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试车左部发动机受损事件的案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72.35 KB
- 文档页数:21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的动力装置,为其提供飞行推力,被誉为飞机的心脏。
在服役过程中,由于不断的启动、关停,以及各种飞行需求,各个部件都承受着复杂的循环载荷。
尽管随着制造工艺和维护水平的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越来越强,但空中停车的情况还是偶有发生。
在60年代,平均每年每台发动机失效一次。
在今天,平均每台发动机每30年失效一次。
这意味着很多现在开始职业生涯的飞行员可能很难机会亲历发动机失效的情况。
图1给出了2008年国内外发动机空停千时率。
图1:2008年国内空停情况介绍(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尽管发动机的可靠性显著提高,但当发动机失效后,由于机组处理不当所导致的事故数量却没有明显变化。
这也是我们飞行员需要研究的课题。
模拟机训练极大的提高了飞行员处理特情的能力,但是它无法说明所有故障特征,而且有的故障不易识别(如探测系统出现问题)。
这令很多飞行员在决断的选择上十分纠结。
本文就航班运行中发动机故障的判断与处置展开探讨。
一、发动机火警发动机火警可以发生在飞行的任何阶段,包括空中和地面。
发动机火警一般发生在短舱内,但在发动机核心和气道之外,故而称之为外部火警。
通常由以下原因导致:1.泄露。
可燃液体遇到高温发动机部件被点燃。
可燃液体包括:燃油(自动燃点230℃);滑油(自动燃点260℃;液压液体(自动燃点450℃)。
2.管道开裂(例如发动机转动部件开裂)。
3.燃烧室开裂(会导致火舌式火焰)。
由于有专门的探测环路和铃声警告,这种故障容易被识别。
但是不幸的是,机组人员将看不到,听不到也闻不到发动机起火。
这使得飞行员失去了其他参照的对照,有时难以做出最佳决断。
有时油门收在慢车位,火警信号会消失。
这说明是可能是由于高温气体吹在火警探测环路上。
例如热引起管道开裂。
发动机低功率工作时,进气量减小,火警信号消失。
这说明发动机并未着火。
发动机火警探测是基于放置在发动机和吊架敏感区域内的温度传感器(环路)工作的。
如图2。
不同型号的发动机特性不同,放置的位置也不同。
CFM56-7B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典型损伤模型建立、外来物损伤分析、检测方法及修复方式研究目录摘要 (6)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7)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7)1.2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建模 (10)1.3 发动机叶片损伤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11)1.4 外来物损伤分析 (11)1.5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的修复方式研究 (12)第二章CFM56-7B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建模 (12)2.1 数据测量 (13)2.2 建模过程 (16)2.3 带损伤叶片的成品展示及危害性介绍 (23)第三章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叶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30)3.1 目前的无损检测方式分类 (31)3.2 各种无损检测方式优缺点分析 (35)3.3 无损检测技术在发动机检测中的运用 (44)第四章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外来物损伤 (45)4.1 鸟类等软物撞击的损伤 (46)4.2 硬物撞击对叶片的损伤 (47)第五章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的修复方式研究 (49)5.1 目前常用的一些修复方法 (50)5.2 常用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51)5.3 目前叶片修复面临的难题 (52)5.4 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再制造的一般流程 (52)参考文献 (5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A320系列飞机引气故障返航事件分析和措施近两年来,A320系列飞机引气故障返航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航班正常性,有的航班返航损害了旅客心目中南航的良好形象。
机务工程部领导非常重视,沈阳飞机维修基地技术部门迅速开展调查、分析,制定有效措施指导本机型执管单位遏制故障返航事件的继续发展。
近期引气系统故障返航事件回顾2007年8月17日,B-6282飞机执行张家界—南京航班,起飞到高度900米左右,同时出现左右引气故障,机组发现双发引气活门已经关闭,飞机返航。
更换左右发的恒温器,试车正常。
2008年2月4日,B-2366执行长春—青岛航班,起飞高度为10000英尺时出现右发引气超温信息,飞机返航。
更换右发CT,故障依旧。
本机对调左右发PRV,故障转移。
2008年5月22日,B-6202飞机执行广州—重庆航班,起飞后机组反映右发引气失效,飞机返航。
更换CT后正常。
2008年5月23日,B-2405飞机执行长春—北京航班,起飞后右发引气失效,飞机返航。
更换CT和CTS后正常。
2008年5月27日,B-2280飞机执行长春—首尔航班,起飞后出现左发引气温度280度,飞机返航。
更换CT后正常。
12008年6月14日,B-2418执行长春—首尔航班时,飞机在爬升时出现右发引气不正常信息,飞机返航。
该故障符合MEL,更换右发CTS后试车正常。
2008年7月25日,B-6042飞机执行大连—大阪航班,起飞后双发引气故障,飞机返航,航班取消。
更换左、右发风扇活门,左发高压引气活门,左发CT气滤和右发CT,试车正常。
2008年7月31日,B-6020飞机执行广州—福州航班,起飞后机组报告双发引气交替出现故障,飞机返航广州。
机务检查发现右发PRV打不开,更换右发压力调节活门电磁阀;左发有风扇活门信息,更换恒温器,试车正常。
2008年7月31日,B-6291飞机起飞25分钟时报告右发引气故障,航路天气不符合条件,返航广州。
航空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案例分析 2023航空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案例分析2023航空工程作为一种工程学科,旨在设计、建造、维护和改进飞机及飞行器。
在这一领域中,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航空工程中的实际案例,探讨其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飞机结构损坏事件2018年,一架民航客机在飞行途中突然出现结构损坏,导致部分机身失去稳定性,机组人员不得不紧急迫降。
事后调查发现,该客机在维护和检验过程中存在疏忽,导致结构零部件疲劳破坏。
此外,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对飞机结构的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并更换疲劳损坏的零部件。
其次,改进设计和制造流程,增强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最后,加强对机组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飞机结构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案例二:飞行器系统故障事件2021年,一架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发生系统故障,导致失控并坠毁,造成重大损失。
经过调查,发现该无人机的软件程序存在缺陷,导致系统崩溃。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对飞行器的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稳定可靠。
其次,加强对软件开发团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软件质量意识。
最后,建立完善的故障报告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问题。
案例三:飞行员操纵失误事件2019年,一架客机在起飞过程中发生失速,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做出了错误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事后调查发现,该飞行员对飞机的操纵特性和应急操作流程了解不足,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为了提高飞行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对飞行员的培训,提高其飞机系统和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
其次,建立模拟器训练平台,使飞行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应急情况的模拟训练。
最后,建立完善的飞行员评估和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其技术水平和能力。
航空安全事故案例研究(5篇)案例一:XXXX年XX月XX日XX航空公司航班XXXX事故概述本次事故发生于XXXX年XX月XX日,涉及到XX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XXXX。
该航班由XX城市飞往XX城市,搭载了XX名乘客和XX名机组人员。
事故发生时,飞机处于爬升阶段。
事故经过根据初步调查结果,事故发生前,飞机遭遇了严重的机械故障。
具体来说,飞机的XX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飞机失去了控制。
在尝试进行紧急降落的过程中,飞机不幸坠毁在XX地区。
事故原因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然而,据初步推测,事故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导致的:1. 机械故障:飞机的XX系统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飞机失去了控制。
2. 人为因素:驾驶员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可能存在失误。
3. 维护问题:飞机在事故前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维护和检查。
事故后果本次事故导致了XX名乘客和XX名机组人员不幸遇难。
此外,事故还给当地环境和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案例二:XXXX年XX月XX日XX航空公司航班XXXX事故概述本次事故发生于XXXX年XX月XX日,涉及到XX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XXXX。
该航班由XX城市飞往XX城市,搭载了XX名乘客和XX名机组人员。
事故发生时,飞机处于降落阶段。
事故经过根据初步调查结果,事故发生前,飞机遭遇了严重的天气状况。
具体来说,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遭遇了强烈的风暴,导致飞机失去控制。
在试图重新控制飞机的过程中,飞机不幸坠毁在XX地区。
事故原因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然而,据初步推测,事故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导致的:1. 天气状况:强烈的风暴导致飞机失去控制。
2. 人为因素:驾驶员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可能存在失误。
3. 航空公司的培训和管理问题:驾驶员可能没有接受充分的恶劣天气应对培训。
事故后果本次事故导致了XX名乘客和XX名机组人员不幸遇难。
此外,事故还给当地环境和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案例三:XXXX年XX月XX日XX航空公司航班XXXX事故概述本次事故发生于XXXX年XX月XX日,涉及到XX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XXXX。
737NG飞机发动机停车滞后故障分析一、故障情况:9月23日,一架737-800飞机反映左发在起动手柄放CUTOFF位时,燃油流量,N1,EGT不下降,10秒之后发动机停车。
测量HMU和发动机起动手柄电门之间的电路后没有发现问题,重新试车四次,均未出现故障,放行飞机。
10月19日,故障再次出现,现象仍旧是关断发动机后,左侧发动机各项参数不下降,约10秒以后发动机停车,当时判断为HMU中的HPSOV没有按指令关闭,更换HMU后试车正常。
10月30日,该飞机北京过站再次出现相同故障,试车时发现关断起动手柄不能使发动机立即停车,但在发动机工作情况下,提起灭火手柄发动机就可以立即停车。
通过这个测试,可以从根本上隔离掉HMU本身故障的可能性,确认为控制线路故障。
最终检查发现这个故障是起动手柄电门组件中的S1026电门接触不良造成的。
二、分析:发动机燃油关断控制原理相对比较简单,控制发动机燃油供给的活门有两个,一个是翼梁关断活门,一个是在HMU内部的高压关断活门(HPSOV),当将发动机起动手柄放到CUTOFF位时,起动手柄电门组件中的S595和S1026电门被同时作动,这两个电门分别控制翼梁活门作动器和HPSOV,使两个活门同时关闭,发动机停车。
如果起动手柄放CUTOFF位时只有翼梁活门关闭而HPSOV没有关闭,因翼梁活门已关闭,油箱不再给发动机供油,但从翼梁关断活门到HPSOV这一段的燃油管路中,仍有少量燃油供给发动机燃烧,所以发动机不会马上停车。
当管路中的剩余燃油用尽后,发动机才会停车,这与该1飞机出现的故障现象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通过故障现象我们可以很确定的说,这是由于HPSOV没有根据指令关闭造成的。
HMU中的HPSOV是一个通电关闭,断电打开的活门,如果要让这个活门关闭,就需要给这个活门提供28V直流电源。
根据SSM76-21-11可知这个电源的来路一共有两条,其一:由ENGINE FUEL ENGINE HPSOV CONT 28VDC跳开关提供电源经过发动机灭火手柄正常位触点,再经过发动机起动手柄电门组件中的S1026电门到达HMU;其二:由ENGINE FUEL ENGINE HPSOV CONT 28VDC跳开关提供电源经过发动机灭火手柄火警位触点直接到达HMU。
航空航天技术的失败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人类提供了许多便利。
然而,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这些灾难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使得航空航天行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通过分析这些失败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其中蕴含的重要教训,以便未来在航空航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能够避免类似的错误。
1. 空中客车A380发动机爆炸事故教训:充分测试和验证新技术2010年,一架空中客车A380客机在飞行中经历了引擎爆炸事故,幸运的是机组人员成功地将其安全迫降。
经过调查发现,爆炸是由于一个发动机的零部件发生失效引起的。
这一事件提醒着航空公司和制造商,不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在投入使用前都需要经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新技术需要经受各种极端条件和负荷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个事故的教训是,不要妄图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研发上急功近利,而是要保证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
2. 西南航空飞机失压事故教训:加强机上设备的维护和监测在2018年,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机在飞行中突然发生了风挡破裂,导致飞行员遭受突然减压的危险。
这一事件的原因在于风挡上的一个螺丝由于疲劳断裂。
教训是,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应该加强机上设备的维护和监测,以确保其安全性。
航空公司应该制定严格的维护计划,对飞机的每一个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同时,制造商也应该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加强质量控制,避免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
3.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空难教训:加强组织文化和沟通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了7名宇航员的死亡。
调查结果发现,空难的原因是发射前夜外部温度过低导致一枚低温下变脆的密封圈失效,致使发动机喷口与外部推进剂沾染,导致了爆炸。
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航天局内部的组织文化和沟通问题。
人们普遍存在对于数据与安全的相对优先级的错误认识。
这一事件的教训是,组织内部文化需要重视安全优先原则,并建立开放和有效的沟通渠道。
飞机失误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概述事件背景:201X年X月X日,一架注册编号为XX的XX型飞机在执行从A市飞往B市的航班任务时,发生了一起飞行失误事件。
该飞机在起飞后不久,机组人员发现飞机的导航系统出现异常,导致飞行路径偏离预定航线。
事件经过:飞机起飞后,机组人员按照预定的飞行计划进行操作。
然而,在飞行过程中,导航系统突然显示错误信息,机组人员随即尝试重新设定导航参数,但未能成功。
飞机因此偏离了预定航线,机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最终飞机安全降落在C市机场。
二、原因分析技术故障:经过调查,发现飞机的导航系统在起飞前未进行充分检查,存在软件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这导致了导航系统在飞行过程中无法正确处理飞行数据,从而引发了失误。
人为因素:机组人员在发现导航系统异常后,未能及时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此外,机组人员在飞行前对飞机的检查不够细致,未能发现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
管理问题:航空公司在飞机维护和机组人员培训方面存在不足。
飞机维护记录显示,导航系统的检查和更新并未按照规定进行,而机组人员的培训也未能涵盖所有可能的飞行异常情况。
三、影响评估经济损失:此次飞行失误导致了航班延误,给航空公司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需要在C市机场进行额外的维护和检查,也增加了额外的费用。
信誉损失: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影响,乘客对飞行安全的信心有所下降。
航空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恢复公众的信任。
安全风险:虽然此次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暴露了飞行安全方面的隐患。
如果不加以改进,未来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四、改进措施技术改进:加强飞机的维护和检查工作,确保所有系统在飞行前都经过严格的测试。
同时,更新飞机的导航系统,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
培训加强:对机组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特别是针对飞行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
提高机组人员对飞行安全的认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管理优化:加强航空公司的内部管理,确保飞行安全规定得到严格执行。
关于空客 A320 飞机出现发动机失效故障信息的情况分析一、事件简述2019年8月1日,某公司A32D/型号飞机执行银川-重庆航班,在银川启动好发动机后,ECAM出现“ENG 1 FAIL”(1发失效)信息,左发燃油流量、N2转速参数下降,机组根据ECAM提示关闭左发,飞机拖回停机位。
根据空客维修手册AMM28-24-51更换左发低压燃油活门作动器,试车三次测试正常,飞机放行。
二、部件基本信息左发动机型号(V15477):装机于2018年8月08日,到目前使用1364循环。
左发低压燃油活门作动器信息:PN:HTE190001-2 SN:42091081装机日期:2010/03/01使用小时:28028使用循环:14515三、排故经过通过译码分析发现左发动机燃油流量FF和N2转速变化一致,燃油流量先上升后下降为0,时间约2分钟,指导银川机场维修人员完成左发动机FADEC双通道自检,测试均通过,测试检查左发动机低压燃油活门,发现ECAM上低压燃油活门不能打开,通过译码发现左发动机启动时左发动机低压燃油活门未打开。
发动机正常起动是将发动机主控制电门放“ON”位,电源经过12QG继电器后打开低压燃油关断活门,同时电源经过4KC继电器打开FMU内的压力提升关断活门,提供燃油到发动机燃烧室的燃油。
当低压燃油活门不能打开提供燃油给发动机时,因为低压燃油关断活门下游到燃烧室管路较长并且经过了多个燃油部件,这些部件能够储存的燃油较多,这段管路燃油不会很快燃烧完,可维持发动机运转大约为2分钟左右。
四、排故措施隔离为左发低压燃油活门故障,根据维修手册AMM28-24-51更换左发低压燃油活门作动器,试车三次测试正常,飞机放行执行航班,后续航班跟踪正常。
五、预防措施每15000FH或100个月或换发时,根据TASK282400-01-1开动增压泵,操作测试发动机低压关断活门及他们的控制,确保在选择关闭时没有燃油流过,在选择打开时供油正常。
0引言D A 42N G 飞机搭载了两台A ust r o 发动机公司生产的E 4-C 型航空煤油发动机。
采用液体冷却、直列四冲程四气缸、配有双顶置凸轮(D O H C )并利用共轨技术实现燃油直喷。
所有发动机部件都由E E C U 系统控制。
该型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由油箱、两个并联的低压燃油泵、燃油压力传感器、高压燃油泵、燃油计量组件、高压燃油共轨、共轨压力传感器、共轨控制活门、燃油喷嘴等部件构成,各部件协同配合工作以实现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功能。
近期,某公司待出厂的一架D A 42N G 飞机在进行地面试车时,右发正常启动后置于慢车位(约710R PM )暖机过程中,低压燃油泵B 跳开关弹出,发动机停车,读取E C U 数据出现“2047com m on r ai l ,m et er i ng uni tf ai l ur e ”故障代码。
依据飞机维护手册描述:当E C U 监测到燃油压力低时,会进行E C U 通道切换。
如果该故障发生时E C U 进行了通道切换,互为备份的另一E C U 通道控制的低压燃油泵应接管工作,持续保障发动机的供油,发动机应在供油短暂波动后恢复正常运转。
故障是否触发E C U通道切换,如果E C U 通道切换后发动机停车的原因有待证实。
发动机停车属严重威胁航空器运行安全的事件。
针对该起发动机地面意外停车故障,为探究其故障机理、找到预防措施并且为日常维护和操作提出建议,展开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
1低压燃油泵相关部件工作原理每台发动机的燃油供油管路上有两个独立的低压燃油泵为发动机高压燃油泵供油,低压燃油泵组件由预滤网、泵体以及单向活门组成(如图1)。
正常工作情况,E C U会自动选择一通道控制该通道低压燃油泵工作,EC U A控制A 泵,E C U B 控制B 泵。
而在起飞、着陆或发生燃油系统紧急状况时,可手动选择超控双泵同时工作以保证系统足够的供油量。
低压燃油泵控制电路由跳开关、继电器和低压燃油泵构成,且A 、B 泵电路为并联关系,相互独立。
飞机发动机试车的差错管理——飞机维修差错管理系列之一作者:机务哥老蒋差错管理,是飞机维修管理的一个部分,我提出的差错管理与民航总局飞标司颁布的航空人员的差错管理(AC-121-007)的咨询通告是不一样的,该咨询通告重点在于差错发生以后管理部门需要采取的流程、调查、定性、处理和措施等,而我所提出的差错管理是根据维修工作,找出哪些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预先管理措施。
民航飞机的发动机试车工作历来都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活,多年来因为发动机试车出现差错的事故不少,甚至有些导致人员伤亡、发动机严重损坏等。
发动机试车工作十分有必要建立起差错管理程序,来确保发动机试车工作的顺利、安全的进行。
一、人员资格能力部分差错类型:任何差错都有可能发生发动机试车我们通常对于试车人员的资格、培训、能力、授权十分重视,而往往忽略试车参与人员的培训和授权,更别说资质啦。
其实,协助试车人员的联络人员、安全警戒人员、现场检查人员等,也需要十分严格的培训、考核评估和授权才行,试车过程中需要各个成员各司其职,知道哪些环节、状况会导致差错。
发动机试车在很多规模比较小的航空公司或者航站机会不多,所以要更加重视各个参与试车人员的培训和授权工作,虽然他们不在驾驶舱推油门杆,不过他们所需要知道的相关知识、安全事项等应该与试车人员的要求是一样的,不一定给他们发什么证书,不过在他们的技术档案里面必须要有完整的培训、考核和授权记录才行。
以往的事故经验总结,超过60%的发动机试车差错来自这些试车协助人员,很多公司喜欢安排一些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担任安全警戒人员、联络人员等,而正因这个短板会导致了不少差错的产生。
二、试车现场部分差错类型:人员伤亡、发动机吸入异物、其他物品进入危险区域损坏等,发动机的试车现场,按照手册要求会有很多安全注意事项,比如风速、风向的测定;比如现场无任何外来物;比如试车安全距离的要求等等,这些安全注意事项试车开始前试车人员一般会亲自把关,用结实的轮挡挡好飞机,所以在试车开始的时候产生差错的机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