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臭技术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410.20 KB
- 文档页数:23
生物除臭技术试验方法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催化分解有机物质,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从而达到除臭目的的一种方法。
目前,生物除臭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养殖场、污水处理厂等场所。
在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试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生物除臭技术的试验方法。
静态容器法静态容器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除臭试验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密闭的容器来装载样品,然后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量等条件,观察微生物生长和有机物质降解情况,从而评估生物除臭效果。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
然而,静态容器法只能模拟单一的环境条件,缺乏对复杂自然环境的模拟。
连续流动法连续流动法是一种更加真实的生物除臭试验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循环水箱或反应器等装置,通过控制水的流速和流量、气体的通量和通气时间等条件,模拟实际应用环境,评估生物除臭效果。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模拟真实环境,准确评估生物除臭效果。
然而,连续流动法需要较复杂的试验设备和较高的技术难度。
模拟场测试法模拟场测试法是一种将试验技术直接应用于实际场地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将试验设备安装于垃圾填埋场、养殖场、污水处理厂等现场,模拟实际工作条件进行试验。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直接测试真实环境下的生物除臭效果,试验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然而,模拟场测试法需要较高的试验技术和较大的试验代价。
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一种将多种试验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试验结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静态容器法、连续流动法、模拟场测试法等多种试验方法结合起来,比较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试验方法的优点,减少试验误差和偏差,得到更加准确的试验结果。
然而,综合分析法需要更大的试验代价和更高的试验难度。
总之,生物除臭技术试验方法对于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至关重要。
不同的试验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结果可靠性。
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臭气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多种臭氧净化技术,其中生物除臭技术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生物除臭技术的原理、方法、实践和前景。
一、生物除臭技术的原理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群体的代谢能力和化学反应作用,将有机化合物和气体中的异味化学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涉及厌氧发酵和好氧生物降解两种反应途径。
厌氧发酵反应是将硫化氢、甲基硫醇等硫化物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硫酸盐、硫醇和甲烷等可溶性有机化合物。
好氧生物降解反应是将酚类、醛类、酮类等有机酸和其它化学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这些反应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品种和数量的微生物等条件下进行。
二、生物除臭技术的方法生物除臭技术的方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和微生物掺混等。
生物滤池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采用一种或多种菌群,在过滤材料或生物质燃料中自然附着生长形成的滤层上进行反应。
生物反应器则是人工控制和改变反应区生物气体的流动状态和反应的组成。
微生物掺混是在处理源中添加适当的微生物菌剂,来改变微生物环境和影响源气体的质量。
三、生物除臭技术的实践生物除臭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垃圾填埋和污水处理领域。
在畜禽养殖中,生物除臭技术有助于减少氨气、硫化氢和甲硫醇等有害气体排放,改善室内气体环境。
在垃圾填埋中,生物除臭技术能够有效降解垃圾释放出来的有机物和硫化物,减少垃圾堆积带来的气味污染。
在污水处理领域,生物除臭技术能够降解有机化合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改善水质和水环境。
四、生物除臭技术的前景生物除臭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将进一步扩大。
未来,生物除臭技术还有可能发展出一些新的子技术,例如人工智能控制下的生物滤池、基于微生物增殖的生物除臭技术监测系统等。
生物除臭处理效率研究报告标题:生物除臭处理效率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生物除臭方法在处理恶臭问题中的效率。
通过对不同生物除臭技术的比较与评估,揭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生物除臭过程进行评估。
介绍:恶臭问题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生物除臭方法作为一种环保、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恶臭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不同的生物除臭技术在处理效率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方法:本研究通过实验室规模试验和现场试验两种方式对生物除臭方法进行评估。
实验室规模试验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条件,对比测试了不同生物除臭技术的处理效率。
现场试验则在实际工业场地进行,评估了生物除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生物除臭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恶臭物质的浓度,并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其中,生物滤池技术在去除硫化氢等硫化物方面效果显著,而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不同技术在处理效率以及设备成本和操作复杂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讨论: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生物除臭技术的比较与评估,揭示了其优缺点和适用性。
根据研究结果,选择合适的生物除臭技术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并减少成本和操作难度。
此外,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生物除臭方法的工艺参数,以提高处理效果。
结论:生物除臭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恶臭处理方法,但不同技术在处理效率、设备成本和操作复杂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选择合适的生物除臭技术需要考虑具体场景和需求。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生物除臭技术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生物除臭,恶臭处理,处理效率,技术评估,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
微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微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废水、垃圾以及工业废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其中,臭味污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臭味处理方法往往昂贵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臭味处理技术尤为迫切。
微生物除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特定微生物菌种的代谢功能来降解污染物,达到除臭、净化空气的目的。
微生物除臭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除臭:微生物除臭技术能够高效、迅速地分解有机物,降解效率较高,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臭味污染。
2. 环保节能:微生物除臭技术不产生二次污染物,可以将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避免了传统处理方法中使用化学品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微生物处理还能够利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所释放的热能来提供部分能源,能够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和节约。
3. 经济实用:微生物除臭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而言,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微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 废水处理:微生物除臭技术在废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废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降解,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避免由臭气和有毒物质造成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
2. 垃圾处理:垃圾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容易产生臭味。
通过微生物除臭技术,人们可以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迅速降解,减少臭气的产生,并将有机物转化为肥料或其他有价值的物质。
3. 工业废气处理:工业废气中的有机物浓度较高,容易产生刺激性臭味。
运用微生物除臭技术,可以迅速降解有机物,减少废气中的臭味,并净化废气,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4. 环境空气净化:除去工业污染,城市尾气排放、垃圾焚烧等也是臭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微生物除臭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空气净化,通过加入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利用微生物除臭技术探究与应用引言: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臭味污染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始利用微生物除臭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探究和应用微生物除臭技术,以减轻臭味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一、微生物除臭技术的原理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来消除臭味的技术。
微生物除臭技术的原理是将含有有机臭味物质的废水、废气等排放物送至微生物处理系统中,通过培育和引进适应性强的微生物,使之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产生酶来分解有机物,进一步将其降解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除臭的效果。
二、微生物除臭技术的探究进展1. 微生物的筛选与培育微生物的筛选是微生物除臭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科学家们通过对各种环境中所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采样和分离,筛选出具有降解能力的菌种。
之后,需要对筛选出的菌种进行培育和优化,提高菌种的适应性和降解能力。
2. 微生物的降解机理探究科学家们通过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降解机理的探究,了解微生物降解有机臭味物质的过程和机制。
通过深度探究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提高微生物对特定有机臭味物质的降解效率,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除臭技术的应用水平。
三、微生物除臭技术的应用1. 废水处理领域利用微生物除臭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恶臭物质。
同时,微生物还可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小。
2. 废气处理领域微生物除臭技术在废气处理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们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将含有臭味物质的废气经过过滤装置送至微生物处理系统中,通过降解有机物,达到除臭的效果。
3. 有机垃圾处理领域有机垃圾中屡屡伴随着恶臭气味的产生,给四周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利用微生物除臭技术对有机垃圾进行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垃圾中的臭味,还能将垃圾中的有机物降解为肥料或其他可利用的物质,实现资源化利用。
生物除臭技术方案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区域,如城市、工厂、畜牧养殖等场所,空气中往往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异味。
这些异味来源于各种化学物质、有机物以及生物代谢产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开展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利用生物除臭技术降低空气中异味物质浓度的可行性,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不同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和比较,最终确定最佳的生物除臭技术方案。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实验研究和文献综述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3.1 选择合适的生物除臭技术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应用情况,筛选并比较了常见的生物除臭技术,包括生物滤床、生物脱硫、生物活性炭等,选择合适的生物除臭技术作为研究对象。
3.2 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针对选定的生物除臭技术,设计实验方案,建立相应的实验系统。
通过对空气中的异味物质进行采样,并借助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进行定量检测,获取实验数据。
3.3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讨论,确定各种生物除臭技术的除臭效果,找出优劣之处。
4. 研究结果经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生物滤床在去除硫化氢(H2S)和VOCs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挥发性硫化物(VSH)的去除效果有限。
•生物脱硫技术在去除H2S和VSH方面效果明显,但对VOCs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弱。
•生物活性炭能有效去除VOCs,但对H2S和VSH的去除效果较差。
5. 研究意义及展望本研究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该研究结论为生物除臭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样本数量较少、实验条件的局限性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范围,增加样本数量,优化实验条件,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生物除臭与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气体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生物除臭与脱硫技术的研究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热门话题。
生物除臭技术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染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技术。
它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其中,生物滤池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生物除臭技术。
它使用多种微生物菌株,在特定的底材中生长,将污染气体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生物滤池中,底材的选择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底材有腐木屑、生物陶粒、竹炭等。
同时,底材的通透性也是影响生物滤池除臭效果的关键因素。
此外,生物接触氧化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生物除臭技术。
该技术利用微生物代谢特性,将污染气体中的有机和硫化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除臭效果好,特别适用于硫化氢、甲硫醇等气味较为严重的情况。
尽管生物除臭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量小、耗能量较大等。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改善和完善生物除臭技术的方法。
脱硫技术脱硫技术是指将含硫气体中的硫化物去除的技术,其应用广泛于火力发电、冶金、化工等行业。
目前,脱硫技术主要分为化学脱硫和生物脱硫两类。
化学脱硫技术是指利用氢氧化钙和氧化钙等化学药剂与含硫气体反应,将其变为石膏等无害物质的技术。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等工业领域。
与之相比,生物脱硫技术则是利用微生物催化将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并将其沉淀或过滤。
相比于化学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具有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
当前,常见的生物脱硫技术包括SRB、ASS等,其中SRB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
SRB技术通过厌氧发酵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盐,最终沉淀在反应中。
而ASS技术则是将硫化氢转化为硫草酸盐,通过后续氧气吹入反应池中,使其氧化生成硫酸盐并沉淀下来。
总结生物除臭与脱硫技术是当前环保领域中的热门技术,它们具有低能耗、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
微生物抗菌除臭剂项目概况一.目的意义及发展现状1.微生物抗菌除臭剂研制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室内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恶臭和环境中病菌大量孳生作为环境公害之一,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甚至近年来所发现的各种流行性新病害(如SARS、禽流感)都与此有关。
恶臭物质是指能引起嗅觉器官多种多样臭感的物质。
目前,凭人的嗅觉感知的恶臭物质有4000多种,按产生源可以分为生活源和工业源。
生活源是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恶臭,如家用卫生间、公厕、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以及受污染的湖泊、水沟等地方会扩散出恶臭气体,污染周边环境,给家庭生活或周围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工业源是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恶臭,如养殖厂、涂料厂、制药厂、食品加工厂、化工厂等。
恶臭气体从其组成可分为五类。
一是含硫化合物,二是含氮的化合物,三是卤素及其衍生物,四是烃类,五是含氧的有机物。
这些恶臭物质,除硫化氢和氨外大都为有机物。
恶臭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使大量的传播疾病的昆虫、细菌滋生繁衍,而且直接通过嗅觉系统,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短时间的作用,使人产生厌恶感、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时间的刺激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心血管疾病等严重的症状。
因此,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32条、34条对恶臭气体排放作了严格规定。
恶臭治理研究以日本、荷兰、德国等国最为先进。
目前,对于臭味的去除方法主要有:(1)化学除臭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包括燃烧法(热力燃烧,催化燃烧);(2)物理除臭法,如掩避法,稀释扩散法等;(3)生物除臭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除臭,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
而生物治理恶臭的技术凭借着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也逐渐在恶臭治理领域中蓬勃地发展起来。
广泛寻找自然界中现存的高效脱臭微生物菌株或采用遗传工程方法选育出更高效的代谢恶臭物质的细菌菌株,再辅以新型细胞固定化技术(如包埋法)运用到生物处理装置中,可望使恶臭的治理技术尤其是生物治理技术出现新的突破。
生物除臭技术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生物除臭技术第1章概述1.1生物除臭技术的发展生物除臭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除臭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降解恶臭物质,将其氧化成无臭、无害的最终产物,达到除臭的目的。
生物除臭早在1957年就在美国获得专利,70年代后,各国开始在这一领域开展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取得的成就最为显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除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装置设备及操作工艺条件等。
80年代以来,已有各类微生物除臭的装置和设备开始运用于石油、化工、屠宰、污水处理等实际中,并取得明显效果。
生物除臭技术与目前采用的物理、化学法,例如燃烧、吸附、吸收和还原等相比较。
这些物理化学方法的工艺或设备较复杂,运行费用较高;用于处理某些恶臭废气时,效果不甚理想。
生物脱臭法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克服了前述物理、化学方法的缺陷,并显示出处理效率较高、适应性较广、工艺较简单以及费用较省等优点,成为治理恶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2生物除臭的原理气味物质的成分大多都是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杂环的氮或硫化物,带有活性基团的这些物质被液相吸收后,特别易被生物氧化,当活性基团被氧化后,恶臭气味就消失了。
臭气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分解后,产物不一样。
如含氮的臭气,经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后,分解为HN3。
又通过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的作用,进一步氧化为稳定的硝酸态化合物;而含硫的臭气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H2S,H2S可以被硫化细菌氧化为硫酸。
生物除臭工艺就是基于这一原理,所以该方法要求被去除的臭味物质有好的水溶性。
微生物除臭过程分为三个步骤:(1)臭气同水接触并溶解到水中,臭气的有机物质由气相转移到液相(或固体表面液膜)中;(2)溶于水中的臭气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不溶于水的臭气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分泌的细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
生物酶在生物除臭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污水处理能力显着提高,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生物除臭技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性分解恶臭物质,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非常适合解决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问题。
因此,在生物除臭剂方面,下面讨论生物酶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酶;生物除臭方面;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引言过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会产生空气污染和恶臭气体的工厂都建在城市的郊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对污染防治的重视,近年来大量污水处理厂兴建,居民区与这些工厂的距离有所缩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恶臭气体、异味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而且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建在露天环境下,使得恶臭气体污染不易得到控制,这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1概念简述污水气味是化学物质与各种污染物混合后长时间反应后产生的急性气体,因此除臭剂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关键,也是饮用水后续处理的主要步骤。
生物除臭技术是我国目前正在研究的除臭技术,旨在更好地净化污水的气味。
生物除臭技术在各种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过程中有很大影响。
生物除臭技术的核心是有效利用微生物,即微生物吸收气味成分,将体内气味成分分解为营养素,完成除臭。
生物除臭技术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个是生态效率高。
因为生物除臭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分解气味成分,不会对废水产生二次污染。
第二,效率高,生物除臭技术可以同时统一夺取多种污染物的废水。
最后,成本低,生物除臭技术与化学除臭技术不同,主要物质不是比较昂贵的化学药品,而是微生物,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除臭成本。
2生物酶在生物除臭方面的应用2.1除臭风量计算原则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类似工程经验,建筑各种除臭装置的除臭计算可参考以下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1)进水井和沉淀池的恶臭气流按睡眠单位10m 3/(m2h)计算,空间通风量增加1 - 2倍/小时。
2)秒针、浓缩段等结构的恶臭气流按3m3/(m2h)睡眠单位计算,空间通风量增加1 ~ 2倍/小时。
“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探析生物除臭技术是一种采用微生物进行空气及水体净化的技术,其优点包括环保、安全、经济和可持续性。
在污水处理厂中,由于处理出的废水及生活垃圾等会产生大量的臭味,影响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生物除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臭味控制中。
生物除臭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臭物质,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具体而言,微生物通过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同时它们也会释放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等。
其中硫化氢(H2S)是污水处理厂臭味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物除臭技术通过培养厌氧菌,使之代谢产生的硫化氢经氧化作用形成二氧化硫或硫酸,从而去除臭味。
目前,生物除臭技术主要分为生化洗涤法、生物过滤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三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其中生化洗涤法是将空气通过一层水润洗床,使厌氧菌附着在床层上,降解污染气体,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生物过滤法是将空气通过一层填充了厌氧菌的填料层,通过生物降解去除污染气体。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将臭味气体经过喷淋或气体切换设备后,与厌氧菌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氧化菌进行充分的接触氧化反应,最终将污染气体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操作简便、经济环保、无毒无害等显著优点,并且可以适用于不同产生臭味原因的污水处理厂。
但是生物除臭技术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厌氧菌的生长与恶化、流程控制、气体分布的不均匀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总之,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是有良好前景的,可以有效去除臭味、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污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物除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臭味扰民的问题,尤其是在集中居住区、养殖场、垃圾处理场等环境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展了种类繁多的技术研究,而目前研究成果中最为适用的就是生物除臭技术。
生物除臭技术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来达到除臭的目的。
它具有运作简单、成本低廉、环保等多种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城市环保等领域中。
目前,生物除臭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光氧化技术:该技术通过将空气经过紫外线处理后,与氧气反应,使臭味物质氧化分解。
虽然该技术效果显著,但却受到天气、气温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稳定运作。
2. 微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将臭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广泛应用于养殖场、垃圾处理场等场所。
不过该技术需要配合严格的生产管理,保证微生物代谢的平衡,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3. 离子交换技术:该技术将气体经过带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树脂,使臭味物质与树脂中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该技术效果显著,但需要定期更换树脂,造成一定的运作成本。
不同的生物除臭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技术可以达到更佳的除臭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最近几年,一种名为生物滴定系统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该系统通过将臭气经过水滴,让微生物附着在水滴上运作,从而实现有效的除臭效果。
该技术的特点是运作过程简单、占地面积小,且能更好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除臭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环保领域中,生物除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养殖场、农田等领域。
例如,养殖场的臭味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采用生物除臭技术可以大幅缓解这一问题,增强农村环境质量。
生物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除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已经促进了生物除臭技术市场的发展,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致力于不断改进和创新。
生物除臭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恶臭问题日益突出。
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畜禽养殖场等场所。
作为环境的公害之一,恶臭除了对人的嗅觉产生影响,引起心理厌恶等不愉快的感觉外,还会引起身体上的不适,如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嗅觉失调、失眠,甚至情绪不稳定[1]等。
因此,对恶臭污染的治理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焦点。
1恶臭气体的成分恶臭气体的成分较多,目前已知的恶臭气体种类有上万种,按气体的化学组分不同,可将其分成5类:一是含硫的化合物,如H2S、SO2、硫醇类、硫醚类;二是含氮的化合物,如胺类、酰胺、吲哚类;三是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四是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五是含氧有机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
经气相色谱检测,绝大多数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氨(NH3)和硫化氢(H2S)[2]。
2恶臭气体的除臭方法目前,处理恶臭气体的方法有三大类,即物理法(掩蔽中和、稀释扩散、吸咐)、化学法(化学洗涤、氧化、燃烧、吸收)、生物法(过滤、吸收、堆肥等)[3-5]。
2.1物理吸咐法优点:工艺成熟,可处理多组分的恶臭气体,可回收有用物质,净化效率约为95%。
缺点:吸咐剂费用较高,对待处理的恶臭气体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气体预净化,否则吸附剂易堵塞。
物理吸咐法适于处理脂肪酸、氨类及其他易溶于水的臭气。
2.2化学处理法2.2.1催化燃烧法。
优点: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净化效率可达99%,恶臭物质可被彻底分解。
缺点:催化剂的选择较困难,设备复杂;消耗燃料,成本高,处理中可能形成二次污染。
催化燃烧法适于处理所有恶臭气体。
2.2.2化学吸收法。
优点:能处理低浓度大分子量的有机恶臭气体,净化效率一般为60%~80%。
缺点:存在二次污染,污染物仅由气相转移到液相。
化学吸收法适于处理脂肪酸、氨及其他易溶于水的臭气。
2.3生物处理法2.3.1生物除臭方法的特点。
生物除臭的原理及生物除臭系统前言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关注,除臭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虽然可以去除臭味,但在排放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污染物,给环境带来更大的负担。
相比之下,生物除臭技术具有环保、无害性等优点,逐渐成为除臭技术的主流。
本文将介绍生物除臭的原理、机制及生物除臭系统的构成。
生物除臭的原理生物除臭技术是一种采用生物学方法去除废气或废水中不良气味的技术。
它采用微生物代谢的方式将废气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气味也随之消除。
生物除臭的机制生物除臭的机制基于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微生物会分解废气或废水中的有机物,其中包括引起臭味的化合物。
当这些化合物被微生物消化后,臭味也会跟着消失。
生物除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呼吸代谢除臭,一种是细胞内代谢除臭。
呼吸代谢除臭是通过微生物直接吸收有机物,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能量来消除臭味。
当呼吸代谢代谢无法处理完有机物时,会演变为细胞内代谢除臭。
细胞内代谢则是通过产生酶来降解有机物,并在细胞内消除臭味。
生物除臭系统的构成生物除臭系统主要包括生物床和生物滤池两种。
生物床是一种在填料的基础上搭建的一种处理装置。
床体内可以生长各种微生物来去除废气中的臭气。
填料有助于维持微生物群落和供氧。
生物滤池也是生物处理装置的一种形式。
污水进入生物滤池后,经过滤材的过滤作用,进入滤层中的生物膜,膜上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生物膜的构成和性质是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关键。
结论生物除臭技术具有环保、无害性的特点。
同时,生物除臭系统的构成也越来越多样化。
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物除臭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要准备较多的试剂[4]。
因此,在采用水清洗和化学除臭方法时,运行管理的系统内容比较复杂,同时除臭运营的成本也比较高,如若在除臭过程当中与药液反应不完全,很难将臭气除掉,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因此水清洗和化学除臭法普遍被一些化工厂所使用[5]。
2.2 活性炭吸附法该种臭气处理方式主要是借助活性炭吸附具有挥发性的异物来达到除臭的目标。
在实践当中使用活性炭吸附法,能够有效地将污水当中的臭气进行去除[6]。
通常会采用不同性质的活性炭,例如在吸附塔当中设置吸附酸性物质的活性炭,或者吸附碱性物质的活性炭,同时采用中性活性炭也能够对一些中性物质进行吸附[7]。
在污水除臭当中,恶臭气体和各种活性炭接触之后。
尾气被排出吸附塔,使得臭气被去除[8]。
该种恶臭气体除去的方式与化学除臭法相比除臭的效率比较高;但由于活性炭在吸附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达到饱和的状态,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活性炭,这将使得该种处理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
通常在对一些低浓度臭气进行除臭时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或者是和其他除臭法进行综合运用[9]。
2.3 催化型活性炭法由于活性炭吸附法存在活性炭再次使用费用高的特征,并且在更换活性炭时操作比较麻烦。
为了能够改善这一除臭技术,催化型活性炭除臭技术应运而生,该种恶臭去除的技术核心是利用能够增强催化能力的粒状活性炭[10]。
实际应用表明,催化型的活性炭催化能力和再生能力都比较强,能够改良传统活性炭在实际运营当中的一些缺点[11]。
催化型活性炭通过对硫化氢和其他含有硫元素的有机物进行吸附,然后促进氧化反应,让硫化氢转化成二氧化硫和一些少量的三氧化硫[12]。
由于催化型活性炭只能对硫化氢和含硫有机物恶臭气体气味儿去除起作用,但是对于其他臭味的去除效率并不高,因此,在使用此技术对废水当中的恶臭气体进行去除时,比较适合在污水泵站当中应用。
3 化工废水处理中生物除臭技术及应用3.1 生物除臭技术生物除臭的原理是借助生物填料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有用、能分解恶臭气体成分的微生物,来去除污水中的恶臭气体。
猪舍臭味气体生物处理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一、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技术难点、预期目标、主要技术指标::目前针对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大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常规污染物的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上述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或治理过程都会有恶臭物质产生,散发出臭气。
虽然浓度较低,但会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有些臭气具有毒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逸散到空气中的恶臭物质对人类的危害已成为世界上七大环境公害之一。
发达国家在常规污染物基本得到治理的情况下,已开始进行臭气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目前环境治理的研究方向和热点之一,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开始进行一些恶臭和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处理的研究工作。
臭味气体的处理技术有多种,其中生物技术因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关注。
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塔是目前常用的三种废气生物处理方法。
常规的生物除臭反应器内,细菌和真菌是两种主要的微生物. 细菌适合于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对于水溶性好的污染物,利用细菌进行生物降解,会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但是,对于在水中溶解度低的物质,细菌表面的水层将影响传质速率,导致处理效率降低.与细菌不同,真菌可在较干燥的环境中生长,无需连续喷洒水来维持湿润环境,这就使得水溶性差的物质能够直接与真菌接触并被降解;真菌适应的pH值为3~6,处理酸性臭气或出现酸性积累时,不需要加碱调整pH值.特别是对于某些有机物,如:疏水性或水溶性差的有机物,真菌的降解效率高于细菌的降解效率.以往的研究多数涉及利用一种生物反应器处理某一种或一类臭味气体. 实际上,猪舍的臭气中所含的污染物是多样而复杂的,散发臭味的物质可分为:①含硫化合物,如H2S、硫醇类、硫醚类;②含氮化合物,如胺类;③含氧化合物,如醇、酮、有机酸等。
其中既有疏水性物质,也有亲水性物质.使用单一处理设备,利用单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难以同时有效地去除.根据臭气中所含物质的特点,针对现有生物除臭技术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将研制开发新型的生物除臭反应器:复合式生物除臭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