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
- 格式:ppt
- 大小:573.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点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
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这一技能,并能够熟练地应用。
2.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生需要理解乘法的意义,即“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
和”,这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
二、难点
1.算理的理解。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有一定难度,
特别是对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以及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学生容易出错。
2.竖式计算方法。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分
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而且积的末位应该与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学生容易混淆。
3.乘法的进位。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进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步骤,
学生需要细心地进行计算,以免出现进位错误。
4.各种题型练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有很多种形式,如填空题、选择
题、应用题等,学生需要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同时需要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级升四年级学科数学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师姓名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2.灵活运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填一填。
(1)4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1个星期有()天,4个星期有()天。
(4)一个数比3的9倍多5,这个数是()。
二、连一连。
6×8 5×7 8×4 7×7353249487×6-105×9+48×5+86×6-1三.解决问题。
1、三(2)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兴趣小组的6倍。
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5、操场上跳绳的有28人,跳绳的人数是踢足球的人数的4倍,踢足球的有多少人?一.判断题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4.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1。
()5.94×6与94×5+94的得数相等。
()6.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二、列竖式计算。
499×2=53×20= 2×505≈ 22×35≈三、解答题1.买一套鼓号服需要108元,新来的7名队员每人都要买一套,带500元去买服装够吗?2.每个吸尘器280元,买3个这样的吸尘器需要多少元?1.不熟悉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2.找不到实际问题中各数量之间关系;3.缺乏对应知识点的练习。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
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可以先把题目转化成一位数乘一位数,直接用乘法口诀来算,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两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第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1、听算: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1)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2) 300是( )个百?60是( )个十?(3) 9个十是( )? 3个30是(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学例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300×10 60×10(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导语】数学是⼀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去学习,尤其是孩⼦,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种思维体系,在⽇常教导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点。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算乘法:整⼗、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共有⼏个0,就在结果后⾯添上⼏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 4、有⼤约字样的⼀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步: ①计算 ②⽐较 ③答题。
→别忘了⽐较这⼀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个因数同第⼆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个因数⼗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个因数 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篇⼆】⼩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版⼩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标:通过学⽣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算和笔算⽅法的活动,使学⽣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法⽬标:学⽣通过⾃主探索、合作交流,进⼀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部分积的书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成问题。
⼩红和⼤家⼀样,也是⼀个⾮常爱读书的孩⼦,星期天她和妈妈⼀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套书12本,每本24元。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开始学习更高级的数学技能。
在三年级下册,他们将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乘法的原理。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概念两位数乘两位数,就是将两个两位数相乘。
例如:23 × 45。
这种乘法运算可以通过竖式计算来完成。
二、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1.写出两个两位数,按照乘法法则,将第二个数每一位与第一个数相乘。
2.将每一位的乘积写在下方的对应位置。
3.按照乘法法则,将第一个数的每一位与第二个数的每一位相乘,得到乘积。
4.将乘积按照位数对齐,从右向左依次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三、实例演示以23 × 45为例,按照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计算:1.写出两个两位数:23 和45。
2.将45的每一位与23相乘:5 × 3 = 15,4 × 3 = 12,5 × 2 = 10。
3.将乘积写在下方的对应位置:```2 3× 4 5-------1 51 21 0```4.按照乘法法则,将23的每一位与45的每一位相乘:3 × 5 = 15,2 ×5 = 10,3 × 4 = 12。
5.将乘积按照位数对齐,从右向左依次相加:15 + 10 + 12 = 47。
6.得到最终结果:23 × 45 = 47。
四、练习与总结通过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学生们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还能更好地理解乘法的原理。
为了巩固这个知识点,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同时,家长们也要关注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总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口算: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一个0;遇到整十数乘整十数先算几乘几,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两个0。
2、估算: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在算出结果。
如:42×68≈,将42估算成40,68估算成70,所以42×68≈280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把0前面的数对齐(0不参加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的积末尾添几个0。
5、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要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先算什么,再根据哪两个条件,再算什么。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练习:填空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差是()。
3、25×24与25×4×()的积相等,积是()位数,末尾有()个0。
4、笔算27×13时,先算()×()=(),再算()×()=(),最后算()+()=()。
5、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6、480加上()的和正好是75的12倍。
7、35×21=()×20+()=()+()=()35×29=()×30—()=()—()=()判断:1、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3、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4、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5、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3倍,积也扩大3倍。
()6、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等奖说课稿《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我们要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学习品质。
3、重点、难点:重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估算判断正误。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学具准备课件、每位学生一份作业纸。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
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三班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学问点1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其次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其次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挨次: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挨次进行计算;假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三班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学问点2(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坚固把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假如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需比除数小。
)2、会推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大小,假如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肯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假如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1、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学习探讨的。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学习有兴趣。
学习前,学生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包括自我检查、互相改错)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1、你得到哪些信息?生汇报交流。
2、生理解题意,列式。
3、师: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学生回答,并评判每种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比较。
(三种方法)4、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二、探索尝试,找寻方法。
1、用你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1)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
学生评判优劣。
(2)学生多种方法中,师生共同优化出一种(拆数法):24×10=24024×2=48240+48=2882、尝试笔算24×12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1)、尝试解决问题: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先独立思考,书写再练习本上,再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在投影仪中一一展示算式,学生评判对错,说出每一步的由来。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1 教学内容:本单元基础: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时间:8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1、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
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