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册复习计划-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简单的数学应用等方面,具体包括:1. 数的认识:认识0~100以内的整数,掌握数的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
2. 数的运算: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
3. 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物品数量计算等。
二、复习计划根据上述复习内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第一周:1. 复习0~10的数字,练习写出数字0~10的正确写法。
2. 复习0~10的数字顺序,进行数字排序练习。
3. 复习0~10的数字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符号进行练习。
4. 复习0~10的加法运算,进行简单口算练习。
第二周:1. 复习整十数的写法,练习写出整十数的正确写法。
2. 复习整十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符号进行练习。
3. 复习整十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进行简单口算练习。
第三周:1. 复习0~100的数字,练习写出数字0~100的正确写法。
2. 复习0~100的数字顺序,进行数字排序练习。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复习0~100的数字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大小符号进行练习。
4. 复习0~10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进行简单口算练习。
第四周:1. 进行综合练习,包括数字排序、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口算练习。
2.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物品数量计算等。
三、复习方法1. 及时复习:每天安排一定的复习时间,保持对数学知识的持续性复习。
2. 辅助工具:可以使用数学练习册、数学学习卡片等辅助工具进行复习。
3. 活动结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将数学复习与生活实际结合,增加趣味性。
四、复习方法的调整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度,随时调整复习方法和进度。
如果孩子掌握得较快,可以适当加快复习进度;如果孩子掌握得较慢,可以适当放慢复习进度,并加强练习。
五、复习成果的检查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复习成果。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篇一」复习的总目标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2、认识406个汉字,能正确书写276个汉字。
3、掌握所教汉字中的笔画和偏旁,知道汉字书写的一般笔顺。
4、初步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够正确地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5、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保持书面整洁。
6、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并且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7、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指读,不唱读。
8、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
10、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11、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12、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复习课时安排:本学期复习时间共两周:1、第一周,以分类为主,重点是字词,要背诵的知识。
2、第二周,以测试为主,进一步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1月6日,进行《汉语拼音音序》的测试。
采用默写的形式。
1月7日,进行130个只认不写的汉字的.测试。
采用抽查的形式,每个孩子抽查认读10个。
1月8日,进行背诵课文的测试。
采用抽签背诵的形式。
1月9日,进行练习上的成语、对联等内容的测试。
采用逐一背诵的形式。
1月10日,进行朗读的测试。
内容是自读课本任选一课。
1月13日,进行276个生字的听写测试。
1月14日,进行综合测试。
1月15日,进行部首的复习。
1月16日,进行课文、古诗的复习。
1月17日,进行综合测试。
1月18日,进行查缺补漏。
复习内容: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生字词的书写、理解及运用的训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内容明确课文的大意,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加强句子的表达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句子的概念。
并能围绕主题,按顺序写几句话。
4.以归类的形式突破复习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一、复习指导思想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
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
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
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
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平低下,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
几乎是只有几分的。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习阶段1、分块复习。
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习之后,结合习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习。
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
对于在复习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
四、复习内容(一)数与代数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数学广角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
“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2024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一、知识点梳理1. 位置与方向:认识和比较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2. 计数与数的读写:进一步认识数的大小、数对数、数两位数。
3. 顺序与序数:认识数的顺序和大小。
4. 加法与减法: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5. 乘法与除法:初步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进行简单的乘除法计算。
6. 计量与容量:认识和运用长度、质量、容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
7. 图形与空间:认识和描述常见的二维图形,了解立体图形。
8. 数据统计:初步认识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复习计划安排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复习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复习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一周:位置与方向1. 复习与物体的位置有关的词语,如上、下、前、后、左、右等,并配合实际物体进行练习。
2. 复习物体的方向,如东、南、西、北,并进行指向练习。
3.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位置和方向的概念。
第二周:计数与数的读写1. 复习0-100的数的读写,包括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进一步认识数的大小关系,并进行练习。
3. 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练习,如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第三周:顺序与序数1. 复习数字的顺序,如升序和降序,并进行排序练习。
2. 认识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进行练习。
3.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熟练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序数词的使用。
第四周:加法与减法1. 复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口算练习。
2. 进一步进行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计算,巩固计算规则。
3.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熟练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第五周:乘法与除法1. 初步了解乘法的概念,如重复加法的运算方法,并进行口算练习。
2. 了解乘法表,熟练掌握1-9的乘法口诀。
3. 初步认识除法的概念,如除法的逆运算,并进行口算练习。
第六周:计量与容量1. 复习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并进行计量练习。
2. 复习质量单位,如克、千克,并进行计量练习。
3. 复习容量单位,如升、毫升,并进行计量练习。
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篇一」一、复习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人民币,表内乘法、认识图形二、学情分析:本学期任教二年级数学,学生共21人,男生11人,女生10人。
13人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1人成绩总是在60分左右。
班上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的自觉性较弱,且好动、好玩。
班级学生对于所学过的四个单元虽然都懂,但不够扎实。
在平时做作业时,非常粗心。
个别同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佳,计算经常出错。
三、复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2-5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理解各人民币之间换算概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
并能增强人民币之间的意识。
4、理解各图形之间的变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四、复习重、难点:教学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人民币之间换算,2-5的乘法口诀运用。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1.面向全体,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
2.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的计算的复习,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速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习,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个别辅导。
6.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定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7.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习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
8、复习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之前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复习中得到解决。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复习内容:
1.数的认识:复习整数、0、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比
较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图形与几何: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球等常见图形的特征,掌握周
长、面积、表面积等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割和拼组。
3.数的运算: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能正确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4.统计与概念:复习统计表、统计图等知识,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
据分析与判断。
5.应用题:复习简单的加减乘除应用题,能正确分析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
2.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数学水平。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复习措施:
1.系统整理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2.组织多样化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3.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
4.加强安全教育,注意听讲、检查、改错的习惯。
5.强化练习,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提高解题的技巧。
6.多读多记概念和公式,概念模糊不清就会出现错误。
7.多看例题和练习题目的解答方法学会并总结规律做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通用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篇一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习措施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习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习内容(一)说一说与乘除法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
(几个几相加)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观察物体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六、方向与位置1、知道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七、时分秒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2023)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整理数学知识,我为二年级学生制定了以下复习计划。
本次复习计划将涵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加减法运算、长度与时间等。
一、数的认识(约复习时间:1天)1. 复习数的认识,认识1-100之间的数。
2. 复习数的顺序和连续。
3. 复习数的前后关系,如比大小。
二、数的比较(约复习时间:2天)1. 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2. 复习通过绘图、比较法进行数的比较。
3. 复习数的比较运算符号。
三、加法运算(约复习时间:3天)1. 复习加法的概念和加法的基本性质。
2. 复习十以内的加法口算,并进行简单的列式计算。
3. 复习最小数的概念,并解决应用问题。
四、减法运算(约复习时间:3天)1. 复习减法的概念和减法的基本性质。
2. 复习十以内的减法口算,并进行简单的列式计算。
3. 复习最大数的概念,并解决应用问题。
五、长度与时间(约复习时间:3天)1. 复习长度的概念和长度的比较。
2. 复习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比较。
3. 复习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并解决相关应用问题。
六、综合复习与评估(约复习时间:2天)1. 综合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运算的练习。
2. 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 根据测验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总结:本次复习计划共计约15天,每天平均复习1个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与运用,既要掌握基础概念,又要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同时,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并及时查漏补缺。
在综合复习和评估阶段,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充分巩固知识点,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本次复习计划,相信学生们能够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愿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第一周:复习整数和数轴1.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复习数轴的绘制和整数的位置。
3. 做一些整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巩固对整数的理解。
第二周:加法和减法1.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解决一些应用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周:乘法和除法1. 复习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记忆乘法口诀表,并进行口算训练。
3. 解决一些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计算题,培养计算能力。
第四周:几何图形1. 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点和性质。
2. 认识并绘制一些其他几何图形,如梯形、菱形等。
3. 解决一些与几何图形相关的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第五周:长度、重量和容量1. 复习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2. 解决一些与长度、重量和容量相关的计算问题。
3. 进行实际测量和估算,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第六周:时间和日历1. 复习时、分、秒的概念和读法。
2. 理解一天的时间分为24小时,并进行时间的加减操作。
3. 认识日历,解决与日历相关的问题,如星期几等。
第七周:数据统计1. 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
2. 统计一些简单的数据,并制作相应的图表。
3. 分析数据,回答与数据统计相关的问题。
第八周:复习与总结1. 综合复习和总结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2. 解决一些综合的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 模拟一次期末考试,检验复习效果。
以上是一个____字的复习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学业有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4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一、复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
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第十七周: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第十八周: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数学广角1课时综合复习、查漏补缺4课时第十九周:期末检测三、复习的具体措施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
有的放矢搞好复习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
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
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
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优秀生:姚嘉诚景毓龙姚蕊姚玲瑞姚斌涛差生:苏博文姚玲瑞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区复习建议为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以使我们的复习体现实效性,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内容: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测量,三位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
认识图形(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统计。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13人。
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好,知识掌握扎实,中间生比较多。
特别拔尖的学生没有,优等生3人,中等生7人,还有3个学生学习能力偏差,造成成绩在60左右盘旋,但有提升的空间,。
通过平时的作业情况和考试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知识掌握比较扎实。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1.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方法,但计算能力差,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的现象,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2.在解决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要提高。
3.学生在长度单位的学习上,掌握不扎实。
所以通
过期未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六、方法措施:
1.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
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习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习,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近取材创设情境。
复习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习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习。
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习题,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脱式计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习,准备一个练习本,每天练习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
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
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6.不仅要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所以收集书上、练习册和试卷上聪明小屋的题,进行分类,每天先让学生做2道,第二天再讲解。
这些题要求优等生都要做,中等生可以选择1或2道做,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做,也可以不做。
通过做这些题培养学生爱动脑、善动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
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