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焊方法及设备(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压焊方法及设备焊接过程的本质:通过适当的物理一化学过程,使两个分离表面的金属原子接近到晶格距离,形成金属键,从而使两金属连为一体,达到焊接的目的。
这i适当的物理一化学过程,在压焊屮是通过对焊接区施加一定的压力而实现的。
压焊过程:加热一熔化一冶金反应一凝I古I—I古I态相变一形成接头。
电阻焊:是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牛的电阻热进行焊接方法,属压焊。
电阻焊方法有:点焊、凸焊、缝焊、对焊1.1电阻点焊,简称点焊:是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电流对点焊加热的影响通过以下方式来施加影响:1、调节焊接电流有效值的大小会使内部热源的析热量发生显著变化,影响加热过程。
2、焊接电流在焊件内部电阻2Rw上所形成的电流场分布特征,将使焊接区各处加热强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点焊的加热过程。
点焊方法:双面点焊和单面点焊P21图1 — 16分析利用铜芯点焊两图合不合理,b)图合理,因为分流减到最小, 保证了点焊的质量。
焊点布置的合理性;焊点排数多于3是不合理的。
点焊结构:敞开式、半敞开式、封闭式。
焊前表面清理:机械法清理、化学清理点焊循环:加压一焊接一维持一休止点焊焊接参数自行观看P26相关内容。
判断金属材料点焊焊接性的主要标志:1、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即电阻率小而热导率大的金展材料,其焊接性差。
2、材料的高温塑性及塑性温度范围3、材料对热循环的敏感性,即易生成与热循环作用有关缺陷的材料,焊接性差。
4、熔点高、线膨胀系数大、硬度高等金属材料低碳钢点焊技术要点:1、冷轧板表面可不必清理,热轧板就去氧化皮、锈。
其余4点观看。
可淬硕钢的点焊技术要点:1、电极压力和焊接电流选择2、双脉冲点焊工艺3、多脉冲回火热处理工艺不锈钢点焊技术要点:1、可用酸洗、砂布打磨或毡轮抛光等方法进行焊前表面清理,但对用铅锌或铝锌模形成的焊件必须采用酸洗方法。
焊接方法与设备总复习(doc 9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2011年焊接方法及设备总复习1. 焊接电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7答:电压低,只有10~50V。
电流调节范围大,可从几安~几千安。
温度高。
发光强。
2.解释电极表面导电现象――阴极斑点与阳极斑点?答:电弧燃烧时通常在阴极表面上可以看到一个很小但很亮的斑点,称为印记斑点,它是点子集中发射的地方,电流密度大。
通常在阳极表面也可以看到一个很小但很亮的斑点,成为阳极斑点,是集中接收点子的地方,电流密度也很大。
3. 最小电压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可以用来解释什么电弧现象?答:内容:在电流和周围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稳定燃烧的电弧将自动选择一适当的断面,以保证电弧的电场强度具有最小的数值,即在固定的弧长上的电压最小,这意味着电弧总是保持着最小的能耗。
利用最小电压原理可以解释电弧过程中的许多现象,如,当外部向电弧吹风时使之强制冷却时,会发现电弧会自动的缩小其断面面积,这正是电弧这一特性决定的。
电弧(如脉冲电流、脉动电流、高频电流等)才存在动特性问题。
5.焊接电弧的产热机构?答:(1)弧柱的产热机构:电能→热能1)本质:A+、e在电场作用下被加速、使其动能增大的过程,其宏观表现即为温度上升从而产热;由于运动速度,自由程度不同,A+、e 得到的能量不同,TA+、Te、TA有可能不同。
焊接方法及设备复习总结第一篇:焊接方法及设备复习总结第一章1.名词解释1)焊接电弧焊接电弧是由焊接电源供给能量,在具有一定电压的两电极之间或电极与母材之间的气体介质中产生的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
2)热电离气体粒子由于受热而产生高速运动和相互之间激烈碰撞而产生的一种电离。
3)场致电离气体中有电场作用时,气体中的带电粒子被加速,电能被转换为带电粒子的动能,当动能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能与中性粒子产生非弹性碰撞,使之电离,成为场致电离。
4)光电离中性粒子接受光辐射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离现象。
5)热发射金属表面承受热作用而产生电子发射的现象称为热发射。
6)场致发射阴极表面空间有强电场存在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在电场作用下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克服阴极内部正离子对他的静电引力,受到外加电场的加速,提高动能,从电极表面飞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场致发射。
7)光发射当金属电极表面接受光辐射时,电极表面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加,当电子的能量增加到一定值时能飞出电极的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光发射。
8)粒子碰撞发射当高速运动的粒子碰撞金属电极表面,将能量传给电极表面的电子,使电子能量增加并飞出电极表面,这种现象称为粒子碰撞发射。
9)热阴极型电极电弧的阴极区电子主要依靠阴极热发射来提供的电极。
10)冷阴极型电极电弧的阴极区电子主要依靠阴极场致发射来提供的电极。
11)焊接电弧动特性对于一定弧长的电弧,当电弧电流发生连续快速变化时,电弧电压与电流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12)磁偏吹磁偏吹是指焊接时由于某种原因使电弧周围磁场分布的均匀性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焊接电弧偏离焊丝(或焊条)的轴线而向某一方向偏吹的现象。
13)电弧的物理本质电弧是在具有一定电压的两电极之间的气体介质中所产生的气体放电现象中电流最大、电压最低、温度最高、发光最强的自持放电现象。
2.试述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方式气体放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带电粒子,二是在两电极之间必须有一定强度的电场。
点焊定义?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流通过焊件时产生的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冷却后形成焊点,这种电阻焊方法称为点焊.点焊加热时的电阻?1)、接触电阻:形成原因:焊件表面的微观凸凹不平及不良导体层。
2)、焊件内部电阻:a、几何特点:导电区域远远大于以电极与焊件接触面为底,焊件厚度为高的圆柱体体积;b、边缘效应与绕流现象:边缘效应:在点焊过程中,当电流流过焊件时,电流将从板的中部向边缘扩展,使整个焊件的电流场呈双鼓形。
原因:焊件的横截面积远大于焊件与电极间的横截面积。
绕流效应:由于焊接区温度不均匀,促使电流线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的现象.点焊接头形成过程?a、预压阶段:1)、特点:F>0,I=0;2)、作用:减少接触电阻,增大导电截面,增加物理接触点,为以后焊接电流顺利通过创造条件;b、通电加热阶段:1)、特点:F>0,I>0;2)、作用:在热和机械力联合作用下,形成塑性环和熔核,直到熔核长到所要求尺寸。
c、冷却结晶阶段:1)、特点:F>0,I=0;2)、作用:保证熔核在压力状态下进行冷却结晶,冷却结晶时间很短,但是结晶凝固过程符合金属学的凝固理论。
柱状晶:低碳钢,合金钢等;柱状晶+等轴晶:铝合金;等轴晶:镁合金。
点焊焊接参数?1)焊接电流;2)焊接时间;3)电极压力;4)电极头端面尺寸D或R.点焊焊接参数选择?1)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的适当配合;2)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的适当配合。
胶接点焊?在点焊工艺中采用结构胶粘剂,可使接头性能显著提高,这种将点焊与胶接两种工艺结合起来的连接方法称为胶接点焊,简称胶焊。
胶焊结构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减振和声学性能好等优点。
超声波焊接定义?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在静压力的作用下将弹性振动能量转变为工件间的摩擦功和形变能,对焊件进行局部清理和加热焊接的一种压焊方法.主要用于连接同种或异种金属、半导体、塑料及金属陶瓷等材料.它是一种固相焊接方法。
超声波焊焊接原理?超声波焊接时,超声波发生器1产生每秒几万次的高频振动,通过换能器2、传振杆3、聚能器4和耦合杆5向焊件输入超声波频率的弹性振动能。
压焊方法及设备点焊压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通过施加压力将金属件表面加热融化,使其在接触面上形成冷焊连接。
压焊方法通常包括点焊、缝焊、环焊和接触焊等。
本文将主要介绍压焊的一种常见方法,点焊,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工艺参数。
点焊是压焊方法中最简单常用的一种。
它适用于薄板金属的连接,如钢板、铝板和铜板等。
点焊设备主要由焊机、电极和进给装置组成。
焊机通过控制电极的压力和电流时间来完成点焊操作。
点焊的工艺如下:1.准备工作:将要连接的金属件清理干净,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污。
确定好点焊的位置和电极的排列方式。
2.调整设备:根据连接的材料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极和设定焊机的压力和电流。
3.点焊操作:将金属件放置在焊机的夹具上,使其紧密接触。
按下焊机的脚踏开关,电极下压,加热金属接触面,使之融化。
保持一定时间后,松开脚踏开关,电极恢复原位。
4.检验焊点:等待焊点冷却,然后进行可靠性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拉力试验等。
点焊的工艺参数有:电极压力、电流、时间和间隙。
1.电极压力:电极压力决定了焊点的均匀性和牢固性。
压力过大会使焊点过深,过小会导致焊点不牢固。
调节电极压力时,要根据焊接金属的材料和厚度进行调整,一般为0.1~0.3MPa。
3.时间:焊接时间是焊接过程中保持电流的时间,时间过短会导致焊点无法充分熔化,时间过长则容易引起过热或过焊。
时间的选择要根据焊接金属的材料和厚度进行调整,一般为10~100毫秒。
4. 间隙:焊接间隙是指电极下压前,焊接接头两侧金属板之间的距离。
间隙过大会导致接头焊缝不完整,间隙过小则会产生过热。
间隙的选择要根据焊接金属的材料和厚度进行调整,一般为1~3mm。
总之,点焊是一种简单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通过合理调节工艺参数和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焊接。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任务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和优化。
有了恰当的操作和工艺控制,点焊可以达到较好的连接效果。
焊接方法与设备(复习大纲)第一章焊接方法概述一、填空题。
1、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分为熔焊、压焊、钎焊三类。
2、焊接电弧按其构造可分为阳极区、阴极区、弧柱区三个区。
3、气体电流和阴极电子发射是电弧产生和维持的必要条件。
4、引用电弧偏吹原因有:一是焊条偏心,二是电弧气流产生,三是焊接电弧磁偏吹。
5、造成电弧产生磁偏吹的因素有导线接线位置、铁磁物质、电弧运动至钢板端部。
二、判断题。
1、铆接是永久性连接方式。
(√)2、为了防止爆炸和火灾,在焊接作业场地10m范围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的物品。
(√)3、交流弧焊机因极性作周期性变化,为了提高电弧燃烧的稳定性,可在焊条药皮或焊剂中加入电离为较低的物质。
(√)4、直流不同的的焊接方法其阳极区和阴极区的温度不同,一般焊条电弧焊阳极区温度高于阴极区温度。
(√)5、采用小电流焊接,可以有效地减少磁偏吹。
(√)三、问答题。
1、阴极斑点和阳极斑点的区别?答:阴极斑点是阴极区存在的一个明亮的斑点,而阳极斑点是阳极区的自由金属蒸发形成的。
2、什么是阴极清理作用?答:金属表面有低逸出功德氧化膜存在时,阴极斑点有自动寻找氧化膜的倾向。
3、如何区分熔焊与钎焊?各有何特点?答:熔焊是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熔焊特点:被焊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成液态熔池时,原子之间可以充分扩散和紧密接触,冷却后,可形成牢固的焊件接头。
但接头有裂纹、气孔、夹杂等。
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特点:母材不能熔化,只有钎料熔化,这样对接头的性能保证比较好,但接头易脆。
第二章焊条电弧焊一、填空题。
1、焊条电弧焊堆焊轴时,常采用纵向对称和横向对称两种堆焊顺序。
2、焊条型号E4303的E是表示焊条,43表示抗拉强度为430Mpa ;0是表示全位置焊,03连在一起是表示钛钙型交直流正反接,这种焊条的牌号为 J422。
压焊方法及设备
压焊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它利用外加压力将工件接触面上的金属材料瞬间加热熔化,形成焊缝。
压焊方法包括热压焊和冷压焊两种。
1. 热压焊(热压接触焊):热压焊是在高温下施加压力达到熔化金属的条件下进行的焊接方法。
常见的热压焊设备有电阻式热压焊机、摩擦焊接机、闪光焊接机等。
2. 冷压焊(冷压接触焊):冷压焊是在常温下施加压力实现接触面金属材料的液相扩散而形成焊缝的焊接方法。
常见的冷压焊设备有超声波焊接机、冷压机焊接机等。
压焊设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供热系统:为热压焊提供所需的热能,例如电阻加热器、摩擦加热器等。
2. 压力系统:施加压力,使接触面金属材料充分接触并形成焊缝的机构。
3. 控制系统:对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控和控制,以保证焊接质量。
4. 夹持系统:固定工件,防止其在焊接过程中的相对位移。
5. 辅助设备:如冷却系统、夹具、电源等。
压焊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在汽车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点焊定义?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流通过焊件时产生的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冷却后形成焊点,这种电阻焊方法称为点焊。
点焊加热时的电阻?1)、接触电阻:形成原因:焊件表面的微观凸凹不平及不良导体层。
2)、焊件内部电阻:a、几何特点:导电区域远远大于以电极与焊件接触面为底,焊件厚度为高的圆柱体体积;b、边缘效应与绕流现象:边缘效应:在点焊过程中,当电流流过焊件时,电流将从板的中部向边缘扩展,使整个焊件的电流场呈双鼓形。
原因:焊件的横截面积远大于焊件与电极间的横截面积。
绕流效应:由于焊接区温度不均匀,促使电流线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的现象。
点焊接头形成过程?a、预压阶段:1)、特点:F>0,I=0;2)、作用:减少接触电阻,增大导电截面,增加物理接触点,为以后焊接电流顺利通过创造条件;b、通电加热阶段:1)、特点:F>0,I>0;2)、作用:在热和机械力联合作用下,形成塑性环和熔核,直到熔核长到所要求尺寸。
c、冷却结晶阶段:1)、特点:F>0,I=0;2)、作用:保证熔核在压力状态下进行冷却结晶,冷却结晶时间很短,但是结晶凝固过程符合金属学的凝固理论。
柱状晶:低碳钢,合金钢等;柱状晶+等轴晶:铝合金;等轴晶:镁合金。
点焊焊接参数?1)焊接电流;2)焊接时间;3)电极压力;4)电极头端面尺寸D或R。
点焊焊接参数选择?1)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的适当配合;2)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的适当配合。
胶接点焊?在点焊工艺中采用结构胶粘剂,可使接头性能显著提高,这种将点焊与胶接两种工艺结合起来的连接方法称为胶接点焊,简称胶焊。
胶焊结构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减振和声学性能好等优点。
超声波焊接定义?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在静压力的作用下将弹性振动能量转变为工件间的摩擦功和形变能,对焊件进行局部清理和加热焊接的一种压焊方法。
主要用于连接同种或异种金属、半导体、塑料及金属陶瓷等材料。
它是一种固相焊接方法。
超声波焊焊接原理?超声波焊接时,超声波发生器1产生每秒几万次的高频振动,通过换能器2、传振杆3、聚能器4和耦合杆5向焊件输入超声波频率的弹性振动能。
两焊件的接触界面在静压力和弹性振动能量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摩擦、温升和变形,使氧化膜或其他表面附着物被破坏,并使纯净界面之间的金属原子无限接近,实现可靠连接。
超声波焊接头形成过程?超声波焊接过程由“预压”、“焊接”和“维持”3个步骤形成一个焊接循环。
超声波焊接特点?1)可焊接的材料范围广;2)焊件不通电,不需要外加热源;3)焊缝金属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不发生宏观变化;4)焊前对焊件表面准备工作比较简单;5)形成接头所需电能少;6)操作简便、焊接速度快、接头强度高、生产效率高。
超声波焊的分类?a、能量传入方式不同:1)切向传入:用于金属焊接;2)垂直传入:用于塑料焊接。
b、焊接接头形式不同:点焊、缝焊、环焊、线焊。
超声波焊的应用?1)电子工业:微电子器件焊接封装;2)电器工业:微电机整流子;3)航空航天:宇宙飞船核电转换装置;4)新材料工业:非晶材料、超导材料的连接;5)包装工业。
搅拌摩擦焊定义?是在外力作用下利用焊件接触面之间的相对摩擦运动和塑性流动所产生的热量。
使接触面及其近区金属达到粘塑性状态并产生适量的宏观变形,通过两侧材料间的相互扩散和动态再结晶而完成焊接的一种压焊方法。
、摩擦焊特点?1)固相焊接的优点;2)广泛的工艺适应性;3)焊接过程可靠性高;4)焊件尺寸精度高;5)高效、低耗、清洁的焊接方法。
电阻缝焊定义?焊件装配成搭接或对接接头,并置于两滚轮电极之间,滚轮加压焊件并转动,连续或断续送电,形成一条连续焊缝的电阻焊方法。
电阻缝焊的特点?1)、缝焊与点焊一样是热—机械(力)联合作用的焊接过程。
2)、缝焊焊缝接头主要是搭接接头。
3)、轮滚电机表面易发生粘损而使焊缝表面质量变坏。
4)、接头主要起密封性和耐蚀性作用。
电阻缝焊的分类?1)、连续缝焊:特点为:滚轮电极连续旋转、焊件等速移动,焊接电流连续通过,每半个周波形成一个焊点。
2)、断续缝焊:特点为:滚轮电极连续旋转、焊件等速移动,焊接电流断续通过,每“通-断”一次,形成一个焊点。
3)、步进缝焊:特点为:滚轮电极断续旋转、焊件相应断续移动,焊接电流在电极与焊件皆为静止时通过。
焊点形成后,滚轮电极重新旋转,传动焊件前移一定距离(步距),每“通一移”一次形成一个焊点。
焊接接头的质量要求?1)、因焊接主要应用在薄壁容器的制造上,故对接头质量要求,首先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2)、焊缝的截面积通常是母材纵截面的2倍以上,使其接头的静载荷强度不低于母材;3)接头设计应使接头有良好的可焊性。
扩散连接定义?是指相互接触的材料表面,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局部发生塑性变形,原子间产生相互扩散,在界面处形成了新的扩散层,从而实现可靠连接。
扩散焊的设备?1)真空系统;2)加热系统;3)加压系统;4)控制系统;5)冷却系统。
扩散焊的特点?1)适用于耐热材料的焊接、陶瓷、磁性材料及活性金属的连接;2)它可以进行内部及多点、大面积机构的连接,以及电弧可达性不好或熔焊方法根本不能实现的连接;3)它是一种高精度的连接方法,工件不变形,可实现机械加工后的精密装配连接。
何为分流?影响分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流:从焊接区以外流过的电流。
①焊件厚度和焊点距离;②焊件层数;③焊件表面状态电阻焊的热源是什么?有何特点?电流流过焊接区产生的电阻热。
特点:内部热源;外部条件是通以焊接电流,内部条件是焊接区的电阻;散热与析热同样重要。
缝焊和点焊相比,其接头形成过程有何特点,对焊接质量有何影响?①缝焊时,每一焊点同样要经过预压、通电加热、冷却结晶三个阶段,但是动态完成的。
②电焊时各阶段依次作用于不同焊接部位;缝焊时三个阶段同时作用于不同焊接部位。
③缝焊时的预压和冷却结晶阶段时的压力作用及散热均不够充分;缝焊接头质量一般比点焊差,易出现裂纹、缩孔等缺陷。
闪光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何作用?焊件端面轻微接触—闪光电流高达3000~6000A/㎜2,触点快速熔化,形成过梁,过梁在电、热、力共同作用下爆破,形成闪光。
闪光的作用:①加热焊件:液体过梁的电阻热;金属过梁爆破后,部分金属微粒喷射到焊件热传导;②烧掉焊件端面的不平和脏物;③闪光时产生的金属蒸气及气体形成自保护气氛,减少或防止端面氧化;④闪光后期在端面上所形成的液态金属层,为顶锻时排除氧化物和过热金属提供有利条件。
什么是硬规范和软规范?简述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硬规范:采用大焊接电流、短焊接时间参数;软规范:采用小焊接电流。
长焊接时间参数。
软规范的特点:加热平稳,焊接质量对焊接参数波动的敏感性低,焊接强度稳定;温度场分布平缓,塑性区宽;对有淬硬倾向的材料,软规范可减小接头冷裂纹倾向;所用设备装机容量小,控制精度不高,因而较便宜。
软规范适用于低合金钢、可淬硬钢、耐热合金、钛合金等;硬规范特点:加热不平稳,焊接质量对规范参数波动敏感性高,焊点强度稳定性差;温度场分布不平稳,塑性区小,接头缩孔、裂纹倾向大;有淬硬倾向的材料,接头冷裂倾向大;设备容量大,设备价格高;焊点压痕小,接头变形小,表面质量高;电极磨损小,生产效率高。
硬规范适用于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低碳钢及不等厚度板材的焊接。
为什么闪光对焊的焊接质量优于电阻对焊,而且可焊大截面的工件?①闪光对焊主要是利用对口接触电阻产生热量加热金属,因相交互结晶形成接头,容易形成等强度等塑焊接接头。
②闪光过程具有自调节功能,比较容易获得稳定连续闪光过程。
闪光对焊规范参数以焊接质量的影响?闪光速度:初试闪光速度较低,终了闪光速度高。
次级空载电压:在给定闪光速度条件下,U20越低,热效率越高;在保证稳定闪光的条件下,尽量选用较小的U20。
点焊、对焊时电阻对加热有作用?及电阻的变化规律?点焊:焊件与电极间的接触电阻对焊接是不利的,会降低电极寿命,甚至使电极和焊件表面烧坏;在工件间则有一定的预热作用,但在焊接过程中变化很大,通常都应控制。
焊件内部电阻是焊接的主要热源;对焊:焊件电阻对加热起主要作用;接触电阻析热集中在对口,对端面加热均匀化有利。
电阻对焊获得优质接头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电阻对焊对工件焊前清理要求严格?电阻对焊获得优质接头的条件:1)、沿对口和焊件长度获得合适的温度分布(端面必须严格清理、减小对口接触面积);2)、对口及邻近区域必须产生足够的塑性变形;3)、焊缝中无氧化夹杂。
因为电阻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对接接头,要使其端面紧密接触,因此焊前对工件清理要求严格。
固态扩散焊过程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并分析?1)变形—接触阶段:高温下微观不平的表面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屈服和蠕变机理使一些点首先达到塑性变形,在持续压力的作用下,接触面积逐渐扩大,最终达到整个面的可靠接触。
2)扩散—界面推移阶段:第二阶段是接触界面原子间的相互扩散,形成牢固的结合层。
这一阶段,由于晶界处原子持续扩散而使许多空隙消失。
3)界面和孔洞消失,形成连接阶段:第三阶段是在接触部分形成的结合层,逐渐向体积方向发展,形成可靠的连接接头。
这三个过程是相互交叉进行的最终在接头连接区域由于扩散、再结晶等过程而形成固态冶金结合,它可以生成固溶体及共晶体,有时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可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