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体育运动中的认知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79
体育与认识过程
情感,意志,心理建设
个性
学习动机与态度
运动技能学习
心理技能训练
体育教育、教学心理
运动竞赛心理
体育社会心理学
心理健康与教学
体育心理学和研究方法
体育教师心理2
1、绪论(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的意义
体育心理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
2、认识过程(6)
感觉,知觉,表象,思维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感知觉变化原规律。
表象的特征
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思维的分类
记忆的概念,分类及品质。
3、情感和意志(2)
情感的概念和意志行动的特点及意志的品质。
4、个性(6)
个性心理结构。
能力,性格,气质的概念。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5、动机和态度(2)
动机的概念,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有利于体育参与的动机因素及培养方法。
体育运动学习态度。
6、运动技能学习(4)
学习理论
运动技能分类
技能的任务
7、体育教育心理(4)
体育教育心理概述
注意调节和情绪调节
8、体育心理训练(4)
体育心理训练的目的和原则。
体育心理训练的操作方法。
9、运动竞赛心理(6)
唤醒的概念,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的关系。
应激、焦虑
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过程。
10、体育社会心理学(2)
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心理。
领导行为方式和类型。
1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体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章运动活动的认知过程第一节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一、感知觉概述(一)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它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是人类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夺的实验表明,感觉如被剥夺,被试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均会受到严重影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的心理活动。
可见,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首先依赖于感知觉,缺失了感知觉,人的心理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感知觉的作用在于从外部客观世界或从自身获取信息,以便让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评定,认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以及对自身的反映和自我状态作出评价和获得新的知识。
高水平的感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产生的,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来接受外界刺激或自身的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有时甚至还会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时参与,各种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其实是不能,也不可能截然分割开的,它们总是彼此融合、交织在一起的,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把各种心理活动分别开来,个别地加以分析研究的。
(二)感知觉的水平及其种类感知觉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三个水平:感觉水平;知觉水平;观察水平。
例如,我们对于一块黑板的感知觉,可以是对它的颜色、形状、软硬度、光洁度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水平);进而可以是将各种个别属性组合成一个整体——“黑板”的反映(知觉水平);再进而可以是对这“整体”的更进一步的、更精细的理解的反映(观察水平),事实上,这些反映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1、感觉水平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感知觉的低级水平,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
感觉水平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见表3-1)。
由外部刺激物所引起的,感觉器官位于身体的表面,或者接近于身体表面,以便随时准备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被称为外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