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草案)公告

《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草案)公告

《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

(草案)主要内容

一、上版规划执行情况

上版《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2007-2020年)》是2007年12月经沾益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至2020年人口规模为18.2万人,城市用地规模为18.3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在执行的几年来,对沾益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较好地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发展,至2014年底沾益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1.89平方公里。2008年以来,随着贵昆铁路六沾复线的建设,沪昆客运专线项目的启动,曲靖市北部客运站等重大基础设施的选址,以及我省启动实施滇中城市群建设、城镇上山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编制《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必要性

(一)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是贯彻落实新时期国家战略和政策的需要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云南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是曲靖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滇中经济圈一体化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的

需要;是曲靖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讲话精神、省委李纪恒书记对曲靖“七个走在全省前列”要求的具体实践;是曲靖促进“五化”同步,稳增长谋转型,是确保全市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规划统筹推进麒沾马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曲靖中心城市区域地位的根本措施。沾益作为麒沾马一体化地区重要的高铁门户板块,目前的城市发展已不足以支撑这一战略地位,《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迫在眉睫。

(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是贯彻落实《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需要

2015年6月《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2030年曲靖市中心城区(含麒麟区、马龙、沾益)人口172万左右,曲靖是滇中城市集聚区中心城市之一,省内交通枢纽和重要物流中心。但上版总体规划沾益县未纳入麒沾马一体化发展中,没有明确麒沾马一体化发展的需求,确定的人口、用地规模低于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与全省城镇发展战略和曲靖发展实际不相符。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是对省城镇体系规划各项要求的贯彻落实,是完善全省规划体系的重要措施,是承上启下并科学指导下位规划编制的充分保障。

(三)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是依法管理城市,创新管理机制的需要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赋予人民政府管理城乡空间的法定规划,是201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是贯彻落实规划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落脚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是推进“多规合一”工作、完善全市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保障,是划定城乡建设用地增长边界、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的根本抓手;是引导城乡各类建设活动有序进行,实现规划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转变的重要工作抓手;是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实现部门协同的重要基础。

(四)是沾益县城市发展的需要

2007版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对沾益县的性质、城市路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绿化水系等方面定位较为准确,符合当时的规划背景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但在城市规模、用地结构布局上的分析与规划较为保守,整体规模控制偏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沪昆高铁曲靖北站、太和山城镇上山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已经突破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增长边界,生态化解保护矛盾突出;麒沾马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珠江源大城市已初具规模,产业发展需求催生产业园区四处开花,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冲突加剧。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对区域合作、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前

瞻性考虑明显不足。为适应新时期融入建设麒沾马一体化中心城市的需要,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极为重要和紧迫。

三、《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成果包括《文本》、《图集》和《说明书》。文本共八章,74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

阐明规划编制的目的、背景、依据、范围、期限。《沾益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范围为县域280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34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103.52平方公里等三个层次。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方式、调结构,增投资、扩消费,重民生、建和谐,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沾益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立足区域,立足滇中城市群发展,着力使沾益成为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要产业基地和区域物流枢纽、西南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云南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珠江源大城市及商贸、旅游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区。

(三)城镇体系规划。

以加快发展中心城区,有选择地扶持重点城镇,适当发展一般城镇,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心镇为骨干,一般乡镇为基础的3级规模结构。依据“强化中心城区的集聚与扩散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培育城镇发展与对外联系的主轴带,构建开放式的空间体系;协调内部空间发展关系,培育新的增长空间”的原则,规划沾益县域城镇空间布局为“一核四副,四轴构建”的结构。规划沾益县域总人口2020年49万人,2030年51万人;镇化率2020年62%,2030年87%。县域城镇等级分为三级:中心城区1个,包含西平街道、龙华街道、金龙街道;中心镇3个,分别为炎方镇、盘江镇、白水镇、花山街道;一般镇4个,分别为播乐乡、大坡乡、菱角乡、德泽乡。

(四)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曲靖北部省级门户城市,西南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旅游休闲山水园林城市,高铁经济为特色的麒沾马一体化主中心的重要版块。城市职能:全县的政治、经济中心;高铁商务、商贸集聚区;西南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曲靖北部省级门户城市。城市规模:近期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8万,城市建设用地20.00k㎡,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11㎡/人;远期至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5万,城市建设用地26.24k㎡,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05㎡/人。

(五)城市结构与发展方向。中心城区规划形成“双核驱

动,三轴联动”的空间结构。双核是指:两个城市主要发展核。老城综合服务中心,是城市传统的行政、商业及生活服务中心;高铁商务中心,是城市新兴的商务及产业新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双核结合其它区域次中心共同驱动城市发展。三轴是指:一纵两横,一条主轴为南北向城市功能拓展轴,两条副轴为东西向综合产业发展轴及综合生活服务轴。主轴城市功能拓展轴为南北向城市联系轴,联系沾益城区及麒麟城区,是沾益重要的一体化城市发展轴;次轴一为综合产业发展轴,东西向联系沾益老城区与新兴高铁商务区,沿轴线发展城市综合产业,并布置城市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二为南部综合生活服务轴,主要联系城市南部西河生活区与太和生态区,沿轴线布置居住配套设施,服务于城市居住组团。

依据城市演变特性和城市自身特点,制定城市空间整体发展战略为:西拓、东控、北延、南接,城市主要发展方向:西向及南向。西拓:以高铁为契机,围绕高铁站点发展城市西部高铁商务区;东控:以保护基本农田为主要前提,以原昆曲高速为界对东边用地进行控制发展;北延:结合沾益老城区及南盘江生态景观环境,优化改善老城空间环境,发展综合服务产业,提升北部城市次中心功能;南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高品质居住组团及城市服务中心,对接城市南部麒麟区。

(六)城市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布局。主要规划七个生活组团,分别为老城组团、望海组团、高铁组团、商贸组团、西河组团、太和组团及城南组团。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1098.9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1.97%,人均43.96平方米。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形成规模合理、完善的“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设施服务体系。城市级:满足城区公共服务需求;片区级:满足片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品需求和必要的公共服务需求;社区级:满足居民日常必需品的服务需求。

规划沾益县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空间结构将从核心区向南北、东西延伸,呈现“两轴三主双心”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即依托麒沾马一体化地区南北和东西向两条空间发展轴线布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04.79公顷,占9.47%。

3.工业仓储用地规划。考虑未来麒沾马城市群的综合发展要求及沾益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发展思路,工业园区将重点在中心城区外围工业小镇发展,沾益县城内主要以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为主。至2030年,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全部搬迁至位于县城西北部的城西工业园区及位于县城东北部的花山-天生桥工业园区。工业用地116.88公顷,占10.56%。沾益县城主要在高铁站北侧发展沾西物流园:为区域级物流

中心,主要发展成品货运服务、高铁商贸仓储等功能。其他物流仓储用地将结合规划区外围工业小镇进行配置。物流仓储用地23.4公顷,占2.11%。

(七)综合交通规划

依托沪昆高铁和曲靖北站,构建昆曲0.5-1小时快速交通通勤圈;优化城市客运出行结构,提升公交分担率至40%以上,形成“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为主导的绿色低碳的出行结构。构筑“宜居、宜业”麒沾马大城市的东部门户枢纽。

1.对外交通。公路规划形成“一环六射”对外公路网格局,“一环”为曲胜高速路、长征路、两环连接线(快速路)、西北绕城高速路组成的环线,“六射”分别为曲宣高速路、曲胜高速路、东绕城高速路、长征路东段、长征路西段、天马线南段;铁路规划随着2015年沪昆高铁的建成,现有的贵昆铁路将逐渐以货运运输为主,客运运输将逐渐缩小规模,保留少量区间段运行的慢行车次。规划原有的沾益老火车站予以拆迁。对外交通设施至规划期末长途客运站依托曲靖北站设置,等级为一级汽车客运站,主要服务于高铁站的客流中转,以及麒沾马城区与北部地区间客流集散。原有县城的长途客运站保留继续使用。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形成外部成环、内部成网的道路系统,城市道路骨架结构体系归纳为“环形放射,组团连接”。城区道路系统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级构

成,包括局部人行步道,商业街和各类平面交叉口组成。快速路形成“一横两纵”的路网系统,主干路形成“七横四纵”的道路骨架。城市道路按功能分为快速路、准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建立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出租汽车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为一体、相互融合、功能互补的公共交通模式。在南盘江、西河设置滨水步行带系统,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廊道;完善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过街设施的布局,建设良好的无障碍慢行交通环境;加强慢行系统与公交系统的衔接,构建引导“慢行+公交”的出行方式。交通设施用地469.95公顷,占17.95%。

(八)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规划形成“一环一核三心两带多点”的绿地生态景观格局。一环:外围生态绿环,包含西北部生态林地及东部高速防护带、南部西河滨水绿化带;一核:由玉林公园构成的城区的绿化景观核。四心:依托西河、南盘江分别形成西河公园、九龙湖公园、高铁新区公园及沾益北部公园四个城区生态绿化中心。两带:依托西河、南盘江形成两条南北向的滨水绿化景观带。多点:结合社区建设在各组团中心的居住区级公园。

通过深入挖掘现有主要水面的景观、文化、生态特色,构筑城区“两带两湖”为主体的水网交织相互连通的水系布局结构。两带:分别为从西到东的西河、从北到南的南盘江。西河与西河公园、高铁新区公园营造城市休闲景观;南盘江

构筑城区外围生态保护屏障。两湖:指城区内部的湖泊,具体为原有九龙湖、及新建的西河公园的西湖。规划结合水库、湖泊、河流,建立城市分级蓄水体系,多重保障城市水安全。打造城市大型景观湖,建立人与水的联系,改善城市景观。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局部拓宽西河水体的水面,打造千亩水体建设海绵城市。中心城区规划绿地广场面积470.32公顷,人均18.81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358.39公顷,人均14.34平方米,防护绿地103.44公顷,广场用地8.49公顷。

(九)市政设施和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2020年供水水源为清水河水库、牛过河水库、白浪水库,其年可供水量为4088 万m3(P=95%)。2030年为清水河水库、牛过河水库、白浪水库、姑娘桥水库和黑滩河水库为水源,其年可供水量为5250.68 万m3(P=95%)。沾益县第一自来水厂位于沾益县望城坡,规划期末供水规模达到6.69万m3/日,占地规模达3.2公顷。沾益县第二自来水厂位于沾益县天生坝中村(牛过河水库坝脚),供水规模为

2.0 万m3/日,保持现状。拟建的第三自来水厂位于沾益县东部高速路以东,姑娘桥水库附近,规划供水规模2万m3/日,占地规模2.5公顷。

2.雨污水工程。新建地区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老城区难于改造的地方,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逐步实现雨

污分流。提升规划区内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满足未来城区污水处理需求。规划202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0%,203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5%。规划不再新建污水处理厂,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充,规划期末沾益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14万吨/日,占地规模7公顷。合理配置水源,逐步形成分质供水系统和中水利用系统;综合利用水资源,绿化用水、道路浇洒用水、消防用水等应积极利用河网水和中水。

3.电力工程规划。预测近期2020年沾益中心城区年用电量为20.9亿kWh,用电负荷为345.28MW;远期2030年用电量为36.9亿kWh,用电负荷为627.87MW。今后沾益城区电源将以喜平500KV变电站和曲靖电厂为主,以220KV变电站为辅的供电格局。规划220kV变压容载比按1.5考虑,规划期末220KV变电容量942MVA。

4.通信工程规划。规划沾益县城城区2020年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50线/百人,程控交换机容量将达到10.8万门,2030年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80线/百人,程控交换机容量将达到24万门。在保留原有局所(机房)的基础上,规划新建中心机房3座,每座最终规模可按10-15万门设置,预留用地1公顷。规划将原有综合业务邮电支局迁移至未来高铁曲靖北站附近。

5.燃气工程规划。规划2020年气化率为30%,2030年

气化率为70%,预测2020年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为0.63万m3/d,2030年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为3.41万m3/d。天然气将成为城市燃气的主导气源。

6、环卫工程规划。沾益县城远期人均生活垃圾量按1.1公斤/人·日,至规划期末年生活垃圾量约10.03万吨。规划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实现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近期主要利用现状的沾益垃圾焚烧厂,远期随着沾益新垃圾填埋场的建成,城区垃圾主要运往沾益新垃圾填埋场。

7.综合防灾规划。规划成片的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学校操场人防工事和农田空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避震疏散场地的疏散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人均疏散面积3㎡以上,共需疏散场地75万㎡,疏散场地结合规划布局统一布置。紧急避震疏散场地的用地不宜小于0.1公顷,固定避震疏散场地不宜小于1公顷,中心避震疏散场地不宜小于50公顷。规划设置消防站4个,现状消防站1个,规划新建消防站3个,在县城新建一个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及应急救援训练中心。消防站责任区面积5-7k㎡。近期以指挥工程为核心,人员掩蔽工程为主体,建立较为完善的人防工程防护系统,人防工程总量8.64万㎡,人均建筑面积0.8㎡;远期完善指挥、通信和警报系统,建立完善的人防工程防护系统,人防工程总量达到15万㎡,人均建筑面积1.0㎡。

(十)近期建设规划。根据规划期限以及建设阶段的需要,规划中心城区建设时序分为以下两个阶段: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近期建设以完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为主要任务,为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奠定基础;远期扩展生活及生产用地,吸纳人口入驻,优化中心城区环境质量。规划近期至2020年沾益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20.34k㎡,人均建设用地规模113㎡。建设用地围绕现状建成区向西、向南、向北扩张,主要拓展居住及工业用地。县城近期的发展建设方向为:主城区主要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内涵;向西发展高铁商务区,带动城市的区域商务服务配套功能;向南拓展城市居住用地建设,东部商贸园区带动城市的商贸及相关产业发展。重点分区包括重点发展区、重点改善区、重点生态恢复区。重点发展区:高铁片区,沾东商贸园区,珠江源与龙华大道两侧城市南片区,太和生态片区;重点改善区:东风南路片区、东风西路片区、光华路片区、小花园片区、庄家湾片区、龙华大道两侧城中村;重点生态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城市周边坡度超过25%的山地地区、城市建成区周边的南盘江北部滨河带及西河滨河带。

四、主要图纸

详见沾益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