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放线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3
楼层放线的方法及步骤楼层放线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建筑的准确位置和结构的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楼层放线方法及步骤。
一、放线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工具:放线铅笔、放线尺、放线线、放线锤等。
2. 确定放线基准点:一般选择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者基础的中心位置作为放线的基准点。
二、确定楼层标高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的标高高度。
2. 用放线尺在基准点处标出第一层的标高高度。
三、确定楼层平面位置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的平面位置。
2. 用放线线将楼层的外墙边线放线出来,标出墙体的位置。
四、确定内部柱子位置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内部柱子的位置。
2. 用放线线将柱子的位置放线出来,标出柱子的中心点。
五、确定楼梯位置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楼梯的位置。
2. 用放线线将楼梯的位置放线出来,标出楼梯的边线。
六、确定其他设备位置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楼层其他设备(如电梯井、风井等)的位置。
2. 用放线线将设备的位置放线出来,标出设备的边线。
七、检查和调整1. 放线完成后,需要对放线结果进行检查和调整。
2. 检查每个楼层的墙体、柱子、楼梯等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精度。
八、记录和标示1. 在每个楼层的墙体、柱子、楼梯等位置,使用放线铅笔或者标志笔进行标示。
2. 标示应清晰可见,方便后续施工人员进行参考和操作。
以上就是一种常用的楼层放线方法及步骤。
在实际施工中,放线的准确性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进行检查和调整。
同时,放线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放线铅笔、放线尺、放线线等工具,避免损坏或丢失,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基础、楼层测量放线1)基础测量放线⑴在地面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确定基础中心线和基础边线的位置。
在地面上进行放线时,应先在地面上做好标记,然后在基础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上进行放线,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⑵对于高层建筑,应在地面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并在每层楼的基础上进行放线,以确定每层楼的位置和高度。
2)楼层测量放线⑴在每层楼的楼板上进行放线,以确定每个房间的位置和大小。
⑵在每层楼的墙体上进行放线,以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大小。
⑶在每层楼的天花板上进行放线,以确定天花板的位置和大小。
3.装饰装修测量放线⑴在装饰装修前,应在墙体、天花板和地面上进行放线,以确定装饰装修的位置和大小。
⑵在装饰装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装饰装修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四、放线座标图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制作放线座标图,标明建筑物的位置和大小,以便后续施工和验收。
座标图应清晰、准确、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应保存好原始数据和测量记录,以备后续查验。
XXX组团二期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标高测量放线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标准水准点,向现场内引测标高,并在场地周围及原有建筑物上做好标记。
测量至少两次后,用红漆将标高点描画成三角标记。
完成平面定位和标高引测后,请规划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验线,并完成签字验收手续。
2.基础测量放线在孔桩开挖之前,使用经纬仪从定位引桩引到井圈上,并以十字轴线为基准,分别定出其它轴线。
在孔桩开挖1米后,使用水准仪从现场临时水准点向桩下引测标高,在桩护壁上做标记,作为桩下施工的临时水准点。
当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浇完后,使用控制线来放线确定墙柱插筋位置,并引测标高控制混凝土的高度。
在地下室墙柱混凝土浇完后,引测标高,在上面弹出地下室50线,作为支模和打地面的标高依据。
3.楼层放线采用内控点传递法,并在每栋楼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
在浇筑±0.000层楼面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每栋楼内控制点布置图预埋100×100×3mm铁板,并在混凝土达到可上人强度时,用钢针划出纵、横轴控制线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小孔作为标志。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一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测量员:项目专业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二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测量员:项目专业质检员: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放线日期年月日放线部位16#楼三层楼面放线内容竖向投测控制线、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内容及依据:1、定位控制桩1#、2#、3#、4#如下图所示;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绘成果图;3、施工图纸;4、±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7.4;5、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放线简图:检查意见:1、主控线误差在±3mm以内,角度在±10“以内;2、各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线误差在±2mm以内;3、内控点尺寸误差不超过2mm,角度±5“以内,符合工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工程施工楼层放线一、放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工程施工楼层放线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建筑图纸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尺寸以及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其次,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放线工具,包括放线皮、水平仪、量角器、墨线、铅笔等工具。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放线过程不受阻碍。
二、放线的步骤1.确定基准点在进行放线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基准点。
基准点是整个放线过程的参照物,一般选择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者标识物作为基准点。
放线员需要在基准点处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测量,并用量角器确定方向。
2.放线开始放线时,放线员需要首先确定放线的起始点,并根据建筑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关系进行精确的测量。
放线员可以使用放线皮将起始点和目标点进行连接,并用墨线做出标记。
在放线过程中,需要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精度,避免出现偏差。
3.检查修正放线完成后,放线员需要对放线的结果进行检查和修正。
可以使用水平仪和量角器对放线的水平和方向进行校验,确保放线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放线有误,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并重新检查。
4.做好记录在完成放线后,放线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
记录放线的位置、尺寸以及误差情况,以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同时,也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三、要点与注意事项1.放线过程中要保持精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明显误差。
2.在进行放线前,要对放线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3.在选择放线基准点时,要选取稳定、易于测量的位置。
4.放线员在进行放线时要细心谨慎,确保放线的准确性。
5.放线完成后,要及时对放线结果进行复核和修正,确保放线的正确性。
6.如有需要,可以及时调整放线方向和位置,以适应实际施工需要。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我们对工程施工楼层放线的过程、步骤以及要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只有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放线,才能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楼层平面放线一、放线地点本次放线地点为新凯达大厦24层楼底。
二、放线工具激光经纬仪一台、激光垂直仪一台、三脚架两个、50M钢尺一把、墨斗一个,接收靶一个、对讲机两个。
三、放线方法1、内控点布设: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栋建筑物内做内控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米左右的位置。
本次测量内控点有两个,分别设在新凯达大厦14层楼P—6轴,P—17轴附近。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0mm×200mm)。
2、轴线投测:竖向投测前,应对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
然后在施工层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
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垂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用墨斗弹线,将接收靶固定。
用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校核投测轴线,经测距离和角度达到精度要求时再测设细部轴线。
3、施工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和细部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墙边线等细部线。
待每层竖向墙柱完成后,在拆除模板之后相应墙柱上抄测1000mm结构标高线,用于控制上层模板、以及后期的装饰装修的施工。
架设激光垂直仪架设激光经纬仪接收靶接收激光弹十字墨线经纬仪放线放直角线。
框架结构楼层放线怎么往上引线
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一直到主体工程封顶都离不开施工放线。
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
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
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
建筑工程楼层放线记录1.项目背景:本项目为一座多层建筑工程,总共包含地上15层,地下2层,用于商业及办公空间的开发。
本次放线工作是为了确保建筑的结构和布局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放线工作将从地下2层开始进行,逐层进行。
2.放线工作准备:放线工作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放线仪器和工具:包括测量仪、放线锥、铅锤等;-放线红线和蓝线:用于标示墙体和柱子等结构的位置;-放线钉:用于固定红线和蓝线的位置;-放线记录表:用于记录每层的放线工作。
3.放线工作步骤:3.1地下2层放线:3.1.1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地下2层的柱子和墙体的位置,并使用红线和蓝线进行标示;3.1.2使用放线仪器,测量标示位置的准确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3.1.3使用放线锥,将红线和蓝线固定在地板上;3.1.4使用铅锤,确保红线和蓝线的拉直度和水平度;3.1.5将放线结果记录在放线记录表上。
3.2地上各层放线:3.2.1依次按照地上每层的设计图纸,确定每层的柱子和墙体的位置,并使用红线和蓝线进行标示;3.2.2使用放线仪器,测量标示位置的准确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3.2.3使用放线锥,将红线和蓝线固定在地板上;3.2.4使用铅锤,确保红线和蓝线的拉直度和水平度;3.2.5将放线结果记录在放线记录表上。
4.注意事项:4.1放线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准确度和质量;4.2放线结果需要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确保符合要求;4.3放线记录表需要详细记录每一层的放线位置和调整情况,便于后续施工的参考。
5.放线工作的重要性:放线工作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只有确保建筑的结构和布局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避免后续的结构问题和调整工作,节省时间和成本。
6.总结:放线工作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使用专业仪器和工具,结合设计图纸,将建筑的结构和布局放线在施工现场。
这项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通过准确的放线工作,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建筑楼层放线方案建筑楼层放线方案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在地面或墙壁上进行精确定位和标记的过程。
放线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准确性、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建筑楼层放线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主要包括放线前的准备工作、放线的步骤以及常用的放线工具和设备。
建筑楼层放线方案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设计图纸:施工人员应仔细研读建筑设计图纸,了解建筑结构和布局,特别是关键节点和尺寸要求。
2. 准备放线工具:常用的放线工具包括放线尺、放线锤、放线线等。
3. 确定放线控制点: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放线控制点的位置,通常选择建筑的基准线或者结构节点作为控制点。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建筑楼层放线的步骤:1. 确定基准线:建筑楼层放线的第一步是确定基准线,基准线是建筑平面中的一条直线,用于确定其他节点和尺寸。
通常情况下,基准线选择建筑的主轴线或者设计图纸上特定的尺寸线。
2. 用放线尺确定节点:通过放线尺,将基准线上的节点标记到地面或者墙壁上。
节点的位置应与设计图纸上的节点一致,并且要保证放线的准确性。
3. 进行放线:根据节点的位置,使用放线线将节点之间的直线段连接起来。
放线线应保持紧绷,以保证放线的准确性。
在放线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放线锤在地面或者墙壁上进行标记。
4. 标记尺寸: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要求,在放线的节点上进行标记,以确定建筑构件的具体尺寸和位置。
常用的放线工具和设备包括放线尺、放线锤和放线线等。
放线尺是进行放线的主要工具,用于测量和标记节点和尺寸。
放线尺通常有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抗压和耐用性。
放线锤是用于在地面或者墙壁上进行标记的工具,通常由金属制成。
放线线是用来将节点之间的直线段连接起来的绳子,通常由耐磨的材料制成,如尼龙。
在实际的施工中,建筑楼层放线方案能够有效地指导施工人员进行精准施工,提高建筑结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放线方案,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和尺寸的准确性,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和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