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2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治和预防(一)乳糜胸可发生于颈、胸部外伤后,以及颈、胸部术后。
特别是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者相对多见,乳糜胸是食管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等,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介于0.4%~2.6%之间〔1〕,但死亡率高达18.8%~25.0%〔2〕。
安徽地区是我国食管癌高发病区之一。
我院于2000~2006年间共完成食管癌手术650例,其中并发乳糜胸5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的0.7%。
本组病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对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例的治疗关键,是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手术时机、术式的选择。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45~72岁,平均61.5岁。
其中,胸上段食管癌2例,胸中段癌2例,胸下段癌1例,均为鳞癌,病变长度4~8.5cm。
1例于术前2周行放射治疗,肿块缩小后手术。
1例并发乳糜腹水,经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及腹腔穿刺抽吸腹水后治愈,胸引流量360~2500ml/24h,平均760ml/24h。
均为手术同侧乳糜胸。
除1例为胸内弓下吻合外,其余均为颈部胃食管吻合。
1.2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先行保守治疗。
2例经保守治疗而痊愈,治疗天数为6~14天。
3例经保守治疗4~5天后无效,改手术治疗。
其中,1例再次剖胸时因胸导管结扎不确实,手术失败,又经1次手术治疗而愈。
方法:术前保持引流管通畅,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并根据病人营养状态,给予静脉高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
术前2h胃管注入橄榄油或牛奶,手术3例采用右侧后外侧切口。
术中1例可发现胸导管破口,将破口处缝合,其余2例未发现明显破口,3例均于膈上缝扎胸导管,关胸前胸腔内涂抹碘伏或喷洒灭菌滑石粉。
2讨论2.1胸导管的解剖胸导管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管,长约30~40cm,管径2~5mm,管壁结构与中等静脉相似,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但层次不如静脉分明,管壁较静脉薄。
1例老年性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体会【关键词】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护理体会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较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4%~2.6%,多发生在食管癌中段或中上段病变而行颈部或弓上吻合者,发生在弓下吻合者较少。
其临床表现为心肺受压症状及全身衰竭,积极妥善的治疗和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食管癌患者58例,其中术后合并乳糜胸1例,经过合理用药,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5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式为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前胸顶端侧吻合术,术后合并乳糜胸1例,系男性,78岁,且该患者经过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全愈出院。
1.2 治疗方法该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包括通畅引流、静脉联合肠内高营养支持及于胸腔内注入能使胸膜发生粘连的药物进行治疗。
1.3 治疗效果疗效满意,于合并症后2个月治愈出院。
2 护理体会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1.1 病情观察患者术后常给予禁食水,吸氧、心电监测。
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若心电示心率>100次/min,血氧饱和度<90%,血压偏低,且患者主诉胸闷、气短、心慌、胸部不适及沉重感,表情淡漠;体格检查示纵隔移位,患侧呼吸音降低,叩诊呈浊音。
此时应警惕乳糜胸发生的可能,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2.1.2 胸腔引流液的观察术后引流液最初为血性,以后引流液颜色变浅。
如果引流液颜色由浅变深,引流液pH>6,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若于术后3~5 d 引流液颜色为淡黄色乳糜样液体,且量增多,流量超过每小时60 ml,每日超过500~1000 ml,连续3 d以上,即可诊断为乳糜胸。
2.1.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乳糜液多呈碱性,蛋白含量高于2.5%,显微镜下检查细胞数不等,以淋巴球为主,胸水用苏丹Ⅲ染色可见脂肪滴。
一例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护理乳糜胸是各种原因流经胸导管回流的淋巴乳糜液外漏并积存于胸膜腔。
主要原因是与胸导管损伤有关,多发生在术后2~10天,出现乳糜胸后乳糜漏出液量大压迫肺及纵膈影响呼吸;乳糜液漏出量大,若未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造成全身消耗、衰竭而死。
本文选取我科食管癌术后合并乳糜胸的一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保守治疗后恢复顺利,现浅谈一下食管癌术后合并乳糜胸的护理体会。
标签: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护理1 病例介绍患者,男,徐云松,47岁,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梗阻,以质硬粗糙食物为主,半流质食物能顺利咽下当时未加注意,近一周觉得梗阻症状加重,于4~29日在我院门诊就诊,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约30~38 cm半环形肿物,门以“食管新生物”收入院。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结核肺炎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时T:36.6℃,P:56次/分,R:20次/分,Bp:100/64 mmHg,白蛋白41.1 g/L,予5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胸腹两切口食管肿瘤切除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5月4日胸腔彩超提示胸腔积液,置入胸腔置管,共引流1400 mL淡黄色胸液,开始给予空肠营养管百普力泵入,5月5日共引流出800 mL乳白色胸液,5月6日共引流出450 mL乳白色胸液,5月7日共引流出600 mL淡黄色胸液,胸部CT提示双侧胸腔积液,考虑乳糜胸可能,行保守治疗,停百普力泵入改为脱脂牛奶泵入,5月8日共引流出650 mL淡黄色胸液,复查白蛋白28.8 g/L,5月16日胃管拔除,进流质饮食,泵入百普力,胸液共引流出1200 mL乳白色胸液,5月19日,停用百普力,全靜脉营养,禁食水,胸腔内灌注50%葡萄糖+利多卡因,力尔宁0.2 mg皮下注射,复查白蛋白26.3 g/L,输注白蛋白。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恢复顺利。
2 诊断食管癌乳糜胸3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2)呼吸道准备:戒烟,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咳嗽(3)营养支持: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进食梗阻者行静脉营养。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预防
*导读: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多发生于中晚期食管癌切除术后,原因是因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浸润较严重,分离病灶时,即有伤及胸导管及分支的可能。
……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多发生于中晚期食管癌切除术后,原因是因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浸润较严重, 分离病灶时,即有伤及胸导管及分支的可能。
有报道称结扎胸导管是治疗、预防乳糜胸的重要手段。
但在食管癌术中是否常规结扎胸导管来预防乳糜胸,尚有争论。
由于胸导管变异很多,不少人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支,胸导管下部存在双干型,可能漏扎;胸导管壁薄,即使粗线大块组织结扎, 也可能切割损伤。
此外增加手术步骤,又可能损伤奇静脉致大出血。
所以我们认为食管癌术中不宜常规结扎胸导管,但可采用有选择性低位结扎胸导管的方法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
原因是:胸导管上行过程中,与奇静脉、肋间静脉及腰静脉均有侧支吻合,其主干在第8~12胸椎之间大多单根存在,此为低位结扎提供理论依据。
在食管癌中,对于肿瘤未明显外侵, 分离肿瘤时注意妥善结扎,观察胸导管充盈良好者,可不行胸导管结扎;对于术中未能排除胸导管损伤可能者才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
具体指征如下:
(1) 放疗后行手术治疗,局部瘢痕形成,解剖层次欠清;
(2) 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浸润严重,肿瘤位置较高,显露欠佳,解剖困难;
(3) 术中检查纵隔创面发现乳糜渗漏者。
要注意因患者术前禁食,乳糜不一定呈乳白色,往往为清亮透明液体,需仔细观察。
食管癌和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和护理探析总结19例食管癌和肺癌手术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经验。
食管癌和肺癌术后应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量和性状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乳糜胸,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治疗效果的保证。
应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康复期健康教育。
13例采用保守治疗,6例采用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
标签:食管癌,肺癌;乳糜胸;胸导管;护理乳糜胸是食管癌和肺癌切除术术后少见的井发症,其发生率很低,文献报道,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为0.4%~2.6%,肺癌约为0.1%~1.5%[1]。
本研究共收录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腔外科于2007年3月~2012年12月19例食管癌和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43~72岁,平均56.3岁。
其中食管癌患者16例,部位:食管上段癌2例,中段癌13例,下段癌1例:手术方式: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主动脉弓下吻合1例,颈部吻合2例。
肺癌患者3例,其中右上肺癌2例,右下肺癌1例;3例肺癌均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出现乳糜胸的时间为术后2~7d,平均3.8d。
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减低,下胸部叩诊浊音。
胸片提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
胸腔引流量>1000ml/d 12例,600~900ml/d 5例,300~500ml/d 2例。
1.2治疗方法及结果5例出现乳糜胸后因胸腔引流量大观察3~5d后行手术治疗,1例经保守治疗2w效果欠佳后行手术治疗,13例采用禁食、胸腔引流、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
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2 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胸科手术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典型表现是胸腔引流量明显增加,几乎所有的乳糜胸都表现为术后出现稻草色或奶油色胸液,引流量可达500~2000ml/d。
早期呈血清样液体,后期则呈混浊或乳白色,出现典型乳糜样胸水。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原因的预防和护理经验。
方法:对10例发生乳糜胸的患者给予胸腔引流,加强营养支持,加强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
结果:8例经保守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治愈,2例经二次手术后治愈,效果优良。
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尽管并不常见,但是危害巨大。
通过护士的密切观察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乳糜胸;护理;并发症.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postoperative chylothorax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Methods 10 patients with chylothorax were treated with thoracic drainage, nutritional support, obser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Results 8 cases were cur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2 cases were cured by secondary operation.Conclusions Chylothorax after esophagectomy for esophageal cancer is an uncommon but potentially harmful complication. Via the close observation of nurses and active treatment with doctors,together with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he success rate oftreatment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 esophagectomy; chylothorax; nursing care; complications.乳糜胸是胸导管或其主要分支破裂,其内的淋巴液流入胸膜腔所形成的[1]。
乳糜胸可发生于颈、胸部外伤后,以及颈、胸部术后。
特别是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者相对多见,乳糜胸是食管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等,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介于0.4%~2.6%之间[1],但死亡率高达18.8%~25.0%[2]。
安徽地区是我国食管癌高发病区之一。
我院于2000~2006年间共完成食管癌手术650例,其中并发乳糜胸5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的0.7%。
本组病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对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例的治疗关键,是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手术时机、术式的选择。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45~72岁,平均61.5岁。
其中,胸上段食管癌2例,胸中段癌2例,胸下段癌1例,均为鳞癌,病变长度4~8.5cm。
1例于术前2周行放射治疗,肿块缩小后手术。
1例并发乳糜腹水,经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及腹腔穿刺抽吸腹水后治愈,胸引流量360~2500ml/24h,平均760ml/24h。
均为手术同侧乳糜胸。
除1例为胸内弓下吻合外,其余均为颈部胃食管吻合。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先行保守治疗。
2例经保守治疗而痊愈,治疗天数为6~14天。
3例经保守治疗4~5天后无效,改手术治疗。
其中,1例再次剖胸时因胸导管结扎不确实,手术失败,又经1次手术治疗而愈。
方法:术前保持引流管通畅,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并根据病人营养状态,给予静脉高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
术前2h胃管注入橄榄油或牛奶,手术3例采用右侧后外侧切口。
术中1例可发现胸导管破口,将破口处缝合,其余2例未发现明显破口,3例均于膈上缝扎胸导管,关胸前胸腔内涂抹碘伏或喷洒灭菌滑石粉。
2 讨论2.1 胸导管的解剖胸导管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管,长约30~40cm,管径2~5mm,管壁结构与中等静脉相似,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但层次不如静脉分明,管壁较静脉薄。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3例乳糜胸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加强饮食与营养的支持。
结果2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1例患者经二次手术也顺利康复出院。
结论通过护士密切观察,精心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有效的提高了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愈。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with chylothorax after esophagectomy.Methods 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ylothorax strengthen obser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re,keep the chest drainage tube patency,strengthen the diet and nutrition support.Results 2 cases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ccess,1 patients through second surgery also recover smoothly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Conclusion By nurse close observation,careful nursing,cooperate a doctor actively,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currency of chylothorax after esophagectomy were cured.Key words:Chylothorax;Esophageal cancer;Nursing乳糜胸[1]是食管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系术中损伤胸导管,乳糜液渗透到胸腔所致。
身体约3/4的淋巴液是由胸导管收集的,机体内所消化的脂肪以及网状内皮系统所产生的淋巴细胞和抗体均是由淋巴液送输到血液中。
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护理进展作者:汤玲玲吴佳悦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6期汤玲玲吴佳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7.16.011乳糜胸是指淋巴液在胸腔内的异常积聚,通常是因胸导管或其较大属支破裂而使胸导管液进入胸腔。
胸导管内的淋巴液通常主要是来自肠道的乳糜,因乳糜富含经肠上皮吸收的脂肪及其消化产物而使其呈现特征性的乳白色。
乳糜胸较为罕见,但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
乳糜胸病因较多,包括先天性、创伤性、手术、诊断性操作、肿瘤性、其他(包括特发性)等,其中手术所致约占25%[2]。
Doerr等[3]报道109例创伤性乳糜胸中有13例为肺癌手术所致,胸腔镜下(VATS)肺癌根治术后乳糜胸尽管比较少见,但被认为是胸外科手术的一个潜在并发症,国内报道肺癌术后发生率为0.17%~3.10%[4-5],而国外报道为0.65%~2.40%[6-7]。
通常是由于术中损伤胸导管所致,纵隔淋巴结清扫是肺切除术并发乳糜胸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在清扫隆凸下或主动脉下纵隔淋巴结时)[2]。
现将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诊断及临床表现乳糜胸多发生在术后1~7 d,对于肺癌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或术中操作与胸导管关系密切的患者,术后3 d出现胸膜腔积液量异常增多或无明显减少,排除渗血和感染者或胸腔引流液颜色改变呈动态变化的患者应警惕乳糜胸的可能。
应立即将胸腔积液送实验室检查,进行乳糜试验,必要时口服或胃管内注入乳油后乳糜定性试验。
乳糜胸的伴随症状为患者出现胸闷、气急、脉快等[8-9]。
思源等[10]认为一旦确诊为乳糜胸,应给予禁食、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丁凤[11]、张红兵等[12]认为后续应观察用药反应,引流液颜色、性质及数天后患者引流量是否呈逐渐减少趋势,做好记录,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如出现发红、肿胀、疼痛等现象,可用百多邦或碘伏局部涂擦,每日3次,5 d为1个疗程,能起到局部消炎的作用[13]。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预防及治疗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治情况,另有3例可疑胸导管损伤者,给予预防性结扎胸导管。
结果 11例乳糜胸均治愈,其中保守治疗7例,有6例得到治愈,另外1例转胸腔镜手术治疗;有4例因引流液多,直接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均痊愈。
对可疑胸导管损伤3例,进行预防性结扎,术后均未发生乳糜胸。
结论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胸水引流量可对食管癌术后乳糜胸进行确诊,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引流液量大者,果断实施手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对可疑胸导管损伤者进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可降低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关键词】食管癌乳糜胸胸腔镜手术【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079-02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0.4-2.6%[1],主要是食管癌术中游离食管和清扫淋巴结时伤及导管及其主要分支,从而导致术后乳糜胸的发生,引起淋巴液大量流失、水电解质紊乱及机体严重营养不良等。
2002年1月-2012年2月,我科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预防性结扎胸导管3例,现将14例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1~69岁。
其中上段食管癌2例,下段食管癌2例,中段食管癌7例。
左胸切除、颈部吻合术9例,右胸、腹经路胸内器械吻合术2例,于术后4~5d诊断乳糜胸。
表现为引流管内较多液体流出,呈淡血性或略浑浊、乳白色,胸腔引流量为500~2200ml/d,乳糜实验均为阳性。
可疑胸导管损伤患者3例,给予预防性结扎胸导管,术后未发生乳糜胸。
1.2治疗方法1.2.1保守治疗对于确诊乳糜胸的患者,为了保持胸管通畅,应立即采取完全禁食、并给予全胃肠外的营养支持。
输血,补充白蛋白、血浆,抗感染。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7例并发乳糜胸,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相关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结果:2例患者保守治疗,5例患者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
结论:乳糜胸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对于胸液引流量不大的患者,也可采用保守治疗。
【关键词】食管癌;乳糜胸【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16-02乳糜胸是不同原因导致胸导管破裂或阻塞,使乳糜液溢人胸腔所致。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约为0.4%~2.6%[1]食管癌患者术后一旦发生乳糜胸,往往病情重,死亡率高。
患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呼吸循环系统功能衰竭、免疫力下降等。
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7例并发乳糜胸,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因,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7例并发乳糜胸,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47~76岁,平均56.3岁。
癌肿的位置:上段3例,中段3例,下段1例。
肿瘤分期:2例Ⅱ期,4例Ⅲ期,1例Ⅳ期。
乳糜胸发生时间:术后3天内4例,4~6天3例。
乳糜胸位置:左侧6例,右侧1例。
1.2 治疗方法7例患者保守治疗2例,开胸胸导管结扎5例。
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由原手术一侧的后外侧进行切口进入胸腔。
术前低脂、高蛋白饮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静脉高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开胸后,发现3例胸导管破裂,查找破裂口后缝合,并于隔肌上结扎胸导管,2例未发现明确的破裂口,仅于隔上结扎胸导管。
2.结果1例患者胸液引流量<600m1/d,采用保守治疗,在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人0.5%普鲁卡因20~30m1加等量10%的福尔马林,每天1次,于3天后乳糜胸消失。