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养生-自己拍打治百病(常用拍打部位图示)
- 格式:doc
- 大小:442.50 KB
- 文档页数:6
---------------------------------------------------------------最新资料推荐------------------------------------------------------道家清肠拍打养生法道家清腸拍打養生法(蕭道長)人若勞於形,百病不能成。
飲酒忌大醉,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數將手摩肚。
睡不苦高枕,唾涕不遠顧。
寅丑日剪甲,理髮須百度。
飽則立小便,餓乃坐漩溺。
行坐莫當風,居處無小隙。
向北大小便,一生昏朦朦。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辟。
每夜洗腳臥,飽食終無益。
忍辱為上乘,讒言斷親戚。
思慮最傷神,喜怒傷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習不唾地。
平明欲起時,下床先左腳,一日免災咎,去邪兼辟惡。
但能七星步,令人長壽樂。
酸味傷於筋,辛味損正氣,苦則損於心,甘則傷其志,咸多促人壽,不得偏耽嗜。
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陽事。
獨臥是守真,慎精最為貴。
財帛生有分,知足將為利。
1 / 8強知是大患,少欲終無累。
神氣自然存,學道須終始。
書於壁戶間,將用傳君子。
《保生銘》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一動一靜謂之變。
故水冷為陰,水熱為陽,拍為陰打為陽,陽動陰靜,變化無常,真不可思議!經曰:欲得不死腸中無屎,欲得長生五藏當清,欲得不老還精補腦。
水清腸道為陰,拍打經絡為陽,清腸能吐陰痰,瀉陰宿,拍打能開通肢體關節經絡淤堵。
二法自古為道家內外養生法之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凡物無有不懼水火,若物鏽蝕,一種是水沖洗,一種是火燒化,身能水火既濟,陰陽平,百病自癒,簡而易明,人身如大小江河彎彎曲曲,綿綿不斷。
最易堵塞,拍打能深深振動經絡氣血速熱循環,使瘀寒濕熱速散,水性能滲透全身激活開通瘀堵,清腸拍打是唯一最直接之法。
經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守上也不中,守下也不中,前後左右內外皆不中,言多心也多,傷害精氣神,要人守心守神,不生妄想,實名守中,中乃空意,木不遇空不長,金不遇空不鳴,火不遇空不燃,水不遇空不流,土不遇空不載物。
中国自然冲击疗法拍拍打打治百病中国自然冲击疗法拍拍打打治百病视频文稿:面从头到脚做一遍示范,主要针对一些常见病治疗的动作说明。
、拍打整个头部,重点是百会穴拍打头部主要对头疼、头晕、发麻、小脑萎缩、记忆力减退、脑血栓后遗症有显著作用。
拍打百会穴主要针对高血压、失眠,同时对颈椎有辅助治疗作用。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不同,感受也不同。
表现情况有头胀、发闷、深度有痛点等。
气血畅通后不适感自然消失。
二、拍打整个面部重点是眼睛拍打整个面部可舒展皱纹、袪斑、活肤、增强皮质弹性,起到美容作用。
拍打眼部主要缓解眼部疲劳,辅助治疗近视眼,如果能坚持每天15 分钟的自行拍打,一个月下来能减轻近视100 度。
三、拍打囱门及前额拍打囱门可治疗感冒、发烧、过敏性鼻炎、鼻塞及因感冒引起的头疼症状。
轻者几十下、重者上百下就可畅通。
拍前额时可能有针刺的感觉,等拍到有温热感时,不适症状即可消失。
四、揉按脖颈轻击颈椎脖颈部位静、动脉都很丰富,揉按这里会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对落枕、扭伤、淋巴上火、嗓子疼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轻轻拍打颈椎,可缓解颈椎增生、钙化、供血不足弓起的头疼、恶心和脖颈僵直等症状。
经常用双手揉脖颈是最好的护理方法。
可使大脑气血充足畅通、延缓衰老。
五、拍打中府拍打中府对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有明显效果。
每天坚持自己拍打分钟,一个月的时间基本可停止用药,继续坚持将会痊愈。
拍打中府对咽炎、口腔溃疡等治愈率也很高。
冲击力能穿越心包、肝胆甚至整个胸腔,是辅助调理内脏的最佳选择。
拍打中府时会出现胸闷、肺部痛、气胀、难受的感觉。
六、拍打胳膊拍打胳膊主要缓解肩臂酸、麻、胀、疼,筋膜结节、无力或颈椎引起的血液不畅通等症状,对因类风湿引起的手腕、手指肿痛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拍打过后会感觉很累、无力,有肿痛或出痧的现象。
七、拍打双肋拍打肝胆区域和脾胰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双手用掌或拳拍打腋下两肋,左手是脾胰,右手是肝胆,中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肝气滞和胆囊炎、小型胆结石、息肉、糖尿病、脾虚、各种胃痛、胃胀、胃气滞、脾胃不和等都有很好疗效。
中医经络穴位拍打养生腹部穴位拍击此动作主要是刺激人腹部的关元、气海、神阙等保健大穴,刺激这些穴位可调节胃肠功能,对患有糖尿病的人特别适宜。
敲打后溪穴换手此动作主要是刺激腕骨、前谷、后溪等小肠经穴位,敲打此穴能帮助有效降低血糖、缓解消渴症状、改善下焦等症状。
拍打肩井穴换肩此动作主要是刺激肩井穴,日常多拍打此穴不但有降压功效,还有助于治疗便秘和肺、心疾病。
叩击百会穴此动作主要是刺激人的头顶的百会穴,叩击此穴有治头痛、降压、安神助睡眠等功效。
脚跟踢然谷此动作主要是刺激脚少阴肾经的然谷穴,刺激此穴有预防脑血管疾病及排肾毒的功效。
拍击肾俞穴此动作主要是刺激人后腰的三焦俞、肾俞等膀胱经穴位。
刺激这些穴位有助于预防及治疗泌尿系疾病,帮助强肾固本。
中医拍打经络缓解失眠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选其中2—3种,或依次进行。
1.拍击头顶,舒缓情志。
患者端坐或仰卧,双眼微微眯起,精神放松,用单手手掌在头顶有节律地拍击,约10次左右。
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
2.拿五经,安神宁志。
“拿”就是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
五指拿头顶正中督脉和两旁太阳、少阳经叫“拿五经”。
具体为自前发际经头顶向后至脑后,反复数次,时间约10分钟。
其间顺势沿着脑后到两侧风池穴,用力旋转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
风池穴位于颈后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3.直擦背部脊柱两侧。
脊柱两侧旁开1.5寸为膀胱经第一侧线,从上至下分布着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重要的俞穴。
此方法能调节脏腑虚实、宁心安神、清肝健脾、益肾安眠。
4.拍击足底。
足底分布着治疗各种疾病的俞穴。
拍击外踝与内踝连线足底的中点,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有很好的作用。
每次拍击30下。
失眠困扰着很多人,轻者入睡困难,或睡得不香,重者彻夜不寐。
由于睡眠不足,失眠者白天经常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
究其原因,多由思虑劳倦、情志不调、体虚久病、饮食不节等导致,使心、肝、脾、肾功能失调,阴血不足,影响心神而致病。
拍打全身治百病拍打的禁忌1. 容易出血的疾病不能拍打,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过敏性紫癜、原因不明的肿块等禁止。
2. 女性妊娠期、月经期、皮肤外伤或有明显溃烂者禁、昏迷、急性创伤、严重感染部位、新发生的骨折处禁止。
3. 拍打时应避风寒在26度以上;拍打后要小口喝水补充水分;拍打后一小时内忌沐浴及化学洗浴液。
拍打时间和频率的原则1.人无论有病没病,出痧与否,要情况允许,一年四季、每天可随时拍打。
2.长时间持续拍打比分几次拍打疗效更好。
时间充足,最好每个部位拍打一小时;若时间不够只拍打一个部位。
3. 对于患病者一日三拍比一日三餐更重要,因为打通经络就是大补。
4. 身体健康者,单纯保健,可从头到脚按顺序拍打全身,每处拍打1~5分钟,多次不限。
5. 亚健康者,可在通用部位和病灶处拍打,每处拍5~30分钟。
一个月的时间基本停止用药,继续坚持就会痊愈。
6. 所有重大疾病都应进行“地毯式轰炸”,即拍打全身,包括通用部位、头部四肢、腋窝、大腿跟、身体躯干都。
拍打为何会拍出气味?重病患者,尤其是长期服药、输液患者,在被拍打过程中会散发出各种气味,包括各种药材味、农药味、化工产品味等。
拍打期间排出的大小便、汗液都比平时气味更大,这是排毒现象,也是“气充病灶”的现象,俗称好转反应,说明体内药毒和病毒都被排出,是疗效显示,此时更应加紧拍打拉筋。
全身拍打顺序如下:由上往下拍打,拍打肘、膝关节时,需将其前后左右全部拍透:拍打手背时,最好将一手放在膝盖上,手背朝上,用另一只手掌拍打手背和手指:拍打脚时,需将脚踝内外侧、脚背、脚底都拍透。
1、拍手:双手先正反拍打再握拳里外拍再是指指肚对击拍再十指交叉搓擦来促进微循环调理内脏,舒内脏压力。
2、拍打头部:双手先拍头顶百会穴再两侧再后头再拍后颈部;对头疼头晕发麻小脑萎缩,脑血栓后遗症有效果。
3、拍打整个面部,重点是眼睛:如果能坚持每天15分钟的自由拍打,一个月下来能减轻100度。
全身经络拍打操,每天坚持拍,防病健身体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套拍手操,操作简单,特别适合日常养生保健。
希望大家坚持下去,日久见成果!第1节:拍指尖方法:双手手臂向上拍打50下,手指放松功效:调节末梢血运,加强动能,激发全身活力第2节:拍肩(肩井)方法:双手交叉拍两侧肩井穴50下,拍的时候手掌往下压功效:治疗肩颈背疼痛,头晕头疼耳鸣等第3节:拍肘(尺泽)方法:双手交叉拍打50下,先拍上方(尺泽穴),后拍下方(少海穴)功效:缓解网球肘、咳嗽、鼻塞、焦虑,抑郁等第4节:拍腕(太渊、神门)方法:手掌从上往下拍太渊穴,手掌从下往上拍神门穴各50下功效:对失眠、咳嗽、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阻,小儿哭闹有效第5节:拍胸(中府、云门)方法:手掌拍中府、云门两穴附近50下,同时向后扩肩胛功效:缓解肩背痛、呼吸系统、咳嗽、咳喘、便秘等第6节:拍肋(期门)方法:双手拍打期门穴附近50下功效:疏肝解郁、胸痛、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第7节:拍大腿根部(髀关)方法:拍打大腿根部腹股沟髀关穴附近50下功效:腰腿痛、肚子疼、下肢麻凉第8节:拍臀(环跳穴)方法:双手拍环跳穴附近功效:腰腿疼、臀部疼(梨状肌损伤)第9节:拍肚脐(神阙、关元俞穴)方法:双手一前一后交叉,拍打神阙、关元俞穴附近功效:缓解小腹凉、腹痛痛经、月经不调、腹泻便秘、老年遗尿遗精、尿频等第10节拍膝盖(犊鼻穴、血海穴、伏兔穴、足三里穴)方法:脚蹬矮凳,大小腿呈90度左右,拍打50下功效:膝关节疾病、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痛经、糖尿病辅助治疗第11节:拍大腿(殷门穴)方法:拍殷门穴附近功效:腰腿痛、下肢静脉曲张、遗尿、下肢麻木第12节:拍小腿(承山穴)方法:拍打承山穴附近功效:腰腿痛、下肢静脉曲张、遗尿、下肢麻木第13节:摔涌泉方法:双脚掌分别击打地面50下功效:头疼头晕、便秘、嗓子疼、喑哑、身痛肢冷第14节:拍头方法:双手指腹拍打50-100下(微闭双目)功效:头晕头痛、头为诸阳之会、颈肩疼、失眠等。
拍打百会的作用功能主治1. 什么是拍打百会拍打百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适当的拍打刺激,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健康的效果。
2. 拍打百会的作用拍打百会可以刺激体内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活化身体机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3. 拍打百会的功能拍打百会具有以下功能:3.1 缓解头痛和眩晕通过对百会穴的拍打,可以缓解头痛和眩晕的症状,改善头部血液循环,舒缓疲劳。
3.2 改善失眠问题拍打百会可以促进睡眠,改善失眠问题。
通过刺激百会穴位,调整身体的生物钟,帮助入睡和睡眠质量的提高。
3.3 缓解颈肩疼痛百会穴位位于颈部的后正中线上,拍打百会可以有效缓解颈肩疼痛,促进气血循环,放松肌肉。
3.4 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通过刺激百会穴位,可以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改善脑部的氧气供应,从而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3.5 缓解压力和焦虑拍打百会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刺激百会穴位可以平衡身体的能量,促进情绪的舒缓。
3.6 改善眼部疲劳和视力问题拍打百会可以改善眼部疲劳和视力问题。
百会穴位位于头顶正中央,刺激该穴位可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和改善视力问题。
4. 拍打百会的主治拍打百会在中医中被广泛运用于以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失眠和睡眠问题•颈肩疼痛•头痛和眩晕•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眼部疲劳和视力问题•焦虑和压力5. 如何进行拍打百会进行拍打百会时,首先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坐直或站立。
然后,用掌心轻轻拍打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位,用力适中,拍打的频率可以根据个人感受调整。
6. 注意事项•拍打百会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宜用力过猛,避免对头部造成过度刺激。
•孕妇、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拍打百会。
•如果拍打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拍打,并咨询医生意见。
以上就是拍打百会的作用功能主治的介绍,拍打百会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保健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以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中西医讲解五“窝”,随手拍一拍,祛病又延寿,提高免疫力。
第一窝:腋窝中医: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
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祛除心脏火郁毒素。
按揉这个地方,以疏通这口“井”。
西医: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尤其适用乳腺不好的女性)拍打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捏拿极泉穴,每次约3分钟;左手上抬,用右手掌拍打左腋下,同样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操作5遍。
第二窝:腘窝(又膝窝)中医:腘窝处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拍打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此穴走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的通道,而委中穴是这条通道上的“排污口”。
西医: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
拍打方法:用朱砂常连续用力拍打5-10分钟,直到瘀斑、痧点等病理反应物显出。
1-2周拍打一次,身体就会通过自我排毒的方式来消灭这些毒素和垃圾,另外,如果觉得压力很大时,也可以通过拍打这个窝来减压。
第三窝:肚脐中医:在脐中部,脐中央有个穴位名为神阙,穴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
加之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还能健脾胃、理肠止泻。
本穴除治中风脱症,厥逆之痰外,还可用治腹泻、绞痛、脱肛等症。
一般不针,可纳炒盐,外敷姜片灸之。
西医: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
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
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拍打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50-100次。
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
此穴更宜艾灸!第四窝:肘窝中医:肘窝处有曲泽和尺泽两穴位,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拍打这个部位可以排除心肺的火气和毒素,如果您近期出现了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现象,那就是你心肺的火毒壅盛了。
最齐全的穴位拍打经络拍打操人体的经络就像线路,脏腑就像灯泡,穴位就是连接线路与灯泡的开关,它影响着身体的气血运行与能量流通。
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正确刺激穴位,就能轻松地防治一些慢性病。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经常拍打穴位。
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使人体阴阳平衡。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穴位分布、经络走向,将人体50个主要穴位与健身操有机结合在一起,研发了一套“永新穴位保健操”,它集降三高、养生、健身于一体,长期坚持既可缓解三高患者的病情,也可在人体保健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功效。
经络拍打健康操基本动作示意图及功效1对击十宣穴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左右共10个。
属于奇穴。
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起到降压、预防眩晕的作用。
【取穴方法】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个穴位【功效】清热开窍。
辅助治疗: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
可缓解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2对击八邪穴八邪穴是人体48个经外奇穴之一,“八”,这里指数量,双手手背共有8个穴位点,“邪”,指的是邪气,疏通局部气血,预防各种致病因素入侵身体。
故名“八邪”,动作刺激到的是位于我们手指指缝的八邪穴。
【取穴方法】八邪穴的准确位置位于手指背面,微握拳,第1~5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共有8个穴位。
【功效】可缓解各种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
3撞击虎口穴(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
原穴,由于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大肠经是肺经的表经,而且合谷与肺经的络脉直接相通,故此穴可以宣肺理气,疏风解表,调汗泻热,是治疗表证的要穴。
对于汗证,此穴有双向调理作用,无汗可发汗,汗多可止汗。
合谷穴其实一个保健穴,就算平时没有什么病的情况下,按揉它对身体也有好处。
大肠经原穴。
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正常人每天清晨拍5分钟,就可以激发全天的活力。
若想尽快治好难缠的疾病,必须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时,狠狠地拍手,不要怕痛,也不要怕耗费时间。
一、拍手保健:十步曲1、虎口平击36次。
2、虎口交叉互击36次3、手掌侧击36次。
4、手腕互击36次。
5、十指交叉互击36次。
6、左拳击右掌心36次(然后右拳击左掌心36次)7、手背互拍36次8、全手鼓掌(十个手指尖要相对)9、拍手心(今天一百,明天二百,后天三百,直到一千):可健心、肝、脾、肺、肾。
10、拍指尖:两手指端互相击打二、搓耳保健:每天搓耳、拉耳至发热三、搓脸保健四、体操保健拍手疗百病手部养生操附图全解2011-09-28 19:49:56| 分类一、拍手功拍手功锻炼之时,两手掌强烈地互相拍击,必可震动手上六经井穴的气血,使之畅旺,从而使肺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心包经与三焦经之气源源不竭,这些气自可流向体内,补养心脏、肺脏以及大小肠、三焦。
我们如果希望脚上的六经的气也一起畅旺起来,光拍手是不够的。
最好是一面拍手,一面走路或原地踏步,这样手脚并用,十二经的气血才会整个动起来。
根据手掌反射区的理论,练拍手功便可以治疗全身百病,但若根据中国传统经络学的理论,拍手只能获得一半的效用。
因为吾人全身共有正经十二条,手上有六条、脚上有六条,每一条正经,其气之源头称为井穴,十二条经的井穴,位置皆在指端或趾端,只有肾经的井穴—涌泉,位于脚底,是个例外。
以中国经络学的理论来说,保持十二经的气血通畅,乃是吾人健康的基础。
我们的脚上共有六条经,它们是肝经、肾经、胆经、膀胱经、胃经、脾经,如果脚部不运动,脚掌不受刺激,那么脚上六经就会气血不足,从而减弱肝胆、脾胃、肾膀胱之功能。
1、练拍手功消脾气:现代社会流行一种身心官能症,又称为忧郁症,或称为神经衰弱症,这种人自制力非常地弱,他们无力改变悲观、失望、沮丧、低沉的心态。
练拍手功可以排出五脏六腑乃至全身各部位的火气。
许多人自从练了拍手功之后,的确自觉脾气好了很多,不再容易生气。
最全穴位拍打详解,治疗百病!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养生保健,未病先防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养生保健的有很多,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穴位的养生--穴位拍打养生操,穴位的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方法之一,只有正确的进行穴位养生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穴位拍打养生操,简单易学,老少皆宜、不限场地,是您工作休余养生保健,祛病防病的不二之选。
拍打的注意事项1.对疼痛过敏者,不宜拍打。
2.昏迷、急性创伤、严重感染部位,不宜拍打。
3.女性经期、妊娠期,不宜拍打。
4.拍打后,积滞严重者,可选用热敷或药酒轻揉,不宜用冷水。
5.同一部位如果痧未退,不要带痧拍打,待淤滞之状消失后再进行拍打。
6.拍打时应避风,不可用电扇或空调直吹,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引起新的疾病。
7.遇心慌、心悸、发烧、炎症、出血、疮疖等病时,可暂停拍打。
8.如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白、或冷汗、或脉搏过快等反应,应立即停止拍打,可平卧并喝一些温热的糖水或盐水。
9.拍打前后可饮热水,补充水分,防止头晕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物排出。
10.拍打后洗浴要在3小时后并要用热水,不可用凉水。
穴位操人体的经络就像线路,脏腑就像灯泡,穴位就是连接线路与灯泡的开关,它影响着身体的气血运行与能量流通。
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正确刺激穴位,就能轻松地防治一些慢性病。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经常拍打穴位。
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使人体阴阳平衡。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穴位分布、经络走向,将人体50个主要穴位与健身操有机结合在一起,研发了一套“永新穴位保健操”,它集降三高、养生、健身于一体,长期坚持既可缓解三高患者的病情,也可在人体保健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功效。
穴位健康操基本动作示意图及功效1、对击十宣穴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左右共10个。
属于奇穴。
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拍打全身治百病简单有效(附上拍打最全资料)拍打面部可舒展皱纹、祛斑、活肤、增强皮质弹性,起到美容作用。
拍打眼部主要是缓解疲劳,辅助治疗近视眼,如果能坚持每天15分钟的自行拍打,一个月下来能减轻100度。
1拍打整个头部,重点是百会穴拍打头部主要对头疼、头晕、发麻、小脑萎缩、记忆力减退、脑血栓后遗症有显著作用。
拍打百会穴主要针对高血压、失眠,同时对颈椎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根据每个人的个体病情不同,感受也有所不同,表现情况有头胀、头闷、深度有痛点等,气血畅通后不适感会自然消失。
2拍打整个面部,重点是眼睛拍打面部可舒展皱纹、祛斑、活肤、增强皮质弹性,起到美容作用。
拍打眼部主要是缓解疲劳,辅助治疗近视眼,如果能坚持每天15分钟的自行拍打,一个月下来能减轻100度。
3拍打囟门及前额拍打囟门可治疗感冒发烧、过敏性鼻炎、鼻塞,及因感冒引起的头疼等症状,轻者几十下,重者上百下就可畅通。
拍打前额时有针刺的感觉,等拍到有温热感时,不适现象即可消失。
4揉按脖颈,轻击颈椎脖颈这个部位经络、动脉静脉都很丰富,揉按这里会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对落枕、扭伤、淋巴上火、嗓子痛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轻轻拍打颈椎可缓解颈椎增生、钙化,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恶心和脖颈僵直等症状。
经常用双手揉脖颈是最好的护理方法,可使大脑气血充足畅通,延缓衰老。
5拍打中府穴拍打中府穴对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有明显效果,每天坚持自己拍打20分钟,一个月的时间基本可以停止用药,继续坚持就会痊愈。
拍打中府穴对咽炎、口腔溃疡等治愈率也很高。
冲击力能穿越心包、肝胆乃至整个胸腔,是辅助调理内脏的最佳选择。
拍打中府穴时会出现胸闷、肺部痛、气胀、难受的感觉。
坚持拍打不适感会逐渐消失6拍打胳膊拍打胳膊主要缓解肩臂酸、麻、胀痛、筋膜结节、无力或颈椎引起的血液不畅通等症状,对因类风湿引起的手腕、手指肿痛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拍打过后会感觉很累、无力,有肿痛或出痧的现象。
7拍打双肋拍打肝胆区域和脾脏、胰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拍打冲击功法每天坚持一遍百病不见说明拍打冲击功法是指以适当的力度用手拍打身体相对穴位,通过拍打冲击的力量,打通身体微循环,恢复人体自愈力的一种自然积极疗法。
每个动作人直立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掌与地面成内八字型,全身放松。
第一节拍打头部百会穴位置:(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手法:二手伸直,手心朝下,手掌自然落下,用的是腕力,利用两手臂,自然放松的拍打头顶部位,两手交替着拍打20下。
作用:头部百会是百脉聚会之处,头部穴位非常丰富,拍打头部可使振动深入传导,扩散到整个脑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血流量,改善大脑的营养供给。
起到清脑爽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对头痛、头晕、耳呜、耳聋,视力减退、失眠、健忘、面瘫、高血压、视力减退,中风偏瘫、脑瘫、脱发、感冒等有防治和恢复的作用。
第二节:拍打大椎+耻骨位置: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耻骨位于小腹一部,肚脐下面一掌男女生殖器偏上位置。
手法:一手掌心包住另一手背、二拇指轻轻合上并在一水平面上,两手形成一个拳头,运用手臂自然甩动,如够不到大椎穴,可稍微弯点腰。
大椎穴是人体的一个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椎穴受淤堵导致气血不能上于头部,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耳鸣等,同时会引起肩周炎、手麻等,经常拍打大椎对咳嗽、小儿惊风、嗓子痛、颈椎疼、耳鸣、头晕感冒等防治和恢复作用。
拍打耻骨对子宫脱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缐肥大等有防治和恢复的作用。
拍打36下。
第三节:拍打肩部打36下位置:肩颈穴(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在斜方肌上)手势:一手拍击肩膀六下,另一手自然甩动,按在一边腰背上,二脚轮换踏脚,然后再交替拍打20下。
作用:对肩背痛,落枕肩周炎、肩周炎、肩关节痛,抬举困难,肩胛受凉引起的酸痛僵硬,手臂麻木和周边结节,通过拍打有防治和恢复作用。
第四节拍打肺部位置:(锁骨下方凹陷下云门、中府锁骨往下三指的位置)手势:二脚不动用空心拳,左右两边交替拍打36下。
你拍-我拍-7招拍出好身体作者:贾超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第8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贾超人体内脏在体表器官上都可找到相应的反应点,通过刺激这些反应点,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颈后拍手松肩臂动作要领:两手上举,双手在颈后或头部上方相互拍击,使肩臂部肌肉有规律地进行屈伸运动。
重复8个八拍。
功效:有助增强肩部活动,疏通肩臂部的气血。
合掌相击荡气血动作要领:目视前方,垂手直立,保持心境平和。
配合呼吸,缓缓抬起两手,与心同高。
双手合掌相击,震荡周身气血。
重复8个八拍。
功效:有助调节人体阴阳,促进气机的正常升降浮沉,具有整体调节全身气血通畅的作用。
手心相击强脏腑动作要领:两手掌心相对,十指微微向外翘起。
然后拍打双手,使两手掌心在拍打过程中相互击打。
重复8个八拍。
功效:有助刺激内脏反应区,可产生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促进脏腑功能。
掌根相击固本元动作要领:两手置于胸前,使两手掌根互相贴合,同时十指微张。
接着拍打双手,使两手掌根互相击打。
重复8个八拍。
功效:有助刺激人体下焦反应区,促进盆腔器官功能,可强壮泌尿系统。
空掌相击通心肺动作要领:十指微屈,使两手呈空心掌状。
两手对拍,使两空掌互相拍击。
重复8个八拍。
功效:可刺激心肺部及胃肠道反射区,增强其生理功能。
握拳相击利肩颈动作要领:两手握拳,放置于胸前,然后使两手手背处的中节平面相互贴合。
然后拍打双拳,使两手背的中节平面处相互击打。
重复8个八拍。
功效:此式可刺激人体头颈部的反射区,促进颈肩部的气血运转,有利于疏通颈肩部经络。
掌背相击壮腰脊动作要领:先以左手手掌拍击右手手背8次,再以右手手掌拍击左手手背8次,左右轮换,重复8个八拍。
功效:有助刺激胸腰骶椎的反射区,可强壮人体腰脊功能,疏通周身气血。
(摘自《当代健康报》)。
拍打七个穴位,让你神清气爽2019-09-30健康零距离头痛、头晕、头木、眼干、眼痛、鼻塞、记忆听力下降都是脑袋问题。
现代人几乎每天都被这些症状困扰。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迅速解决这些问题?拍打头部“七点”可立刻解决这些症状。
而且坚持经常拍打“神奇四点”,头部及身体其他问题都会得以调理和恢复。
实践证明,整体完成四点拍打,头脑清爽,眼睛明亮,呼吸通畅,心神安定有如“脱胎换骨”。
一、拍打“印堂穴”拍打球离印堂穴约一拳头宽,迅速弹击此穴,力度以自己感觉适应为佳,平时保健拍200次为宜。
调理头痛头晕鼻塞等问题不低于500次。
别偷懒哦,拍后即刻体验到它的神奇。
拍此穴不只可以解决脑袋问题,也有强大的安神、降压,清心功能。
有的人拍完烦躁的心情一扫光。
二、拍打“百会穴”“百会”为百脉交汇之意,拍打此穴不只可治疗头部问题,其他问题也会兼顾到。
此穴有镇痛、降压,醒脑等主要功效。
拍打球距离头部约一拳头,迅速弹击拍打,平时保健拍打200次为宜。
调理头痛头晕鼻塞等问题不低于500次。
如果调理血压问题还要加时加次,以局部调理带动全身康复,非此穴莫属。
三、拍打左耳以耳孔为中心,球离耳约一拳,迅速弹击,拍耳不宜过重,以自己适应为宜,初次拍耳以200次左右即可,耳朵较嫩不宜多拍,适应后可加时加量。
耳朵汇集人体所有器官反射区,拍耳朵也在调理整体。
肾开窍于耳,拍耳朵还可以提肾气、强听力等显著功效。
四、拍打右耳双耳兼顾,一个不能少。
拍完左耳拍右耳,力度和次数与左耳一样。
五、拍打臀部人体有两条重要的经络,连接着臀部和大脑,这便是膀胱经和督脉。
其中,人体臀部中间的尾骨处,有个穴位叫长强穴,是督脉的七点,敲打尾骨和臀部的承扶穴(臀横纹重点)可以刺激带脉与膀胱经运行,从而起到改善脑补供血的目的。
六、敲打膝关节膝关节附近有人体的重要养生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以及曲泉、阴谷等。
踝关节周围则聚集了人体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的原穴,这些穴位能为全身脏腑气血运行提供原动力,所以动动它们也能让头脑清醒起来。
拍两腘就是给自己“血透”,图文详解展开全文拍两腘就是给自己“血透”——肝邪聚腋窝,心肺邪聚肘窝,脾邪聚大腿窝,肾邪聚膝腘窝★增强免疫力——用八虚拍击法八虚("八"是指人体的八个关节,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五脏有病又可以通过拍打某个部分起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
拍打八虚就是通过经筋来调整人的气血,融养生保健治病于一体。
通过拍打将体内代谢产物“痧”这种毒废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排出体外,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同时这种过程又增强了人体的“自我免疫”。
一、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
古人认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
肘窝部分实际上还藏着两个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
尺泽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作用,对口腔异味、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便秘、腹胀、口干,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曲泽穴有降逆、镇惊、泄热、宁心的作用,对中暑、平时有心慌气短的症状,以及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身热、心烦、呕吐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通过拍打肘窝,这两个穴位同时也就疏通了,还不用费心去找穴位,一举两得。
1、心肺疾病,常常能在其肘窝部位摸到一个压痛点,轻轻一点患者就能痛得叫起来,而正常人则没有这种情况。
有痛点就证明此处有淤阻,也印证了邪气滞留于此的观点。
处理这种情况,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拍打它,使淤邪散开,则正气自复,邪气自然无从所留。
早晨起床后,在肘窝处轻轻捏一捏拍一拍,找找是否有硬结或者痛点,如果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就说明身体需要及时调理了,那就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拍打的次数,将痛点或者硬结拍散开。
有的人也可能摸到痛点,但是到医院里面却检查不出疾病,查不到问题,并不表明身体没有问题。
很多所谓的"亚健康"患者,用仪器诊断指标基本都合格,如果不及时处理,大部分都会发展成疾病。
冲击养生:自己拍打治百病(常用拍打部位图示)
人体得病的原因很多,但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疾病,其结果都是造成某个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气血不通畅。
中医讲“不通则痛”,因为气血不通才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的产生。
而通过持续不断的拍打气血不通的部位,就可以使得气血恢复畅通,从而各种不适症状也就自然消失,身体也就能够自然恢复健康。
这种拍打的方法既简单有效又很方便操作,而且身体很多部位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拍打,通过自己拍打就可以治好身体的很多疾病。
既不需要花钱打针吃药,又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是一种纯天然、绿色、健康的祛病、养生、保健的方法。
下面就向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各种常见疾病的拍打部位和拍打方法:
一、百会穴
1、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心,如上
图红点所示。
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的中点来简
易取此穴。
(拍打时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穴位点,而
是围绕穴位周围这个面。
)
2、百会穴的功效:拍打百会穴可以治疗头痛(包括
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头胀,头脑昏沉不
清醒,总好犯困,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高血压,
低血压,脑血栓,小脑萎缩等疾病。
3、拍打方法:身体和手臂放松,用手掌心不断拍打,
每次拍打20分钟以上,每天拍打2—3次,拍打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另外拍打力度越大效果越好,但要循序渐进由轻到重,逐渐加大力度,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
注意:脑出血患者不能拍打头部。
另外:晚上九点以后不要拍打头部百会穴,可以拍打脚底涌泉穴。
二、涌泉穴
1、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
底凹陷处,如上图黑点所示。
2、涌泉穴的功效:拍打涌泉穴可
以辅助治疗失眠,高血压,神经衰
弱,脑出血后遗症等。
因为脚底属
于血液循环和神经末梢,离心脏也
最远,常拍打涌泉穴可以起到引血
下行的作用,从而畅通全身的气血循环,改善全身的脏腑功能。
3、拍打方法:坐在椅子上或沙发上,可以把一只脚搬到另一条腿上,用手掌用力拍或者用拳头用力砸脚心,还可以到室外用力跺脚。
另外慢跑也可以促进足底的气血循环。
三、各脏腑器官的拍打
人体内脏分布图
1、心脏
(1)心脏位于胸腔偏左侧,如上图所示。
(2)直接拍打心脏部位和心脏对应的后背位置(后心),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衰、慢性心梗等。
男同志可以直接拍打心脏部位,包括心脏周围这一片;女同志可以拍打胸口和两乳房中间以及乳房上下两侧和乳房外侧(拍打乳房周围同时可以治疗各种乳腺疾病)。
但是心脏刚做过手术的不能直接拍打心脏部位,如果做完手术超过一年也可以轻拍。
(3)拍打时以掌心拍打为主,胸口和乳房两侧也可以握拳拍打。
拍打时重点拍打心脏和后心位置。
心脏部位拍打力度不需要很大,能感受到拍打的力度穿透到身体内部就可以。
后心位置自己不方便拍打的可以让家人帮助拍打。
2、肺脏
(1)肺脏位于胸部左右两侧,如上图所示。
(2)直接拍打肺脏可以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咽炎,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等,同时可以治疗甲亢,扁桃体炎,以及各种皮肤过敏症。
(3)拍打时可以用掌心拍,也可以握拳用拳面拍,左右两侧肺部都要拍打。
可以两条手臂甩开来交替拍打左右两侧。
治咽炎、甲亢、扁桃体炎配合拍打咽喉两侧(此处拍打力度要轻)。
3、脾脏和胃
脾胃肝胆位置图
(1)脾胃位于左侧肋骨下面,如上图所示。
(2)拍打脾胃可以治疗各种脾胃疾病,如:胃寒,胃痛,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脾肿大等。
配合拍打肚脐及小腹部可以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如:便秘,腹泻,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可以清理肠道宿便,具有减肥的功效。
(3)拍打脾胃用掌心拍,肚脐和小腹部可以两手握拳站着拍,两个胳膊放松、抬高而后自然落下的力度就可以。
4、肝脏和胆囊
肝脏位置图
(1)肝胆位于右侧肋骨下面,如上图所示。
(2)拍打肝胆部位可以治疗各种肝胆疾病,如: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胆囊息肉等。
中医讲“肝主情志”,情绪易烦躁、易怒、易波动的人,经常拍打肝脏可以有效改善情绪状态。
(3)拍打时用掌心拍,力度不需要太大,但要感受到力量的穿透性。
同时配合拍打肝胆对应的后背位置。
注意:有胆结石的人不能直接拍打胆囊部位,因为胆管太细,即使胆结石拍下来也很难通过胆管排出来,很容易被卡住。
5、肾脏
肾脏位置图
(1)肾脏位于腰部脊柱的两侧,如上图所示。
(2)拍打肾脏和腰部可以治疗肾虚,腰酸、痛,腰间盘突出等。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根本”,经常拍打肾脏和腰部可以增强肾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另外增强肾气、提高免疫力除拍打肾脏和腰部以外,还可以沿颈部大椎穴一直拍打到尾椎。
(3)自己拍打时可以两手握拳,用拳背面拍打肾脏和腰部以及整个脊柱。
注意肾脏和腰椎部位拍打力度不要太大。
四、大椎穴
大椎穴
1、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
可以低下头来,用手摸到颈后突起最大的脊椎骨下面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2、大椎穴的功效:拍打大椎穴可有效治疗颈椎病,配合拍打肩部可治疗肩周炎。
3、拍打方法:大椎穴一般自己不方便拍打,可以家人之间互相帮助拍打。
五、环跳穴
环跳穴
1、环跳穴的位置:如上图中白圆点所示。
简易取穴方法:身体站立以后臀部绷紧,两个臀部出现凹陷的部位就是了。
2、环跳穴的功效:可治疗腰痛(配合拍打尾椎),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配合拍打尾椎和腹股沟)等腰胯部关节疼痛。
3、拍打方法:可以用掌心或者握拳拍打,也可以用肘尖按揉。
此处肌肉较厚,所以拍打的力度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