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自己拍打治百病:常用拍打部位图示及解说(完美整理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6
八式穴位拍打功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贵在分享!功法歌诀八式穴位拍打功,双手相搓开劳宫。
一拍天枢脐边找,健脾养胃功效奇。
二拍气海脐下寻,益肾延年不老功。
三拍神阙脐正中,生死命门少人修。
四拍中府乳上找,谓理气血应手取。
五拍膻中两乳间,开胸烟气解郁遏。
六拍百会头当顶,六阳魁首须仔细。
七拍肩井手交叉,肩臂疼痛即时疗。
八拍尾椎使拳法,祭起龙骨长精神。
背后七颠百病消,八式拍打至此终。
预备式:自然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或微内扣,双膝微弯,膝不过足,涵胸拔背,头顶项竖,呼吸自然,气沉丹田,精神贯注,目视前方;双臂合抱于小腹前,掌心相对,虚腋圆臂,松肩坠肘;下缩谷道,上搭鹊桥,吐唯细细,纳唯绵绵;肩井涌泉应相对,百会会阴成一线。
待上式静站10分钟左右,然后将双手轻轻上举,当举至与乳同高时,双掌相合,掌心相对,掌指朝前;双掌相互交错,连贯相搓娄和十次,至双掌发烧时,即可做以下拍打功法。
每次拍打前都必须将双掌搓至极热,后不再述。
说明:起势在医家和武当武术中即谓混元桩,它与太极、八卦等混元桩功法功理基本相同。
医家谓肩井穴为井口,而脚底之涌泉为泉水,故井口必须与泉水相对;百会穴与会阴穴天地阴阳相对,自然会使三田合一,三线贯通,使周天运转自如。
一拍天枢脐边找,健脾养胃功效奇。
由预备式始,当双掌搓至极热时,双掌心劳宫穴对准脐旁两侧的天枢穴,先用左掌拍打,再用右掌拍打,左右交替,双掌同时拍打,力度适中,共拍打七次。
拍打结束后,双掌掌心相贴搓至极热,双掌劳宫穴紧贴两侧天枢穴,先顺时针揉摩七次,再逆时针揉摩七次。
要点说明:1、天枢穴位于脐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募穴,能分利水谷,降浊导滞,和营调经;天枢又为胃之枢纽,导痰行滞,引胃气下行,调理以治气,故其主治各种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
故拍打按摩均可起到健脾养胃之目的。
2、拍打时,两手同时进行,速度快慢适中,自然用力。
自己拍打治百病常用拍打部位图示百会涌泉各脏腑器官(心肺脾胃肝胆肾)大椎跳环5个部分常用拍打部位图示自己拍打治百病人体得病的原因很多,但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疾病,其结果都是造成某个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气血不通畅。
中医讲“不通则痛”,因为气血不通才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的产生。
而通过持续不断的拍打气血不通的部位,就可以使得气血恢复畅通,从而各种不适症状也就自然消失,身体也就能够自然恢复健康。
这种拍打的方法既简单有效又很方便操作,而且身体很多部位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拍打,通过自己拍打就可以治好身体的很多疾病。
既不需要花钱打针吃药,又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是一种纯天然、绿色、健康的祛病、养生、保健的方法。
下面就向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各种常见疾病的拍打部位和拍打方法:一、百会穴1、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心,如上图红点所示。
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的中点来简易取此穴位。
(拍打时不必拘于具体的穴位点,而是围绕穴位周围这个面。
)2、百会穴的功效:拍打百会穴可以治疗头痛(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头胀、头脑昏沉不清醒,总好犯困,小脑萎缩等疾病。
3、拍打方法:身体和手臂放松,用手掌心不断拍打,每次拍打20分钟以上,每天拍打2—3次,拍打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另外拍打力度越大效果越好,但要循序渐进由轻到重,逐渐加大力度,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
注意:脑出血患者不能拍打头部。
另外:晚上九点以后不要拍打头部百会穴,可以拍打脚底涌泉穴。
二、涌泉穴1、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凹陷处,如上图所示。
2、涌泉穴的功效:拍打涌泉穴可以辅助治疗失眠、高血压、神经衰弱、脑出血后遗症等。
因为脚底属于血液循环和神经末梢,离心脏也最远,常拍打涌泉穴可以引起血液下行的作用,从而畅通全身的气血循环,改变全身的脏腑功能。
3、拍打方法:坐椅子上或沙发上,把一只脚搬到另一条腿上,用手掌用力拍或用拳头用力砸脚心,还可以到室外用力跺脚。
另外慢跑也可以促进足底的气血循环。
经常拍打这些部位通气血防疾病助长寿2015-06-03 07:09:40|我要分享打印中医理论中,人体有些部位是养生的重点,常常按摩拍打一些部位,并加以养护,能够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但是你知道都应该按摩哪些部位吗?又是怎样按摩拍打才能达到这些效果呢?大公健康就带你了解一下。
拍打身体有什么好处?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遍布经络、穴位,这些经络、穴位与我们的生命状态有着很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这些经络、穴位就可以达到疏通气血、壮身骨的作用。
拍打身体就是用自己的手掌或者拳头拍击身体,通过拍打让身体气血、肌肉得以舒展。
具体通过拍打部位不同,刺激不同的穴位,效果也是有差别的。
例如拍打双肩部位,就可以强壮筋骨、活动关节,防治肩酸、肩关节炎、老年性关节僵硬等症状。
其余部位类似,通过拍打可强筋健骨外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相应部位代谢。
拍打这些地方强身健体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
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
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
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
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
中西医讲解五“窝”,随手拍一拍,祛病又延寿,提高免疫力。
第一窝:腋窝中医: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
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祛除心脏火郁毒素。
按揉这个地方,以疏通这口“井”。
西医: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尤其适用乳腺不好的女性)拍打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捏拿极泉穴,每次约3分钟;左手上抬,用右手掌拍打左腋下,同样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操作5遍。
第二窝:腘窝(又膝窝)中医:腘窝处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拍打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此穴走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的通道,而委中穴是这条通道上的“排污口”。
西医: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
拍打方法:用朱砂常连续用力拍打5-10分钟,直到瘀斑、痧点等病理反应物显出。
1-2周拍打一次,身体就会通过自我排毒的方式来消灭这些毒素和垃圾,另外,如果觉得压力很大时,也可以通过拍打这个窝来减压。
第三窝:肚脐中医:在脐中部,脐中央有个穴位名为神阙,穴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
加之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还能健脾胃、理肠止泻。
本穴除治中风脱症,厥逆之痰外,还可用治腹泻、绞痛、脱肛等症。
一般不针,可纳炒盐,外敷姜片灸之。
西医: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
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
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拍打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50-100次。
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
此穴更宜艾灸!第四窝:肘窝中医:肘窝处有曲泽和尺泽两穴位,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拍打这个部位可以排除心肺的火气和毒素,如果您近期出现了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现象,那就是你心肺的火毒壅盛了。
经络拍打养生法一、身体5个部位的经络拍打养生法经络拍打法通过对身体做一些简单的拍打动作,从而达到通经活络、强筋壮骨、活动关节的效果,更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1、拍打头颈部:站立或坐在椅子上,双目平视前方,全身放松,沉肩坠肘,然后举起双臂拍打头颈部。
左手拍打左侧,右手拍打右侧。
先从后颈部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到前额部。
再从前额部向后拍打,直到后颈部。
如此反复5~8次,心中默数数字,精神宁静,呼吸自然。
2、拍打肩部:站立或正坐于椅上,用左手拍打右肩,用右手拍打左肩,每侧拍打100次。
可防治肩痛、肩酸、肩周炎及肺不张等。
拍打双上肢用左手拍打右上肢,用右手拍打左上肢。
拍打时要周到,上肢的四周都拍遍,一般每侧拍打100~200次,可预防或缓解上肢肌肉发育不良、上肢麻木、肢端紫绀及半身不遂等。
3、拍打胸背部:冬天应脱掉棉衣。
取站立姿势,全身自然放松,然后双手半握拳。
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
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拍打完胸部再拍打背部。
手仍半握拳,然后用左手伸到头后去拍打右背部,再用右手拍打左背部,每侧各拍打100次。
胸背部有丰富的胸壁神经和脊神经,支配人体运动及心肺功能。
拍打胸背可刺激胸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通过神经传导,增强内分泌功能。
可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及肌肉发育不良。
4、拍打腰腹部: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后腰部左右转动。
随着转腰动作,两上肢也跟着甩动。
当腰向右转动时,带动左上肢及手掌向右腹部拍打。
同时右手向右腰部拍打。
如此左右反复进行,手掌或拳有意识地拍打腰部、腹部,每侧各拍打200次。
5、拍打双下肢:正坐在椅子上,先拍打左腿,左脚放在矮凳上,使整个下肢放松。
用双手从上到下、从里向外,再从下到上、从外向里,由大腿到小腿进行拍打,然后再换拍右腿。
一般各拍打200次。
每天拍打身上这5个地方,补足肾精、强健心脏,无病一身轻松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肾虚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国。
现在由于生活压力大,很多年轻人为了生活而拼命的工作,结果钱没赚到多少,身体反而虚了,肾也亏了。
肾为什么会虚呢?有些人因为乱吃乱喝,熬夜,纵欲导致肾的调理机制混乱,造成肾气不足,肾精无法生成,引起肾虚,肾亏空。
严重的甚至会早泄,阳痿,虚弱不举。
很多男人由于肾虚,回到家之后,匆匆吃饭,然后洗澡睡觉。
这个时候,已经等待很久的妻子,内心早已情欲大发,然而等来的不是亲吻与拥抱,却是你的冷落。
长时间下去,妻子就会嫌弃你的“虚弱”,导致夫妻感情出现破裂。
其实肾好的男人身上大都有这4个“共性”,有一半以上就恭喜你了。
1、腰好平时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但等到肾发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差距了,这时候腰部容易出现酸软无力,走路也没力气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的腰和肾是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的,肾脏能够滋养我们的腰部,肾发虚的时候腰部得不到滋养,自然也就变得无力。
2、听力好这个也是平时没感觉的,但如果感冒或者肾气不足的时候,就有明显的感受,那就是听力会下降许多。
中医认为,肾气的旺盛和衰竭直接会影响到耳朵的听力,肾好、肾气足的人听力自然就好。
如果肾不好、肾气不足则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还会伴有耳鸣、心烦、注意力下降等症状。
3、毛发好毛发好不好与肾好不好有很大关系的,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也就是说头发为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又为人体血气盈亏的标志。
我们的毛发的疏密、润燥、泽枯、韧脆等状态,均能够反映人体脏腑气血的状况。
如果我们的毛发旺盛,乌黑亮丽,则说明我们的气血很足,肾气也足。
男人肾部保养是必要的,肾部保养的好处有很多,可提高自己的“战斗力”,让夫妻生活更加圆满。
肾的问题永远都是男人逃避不了的世界难题,肾虚的人实在太多了,甚至有媒体报道,中国男人90%都肾虚,都需要补肾那么肾部保养手法或者方法是什么呢?在广场、小公园看见一群大妈大爷在锻炼身体,很多是拍打身体,其实就是拍打经络,经常对这些经络穴位进行按摩拍打,补足肾精、强健心脏,没病一身轻松!拍涌泉穴脚底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部位,但是它的作用却至关重要。
穴位操(认识拍打的穴位)1、大陵穴:位置: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2、阳池穴(左)3、阳池穴(右)位置:位于腕背横纹中点处,(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和腕痛、消渴、疟疾,女性手脚冰凉。
(经常按揉此穴,能够治疗“鼠标手”-肩肘腕综合征)4、三间穴位置:位于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五官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手指肿痛,肩关节周围炎。
5、後溪穴位置: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内肉际。
主治: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6、合谷穴(左)7、合谷穴(右)位置: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主治:牙龈疼痛、牙疼痛、三叉神经痛、赘疣、眼睛疲劳、喉咙疼痛、面部神经麻痹、耳鸣、口眼歪斜、打嗝等。
8、液门穴位置:位于人体的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疾病: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另有说法液门穴为我们打开液体之门,坚持每晚睡前按揉液门穴3~5分钟,天干物燥不再害怕)9、勞宫穴(左)10 、勞宫穴(右)位置: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
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
11、肩井穴(左)位置:位于低头时,颈部后方会突出一块骨头,在这块骨头与肩膀末端连接线的中间点。
主治: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12、手三里穴(左)位置:位于前臂背面桡侧,曲肘取穴,在肘横纹头下2寸处。
主治:腰痛,肩臂痛;肠炎,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牙痛,口腔炎;(此穴也善治胃肠病,与足三里并用,效果更佳.还善治腰膝痛,不论是急慢性,都可点按此穴,可即时缓解症状.手三里善消肿止痛,对于头面肿,牙龈肿,肩臂肿都有疗效.它还是治鼻炎的要穴.手三里可增强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所以平日可多揉以健身)13、内关穴(左)位置: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可以攥一下拳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主治: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拍打全身治百病拍打的禁忌1.容易出血的疾病不能拍打,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过敏性紫癜、原因不明的肿块等禁止。
2.女性妊娠期、月经期、皮肤外伤或有明显溃烂者禁、昏迷、急性创伤、严重感染部位、新发生的骨折处禁止。
3.拍打时应避风寒在26度以上;拍打后要小口喝水补充水分;拍打后一小时内忌沐浴及化学洗浴液。
拍打时间和频率的原则1.人无论有病没病,出痧与否,要情况允许,一年四季、每天可随时拍打。
2.长时间持续拍打比分几次拍打疗效更好。
时间充足,最好每个部位拍打一小时;若时间不够只拍打一个部位。
3.对于患病者一日三拍比一日三餐更重要,因为打通经络就是大补。
4.身体健康者,单纯保健,可从头到脚按顺序拍打全身,每处拍打1~5分钟,多次不限。
5.亚健康者,可在通用部位和病灶处拍打,每处拍5~30分钟。
一个月的时间基本停止用药,继续坚持就会痊愈。
6.所有重大疾病都应进行“地毯式轰炸”,即拍打全身,包括通用部位、头部四肢、腋窝、大腿跟、身体躯干都。
拍打为何会拍出气味?重病患者,尤其是长期服药、输液患者,在被拍打过程中会散发出各种气味,包括各种药材味、农药味、化工产品味等。
拍打期间排出的大小便、汗液都比平时气味更大,这是排毒现象,也是“气充病灶”的现象,俗称好转反应,说明体内药毒和病毒都被排出,是疗效显示,此时更应加紧拍打拉筋。
全身拍打顺序如下:由上往下拍打,拍打肘、膝关节时,需将其前后左右全部拍透:拍打手背时,最好将一手放在膝盖上,手背朝上,用另一只手掌拍打手背和手指:拍打脚时,需将脚踝内外侧、脚背、脚底都拍透。
1、拍手:双手先正反拍打再握拳里外拍再是指指肚对击拍再十指交叉搓擦来促进微循环调理内脏,舒内脏压力。
2、拍打头部:双手先拍头顶百会穴再两侧再后头再拍后颈部;对头疼头晕发麻小脑萎缩,脑血栓后遗症有效果。
3、拍打整个面部,重点是眼睛:如果能坚持每天15分钟的自由拍打,一个月下来能减轻100度。
4、搓脖颈:双手由上至下搓擦脖颈两侧的喉咙、淋巴、甲状腺,对上火、嗓子疼有效果。
简单而又神奇的拍打经络治病法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经络不通导致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很多,针灸和艾灸等都是点对点地通过穴位调理经络,但是要受地点和用具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人不熟悉穴位,总怕找不准,拍打经络则可以避免找穴位的困扰,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简单、方便还不花钱。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经络拍打方法:一,拍打八窝: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八窝即腋窝、肘窝、腘窝(膝盖后面)、髀窝(大腿根内侧、腹股沟位置),也被称为八虚,是人体病毒最容易藏身的地方。
通过拍打八窝,可以把身体的湿气和毒素及时排出,从而消除身体的多种病痛。
因此,拍打八窝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治病方法。
很多人一谈到祛湿,首先想到的是薏米红豆粥,而薏米性寒,阳虚(经常手脚冰凉、怕冷)的人不宜多吃,否则会加重阳虚,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最好把薏米炕熟,再加芡实与红小豆(比红芸豆排毒效果好)一起煮。
即便这样,也远不如拍打八窝简单、有效(几乎当天见效)、还不花钱。
因此,食疗要因人而异,穴疗则千篇一律适合所有人。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刚开始拍打八窝会很痛,这是很正常的,哪里越痛说明哪里的病毒越严重,如果拍打几十下就发紫,说明身体毒素非常严重,就要做到好了伤疤忘了痛,等紫斑消失以后继续拍打,当然,第二次再拍打就要注意火候,尽量拍到临近发紫之前就结束,这样坚持下去,直到每个窝用力拍打两、三百下都不会出现紫癍并且红印很快消失,说明身体状况已经大大改善。
拍打八窝不仅可以祛除体内毒素,还可以增强多个脏腑功能,拍打肘窝和腋窝还是心脏病发作的急救方法,自然也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拍打腋窝还能增强肝脏功能,肘窝增强肺脏功能,髀窝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和妇科病,腘窝治疗腰腿痛(腘窝中间的委中穴是治疗腰腿痛的特效穴)等等。
拍打八窝还是治疗各种皮肤病的有效方法,皮肤病不是皮肤外面的病,而是内脏里面的病,是因为内脏毒素无法正常排出,流窜到皮肤上的,因此,仅仅靠外用涂抹药物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很多激素药不仅不能治本,副作用非常大。
最全穴位拍打详解,治疗百病!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养生保健,未病先防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养生保健的有很多,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穴位的养生--穴位拍打养生操,穴位的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方法之一,只有正确的进行穴位养生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穴位拍打养生操,简单易学,老少皆宜、不限场地,是您工作休余养生保健,祛病防病的不二之选。
拍打的注意事项1.对疼痛过敏者,不宜拍打。
2.昏迷、急性创伤、严重感染部位,不宜拍打。
3.女性经期、妊娠期,不宜拍打。
4.拍打后,积滞严重者,可选用热敷或药酒轻揉,不宜用冷水。
5.同一部位如果痧未退,不要带痧拍打,待淤滞之状消失后再进行拍打。
6.拍打时应避风,不可用电扇或空调直吹,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引起新的疾病。
7.遇心慌、心悸、发烧、炎症、出血、疮疖等病时,可暂停拍打。
8.如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白、或冷汗、或脉搏过快等反应,应立即停止拍打,可平卧并喝一些温热的糖水或盐水。
9.拍打前后可饮热水,补充水分,防止头晕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物排出。
10.拍打后洗浴要在3小时后并要用热水,不可用凉水。
穴位操人体的经络就像线路,脏腑就像灯泡,穴位就是连接线路与灯泡的开关,它影响着身体的气血运行与能量流通。
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正确刺激穴位,就能轻松地防治一些慢性病。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经常拍打穴位。
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使人体阴阳平衡。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穴位分布、经络走向,将人体50个主要穴位与健身操有机结合在一起,研发了一套“永新穴位保健操”,它集降三高、养生、健身于一体,长期坚持既可缓解三高患者的病情,也可在人体保健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功效。
穴位健康操基本动作示意图及功效1、对击十宣穴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左右共10个。
属于奇穴。
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自己拍打治百病:常用拍打部位图示及解说
未
1024 1656
:
人体得病的原因很多,但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疾病,其结果都是造成某个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气血不通畅。
中医讲“不通则痛”,因为气血不通才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的产生。
而通过持续不断的拍打气血不通的部位,就可以使得气血恢复畅通,从而各种不适症状也就自然消失,身体也就能够自然恢复健康。
这种拍打的方法既简单有效又很方便操作,而且身体很多部位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拍打,通过自己拍打就可以治好身体的很多疾病。
既不需要花钱打针吃药,又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是一种纯天然、绿色、健康的祛病、养生、保健的方法。
下面就向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各种常见疾病的拍打部位和拍打方法:
一、百会穴
1、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心,如上图红点所示。
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的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拍打时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穴位点,而是围
绕穴位周围这个面。
)
2、百会穴的功效:拍打百会穴可以治疗头痛(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头胀,头脑昏沉不清醒,总好犯困,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高血压,低血压,脑血栓,小脑萎缩等疾病。
3、拍打方法:身体和手臂放松,用手掌心不断拍打,每次拍打20分钟以上,每天拍打2—3次,拍打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另外拍打力度越大效果越好,但
要循序渐进由轻到重,逐渐加大力度,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
注意:脑出血患者不能拍打头部。
另外:晚上九点以后不要拍打头部百会穴,可以拍打脚底涌泉穴。
二、涌泉穴
1、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凹陷处,如上图黑点所示。
2、涌泉穴的功效:拍打涌泉穴可以辅助治疗失眠,高血压,神经衰弱,脑出血后遗症等。
因为脚底属于血液循环和神经末梢,离心脏也最远,常拍打涌泉穴可以起到引血下行的作用,从而畅通全身的气血循环,改善全身的脏腑功能。
3、拍打方法:坐在椅子上或沙发上,可以把一只脚搬到另一条腿上,用手掌用力拍或者用拳头用力砸脚心,还可以到室外用力跺脚。
另外慢跑也可以促进足底的气血循环。
三、各脏腑器官的拍打
人体内脏分布图
1、心脏
(1)心脏位于胸腔偏左侧,如上图所示。
(2)直接拍打心脏部位和心脏对应的后背位置(后心),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衰、慢性心梗等。
男同志可以直接拍打心脏部位,包括心脏周围这一片;女同志可以拍打胸口和两乳房中间以及乳房上下两侧和乳房外侧(拍打乳房周围同时可以治疗各种乳腺疾病)。
但是心脏刚做过手术的不能直接拍打心脏部位,如果做完手术超过一年也可以轻拍。
(3)拍打时以掌心拍打为主,胸口和乳房两侧也可以握拳拍打。
拍打时重点拍打心脏和后心位置。
心脏部位拍打力度不需要很大,能感受到拍打的力度穿透到身体内部就可以。
后心位置自己不方便拍打的可以让家人帮助拍打。
2、肺脏
(1)肺脏位于胸部左右两侧,如上图所示。
(2)直接拍打肺脏可以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咽炎,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等,同时可以治疗甲亢,扁桃体炎,以及各种皮肤过敏症。
(3)拍打时可以用掌心拍,也可以握拳用拳面拍,左右两侧肺部都要拍打。
可以两条手臂甩开来交替拍打左右两侧。
治咽炎、甲亢、扁桃体炎配合拍打咽喉两侧(此处拍打力度要轻)。
3、脾脏和胃
脾胃肝胆位置图
(1)脾胃位于左侧肋骨下面,如上图所示。
(2)拍打脾胃可以治疗各种脾胃疾病,如:胃寒,胃痛,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脾肿大等。
配合拍打肚脐及小腹部可以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如:便秘,腹泻,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可以清理肠道宿便,具有减肥的功效。
(3)拍打脾胃用掌心拍,肚脐和小腹部可以两手握拳站着拍,两个胳膊放松、抬高而后自然落下的力度就可以。
4、肝脏和胆囊
肝脏位置图
(1)肝胆位于右侧肋骨下面,如上图所示。
(2)拍打肝胆部位可以治疗各种肝胆疾病,如: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胆囊息肉等。
中医讲“肝主情志”,情绪易烦躁、易怒、易波动的人,经常拍打肝脏可以有效改善情绪状态。
(3)拍打时用掌心拍,力度不需要太大,但要感受到力量的穿透性。
同时配合拍打肝胆对应的后背位置。
注意:有胆结石的人不能直接拍打胆囊部位,因为胆管太细,即使胆结石拍下来也很难通过胆管排出来,很容易被卡住。
5、肾脏
肾脏位置图
(1)肾脏位于腰部脊柱的两侧,如上图所示。
(2)拍打肾脏和腰部可以治疗肾虚,腰酸、痛,腰间盘突出等。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根本”,经常拍打肾脏和腰部可以增强肾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另外增强肾气、提高免疫力除拍打肾脏和腰部以外,还可以沿颈部大椎穴一直拍打到尾椎。
(3)自己拍打时可以两手握拳,用拳背面拍打肾脏和腰部以及整个脊柱。
注意肾脏和腰椎部位拍打力度不要太大。
四、大椎穴
大椎穴
1、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
可以低下头来,用手摸到颈后突起最大的脊椎骨下面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2、大椎穴的功效:拍打大椎穴可有效治疗颈椎病,配合拍打肩部可治疗肩周炎。
3、拍打方法:大椎穴一般自己不方便拍打,可以家人之间互相帮助拍打。
观看拍打示范视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为广告,不代表博主、新浪网赞同其观点,投资有风险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