,而进一步破坏缸套。
一般认为造成穴蚀的主要原因是由缸套的高频振动引起的,当冷却液里气体到高压区,压力超过一定值,气泡破了,重新融入液体而在局部产生液体冲击,对缸套产生冲击造成穴蚀。
一般认为原因主要有使用因素,维修因素,和制造因素等。
4、水温应低一点柴油机的水温使用要求有明确规定,但一些驾驶员喜欢把出水温度调得很低,有的接近出水温度的下限值,有的还不到下限值。
河南农业2021年第28期农业机械化系实训室教学用的江苏750P 拖拉机搭载的是东方红LR4B3-23柴油发动机。
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得知该柴油发动机(静态)供油提前角的技术参数为15°±1°。
这个供油提前初始角度,是根据这台柴油发动机常用的供油量和转速范围来确定的,在喷油泵安装到发动机上时已固定。
此时,将柴油发动机启动实验,该发动机启动顺利、怠速平稳、加速灵敏、排气烟度净,工作状况良好。
一、理论分析从喷油器开始喷油起,活塞顶部距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动的角度,叫作供油提前角(见图1)。
(一)喷油提前角的产生及对发动机的影响柴油的黏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
柴油发动机工作时,必须借助喷油设备将柴油以雾状喷入气缸,雾化后的柴油和高温高压的空气及时混合后才能自燃,柴油从开始喷入气缸到燃烧爆发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1.滞燃期,即从喷油始点到燃烧始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柴油喷入燃烧室,并不是立即燃烧,而是进行吸热、蒸发、分解、氧化等一系列着火前的准备过程,当达到自燃温度时,即产生多个发火中心,随即爆燃,使气缸内压力和温度明显上升,这就是柴油机靠压缩自燃的机理。
滞燃期越长,集油越多,易造成柴油机工作粗暴。
滞燃期的长短影响柴油机工作的粗暴程度。
2.速燃期,即从燃烧始点到气缸内产生压力最大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喷入燃烧室的柴油出现火焰后,迅速向各处传播,燃烧速度加快,放出的热量又快又多,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气体压力升至最高点,这是柴油机工作粗暴、噪声大的主要原因。
3.缓燃期,即从气缸压力最高点到气缸内温度最高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在缓燃期,气缸容积不断增加,压力急剧下降,此时,喷油器继续向气缸内喷油,并随时进行燃烧。
由于燃烧室中氧气减少,废气增加,燃烧条件不利,导致燃烧速度缓慢,易形成碳烟。
通常在这个时期内喷油结束。
4.后燃期,即从气缸内温度最高点到燃烧终点为止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什么是喷油提前角从喷油器开始喷油起,至柴油机的活塞到达压缩行程上止点为止的曲轴转角叫做喷油提前角。
如果喷油提前角过大,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温度都不很高,不能很好地组织燃烧,着火延迟期长,柴油机工作粗暴。
如果喷油提前角过小,燃烧过程拉长,造成补燃量增加,功率下降,柴油机过热。
因此,每种型号的柴油机都规定了最佳的喷油提前角,投入使用前应据此调整。
2.什么是供油提前角如上所述,柴油机投人使用前应调整好喷油提前角。
但遗憾的是,在柴油机上检查喷油提前角比较麻烦,迫不得已,平时都是用“供油提前角”的检查来代替。
所谓供油提前角,是指从喷油泵柱塞上缘刚刚封闭套筒上的进油孔起,至柴油机活塞到达压缩行程上止点为止的曲轴转角。
检查时在停车状态下卸去某缸(常是第1缸)的高压油管,拉大油门,缓慢摇转曲轴,观察高压油管接头处(常装上一根“定时管”)油面的波动情况,油面刚一波动,即表明此时柱塞上缘刚刚封闭进油孔。
3.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能否代替喷油提前角的检查柴油机熄火状态下测出的供油提前角,与实际的喷油提前角之间,存在着一个喷油延迟角。
也就是说喷油提前角等于供油提前角减去一个柴油机喷油泵开始向高压油管供油时,活塞距上止点的位置所相当的曲轴转角叫做供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表示喷油泵开始向高压油管供油的时刻称作供油正时。
柴油机气缸中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约占15℃~35℃曲轴转角,为获得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燃烧过程的最高压力应出现在上止点稍后,因此,喷油时刻应在压缩行程上止点之前。
喷油器始喷时,活塞距上止点的距离所相当的曲轴转角叫做喷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小于供油提前角。
原因在于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喷油器开始喷油的过程中,燃油的增压、高压下燃油体积的微缩、高压油管的微胀延缓了时间。
供油提前角和喷油提前角之差,叫做喷油延迟角。
此角还与高压油管的长度有关,故不得随意变更高压油管长度。
4125A型柴油机供油提前角为15℃~19℃,喷油提前角则为7℃~9℃。
供油提前角是指柴油机压缩行程活塞到达上死点之前喷油嘴喷油时高压油泵提前供油的角度.之所以提前供油是为了更好地雾化燃油.供油提前角就是指喷油泵开始向气缸内供油时刻,活塞顶部距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供油提前角过小,供油时刻推迟,会造成燃烧不完全,起动困难,功率不足,排气管胃黑烟等征状。
若供油提前角过大,即开始供油时刻提前,会出现起动困难或反转,爆发声粗暴,运转不平稳,柴油机功率下降,容易烧缸垫,冷却水消耗较快。
供油提前角不符合要求,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据测定, 供油提前角每改变6°,发动机功率下降7.33%, 耗油率增加25.79%。
编辑本段常见机型供油提前角值:S195 CC195 S1100 195 J285T 4125 4115 490 49515°—18°17°—20°16°—20°34°—39°34°—38°35°—19°13°—17°25°—29°15°—19°编辑本段影响供油提前角变化的因素:1.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转速越高,从柱塞和柱塞套之间的泄漏减少,此时,供油时刻提前,即供油提前角变大,反之则变小。
2.燃油的温度发动机工作时,机体温度在不断升高,加之外界气温的影响,气温越高嫩油的粘度变低,使其从柱塞副间的泄漏量增多,开始供油时刻推迟,即供油提前角减小,反之则增大。
3.弹簧的弹力此弹力减弱,开始供油时刻提前,供油提前角增大反之则减小。
弹簧主要是指出油阀弹簧和喷油器弹簧。
4.柱塞副的磨损量磨损量越大,开始供油时刻越晚,供油提前角变小。
5.滚轮体和凸轮之间的磨损此磨损量越大,则开始供油时刻越晚,供油提前角变小。
不同机型供油提前角的调整方法:1.单缸机的调整(1)松开高压油管两端的连接螺母,并拧下喷油器一瑙的螺母,将高压油管转至水平位置,使油管口朝上, 把喷油泵端的螺母上紧。
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及喷油提前角过小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及喷油提前角过小(1)故障原因喷油泵总成发生卡滞,工作时阻力增大,易造成联轴器前/后接盘产生相对移位,供油提前角随之减小。
检查时,用手转动喷油泵凸轮轴,感到转不动或很难转动,说明喷油泵总成发卡。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高压泵凸轮轴两端的轴承间隙调得过小或烧蚀,造成运转阻力增大,从而使供油提前角减小。
此时应重新检查和调整轴承间隙,假设轴承烧蚀应改换新轴承。
二是凸轮轴弯曲。
造成凸轮轴两端轴承发卡或调速齿轮与离心块上的齿轮产生卡滞,应矫正。
三是内燃机工作时,各别柱塞卡滞,凸轮轴转动时,阻力很大,甚至无法转动。
检查时,用大起子撬柱塞尾部,假设撬不动,说明严重卡滞,应改换新柱塞后再校泵。
四是调速器离心块摩擦造成异常响声,主要是其磨损过大或修理时装配不当。
假设是零件磨损,应改换;假设属装配不当,应重新装配。
假设某根高压油管堵塞,内燃机工作时,该高压分泵不能供给喷油器燃油,此时该柱塞向上运动时,柴油压力逐渐增大,同时柱塞尾部向上的作用力也越来越大,凸轮轴转动的阻力也随之增大,并且柴油机转速越高,此阻力越大。
这种阻力克服了联轴器压紧螺钉的压紧力而使联轴器前、后接盘产生相对移位,使供油提前角减小。
这种阻力,只有发动机工作时才干产生,不工作时用手转动凸轮轴没有什么阻力。
因此,发动机工作时出现供油提前角减小,也应检查高压油管是否堵塞,假设堵塞,应用高压空气吹净或改换新高压油管。
喷油器易使供油提前角减小,主要是喷油器进口处的滤芯堵塞或针阀卡死,这样该柱塞供来的高压柴油既不能喷射到汽缸,也不能从喷油器上部的回油管回油。
与高压油管堵塞一样,也易使供油提前角减小。
此时应重新调试喷油器。
(2)故障诊断与排除柴油机工作时,正时齿轮系之间必定产生磨损,间隙增大,供油提前角随之减小。
修理时,应检查正时齿轮系的啮合间隙,假设间隙过大,应成对改换正时齿轮。
由于工作时凸轮轴、滚动传动部件的调整螺钉或调整垫块、滚块等机件的磨损,产生供油滞后,供油提前角减小。
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上柴油机配气相位的检查调整和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a准备工作检查、清洁和备齐所需工、量具与零件、设备1.未检查、清洁分别扣分2.检查不周到扣分b检查调整拖拉机上柴油机配气相位1.拆卸外部附件按规定次序拆卸调整气门需要拆下的零部件1.不按规定程序拆卸扣分2.拆卸了不该拆卸的零部件,扣分2.检查调整柴油机气门间隙1.转动飞轮,找到第1缸活塞压缩上止点2.用扳手和旋具分别松开第1缸的进、排气门,第2缸的进气门,第3缸的排气门(也可逐缸调整)固定螺母及调整螺钉3.将厚薄规分别插入气门与摇臂之间,检查气门间隙4.如不符,分别拧动第1缸的进、排气门,第2缸的进气门,第3缸的排气门(也可逐缸调整)的调整螺钉,直到厚薄规能在气门与摇臂之间抽动,并稍微有阻力为止5.气门间隙调整合适后,固定好调整螺钉,并将螺母锁紧6.将曲轴旋转一圈,使第4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检查调整其余气门的气门间隙7.复查气门间隙调整结果:转动飞轮几圈,复查气门间隙是否符合说明书规定值1.不会找压缩上止点,扣分2.不能正确松开调整螺钉扣分3.不会检查或不会正确使用厚薄规扣分4.不会正确固定调整螺钉扣分5.不复查气门间隙扣分扣完为止3.检查柴油机进气门配气相位1.找出1缸的上止点位置,并在飞轮和机体上做出记号A2.反转曲轴,使进气门完全关闭3.将百分表测头垂直触到进气门弹簧座或摇臂头上,保持一定压力,然后将表调零4.正向缓慢转动曲轴,当百分表指针开始摆动瞬间,停止转动曲轴,查看此刻机体一的刻线与飞轮的相对位置,在飞轮上再做出记号B5.测量飞轮上A和B点记号之间的弧长,换算出此时的曲轴转角为进气门开启时间,并填入记录表6.继续正转曲轴,越过下止点后,当百分表指针由摆动到停止的瞬间,停止转动曲轴,在飞轮上查出此时的曲轴转角为进气门关闭时间,并填入记录表7.计算配气相位角,并填入记录表1.操作程序错误扣分(未到检视窗口核对)2.百分表安装不当扣分3.记号或角度检查不准确扣分4.不会计算角度或计算不正确扣分4.调整配气相位(口述)1.配气相位变化的主要原因(磨损等)2.调整配气相位的方法:改变凸轮轴与正时齿轮的相对位置,改变正时齿轮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气门间隙1.不了解配气相位变化原因扣分2.不了解配气相位正确调整方法扣分c检查调整拖拉机上柴油机供油提前角1.设定供油提前角观测点1.卸下高压油管,在第1缸上安装定时管2.将油门手柄置于油门最大供油位置3.顺转曲轴;使“定时管”内充满燃油4.弹出“定时管”内的部分燃油1.工具选用或使用错误分别扣分2.设定供油提前角观测点操作方法步骤有误扣分2.检查供油提前角1.顺转曲轴;并观察“定时管”内油面2.当油面刚刚向上波动的瞬间,立即停转曲轴3.检查正时齿轮盖上的指针对准皮带轮上刻度或飞轮壳上指针对应的飞轮上的刻度是否符合最佳度数值,并确定出差值4.将检查的数值填写到鉴定表中1.工具选用或使用错误分别扣分2.检查方法步骤有误每次扣分3.检查数值有误扣分3.调整供油提前角1.按说明书的要求调整供油提前角(每种机型都有相应的调整供油提前角的方法)2.将调整后的数值填写到鉴定表中3.调整后复测供油提前角:①顺转曲轴,并观察“定时管”内油面刚刚向上波动;②检查供油提前角度应在规定范围内4.安装附件:①拆下“定时管”;②按要求紧固其各部件1.工具选用或使用错误分别扣分2.调整方法步骤有误保分3.调整结果有误或扣分4.调整后不复测保分5.未按要求紧固其各部件扣分d安全文明生产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操作现场整洁3.作业现场整理未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现场不整洁、作业后未整理现场分别扣分e评分说明1.工具及零件脱手落地每次扣分2.量具脱手落地每次扣分3.因操作失误造成零件及工量具损坏每次扣分4.違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扣分5.因违规操作发生重大人身或设备事故,全题按零分计6.得分相同者按完成时间排序,用时少者列前排除拖拉机电路故障a准备工作检查、清洁和备齐所需工、量具与零件、设备1.未检查、清洁分别扣分2.检查不周到扣分b排除拖拉机电路故障1.启动,了解故障征象1.启动前的检查2.启动1.检查内容漏项扣分2.未启动或启动操作步骤错误扣分3.启动不着的故障原因分析不全扣分2.判断排除电源电路故障1.能正确判断电源电路故障2.能正确排除电源电路故障1.工具、仪表选用错误每次扣分2.工具、仪表使用错误每次扣分3.故障判断不准确扣分4.故障判断准确未排除扣分3.判断排除启动电路故障1.能正确判断启动电路故障2.能正确排除启动电路故障1.工具、仪表选用错误每次扣分2.工具、仪表使用错误每次扣分3.故障判断不准确扣分4.故障判断准确未排除扣分4.判断排除照明及信号电路故障1.能正确判断照明及信号电路故障2.能正确排除照明及信号电路故障1.工具、仪表选用错误每次扣分2.工具、仪表使用错误每次扣分3.故障判断不准确扣分4.故障判断准确未排除扣分5.启动拖拉机故障排除后,正确启动拖拉机,5秒内能顺利启动,发动机燃烧正常1.启动操作步骤错误扣分2.发动机5秒内不能顺利启动或启动后燃烧不正常分别扣分c安全文明生产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操作现场整洁3.作业现场整理未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现场不整洁、作业后未整理现场分别扣分d评分说明1.工具及零件脱手落地每次扣分2.量具脱手落地每次扣分3.因操作失误造成零件及工量具损坏每次扣分4.違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扣分5.因违规操作发生重大人身或设备事故,全题按零分计6.得分相同者按完成时间排序,用时少者列前鉴定发动机气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间隙a准备工作清洁工量具及被测量零件未清洁扣分,不周到扣分b缸套测量1.根据缸径尺寸选择好千分尺和量缸表测杆2.用校对棒检查调整外径千分尺3.安装好量缸表并用外径千分尺校正调整好量缸表的零位4.确定缸套最大磨损量、圆度、圆柱度被测量的部位5.测量时在量缸表摆动的过程中读取数值6.按测量的部位,测量截面内垂直两个方向上的缸径尺寸,并填入记录表内1.选择量具错误扣分2.不能正确校对量具和调零位扣分3.测量部位不正确每处扣分4.测量方法不正确扣分c活塞测量1.确定活塞裙部下端被测量的部位2.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活塞裙部下端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并填入记录表内1.测量部位不正确扣分2.测量方法不正确扣分d计算项目1.计算缸套最大磨损量、圆度、圆柱度2.计算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间隙计算方法错误分别扣分e结果(对照技术要求检查)1.缸套最大磨损量、圆度、圆柱度和活塞裙部外径的测量结果误差均应符合技术要求2.缸套最大磨损量、圆度、圆柱度和活塞与活塞配合间隙的计算结果的误差应符合技术要求1.测量结果不准确分别扣分2.计算结果不准确分别扣分f安全文明生产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操作现场整洁3.作业现场整理未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现场不整洁、作业后未整理现场分别扣分g评分说明1.工具及零件脱手落地每次扣分2.量具脱手落地每次扣分3.因操作失误造成零件及工量具损坏每次扣分4.違反安全操作规程每次扣分5.因违规操作发生重大人身或设备事故,全题按零分计6.得分相同者按完成时间排序,用时少者列前技能比赛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每组2人配合,共同完成拖拉机上柴油机的相关检查调整,按顺序检查调整气门间隙、配气相位和供油提前角;然后分别完成气缸套和活塞磨损后的技术鉴定、拖拉机电源电路和启动电路故障的排除,启动拖拉机。
拖拉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doi :10.14031/jki.njwx.2018.01.042柴油机工作时,柴油不是在压缩上止点时才被喷入汽缸的,而是在压缩上止点前被喷入汽缸的,以便柴油能与空气充分混合,更好地燃烧。
喷油泵开始供油时,活塞顶部距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叫做供油提前角。
供油提前角会因柴油机相关配合件的磨损或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会滞后变小。
供油提前角过小,供油时刻推迟,将使柴油机的后燃增加,造成发动机过热,排气管冒黑烟。
因调整错误会使供油提前角过大,使柴油在汽缸内空气温度和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喷入,混合气形成不好,着火落后,柴油机工作粗暴,影响柴油机功率,柴油机表现为动力不足。
柴油机工作500 h左右或经拆修的喷油泵,都必须调整供油提前角。
供油提前角正确与否对拖拉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启动性能影响很大。
1单体式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调整增减喷油泵泵体与齿轮室盖之间的垫片,改变喷油泵滚轮与油泵凸轮的相对位置,使油泵凸轮顶起喷油泵滚轮的时间改变。
当供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时,可拧下喷油泵紧固螺栓,取出喷油泵,增加或减少调整垫片进行调整。
如供油时间太早(供油角度过大),就增加垫片;供油时间太晚(供油角度过小),就减少垫片,一般增减一块厚度0.2 mm 的调整垫片,供油提前角就改变3°左右,小型单缸柴油机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2 组合式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喷油泵凸轮供油角(也叫喷油泵供油位角)的调整一般是调整垫块式挺柱。
改变了挺柱的高度,也就改变了喷油泵的供油时间。
为了使各缸供油时间相同,保证正常供油规律和良好的喷雾质量,将调整垫块做成不同厚度(分 4.9 mm、5 mm、5.2 mm),装配时按规定的高度选用所需要厚度的垫块,垫块磨损后可以换面使用或更换。
喷油泵供油位角的检查调整通常在试验台上进行。
使用中,如只检查调整供油提前角,而不注意对供油位角的检查调整,不能恢复正常的供油规律和良好的喷雾质量。
D9系列发动机供油提前角检查及调整方法作业指导书一、供油提前角的检查步骤1、松开第一缸高压油管;2、拆下飞轮壳上的盘车孔螺塞,放入盘车工具;3、用盘车工具按发动机实际运转方向,缓慢盘车,直至看到油泵出油阀座喇叭口处刚好有油跳动为止。
注意:正确观察时刻为出油阀座喇叭口底部刚好有燃油跳动的时刻,而不是出油阀座出口处有燃油溢出的时刻(两者之间的角度误差很大!)。
见示意图所示:蓝色圈所示观察位置为正确,红色圈所示观察位置为错误。
4、拆下飞轮壳上指针盖板,观察此时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即为发动机当前实际的供油提前角。
注意:由于部分发动机排放和技术需求,发动机铭牌上的供油提前角数据为排放数据,与实际数据(又称为经济数据)存在差异,以配套厦工的D9-220/DBL0953-1发动机为例,铭牌上标注的供油提前角为6°,而实际发动机提前角为11.5-1°。
因此在检查调整发动机供油提前角时,均要以服务部颁发的实际数据为准(该数据服务部有维护资料可供查询),否则会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烟色造成影响。
二、供油提前角的调整步骤如经过第一步骤的检查发现发动机实际供油提前角不正确,则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供油提前角的调整:1、盘车至高压油泵第一缸出油阀出口处刚好有油跳动;2、拆下齿轮室罩壳上的螺盖;3、拆下油泵齿轮锁紧大螺母;4、装入齿轮拉模;5、用拉模拉出油泵齿轮,使齿轮与油泵凸轮轴脱离;6、缓慢盘车,同时观察指针指示的刻度,直到指针指示到正确的刻度为止;7、将油泵齿轮重新装入,拧紧大螺母;8、转动发动机两圈,再重新复查一次供油提前角,直至供油提前角正确为止。
说明:造成D9系列发动机动力不足的原因,除发动机实际供油提前角不正确外,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主要因素:1.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2.燃油滤清器脏污堵塞;3.燃油品质差;4.低压燃油管路堵塞;5.输油泵故障;6.高压油泵故障。
在实际处理D9系列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故障时,可先对上述可能因素进行重点排查。
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柴油机工作时,柴油喷入燃烧室后不是立即燃烧,而是要经过短时间与空气混合、压缩后才能自燃。
因此,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前的某一角度,喷油泵就必须向喷油器供油,供油时间是用曲轴转角来表示,叫做供油提前角。
S195 柴油机规定供油提前角为16° ~20°。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关零件的磨损或相对位置的变化等原因,供油提前角会发生改变,当它超过一定范围后会使柴油机性能变坏,工作不正常。
若供油提前角过大(时间太早),由于汽缸内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温度较低,喷入的柴油不能很快自燃积存下来,一旦着火燃烧,就有大量热能释放出来,压力和温度升高太猛,造成柴油机工作粗暴、敲缸,容易损坏机件,功率下降,启动时甚至容易发生倒转着火。
若供油提前角过小(时间太晚),燃烧过程拖长,热量损失大,燃烧也不完全,造成柴油机过热、功率下降,冒黑烟。
如果供油时间特别迟,甚至会无法启动。
因此,正确检查调整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是广大使用维修人员需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
1 S195 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1. 1 供油提前角的检查方法(1)溢油法:先卸下喷油器,使高压油管出口朝上,油门全开,慢慢转动飞轮,观察油管出口处油面情况。
当液面开始向上波动,表示供油开始,立即停止飞轮转动,量取飞轮上止点刻线与水箱刻线之间弧长,换算成角度,即为供油提前角。
还须强调说明,对密封性好的柱塞副用此检查法比较准确;对于柱塞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慢慢转动飞轮时,由于柱塞副泄漏较多,高压油管几乎不出油,无法检查出供油提前角,此时飞轮必须以较高的速度转动,才能看出油面波动。
但飞轮转动太快,又无法观察供油角度。
通过反复试验,可用“高速逼近法”。
具体方法如下:两手抓住飞轮,在供油提前角附近迅速摆动,当看到油管溢油时立即停止,但需多次摆动,逐步逼近。
如第一次摆动溢油时,立即停止飞轮转动,查出若为12°时,则实际供油提前角大于12°;第二次检查时,飞轮摆动到l4°时立即停止,如果油管有油溢出,说明实际供油提前角大于14°;第三次检查时将飞轮摆动至16°停止。
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1. 引言1.1 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重要性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是指喷油泵内活塞从上止点开始到喷油孔喷油的时间间隔。
其大小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燃烧效率和性能表现。
正确的供油提前角可以确保燃油在气缸内充分雾化和混合,使燃烧更加完全,提高燃油的利用率,减少废气排放,降低油耗,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和可靠性。
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发动机转速、负荷大小、气缸数、进气温度等。
必须经常检查和调整柴油机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以确保其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
合理调整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有助于提高柴油机的工作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
了解如何正确检查和调整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柴油机的正常运行和发挥最佳性能。
2. 正文2.1 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检查方法1. 确定检查前提:在进行检查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柴油机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停车制动已经牢固。
2. 检查供油提前角刻度盘:检查供油提前角刻度盘是否清晰可读,并且刻度是否准确。
如果有任何模糊或偏移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或更换刻度盘。
3. 检查供油提前角标定:使用专用工具检查柴油机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标定是否正确。
如果标定不准确,需要进行重新校准。
4. 测试供油提前角的准确性:通过专用的仪器检测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实际数值,并与标定值进行对比。
如果两者有较大偏差,需要进行调整。
5. 检查供油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查柴油机的供河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是否存在异常磨损或堵塞情况。
6. 定期维护检查:在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定期对供油提前角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确保供油系统运行正常,减少故障发生的风险。
通过以上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地保障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柴油机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2 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调整方法1. 确定供油提前角的调整范围:首先需要了解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设计要求,包括最大和最小值。
巧用“五步溢油法”调试供油提前角作者:郭强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12期摘要: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农机具修理项目已经举办了三年,其中有一项是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调试。
本文以东方红4108柴油机为例,探讨了如何又快又准地调试供油提前角。
关键词:五步溢油法柴油机供油提前角柴油机广泛配套于数百种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叉车、汽车、发电机组、工程车辆等,社会保有量巨大。
柴油机产销量逐年递增,使得维修调试也随之增加。
为了紧跟市场需求,笔者结合自身参加省技能大赛的经验,谈谈又快又准调试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方法。
一、故障案例小王带着问题找到学生技能团队,队长小张接待了他。
交谈中,小王说起JS-750大拖不容易启动,即使启动后也觉得动力不足,还会冒黑烟。
队长集合团队技术力量,举行了一个现场研究会,其中一人专门负责记录作业过程。
经过实车试验后,队员小端说:“故障原因可能是柴油油路堵住了或漏了。
”随后,小端又进行了诊断,手动手油泵感觉泵油有力,证明低压油路没问题,也没有器件损坏等情况。
经过队员间相互探讨,其中一个队员问:“柴油机油供提前角正确吗?”队员们利用所学知识,协作分工,最后粗略完成了这一故障的维修。
笔者把作业过程投影在屏幕上,学生总结出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作业后供油提前角的度数与说明书差2o,不符合±1o的误差要求,调试不精准;另一方面,作业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顺序不合理等错误。
二、认识供油提前角柴油机供油提前角必须符合说明书中所列的规定值,以东方红4108柴油机为例,其提前角为2o±1o。
供油提前角不符合规定值的要求,会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柴油机发动机供油提前角与发动机的工况关系如图1所示: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柱塞副的磨损、滚轮体和凸轮之间的磨损,磨损量越大,开始供油时刻越晚,会使供油提前角变小;又如出油阀弹簧和喷油器弹簧弹力减弱,导致供油时刻提前。
大中型拖拉机的正确调整技术大中型拖拉机的正确调整技术:(一)配气机构的调整1、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在冷车状态下,首先拆下气缸盖罩,对配气机构进行检查,缸盖螺母和气门摇臂支座的固定螺母不应有松动,气门摇臂头的弧面不应有明显凹坑,气门推杆不得弯曲变形。
找一缸压缩上止点:按柴油机正常运转方向转动曲轴至指针对准皮带轮减震器上的“O”点。
然后连续正反小角度范围110°-20°即可,转动曲轴,若此时第一缸进排气门摇臂无摆动动作,而第四缸进排气门摇臂有摆动动作,此时把曲轴指针对准“O”刻度,此时即处于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若连续正反小角度转动曲轴时第一缸摇臂摆动而第四缸无摇臂摆动,指针对准“O”刻度为第四缸上止点,此时把曲轴转一圈即变为第一缸压缩上止点。
气门间隙调整:曲轴处于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根据发火次序,和进排气门排列,可调整1、2、3、6四气门间隙,再把曲轴转一圈,此时可调整4、5、7、8四气门间隙。
调整时先把气门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松开,用起子适当旋出调整螺钉,把厚薄规插入摇臂与气门杆端之间,然后适当旋进调整螺钉,直至摇臂刚好压紧厚薄规,再把锁紧螺母拧紧。
2、配气相位的检调在气门间隙符合要求时,才能检查配气相位。
(1)取出气缸盖罩,在气缸减压状态下按正常运转方向慢慢转动飞轮,同时用手捻动检查缸的进气门推杆。
(2)当推杆从能转动到不能转动的瞬间,即停止转动飞轮,此时即为进气门的打开时刻。
在飞轮外圈上,用卷尺量出机体上的标记所对准的点与上止点刻线之间的弧长。
(3)用直尺在飞轮外端面上通过飞轮中心点和上止点刻线对出对应的另边下止点位置,标出刻线。
(4)缓慢转动飞轮,同时用于捻动推杆,当推杆从不能转动到开始转动的瞬间即停止转动,此时进气门关闭的时刻。
量出标记点与下止点刻线的弧长。
(5)用同样方法量出排气门打开和关闭时刻所对应的弧长。
(6)将量出弧长换算为曲轴转角。
(7)与规定的配气相位比较,如相差太大,应检查凸轮轴正时齿轮装配有无错误,凸轮磨损是否过量等。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3883454A(43)申请公布日 2014.06.25(21)申请号CN201410134474.5(22)申请日2014.04.02(71)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37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天桥西路88号(72)发明人高文超;冯千里;叶选武;潘坚;宋凯(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王正茂(51)Int.CI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发动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测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测方法。
该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拆喷油泵正时窗螺套,取出正时插销;步骤二:按发动机工作旋转方向盘转曲轴,进而通过传动齿轮转动油泵凸轮轴,使装在喷油泵轴上的正时指针转到油泵正时窗的中间位置;步骤三:用正时插销的卡口对准油泵正时窗内的正时指针进行插合;步骤四:在油泵的正时插销的卡口完全插合到位时,读取皮带轮指针指正皮带轮的刻度,即为发动机第一缸的供油提前角;步骤五:装复正时插销及正时窗螺套。
该检测方法利用喷油泵正时插销与正时指针的唯一插合,确保了喷油泵第一缸供油始点的唯一性,从而保证了发动机供油提前角的一致性、准确性,且操作简单容易。
法律状态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2014-06-25公开公开2014-07-16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2016-04-27授权授权权利要求说明书发动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测方法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说明书发动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测方法的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關键词: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柴油机工作是靠燃油燃烧后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对外做功的。
燃油由喷油泵供给,由喷油器喷入汽缸燃烧室,燃油喷入汽缸的时间或者说是喷油泵供油时间有严格要求,喷油泵必须在压缩上止点前某一时刻开始供油,以使燃油喷入汽缸后,能够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在上止点后某一时刻燃烧压力达到最大值。
但在柴油机上要想检查喷油提前角是很困难的,通常采用供油提前角代替喷油提前角进行检查调整,即喷油泵柱塞的高压油管开始供油的时刻。
供油提前角以压缩上止点前的曲轴转角来度量。
柴油机对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供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柴油机不能正常工作,出现工作无力,启动困难,排气冒烟,机温过高等故障现象。
1喷油泵供油提前角不正确的诊断喷油泵供油提前角过大(供油时间过早),柴油机会出现不易启动,曲轴易反转,柴油机工作粗暴,产生敲缸声,其敲击声好像用硬木锤敲击活塞时发出的声响一样,在转速低时响声更明显,供油角越偏大,缸内敲击声越清晰。
如突然加大油门敲击声增大,迅速减小油门响声消失,转速降低后响声又重复出现。
柴油机高速运转尚好,降至低速后工作恶化,排气管间断冒黑烟。
根据这样的症状,则可初步断定供油时间过早。
供油提前角过小(供油时间过晚),柴油机容易过热,水温上升较快,冷却水易沸腾。
如柴油机在低速运转性能良好,提高转速后工作恶化,排气管间断冒白烟,伴随白烟有粗暴的“嘭、嘭”放炮响声,加大油门柴油机转速上升迟钝,冒烟和响声更明显。
根据这样的症状,便可初步断定是供油时间过晚。
2供油提前角的检查将第一缸的高压油管拆下,拉大油门,用摇把转动曲轴,观察出油阀紧座孔口,刚一冒油时,则表示该缸开始供油。
停止转动曲轴,核对供油记号。
若曲轴皮带轮或飞轮上的记号对准齿轮室盖上或后联接板上的刻线时,供油提前角正确。
如果供油提前角不符合要求,则应进行调整。
3供油提前角的调整正常情况下,东方红-802拖拉机4125A4型柴油机是通过转动花键接盘,带动凸轮轴转动,来调整供油提前角的。
拖拉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
doi :10.14031/jki.njwx.2018.01.042 柴油机工作时,柴油不是在压缩上止点时才被喷入汽缸的,而是在压缩上止点前被喷入汽缸的,以便柴油能与空气充分混合,更好地燃烧。
喷油泵开始供油时,活塞顶部距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叫做供油提前角。
供油提前角会因柴油机相关配合件的磨损或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会滞后变小。
供油提前角过小,供油时刻推迟,将使柴油机的后燃增加,造成发动机过热,排气管冒黑烟。
因调整错误会使供油提前角过大,使柴油在汽缸内空气温度和压力较低的情况下喷入,混合气形成不好,着火落后,柴油机工作粗暴,影响柴油机功率,柴油机表现为动力不足。
柴油机工作500 h左右或经拆修的喷油泵,都必须调整供油提前角。
供油提前角正确与否对拖拉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启动性能影响很大。
1 单体式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调整
增减喷油泵泵体与齿轮室盖之间的垫片,改变喷油泵滚轮与油泵凸轮的相对位置,使油泵凸轮顶起喷油泵滚轮的时间改变。
当供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时,可拧下喷油泵紧固螺栓,取出喷油泵,增加或减少调整垫片进行调整。
如供油时间太早(供油角度过大),就增加垫片;供油时间太晚(供油角度过小),就减少垫片,一般增减一块厚度0.2 mm 的调整垫片,供油提前角就改
变3°左右,小型单缸柴油机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2 组合式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
喷油泵凸轮供油角(也叫喷油泵供油位角)的调整一般是调整垫块式挺柱。
改变了挺柱的高度,也就改变了喷油泵的供油时间。
为了使各缸供油时间相同,保证正常供油规律和良好的喷雾质量,将调整垫块做成不同厚度(分 4.9 mm、5 mm、5.2 mm),装配时按规定的高度选用所需要厚度的垫块,垫块磨损后可以换面使用或更换。
喷油泵供油位角的检查调整通常在试验台上进行。
使用中,如只检查调整供油提前角,而不注意对供油位角的检查调整,不能恢复正常的供油规律和良好的喷雾质量。
因此,经过长期使用,喷油泵零件有较大的磨损时,必须先在试验台上调整供油位角,后再到机(车)上调整供油提前角,才能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
3怎样在车上检查调整供油提前角
在调整东方红-1002机车供油提前角时,有时按正常15°〜19°调整,机车仍出现启动困难,个别缸有冒烟现象;有时必须将角度提前或滞后,机车才恢复正常或故障减轻。
其原因往往是2、3、4 某个缸供油角度不正确所致。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做一个简易仪器,在车上检查和调整供油角度。
(1 )用?F片剪一略小于花键接盘尺寸的圆,并用量角器将圆铁片分成360°,同时通过铁片圆心将其 4 等份,按工作顺序顺时针标上1、3、4、2 缸。
另外准备一个圆磁铁。
(2)拆下检视口盖,将磁铁吸附在油泵花键套上,要求花键套中心与磁铁中心同心。
然后将铁片中心对正磁铁中心吸在磁铁上。
(3)摇转曲轴,找出 1 缸压缩上止点,并设法在机体上固定一
指针,使之指向 1 缸0 位置。
(4)拆下 4 个缸的高压油管,用定时管法检查 4 个缸的供
油角度。
按1-3-4-2 顺序在有刻度的圆铁片上读出角度,然后乘以2即是曲轴转角。
4个缸的供油角应尽量落在15°〜19°这个范围内。
(5)如果单缸角度相差太大,可拆下泵头,在垫块和随动
柱之间加一垫片或将垫块磨薄。
每增减0.20 mm,曲轴转角变化
为1°。
加垫片时需注意在柱塞上止点处,柱塞与出油阀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0.30 mm。
4 如何将调乱的供油时间调正有些机手在修理作业中,由于没有按照正确方法进行调整,使供油时间乱了套,不该供油时供油,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
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以约翰迪尔650 拖拉机发动机的调整为例,我们的经脸是:
( 1 )先把曲轴顺时针旋转到 1 缸活塞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此时 1 缸进排气门都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取下喷油泵固定在花键盘上的两个M8螺钉,用手握住花键盘慢慢地顺时针旋转,当1缸分泵刚一出油,立刻停止转动,迅速把取下的那两个M8螺钉
拧入花键盘对称的两排孔中,并适当拧紧
(2)在喷油泵第一分泵安装上定时管,同时在定时齿轮室的左上方对准风扇皮带轮装一指针。
转动发动机,直至定时管内出现不带气泡的柴油为止,然后再继续缓慢旋转,当看到定时管中柴油再次开始上升时,立即停止转动,并在指针对着皮带轮的位置上划一记号,此时是供油提前角的位置。
拧出发动机后支座上的定位螺钉,调头插入原来孔中,然后慢转曲轴,直到定位螺钉落入飞轮的孔中为止,并在指针指着风扇皮带轮处再划一记号,此时为 1 缸活塞位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
(3)用钢卷尺测量风扇皮带轮两记号之间的弧长。
正常弧长应为16.5〜19.8 mm即相当于喷油泵供油提前角15°〜18°, 每 1.1 mm 弧长相当于1°。
如不符合要求,则松开固定花键盘螺钉,将花键盘相对于喷油泵定时齿轮拨转一定角度,如果供油过晚,需顺“+”号箭头旋转;供油过早,需顺“ - ”号箭头旋转。
每转过一孔,油泵供油提前角将改变 1.5°,相当于3°的曲轴转角。
调好后,需再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