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表里的生物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16
表里的生物六年级语文下册16课文中重难点解析笔记1.我好奇的是什么?有什么发现?我好奇的是父亲的表秒针会走,还会发出声音。
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表里的世界,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表,他的话证实了我表里边有个活的生物的猜测没有错。
2.从对我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好奇心、求知欲极强的孩子。
3.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说说:作者说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作者这么说是因为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
2、语文一年级下册7怎么都快乐课文复习重难点课堂笔记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
你想天天快乐,可以每天做一会儿自己喜欢的事情。
只要有了好心情,怎么都快乐!3、一年级下12课古诗二首之池上课文复习重难点课堂笔记1.读了这首诗,你对小娃有了怎样的认识。
他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2.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小娃偷采白莲会被发现,从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两句可看出。
3.读了这首诗,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例:诗中描写了一个天真幼稚、调皮可爱的小娃,可以感受到纯真美好的童趣。
4、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①认识新偏旁彳:双人旁,从彳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
忄是汉字部首,由心演变而来。
称竖心旁或竖心。
古代人认为心脏主管人的思想,故忄旁的字多与心理活动有关。
②问题归纳1.我为什么觉得自已很大?因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带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当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大;当我还需要父母的帮助,还依赖他们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小。
5、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雨点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雨点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认识新偏旁彡:三撇儿,上面的两撇稍短,下面的一撇稍长。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卷(4)一、填空题。
1. 用“√”给标红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给下面的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二、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________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________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
________三、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命令)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应允)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
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撬开打开)了,我问:“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
”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可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明证实)我的(猜测猜想)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父亲没有回答。
我想,大半(因为因此)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可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里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给加点字注音。
(3)用文中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4)从画线句子“我”的所想、所说,想一想,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5)写出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卷(4)一、填空题。
1.【答案】xiē,guō【考点】拼音表里的生物【解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表里的生物》是一篇描述作者小时候对父亲的怀表产生好奇心的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作者展现了一个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也揭示了成人世界中的一些复杂性和不可知性。
我的观点是,这篇文章强调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好奇心是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它驱使我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挑战自我,去创新。
而探索欲望则是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它让我们不断地寻找答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成长。
此外,文章也暗示了成人世界中的一些复杂性和不可知性。
对于孩子来说,世界是充满神秘和未知的,他们需要用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去揭示这个世界的奥秘。
而对于成人来说,世界则可能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知,他们需要用更多的经验和智慧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我认为《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富有启示性的文章,它让我们认识到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和好奇,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16 表里的生物【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感受科学魅力。
语言运用: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思维能力:能够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对人物进行评价。
审美创造:体会“我”善于思考爱观察的精神,树立科学精神。
【课前解析】关注文体特征:《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
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文章多次出现时间词语,如:“小时候”“一天”“许多天”“以后”“后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变化。
关注人物形象: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
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要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要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注文中插图:文中插图画的是父亲把表盖打开,“我”睁大眼睛兴奋而入神地看着面前表里的美丽而神秘的世界,也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好奇。
关注文章结尾:文章结尾处,“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样的话”指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自己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
为什么不说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
关注字词:“脆”字要提示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4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1.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感受人物形象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总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了“我”探究和思考的过程。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2课《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一、基础运用1.按拼音写汉字。
hóng liànghé xiéjiān yì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近字组词。
拒________ 玻________炬________ 波________3.写出近义词。
呈现—________ 高兴—________ 保护—________4.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立即________ 呈现________ 增加________ 拒绝________反义词:清脆________ 美丽________ 自动________5.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后来我见人就说________我有蟋蟀在钵子里________蝈蝈儿在葫芦里________鸟儿在笼子里________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________二、阅读理解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张纸条上初中,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
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
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l④“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________。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优秀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优秀9篇)为了帮助同学们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1表里的生物2 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①这句话交代了什么?]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3街心有时响着三弦❶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句导读:“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有根据的,是“我”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证实了“我”的论断。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1☜2①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与环境。
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会产生凡是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想法。
3❶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
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4[②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我”小时候很幼稚,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
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转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句导读:把“这种声音”与“蝉鸣”“虫的歌曲”对比,可见“我”的观察很仔细。
]一天,我对父亲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5[③这两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小孩儿不许动表。
”6段导读:第2~5自然段讲“我”听到怀表里发出的声音,想看一看,被父亲阻止了。
这么一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❷。
7“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④这段话中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起什么作用?]段导读:第6自然段讲由于父亲不许“我”动表,“我”觉得表里有生物存在。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表里的生物》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教材分析《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二、作者介绍冯至(1905一1993)原名冯承植,涿州人。
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1925年,他和几位朋友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等。
主要作品:《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三、我会写脆:清脆脆枣脆弱干脆又甜又脆拦:拦挡拦截拦网拦堵拦路虎怖:恐怖震怖怖畏怖惧阴森可怖蟋:蟋蟀斗蟋蟀蟀:蟋蟀蟋蟀草四、形近字脆(脆弱)拦(阻拦)蟋(蟋蟀)跪(下跪)栏(栏目)悉(熟悉)蟀(蟋蟀)布(布料)玻(玻璃)率(率领)怖(恐怖)波(波纹)五、多音字好:hǎo好看hào爱好弹tán弹性dàn子弹答:dā答应dá答案更gèng更好gēng更改六、近义词洪亮——嘹亮和谐——融洽单调——单一请求——恳求愉快——欢快猜测——猜想七、反义词坚硬——柔软单调——丰富美丽——丑陋保护——破坏答应——拒绝丑恶——美好八、理解词语[钟楼]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楼内按时敲钟报告时辰;安装时钟的较高的建筑物。
[洪亮](声音)大;响亮。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坚硬]又结实又硬。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食物)脆而清香。
[柔和]①温和而不强烈。
②柔软;软和。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22表里的生物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案一1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
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例:﹡“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三、《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填空题1. 按拼音写汉字。
2. 多音字组词。
和hé________ hè________ 调diào________ tiáo________3. 我是拼音小能手。
4. 写出近义词。
呈现—________ 高兴—________ 保护—________5. 写出反义词。
美丽—________ 请求—________ 答应—________6. 形近字组词。
拒________ 玻________炬________ 波________7. 读课文《表里的生物》,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美妙________________悦耳异常________8. 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________9. 阅读课文《表里的生物》语段,回答。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
①丑恶②恐怖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愉快②猜测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②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父亲送我一块表。
②父亲向我伸出手。
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
②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
仿写句子(仿照下面的句子用越……越……说一句话)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
扩句。
①盲人在弹。
②鸟叫。
缩句。
①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
②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②网络丰富多彩,怎么能让我们大家不恋恋不舍呢?书写誊写词语。
洪亮和谐柔和读课文《表里的生物》,说说句中引号的作用。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六年级下语文第十六课《表里的生物》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现代诗人、学者。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
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代表作品《昨日之歌》《伍子胥》《十四行集》《山水》二、多音字弹tán (弹奏)dàn (子弹)三、词语狗吠清脆单调神秘拦住拨开拒绝蝎子蜇恐怖蟋蟀钵子蝈蝈四、词语解释(1)声音清楚悦耳。
(清脆)(2)使人摸不透。
(神秘)(3)显出,露出。
(呈现)(4)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恐惧。
(恐怖)五、教材解读: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表里有个小蝎子这件事。
2.“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你是怎么理解的?对表的好奇,首先在于它与“我”之前的推断是不符的,引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兴趣。
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有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加神秘。
3.当“我”看到父亲的表里面的样子时,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和举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4.“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父亲为什么这样说?一是阻止“我”随便动;二是对“我”这样小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表这种精密的东西的构造道理。
5.“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我为什么感到害怕又愉快?害怕是因为父亲的表里有一个丑恶而恐怖的小蝎子,一动它就要被蛰;愉快是因为父亲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想没有错-----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这是对“我”思考和判断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