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界面-考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3
材料表界面习题答案【篇一:材料表界面期末复习】> 1、表界面的定义及其种类。
定义;表界面是由一个相过渡到另一个相的过渡区域。
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种类:表界面通常有五类:气-液界面(表面),气-固界面(表面),液-液界面,液-固界面,固-固界面。
二、液体表面1、表面张力定义及表面自由能定义答:表面张力是单位长度上的作用力,单位是n/m表界面张力的热力学定义为:由能量守恒定律,外界所消耗的功存储于表面,成为表面分子所具有的一种额外的势能,也称为表面能。
??(?g/?a)p,t,nb由于分子在体相内部与界面上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产生了净吸力。
而净吸力会在界面2、计算:r1=1mm,r2=10-5 mm2?32a=4?r?4?3.1416?(6.2?10m)11?4.83?10?4m2se?ga1=?a11-3?2?42=(72?10j?m)(4.83?10m)?3.5?10?5j3、laplace方程表达式12 ?p??(1/r?1/r) (2-18)就是laplace方程,是表面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注释:(1)若:r1=r2=r,则曲面为球面,回到(2-15)式;(2)若:r1=r2=无穷大,则液面为平面,压差为0。
4、表面张力的几种测定方法。
(1)毛细管法(2)最大气泡压力法 (3)滴重法 (4)吊环法解:先求水滴半径:代入kelvin公式:6、gibbs吸附等温式(溶液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随溶液组成的变化规律一般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类型三、固体表面1、比表面积定义:-? 1g某种固体,其密度为2.2 g/cm3,把它粉碎成边长为106cm的小立方体,求其总表面积。
2、吸附等温线:吸附量可用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气体的量或体积来表示。
3、langmuir吸附等温式a、langmuir吸附公式b、用活性炭吸附chcl3,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在0 ℃时的饱和吸附量为93.8 dm-3*kg-1。
名词解释:小角度倾斜晶界两个晶粒交界处晶向之间的夹角称为晶界角。
晶界角小于10度的晶界称为小角度倾斜晶界。
表面自扩散原子经由自己元素的晶体点阵而迁移的扩散。
不依赖浓度梯度,仅由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
表面热缺陷热激发导致,可以由晶体体内热缺陷的存在而相伴产生,也可以由晶体表面原子的迁移、脱位或吸附等产生的缺陷。
接触角: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气液相界面与固液相界面之间的夹角。
肖特基势垒若忽略金属和半导体的间隙和界面态的影响,可以得到表面势垒这种势垒称之为肖特基势垒。
式中X为半导体导带底电子到真空能级的亲和势。
表面探针。
由光子、电子、离子、声、热、电场和磁场等可以与表面作用,来获取表面的各种信息。
它们通常被称为“探针”(Probe)表面原子弛豫表面原子的受力情况和体内不同造成的的表面原子层相对于体内原子层下的整体移动以降低体系的能量,而表面原子的近邻数和旋转对称性均不改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表面弛豫。
外延生长在单晶衬底(基片)上生长一层有一定要求的、与衬底晶向相同的单晶层,犹如原来的晶体向外延伸了一段,故称外延生长。
表面振动模固体表面层原子和分子的振动。
由于表面原子只在平行表面方向上的排列有周期性,在垂直表面方向原子的分布失去严格周期性。
表面原子的近邻配位原子同体内的不一样。
因而表面原子具有的对称性和它受力的分布同体内原子差异显著,致使表面振动形成特殊的模式。
表面量子化简答:XPS & AES XPS即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合能Eb是把一个电子从束缚态激发到真空自由态所需的能量。
对于不同的电子壳层,其Eb也不相同,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对结合能的影响非常大,可以利用电子能谱仪测出电子的动能,于是得到结合能Eb,这就是光电子能谱分析表面电子结构的基本原理。
XPS 分析是采用X 射线照射样品,检测样品表面发射出来的光电子的能量分布。
在入射光子能量确定的情况下,光电子能量与原子轨道结合能量一一对应。
当原子与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时,光电子谱峰发生化学位移,因而可以从光电子谱峰的峰位与峰形,分析样品表面的元素组成以及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
材料表界面习题答案材料表界面习题答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表界面的研究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材料表界面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材料之间的交界面,它们的性质和结构对材料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材料表界面的性质和行为对于开发新材料、改善材料性能以及解决材料失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表界面的定义和分类材料表界面是指材料中两个或多个不同相之间的交界面,它们的性质和结构往往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材料表界面可以分为物理界面和化学界面。
物理界面是指两个相之间仅有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而化学界面则是指两个相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新的化学物质。
二、材料表界面的性质和行为材料表界面的性质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界面能量、界面结构、界面化学反应等。
界面能量是指两个相之间的能量差异,它决定了界面的稳定性和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界面结构则指的是界面上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它对界面的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界面化学反应是指两个相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它可以导致界面的变化和材料性能的改变。
三、材料表界面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材料表界面的性质和行为,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
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材料表界面的形貌和结构,X射线衍射可以分析界面的晶体结构,而拉曼光谱则可以研究界面的振动和光学性质。
四、材料表界面的应用材料表界面的性质和行为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加工过程中,控制材料表界面的性质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在材料设计中,通过调控材料表界面的结构和化学反应,可以开发出新的材料,如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
此外,材料表界面的研究还有助于解决材料失效问题,如腐蚀、疲劳和断裂等。
综上所述,材料表界面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研究材料表界面的性质和行为,可以为开发新材料、改善材料性能以及解决材料失效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材料表界面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表界面的类型主要包括:A. 晶界B. 相界C. 界面D. 所有选项2. 晶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强度B. 韧性C. 硬度D. 所有选项3. 相界是指:A. 两个晶体之间的界面B. 两个不同相之间的界面C. 晶体内部的界面D. 材料表面的界面4. 界面能是指:A. 界面处原子的化学能B. 界面处原子的表面能C. 界面处原子的结合能D. 界面处原子的内能5. 界面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A. 界面能的大小B. 界面的几何形状C. 界面处的应力状态D. 所有选项6. 界面的微观结构包括:A. 晶粒大小B. 晶粒取向C. 晶界类型D. 所有选项7. 界面的宏观性能包括:A. 界面强度B. 界面韧性C. 界面硬度D. 所有选项8. 材料表界面的微观表征方法主要包括:A.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C. X射线衍射(XRD)D. 所有选项9. 材料表界面的宏观表征方法主要包括:A. 拉伸试验B. 硬度测试C. 冲击试验D. 所有选项10. 界面工程的目的在于:A. 提高材料的界面强度B. 改善材料的界面韧性C. 优化材料的界面性能D. 所有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表界面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2. 描述晶界强化机制,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材料中的应用。
3. 解释界面能对材料界面稳定性的影响。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一个立方体材料的晶粒尺寸为1mm,晶界面积与晶粒体积的比值为0.05。
计算该材料的晶界总长度。
2. 给定一个材料界面的界面能为50 mJ/m²,界面面积为100 m²,计算该界面的总界面能。
四、论述题(20分)论述材料表界面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通过界面工程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五、实验题(20分)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晶界类型和界面能的影响,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一、答:表、界面是指由一个相到另一相的过渡区域,通常把凝固相和气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表面,把凝固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界面。
分为两大类:物理表面和材料表面。
物理表面又分为:理想表面、清洁表面、吸附表面;材料表面有如下几类:机械作用界面、化学作用界面、固态结合界面、液相或气相沉积界面、凝固共生界面、粉末冶金界面、粘结界面、熔焊界面等。
在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表、界面科学亦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主要应用在食品、土壤化学、造纸、涂料、橡胶、建材、冶金、能源、电子工业和航天技术等领域。
二、答:溶质的浓度对溶剂表面张力的影响有三种类型,第一类物质的加入会使溶剂的表面张力略为升高,属于此类物质有强电解质(如无机盐、酸、碱);第二类物质的加入会使溶剂的表面张力逐渐降低(如低碳醇、羧酸等有机物);第三类物质少量加入就会使溶剂表面张力急剧下降,但到一定浓度后,表面张力变化很缓慢或几乎不下降,趋于一个稳定值。
我们把能使溶剂(通常为水)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称为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如第二类和第三类物质都能使溶剂表面张力降低,它们都具有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很多,按亲水基类型分类是表面活性剂分类的主要方法,表面活性剂溶于水能电离生成离子的叫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电离的叫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生成离子的性质可分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按相对分子质量分类: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200-1000;中分子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1000-10000;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10000以上。
按工业用途分类:表面活性剂可分为渗透剂、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剂、起泡剂、消泡剂、净洗剂、杀菌剂、匀染剂、缓染剂、柔软剂、平滑剂、抗静电剂防锈剂等。
有的表面活性剂可同时具有几种功能。
三、答:陶瓷材料为无机非金属粉末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多晶聚集体。
表面结构:由于表面处原子周期性排列突然中断,形成了附加表面能,表面原子的排列与内部有明显的差别。
第一章1、什么是Young 方程?接触角的大小与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好坏有怎样的关系?答:Young 方程:界面化学的基本方程之一。
它是描述固气、固液、液气界面自由能γsv ,γSL ,γLv 与接触角θ之间的关系式,亦称润湿方程,表达式为:γsv -γSL =γLv COSθ.该方程适用于均匀表面和固液间无特殊作用的平衡状态.关系:一般来讲,接触角θ的大小是判定润湿性好坏的依据,若θ=0.cosθ=1,液体完全润湿固体表面,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若0<θ<90°,液体可润湿固体,且θ越小,润湿性越好;90°<θ<180°,液体不润湿固体;θ=180°,完全不润湿固体,液体在固体表面凝集成小球。
2、水蒸气骤冷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在夏天的乌云中,用飞机撒干冰微粒,试气温骤降至293K ,水气的过饱和度(P/Ps )达4,已知在293K 时,水的表面能力为0。
07288N/m,密度为997kg/m 3,试计算:(1)在此时开始形成雨滴的半径.(2)每一雨滴中所含水的分子数。
答:(1)根据Kelvin 公式有'2ln 0R RT M P P ργ=开始形成的雨滴半径为:0ln 2'p pRT MR ργ=将数据代入得:m R 101079.74ln 997293314.8018.007288.02'-⨯=⨯⨯⨯⨯⨯=(2)每一雨滴中所含水的分子数为N=N A n ,n=m/M=ρV/M ,得个661002.6018.03997)1079.7(14.34)(34233103'=⨯⨯⨯⨯⨯⨯⨯===-A A N M R N M V N ρπρ3、在293k 时,把半径为1。
0m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
0μm 的小水滴,试计算(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Gibbs 自由为0。
07288J .m —2)(1)表面积是原来的多少倍?(2)表面Gibbs 自由能增加了多少?(9分)答:(1)设大水滴的表面积为A 1,小水滴的总表面积为A 2,则小水滴数位N ,大水滴半径为r 1,小水滴半径为r 2。
1.液体的原子结构的主要特征。
液体的原子结构存在以下三个主要特征:(1)液体结构中近邻原子数一般为5~11个(呈统计分布),平均为6个,与固态晶体密排结构的12个最近邻原子数相比差别很大;(2)在液体原子的自由密堆结构中,四面体间隙占了主要地位。
(3)液体原子结构在几个原子直径范围内是短程有序的,而长程是无序的。
2.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分子或原子受到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吸引,趋向于挤入液体内部,使液体表面积缩小,因而在液体表面切向方向始终存在一种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液体表面这种沿着切向方向,合力指向液体内部的作用力,就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张力影响因素很多,如果不考虑液体内部分子或原子向液体表面的偏聚和外部原子或分子对液体表面的吸引,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因素主要有:(1)液体自身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来源于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吸引力,因此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液体中原子或分子的结合能越大,液体表面张力越大,一般液体表面张力随结构不同变化趋势是:金属键结合物质>离子键结合物质>极性共价键结合物质>非极性共价键结合物质(2)表面所接触的介质: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处于表面层的原子或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体外部原子或分子的吸引。
当液体处在不同介质环境时,液体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与不同物质接触所受的作用力不同,因此导致液体表面张力的不同。
一般来说,介质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与液体表面原子或分子结合能越大,液体表面能越小,反之越大(3)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密度下降,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液体内部原子或分子对表面原子或分子的吸引力减弱,液体表面张力下降。
最早给出的预测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的半经验表达式为:γ= γ0(1-T/T c)n式中T c为液体的气化温度,γ0为0K时液体的表面张力。
课后习题解答第一次作业1、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所受的力不均匀而产生的。
液体表面层即气液界面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也受到指向气相的气体分子的吸引力,由于气相吸引力太小,这样,气液界面的分子净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垂直于表面的引力作用,即为表面张力。
这里的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2、毛细管插入汞中,管中汞柱表面呈凸形,管中液面比管外液面低。
若在常压下,气温降低了,此时毛细管中汞面是上升、不变、还是下降?为什么?(提示:表面张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毛细管中汞面是下降。
因为气温降低,表面张力将升高,根据Laplace 方程,r p /2σ=∆,对于凸液面,表面张力增大,液面下降。
下降高度h ∆=σ2。
第二次作业1、请解释下列现象中的任一个:(1)过冷水(2)过热液体(3)过饱和液体(1)根据Kelvin 公式,微小晶体的蒸气压要比大晶体的蒸气压大,故小晶体的蒸气压曲线在上方,它与过冷水曲线的交点即为小晶体的熔点。
小晶体的熔点低于O 点对应的温度,所以对液态水来说,温度到达O 点对应的温度不会结晶,形成虚线所示的过冷水。
微小晶体的蒸气压曲线过冷水的蒸气压曲线Cp TOA B 水冰水蒸气(2)沸腾时,气泡的形成必须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而最初形成的半径极小的气泡内的饱和蒸汽压远小于外压,液体中的小气泡,其曲率半径是负的,根据Kelvin 公式,其半径越小,气泡内的饱和蒸气压越小。
小气泡内部承受的压力=p 外+∆p =p 外+2γ/r因此在外压的压迫下,小气泡难以形成,液体不能沸腾,要想沸腾,必须过热,使小气泡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而沸腾。
过热较多沸腾时,容易暴沸。
(3)根据Kevlin 公式,微小晶体颗粒的饱和浓度大于普通晶体的饱和浓度,晶体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大。
当溶液在恒温下浓缩时,溶质的浓度逐渐增大,达到普通晶体的饱和度时,对微小晶体仍未达到饱和,所以不析出微小晶体,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二O 一四—二O 一五学年第一学期材料表面与界面 家庭作业 (14级化研1班用 开卷)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题分20 20 20 15 10 15 得分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表界面的定义是什么?举例说明研究材料表界面现象的重要意义。
答:自然界的物质通常以气、液、固三相存在。
任何两相或两相以上的物质共存时,分为5大类,分别为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固-固接触面。
我们把气-液、气-固接触面称为表面;把液-液、液-固、固-固接触面称为界面。
材料的表面界面对材料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材料的硬化、腐蚀、印刷、涂膜、黏结、复合等都与材料的表界面密切有关。
二、溶质加到溶剂中可引起其表面张力的变化,简述溶质浓度对溶剂表面张力影响的三种类型。
哪种类型的物质可以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如何分类?答:三种类型:1)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增加几乎成直线关系上升;2)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3)加入少量可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第三种类型的物质可以称为表面活性剂。
按亲水基类型分类:阴离子、阳离子、两性、非离子按分子量分类:低分子量、中分子量、高分子量三、简述陶瓷材料表面结构、晶界、相界的特点。
答:陶瓷为无机非金属粉末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多晶聚集体。
表面:无论经过多么精细的研磨、抛光处理,其表面都是相当不平整的,除明显起伏外,还有裂纹和空洞。
晶界:晶界可分为孪晶界、小角度晶界和大角度晶界三种。
相界:相界并不是单纯的一个面而是一个过渡层,有多个分子层。
陶瓷经过严格研磨抛光后,在距表面1微米内,晶粒尺寸与体内明显不同;特别在距表面0.1微米的范围,晶粒尺寸很细,相界区有非晶态存在。
总分核分人吴崇刚严明四、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已知某聚乙烯、某聚氯乙烯及某聚苯乙烯在20 o C 时的表面能分别为33.2、41.5及42.0 mJ/m 2,则它们在相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分别为33.2 、 41.5 及 42.0 mN/m ,在相同温度下的内聚能分别为 66.4、83.0 及 84.0 mJ/m 2。
材料表面与界面姓名:***学号:********班级:有机研一材料表面与界面1、材料表界面对材料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材料的腐蚀、老化、硬化、破坏、印刷、涂膜、粘结、化学反应、复合等等,无不与材料的表界面密切有关。
2、应用领域:a. 航空和航天器件;b.民用;c.特种表面与界面功能材料;d.界面是复合材料的重要特征。
3、隐形涂料:这种涂料含有大量的铁氧体粉末材料,依靠其自身自由电子的重排来消耗雷达波的能量。
4、表面与界面概念:常把从凝聚相(固相、液体)过渡到真空的区域称为表面; 从一个相到另一个相之间的区域称为界面.5、表界面尺寸:可以是一个原子层或多个原子层,其厚度随材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6、在物质的气、液、固三态中,除了两种气体混合能完全分散均匀而不能形成界面外,三种相态的组合可构成五种界面:液-气,液-液,固-气,固-液,固-固。
7、物质的分类。
从形态上:固体,液体,气体,胶体,等离子体。
从结构上:晶体,无定形。
8、固体表面的分类:理想表面;清洁表面(高温热处理,离子轰击加退火,真空解理。
真空沉积。
场致蒸发等)。
吸附表面。
9、清洁表面发生的常见重要物理化学现象:(a)表面弛豫;(b)重构;(c) 偏析又称偏聚或分凝;(d)台阶化;(e) 形成化合物;(f)吸附10、表面处离子排列发生中断,体积大的负离子间的排斥作用,使C1-向外移动,体积小的Na+则被拉向内部,同时负离子易被极化,屏蔽正离子电场外露外移,结果原处于同一层的Na+和C1-分成相距为0.020 nm的两个亚层,但晶胞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形成了弛豫。
11、重构:表面原子重新排列,形成不同于体相内部的晶面。
12、偏析又称偏聚或分凝指化学组成在表面区域的变化但结构不变。
13、台阶化表面附近的点阵常数不变,晶体结构也不变,而形成相梯度表面。
14、形成化合物:指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都发生改变,在表面有新相生成。
15、吸附指表面存在周围环境中的物种。
1、表界面的特点:(1)实际上两相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分界面,相与相之间是一个逐步过渡的区域,界面区域的化学组分、分子排列、结构、能量、热性能、力学性能等呈现连续的梯度性变化。
(2)表界面并不是几何学上的平面,而是一个结构复杂,厚度约为几个分子的准三维区域。
本体相是宏观的,其组成和结构相对比较均匀和简单;界面相是亚微观的,却有极其复杂的结构和组成。
(3)在两相复合形成界面的过程中,会出现热效应(导热系数和膨胀系数的不同)、界面化学效应(官能团之间的作用或反应)和界面结晶效应(成核诱发结晶、横晶)等,这些效应引起的界面微观结构和性能特征,对材料的宏观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2、表界面的定义:表界面是多相体系中相与相之间的过渡区域3、表界面的作用:(1)表面与界面是材料中普遍存在的结构组成单元,对材料的物理性能(电学和光学特性)、化学性能(氧化、偏聚)及力学性能(塑性、强度、断裂等)有重要影响;(2)作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材料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主要是通过表面与界面进行的,如加载后力的传递,在电磁场的电子运输、腐蚀等,都是通过表面与界面研究来加以分析判断。
(3)表面与界面的结构、形态对材料的性能及使用过程影响极大,因此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科学着重于研究表面与界面状态及行为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并由此寻求最佳控制的途径与方法。
4、表界面研究对象:(1)液—固/气—固界面(2)界面与纳米固体问题(3)异相界面问题(4)界面分析技术(5)界面科学基础研究5、界面的作用: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塑性);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影响形变过程和再结晶过程;形核依附界面,晶粒长大依靠界面迁移6、界面的类型和结构:晶界:晶粒之间界面叫晶界相界:界面两边为两个不同的相,这种界面叫相界。
倾侧界面:由刃型位错组成的小角界面叫倾侧界面。
扭转界面:由螺型位错组成的小角界面叫扭转界面。
重合位置点阵模型:对某一晶型的晶体,绕一定晶体轴旋转一定角度,获得不同取向的另一晶体,将二晶体相互延伸,则不同取向晶体中有某些原子相互重合,这些原子叫重合位置原子,具有周期性分布,由这些重合原子可组成一新的点阵,称为重合位置点阵。
材料表界面 作业第一章:序言1. 何谓表界面?为什么说表界面不是几何学上的平面?P1 (1)表界面是由一个相过渡到另一个相的过渡区域,由物质的具体聚集态表界面可以分为:表面(固—气、液—气);界面(固—液、液—液、固—固)(2)表界面是相与相之间的过渡区域,其结构、能量、组成等都呈现出连续性变化,是一个结构复杂,厚度约为几个分子维度的准三维区域,因此,表界面并不是几何学上的平面。
第二章:液体表面2. 试述表面张力(表面能)产生的原因。
P12 原因为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所受的力不均匀而产生的。
液体表面层即气液界面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液体分子的吸引力,也受到指向气相的气体分子的吸引力,由于气相吸引力太小,这样,气液界面的分子净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垂直于表面的引力作用,即为表面张力。
这里的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3. 在20℃及常压条件下,将半径为1.00c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00μm(10-6m)的雾沫,需要做多少功?在20℃及1.01*105Pa 条件下,将半径为r1=1.00m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r2=10-3mm 的雾沫,需要做多少功?解:3912()10rN r ==96232'0.0728*4*3.14*[10*(10)(10)]0.000913r W J --=--=-4.弯曲面的附加压力ΔP 与液体表面张力和曲率半径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若弯曲面为球面,平面又怎样?答:(1)关系为:Laplace 方程: (2)球面:2/ (2-15)p r σ∆=12(1/1/) (2-18)p r r σ∆=+(3)平面: r1=r2=∞,即跨越平面没有压差。
5. 毛细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对毛细管法进行修正? 答:原理:液体在毛细管中易产生毛细现象。
由Laplace 方程推广到一般情况:其中△ρ为气液两相密度之差, θ为液体与管壁之间的接触角,r 为毛细管的半径,由上式,从毛细管上升或下降高度h 可以求出表面张力σ,即:(2)修正的原因:①把凹凸月面当作球面近似处理。
小角度倾斜晶界两个晶粒交界处晶向之间的夹角称为晶界角。
晶界角小于10度的晶界角称小角度倾斜晶
表面自扩散原子经由自己元素的晶体点阵而迁移的扩散。
不依赖浓度梯度,仅由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
表面热缺陷热激发导致,可以由晶体体内热缺陷的存在而相伴产生,也可以由晶体表面原子的迁移、脱位或吸附等产生的缺陷。
接触角: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气液相界面与固液相界面之间的夹角。
肖特基势垒若忽略金属和半导体的间隙和界面态的影响,可以得到表面势垒
这种势垒称之为肖特基势垒。
式中X为半导体导带底电子到真空能级的亲和势。
表面探针。
由光子、电子、离子、声、热、电场和磁场等可以与表面作用,来获取表面的各种信息。
它们通常被称为“探针”(Probe)
表面原子弛豫
表面原子的受力情况和体内不同造成的的表面原子层相对于体内原子层下的整体移动以降低体系的能量,而表面原子的近邻数和旋转对称性均不改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表面弛豫。
外延生长在单晶衬底(基片)上生长一层有一定要求的、与衬底晶向相同的单晶层,犹如原来的晶体向外延伸了一段,故称外延生长。
表面振动模固体表面层原子和分子的振动。
由于表面原子只在平行表面方向上的排列有周期性,在垂直表面方向原子的分布失去严格周期性。
表面原子的近邻配位原子同体内的不一样。
因而表面原子具有的对称性和它受力的分布同体内原子差异显著,致使表面振动形成特殊的模式。
表面量子化
简答:
XPS & AES XPS即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合能Eb是把一个电子从束缚态激发到真空自由态所需的能量。
对于不同的电子壳层,其Eb也不相同,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对结合能的影响非常大,可以利用电子能谱仪测出电子的动能,于是得到结合能Eb,这就是光电子能谱分析表面电子结构的基本原理。
XPS分析是采用X射线照射样品,检测样品表面发射出来的光电子的能量分布。
在入射光子能量确定的情况下,光电子能量与原子轨道结合能量一一对应。
当原子与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时,光电子谱峰发生化学位移,因而可以从光电子谱峰的峰位与峰形,分析样品表面的元素组成以及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
XPS的分析原理是基于爱因斯坦的光电理论。
光电子动能可用下式表示:Ek=hv-Eb + 其中Ek为光电子动能,hv为光子能量,Eb为电子结合能,为谱仪材料
的功函数。
对于给定谱仪,为常数,因此光电子动能只取决与结合能。
XPS可以检测(Li-U)锂到铀原子。
优点:1.表面敏感(10-100Å逃逸深度)
2.对不同的化学环境很敏感。
3.定量,没有使用标准。
缺点:1.与像Auger、二次离子质谱(SIMS)带电粒子表面技术相比横向分辨率(>5μm) 相对比较差。
2.检测范围很小,只在0.01-1.0%。
3.不能检测氢原子和氦原子。
因为它们的电子轨道直径非常小,几乎捕捉不到它们。
AES:俄歇电子谱(重点)
XPS AES
入射束X射线电子
检测粒子光电子Auger电子
能量Ek = h - Eb EABC=EA – EB - EC
特点带有化学位移信息
表面损伤小定量较好分辨率高
缺点分辨率差(X射线不易聚焦)轻元素不能分析
台阶表面 由一些较大的平坦 区域和一些高度不同的台阶构成,称为台阶结构或者TLK 结构。
公式:]'''[)(l k h hkl θ (hkl )为低指数晶面
θ[h’k’l’]表示(hkl )绕[h’k’l’]轴旋转θ可得到高指数晶面。
例如邻晶面(3129)可以表示为(100)6°[0-13]。
(重点)公式:
)]'''()([)(l k h n hkl m s E ⨯- 含义: E 表示化学式,s 意为台阶,m 是台面宽度(原子层的数目),(hkl )是台面的米勒指数,n 为台阶高度(原子层的数目),(h’k’l’)是台阶的米勒指数。
(了解)对于台阶表面,Wulff 提出的空间取向图,可以用来估算晶体表面能的各向异性。
以二维正方晶体为例,表面在平行几何平面方向上的断键数目为cos θ/a ,在垂直几何平面方向上的断键数目为sin θ/a ,a 为原胞的晶格常数,则单位长度的表面能可表示为 :
a a E s 2/)4/cos(2/)sin (cos πθεθθε-=+=
相界:
晶界:多晶材料中晶粒间的交界过渡区称晶粒间界
相界: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不同相之间的交界区,
(1)共格相界
(2)准共格相界:晶格常数差别小于10%
(3)非共格相界 吉布斯结论:
吉布斯结论:晶核势垒等于临界晶核表面自由能的1/3。
要使析晶得以实现,必须给相变过程以驱动力破坏亚稳状态,使相变向着析晶方向进行,驱动力取决于相变自由能。
驱动力依赖过冷度、过饱和度、过饱和蒸汽压。
择优取向-XRD
一般情况下,形成的晶粒晶轴在各个方向上分布的机会是均等的,在做XRD 时,不同的晶面间距形成不同的衍射峰,因为晶面上原子分布、不同原子衍射能力存在差异等原因,各个衍射峰强度存在差异。
如果存在择优取向,作出来的曲线和标准曲线有差异,某些峰会变强,某些峰会变弱。
不一定是最高峰所对应的晶面。
表面能-最近邻
其表面能可以由其断键(悬挂键)数目来确定
通常采用单位面积的表面能来评价表面的稳定性,ρ{hkl}为原子面密度。
因而可以得到
Es,{100}<Es,{110}<Es,{111},这同时说明高指数晶面从能量角度上来看不稳定。
接触角系数
+++=321}100{44φφφE
表面空间电荷层
当体费米能级Er和电中性能级E0不重合,就会偏离表面态的电中性,出现电荷的输运现象。
若Er>E0,将有电子从体内像表面输运,Er<E0,则电子从表面向体内输运。
输运造成的偶极电场作用,可使输运只局限于表面附近,从而在靠近表面附近的区域内形成空间电荷层。
在理想金属块体中,电子分布具有平移对称性,但是当块体中有杂质、空位、表面、台阶等缺陷出现时,缺陷附近的电荷将重新排布以屏蔽缺陷对块体的影响,其结果是电荷密度以缺陷为中心呈长程衰减谐振的形式重新分布.
——Friedel 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