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杀人之谜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幽灵杀人谜案作者:来源:《课外阅读》2007年第03期离奇血案频频生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威纳特古堡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南部的瓦尔斯塔小镇,它建造于十八世纪末,其第一任主人是英国灵异史上著名的威纳特伯爵。
据说他常常以人血和葡萄来秘密酿造一种味道极其醇美的酒,喝了这种酒的人,其灵魂就可以任威纳特伯爵随意驱使,因此威纳特伯爵又被称为“葡萄血酒伯爵”。
最后,作恶多端的威纳特伯爵被英国女王下令以火刑处死。
临刑前,威纳特伯爵恶毒地发下誓言,他以后还会复活,谁也不许动他的古堡。
但古堡在荒芜了数十年后,还是成为了加莱特伯爵的私宅,他在那里安享晚年到80多岁。
这以后,威纳特古堡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加莱特子孙后代的产业,并且一直很平静。
就在人们逐渐淡忘了威纳特伯爵的毒咒时,2003年春天,一个有关“葡萄血酒伯爵”复活的传说开始在瓦尔斯塔小镇兴起。
传说让整个小镇笼罩着一种诡异肃杀的气氛。
曼彻斯特市的一家电台有一个专门讲述灵异故事的栏目,其主播是一个名叫艾莉莎的26岁的未婚女子。
在她的推波助澜下,人们对传闻越发信以为真。
但住在威纳特古堡里的加莱特伯爵的后裔、60多岁的查瑞德先生却对这种传闻嗤之以鼻。
然而,2003年7月的一天,蹊跷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查瑞德先生先是亲手勒死了自己的爱犬,接着又跑到钟楼上用一把猎枪饮弹自杀。
警方调查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此案只好搁置一旁。
查瑞德先生的大儿子玛斯特是伦敦的一位知名画家,父亲不幸去世后他就回到威纳特古堡,打算在这里以父亲和童年的记忆为主题创作一组油画。
2004年12月的一天上午,玛斯特被人发现割脉死在了一幅创作了一半的油画前。
画上玛斯特的父亲查瑞德抽着雪茄,神情古怪,似笑非笑,目光中仿佛含有无限深意。
玛斯特有个弟弟是珠宝商人,他成了威纳特古堡的唯一继承人,他不想拥有这座被厄运笼罩的古堡。
于是2006年2月,他把至少价值500万英镑的古堡以280多万英镑的低价转卖给了曼彻斯特的一位房地产商格希里。
[漫话次声波]次声波1948年初的一天,一艘载有大量货物的荷兰商船正穿越马六甲海峡。
由于当时风急浪高,船员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但是突然间,这些体格健壮的船员们一个个倒下,失去控制的商船随波漂荡。
事后,警方在对这起海难事故调查中发现:所有死者既非遭海盗的砍伤,也无中毒迹象。
尸体解剖显示,死者心血管全部奇怪地破裂了。
后来在有关医学专家的协助下,警方才弄清事故真相:原来是次声波在作祟。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又称“低频次声”)。
一般来说,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声波在20至*****赫兹之间;声波频率高于*****赫兹的,称为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则叫次声波。
通常,人体内脏活动时也产生一定的振动,频率在0.01至20赫兹之间;也就是说和次声波频率相近似,但这属于正常的人体生理活动。
不过危险也恰恰隐藏在这里。
如果外来的次声波频率跟人体脏器振动频率非常接近,内脏会发生“共振”现象,正常的生理活动就受到干扰和破坏。
如果程度比较轻微,人会出现头晕、烦躁、耳鸣、恶心等一系列症状,如果情况严重,人的内脏就会遭到致命的伤害。
实际上,科学界对次声波的现象早就有所了解。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记录到了自然界中一些偶发事件(如火山爆发)所产生的次声波。
其中最著名的是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突然爆发,它产生的次声波传播了十几万公里,当时用简单微气压计都可以记录到它。
在理论方面,最早在189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就开始了大气振荡现象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苏联地球物理学家B.B舒列金发现了由海浪产生的次声波。
后来许多科学家还发现:除了火山爆发、海洋风暴等,诸如地震、雷电、台风等自然活动,都能产生次声波。
不同生物对次声波的适应能力不同。
次声波可以穿透船只、飞机的坚硬钢板而危及人的生命,却不能摧毁这些运输工具。
自然界里的一些生物对次声波的适应能力要大大强于人类。
鸟类、猫、狗等小动物在某一频率段的次声波内不会受到伤害,水母甚至能够清楚地“听”到快速气流与海水摩擦时生成的、频率区间在8~13赫兹的次声波。
浅谈次声波的危害一、理论(一)次声波的概念次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其频率0.0001Hz~20Hz的声波。
(二)次声波的传播1.因为声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越高,衰减越大,故对次声波的吸收效应很小,(如0.1Hz的次声在空气中传播时,比频率为1000Hz的可听声吸收系数小1亿倍!);据观察;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传播至数千千米的距离。
2.通常的液体,固体对次声波的特强穿透作用极微,7Hz的次声波用一堵厚墙也挡不住,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二、次声在自然界和各种环境中比较广泛地存在,其声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自然界存在次声的声源自然界中,海上风暴、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等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2.在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环境中存在次声声源。
3.人工次声装置实验用次声发生装置,即次声压力仓系统部分包括次声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共振室(密闭仓和共振喇叭)、次声测量装置(传声器、超低频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类型为机械振荡式次声源,主要由活塞式次声源、声振动阻尼装置及隔声的密闭仓组成。
4.人体次声从物理角度看,人体器官是一系列多支点,多重心的弹簧模型,其固有振动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例如头部为8~12Hz、胸腔为4~6Hz、心脏为5Hz、腹腔为6~9Hz、盆腔为6Hz;据报告:在人体经络也可测到次声;心音频率范围在5~400Hz以内,其中也含次声成分;人在呼吸时可产生次声,人在活动时,如走路、跑步、游泳也可产生次声,但强度较低,作用时间较短。
三、次声波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双刃剑。
一方面,人们通过研究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机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性和规律,并为人类服务。
例如;①人们利用测定极光产生次声波的特性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等。
②次声在大气中传播时,很容易受到大气媒质的影响,它与大气中风和温度分布等有密切的联系。
埃及海底雕像杀人之谜关于《埃及海底雕像杀人之谜》,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埃及红海海域,海水碧蓝,风景优美,却令前来潜水者心惊胆战。
十几年来,有几十余人命丧于此。
直至2013年,埃及警方介入调查,从远古到现代,发现居然有大量失踪案在此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载论文网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沿岸浪柔沙软,波澜不惊,是水上休闲运动的绝佳场所。
在埃及东部沿岸有个名为古赛尔的港口,这里风景秀美,连绵的山峦与海岸遥相呼应,宛如人间仙境。
来自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也纷纷相聚于此。
然而,近些年来,有一些潜水爱好者却接二连三地在水下神秘失踪。
可当地的警局认为,这些潜水员失踪事件,只不过是偶发的事件,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2008年6月的一天,警局再次接到当地一起报案:两名来自德国的潜泳爱好者在距离海岸50米处的水下离奇失踪,当时的天气风和日丽,一点风浪都没有。
他们的同行伙伴当时被留在船上,他指着出事地点说:“他们先是潜入水下,然后游上水面向我说有一个发现,在海底深处发现一个奇异的闪光,他们十分好奇。
这海底闪光时而亮,时而熄。
于是他们第二次返回那里观察,我等了很久,可他们就再也没有上来。
”这么好的天气也有人失踪?这引起一个人的特别关注。
艾哈迈德是古赛尔城的一名探长,今年42岁,十分擅长调查一些离奇古怪的案件,曾破获多宗在自然条件下失踪的案件。
在他强烈要求下,6月底,他被调到古赛尔,调查潜水爱好者离奇失踪案件。
在随后的两个月里,在同一地点居然又先后发生了两起失踪案件。
一名来自德国和两名来自以色列的潜水爱好者相继失踪。
同伴都称,在出事前,他们都浮出水面说看到了海底有闪光。
艾哈迈德在翻阅了当地警察局的档案后发现,从1976年至今,已记录下10多起类似的悲剧事件。
所有失踪者全是从事潜泳运动者,而且每次事发后,都找不到失踪者的尸体。
随着潜水者离奇失踪案被当地媒体渲染,人们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海怪作祟,有人说是人为的连环谋杀案,更有一些信奉神明的人说这是惹怒了海神。
第2讲千里传声术与次声波杀人之谜(教师版)1.三国时期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常常是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B.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土地振动C.马蹄声在空气中传播比在土地中快D.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解答】解:A、士兵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声音可以沿地面传播,所以A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土地振动,所以B正确;C、士兵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声音是通过土地固体传过来的,其原因是固体能传声,且比空气传声速度快,所以C错误;D、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所以D正确。
故选:C。
2.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发生256Hz的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只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B.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C.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解答】解:一切振动都发声,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有的振动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是听不到的,但也叫声源。
甲:这是1Hz的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听不到;乙:105Hz是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听不到;丙:256Hz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能听到。
故选:C3.下面是A、B两个物体的振动发声时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解答】解:由图可知,两个物体的振动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两个物体的振动周期相同,即物体振动的频率也相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故A正确;故选:A。
无声的凶手——次声波
王金宝
【期刊名称】《科学之友:A版》
【年(卷),期】1996(000)010
【摘要】那是60年前的一天,在浩瀚的海洋上,一艘外国考察船正在进行科学考察。
一位气象工作者正在施放高空探测气球,无意之中自己的脸贴近了气球,顿时耳朵里
感到一阵强烈的刺痛,使他不由得惊叫起来。
奇怪的是,当天夜里考察船就遇到了猛
烈的风暴袭击。
他把这些现象记在了当天的值班已志里。
事后,另一位科学工作者
发现了这个记录。
从中获得启示:是不是气球振荡与海上风暴有着一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王金宝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25
【相关文献】
1.袁世凯拨款修墓,却被讹传为凶手谋杀宋教仁的真正凶手是陈其美 [J], 张耀杰;
2.次声波——无声的世界 [J], 梁树星
3."六个凶手"的杀人回忆,或世情镜像里的幽微天光——评李师江小说集《六个凶手》 [J], 赵振杰; 远牵
4.“六个凶手”的杀人回忆,或世情镜像里的幽微天光——评李师江小说集《六个
凶手》 [J], 赵振杰; 远牵
5.女权革命和种族歧视何以成为杀人凶手
——读伍绮诗《无声告白》 [J], 孔令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你也许不知道,全世界有数十万人正在积极寻找鬼魂,美国目前大约有2000个活跃的业余搜寻鬼魂组织。
英国甚至制作了与鬼有关的电视节目《鬼缠身》,专门搜集英国各地的“鬼”传说,并组团去“抓鬼”。
尖叫声、黑影、白衣女孩、飘荡的幽灵,人们总是能那么绘声绘色地描述见到的“鬼影”。
俗话说“眼见为实”, 对于亲眼所见的事物,人们总会深信不疑,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能相信自己听到的或见到的超自然现象吗?从声音里捕捉鬼魂1988年,英国考文垂大学的一位叫维克·坦迪的研究员,与一位同事一起,对于在坦迪镇医疗器械制造店里发生的灵异现象进行了研究。
据该店的员工反映,他们常常在店内感到毛骨悚然,并能在房间里看到一些灵异现象。
为了进一步研究,坦迪亲自在店内住了一段时间。
刚开始坦迪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直到有一天,他感到了一股阴冷灵异事件,夏菡/文的气息扑面而来。
当确认现场的医药气罐没有发生泄漏后,坦迪返回到了他的办公桌前,但就在此时,他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个灰色的人影。
当坦迪鼓起勇气想看得更清晰时,它消失了。
在一次切割金属的实验中,坦迪注意到了在巨大的噪音中,实验室中一把花剑中邪似的在地板上疯狂抖动。
从这次意外的发现中,坦迪受到了启发,他猜测是否是声音能量导致了他和他同事的灵异经历。
坦迪和他的同事再一次进入闹鬼的器械店,他们将那个店所在的楼里的一个换气扇关掉了,奇迹发生了,鬼魂消失了。
随后的声波测验证明,“闹鬼”的房间里次声波为18.98赫兹,恰好接近让人眼球震动的18赫兹,于是让人产生了幻觉。
坦迪又到一些传言闹鬼的地下室、城堡、教堂等进行检测,果然在门道、走廊等处检出比较强的次声波。
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 20~20000赫兹(Hz)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很难听到。
对于在鬼屋里,人们灵异经历的产生,可能是由低于正常人听力20赫兹范围内的次声波引起的。
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广泛存在着次声波。
从自然界中的海上风暴、海啸、地震、极光等、到人类各种运转中的机械,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次声武器佚闻莫名症状的背后冷战在进行中,美国和苏联所代表的许多国家都在激烈的军备竞赛中,盖夫瑞博士接受了斯大林的指令,带领着一帮科学家埋头于一座水泥建筑中,研制各种用于军事和工业的机器人。
一天,一个奇怪而惊人的现象打断了他们的研究。
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反胃、恶心,没几天,这种症状在他们中泛滥开来,开始他们以为是食物中毒,可是认真检查了他们所吃的食物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难道是某种细菌导致的传染病?叫来了大夫,大夫也没有诊出究竟,反而自己也染上了同样的“疾病”。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几周后,症状始终苦恼着研究人员,他们没法工作,没法安然入睡。
盖夫瑞很着急,考虑是否是大楼的结构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于是找来建筑工程师对大楼的结构进行评估和彻底的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有人注意到,当实验室的窗户关上后,人们的症状就会有所减轻。
于是,人们又开始怀疑是否是实验室的化学气体泄漏导致的,于是用探测有毒气体的探测器仔细探测,可并没有探测到空气中有任何有毒气体。
人们的症状在恶化,建筑工程师虽然也很难受,但感到自己义不容辞,毅然坚持追踪罪魁祸首。
在检查实验室时,一座靠马达驱动的鼓风机映入工程师的眼帘,由于安装不合适,马达的某些部件已经松弛,虽然转得不快,但转动不畅,有明显的震动,轴承处摩擦大。
尤让人注意的是,当靠近马达时,恶心反胃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工程师仔细端详马达和鼓风机,是否是马达的摩擦大,产生的热量使润滑油蒸发,空气中弥漫了润滑油,由此导致人反胃呢?很快这个怀疑又被否决了,因为空气中也没有探测到润滑油的蒸发物。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问题应该是出在这个马达鼓风机上,因为靠近马达,这种感觉会更强烈,而关上实验室的窗户,恶心的症状会大大减轻。
建筑工程师认真分析,想到是否是马达的震动向外释放一种噪音似的声波,这种波导致人不快。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盖夫瑞博士。
盖夫瑞博士马上拿来测量声音强度和频率的测声计,测声计记录到的声音信号很弱,声音大小也就相当于蚊子哼哼。
次声与超声是什么有一天,有人到匈牙利的包拉得里山洞去旅游,刚踏进洞口里面那十分狭长的通道,就发现地上躺着三具来历不明的尸体。
旅游者们吓得失声叫了起来。
经查证,死者是三个旅行家。
可是医生没有从死者身上找到任何谋杀或自杀的迹象,也长时期找不出死因。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不解之谜”终于被科学家揭开了。
原来三名旅行家是由于气压剧变时所产生的高强度次声致死的。
致人死命的声音次声是一种低频率的声音。
人们的语言频率一般在300~5000赫兹之间。
声频超过2 万赫兹的叫超声,低于20 赫兹的叫次声,超声和次声人们都听不到。
低于7 赫兹的高强度次声对人体有致命危害。
人体肌肉、内脏器官都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当这种较低的固有频率与次声波的频率相同时,就会发生共振,产生较大的振幅和能量,从而造成人体结构的巨大破坏而死亡。
自然界的次声波来源于多方面,如太阳磁暴、流星撞击、风暴、大海咆哮、火山喷发、雷鸣闪电等。
各种人造机构也能成为次声源,如原子弹爆破、运载火箭的发射、鼓风机、真空泵、柴油机等。
超声波的奥秘那么,超声波又是什么呢?我们听音乐时,音乐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声波的传动是有一定的频率的。
人的耳朵只能听到一定频率范围的声音,而当声波的频率远远高于人耳收听的范围时,人耳就听不到这种声波了,这种声波又叫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具有能量的机械波。
超声聚焦刀现在人们将超声波运用到临床医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例如治疗癌症的“超声聚焦刀”,就是利用超声波作为能源。
很多束超声波从体外发射到身体里去,在发射透射过程中间发生聚焦,聚焦在一个点即肿瘤上,通过声波和热能转化,在0.5~1秒内形成一个70℃~100℃高温治疗点,这个高温点好比是一个手术刀在切割肿瘤,焦点区的肿瘤无一幸免。
超声聚焦刀使肿瘤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失去增殖、浸润和转移能力。
此机原理类似于太阳灶聚阳光于焦点处产生巨大能量。
所以有人将超声聚焦比作一把体外操作、体内切割的“刀”。
30科SCIENTIFIC ACHIEVEMENTS杀敌于无形的波武器(四):次声武器在各种声波中,次声波在武器装备领域应用较多。
次声武器是一种理想的软杀伤武器,其杀伤效果是多方面的,如可使人体器官引发共振、可将人体组织能量进行不良转化、可使人受到精神刺激等。
海泛舟从古时候起,人类就注意到声音的破坏效应。
据《圣经》记载,约旦古城——耶利哥城是迦南的“门户”,其城墙高且厚,守军高大健壮,是当时极其强大的堡垒。
犹太人虽有百万之众,但却很难攻克这座城墙。
在上帝神迹的暗示下,犹太人围城行走七日,然后一起吹号震毁城墙,使犹太军轻易攻入,最终顺利进驻他们的圣地。
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也足以证明“以声为武”在古代战争中就已受到重视。
声波家族“三兄弟”各有啥特点?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
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是纵波,在固体中可以是纵波,也可以是横波。
声波的波动现象服从波动规律,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发生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根据波长和频率的不同,可以将声波划分为三个区段:次声波、可听声波和超声波。
次声波频率小于20赫兹(Hz),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
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可听声波即能够用耳朵听到的声波,它对每一种动物都是独特的,许多哺乳类动物的可听声波频率上限比人高,且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对人类而言,可听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赫兹,其上限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这种声波既可能是美妙的音乐,也可能是刺耳的噪声,在军事上利用高分贝噪声足以使敌人头晕目眩,失去战斗力。
当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赫兹时,人耳无法听到。
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在上述三类声波中,超声波的波长最短,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即“衍射”)不强,因而具有较好的方向性,且能穿透不透明物质,这一特性已被广泛用于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遥控和超声成像技术。
次声波也是一种武器大家知道,声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人们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通常称之为可听声。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人们把它们叫做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和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
根据这一点,人们研制出了次声武器,使那些接近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的次声波与人体器官发生共振,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以达到杀伤目的的。
真的是“杀人不见血”。
据说,第一台次声波发生器是由法国人在1972年发明的,它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损害 5km以外的人。
发明者还得出结论:频率为7Hz的次声波可以对人体造成致命的打击。
有报道称,美军在干预索马里期间已经试用过某些次声武器的样品。
这些武器可以引起人体的内脏发生振动,把人振昏,使人感到恶心,甚至使人的肠子里的粪便液化,不断腹泻。
次声武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神经型”次声武器,另一类是“器官型”次声武器。
“神经型”次声武器主要产生和人脑阿尔法节律(8-12Hz)很接近的次声波。
当“神经型”次声武器产生的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便要刺激人的大脑,引起大脑共振,对人的心理和意识产生一定影响。
轻者感觉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不安,导致头昏、恶心;严重时使人神经错乱,癫狂不止,休克昏厥,丧失思维能力。
“器官型”次声武器主要产生和人体内脏器官的固有频率(4 -18Hz)相近的次声波。
当“器官型”次声武器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作用于人体时,会引起人的五脏六腑产生强烈共振。
轻者肌肉痉挛,全身颤抖,呼吸困难;重者血管破裂,内脏损伤,甚至迅速死亡。
次声武器具有以下优点:突袭性。
次声波传播迅速,一般情况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0m/s,在水中传播得更快,可达 1500m/s。
次声波又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人既听不到它,也看不见它。
不仅便于突袭,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作用距离远。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声波的频率越低,传播时介质对它的吸收就越小,波传播的距离也越远。
比如,炮弹发射时产生的可听声波,在几千米以外就听不到了,但它产生的次声波,可传到80km以外。
次声波杀人之谜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次声波的振动频率很低(一般在20赫兹一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
由于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很少,因此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
频率低于1赫兹的次声波,甚至可以传到几千乃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
1960年,南美洲的智利发生大地震,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传遍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进行了一次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竟绕地球转了5圈之后才消失!1983年夏,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产生的强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圈,历时108小时后慢慢消失。
1986年1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爆炸,产生的次声波历时12小时53分钟,其威力之强,连远在1万多千米处的我国北京香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检测站的检测仪都检测到了。
围绕着次声波,最神秘的故事莫过于一些离奇的船只事件了。
最近100多年来,人们已经在茫茫大海上发现了数十艘“死”船,这些船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1855年2月28日,英国“马拉顿”号三桅帆船在北大西洋发现一艘美国船只。
船只完好无损,船上的食物和淡水充足,也没有任何搏斗和暴力的迹象,只是船上不见一人。
1890年,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的帆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
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海岸边发现了它。
奇怪的是:船上的物品都原封不动,完好如初,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依稀可辨,就连那些死去多年的船员,也保持着当年的姿势。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马六甲海峡遭遇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人员已莫名其妙地死去······这些船只事件,成了航海史上一个又一个神秘的谜。
经过反复调查,科学家终于弄清,这些事件很有可能是受到海洋次声波的作用而造成的,次声波就是制造上述惨案的“凶手”。
[令人色变的“无声杀手”]无声杀手在未来战场上,将会出现一种神奇的“哑巴”式武器,它能悄无声息地潜入敌军阵地,所到之处扫荡一切生灵,这就是人们谈之色变、被军事家誉为“无声杀手”的次声波武器。
1986年4月,在法国巴赛附近田间劳动的30多人,同时都莫名其妙地死亡了,医生验尸时发现这些人都是因脑血管严重破裂而亡的。
这件事在法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几十人不可能同时死于一个死因。
后经调查得知,原来是法国国防部次声波实验所在距此地约6公里处进行次声波实验时,由于技术上的失误,次声波泄漏出了实验室,从而闯下了弥天大祸。
那么,次声波武器是怎么杀人的呢?靠共振去杀人大家都清楚,声波是由物体振动在空间传播而形成的,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高于*****hz是超声波,低于20hz 为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不能引起人耳的听觉。
就在本世纪30年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有一个固定的振动频率,我们称之为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通常在于3~17hz之间。
比如腹部内脏为4~8hz,心脏为5hz,头部为7―12hz,这些都处在次声波的范围内。
当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固有频率和次声波频率相近的器官就在次声波的作用下发生共振,就会造成不可抗拒的损伤。
次声波武器就是用频率与人体各主要器官的固有频率相当的高强次声波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产生共振,从而起到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次声波武器按照其发射的频率不同,作用于人体的部位不同。
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神经型,它主要是刺激人的大脑,使之产生共振,在人的意识与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一定的伤害作用。
比如,它能使人的意志不清、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失去战斗力。
其症状是头疼、恶心、神经错乱、癫狂,严重的还会昏厥休克;另一类型是器官型,它主要作用于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使之产生强烈的共振,主要是导致人员呼吸困难、肌肉痉挛,严重的使血管破裂、身体衰竭等等。
比核弹还厉害由于次声波武器的杀伤机理独特,且不受舆论约束,因此,它在战场上的毁伤效果要比核弹更厉害、更具优势,这主要表现在:隐蔽性好,传播速度快次声波武器这一特点,是由该武器的杀伤破坏原理所决定的。
次声“杀人”之谜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明其妙地死光.
该惨案,是自杀还是他杀?死因何在?凶手是谁?检验的结果是:在所有遇难者身上,都没有找到任何伤痕,也不存在中毒迹象. 显然,谋杀或者自杀之说已不成立. 那么,是否是疾病一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突然发作致死的吗?法医的解剖报告表明,死者生前个个都很健壮!
案情的确蹊跷、迷离而莫测!
经过反复调查,终于弄清了制造上述惨案的“凶手”,是一种为人们所不很了解的次声波. 次声波是一种每秒钟振动数很少,人耳听不到的声波. 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 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 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 例如,1960年,南美洲的智利发生大地震,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传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进行了一次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竟绕地球转了5圈之后才消失!
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 次声穿透人体时,不仅能使人产生头晕、烦躁、耳鸣、恶心、心悸、视物模糊,吞咽困难、胃痛、肝功能失调、四肢麻木,而且还可能破坏大脑神经系统,造成大脑组织的重大损伤. 次声波对心脏影响最为严重,最终可导致死亡.
前面开头提到的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那桩惨案,就是因为这艘货船在驶近该海峡时,恰遇上海上起了风暴. 风暴与海浪摩擦,产生了次声波. 次声波使人的心脏及其它内脏剧烈抖动、狂跳,以致血管破裂,最后促使死亡.。
次声波的振动频率很低(一般在20赫兹一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
由于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很少,因此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
频率低于1赫兹的次声波,甚至可以传到几千乃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
1960年,南美洲的智利发生大地震,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传遍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进行了一次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竟绕地球转了5圈之后才消失!1983年夏,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产生的强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圈,历时108小时后慢慢消失。
1986年1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爆炸,产生的次声波历时12小时53分钟,其威力之强,连远在1万多千米处的我国北京香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检测站的检测仪都检测到了。
围绕着次声波,最神秘的故事莫过于一些离奇的船只事件了。
最近100多年来,人们已经在茫茫大海上发现了数十艘“死”船,这些船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1855年2月28日,英国“马拉顿”号三桅帆船在北大西洋发现一艘美国船只。
船只完好无损,船上的食物和淡水充足,也没有任何搏斗和暴力的迹象,只是船上不见一人。
1890年,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的帆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
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海岸边发现了它。
奇怪的是:船上的物品都原封不动,完好如初,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依稀可辨,就连那些死去多年的船员,也保持着当年的姿势。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马六甲海峡遭遇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人员已莫名其妙地死去······
这些船只事件,成了航海史上一个又一个神秘的谜。
经过反复调查,科学家终于弄清,这些事件很有可能是受到海洋次声波的作用而造成的,次声波就是制造上述惨案的“凶手”。
原来,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与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当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就容易与人体器官发生共振,引起人体功能失调,全身不适。
许多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在有暴风时会感到头昏恶心,这就是次声波作怪的缘故。
如果次声波的功率很强,人受其影响后,便会呕吐不止、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神经错乱、失去知觉,甚至内脏血管破裂而丧命。
在上面那些船只事件中,罪魁祸首就是海洋上的次声波。
它一般在风暴和强风下出现,其功率可达数十千瓦。
这种强能量的次声波在遇到船只时,有可能直接导致船上人员的死亡。
同时,过强的次声波常人们过度惊恐,导致船上的人员跳海自杀而失踪。
鉴于上述情况,目前有的国家已建立了预报次声波的机构。
当它发现会有危及生命的次声波声音时,就立刻向有关方面发出预报,以减少其给航海人员带来的危害。
近年来,一些国家利用次声波能够“杀人”这一特性,致力于次声波武器的研制。
由于次声波是人听不到、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有人把次声波武器称为“无声杀手”。
次声波武器能够穿透15厘米的混凝土和坦克钢板。
人即使躲到防控洞或钻进坦克里,也一样难逃厄运。
次声波炸弹和中子弹一样,只杀伤生物而无损于建筑物。
但两者相比,次声波炸弹
的杀伤力远比中子弹强的多。
只要次声波炸弹爆炸,瞬息之间,在方圆十几千米的地面上,所有人都将被杀死,无一幸免。
次声波作为杀人武器,在目前仍然不可抵御。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会出现更先进的武器充当次声波的克星,来对付这个静悄悄的“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