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五种能力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1
《爱的五种能力》读后感-读后感大全过去的二十年,我对“爱”的概念都太模糊,只是凭借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勉强想象出了“爱”的朦胧的轮廓。
我学着身边的人的样子,用我以为的表达“爱”、“情”的方式,摸索着去向别人表达我的“爱”或“情”。
我曾以为爱的能力无足轻重,只要有爱的心,你爱的人一定能感受到。
现在才发现,我爱的方式要么拐弯抹角,使人摸不着头脑,要么太过热烈,让人难以适从。
这种“爱”让人不舒服。
有人说:“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在课上我的老师曾说:“迟来的正义都是非正义。
”我很赞同。
正义是一种价值评价,对受害人来说,在正义迟到的期间,感受到的就是非正义。
而同理,如果你心中的爱没有到达对方,或者没有以你所想象的样子到达对方,又或者即便如你想象的样子到达对方,但是这种爱的方式、爱的内容本身是错误的,对方没有任何感觉,或感受到的不是爱,对对方而言你就是没有向他表达爱。
张永久先生的《爱的五种能力》是给我开启了一扇门,不仅是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还有一种学习的思维方式——有问题时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好书来读。
对书中内容的总结:爱的能力的前提是与人相处的时候要多讲“情”讲“爱”,即在不触犯法律、无关道德、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让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关注的是对方的内在的感受是否愉快、自在,让对方感受到的是理解、尊重、接纳和平等。
而要少讲“理”,即正确的事,如:“你(不)应该……”,让对方感受到的是不被理解、被否定、不尊重(没有商量的余地)和不平等。
爱的最高层次是想为对方做事时,从对方的需求出发。
而不是自以为是地付出,爱付出的行为或需要对方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爱的五种能力1情绪管理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平和、更好相处的人,吸引对方喜欢你。
情绪管理是让人没有过多的情绪,整个人更加平和,而不是控制情绪,一味地忍让,使心里难受。
情绪的功能是提醒和驱动如:焦虑就是在提醒你如果现在不做点什么,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从而驱动你作出潜意识认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爱的五种能力一、理解与尊重爱的第一种能力是理解与尊重。
在爱情关系中,理解对方的需求、想法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真正理解对方,才能建立起尊重和信任的基础。
在情感交流中,倾听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是理解对方的关键。
尊重对方的选择、个性和独立性,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认可的重要性。
二、支持与鼓励爱的第二种能力是支持与鼓励。
在爱情中,不仅要理解对方,还要给予对方支持和鼓励。
支持是指在对方需要帮助或者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共同面对难题。
鼓励则是给予对方信心和动力,让对方勇敢前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支持和鼓励是爱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增进爱情关系的稳固与成长。
三、包容与宽恕爱的第三种能力是包容与宽恕。
在任何关系中,包容和宽恕都是维系关系的重要因素。
爱情中更是如此,面对对方的过失和缺点,能够包容并宽恕对方是一种成熟和宽容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都有脆弱的一面,能够包容对方的过错和宽恕对方的过失,是爱的一种深刻体现。
四、沟通与倾诉爱的第四种能力是沟通与倾诉。
在爱情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效沟通,双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想法,解决问题和化解误会。
而倾诉则是将自己内心的压力和情感向对方倾诉,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
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倾诉,爱情关系可以更加紧密和稳定。
五、竭诚付出爱的第五种能力是竭诚付出。
爱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奉献,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在爱情中,能够竭诚为对方付出,无私的付出爱和关怀,是爱的最高境界。
只有在付出和奉献中,爱情才能得到滋养和成长。
不计较得失,不苛求回报,只是默默的为对方付出,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伟大。
爱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需要通过理解与尊重、支持与鼓励、包容与宽恕、沟通与倾诉、竭诚付出等五种能力的共同发挥,才能够得到传递与继承。
愿我们在爱情中拥有这五种能力,让爱在彼此之间持久而美好。
爱的五种能力情绪管理、述情、共情、允许、影响述情是指用不伤害关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
人们在表达和沟通上常犯的错误是要么有了情绪或者需求不说,闷在心里隐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发,要么常常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表达和沟通。
共情:理解并支持对方、善解人意。
允许:尊重差异、允许成长。
发生分歧、冲突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允许导致的,不允许对方跟自己不一样,不允许对方有些特点,不接纳真实的对方,想要控制对方或改变对方。
有了允许的能力,才能给对方做真实自己的机会和空间。
影响:让对方成长的能力。
心理学认为人做事情都是有动机的,但归根结底人类做的事情只有两类:愉快的事和正确的事。
愉快的事受本我支配(也就是本能),正确的事受超我支配(学校教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事)情商低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做正确的事,忽略别人的感受(每个人都愉快的需求)。
如何做:1、在正确的范围内做愉快的事。
在不触犯法律、不涉及道德的情况下,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少一些正确,多给家人留些愉快的空间,让对方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想做的事情,舒服放松地做自己。
人们要做正确的事情,但正确的范围不能太严格,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在大的正确的范围内,尽量允许别人做些愉快的事情。
2、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既然要做正确的事情,给自己或对方创造点小愉悦,让过程变得有趣一些。
尽量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照顾到大家的心情,这样大家都开心。
情绪管理所有的情绪都在提示人们、驱动人们,促使人们做出潜意识认为的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比如:恐惧是提示人们可能有危险!后悔是提示人们在过去的那个事情中我们做的不够好!担心是提示人们未来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恶心是提示人们眼前的事物对我们可能是有害的!从本质上看,每种情绪对于人类,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并各不相同。
有的情绪起保护作用,比如恐惧、厌恶;有的情绪让人反思和成长,比如后悔、自责;有的情绪促使人们未雨绸缪,比如担心、焦虑;有的情绪让人进入安静、储备能量,比如失落、挫败;有的情绪使人看起来强大,并攻击力增强,比如愤怒、生气等。
爱的五种能力读后感《以爱的五种能力》是一本由心理学家埃米尔·克雷默创作的心理学读物。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爱的五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接纳、关爱、理解、尊重和包容。
通过对这些能力的深入剖析,作者帮助读者理解了爱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能力来建立更健康、更美满的人际关系。
首先,作者介绍了接纳的重要性。
接纳是指接受他人的全部,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这种能力让人们能够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包容和宽容,从而建立起更加健康的关系。
接纳不是一种被动的态度,而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它需要我们学会放下偏见和成见,去接纳他人的独特之处。
其次,作者阐述了关爱的意义。
关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它让人们能够在关系中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关怀。
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关爱的表达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行动来展现对他人的关爱。
通过关爱,人们能够建立更加深厚的情感联系,从而促进关系的发展。
在第三部分,作者详细讨论了理解的重要性。
理解是指通过倾听和沟通,去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
在这一部分,作者强调了倾听和理解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巧来建立更加深刻的情感联系。
通过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从而建立更加健康的关系。
接下来,作者探讨了尊重的意义。
尊重是指对他人的尊严和权利的尊重,它让人们能够在关系中表现出更多的礼貌和尊重。
在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尊重的表达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行为来展现对他人的尊重。
通过尊重,人们能够建立更加平等和和谐的关系。
最后,作者介绍了包容的意义。
包容是指对他人的差异和独特之处的包容,它让人们能够在关系中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和包容。
在这一部分,作者强调了包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包容来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通过包容,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从而建立更加健康的关系。
通过阅读《以爱的五种能力》,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爱的重要性。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爱的五种能力赵永久读后感这五种能力啊,就像爱情里的五根顶梁柱。
首先说说情绪管理这能力吧。
以前我在感情里就像个炮仗,一点就着。
看了书才知道,这情绪管理不好,就像在感情的路上到处埋雷,一不小心就把关系炸得粉碎。
就好比你和对象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你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那场面就像俩只斗红了眼的公鸡,谁也不让谁,最后感情肯定是伤痕累累。
可要是学会了管理情绪呢,就像给这颗炮仗套上了个灭火器,能让自己冷静下来,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吵,给感情留一片晴空。
然后是述情能力。
这可太重要了!我以前就觉得,我心里想啥对方应该都懂啊,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心灵感应似的。
可现实不是啊,自己心里憋着想法,还怪对方不懂自己,这不是傻嘛。
学会述情就像是给感情开了一条顺畅的沟通管道。
你把自己的感受、想法清楚地告诉对方,比如说“亲爱的,你今天这么晚回来,我一个人在家特别孤单,我很想你早点回来陪我”,这可比闷着头生闷气强多了。
对方也能明白你的心思,这样感情就不会因为误解而产生隔阂。
还有共情能力呢。
这就像是穿上对方的鞋子走路,设身处地去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
我记得有一次我朋友和她对象闹别扭,她对象工作上刚被老板骂了一顿,回来的时候情绪低落,我朋友却还在那抱怨他没带自己出去玩。
要是我朋友有共情能力,就会先抱抱她对象说“亲爱的,我知道你今天工作肯定特别累,受委屈了,咱们今天就好好休息”。
这共情啊,就像感情的润滑剂,能让两个人的心贴得更近。
再说说允许这能力。
以前我总是想改变我的另一半,觉得他这不好那不好,想要把他变成我理想中的样子。
看了书才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点。
就像你不能让鱼学会爬树一样,你得允许你的另一半有他自己的样子。
当你开始允许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轻松了,对方也轻松了,感情里那种紧绷着的感觉一下子就没了。
最后是影响能力。
这不是强迫对方改变,而是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
就像你每天都充满阳光地对待生活,你的另一半也会受到感染。
《爱的五种能力(升级版)》读后感(一):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
这是本不错的书。
说说我从中得到的重点吧,也不知对不对,但凡你遇到情感不能解决的烦难,就把烦难交给灵魂。
大概念没有细枝是撑不起来的。
细枝是——小时候得不到的归属感和确定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我们长大了,这些需求不会消失,被我们藏入潜意识,等我们出离愤怒时就会从我们潜意识里蹦出来。
好吧,“情绪来时,我们用很多防卫把情绪推开或切断,但是,当我们脱掉防卫,直接用自己的脆弱拥抱情绪时,我们再也不用害怕情绪,再也不用推开或者切断情绪。
”“如果能放弃防卫,直接用脆弱面对情绪,我们往往会消融信念,触摸真理,赢回能量。
”————这就是把困乏交给灵魂。
发现这个方法之后面对EX时感觉好多了呢。
继续,“关系都与感觉有关。
你的关系的本质,反射出你对待自己感觉的态度。
”继续,从依赖、生存、自我成就过渡到真相。
不快乐是最好的藏匿快乐的地方——某篇童话里某个老爷爷讲过。
拥抱你的不重要感。
“许多人把需求和感觉当做爱,许多人相信争吵时一定有一方对,一方错。
(吵架只是为了不去面对幻想背后的事实。
””作者哇,你怎么知道我以前就是这么想的?比如我对一个人没有恒定的情感,我对表象的宣传的标榜的有过执念,对人却需要反复的提醒——我爱着这个人哇,我爱着你哇,我那天见到你使我想起我明天又要见到你。
我的爱是经验性的,情感堆砌的。
我又把自己的初恋批判了一遍。
唔哈······“我们需要她。
但有需求总让人觉得寂寞、软弱,而且一点也不特别(毕竟,有哪个自尊自爱的女孩子,会喜欢上一个需求不满的软弱男人呢?)”“我们寻觅的是一个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特别,同时又能弥补我们不足之处的女孩。
""为了吸引到这样的女孩,我们必须假装自己拥有那些需要她来弥补的素质。
“”两个人开始交往的原因,也就是一方误以为另一方拥有他所需要的东西。
爱的五种能力读后感《爱的五种能力》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珍娜·康迪维希(Jenna C. Doviak)通过深入研究和个人经历,探讨了爱的五种能力——倾听、尊重、宽恕、支持和包容,在书中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如何培养和发展这些能力,以提升我们的爱和关系。
首先,书中讲述了倾听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倾听是一种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方式,不仅是通过听到他们说的话,还需要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作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如主动倾听,通过问问题和反馈来展示对对方的兴趣和关心。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人,建立更深厚的关系。
其次,尊重是一种关键的爱的能力。
作者认为尊重是基于互相欣赏和接纳对方的价值和观点。
尊重不仅涉及到对他人的态度,还包括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通过尊重他人和自己,我们能够建立健康、平等和互惠的关系,使爱得以持久。
宽恕也是书中讨论的一个重要主题。
作者指出,宽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仅是对他人的宽恕,还包括对自己的宽恕。
宽恕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界限,而是学会释放对过去的伤害和愤怒,使我们能够向前看,建立和谐的关系。
支持是另一个重要的爱的能力。
作者认为支持是指通过行动和言语给予他人鼓励和帮助。
支持不仅能够增强对方的自尊和信心,还能够促进双方关系的增进和发展。
通过支持,我们能够共同成长和实现目标。
最后,包容是这本书中探讨的最后一个爱的能力。
作者指出,包容是能够接受他人的差异和不完美,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包容并不意味着盲目地接受一切,而是通过善意和宽容来处理分歧和冲突,使关系更加和谐和稳固。
总的来说,《爱的五种能力》这本书给予了我深刻的思考。
通过学习和发展这些爱的能力,我们能够建立健康、平等和和谐的关系,开启自己的爱之旅。
这本书不仅对个人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也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我希望能够将这些能力运用到我的生活中,以实现更加充实和满足的人际关系。
人生的智慧很多人都明白,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就是有时做不到,为什么呢?和情绪管理的能力有关系;生活中很多人做不了情绪的主人,反而是被情绪控制着做事;比如“一怒之下、一时冲动”等词就是在形容那些被情绪控制的人做出错事的场景;我们都知道指责和抱怨不利于情感关系的维系,但是情绪一旦上来,为了一时舒服就什么也不管了,不要说是指责和抱怨,就是破口大骂和大打出手都有可能,人都明白这样做其实对感情关系是有害处的,但一旦被情绪控制了,就失去了理智,做事时也就没有机会顾及这些了。
记得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郭冬临演的一个小品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冲动是魔鬼!”没错!有些情绪就像身体中的一个魔鬼,如果你不能做他的主人,他就可能做你的主人,那些经常冲动的人通常就是被情绪这个魔鬼控制着,往往做完事很快就会后悔,这是因为理智占了上风,等事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但往往已经产生了不好的结果。
一个人要想经常做正确的事,就必须能使自己清醒与冷静,就必须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也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否则清醒时做出的事情是爱别人,被情绪控制时可能做出的就是伤害别人的事情,这样的人明显是没有爱的能力的人。
这样的人经常在事后又会后悔和自责,说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因此这样的人是痛苦的,是需要别人爱的,是对爱人的爱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自己却没有,所以,这样的人在感情关系中是痛苦的制造者。
在我的课程《爱的能力》里,情绪管理是作为两周的课程内容来训练的,这是因为情绪管理是个能力,不是个知识,说起来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做不做;所以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帮助大家成长出管理情绪的能力,基本上到了第三周大家管理情绪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述情”这个词或许大家没有看到过,这没什么奇怪,因为这个词是在我的课程里专门命名的,指的是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巧合的是,当我使用这个词一段时间后,发现心理学上为了形容一个人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感受的现象,也命名了一个词叫“述情障碍”,真是所见略同,原来我们给这个词下的定义类似;前面讲了管理情绪的能力很重要,但人们有了情绪是如何处理的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人们有两种方式来处理情绪:一种是发飚,就是发脾气,指责、抱怨别人,或则拿别人出气等,这样做的确释放了情绪,但伤害了感情,总是发飚的人很可能会把对方伤的很深,最后会发现自己可能会因此失去爱情或人际关系;二是隐忍,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但却是对人身心健康和长久的情感关系有害的;心中有情绪,长期不释放,而是压抑在内心,这些情绪就会储存在身体里,储存的多了,当身心无法承受时,会总体发泄出来,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忍不可忍,无须再忍”,这样可能对感情的伤害就更大,而且让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了,因为同样的事情对方以前那样对待你时,你隐忍,对方就觉得这样是可以的,现在不忍了,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了;对方同样的做法,你有时允许有时不允许,对方就被搞糊涂了,会觉得你是一个很难琢磨的人,搞不懂你怎么想的了?这就成了不“易爱”的人了(高爱能力的人三个特点:可爱、会爱、易爱)另外,这些情绪长期储存在身体里,会影响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代谢和循环,时间久了,人会容易生病,身体里长期有情绪的人容易得各种肿瘤,这也许是正符合了中医对某些疾病的解释吧,气血不通,郁结所致;人有情绪,发飚伤害对方,隐忍伤害自己,也可能会伤害情感关系,那么到底如何才是好的呢?这就要使用我们说的“述情”了,告诉对方当他对你做一些事时你的感受,如果你用的句型是标准的述情句型,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既释放了你的情绪,也能让对方很好的接受;但是很多人明白“述情”的道理,其实即便熟记说话的句型,临到事情发生了还是不能用上,这是因为“述情”有个基本功,就是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当情绪来的时候能够看到情绪,跳出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而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就像练武之人的内功,没有好的内功,有再多的拳术套路也只能是花拳绣腿,实战中还是不能用上。
在我的课程《爱的能力》中,“述情”更是一个重要训练环节,“述情”总共有八种句型,分别是在生活中八种情况下要使用的句型,几乎包括了人们在生活中要表达自己感受和想法时的各种情况;学员们学习完这个部分的感受是,刚开始学时发现自己有一、两周不会说话了,因为这些句型跟自己平时说话的习惯有很大区别,说话时都要在脑子里想好句型才能说,所以原来可以脱口而出的话,现在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说出;但过了几周就变成习惯了,慢慢的“述情”变成了一种自己的能力了“共情”这个词在香港和台湾也翻译为“同理心”,是指一个人对别人的内心感受能够感同身受,体验到别人的内心感受,并能让对方感受自己的这份感觉,给对方以情感上的共鸣和支持,这种能力被称为共情的能力,心理咨询师在接受职业训练时,共情是个基本的执业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情商高,那么这个人的共情能力一定是高的。
但我们这里说的“共情能力”却又不仅仅限于感同身受,还包括协助对方处理情绪,帮助对方从情绪中走出来的能力,让对方看到事物的其他可能性,以及提升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后的处理能力;练习这种能力也有个前提,但和“述情”中自我觉察的能力不同,这个前提是要能够觉察对方的情绪;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和心事,如果对方正有情绪,而你没有觉察到,你不但不能协助对方从情绪中走出来,还有可能为对方增加新的情绪;当对方意识到你没有觉察到他的情绪时,内心可能还会再升起一种不被理解的新情绪,对方也可能理解为你不爱他,进而影响两人的关系,这也就是觉察对方情绪的重要性了;连对方的情绪都不能觉察到,也就谈不上有“共情能力”了,生活中很多人其实是不能及时觉察到他人的情绪的,当然也就不能协助对方处理情绪了,进而也就不能满足对方的一些心理需求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比如对方在单位遇到一些烦心事,可能是工作没有做好被领导批评了,也可能是路上跟人发生了矛盾,很多人感觉到这份情绪后也会关心的问:“今天好像不太开心哦,发生什么事情了?”对方可能会把发生的事情说一下,结果自己听完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可能会说:“哎!我当什么事呢?这么点小事你也气成这样,至于吗?”这样一句话说完,对方其实可能就更郁闷,就会有不被理解甚至不被爱的感觉;像这种情况,其实是要认可对方生气的原因,对方就有强烈的被爱的感觉,可以说:“原来他这样对你,怪不得你这么生气呢?”这样对方不但气会消,还能感觉到强烈的理解,两人的感情会更好;而能够做些这些,是有能力上的要求的。
在《爱的能力》课程里,这种能力是要专门练习的,练习的方法是当对方有情绪时,不问对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去感知对方情绪,并在感知到后向对方求证,只要感知到的情绪是对方当时的感受,就会让对方有一种强烈的被理解和被爱的感觉;这种能力也有点像内功,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可以提升的。
9月9日连线广州广播电台的《九点麦克风》节目中,有个女孩儿发短信,说“我男朋友对我占有欲很强,如果我接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的电话,他就会很生气,这是对还是错呢?”这样的问题我在平时的《爱的能力》的培训和辅导中也很常见,有些男人的确会有这样的表现,只要自己的女朋友或妻子跟其他的男人有接触,他就会起情绪、会生气,进而引发两人之间的关系紧张。
从常人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这个男人很在意这个女人啊!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的确是很在意,只是这样方式的在意会让另一个人感到很大的压力,会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自己的私人空间几乎完全没有了,稍微和其他异性接触一下,他就会醋性大发,在一个人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另一个人就会非常不允许,两人之间就可能会出现争吵和痛苦。
从直接导致占有欲强的原因来看,一般人可能认为其背后的心理特点可能是这个男人低安全感,不宜信任人,总是对别人产生怀疑,所以,当女朋友跟自己不认识的男人通电话,他就开始怀疑女朋友。
其实,更可能的原因,还是这样的男人缺乏必要的自我认可,对自己的看法消极,其之所以会怀疑自己的女朋友,本质的原因是感觉自己不够好,害怕对方不珍惜自己。
即他的低安全感是假象,他的不信任别人是因为相信自己不够好而导致的,与那些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别人的人是有区别的;如果一个人是相信自己够好,而别人不够好,他不会去紧张别人,他可能会变得冷漠,不原意与别人去进行情感的交流,会较少的去关注别人的行为,这个男人不是这样的,因此,可以说,这种占有欲很强的男人是因为对自己认可不够导致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通常情况下,人在儿童时期,特别是18个月到3岁期间是形成自主感和自我的阶段,这时期的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如果这个阶段的各种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和照顾,能够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长大后会有力量感,感觉自己对世界有份影响力;如果需求未得到满足,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比较容易形成羞愧和怀疑的性格。
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讲,就是这个阶段的需求没有满足可能导致这个阶段的力比多的发展的停滞,长大后会遗留有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比如占有欲强。
一个自我认可很高又很信任他人的人,他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这样想,我会比较放心我的女朋友,其原因一方面是我相信她,另一方面是我还相信自己。
遇到这样的男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这个男人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后的相处不但是这个男人整天很痛苦,这个女人也会很痛苦,因为她感觉到自己不被信任。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带这个男人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他不原意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那么,这位女孩儿也许还需要看看《爱的能力之五:影响》,相信从中能得到些帮助。
爱的五种能力之五:影响发布时间:2009-9-15文章来源:原创爱情中的双方在一起时间长了,总会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也少不了有些磕磕碰碰,这时双方都希望能去改变对方,习惯用指教、指责的方式让对方看到他们的错误,希望对方改变,然而这样做的往往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在我刚结婚后不久,我太太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压力太大的原因,有段时间经常遗忘东西,比如出门忘了带手机、钥匙等,也会在买东西时把钱包遗忘在商家的柜台;我感觉自己有点受不了,就希望改变她,于是,她每次忘东西后,我都会抓住不放,追着她让她认错,反复强调她错了,希望她能改正;结果,我的做法不但没有让她忘东西的行为有好转,还让她一度精神紧张,几乎抓狂,不得不求助于医生。
表面上看,我是在提醒她不要再忘东西,其实,她收到的是否定,这样形成的局面是她每忘一次东西,我就会否定她一次甚至更多,结果时间久了,她变得更不自信,晚上睡眠质量下降,白天精神状态也开始越来越差,遗忘东西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抑郁倾向。
后来,我认识到之前的做法有问题后,改为她忘东西时不再提及此事,而是在她为我做了一些事情后,表扬和感谢她,结果,经过几个月后,她忘东西的次数开始减少,精神状态状态也越来越好,抑郁倾向开始消失,整个人又开始精神焕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