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方法和设备第8章电阻焊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15
初级焊工技能培训教案第一章:焊接基础知识1.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1.2 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1.3 焊接接头和焊接方法的选择1.4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第二章:焊接材料2.1 焊接材料的分类及用途2.2 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2.3 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2.4 焊接材料的质量检验第三章:焊接设备及工具3.1 焊接设备的分类及结构3.2 焊接设备的选用及使用方法3.3 焊接工具的使用和维护3.4 焊接设备的故障排除第四章:焊接工艺4.1 焊接工艺的定义和分类4.2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4.3 焊接工艺评定4.4 焊接工艺的实施和监控第五章:焊接质量控制5.1 焊接质量的定义和分类5.2 焊接质量控制的方法5.3 焊接质量检验5.4 焊接质量问题的处理第六章:手工电弧焊技术6.1 手工电弧焊原理及设备6.2 手工电弧焊操作步骤及技巧6.3 常见焊接缺陷及预防措施6.4 手工电弧焊的应用实例第七章:气体保护焊技术7.1 气体保护焊原理及设备7.2 气体保护焊操作步骤及技巧7.3 常见焊接缺陷及预防措施7.4 气体保护焊的应用实例第八章:电阻焊技术8.1 电阻焊原理及设备8.2 电阻焊操作步骤及技巧8.3 常见焊接缺陷及预防措施8.4 电阻焊的应用实例第九章:焊接工艺规程及焊接管理9.1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实施9.2 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9.3 焊接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9.4 焊接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升级第十章:焊接技能实训10.1 手工电弧焊实训操作10.2 气体保护焊实训操作10.3 电阻焊实训操作10.4 焊接技能综合训练与考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焊接基础知识补充说明:详细讲解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焊接接头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二、焊接材料补充说明:深入解析焊接材料的性能指标,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强调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
三、焊接设备及工具补充说明:详细介绍各种焊接设备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焊接工具的选用和维护技巧。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电弧焊答:利用电弧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将工件(以及填充金属)熔化,并在冷凝后形成焊缝,并在冷凝后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牢固接头的焊接过程称为电弧焊2、电阻焊答:电阻焊是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英文缩写为RW。
3、钎焊答:用某些熔点低于被连接物体材料熔点的金属(即钎料)作为连接的媒介,利用钎料与母材间的扩散将两被焊工件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称为钎焊。
4、电弧答: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它是带电粒子通过两电极之间气体空间的一种导电过程。
5、等离子弧答:等离子弧就是用外部拘束作用使弧柱受到压缩的电弧。
6、自由电弧答:未受到外界约束的电弧,如一般电弧焊产生的电弧。
7、电子发射答:阴极表面的自由电子受到一定的外加能量作用时,从阴极表面逸出的过程称为电子发射。
8、逸出功答:电子从阴极表面逸出需要能量,1个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所需要的最低外加能量称为逸出功(Aw),9、阴极斑点答:阴极表面通常可以观察到微小、烁亮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阴极斑点。
它是发射电子最集中的区域,即电流最集中流过的区域。
10、热发射答:阴极表面因受到热的作用而使其内部的自由电子热运动速度加大,动能增加,一部分电子动能达到或超出逸出功时产生的电子发射现象称为热发射。
11、场致发射答:当毗邻阴极表面的空间存在一定强度的正电场时,阴极内部的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当此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子便会逸出阴极表面,这种电子发射现象称为场致发射。
12、电弧静特性答:在电极材料、气体介质和弧长一定的情况下,电弧稳定燃烧时,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变化的关系。
也称伏-安特性。
13、电弧静压力答:由于电磁收缩效应使可变导体(气、液)所受的力,对熔池形成压力,又叫电弧静压力。
14、电弧动压力答:F推引起的高温等离子流高速运动产生对熔池的附加压力。
15、电弧稳定性答:焊接电弧的稳定性是指电弧保持稳定燃烧(不产生断弧、飘移和偏吹等)的程度。
电阻焊电阻焊是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 电阻焊的种类很多,按接头形式可分为搭接电阻焊和对接电阻焊两种。
结合工艺方法,搭接电阻焊又可分为点焊、缝焊和凸焊三种,对接电阻焊一般有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两种在点焊过程中,影响焊点质量的因素有:焊接电流、焊接压力、电极的端面形状、穿过电极的铁磁性物质及分流等。
特别在阻焊设备较多的焊接车间,同时工作的焊机相互感应,对电网产生影响,导致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
因此,电阻点焊控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控制模式已由单模式控制发展为多模式控制,调节参量已由初始的单变量调节发展为多变量调节,在焊接过程中可同时对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进行调节。
特点:(1)利用电流通过工件焊接处的电阻而产生的热量对工件加热。
即热量不是来源于工件之外,而是内部热源。
(2)整个焊接过程都是在压力作用校完成的,即必须施加压力。
(3)在焊接处不需加任何填充材料,也不需任何保护剂。
形成电阻焊接头的基本条件只有电极压力和焊接电流。
1.点焊点焊是利用在焊件间形成的一个个焊点来联接焊件的。
两焊件被压紧于两柱形电极之间并通以强大的电流,利用电阻热将工件焊接区加热到形成应有尺寸的熔化核心为止。
然后切断电流,熔核在压力作用下冷却结晶形成焊点。
点焊在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
点焊的形式很多,但按供电方向来分只有单面点焊和双面点焊两种。
在这两种点焊中按同时完成的焊点数又可分为单点、双点和多点焊。
A.焊点质量的一般要求点焊结构靠单个或若干个合格的焊点实现接头的连接,接头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焊点质量及点距。
焊点质量除了取决于焊点尺寸外,还与焊点表面与内部质量有关。
焊点外观上要求表面压坑浅、平滑呈均匀过渡,无明显凸肩或局部挤压的表面鼓起;外表面没有环状或颈项裂纹,也无熔化、烧伤或粘附的铜合金。
从内部看,焊点形状应规则、均匀,无超标的裂纹和缩孔等内部缺陷及热影响区金属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有无发生明显的变化等。
焊接工艺-焊接方法与设备教案第一章:焊接概述1.1 焊接的定义与分类1.2 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1.3 焊接技术的应用领域1.4 焊接工艺的基本要素第二章:电弧焊技术2.1 电弧焊的原理与特点2.2 电弧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2.3 电弧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2.4 电弧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第三章:气体保护焊技术3.1 气体保护焊的原理与特点3.2 气体保护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3.3 气体保护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3.4 气体保护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第四章:电阻焊技术4.1 电阻焊的原理与分类4.2 电阻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4.3 电阻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4.4 电阻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第五章:激光焊与电子束焊技术5.1 激光焊的原理与特点5.2 激光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5.3 激光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5.4 激光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5.5 电子束焊的原理与特点5.6 电子束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5.7 电子束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5.8 电子束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第六章:氩弧焊技术6.1 氩弧焊的原理与特点6.2 氩弧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6.3 氩弧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6.4 氩弧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第七章:埋弧焊技术7.1 埋弧焊的原理与特点7.2 埋弧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7.3 埋弧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7.4 埋弧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第八章:电渣焊与等离子弧焊技术8.1 电渣焊的原理与特点8.2 电渣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8.3 电渣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8.4 电渣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8.5 等离子弧焊的原理与特点8.6 等离子弧焊设备的选择与使用8.7 等离子弧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8.8 等离子弧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第九章: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9.1 焊接质量的定义与重要性9.2 焊接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9.3 焊接质量检测的技术与设备9.4 焊接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第十章:焊接安全与防护10.1 焊接安全的重要性与基本要求10.2 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与操作规范10.3 焊接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10.4 焊接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十一章:焊接工艺规程与工艺卡片11.1 焊接工艺规程的定义与作用11.2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11.3 焊接工艺卡片的制作与使用11.4 焊接工艺规程的更新与维护第十二章:自动化焊接技术12.1 自动化焊接系统的组成与原理12.2 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选择与使用12.3 自动化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12.4 自动化焊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第十三章:焊接接头设计与工艺13.1 焊接接头的基本类型与特点13.2 焊接接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3.3 焊接接头工艺的制定与执行13.4 焊接接头质量评估与改进第十四章:焊接材料的选择与使用14.1 焊接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4.2 焊接材料的选择原则14.3 焊接材料的储存与处理14.4 焊接材料的使用与质量管理第十五章:焊接技术创新与发展15.1 焊接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5.2 新型焊接方法的研究与开发15.3 焊接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展15.4 焊接技术发展的前景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焊接工艺-焊接方法与设备进行讲解,内容丰富,知识点全面。
电阻焊的原理和方法电阻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焊接方法,它利用电流通过金属工件产生的热量来实现焊接。
本文将介绍电阻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电阻焊的原理电阻焊利用电流通过金属工件时产生的电阻热来实现金属焊接。
当电流通过金属工件时,由于金属的电阻率较大,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热量。
这种热量可以使金属材料局部加热,达到焊接的目的。
二、电阻焊的方法1. 电阻焊的设备电阻焊通常使用电阻焊机进行焊接。
电阻焊机主要由电源、电极和控制系统组成。
电源提供所需的电流,电极接触金属工件并传递电流,控制系统用于调节电流和焊接时间。
2. 准备工作在进行电阻焊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将要焊接的金属工件清洁干净,以确保焊接的质量。
其次,根据所需的焊接参数设置电阻焊机,包括电流大小、焊接时间等。
3. 焊接过程焊接过程中,将电极放置在金属工件的接触面上,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然后,通电使电流通过工件,产生热量。
热量使金属材料局部加热,达到焊接的温度。
当达到设定的焊接时间后,断开电流,让焊点冷却。
最后,移除电极,完成焊接。
4. 优点和应用电阻焊具有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高、焊点牢固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行业中的金属焊接。
三、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电流和焊接时间,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2. 确保金属工件表面清洁,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3. 在进行电阻焊时,应戴好防护设备,避免触电和烫伤等事故。
总结:电阻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焊接方法,它利用电流通过金属工件产生的热量来实现焊接。
通过电阻焊的设备、准备工作和焊接过程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电阻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阻焊具有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高的优点,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的金属焊接。
在进行电阻焊时,需要注意合适的参数选择和安全防护,以确保焊接质量和人身安全。
通过学习和掌握电阻焊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
电阻焊的加热电阻焊过程的物理本质,是利用焊接区本身的电阻热和大量塑性变形能量,使两个分离表面的金属原子之间接近到晶格距离形成金属键,在结合面上产生足够量的共同晶粒而得到焊点、焊缝或是对接接头。
因此,电阻焊接头是在热-机械(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而电阻焊时的加热,是建立焊接温度场、促进焊接区塑性变形和获得优质连接的基本条件。
一、电阻点焊的加热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流通过焊件时产生的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冷却后形成焊点,这种电阻焊方法称为点焊。
1.1.电阻点焊的热源电阻点焊的热源电阻点焊的热源是电流通过焊接区(图 1)产生的电阻热。
根据焦耳定律,总热量Q 为 Q =I 2Rt R =R c +2R ew +2R w式中 I ──焊接电流; R c ──焊件间接触电阻;2R ew ──电极与焊件间接触电阻;2R w ──焊件内部电阻; t──通过焊接电流的时间。
(1)R ew 上产生的热量 在R ew 产生的热量与各自材料的热导率分配给电极和焊件成正比。
通常点焊时,电极采用高热导率的铜合金,焊件则为低热导率的被焊金属,因此分配给焊件的这部分热量对焊件的加热贡献甚微,可以忽略。
(2)R w 上产生的热量 焊件的电阻R w 就是电流流经两电极直径所限定的金属圆柱体的电阻,该与焊件厚度、材料的电阻率成正比,与电极与焊件间接触面的直径平方成反比。
(3)R c 上产生的热量 接触电阻R c 大小与电极压力、材料性质、表面状态及温度有关。
随着电极压力增大,焊件表面凸点被压溃,氧化膜也被破坏,接触点数量和面积随之增加,接触电阻相应减小。
2.2.熔核形成过程熔核形成过程熔核是液态金属冷凝后的产物,因此熔核中央均被加热到金属熔点之上,其边界则是最高温度为熔点的等温面,研究焊件内部各点温度分布规律对了解熔核形成过程有重要意义。
根据热传导原理,各点的温度变化是由该点瞬时输入、输出热量之差与该点本身发热量有代数和引起的。
一、电阻焊1、定义:电阻焊是将被焊工件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并通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形成金属结合的一种方法。
电阻焊方法共有4种:点焊、缝焊、凸焊、对焊。
点焊:点焊时工件只在有限的接触面上,即所谓“点”上被焊接起来,并形成扁球形熔核;点焊又可分为单点焊和多点焊。
多点焊时,使用两对以上的电极,在同一工序内形成多个熔核。
缝焊类似点焊,缝焊时,工件在两个旋转的滚轮电极间通过后,形成一条焊点前后搭接的连续焊缝凸焊是点焊的一种变形,在一个工件上有预制的凸点,凸焊时一次可在接头处形成一个或多个熔核对焊时两工件端面相接触,经过电阻加热和加压沿整个接触面被焊接起来2、电阻焊优点2.1、熔核形成时始终被塑性材料环包围,融化金属与空气隔绝,冶金过程简单2.2、加热时间短、热量集中,故热影响区小,变形与应力也小,通常在焊后不必安排校正和热处理2.3、不需要焊丝、焊条等填充金属,以及氧、乙炔、氩等焊接材料,焊接成本低2.4、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2.5、生产率高,且无噪声及有害气体,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和其他制造工序一起编到组装线上3、电阻焊的基本原理3.1、焊接热的产生及影响产热的因素Q=I2RT 点焊时产生的热量由上式决定,Q——产生的热量(J);I——焊接电流(A);R——电极间的电阻(Ω);T——焊接时间(S)3.1.1、电阻R及影响R的因素:两电极间的电阻包括工件本身电阻、两工件间接触电阻、电极与工件间接触电阻。
当工件和电极以定时,工件的电阻取决于它的电阻率,因此电阻率是被焊材料的重要性能,电阻率高的金属其导热性差,电阻率低的金属导热性好,(如点焊不锈钢时产热易而散热难,点焊铝合金时产热容易散热难,点焊时前者可以用较小电流几千安培后者就必须用很大电流几万安培。
电阻率不仅取决与金属种类还与金属的热处理状态和加工方式有关,通常金属中含合金元素越多电阻率越高;淬火状态的又比退火状态的高,随着温度升高电阻率增高金属融化时的电阻率比融化前高1-2倍。
《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01209 学时数(理论+实践):90 使用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开设学期:2一、课程性质“焊接方法和设备”是本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
课程主要讲述了各种常用焊接方法的过程本质,工艺操作方法,工艺参数的选择,质量控制,以及相应焊接设备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焊接专业的基本知识原理。
掌握手工电弧焊,气体(CO2及Ar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基本焊接方法,焊接工艺与设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为以后从事焊接工作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1)具备在实际生产条件的规定下,结合焊接结构的技术要求,进行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设计和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2)具备分析和解决焊接结构生产实际问题并提出工艺改进提高措施的能力;(3)具备开展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质量检验的能力;(4)能正确选用、操作和安装、维护焊接设备;(5)具备过硬的焊接操作技能,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执行焊接工艺;(6)初步具备焊接操作技能培训和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推广的能力。
2.方法能力(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4)能不断积累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3.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设计焊接方法与设备是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学习本教材时应与其他课程和教学环节,如实训等配合,特别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不但要注意学好本教材所介绍的内容,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实验和操作环节,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焊接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引用新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焊接方法及设备》教案第一章:焊接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焊接接头的形成。
3. 了解焊接质量的评定方法和焊接安全常识。
教学内容: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2. 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
3. 焊接接头的形成和特点。
4. 焊接质量的评定方法。
5. 焊接安全常识。
教学活动:1. 讲解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2. 演示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
3. 示例焊接接头的形成和特点。
4. 讲解焊接质量的评定方法。
5. 讲解焊接安全常识。
练习与作业:1. 解释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2. 描述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
3. 举例说明焊接接头的形成和特点。
4. 简述焊接质量的评定方法。
5. 列举焊接安全常识。
第二章:电弧焊机教学目标:1. 了解电弧焊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电弧焊机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3. 了解电弧焊机的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内容:1. 电弧焊机的组成。
2. 电弧焊机的工作原理。
3. 电弧焊机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4. 电弧焊机的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活动:1. 讲解电弧焊机的组成。
2. 演示电弧焊机的工作原理。
3. 示例电弧焊机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4. 讲解电弧焊机的安全操作规范。
练习与作业:1. 描述电弧焊机的组成。
2. 解释电弧焊机的工作原理。
3. 简述电弧焊机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4. 列举电弧焊机的安全操作规范。
第三章:焊接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材料的分类和选用原则。
2. 掌握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3. 了解焊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评定。
教学内容:1. 焊接材料的分类和选用原则。
2. 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3. 焊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评定。
教学活动:1. 讲解焊接材料的分类和选用原则。
2. 演示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3. 示例焊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评定。
练习与作业:1. 解释焊接材料的分类和选用原则。
2. 描述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3. 简述焊接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评定。
焊接工艺—焊接方法与设备教案第一章:焊接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焊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参数。
教学内容: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2. 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
3. 焊接参数的选择和控制。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焊接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操作:演示焊接参数的选择和控制。
教学评估:1. 提问:检查学生对焊接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焊接参数的选择和控制能力。
第二章:电弧焊机教学目标:1. 了解电弧焊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电弧焊机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弧焊机的分类。
2. 电弧焊机的工作原理。
3. 电弧焊机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弧焊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电弧焊机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3. 实践操作:演示电弧焊机的操作和维护。
教学评估:1. 提问:检查学生对电弧焊机分类和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电弧焊机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第三章:焊接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2. 掌握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焊接材料的分类。
2. 焊接材料的性能。
3. 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焊接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演示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的操作。
教学评估:1. 提问:检查学生对焊接材料分类和性能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能力。
第四章:焊接过程控制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过程的基本参数。
2. 掌握焊接过程的控制方法。
教学内容:1. 焊接过程的基本参数。
2. 焊接过程的控制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焊接过程的基本参数。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焊接过程的控制方法。
焊接工艺与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第1章焊接基础知识 (3)1.1 焊接原理与分类 (3)1.1.1 焊接原理 (3)1.1.2 焊接分类 (4)1.2 焊接工艺流程 (4)1.2.1 焊前准备 (4)1.2.2 焊接过程 (4)1.2.3 焊后处理 (4)1.3 常用焊接方法介绍 (4)1.3.1 手工电弧焊 (4)1.3.2 气体保护焊 (4)1.3.3 电阻焊 (5)1.3.4 摩擦焊 (5)1.3.5 铜钎焊 (5)1.3.6 铝钎焊 (5)第2章焊接材料与选用 (5)2.1 焊接材料的种类与功能 (5)2.1.1 焊材种类概述 (5)2.1.2 焊材功能指标 (5)2.2 焊材的选用原则与方法 (5)2.2.1 选用原则 (5)2.2.2 选用方法 (6)2.3 焊接材料的管理与储存 (6)2.3.1 管理要求 (6)2.3.2 储存要求 (6)第3章焊接设备概述 (6)3.1 焊接设备的分类与组成 (6)3.2 常用焊接设备介绍 (7)3.3 焊接设备的选用与维护 (7)第4章焊接工艺参数 (8)4.1 焊接工艺参数的定义与作用 (8)4.2 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与调整 (8)4.2.1 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 (8)4.2.2 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 (8)4.3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 (8)4.3.1 焊接电流 (8)4.3.2 焊接电压 (8)4.3.3 焊接速度 (8)4.3.4 焊接线能量 (9)4.3.5 焊接材料 (9)4.3.6 气体保护参数 (9)第5章焊接操作技巧 (9)5.1 焊接姿势与握枪方法 (9)5.1.1 焊接姿势 (9)5.1.2 握枪方法 (9)5.2 焊接起弧与收弧技巧 (9)5.2.1 起弧技巧 (9)5.2.2 收弧技巧 (10)5.3 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第6章常见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10)6.1 焊接缺陷的种类与成因 (10)6.1.1 缺陷种类 (10)6.1.2 成因分析 (11)6.2 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 (11)6.2.1 目视检测:通过肉眼观察焊缝外观,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电阻焊工作原理电阻焊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发热来进行焊接的方法。
该技术可用于焊接多种材料和组件,如电子元件、电线、管道、轮毂、汽车零部件等。
在此过程中,电子会流经焊接区域,形成热量,使材料融化在一起。
电阻焊装置由三个要素组成,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焊接头和夹具。
电源会提供电能来加热焊接头。
焊接头和夹具则用于夹住和定位待焊接的工件。
在电阻焊过程中,焊接头和夹具碰触金属表面。
这个接触点将成为焊接区域,也称为焊接头。
当电能通过焊接头时,电子会流动,并在接触点处形成热量。
这使得焊接头开始变热,最终达到熔化点,这时焊接材料便会相互熔合。
焊接过程结束后,焊接头冷却并变为固体。
电阻焊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焊接热量。
电流通过焊接头时,焊接头受到电流驱动而变热。
在焊接头变热时,焊接材料开始融化并形成焊缝。
焊接区域的温度和热量是由电源提供的电能和焊接头的电阻决定的。
焊接头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可根据焊接工件的需求进行调节。
通常电阻焊过程需要进行预热,以确保焊接头能够在温度上升到足够高的温度。
电阻焊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流产生热量将焊接部位加热,进而将焊材熔化并相互固结。
这类焊接方式简单易行,不需要其他复杂的工具和辅助设备,可以使用手工或自动化的方式进行。
它已成为许多制造业的主要焊接和拼接方法之一。
电阻焊可以为许多行业提供快速、经济和高效的焊接解决方案。
无论是手工还是自动化操作,电阻焊都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工艺,在应用中广泛且易于使用。
电阻焊是一种很古老的焊接工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行业中。
它可以为金属、塑料及其他材料的加工和拼接提供高效的手段。
与其他焊接方法相比,其易于控制,诸如应力、变形和变质等问题都可以在极小程度上控制。
电阻焊有许多变体。
最常用的莫过于冷压焊接(冷压接头和锁紧螺母)和热压焊接(包括热压接头和铆接)。
在冷压焊接途径中,焊接材料之间的热能非常有限。
通常,要求焊接头的硬度高而柔韧性较弱,这将促使焊接材料形成一道紧密的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