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蛋白质及其与金属作用 同济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5.97 MB
- 文档页数:11
2022年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一、判断题1、炎症引起的末梢血中白细胞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及核左移,也可以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
()2、目前全球HIV感染者中约75%是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
()3、WHO亚太地区标准体重指数(BMl)是用来计算肥胖程度和估计危险度的,其计算方法是体重(kg)/身高(m2),正常BMl值为25-29.9。
()4、l型糖原贮积症G-6-P酶基因突变导致过多的糖原贮积于肝和肾组织。
()5、气球样变时细胞核往往位于一侧,而脂肪变时细胞核往往位于中央。
()6、疖是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
()7、十二指肠溃疡因肠壁较薄更易发生穿孔。
()8、典型的镜影细胞是双核并列对称,有大的嗜酸性核仁的R-S细胞。
()9、绒毛膜癌其本身组织内含丰富的血管,常发生血道转移。
()10、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
()12、小叶性肺炎因其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为支气管肺炎。
()13、延髓病变可导致严重后果,但不导致死亡。
()14、由垂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甲亢中,患者血清中多有TSH的增高和甲状腺素的增高。
()15、一期梅毒下痛经1个月左右多自然消退,临床上处于静止状态,体内的螺旋被彻底清除。
不具有传染性。
()二、选择题16、脂肪栓塞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脑出血和呼吸衰竭B.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C.急性右心衰竭和呼吸衰竭D.肾衰竭和呼吸衰竭E.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17、属于出血性炎的疾病是()A.细菌性痢疾B.肠阿米巴病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鼠疫E.丹毒18、下述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仅是由肥大引起的()A.哺乳期的乳腺B.妊娠期的子宫小C.高血压时的心肌D.功能亢进的甲状腺E.一侧肾脏切除后的对侧肾脏19、肉芽组织的结局是()A.填补缺损B.抗炎C.保护创面D.产生细胞外基质E.转化为窥痕组织20、大体形态中,最有可能是癌的是()A.乳头状B.分叶状C.溃疡伴浸润D.囊状E.葡萄状21、酒精中毒引起机体出现的病变有()A.脂肪肝B.肝硬化C.脑萎缩D.肌肉萎缩E.以上病变均可出现22、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透明细胞癌B.鳞癌C.腺癌D.嫌色细胞癌E.颗粒细胞癌23、甲状腺癌中预后最好的类型是()A.髓样癌B.乳头状密C.滤泡癌D.未分化癌E.嗜酸细胞腺高24、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子宫鳞状细胞癌一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B.子宫平滑肌瘤一可发生梗死C.子宫内膜癌一以淋巴道转移为主D.子宫腺肌病一子宫肌层中出现内膜腺体及间质E.子宫内膜增生一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25、与肝硬化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是()A.内皮细胞B.Kupffer细胞C.星状细胞D.淋巴细胞E.胆管上皮细胞E.胆管上皮细胞26、心包摩擦音会出现在以下哪一种疾病中()A.纤维素性心包炎B.出血性心包炎C.化脓性心包炎D.缩窄性心包炎E.浆液性心包炎27、线粒体病时受影响较小的组织是()A.骨骼肌B.心肌C.肝脏D.骨E.肾脏28、患者,男.60岁,进行性记忆力下降、定向障碍,其脑组织的病变可能出现()A.Negri小体B.Lewy小体C.神经原纤维缠结D.鬼影细胞E.蛋白质营养不良29、患儿,女,7岁。
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一、实验目的:测定过渡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二、实验原理:金属离子在许多生命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结合作用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血清白蛋白是哺乳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能够储存和转运众多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
由于血清白蛋白在生理上的重要性和易于分离、提纯,从上世纪50年度(国内80年代末)开始,人们对血清白蛋白与金属离子(和药物分子等)的相互作用展开了大量研究,以期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相关生命过程的奥秘。
许多蛋白质含有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人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中,超过30%的蛋白质含有一个或多个金属离子;所有酶中,超过40%的蛋白质含有金属离子,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各样的生物学功能。
许多人类的疾病与金属离子-蛋白质的异常相互作用相关。
目前用于研究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2)荧光光谱法;(3)平衡透析法;(4)毛细管电泳法;(5)电泳法等。
(一)紫外-可见光谱法蛋白质通常有3个明显不同的紫外吸收带:(1)210nm以下的吸收来自肽键的吸收以及许多构象因素;(2)210-250nm为芳香族和其他残基的吸收、某些氢键的吸收、与其他构象和螺旋相关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3)250-290nm附近为芳香族的残基,其中酪氨酸残基在278nm(Tyr,260-290nm)附近有强吸收,色氨酸残基(Trp)在290nm附近有强吸收,而苯丙氨酸(Phe,250-260nm)的吸收较弱。
外界因素如溶剂极性以及pH等会影响吸收光谱。
当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时,蛋白质或金属离子吸收光谱的强度或者谱带位置会发生变化,可分为两种情况:(1)蛋白质微扰的金属离子光谱变化,可以推断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2)金属离子微扰的蛋白质光谱变化,可以推断生色基微环境及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2022年同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表面常有毛状附属物,其中用于运动的称为______,帮助细菌附着到物质表面的称为______,在不同菌株间传递遗传物质的称为______。
2、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有三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3、呼吸链在传递氢或电子的过程中,通过与______反应相偶联,产生了生物的通用能源______,其形成机制可根据英国学者______的______ 学说来解释。
4、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天然培养基为______,培养酵母菌的天然培养基为______,培养放线菌的组合(合成)培养基为______等,培养真菌的组合培养基为______等。
5、细胞骨架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具有支持、运输和运动等功能。
6、在微生物促进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六大战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971年,Mc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一个关于厌氧菌氧毒害机制的______学说。
其根据是厌氧菌缺乏______酶,一般也缺乏______酶,因此易受______等的毒害。
8、微生物间和微生物与它种生物间的主要关系有五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些核糖体蛋白mRNA的部分二级结构和rRNA的部分二级结构相似,当rRNA短缺时,多余的核糖体蛋白质与本身的mRNA结合,从而阻断本身的翻译,同时也阻断同一多顺反子的mRNA下游其他核糖体蛋白质编码区的翻译,使______的合成和______的合成几乎同时停止。
10、在免疫学反应中,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1、核糖核蛋白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作用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它们参与了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物过程。
而金属离子是一类常见的无机物质,在生物体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将对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结合蛋白质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结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金属离子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配位键。
常见的金属配体包括氨基酸的侧链基团,如半胱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等。
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的配位键可以是单个氨基酸残基与金属离子的结合,也可以是多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配合物。
二、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功能1. 催化作用金属离子可以参与蛋白质的催化活性,使其具有催化反应的能力。
例如,金属酶中的金属离子可以提供催化反应所需的电子或质子,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金属离子还可以通过调节酶的构象或催化中间体的稳定性来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2. 结构稳定性金属离子可以增强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
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结合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折叠稳定性,从而增加其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
此外,金属离子还可以通过与蛋白质的结合改变其构象,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3. 信号传递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结合可以作为信号传递的方式。
例如,钙离子可以与一些蛋白质结合,从而调节它们的活性。
这种信号传递机制在细胞内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了细胞的许多生物过程。
4. 氧气传递铁离子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起到了氧气传递的重要作用。
铁离子与血红蛋白中的组氨酸残基形成配位键,使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结合并运输到细胞中,从而实现氧气的传递。
三、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影响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金属离子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铁离子的缺乏会导致贫血,而铅离子的过量摄入则会损害神经系统。
另一方面,蛋白质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可以用于药物设计和开发。
普通物理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对一运动质点施加以恒力, 质点的运动会发生什么变化?参考答案:质点仍表现出惯性2.质量比为 1 : 2 : 3 的三个小车沿着水平直线轨道滑行后停下来.若三个小车的初始动能相等, 它们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相同, 则它们的滑行距离比为参考答案:6 : 3 : 23.已知两个物体【图片】和【图片】的质量以及它们的速率都不相同, 若物体【图片】的动量在数值上比物体【图片】的动量大, 则物体【图片】的动能【图片】与物体【图片】的动能【图片】之间的关系为参考答案:不能判定哪个大4.戴维孙----革末实验中, 用电子射向晶体镍的表面, 该实验用来参考答案:表明电子的波动性5.【图片】【图片】参考答案:(2.85,2.95)6.一轮船作匀变速航行时所受阻力与速率平方成正比.当轮船的速率加倍时,轮船发动机的功率是原来的参考答案:8倍7.用单色光照射光栅,屏幕上能出现的衍射条纹最高级次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高衍射级次的条纹,应采用的方法是:参考答案:将单色光斜入射8.两根相同的磁铁分别用相同的速度同时插进两个尺寸完全相同的木环和铜环内,在同一时刻,通过两环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参考答案:相同9.在有磁场变化着的空间里没有实体物质,则此空间中没有参考答案:感生电流10.一衍射光栅由宽 300 nm、中心间距为 900 nm的缝构成, 当波长为 600 nm的光垂直照射时, 屏幕上最多能观察到的亮条纹数为:参考答案:3条11.设氢原子被激发后电子处在第四轨道(n = 4)上运动.则观测时间内最多能看到谱线的条数为参考答案:6条12.决定长直螺线管中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因素是参考答案:通入导线中的电流强度13.空间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在下列所述定义中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电流元在该点不受力的方向14.现有两条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A和B,如图所示。
若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同一种温度下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则曲线表示氧气的速率分布。
第2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小知识1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的能量。
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有20种氨基酸。
其中,9种为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这9种氨基酸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
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
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利用率高,但同时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
植物性蛋白质利用率较低(大豆蛋白除外),但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
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多对人有害,可引起肥胖,或者加速钙质的丢失,产生骨质疏松。
动物性蛋白质摄入不够,可引起营养不良。
优质蛋白质指动物性蛋白质中的蛋、奶、肉、鱼等,以及大豆蛋白。
大豆和牛奶都富含优质蛋白质,应大力提倡各类人群增加牛奶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
大米和面粉中含有的是植物性蛋白。
单用,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可加肉类和大豆蛋白等来弥补。
这就是所说的蛋白质互补作用。
糖蛋白一种结合蛋白质,其中非蛋白质部分为糖类物质,并以共价键与蛋白质部分相连接,所连接的糖或是单糖或是相对短的寡糖。
通常每个分子的含糖量较少(约4%)。
一些糖蛋白只含一个或几个糖基,另一些含有多个线性或分支的寡糖侧链。
糖蛋白通常或分泌到体液中或是膜蛋白,后者定位于细胞外,并有相应功能。
糖蛋白包括酶、激素、载体、凝集素、抗体等。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形态。
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
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蛋白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
2021年同济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细胞中间体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
2、病毒粒的对称体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研究能量代谢的根本目的,是追踪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多种形式的______能源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利用的______能源即______。
4、氮源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用的速效氮源如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迟效氮源如______、______,它有利于______。
5、酵母菌中,有性生殖可以产生的孢子有______孢子或______孢子。
6、在微生物学历史上,固体培养基的发明人是______,用于固体培养基的优良凝固剂琼脂的发明人是______。
7、利用干燥对微生物影响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 和______等方法保存食物。
8、自然界的碳素循环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
9、在进行转化时,受体细胞必须处于______,此时细菌细胞一般处于生长曲线上的______。
10、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G-细菌的外膜,实为其细胞壁的外壁层。
()12、从经济的角度和对微生物适用性来看,“C·H·O·N”类均不是多数微生物良好的碳源。
()13、无氧呼吸是专性厌氧菌所特有的一种生物氧化产能方式。
()14、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后,不会引起宿主细胞裂解。
()15、分生孢子是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无性孢子,外生。
()16、(G+C)mol%值的差别,可作为微生物系统分类工作中正确设置分类单元的可靠依据。
()17、6-氨基青霉烷酸是任何半合成青霉素所必不可少的核心基团。
()18、反硝化作用完全等同于硝化作用的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