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474.00 KB
- 文档页数:31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运动员的认知过程,运动员的心理健康,运动员的社会互动等。
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的心理特点,了解体育运动为什么可以成为人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7周,总课时数34学时,安排在第七学期。
本课程学分数为:2学分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运动中的心理学问题,具备综合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践的基本能力,培养对运动心理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第1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本章回顾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讨论运动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分析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点,介绍中国运动心理学当前的工作领域。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运动心理学史、运动心理学性质和任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特点。
难点是:运动心理学的任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第2章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本章讨论了对于运动活动具有特殊意义的感知觉问题,包括动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专门化知觉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知觉特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专门化知觉的特征、测量方法及培养手段,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难点是:动觉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第3章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本章讨论了运动记忆的特点、性质和作用。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短时运动记忆、长时运动记忆的特点及在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动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的特点及在训练竞赛,组块的含义。
运动记忆的例子
1.学习骑自行车:刚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保持平衡和控制速度。
但是,一旦你掌握了这项技能,你就可以自如地骑行,而不需要再去想如何保持平衡或者如何控制速度。
2. 学习游泳:在学习游泳时,你需要学会如何保持浮力、如何换气、如何划水等等。
但是,一旦你掌握了这项技能,你就可以轻松地游泳,而不需要再去想如何换气或如何划水。
3. 学习滑冰:在学习滑冰时,你需要学会如何控制速度、如何转弯和如何保持平衡等等。
但是,一旦你掌握了这项技能,你就可以自如地滑行,而不需要再去想如何控制速度或如何保持平衡。
总之,运动记忆是一个人在学习和掌握新的运动技能时所形成的自动化记忆。
它使人们能够轻松地进行各种日常活动,而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 1 -。
第三章运动活动的认知过程第一节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一、感知觉概述(一)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它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人类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夺的实验表明,感觉如被剥夺,被试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均会受到严重影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的心理活动。
可见,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首先依赖于感知觉,缺失了感知觉,人的心理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感知觉的作用在于从外部客观世界或从自身获取信息,以便让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评定,认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以及对自身的反映和自我状态作出评价和获得新的知识。
高水平的感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产生的,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来接受外界刺激或自身的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有时甚至还会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时参与,各种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其实是不能,也不可能截然分割开的,它们总是彼此融合、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把各种心理活动分别开来,个别地加以分析研究的。
(二)感知觉的水平及其种类感知觉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水平:感觉水平;知觉水平;观察水平。
例如,我们对于一块黑板的感知觉,可以是对它的颜色、形状、软硬度、光洁度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水平);进而可以是将各种个别属性组合成一个整体——“黑板”的反映(知觉水平);再进而可以是对这“整体”的更进一步的、更精细的理解的反映(观察水平),事实上,这些反映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1、感觉水平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感知觉的低级水平,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
感觉水平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见表3-1)。
由外部刺激物所引起的,感觉器官位于身体的表面,或者接近于身体表面,以便随时准备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被称为外部感觉。
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记忆-精选教育文档关于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记忆Sport Skill Learning and Sport Memory in Physical Education YANG Qing(Shaanxi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18)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sport skill learning and sport memory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ir mutual relations, and further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1 体育教学中记忆的特殊性运动记忆是对过去所做过的动作、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一种复杂综合的记忆,它不仅有感知觉、思维的参与,还常伴随着情绪的变化。
运动记忆在运动过程中对身体动作的知觉起着特殊的作用,使学生在进行动作技能学习时,为掌握动作及其概念而使身体运动的完整形象固定下来。
运动记忆也包含着识记、保持(或遗忘)、再认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动作记忆是运动记忆的主要成分,但不是唯一的成分。
动作记忆主要是以运动觉、平衡觉、触觉等感觉和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等为基础的表象来实现的,即以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1 运动技能的形成与运动记忆运动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指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肌体动作系统。
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运动记忆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动记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技能形成的效果,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应遵循运动记忆的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运动心理学》教学大纲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心理观念,明确运动心理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2、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人在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心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总论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运动心理学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发展简史。
内容包括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任务;心理学学科概况和运动心理学的诞生;国外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简要历程;国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简要历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教学难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及研究意义第二章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有关注意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中注意的类型及运动员的注意品质等。
内容包括注意的含义、特点和功能;注意的生理机制及注意的种类;体育运动中的注意理论;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注意类型及特点;运动员的注意品质及测量;比赛中的注意指向。
教学重点: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注意类型及特点;注意品质的测量教学难点:注意的生理机制及注意方式理论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注意品质的测量方法,能结合实际运动训练对运动员注意品质作出正确评估。
第三章运动活动的认知过程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人在运动活动中所涉及的感知觉、记忆和思维的分类、认知加工过程特点和规律等一般理论知识,以及运动员良好认知加工能力的培养。
内容包括感知觉含义、种类、变化规律;运动活动与感知觉系统的关系;运动知觉能力的测量;专门化知觉的含义和培养;记忆含义、种类和过程分析;运动记忆和运动表象;思维的含义、特性、分类和过程分析;运动员问题解决的特点和运动直觉的性质;运动战术思维的含义、内容和特点。
教学重点:运动活动中的感知觉、记忆、表象和思维的含义、种类、特点及规律;运动知觉能力的测量教学难点:专门化知觉和运动直觉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的测量方法,能结合实际运动训练对运动员进行评估。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记忆力训练技巧在小学三年级的体育课上,记忆力的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体育课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可以通过一系列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来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力。
这里有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有效地训练记忆力。
首先,创建有趣的记忆游戏是提升记忆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可以设计一些涉及运动的记忆挑战,例如“颜色追踪”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在操场上标记不同颜色的区域,然后给学生分配任务,例如“跑到红色区域,再跑到蓝色区域”。
学生需要记住这些颜色的顺序并按顺序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记忆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其次,利用体育活动中的重复练习来加强记忆力。
例如,在练习篮球运球时,可以设定一个动作序列,让学生反复练习这些动作。
教师可以将这些动作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在完成每个动作时想象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
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还能使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记忆力训练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
团队游戏如接力赛和团队比赛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也需要他们记住规则和策略。
在接力赛中,学生需要记住接棒的顺序和比赛的路线。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享受比赛的过程中,自然地提高了记忆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可以引入一些动脑筋的体育活动。
例如,设置障碍赛道时,可以将赛道的各个部分设计成不同的挑战项目,如跳绳、爬网、钻圈等。
学生在完成这些挑战时,需要记住每一项挑战的具体要求和顺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身体活动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学生在活动后进行回顾和反思也是提高记忆力的重要一环。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讨论他们在活动中所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
这种回顾和讨论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记忆,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为了使记忆力训练更具效果,教师应当设计富有变化的活动内容。
运动记忆训练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文章引言部分将介绍关于运动记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和分类,以及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运动记忆是指人们学会并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的过程,是运动学习和运动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种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中,运动记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表现和进步速度。
本文将会探讨不同的运动记忆训练方法,分析它们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类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提高运动技能的记忆和表现。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会对运动记忆训练方法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方法,提高个体运动技能的水平和表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运动记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和研究的背景。
文章结构部分会详细介绍本文的组织框架,包括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目的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运动记忆的重要性和运动记忆训练方法的分类。
在运动记忆的重要性部分,将介绍运动记忆在运动训练和表现中的作用和价值。
运动记忆训练方法的分类部分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训练方法和其特点。
- 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总结运动记忆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结部分将总结本文对运动记忆训练方法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提出对运动记忆训练方法的展望和建议,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方向。
通过以上组织框架,本文将全面介绍运动记忆训练方法及其重要性,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运动记忆是运动员实现技能提高和竞技表现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运动记忆训练方法,分析它们的优劣势和适用场景,旨在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训练和提高运动记忆。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运动员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竞技表现。
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与运动表象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和运动表象的分析及其关系的论述,特别是运动表象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促进体育教学进展的目的。
一、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记忆是指对运动动作和完成动作过程的记忆,其基础是运动表象;运动表象是指在人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前者又依赖于后者。
1. 运动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主要是忘记人们与运动有关的客观行为,包括有身体位置上的记忆,运动形式、方向、速度的记忆,以及复杂的成套技术和系统完整科学知识的记忆,而运动表象是对过去感知的肌肉动作在头脑中重现的结果,是针对动作形象而言,是通过视觉表象进行的,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如身体的位置、动作的力度、幅度、方向、速度等。
运动表象是运动记忆的基础,运动记忆依赖于运动表象,只有在正确的运动表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运动记忆,而运动记忆的加强又反过来促进运动表象的完善和精确,如成套的武术、体操动作记忆的好坏,就必须建立在过去正确的动作表象,即对过去感知的肌肉动作正确重现的基础上,相反,当正确规范地完成动作之后,正确的运动记忆会大大促进动作表象的正确性及肌肉对动作感知的不断完善和肌肉感觉的精确性。
因而,当谈到运动记忆,则必须有相应的表象出现,并伴随有熟悉感。
2. 作为运动记忆基础的运动表象,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过程中具有最大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形成正确而清楚的表象,便不可能正确掌握动作,而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即使纠正,也是非常不易的,更谈不上记忆。
因为学生总是先以他头脑中所重现的动作形象去完成动作的。
教师的示范对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的作用就在于使学生通过视觉的活动,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
3. 教学中,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运动表象,就要及时过渡到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即对所学运动的自觉识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