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心意拳的鸡步桩训练
- 格式:pdf
- 大小:281.90 KB
- 文档页数:4
心意六合拳·溜鸡腿练法河南心意六合拳中的鸡步趟腿功—慢步行功,俗称“溜鸡腿”。
习练鸡步趟腿的诸代前辈,常展示的是快速练法,而慢步行功却极少显露,轻易不传。
不少习练者,在演示鸡步趟腿(溜鸡腿)时,随左右定式前行趟步,双掌多同时由下向外向上划弧推出,有的是以双掌里翻外转由胸前经口部推出。
这种双掌走上、下弧的练法,其实不是鸡步趟腿(溜鸡腿),而是鸡形双把。
有的将此称为鸡步踩腿、鸡形步或干脆就称为鸡步趟腿。
那么,真正的鸡步趟腿(溜鸡腿)练习是什么呢?它的慢步行功又是什么呢?取轻扑站式(左右均可,而不是轻步站或侵扑站),立于沙滩或暄土地(刚犁过的土地)之上,双腿微曲下蹲分高、中、低架,随重心下沉,意识将周身之气贯注双腿呈鸡腿状,又称“腿赛犁铧式”。
侧身下蹲为龙腰,两肩松觉内扣有环抱之意为熊膀,又称“身如背锅”式,成心意六合拳的“身成六势”之要求(另暗含鹰捉、虎抱头和无形雷声三势)。
双臂、手微变曲下垂,随左右式而分前后,前手掌心似靠前腿膝内侧,后手掌心似靠后腿胯眼处,眼平视前方,有“鹰而观天不观天,熊而观地不观地”之意。
行步趟腿开始前,先将前脚踩入沙滩或暄土之中,尔后以后脚催动前脚如犁地般前行,后脚再随后而入沙滩或暄土地之中趟步越过前脚,随动移位踩踏转换重心前行,如此反复操练。
此法朴实无华,动作精简,不求双手有何变化,只求双腿双脚趟踩之功。
初练之时甚感枯燥无味,想急于快步行走,又无奈在沙滩之中欲快不能,自然形成慢练之法,只好静下心来,细心体会和意注内气下沉双脚前行的阻力及磨擦反应。
此时如配合呼吸之法练习,双脚很快产生热、胀、麻等气感反应,随着练功时间的延长,气感逐步会上升至小腿部位,最后直达双掌之上。
由于在意识不断贯注双脚的情况下,使不断上升的内气多次下降,又激起了内气不断反复上冲,周身经络穴位会很快畅通,促使了功夫的长进。
灾是鸡步趟腿慢步行功的重形练习方法(以形为主、意为辅),是在真实的沙土阻力和磨擦中产生的真借效应,为重意练习(以意为主,形为辅)迅速产生内气奠定基础。
心意六合拳之金鸡上架作者:买西山买威来源:《少林与太极》2012年第04期金鸡上架的拳势来源于金鸡夜晚投宿飞向架子上的腾飞动作。
金鸡上架之说来源于斗鸡爱好者训鸡的一种方式,为了使斗鸡飞得高、出腿重,训练者让其反复上架。
歌曰:缩身屈腿腾前飞,双手拨云头欲低;阴阳脚法伤左右,落地卷风躲不及。
一、金鸡上架的练法金鸡上架的收势有两种练法:1.大鹏展翅式(按手形),2.卷地风式(按步形)。
这里只介绍卷地风势。
由轻步站右势起步,前(左)脚向前进一步,双手同时向上起,掌心由向下转为相对,双手行至胸前,在距胸约30厘米处交叉,右上左下,在面前环行一周,高不超过头,左右不超过肩,低不过胸口,环行时两拳心相对,回环后左上右下交叉于胸口上,掌心相背。
再右脚向前进一步,双掌同时向上高举,行至与头平时同时向左右展开,如大鹏展翅向前飞翔。
与此同时,左脚向前弹出,右脚随左脚腾空弹出的同时也随即腾空弹出,左脚尖与膝平,右脚尖与大腿平,左脚落地同时右脚也落地,左脚随即向前卷地风步法奔出,右腿稳站,膝部弯曲。
双手由两侧弧形向面前交会,两掌变成拳,拳心向内,距胸约40厘米,两拳由下往上合拢同时向前崩出。
左臂沉肩坠肘,拳面朝内;右拳贴于左拳小臂右中侧,右肘贴于胸前。
此时头属阴,眼属阳,两眼平视前方。
接着左脚向前进一步,右脚随之也向前进一步,上肢动作同前,以下动作同前,如此反复练习。
二、金鸡上架的眼法学习金鸡上架首先要学习眼法。
一般说眼要走在动作的前边约50厘米,如动作是在面前眼就朝前看,如动作稍有偏向眼光就要先动作而行动,当一个动作行至将近结束时要放眼下一个动作,如此变换眼神直到动作结束。
在训练的过程中眼睛要始终向前看,但是在实战时眼光要随势调整,放眼以观全局,抬眼以看招法,平视以看击打位置,用余光观察敌之变化。
总之,眼要处处领先,动动先行。
歌曰:眼观周边行四方,手脚快猛亦逞强;对方行行我有数,百战之中称为王。
三、金鸡上架的手法金鸡上架手法上防时,有直进之意。
六合心意拳秘要(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https:///is/eFjXPF8/评论:大道至简,绝招,秘笈就在看似平常的经验之中,本文虽短,精读细品,揣摩领会,必有所得。
六合心意拳是一种著名的内家拳术,相传为宋代名将岳飞所创,以后分为山西李作然(北派,练十二形,名“形意拳”),河南马元礼(南派,练十大形,名“心意拳”)二大流派。
后者有“宁带手传,不带口传,宁可失传,不可乱传”之训,向无拳谱流传。
在一次气功表演中,为了发扬这门拳艺,今将秘而不传的“六合心意拳”加以整理,以献读者。
六合心意举刚柔相济,内外兼练。
所谓“六合”,即“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和“外三合”(肩与静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其中光注重于“以意领气,心与意合”的内气锻炼,故名心意举。
心意拳的架式是仿效龙、虎、熊、马、猴、猫、鹤(鹰)、鸡、蛇等十种(北派形意十二形即上述十形加龟、鹊二形)动物的动作特点,编成套路,动作淳朴,讲求神似,一般先学基本拳,或先练其中一形,循序增加,贵在持之于恒,日久内劲自出,有健身防病之效。
现举心意拳中起势桩步与基本拳两式为例,谈谈练功要领:一、起势桩步立正式站立,左脚提起,伸向左前方,足跟着地,足尖上翘,左足跟与右足跟相距三寸,身体亦随之侧向于左,右膝胯微曲,呈半马步状站立(高低可据各人体力而定)身体要中正,不能前俯后仰,头如悬顶,两眼平视左前方,含胸松腰,敛臂提肛。
按上述架式站定以后,摒除杂念,意守丹田,舌尖舐住上鹏,牙关微用力作咬牙之状,但要“脸不露形”,全身松静自然,然后作鼻吸口呼的腹式呼吸(应以意识引导,不可强用拙力,方能做到“心意领气”。
吸则少腹微收,呼则引气下沉至丹田),先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复提气至丹田静守片刻,再随吸气引气上提,两臂同时上提,高与骼平,左手在前,沉肘垂腕,手心向下,五指张开,手指微屈,右手提至左手肘或腕旁,手掌亦如左手之状,此时,全身内外三合,其外形举诀谓呈“前如瓦楞后如锅”之势。
河南心意六合拳实战技四势赖庆新 张笃新鸡步盘肘为心意六合拳的重要筑基功法,它有效地锻炼了梢、中、根三节的协调能力,使人体各器官充分地调动起来,达到全身灵变、劲力顺达,“合”字自然显现。
一、熊出洞(起势)1.左侧在前,右侧在后,身向右转,整体下蹲。
左脚向前迈一步,脚跟着地,脚尖微上跷,两肘尖向下,两手相抱至胸前,掌心向下,两腿弯屈,成虚步(图1)。
要义:沉肩坠肘,势如背锅,谷道上提,舌顶上腭,身成六式。
熊有竖颈之力,防御之能,以顾上下冲击,两眼平视前方。
谱曰:“鹰形望地不见地,熊形望天不见天。
”二、鸡步盘肘1.后脚蹬地,左脚向前迈一步。
在左脚着地的同时,以腰带动左臂向左后划弧拉拽,肘尖向后。
左臂向左前方划弧盘肘,肘尖朝前。
两臂于胸前平行,两掌掌心向下,掌指分开,左肘尖与左膝、左脚尖上下相照,两肘尖至肩成一直线。
身腰尽力向左拧转,对称协调,合裆提谷,两眼平视前方(图2)。
2.紧接上动,向前迈右脚,同时蹬左腿,右臂向右后划弧拉拽,肘尖向后,左臂肘由后向前盘肘,全身发劲,两臂于胸前平行,掌指分开,掌心向下,左肘尖与右膝、右脚尖上下相照,两肘尖成一直线,腰尽力向右拧转,目视前方,一左一右直线盘练(图3)。
三、回身式盘到尽头,如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可身体向右后转(如拧紧的弹簧猛然崩开),同时右肘向后猛扫,左肘向右后侧盘肘,变为左肘、右脚在前,然后向前迈左脚、盘右肘,继续一左一右盘练,至收势。
要义:鸡步盘肘要以腰的左右拧转带动两肘、两手、两脚的运动,脚一蹬,手、肘、身、脚、胯一起运动,如离弦之箭,疾速,迅猛,劲整,两肘则如滚动之利刃。
用意:此势意在肘,与敌交战抓住时机,迅疾攻击,手护,脚踏,膝撞,肘击,对准要害瞬间抖发,身整步活,力贯肘尖。
心意六合拳每一式皆是“练为功,用为技”,意在用功、用心,切莫把它当简单的招式。
拳谚云:“手为规,脚为矩,规矩成则百法具备”。
实战技——大劈裹横歌曰:裹横之艺势真急,戒告犯者礼字先;若成宝剑抽出鞘,裹者横击变肘尖。
心意六合拳入门第一课踩鸡步踩鸡步说简单点就是蹲低了侧身往前走。
当然既然作为心意六合拳基础的基础,肯定有它自己的特殊要求。
要点一、起势轻步站,双脚前后分开站在一条直线的两侧。
下蹲成鸡步开走则两脚落于同一线上。
要点二、蹲下,坐胯,侧身。
蹲多高随意。
一般标准是个高的人蹲低点,个低的人蹲高点。
拿顾师话说:个矮还练低蹲,练了打幼儿园小朋友去啊。
当然功力深了自然会慢慢蹲低。
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侧身的窍门在于侧转躯干的根基胯,胯部一侧转,上半身自然会侧成一个页面.假如为了侧身而故意去扭身,则易造成气息不顺达的问题,轻则不舒服重则胸闷。
侧转后上身保持中正,不能前俯后倒。
要点三、双肘撑开,肘尖分朝前后。
小臂下垂。
要点四、双手五指撑开,前手对前脚尖,后手对后足跟。
要点五、保持上述架子,双脚抬起往前走。
抬脚先勾脚跟,双脚如火车轮,划圈前进,上步时前小腿要垂直于地面落下,而且落足需足后跟先落地,再过度到前掌。
行步过程中要保持重心在同一高度,不得有起伏。
起如挑担指的是起步时脚上的提踩劲意,而不是指你整体的重心起伏。
关键的关键,走的过程中要注意能磨到自己的蛋,踩鸡步能健身壮阳的秘诀也就在此。
鸡步是学鸡行步的神意,而不是让人练成家禽。
只是以这个为手段,通过长期锻炼使自己形成新的行步用力习惯。
踩鸡步定式一开始得由老师帮着调架子,自己也可以对着镜子摆。
正确的定势应该是从镜子中看到头肩前臂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正脸对镜看不到后手与后肩。
在调架中要仔细体会自己的身体姿态及各关节部位所处的状态,让身体记住并形成条件反射,尽量早日摆脱对老师或镜子的依赖。
架子摆对了那是一种协调的别扭,摆得不正确则是不舒服的别扭。
刚开始练每天五百米。
熟悉后可增加路程,一公里左右一般耗时二十分钟左右。
在外可以数电线杆或路灯杆,通常一档电杆为五十米左右距离。
雨天无法出门踩鸡步的时候就在家就摆架子站鸡腿桩。
左右互换着练。
顾师曾说鸡腿那么细能撑起那么大的鸡身,跑动灵活,但我们千万不能由此将踩鸡步当成练腿力的一个法子,如果只是练腿力的话现代健美就有很多好法子,我们也没必要搞这么复杂了。
心意拳“溜鸡腿”八种练法(转)“势势不离虎扑,把把不离鹰捉,步步不离鸡腿”,这是心意六合拳的体用特点之一。
可见鸡腿在心意拳中的重要地位。
鸡腿是心意拳三节中根节的重要部分,心意拳中进攻、防守的大部分技法均离不开鸡腿的支撑。
练好鸡腿的功夫后,才能想进就进,想退就退,才能实现“一到齐到”、随心所欲的意境,才能更好地体现“看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跟打跟进无遮拦”、“打到他还嫌慢”、“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不知进退枉学艺”等境界。
练好鸡腿,即是要练好“溜鸡腿”。
“溜鸡腿”也称为“溜鸡步”,心意拳前贤借鉴公鸡的行路特点:两腿微屈,后腿膝盖对着前腿弯,基本要求是“前脚扑踩,后脚前蹬”。
动作时,前后两脚在一条线上运动,不可忽左忽右。
前脚前出时要贴地而行,落地时,要脚跟先接地,再落脚掌。
脚掌扑踩落地时如“碾压毒物”。
前脚扑踩落地时,小腿要朝前与地面夹角呈锐角着地,脚向前成扑踩落地。
不要垂直落地,以免扑踩引起的震动,对脚跟、膝盖及相关部位造成损伤。
溜鸡腿的练法可采取先高架后低架,先定步后进步,先小步后大步,先短距后长距,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训练。
“溜鸡腿”所有的练习过程,就是要达到熟练掌握“后脚蹬地,前脚扑踩”的技术要求。
具体练法有八种:一、定步练法两脚并拢直立,一脚前进半步,脚跟落地,脚掌从踝关节处上翘,脚尖对着膝盖,前后腿膝部微弯朝前方,两大腿根微内夹;臀部微敛,腰松下沉微弯;胸部微内含;沉肩坠肘,后手肘部微弯贴于肋部,手腕上挑,手掌立掌(掌心微内扣,五指张开如鹰爪)贴于体侧髋关节处。
前手大臂贴于肋部,小臂微上挑呈120度左右,手掌立掌(掌心微内扣,五指张开成鹰爪)上挑,不超过前脚尖;颈直顶劲。
要求:身体侧立,鼻尖、膀尖、脚尖,三尖要照(意在侧身);腿弯、腰弯、肘弯成三弯;两脚承重力比是前脚三,后脚七;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全身放松,不可用力。
在体会了站势以后,身体重心前移;后脚通过脚掌到脚趾,脚趾抓地前蹬;前脚贴地前进半步,由脚跟到脚掌扑踩落地,脚尖朝前成高(小)牮步。
戴氏心意六合拳的桩功
2014-11-21 11:56 来源: 未知
转帖戴氏心意传人曹继植在“搏击”上发表的心意拳桩功文章,以下是该文章:
心意拳的桩功叫“浑元桩”,有束有展,有吞有吐,有起有落,有斜有正,一切拳势自此衍变,实为拳法之母。
桩功精义
浑元桩是武当导引功法,属龙门派心意门技法。
据传,此功法在张三峰开创内家拳之前由长春真人邱处机所创。
此功法以单纯追求丹境而达到意在养生长寿为目的,讲究“清静无为,养生全形”,不仅有变僵为松,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外功练法,而且有炼性修真、培元固本、返朴归真的内功心法,实属强内壮外之全形功法。
此功法立于心,精于意,重神不重形,重内不重外。
寓无极、太极之秘,含虚实刚柔之奇,是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修真大道。
功法以束展为势,轻灵柔顺、圆活连绵、势势曲走、处处皆环。
劲力变化讲究曲蓄善变,缠丝顺道,柔化刚发,功架尽合阴阳五行,同时讲究以德为首,以养练功,注重修养。
内练养生,贵化而不贵抗,尚意而不尚力。
外功主于练“形”, 意在散架柔化,触度绵力,灵活身法;内功主于练“气”,旨在贯通全身经脉,气循周身运转,返还先天之纯阳体,平泌后天之阴阳二气,炼性修真,期达上乘丹境,以求得自身“精气神”的充实,达到强身健体、性命双修之目的。
久练此功,劲力浑圆,此又是技击之所求。
心意六合拳养生桩功练习方法心意六合拳的养生桩练习能够达到强身健体,放松心情之效,是学练心意六合拳的基本功,同时,是为以后技击桩的训练打下良好基础的保障。
心意六合拳的养生桩桩功分很多种,包括平步撑抱桩、平步托抱桩、平步提插桩等桩功,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的是心意六合拳养生桩功练习方法,欢迎阅读学习。
心意六合拳养生桩功(1)平步撑抱桩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足心涵虚,足趾似有扒地之意周身自然真立,不偏不倚,舒展大方:头顶似有小线上提,头似顶非顶,肩要平,不可耸;臀部略向后,似坐一高凳。
假想后背、腰部、大腿、小腿后部似有树微微挤靠,双手慢慢抬至胞前,掌高肘低,掌心向内,五指相对。
意想五指缝中各夹一棉球,两手之间相距二至三拳!双手距胸尺许远,双手似抱一气球,球与胸部、腹部及手臂内侧、手掌、手指轻轻接触,用力抱;球若瘪,无意抱,否则球要飘。
总之,要以双手、双臂、胸部、腹部细心体会气球的存在即可。
姿势站好后,煮念假想周身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双手、双臂放松地搭在漂浮在水中的球上,仅用能撑起双臂的劲力即可。
站桩时,面部表情似笑非笑,两唇稍露缝隙,面部、颈部肌肉要轻松舒适,呼吸要匀细自然,双目平视微向前上方,远望前面景物似为轻雾所遮,隐约可见,朦朦胧胧。
心平气和,凝视静息,细心胎听微雨落在树枝或地面上所发出的极细微的声音;或意想站在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中,苍松翠柏,鲜花盛开,乌语花香。
使我们感到遍体通泰,胸意大开;或意想站在温泉水中,温暖的泉水从身后缓缓荡漾而来,着意体会泉水与身体有微微的摩擦和微微推动,身体有向前之感,身体的正面仿佛有水微微的阻挡反之泉水从前面缓缓荡漾,身体的后部仿佛有水微微的阻挡。
以上所提的这些要求不可一味去刻意追求,最好是在自然状态中逐步形成。
心意六合拳养生桩功(2)平步托抱桩托抱桩站立的步法与撑抱桩相同,将双手抬起,前伸距自己腹部30公分左右,两手相距约二至三拳,掌心向上,手指微曲,手臂内侧要似有非有、朦朦胧胧的如抱一汽球,两肘意有外撑的感觉,肘部、手臂下侧、腕部似搭在水中漂浮的木板上,意念假借将肢体放松下来。
心意六合拳“鸡腿”练法心意六合拳以“把把不离鹰捉,式式不离虎扑”为其要,又有“步步不离鸡腿”之说,“鸡腿”是心意合拳中主要步型、步法。
谱中有“打遍天下老鸡形”之谓,实指“鸡腿”的功用。
历代先辈均强调要练好此功,今将其练法写出,供同门前辈及武友指证。
练法:此功是其拳主要步型、步法,一切的进攻步法,防守步法皆由其变化而来,主要有两种单式练此功,今只将“踩鸡步”写出,分静、动两种方法练习。
静式:侧身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下蹲,左脚为弓,右脚为跪式,左脚脚踩实,右脚脚尖点地,脚跟抬起,右膝里裹和左脚后跟对齐,间距一拳,后左手抬起五指向上拇指向已,掌心向右外,高于鼻尖,同时右手向左后插至胯外(拧腰顺肩向前),然后右手从后往前经左肘下斩出,左手曲肘往后顺肋回抽掌护于肋部,右手掌在左膝外侧,掌心向膝,五指向下,小拇指向外,三尖要对前方(鼻尖、膀尖、足尖),头要上顶,牙要咬,舌抵上腭,呼吸自然,全身松沉、自然。
此为“鸡形”中桩功,也是入门必练之功,经常习练,桩坚实,则功自深。
动式:前动均用静式,蹲好后身姿不变,先动左脚往前踩出,抬时脚尖上翘,落步后,右脚随人抬腿往前迈过左脚往前踩出,如此左右两腿循环向前踩出,身体保持正直,不可左右摇晃,也不可有起伏,三尖要始终相对前方。
转身为,若左腿在前,身右转前腿变后腿,右手回抽,左手往前斩出,仍同原样然后再向前行,双足间距不可过开,成一线为佳。
劲意:全身要有裹、拧、撑之劲,双手一前一后劲力对拔,有助身体平衡,脚下犹如踩毒物,双膝,双胫相裹、磨,可使谷道上提又能增强腿的攻击力,且又有护已裆之好处,能锻炼双腿进击之速,且稳实、有力。
脚拉起要有将泥土掘起之劲,可练趾功。
技意:此式锻炼的技击之意,主要是以足踩、踢之打法,此为暗藏于行步之中,与敌交手,在运步进身之时,可以视距离不同,运用足之打法,远则足踢对方胫骨,近则可起膝,其后下踩敌之踝关节或足背,人腿胫骨很脆弱,运用的好,打一合劲,可将胫骨踢断,轻则皮踢烂。
心意六合拳桩功-金宝藏-aa213100-和讯博客心意六合拳桩功桩功是一门拳术的根基,也是内气内功之源。
桩能立脚下之根,调理精气,打通任督二脉,通运大小周天,吸收天地之精气凝于丹田,充盈贯注于筋经骨脉之中,在技击实战中可释发出非凡之能。
根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拳术水平,没有内功的拳套,与广播体操无异。
练武术要养生更要技击,技击是武术的终极目的,也是武者的追求。
扎实的桩功,才能在战斗中发挥出超强度的打击力。
习心意六合拳者,早晚或盘拳练艺收功时站桩效果最佳,它是人体激烈运动后的温养之法。
现将恩师李新民亲传河南派心意拳和心意把中部分桩功公诸于读者。
一、六合桩1.左脚前伸,脚尖勾起,脚跟轻触地;双腿屈膝下蹲,重心置于右腿;左手抬起,伸至面部正前方,掌心向内,中指与鼻尖同高,手臂弯曲,使肩胯相照、肘膝相照、手足相照;右手五指移开,下按至右腿外侧,掌心向下,四指朝前(图1)。
2.右腿力尽,承上式更换左腿,变右脚前伸,脚尖勾起,脚跟轻触地;右手抬起,左掌下按;动作同上,只是左右式之变化(图2)。
要领:随着功力的增长慢慢延长站桩时间。
身体要尽力下蹲,肩要沉,肘要坠,谷道上提,舌顶上腭,自然呼吸,两眼平视前手之中指尖。
站桩时,周围环境要清静。
桩意:六合桩是立拳术身势之稳,壮丹田之气,增强下肢功力,达到身心温养之法。
要求三尖相照,内外三合,是心意门重要桩法。
随功力的加深,一切奥妙尽在其中,随时间的推移,自会应显内在之妙。
总之,它是入门之根基,层次转换之要基,重中之重。
二、子午桩(周天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内侧),身体整体下蹲成马步,同时两臂抬至与肩平,手心向下,指尖朝前(图3)。
要领:全身自然放松;舌顶上腭,谷道上提,脚趾微抓地,自然呼吸;两眼平视前方,对物体视而不见。
桩意:此桩是打通任督二脉的运行之法,先始之督脉,行于背之当中,统领诸阳经;任脉行于腹之当中,统领诸阴经,故背阳腹阴,二经上交会阳、下交会阴。
一南一北、一阴一阳,子午相对,任督二脉通则百脉皆通。
六合心意拳的鸡步桩训练
整理者按: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在国内武术杂志上用纯文字的方式将“鸡步桩”介绍给了广大武友,后又将“熊出洞”图片发在了武术网站上,以希冀借此寻找同门。
可惜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各地六合心意拳传人纷纷“浮出水面”,但我们依然没有找到蛛丝马迹。
今年暑期,我专程到合肥拜访了张尚炳老师,请他介绍了鸡步桩及十大形的练法要领,现再次将鸡步桩配图整理公布给广大武友,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同时希望有此桩法的同门与我联络了(张尚炳老师为安徽巢县人,其师昊田铁,河南鲁山人,买壮图的亲外甥。
昊幼年丧父。
母回娘家在心意拳大师张聚所开的饭店帮忙,吴田铁因此自幼随舅父习艺,并得张聚授拳。
后因张聚之子张根早夭,买壮图遂安排将吴过继给张根为子嗣。
所以吴因此改姓张。
吴自幼随舅父走南闯北,经常往返于宁夏、甘肃等地,继承了买壮图的拳艺。
因吴曾在病危时得张尚炳之父救治,后二人成莫逆之交,常驻张家,吴遂收张的幼子尚炳为入室弟子。
吴后来不知所踪。
但将一本拳谱及一套三十册的古兰经等物件留给了张)。
一、预备式:立正,目视前方,两手自然下垂。
二、熊出洞:左脚向左出半步,足跟点地,重心偏落右腿。
两手腕在小腹处
相叠,左腕在内,掌心朝内,五指张开。
头向左转,下颏内收,目视左
前方。
全部动作一气呵成(图1)。
图1熊出洞
三、定式(一)拗步:左脚再向左点出半步,全脚掌着地,五趾抓地,脚尖内扣约45度;右腿同时左转,屈膝下蹲,成双弯腿(两腿相距两拳半至三拳),大腿小腿戒90度角,脚尖点地。
膝内扣裹裆,重心落于后腿,后大腿到脊背至头项成一条线。
出足同时,转腰拧胯;左手回抽贴于腰胯之际,要求似贴非贴,掌心朝内,手指张开,拇指朝上,四指朝前,指掌贯劲;右手借左手回抽之势以肩带手顺势下切至左膝外侧贴住,掌心朝外,四指朝下,拇指朝前,指掌贯劲。
下颏微收,肩要沉,两肩要平,前肩领后肩,后肩催前肩,目视前方(不可下视上抬,不可左顾右盼)。
这个过程中的点步、转腰、拧胯、抽手、下切均应一气呵成。
定式要求全身不可前裁、不可后仰、不可左偏、不可右斜,做到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左肩在后,右肩在前,两肩、两肘、两手及两膝、两脚均应在一个平面上。
头顶平、肩平、身平。
一枝不动,百枝不摇(图2,图3)。
图2鸡步桩定式(拗步)1 图3鸡步桩定式(拗步)2
四、定式(二)顺步:接拗步定式。
右脚向前踩出一步(身体不能起伏),右手掌顺势前贴到右膝内侧,成顺步式,双弯腿,其他要求参照拗步定式,此右式可直接变换为左式:左脚向前踩出一步(身体不能起伏),同时右掌抽回至腰际,左掌前切至左膝内侧贴住,两掌在前后抽切过程中,以掌心相交搓擦,可以发出擦
击之声(图4)。
拗步定式与顺步定式合起来就是踩鸡腿、踩鸡步。
五、拗步定式转体:接左向式,右肘上抬至头高。
右掌停于面前眼睛下方位置,掌心朝外,继而左手上抬,左腕背靠右腕。
身体向右旋转,要求身体不能有起伏,右向后,以肩带手顺势下切,注意左掌侧从右手
讲授,张尚炳整理,张全海虎口切出,其他要求同左式(图5)。
图4鸡步桩定式(顺步) 图5拗步定式转体
六、顺步定式转体:接右向式,身体向左旋转,要求身体不能有起伏,在旋转过程中,右掌抽回至腰际,左掌前切至左膝内侧贴住,两掌在前后抽切过程中,以掌心相交搓擦,可以发出擦击之声
图6顺步定式转体
通过两种定式与转体的训练,可实现眼观六路、拳打八方。
鸡桩有雷,十形一桩。
鸡步桩为十大形之母,无桩则无形,实战全靠用桩打人。
任何单形必须从鸡步桩中来,如鸡步桩上步即可演化为虎抱头、虎扑把、虎摆尾、刮地风等多种单形。
本桩要求全身体现束裹之劲,内涵展决之意,收如拧绳,放如决堤。
初习此桩。
全身紧张,各部位出现多种不适。
如肌肉酸胀,大汗淋漓,尤其是后腿股内外侧肌强烈疼痛,难以坚持(后腿膝盖容易因为支持不住而下跪地面,所以最好选择在草地或者土质地面训练,或在膝下放置一个软垫。
张老师小时候练桩时,母亲专门为他做了一个小蒲团放在膝下的位置,防止坚持不住,跪伤膝盖),这样就很难达到外三合的要求。
经过刻苦锻炼之后,自然感觉腰腿充实,两手沉实,胸腹鼓荡,周身松而不懈,气息顺畅,即可向内三合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